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2021-2022學年高二生物下學期期中試題_第1頁
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2021-2022學年高二生物下學期期中試題_第2頁
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2021-2022學年高二生物下學期期中試題_第3頁
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2021-2022學年高二生物下學期期中試題_第4頁
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2021-2022學年高二生物下學期期中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2021-2022學年高二生物下學期期中試題一、選擇題1.科研小組對某地兩個種群的數量進行了多年的跟蹤調查,并研究Nt+1/Nt隨時間的變化趨勢,結果如圖所示(圖中Nt表示第t年的種群數量,Nt+1表示第t+1年的種群數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甲種群在0~t2段的年齡組成為增長型B.乙種群在0~t1段的種群數量呈“J”型增長C.乙種群在t2時數量最少D.甲種群在t3后數量相對穩定,可能是生存條件得到了改善【1題答案】【答案】B2.右圖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種群密度的關系,據此分析得出的正確表述是()A.在K/2時控制有害動物最有效B.圖示規律可作為控制人口增長的依據C.該圖可用于實踐中估算種群最大凈補沖量D.在K/2時捕撈魚類最易得到最大日捕獲量【2題答案】【答案】C3.某生物的種群數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曲線乙表示該生物的種群數量呈指數形式增長B.a~b段,種群出生率與死亡率不再發生變化C.若該生物種群為農業害蟲種群,則在a點時對其進行捕殺效果較好D.若b點時環境發生變化,則形成丙曲線的環境更適合該生物種群生存【3題答案】【答案】D4.圖中甲、乙為同一群落中的兩個種群,曲線表示δ(δ=出生率/死亡率)隨時間的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t1和t4時刻乙種群的種群密度相同B.t2時刻甲、乙種群的自然增長率一定相同C.t2和t3時刻乙種群的自然增長率一定相同D.t2→t4甲種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4題答案】【答案】D5.如是某草原生態系統中3個不同種群的生長繁衍情況,已知種群C是自養生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該生態系統中種群A的生物體型一定最大B.種群A個體數大增,使種群B個體被大量捕食是種群B在甲→丙段時間內個體數大幅下降的唯一原因C.種群B在丙處時,該種群的年齡組成屬衰退型D.在該生態系統中,最好讓能量多流向C種群內【5題答案】【答案】D6.下圖1、2、3是某森林中喜鵲的種群數量變化曲線。圖4為該森林大山雀種群數量變化曲線(圖中λ表示該種群數量是前一年種群數量的倍數),以下分析錯誤的是()A.圖1中A點和圖3中E點的增長率與圖2中的C點對應B.圖1、2中的B、D點都可以表示種群達到了環境容納量C.圖4中第4年和第8年種群數量相等D.森林中隨著各個種群的變化,群落的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也在變化【6題答案】【答案】C7.科學家把隨季節不同周期性進行遷徙的鳥類稱為候鳥。候鳥往往沿著固定的路線,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間。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鳥類遷徙過程中可能靠視覺、聽覺及地球磁場定位,這些信息都屬于物理信息B.大型的鳥類和猛禽常在白天遷徙,這可能和它們的天敵少,白天食物充足有關C.候鳥遷徙到目的地,能夠增加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并導致種群性別比例發生改變D.引起遷徙的因素和光照、氣候、食物、天敵等有關,也和鳥類自身的生理變化有關【7題答案】【答案】C8.在自然條件下,某種群增長曲線呈“S”型,其中該種群的K值為1000,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K值又稱為環境容納量,是一定空間中所能達到的種群的最大數量B.種群數量越接近K值,環境阻力越大C.種群數量大于500后,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種群增長速率減小D.種群數量達K值以后,種群的基因頻率還發生變化【8題答案】【答案】A9.現有如下食物鏈,①、②、③分別代表三個不同的種群,設每一種群個體數量依次為n1、n2、n3,每個個體所含平均能量依次為a1、a2、a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n1>n2+n3B.a1>a2+a3C.n1?a1>n2?a2>n3?a3D.n1?a1=n2?a2+n3?a3【9題答案】【答案】C10.科學工作者為了監測和預防某草原鼠害的發生情況,采用標記重捕法對該草原田鼠種群數量進行了調查,發現在最初調查的一個月內,種群數量每天增加1.5%。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自然環境中增加田鼠的天敵數量不會影響田鼠種群的K值B.