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ontentsTOC\o"1-2"\h\u1 Generalprovisions 52 Terms 63 Basicrequirements 74 Siteandplanning 94.1 Generalprovisions 94.2 Planninglayoutandroadtraffic 94.3 Sitedesign 104.4 Greningandlandscape 115 Aechitecturaldesign 135.1 Generalprovisions 135.2 Roomsetting 135.3 Caringunits 135.4 Entertainmentandfitnessspace 175.5 Medicalandrehabilitationspace 185.6 Managementservicespace 195.7 Trafficspace 205.8 Indoordesign 226 Structuresystem 236.1 Generalprovisions 236.2 Reinforcementofstructuralparts 236.3 Anchoringofwallfixingandinstallationparts 246.4 Reconstructionofdoorandwindowopeningsofmasonrystructure 266.5 Reconstructionandreinforcementofaccessibleroof 266.6 Openingandpluggingofcast-in-situfloor 277 Buildingequipmentsystem 297.1 Generalprovisions 297.2 Watersupplyandsewerage 297.3 Heating,ventilationandatrconditioning 297.4 Electrical 308 Healthenvironment 338.1 Generalprovisions 338.2 Thermalenvironmentandairquality 338.3 Acousticenvitonment 358.4 Lightenvitonment 36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 37Listofquotedstandars 38
總則1.0.1為貫徹國家養老政策,節約建筑資源,引導既有建筑改造再利用,落實養老資源配置,提升城市環境養老服務能力,制定本規程。條文說明:本條規定了規程的編制目的。我國面臨著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而現存養老服務設施短缺,存在床位需求缺口。同時,大量既有建筑閑置,面臨經營、盈利、功能老舊等問題。國家為此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以鼓勵整合改造閑置社會資源,增加服務供給總量,緩解人口老齡化對養老機構的需求,如:《關于支持整合改造閑置社會資源發展養老服務的通知》(民發〔2016〕179號)、《關于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民發〔2015〕33號)等。既有建筑的改造要盡量避免大拆大改,減小施工難度,以施工的經濟性為原則進行改造設計。同時,改造為老年人照料設施應充分考慮與老年人的適用性,滿足老年人的生理與心理需求,保證老年人使用中的安全性。建筑應滿足綠色、環保、節能等,注重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1.0.2本規程適用于既有酒店建筑改造為老年人照料設施的工程項目。條文說明:本條規定了規程的適用范圍,即既有酒店建筑改造為老年人照料設施的工程項目,包括基地與總平面設計、建筑設計、結構體系、設備系統及健康環境的改造。