制取硫酸銅晶體實驗_第1頁
制取硫酸銅晶體實驗_第2頁
制取硫酸銅晶體實驗_第3頁
制取硫酸銅晶體實驗_第4頁
制取硫酸銅晶體實驗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制取硫酸銅晶體實驗報告作者:楊展富實驗名稱:制取硫酸銅晶體實驗實驗儀器:分析純硫酸銅500克(雜物箱內發現),純凈水,燒杯(500ml),一次性筷子一雙,粗銅絲(足量),細銅絲(足量),強力膠布,透明茶葉盒蓋(與燒杯口等大),牙簽一根,煮水電磁爐,鐵碟。實驗步驟:一,選取1.,燒杯置于裝有水的鐵碟上,鐵蝶放在電磁爐上,向燒杯中加入適量純凈水,手動加熱,直至鐵碟上水沸騰幾分鐘;2將硫酸銅粉末緩緩加入燒杯中,并不斷用一次新筷子攪拌,直至形成飽和溶液;3.冷卻溶液接近室溫(比室溫略高)可以看到大量藍色晶體析出;4.用鑷子夾出所有晶體,并選一塊最大,最完整,且最規則的晶體作為晶種。晶種的每一個面都必須光滑,整齊。二,結晶1、用一根長約4cm的細銅線將晶種捆好,再用7cm2、用500mL燒杯配置沒過晶種的熱飽和溶液(溫度高于室溫不超過253、將捆有晶種的蓋子蓋在燒杯口,晶體要浸沒在水中,不與杯壁接觸。4、如果晶種上長出多個硫酸銅晶體或硫酸銅則應將晶體取出用小刀切去小的晶體。然后將燒杯內的硫酸銅重新配成高于室溫不超過255、重復3、4步驟直到得到滿意的晶體為止。實驗記錄:一,首次實驗:時間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現象晶體變大,杯底有藍色固體。晶體變小杯底藍色固體消失。晶體完全消失。繼續實驗取出,加少量水,加熱,攪拌。取出,加少量水,加熱,攪拌。失敗。二,總結重復實驗:問題:1,為什么第一天實驗晶體會變大?猜測:溶液中固體沉淀結晶。資料:溶液由于降溫,溶解度變小,從而結晶,所以有固體析出。2,為什么第二天晶體會變小?猜測:晶體溶解入水中,濃度太希。資料:溶液不飽和,會繼續溶解硫酸銅,所以晶體變小。在糾正錯誤試驗方法后,重新試驗。時間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現象晶體變大晶體明顯變大,基本成型晶體變很大繼續取出,加熱,加硫酸銅粉末,攪拌取出,加熱,加硫酸銅粉末,攪拌取出晶體,完成實驗反復幾次之后,有幾個比較滿意。實驗結果:從飽和溶液制取晶體對于隨溫度升高溶解度顯著增大的固體溶質,如硫酸銅、明礬、硝酸鉀等,常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實驗體會:1.在這次試驗中我發現了在加熱時要把溶液配制成飽和才有利于結晶,否則,如果濃度太希,已結晶的硫酸銅晶體也會溶解。2.此次試驗我很好的證明了我的動手能力,我的動手能力并不差,但在這次試驗中我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做事不夠認真,沒有專心致志,有時不注意幾天都沒護理,搞得要重做,一切又重頭開始,之前幾天的努力都白費,這也給了我一個教訓,還有我不夠細心,在晶體周圍有小小顆粒時,我沒太注意,弄得晶體沒有完全成功,不過此次實驗也沒有太令我失望,痛苦,這也就值得我高興的了,我認為我以后要認真實驗,保持嚴謹之心,要嚴肅面對實驗,了解實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再三三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