增長型種群的出生率通常要高于衰退型種群的出生率,而死亡率則相反C.用標記重捕法調查田鼠種群密度時,標記物容易脫落,估算數值會偏小D.最初調查的一個月內,田鼠種群數量增長模型應為Nt=N0λt,λ為1.015【10題答案】【答案】D11.下列關于進化和多樣性的敘述,正確的是()A.物種間的協同進化都是通過物種間的競爭實現的B.地球上的生態系統從古至今都是由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組成的C.狼群內部為爭奪狼王而斗爭使狼發生了協同進化D.一個物種的形成或滅絕,會影響到若干其它物種的進化【11題答案】【答案】D12.某農場中甲、乙丙三種生物歸屬于三個營養級,三者的數量變化曲線(不都是消費者)如圖1所示;該農場中的能量流動簡圖如圖2所示,其中a2和b3分別為第二、第三營養級從上一營養級同化的能量。d1和d2為攝入的飼料量。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甲、乙、丙構成了農場的營養結構,碳循環沿著甲、乙、丙進行B.圖1中丙、乙分別屬于第二、第三營養級,且乙和丙的種間關系為捕食C.圖2中第二、第三營養級糞便中的能量分別屬于a3+d1、b2+d2D.該農場中第一和第二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a2+d1)/(a1+a2+a3)×100%【12題答案】【答案】C13.下列關于“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許多土壤小動物以動植物遺體為食,屬于分解者B.土壤小動物活動范圍小,適合用標志重捕法來調查C.誘蟲器利用土壤小動物的趨光性,使用燈光來誘捕D.通過統計土壤小動物的個體數目來估算其豐富度【13題答案】【答案】A14.常規區稻田生態系統碳元素轉移示意圖如下,箭頭和字母分別表示碳元素傳遞方向和轉移量。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調查丁中的小動物類群豐富度常用取樣器取樣法B.水稻生長期,該生態系統碳元素轉移量為a>(b+c+e)C.圖中乙、丁兩生物成分在碳循環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D.e中包括未利用的能量,能被土壤微生物通過呼吸作用利用【14題答案】【答案】D15.如圖表示某生態系統內兩種有直接關系的生物在a、b、c、d連續時間內種群數量的變化,以下分析正確的是A.兩者是競爭關系B.b時間段內甲數量增加,乙數量減少C.兩者是捕食關系D.若引入丙以甲為食,則乙的數量會增加【15題答案】【答案】C16.一只羊在一年內吃了100kg的草,排出20kg的糞,長了10kg的肉(不考慮其他散失),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kg的草B.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C.20kg的糞屬于羊未同化的能量D.屎殼郎從羊體內獲得能量為0【16題答案】【答案】B17.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能體現信息調節種間關系作用的是()A.油蒿分泌化學物質抑制多種植物種子的萌發B.長日照可促進苗圃中的落葉松幼苗推遲休眠C.鳥表演復雜的舞蹈動作吸引異性前來交配D.昏暗蜂房內蜜蜂用觸角感受同伴的舞蹈信息【17題答案】【答案】A18.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敘述,錯誤的是A.在一塊牧草地上播種雜草形成雜草地后,其抵抗力穩定性提高B.在一塊牧草地上通過管理提高某種牧草的產量后,其抵抗力穩定性提高C.在一塊牧草地上栽種喬木形成樹林后,其恢復力穩定性下降D.一塊棄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穩定性提高【18題答案】【答案】B19.某森林曾被開墾用于種植農作物,后因產量不高而棄耕,若干年后又恢復到森林。下列關于該演替的敘述,錯誤的是()A.該演替屬于次生演替 B.演替過程中群落結構不變C.人為因素引發了該演替 D.棄耕地中有種子等繁殖體【19題答案】【答案】B20.下列關于人類與環境的敘述,錯誤的是A.控制人口是使人口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礎上保持平衡B.溫室效應改變全球降雨格局,使我國北方干燥地區變濕潤C.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體、化學肥料等能夠引起水體污染D.每一種野生生物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基因庫,因此必須維持野生生物的多樣性【20題答案】【答案】B21.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提出,生態經濟的重要性日益增顯。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生態經濟所遵循的主要原則是循環經濟B.生態工程的特點是少消耗、低效益、可持續C.“無廢棄物農業”遵循的基本原理是物質循環再生原理D.在濕地的周圍建立緩沖帶可使濕地依靠自然演替機制恢復其生態功能【21題答案】【答案】B22.生物群落的總體結構是對環境條件的生態適應,在其形成過程中,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均起著重要作用,如圖1表示A、B兩種植物競爭兩種資源過程中的空間分布范圍,如圖2表示A、B、C、D、E五種植物競爭兩種資源過程中的分布范圍。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各個生物種群分別占據不同的空間,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間結構B.