1.0.3既有酒店建筑適老化改造除應符合本規程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條文說明: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是開展既有酒店建筑適老化改造的前提條件,既有酒店建筑適老化改造涉及建筑領域的多個專業。因此,在進行既有酒店建筑適老化改造時,除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術語2.0.1既有酒店建筑existinghotelbuilding已建成的酒店、招待所等具有類似功能或形式的建筑。條文說明:本條明確了“既有酒店建筑”的概念。其中,“酒店”通常由客房部分、公共部分、輔助部分組成,為客人提供住宿及餐飲、會議、健身和娛樂等全部或部分服務的公共建筑,與現行行業標準《旅館建筑設計規范》JGJ62-2014中“旅館”的概念一致。也稱為賓館、招待所、飯店等。
基本規定3.0.1既有酒店建筑適老化改造應以確保安全為首要原則,結合既有建筑現狀,采用經濟適用的技術,滿足老年人使用及運營管理需求。條文說明:本條規定明確了既有酒店建筑適老化改造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既有酒店建筑建成使用年代一般較為久遠,結構體系整體安全性有所下降。因此在適老化改造過程中,首先應從實際情況出發,在確保安全性的基礎之上,充分利用既有條件,考慮老年人使用過程中的適用性,確保不同使用對象的行為心理需求,因地制宜地開展設計。3.0.2酒店建筑適老化改造應在按《酒店建筑適老化改造評估標準》的要求評估后進行設計。條文說明:本條規定明確了既有酒店建筑改造為老年人照料設施的預評估本原則。既有酒店建筑改造過程中,涉及到了建筑功能的轉變。通過參照《酒店建筑適老化改造評估標準》的要求開展改造前評估,有助于了解既有建筑的現狀,明確改造設計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提升改造實施效果的精確度。3.0.3酒店建筑適老化改造應符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特點,保護老年人隱私和尊嚴,保證老年人基本生活質量;適應運營模式,保證照料服務有效開展。條文說明:本條規定明確了既有酒店建筑改造為老年人照料設施的總體原則。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應針對健康自理、肢體殘障、聽力障礙、視力障礙、失智或其他認知障礙等不同老年人的使用需求進行設計。同時,在集中照料、集體生活的老年人照料設施中,應通過建筑設計保證照料效率和對老年人個人隱私的保護,讓老年人有尊嚴地生活,切實保證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質量。此外,隨著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逐步完善,養老服務市場向社會資本全面開放,老年人照料設施的運營模式將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就具體的設計項目而言,需要適應相應的運營模式。并且,無論何種類型的老年人照料設施,都會有為老年人提供照料的服務人員和相關管理人員,合理的空間布局和細節設計,是保證照料服務有效開展的必要條件。因此,既有酒店建筑改造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對老年人及運營者的適用性,確保滿足老年人照料設施的相關建筑設計要求。
基地與總平面設計基本規定場地設計應滿足《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JGJ450-2018的相關規定。當原有場地出入口、建筑出入口滿足相關規定時,應盡可能利用原有出入口,減少改造難度與成本。在滿足人員進出、消防、疏散、運輸等要求的基礎上,應盡可能為老年人留出有良好的日照條件的室外活動場地,布置豐富的景觀環境和園林綠化。條文說明:室外活動是老年人重要的日?;顒又弧>频杲ㄖ^少設置室外活動場地,場地改造設計時應優先將能夠獲得日照的區域用于布置老年人的室外活動場地。酒店建筑改造設計后,老年人使用的場地與道路均應進行無障礙設計,應滿足《無障礙設計規范》GB50763-2012的相關規定。