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農村小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_第1頁
關于農村小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_第2頁
關于農村小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_第3頁
關于農村小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_第4頁
關于農村小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

廣西廣播電視大學社會實踐考核表實踐課題:關于農村小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姓名:陳秀榮教育層次:開放教育本科學號:1045001204290省級電大: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專業:漢語言文學分校:貴港市廣播電視大學指導教師:劉愛媛教學點:貴港市廣播電視大學關于農村小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一、調查時間:2011年9月1日至9月25日二、調查地點:桂平市白沙鎮新龍小學三、調查目的:更好地了解互聯網對青少年兒童的學習、生活的影響,迷戀網絡的原因四、調查方式:抽樣調查五、調查對象:新龍小學四至六年級學生六、調查過程:一、調查數據分析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如今計算機已走入千家萬戶,互聯網將地球變成了一個小村莊,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帶來了方便。但網絡畢竟是一個新生事物,對于思維活躍、愛好廣泛卻又缺乏分辨是非和自控能力的小學生來說太具誘惑力了;網吧的興起給我們的學生提供了一個便利、廉價的場所。于是他們在網吧里聽音樂、看電影、打游戲,光顧不良網站等,為了更好地了解互聯網對青少年兒童的學習、生活的影響,迷戀網絡的原因,我在2011年9月,對我校四至六年級的學生上網情況作抽樣調查,結果如下:表1四年級學生上網情況抽樣調查統計表性別人數比率上網主要地點上網主要目的網吧其他玩游戲聊天交友其他男65%70%25%75%17%8%女25%60%40%38%55%7%表2

五年級學生上網情況抽樣調查統計表性別人數比率上網主要地點上網主要目的網吧其他玩游戲聊天交友其他男70%80%20%72%21%7%女35%55%45%15%50%35%表3