群落垂直結構都有明顯的分層現象,水平結構常呈鑲嵌分布現象C.圖2中B植物可占據3個空間層次,森林中的多數鳥類也具有類似情況D.分析圖1、2,可推出多種植物在競爭少數資源時可以存在共存現象【22題答案】【答案】B23.焚燒和填埋是傳統的垃圾處理方式,極易造成環境污染與資源浪費。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行垃圾分類,對不同種類的垃圾采取不同方式的回收利用。如利用廚余垃圾進行生物堆肥、生產飼料等,以實現廢物的資源化利用。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可采用標記重捕法對垃圾填埋場中土壤小動物類群豐富度進行調查B.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有利于實現物質的循環再生和能量的循環利用C.利用廚余垃圾進行生物堆肥過程中涉及的微生物屬于消費者D.生物堆肥時要充分考慮垃圾性質、引入的微生物種類等因素【23題答案】【答案】D24.下列關于產纖維素酶菌分離及運用的敘述,不合理的是A.篩選培養基中應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或蔗糖提供生長營養B.可從富含腐殖質的林下土壤中篩選產纖維素酶菌C.在分離平板上長出的菌落需進一步確定其產纖維素酶的能力D.用產纖維素酶菌發酵處理農作物秸稈可提高其飼用價值【24題答案】【答案】A25.如圖為某草原生態系統部分能里流動示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流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草固定的太陽能B.能量流動的過程總是伴隨著物質循環,二者同時進行C.若圖中X代表呼吸作用散失的熱能,則X4>X3>X2>X1D.草食性動物和肉食性動物①之間數量的變化呈正反饋調節【25題答案】【答案】B26.圖1為2019年某草原生態系統的食物網,已知該年鼠種群的K值為2000只,且1只兔與5只鼠或200只食草昆蟲消耗的草的能量相等,且鷹和蛇從每條食物鏈獲得的能量相等,圖2表示該草原中能量流經蛇種群的示意圖,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圖1中部分牧草變黃時,兔種群中部分個體會另覓取食源地。這一現象體現了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的功能B.圖1中,鷹種群增加的能量為30kJ,若不考慮其他變化的影響,則至少需要消耗草的能量是4250kJC.圖1中,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2020年兔的數量增加50只,昆蟲減少4000只,則鼠種群的K值變為1850只D.圖2中⑦所對應的能量僅來自青蛙同化的能量【26題答案】【答案】D27.某種螺可以捕食多種藻類,但捕食喜好不同。L、M兩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數量的甲、乙、丙三種藻,L中不放螺,M中放入100只螺。一段時間后,將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并開始統計L、M中的藻類數量,結果如圖所示。實驗期間螺數量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螺捕食藻類的喜好為甲藻>乙藻>丙藻B.三種藻的競爭能力為乙藻>甲藻>丙藻C.圖示L中使乙藻數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種間關系是競爭D.甲、乙、丙藻和螺構成一個微型的生態系統【27題答案】【答案】A28.蚜蟲的糞便是含有糖分的黏液,稱為“蜜露”。螞蟻非常喜歡吃“蜜露”,常用觸角拍打蚜蟲背部,通過拍打產生的振動頻率促使蚜蟲分泌“蜜露”。蚜蟲受到其天敵瓢蟲襲擊時,會從尾部發出報警信息素,將危險信息通知其他蚜蟲,同時螞蟻接收到報警信息素就會趕來驅除蚜蟲天敵。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螞蟻吃“蜜露”,蚜蟲同化量的一部分傳遞到螞蟻B.螞蟻拍打蚜蟲背部產生的振動頻率屬于物理信息C.化學信息可以在同種或異種生物間傳遞D.調查作物植株上蚜蟲的種群密度可采用樣方法【28題答案】【答案】A29.某學者利用“影印培養法”研究大腸桿菌抗鏈霉素性狀產生的原因,先將原始菌種接種在1號培養基上,培養出菌落后,將滅菌絨布在1號上印模,絨布沾上菌落并進行轉印,使絨布上的菌落按照原位接種到2號和3號培養基上。待3號上長出菌落后,在2號上找到對應的菌落,然后接種到不含鏈霉素的4號培養液中,培養后再接種到5號培養基上,并重復以上步驟。實驗過程如右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大腸桿菌抗鏈霉素的性狀是由鏈霉素的選擇作用引起的B.1號和5號采用平板劃線法將菌種接種在相應選擇培養基上C.4號與8號培養液中,大腸桿菌抗鏈霉素菌株的比例逐漸增大D.該實驗缺乏對照實驗,無法確定抗鏈霉素性狀屬于可遺傳的變異【29題答案】【答案】C30.如圖為生態系統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示意圖,其中甲、乙、丙是生態系統中的三種成分,1—4是乙中的四種生物。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內部的傳遞形式是CO2B.該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是C.