條文說明:當場地中存在高差時,應優先將高差較小的區域用于老年人使用的散步道、活動場地,以滿足不同行動能力的老年人無障礙通行的需求,提升室外活動場地的使用便利性與安全性。室外環境布置應注重實用性、豐富性、趣味性,避免過分形式化、儀式化。總平面布局與道路交通有條件時,場地內宜開設兩個出入口,主入口用于人員進出,次入口用于貨物、垃圾、殯葬等運輸需求。條文說明:考慮到貨物、垃圾、殯葬等運輸活動可能給老人帶來不良感受和影響,有條件時應設置兩個場地出入口,次入口位置盡可能遠離主要室外活動場地,或采取一定的視線遮擋措施,避免老年人注意到。場地內交通組織宜滿足人車分流,車行路線應避免穿越老年人活動場地。場地內設置連續、安全的散步道,聯系場地出入口、建筑出入口、室外活動場地等空間,散步道應沿途設置休息座椅。條文說明:考慮到老年人行動能力下降,雨雪天氣道路濕滑,容易造成出行不便或行走不穩滑倒。多棟供老年人使用的建筑之間宜設置帶有遮雨頂棚的風雨連廊,北方寒冷地區還可設置封閉式連廊,便于老人在不利天氣條件下去往各樓棟,以及散步或開展休閑活動。當場地內含有多棟用于老年人居住活動的建筑時,宜設置風雨連廊,北方地區可設置封閉式連廊。條文說明:酒店建筑常設置對外營業的餐飲、零售空間等,并設有獨立的對外出入口。當改造后的養老設施設置日間照料、老年餐桌、社區衛生服務站等社區服務功能時,可充分利用原酒店建筑對外營業的功能區域,使之能夠擁有獨立出入口,便于管理和外部使用者到達。當養老設施內設置面向社區服務的功能時(如門診、日間照料等),可利用原酒店建筑中對外營業的功能空間,設置獨立的對外出入口。場地設計室外活動場地應保證冬季陽光充足,夏季通風;宜利用建筑體、矮墻、樹叢等遮擋冬季寒風。條文說明:老年人的室外活動通常會選擇夏季陰涼通風、冬季陽關充足之處。可利用建筑體、矮墻、樹木等形成夏季陰涼區和遮擋冬季寒風。室外活動場地應盡可能臨近建筑出入口,在室內主要活動空間可以看到。條文說明:室外活動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國內外多項實證研究表明,當室外活動場地容易到達,并且能夠被室內活動的老年人看到時,可吸引和促進老年人開展室外活動。室外活動場地宜設置做操鍛煉場地、健身器材、休閑座椅或涼亭廊架等。條文說明:老年人對溫度、光線變化的適應力均有所降低,例如,老年人瞳孔的光適應時間加長。而室內外空間的溫度、光線強度往往存在較大差異,帶有遮陰的過渡空間或陽光房有助于老年人適應光、溫度的變化,也能為身體較為虛弱的老人提供舒適的休憩空間或觀看他人室外活動的場所。臨近活動場地宜設置門廊、陽光房或帶遮陰的平臺等過渡空間,并設置休息座椅。條文說明:老根據對養老設施中老年人戶外活動的調研,健身、休憩、交流是老年人最常開展的戶外活動,活動場地中應提供相應的空間與設施設備。健身器材選擇上應避免對體能、肌肉能力要求較高的器械,應選擇活動幅度、力度較為緩和、適合老年人使用的器械?;顒訄龅嘏c散步道地面鋪裝應平整、防滑、不積水。條文說明:散步道應盡可能避免被車行道路打斷,保障老年人散步活動的安全性。有條件時應設置環形散步道,提升步行體驗的連續性。散步道應盡可能聯系建筑出入口與各室外活動空間,促進老年人參加室外活動,豐富散步體驗??紤]到老年人的行動能力下降,根據相關研究結果,沿散步道每15-30米應設置休息座椅。沿主要散步道、主要活動場地周邊、臺階處應設有照明設施。條文說明:為保證老年人晚間室外活動的安全性,室外活動空間應設置連續、均勻的照明,特別是在有高差變化處(如水岸、臺階、坡道等)應加強照明。當室外活動場地面積有限時,可利用裙房屋面等空間設置屋頂花園;改造后出入口應滿足無障礙設計要求。條文說明:大型酒店建筑通常設有裙房,可利用裙房屋面設置屋頂花園,豐富老年人的室外活動場所,但應注意盡量降低室內外地平高差,便于老年人到達。屋頂活動場地位置盡量避開各類屋面安裝的空調、排風設備。綠化景觀綠化景觀應滿足以下要求:1有草、灌木、喬木等綠色植物,且植被維護狀態良好。2不種植易產生飛絮、帶刺、根莖易于露出地面的植物。3對于人可進入的綠化區,保證林下凈空不低于2.20m,且無蔓生枝條。條文說明:植被的選用應考慮老年人戶外活動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在老年人的通行區域不應種植根莖暴露、有蔓生枝條的植物,避免老年人絆倒或劃傷。