六年級學生上網情況抽樣調查統計表性別人數比率上網主要地點上網主要目的網吧其他玩游戲聊天交友其他男85%85%15%70%26%4%女40%45%55%15%65%20%從抽樣調查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1、對于上網,學生隨著年齡的升高基本上都會上網,熟練上網的比率也越來越高,而且男生多于女生。2、上網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戲、交朋友、聊天,其次其他類如查詢資料等,高年級一部分學生也有意無意的進入黃色網站。3、在網絡中迷戀的、家庭氣氛過于壓抑或是學習成績差的那些學生大多選擇去網吧上網。4、學生上網的時間,一般選擇在雙休日、放假回家時,平均每星期上網時間為3小時左右,能做到有節制與適度,但也有個別學生癡迷于網絡之中,難以自拔,每星期上網時間超過7小時,幾乎是天天想去。5、對于上網的感覺,有大部分的學生覺得開心、舒暢、爽、刺激。6、上網的經濟來源,70%的是來自于父母給的零用錢或壓歲錢,3%的是向學生借的,還有27%的選擇其他,不愿細說。7.父母懂得網絡知識的只有14%,對于孩子上網,持支持理解態度的不多,僅僅為9%,大多數家長是談網色變,禁止孩子上網。二、對策網絡的出現,徹底地改變了我們傳統的生活方式,對現代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將是未來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都離不開網絡。而未來是屬于我們的學生,面對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他們早一點接觸網絡,利用網絡,應該是一件好事,不管它會帶來多大的沖擊,也不管這種沖擊中夾雜著多少不良成分,作為主宰新世紀的一代,他們早晚都要接受網絡的,絕不能把他們人為地隔絕在網絡之外。而且現在的青少年正值反叛期,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反對,反而會讓他們更熱衷于偷偷地上網,這并不是我們所期望的。(一)從學校方面出發1.加強思想教育為了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給學生在思想上增強防范意識,這是正確引導學生上網的必要手段。網絡是一個新事物,讓學生早一點認識網絡,了解網絡,使用網絡應該是件好事。網絡帶給少年兒童的巨大而無形的積極因素,他讓孩子們接觸到多元的文化,有利于他們形成開放意識,效率意識,競爭意識,平等意識。培養孩子們的全球眼光,也是孩子們獲得知識的一個便捷而有效的途徑,使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大大超出了他們所能直接體驗的生存世界,為他們的廣泛社交提供了機會。網絡同時也是一柄雙刃劍,它給學生帶來種種積極作用的同時,負面影響也如影隨形,帶來了很嚴重的消極影響。小學生由于年齡小,辨別能力差,自制力,意志力都有待于進一步增強,作為教育者,應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對學生進行意志力、控制力、責任心的培養,加強自律與他律,使他們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別能力。自律就是讓學生從內部向自己施加準則與控制。著名教育家朱智賢教授指出:離開了兒童心理發展的內在因素或內部因素矛盾,教育這個外部因素或外部矛盾是無法起作用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激起學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在矯正學生癡迷網絡的行為時,讓他們自我教育,進行自律是很重要的,也十分必要。但是要真正讓癡迷于網絡中的學生自拔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學生加強自律進行自我教育外,還必須讓他們進行他律,對他們的外部施加準則和控制。2.以愛感染學生學校是塑造學生人格的場所,無論孩子在家庭中多麼特殊,在學校里他們都是平等的,理應一視同仁。特別是對于單親家庭或者離異家庭的孩子,這樣的學生最容易受網絡虛幻的誘惑,去那無形的空間盡情瀟灑、發泄。作為教育工作者,首先應了解他們的現狀,擬定教育方案,對他們加強愛的教育,發揮班集體的作用,在生活、學習、同學交往上多給他們一些關心和照顧。對于弱勢群體,要做好家訪工作,與家長多交流,相互掌握孩子在學校和家庭里的表現,以便采取最為合理有效的措施,促進家庭和睦氣氛的形成。定期召開家長會,對家長進行培訓,提高家長素質的同時,要求他們科學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多給孩子一點兒精神上的愛,抽一定的時間陪陪孩子,因為父母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文化素養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3.轉換教師角色,更新教育觀念根據調查,部分學生因為上網影響了學習成績的下降,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網絡,而是在于學生的現實生活中、學習中出現了問題。網絡對人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那些學習上不成功,經常受老師訓斥比較多或者缺少朋友的學生,他們很容易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中;而對生活上、學習上相對成功的學生來說,則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應積極配合教育教學改革的實際要求,結合學校的現有資源,通過網絡引進國內外優秀的教育教學資源,充分尊重學生發展的個體差異,運用多媒體實施分層次教學,使不同層次類別的學生都能得到最佳發展,始終貫徹“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的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準確的把握同一層次學生的認知規律,真正實現教育改革的目的,推進素質教育。因為我們教育工作者是學生的朋友,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只有讓孩子在生活中和學習上取得成功,才是抵制不良信息的關鍵。4.轉變學習方式進入新世紀以來,信息化時代沖擊著教育,學校這塊樂園首當其沖。以前相對簡單的講和答的課堂教學模式日趨失去其主導地位。利用網絡進行的多媒體教學,使課堂教學不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可以自由的且是自主的尋找與課堂教學相關的資料,并在此基礎上發揮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學生通過網絡可以更深入的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網絡作為一個巨大的信息平臺,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不能將網絡單純地當作一個娛樂的工具,而更應該是一個學習的工具。只有讓學生學會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這才是教師鼓勵學生上網的最終目的。因此我們要讓學生學會如何獲取網絡資源,通過自己的分辨、處理、創新,從學會到會學。并且通過網絡,使學生的主體發展、能動發展和綜合發展得以實現。5.豐富課外活動現在的小學生,活動范圍非常的固定,沒有拓展的空間,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因此學校為了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舉辦了許多興趣小組,有學生喜歡的手工制作、舞蹈、合唱、體育、書法等。還定期向學生開放學校的微機室,由專業教師指導解疑,讓學生查資料,交流體會,盡量讓學生的課外生活豐富起來,用健康的、有益的活動來抨擊不良信息的侵襲,少受網吧的引誘,促進身心健康。(二)從家庭方面出發1.正確對待網絡要正確引導學生健康上網,除了老師,家長也同樣有義務。但對于一些農村學生的家長來說,對網絡不是一無所知,就是一知半解,無法對學生的上網進行正確的指導。而對學生的教育少不了家長的配合,現在的家長對網絡有兩種極端的態度: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嚴加管制,這樣極不利于正確引導孩子上網。作為信息時代的家長,應該正確的面對網絡,用積極的態度引導孩子看到網絡帶來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在鼓勵、支持孩子上網的同時,也要監督、控制孩子上網的內容和時間,因為孩子畢竟是孩子,鑒別力和自控力是有限的。2.做孩子的引導者現在許多家長都把成功的砝碼壓在孩子身上,希望通過孩子的成功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因此要求孩子兩耳不聞窗外事,除了學習還是學習。面對如此重壓,孩子希望從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關心和理解,渴望與別人交流,得到別人的承認和贊許。所以作為家長,為了正確引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不管自己有多忙,都要抽出一定時間來了解孩子,與孩子進行交流,對孩子的心理變化家長要及時掌握,也多了解一些學生在家的情況,并且經常能與老師聯系和溝通。溝通是最關鍵的,同時要創造相對和諧的家庭環境,決不能把自己的不良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這樣,由家長和學校共同做好引導工作,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3.掌握網絡技術作為家長,對網絡不應是拒絕而是了解,因從提高自身水平入手,從而進一步引導孩子用好網絡這把雙刃劍。只有熟悉網絡知識,才能教育引導孩子,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上網,一起探討網絡問題,這樣,既可以了解孩子,又可以增進父母和孩子的親子關系。在孩子單獨使用電腦及上網過程中,采取疏而不堵的策略,做好孩子的參謀,起到第一任老師的表率作用。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三)社會提供環境社會是少年兒童生活的大環境,應該以育人為主,培養健康一代為主,不妨多提供給他們學習、活動的場所,如圖書館等。可令人擔憂的是這樣的活動場所都越來越少,大街上營業性網吧卻是一家連一家,網吧事件牽動著許多人的心。可由于現在直接管理部門還沒有到位,有點混亂,無法真正把《條例》落實到實處,使網吧管理走向正常化軌道。(四)統一認識,加強管理對于學生上網問題,家長、學校、社會要有統一的觀點和認識,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共和國未來的建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