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傳遞效率為2和3同化量之和除以1的同化量D.由于某種因素使得乙中2的數量減少,則在短時間內4的數量會減少【30題答案】【答案】C二、非選擇題31.我國承諾在2030年前,CO2排放不再增長,即“碳達峰”。通過植物造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CO2排放量,實現“零排放”,即“碳中和”。(1)圖1是某生態系統碳循環示意圖。當該生態系統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時,X1過程吸收的CO2總量與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數字表示)過程釋放的CO2總量相等。秋季北半球Z1、Z2、Z3過程提供的有機物中的碳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Z過程釋放的CO2中的碳。(2)樹線(圖2)是指直立樹木分布的海拔上限,其高度因地理位置的不同面不同,如中國東北長白山為1800~2100米,而四川西南則為3800~4200米。CO2排放過多使全球氣候變暖,樹線位置____________,(上移,下移)在這個過程中,群落發生了____________。(3)合理放牧一定程度影響碳循環,研究者比較了不同放牧強度對草原上植物生物量(有機物量)的影響,結果如圖3。圖3說明,與未放牧草原相比,輕度放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研究發現,與未放牧草原相比,輕度放牧的草原土壤有機碳含量顯著升高。對此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______。A.輕度放牧條件下,牲畜糞便能提升土壤的有機碳含量B.植物被啃食后不斷長出新葉,更多的碳被分配到地上部分C.植物為了適應放牧干擾會把更多的生物量轉移到地下部分D.啃食造成植物凋落物的增加,進入土壤并作為新鮮碳源【31題答案】【答案】①.Y1、Y2、Y3及Z過程②.大于③.上升④.次生演替⑤.輕度放牧的草原植物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略有上升⑥.ACD32.某棄耕農田多年后形成灌木叢,如圖表示灌木叢某階段田鼠的種群數量變化,表格為該灌木叢第一、二、三營養級的能量分析(單位:百萬千焦),“?”表示能量暫時不詳,但可計算。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營養級同化量未利用量分解者分解量呼吸量一2.48×10112.0×10111.69×10102.8×1010二3.1×1094.6×1086.6×1081.53×109三?8.0×1074.0×1072.3×108(1)圖中虛線表示__________,N點時出生率________(填“>”“<”或“=”)死亡率。(2)第二、三營養級之間能量的傳遞效率為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數點)。(3)在灌木叢中,食物鏈上的相鄰物種之間存在著捕食關系,相鄰物種的某些個體行為與種群特征為對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這說明信息能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聯合國環境大會將海洋塑料垃圾污染列為近十年最值得關注的十大緊迫環境問題之一,微塑料是否會通過食物鏈富集,出現在海洋鳥類體內?請闡述理由:_______________。【32題答案】【答案】(1)①.環境容納量##K值②.=(2)14.5%(3)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4)是,微塑料在體內不易被分解,可通過捕食關系沿食物鏈之間從低營養級向高營養級生物轉移34.用一定量的培養液在適宜條件下培養酵母菌,其種群增長速率隨時間變化圖(圖1),研究人員在對某淡水養殖湖泊研究后,繪制了該湖泊中生物之間的捕食關系(圖2)和碳循環(圖3)示意圖,圖中A~D表示生態系統的相關成分。請據圖分析并回答問題:(1)a-c時間段,酵母菌種群數量呈“__________”型增長。種群數量剛達到最大的時間點是__________。(2)de時間段環境容納量的變化是______。時間點f時,種群數量是否為0?__________(填“是”、“否”或“不一定”)。(3)探究種群數量變化的實驗中,實驗者將稀釋100倍的酵母菌培養液搖勻后從中吸取少量菌液滴在血球計數板(1mm×1mm×0.1mm)上,在顯微鏡下計數。若實驗者計數了25個中方格中的5個,共有44個酵母菌,其中被臺盼藍染色的有4個,則培養液中酵母菌活菌密度為__________個/mL。(4)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上分析,圖3中的B表示________,圖3中有而圖2中沒有的成分有________(填字母)。圖3中,碳元素以CO2形式傳遞的過程有________(填數字序號)。(5)用標記重捕法調查某種蝦的種群密度時,若第一次用大網眼的網進行捕撈并標記,第二次用小網眼的網進行捕撈并計數,則最終調查的數值與實際種群密度相比將________(填明顯偏大、明顯偏小或無明顯差異)。(6)若將圖3修改為該淡水養殖湖泊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示意圖,需要將A的含義改為“以熱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增加光和____________的能量輸入,刪除圖中的過程________(填數字序號)。【34題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