植被種類宜滿足以下要求:1適應當地氣候,生長旺盛、四季常青。2種類豐富,不同季節可以看到顏色、形狀豐富的花卉、樹葉、果實。條文說明:多樣的植物能夠為老年人提供有益的五感刺激,選擇適應當地氣候的植物能夠使綠化繁茂,同時降低維護成本。植物選配應盡量滿足四季常青,并考慮植物季相搭配,使老年人在不同季節均有植物景觀可觀賞。景觀設計應注重趣味性和互動性,可選擇設置:1水景,老人可以看到、聽到或接觸到水,如噴泉、水池,且有安全提示與安全防護措施。2寵物設施,能夠看到雞、兔等,或設置可以吸引鳥、蝴蝶等野生動物的設施(如鳥屋等)。3有趣的景觀小品(如花壇、魚池、雕塑、風鈴等)。4老人可以種植、進行園藝操作的場地或設施。5面向認知癥老人的療愈性景觀(提供五感刺激、懷舊元素,便于開展小組活動的場地)。條文說明:當室外景觀越具有趣味性、越能夠引發老年人與自然的互動時,老年人的室外活動時間越長。室外空間宜具有多樣化的景觀元素,例如可以使老年人看到、聽到或接觸到水的噴泉、水池;雞舍、兔籠或可以吸引鳥、蝴蝶等野生動物的設施;花壇、魚池、雕塑、風鈴等景觀小品等,為老年人提供豐富的戶外活動體驗。
建筑設計基本規定酒店建筑改造設計時,應充分對照原有建筑功能配置與目標功能配置,盡可能有效利用原建筑的廚房、餐廳、多功能廳等大空間,盡量避免或減少設備管井的改動。酒店建筑改造設計后,應滿足《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JGJ450-2018的相關規定。酒店建筑改造設計后,老年人使用的用房均應進行無障礙設計,應滿足《無障礙設計規范》GB50763-2012的相關規定。酒店建筑改造后,應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的相關規定。功能用房設置酒店建筑改造為機構養老設施,應設置老年人用房和管理服務用房。其中老年人用房包括照料單元、文娛與健身用房、醫療與康復用房;管理服務用房包括辦公管理用房,后勤服務用房,員工用房、設備用房等。酒店建筑改造設計時,不應將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用于老年人用房。照料單元酒店建筑改造為機構養老設施時,照料單元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可按樓層或根據交通核的位置進行照料單元的設置和劃分。2照料單元應便于獨立管理,各單元之間不應形成穿越。條文說明:酒店建筑改造為機構養老設施時,照料單元的床位規模應符合《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JGJ450-2018中5.1.4的規定,即:每個照料單元的設計床位數不應大于60床、失智老人照料單元的設計床位數不應大于20床。第1款若樓層的總床位數不超過60床,可設為一個照料單元;若交通核居中,可以交通核為界劃分為不同的照料單元,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每個照料單元的床位數不大于30床。第2款照料單元應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便于獨立管理。從門廳到達照料單元的交通流線不應穿越其他照料單元。酒店建筑改造為機構養老設施時,照料單元應包含老人居室、餐廳、單元起居廳、護理站、公共衛生間、污物間。當老人居室衛生間不能滿足助浴要求時,應設公共助浴間。條文說明:酒店客房通常帶有獨立衛生間并配有洗浴設施,若空間受限、難以滿足助浴要求,則應在照料單元內或在樓層內設置能滿足2名護理人員同時為老人助浴的公共助浴間。酒店客房改造為老人居室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盡可能將有良好日照條件的客房改造為老人居室。2居室不應與電梯井道、有噪聲振動的設備機房等貼鄰布置。3雙人或多人間居室應配置每人相對獨立和均等的床頭柜、衣柜、座椅,宜為每位老人配置書桌臺面。4居室應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風,應有老人易操作的可開啟窗扇并有安全防護措施。