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的改革與解體_第1頁
蘇聯的改革與解體_第2頁
蘇聯的改革與解體_第3頁
蘇聯的改革與解體_第4頁
蘇聯的改革與解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0課蘇聯的改革與解體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魯曉夫上臺,開始改革。赫魯曉夫改革一、赫魯曉夫改革

推廣種植玉米蘇聯城市青年出發參加墾荒

體制未變,小修小補無濟于事1964年,赫魯曉夫被迫下臺黑白相間的墓碑毀譽參半的一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年代里,沒有一位世界領袖人物的成敗能像赫魯曉夫的成敗如此急劇地和決定性地改變歷史的進程。”──尼克松勃列日涅夫改革經濟改革重點:重工業僵化;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反而使這一體制更加僵化。

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改革。二、蘇聯的解體改革重點:經濟改革結果:……改革重點:轉到政治方面“公開性”、“多元化”、“民主化”……結果:……立陶宛宣布獨立“八一九事件”

葉利欽的支持者同支持亞那耶夫的坦克部隊士兵搏斗

“八一九事件”中,支持蘇聯副總統亞那耶夫的部隊在俄羅斯聯邦大樓前遇到莫斯科市民阻擋。

“八一九事件”幾千名示威者向亞那耶夫軍隊公開反對事變葉利欽VS戈爾巴喬夫權力高端的博弈,誰是最后的贏家?摩爾多瓦蘇聯解體:無可奈何花落去從蘇聯到獨聯體我們社會主義建設應該從蘇聯的改革和解體中汲取哪些經驗教訓?

改革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在發展國民經濟的同時必須相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從體制上克服僵化的弊端,但是必須避免主觀主義和急燥冒進,尤其是政治體制的改革必須在充分準備的前提下穩妥地推進,確保國內社會安定和民族團結等。

中國和蘇聯所進行的改革為什么會導致不同的結果?(1)我們在改革中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2)我們在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動搖,具有明確堅定的指導思想。(3)我們在改革中重視國內民族問題,正確處理民族關系,有效地發揮了國家職能。(4)我們在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