當居室朝向西面開窗時應采取遮陽措施。5應增設方便老人操作的緊急呼叫按鈕。居室衛生間的改造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滿足輪椅使用者及護理人員助廁的尺度要求,至少應配置坐便器及洗手池,洗手池應下部留空。2若配置淋浴設備應干濕分區。可采用浴簾、地面硅膠條等進行擋水;避免采用玻璃淋浴屏劃分洗浴空間,避免采用浴缸形式,應保證輪椅可進出淋浴空間。條文說明:第2款酒店客房通常帶獨立衛生間并配有洗浴設施。若為浴缸,因老年人使用浴缸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應改為淋浴設施;以玻璃淋浴屏劃分洗浴空間的形式在酒店客房衛生間中較為常見,且地面往往有高差,應消除地面高差、改為軟隔斷(如:浴簾),以便輪椅進出及護理人員助浴。單元起居廳、餐廳的改造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宜選擇有良好日照條件之處、可將客房空間打開改造為單元起居廳、餐廳。2當居室日照標準低于冬至日照時數2h時,至少有一個單元活動空間應滿足冬至日照時數不低于2h的日照標準。3失智老人照料單元宜將起居廳與餐廳分開設置,采用空間錯動或可阻擋視線的隔斷等方式,形成相對獨立的兩個空間。條文說明:酒店客房樓層內通常不設開放的公共空間,改造為機構養老設施時,需為本樓層老年人提供便于照料的公共起居、就餐的空間,面積應符合《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JGJ450-2018中5.2.5、5.2.6的規定。第1款、第2款內廊式的酒店客房平面較為常見。改造為機構養老設施后,難以確保每間居室均有良好朝向。因此,應優先確保老人可共享的照料單元起居廳或餐廳有良好朝向。第3款由于失智老人具有易喪失近期記憶的特點。當失智老人出現精神行為癥狀或受到不良外界因素刺激時,需要轉移其注意力,此時需要轉換空間場景,以便老人盡快遺忘不良刺激影響、改善精神狀態。因此,在空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照料單元起居廳與餐廳分開設置將有利于失智老人的照護。照料單元護理站盡可能居中,應采用開放形式,設于易觀察公共活動區域和走廊的視線通達之處,可結合單元起居廳、餐廳設置,也可選擇走廊轉角處、臨近交通核之處設置。照料單元應設公共衛生間,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鄰近單元起居廳、餐廳設置公共衛生間??衫酶脑鞛槠鹁訌d的客房衛生間設置,或利用公共助浴間設置。公共衛生間可兼顧工作人員使用。2與相鄰空間之間不宜有高差。當有無法避免的高差時,不宜大于15mm,且應以斜坡過渡。3應有良好的通風換氣措施。4當老人居室內未設置獨立衛生間時,應在照料單元內分散設置配有坐便器與洗手池的獨立公共衛生間。條文說明:第1款護理人員通常會在用餐前、后照料老年人如廁,鄰近餐廳設置公共衛生間將提高照料護理的工作效率。另外,部分老人在單元起居廳停留的時間較長,鄰近設置的公共衛生間可方便老年人使用。第4款由于空間條件所限或出于對老年人如廁照料的考慮,若老人居室內未設置獨立衛生間,公共衛生間應以獨立衛生間的形式在照料單元內分散設置,以縮短從居室到公共衛生間的移動距離。當居室獨立衛生間未配置淋浴設施或淋浴空間較小無法滿足助浴需求時,照料單元內或樓層內應設公共助浴間??蓪⒖头扛脑鞛楣仓¢g。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公共浴室的浴位數量按每8~12床一個配置,盡可能采用單人浴室或單人淋浴更衣空間形式。2浴位大小應滿足助浴設施使用及助浴人員操作(坐姿洗浴為1.6m×1.7m,浴床洗浴為2.5×2m)。3公共浴室內應附設無障礙廁位、無障礙盥洗池,并應附設更衣空間。公共浴室廁位兼作為公共衛生間使用時,應可獨立關閉。4公共浴室宜臨近輔助服務用房設置,便于運送衣物。條文說明:第2款按兩名護理人員同時助浴考慮,建議坐姿助浴空間不小于1.6m×1.7m,浴床助浴空間不小于2.5×2m。第3款老年人洗浴所需時間較長,有可能在洗浴過程中需要如廁,因此公共浴室內應具備如廁條件。當空間受限、公共浴室廁位兼作為公共衛生間使用時,應可獨立關閉,并兼顧洗浴過程中如廁以及作為公共衛生間使用的可能性及便利性。照料單元輔助服務用房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生活照料單元內宜設護理辦公室、污物間、清潔間、儲藏間等輔助服務用房。輔助用房應相對集中設置,縮短工作動線。2若空間條件受限,每個樓層應至少設一個污洗間、一個辦公室(兼做儲藏間)。3單樓層包括一個以上照料單元時,可共用輔助服務用房,但應避免動線穿越。4盡可能設置專用貨梯或污物梯,輔助服務用房的位置應鄰近污輔助電梯;僅有一組電梯時,輔助服務用房空間應臨近電梯,并做好污物的密封暫存。5污物間內至少應設2個污物清潔水池及消毒設施,有條件時應設置洗衣機便于洗滌,并應滿足污物(含垃圾、污衣被單等)暫存等面積需求。6清潔間內應設置拖把池、清潔水池,設置清潔工具、清潔推車暫存空間。7護理辦公室應臨近護理站,設置檔案存放、置物、休息、辦公空間。條文說明:第2款當交通核居中、兩側分別設照料單元時,若空間條件不允許在每個照料單元內設輔助服務用房,可鄰近交通核設置樓層共用的輔助服務用房??臻g條件受限時,護理辦公室可兼作為儲藏間使用,污洗間需包含污物間和清潔間的功能。第4款因便溺等污染的衣物應和其他衣物區分處理,因此需要設置2個水池,有條件設置洗衣機的情況下需要設2臺洗衣機。污物暫存需考慮衣物、布草以及生活垃圾等的臨時存放。文娛與健身用房文娛與健身用房包含多功能廳及棋牌、閱覽、書畫、網絡、音樂、體操等活動空間,總使用面積不應小2m2/床(人)。條文說明:總使用面積中包含多功能廳的使用面積?;顒佑梅炕蚩臻g的功能,應根據入住老年人的特點和需求來設置。文娛與健身用房的位置應臨近垂直交通空間。條文說明:鄰近垂直交通空間以方便各照料單元的老人到達。多功能廳空間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條文說明:1盡可能保留原酒店建筑的多功能廳空間位置,當原酒店建筑多功能廳位于四層及以上或地下一層,且建筑面積大于200㎡、使用人數多于30人時,應調整其位置以符合相關消防要求。可利用門廳大空間、上人屋面改造為多功能廳,也可在主體建筑之外擴建多功能廳。2鄰近多功能廳宜設公共衛生間及儲藏間。第1款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16-2014(2018年版)5.4.4B的規定,當老年人照料設施中的老年人公共活動用房設于四層及以上或地下一層時,每間用房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200㎡且使用人數不應大于30人。但多功能廳的使用人數通常大于30人,因此可得出結論,多功能廳應設于地上一層至三層。當原酒店建筑多功能廳的空間位置符合防火規范要求時,應盡可能保留和利用;若不符合防火規范要求,則應另擇位置設置多功能廳??衫瞄T廳大空間、不高于二層的上人屋面改造為多功能廳,也可在主體建筑之外擴建多功能廳。第2款多功能廳使用人數多,且常需要更換家具設施,鄰近處設置公共衛生間、儲藏間以方便使用??蓪⒃频陜鹊纳虡I、文體康樂部分改造為文娛與健身用房。棋牌、閱覽、書畫、網絡等活動空間宜以半開放的形式集中設置,并注意動靜分區。條文說明:原酒店內的商業、文體康樂區與老年人照料設施的文娛與健身用房的功能接近,易于改造再利用。棋牌、音樂舞蹈聲音較大,宜有獨立的功能用房。其他較安靜的活動空間可采用半開放的形式集中設置,有利于功能的靈活調整以及必要時的一體化使用,增加空間利用的靈活度。醫療與康復用房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的常見形式包括醫務室或護理站。其設置應符合《養老機構醫務室基本標準(試行)》、《養老機構護理站基本標準(試行)》的規定。條文說明:因目前養老機構醫保資格的審核以《養老機構醫務室基本標準(試行)》、《養老機構護理站基本標準(試行)》中對相關用房及面積的規定為依據,為獲取醫保資格應至少滿足其一。需要說明的是,《養老機構護理站基本標準(試行)》中的“護理站”應理解為供護士使用的、可為多個照料單元提供醫療服務的“護士站”,而并非本技術規程5.3中所述每個照料單元需設置的供護理人員使用的護理站。醫療用房宜鄰近交通核設置,并盡可能鄰近急救車可就近停靠的出入口。條文說明:老年人照料設施中提供的醫療服務,多為醫生巡診、護士送藥及其他醫療照護,醫療用房鄰近交通核設置可縮短工作流線。應設藥品庫和分藥室,并應與其他醫療用房結合設置。條文說明:本技術規程5.5.1中提及的兩部標準雖未要求設藥品庫與分藥室,但通過對養老機構的調研得知,藥品庫、分藥室是養老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必不可少的功能用房,應設置??祻陀柧氂梅靠刹捎锚毩⒂梅康男问?,也可采用半開放的形式,結合門廳、多功能活動空間或醫療用房設置??祻陀柧毱餍祽鶕胱±夏耆说氖艹潭扰渲?。管理服務用房臨近接待前臺應設置辦公、接待空間,辦公空間內部可采用開放式布局。接待室、會議室宜鄰近公共衛生間設置。廚房區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設置備餐區,位置應盡可能臨近送餐用電梯。2備餐區應有操作臺面及流食加工機、食品存樣機的擺放位置,并根據照料單元數量或服務模式配置相應的餐車與收殘車的放置空間。條文說明:第1款因老年人照料設施的供餐服務需在廚房區備餐后送往各樓層的照料單元,需要在廚房區設置備餐空間,鄰近送餐電梯將便于送餐服務。第2款部分難以吞咽食物的老人需要護理人員將食物加工成流食,流食加工機可放置在廚房備餐區或是各照料單元的備餐區。食品存樣機是對養老機構衛生管理的要求。廚房區的設計中往往忽略了送餐車與收殘車的放置空間,應根據照料單元數量或服務模式進行設備和空間的配置。洗衣房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宜附設晾曬場地,或能夠便捷到達晾曬場地,可利用裙房屋面、屋頂平臺等設置晾曬區。2洗衣房應與各樓層輔助服務用房有近便的垂直交通聯系。員工用房應符合下列規定:1以外地員工為主的設施,宜設員工宿舍區。2應根據男女員工比例分別設置男女宿舍區。3宿舍區包括宿舍、衛生間、盥洗室、浴室、活動休息空間等,還需注意設置員工衣物晾曬空間。交通空間當原酒店建筑樓梯間不滿足老年人照料設施消防疏散相關要求時,可加裝室外樓梯,或將個別用房改為樓梯間、增加室外連廊等。條文說明:養老設施的消防規范較酒店建筑更加嚴格,當原酒店建筑樓梯間數量或疏散距離不滿足相應要求時,可增設室外樓梯、將居室空間局部改為樓梯間、或通過增設室外連廊等方式使其滿足疏散距離要求。增設的樓梯、連廊尺寸應滿足老年人使用要求,符合相關規范。三層及三層以上總面積大于3000㎡的酒店建筑,應在二層及以上各層疏散樓梯相鄰部位設置避難間,可利用樓梯電梯間前室或臨近設置公共活動空間、晾曬臺、洗衣間等空間,兼做避難間。條文說明:由于老年人行動能力下降,疏散速度較慢,消防規范中要求三層及三層以上、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時應設置避難間供老年人臨時避難。考慮到酒店建筑大都未設避難間且公共空間面積有限,可利用與樓梯、電梯相鄰的活動空間或輔助服務空間兼作避難間,提高空間利用率。當疏散走道或安全出口直接連通開敞式外廊或室外平臺時,可不設避難間。當原酒店建筑電梯不滿足養老設設施設計標準中無障礙電梯、擔架電梯相關規定時,應通過更換轎廂,擴大門洞、井道,增加候梯廳深度等方式進行改造;無法改造時,應結合室內走廊等公共空間加裝電梯,位置便于老年人出入使用,并避免臨近居室。條文說明:為方便乘坐輪椅的老年人出行,改造后老年人用房所在的建筑分區中應設置無障礙電梯,并應至少有1部電梯能容納擔架、滿足急救時的使用需求。有條件時,宜設置能容納病床的醫用電梯,以提升急救、病床轉移的便利性。當室內空間有限、無法增設無障礙電梯時,可以在建筑外側增設電梯,并與室內走廊或公共空間相連。門廳空間尺度不宜過大過空,應盡可能親切、溫馨,可利用門廳空間設置公共會客廳、活動區等。條文說明:酒店建筑門廳設計中常采用旋轉樓梯、大型吹拔等,增加空間的禮儀性。而養老設施的門廳往往是老年人休閑、交流的重要空間,更需注重營造親切、溫馨的氛圍。同時,過高過大的空間也容易使得混響時間過長,造成老年人彼此交流困難。應盡可能避免過于空闊的門廳空間設計,可充分利用門廳空間設置老年人的活動區域,促進老年人的交往和活動。入住登記、接待臺應設置利于坐姿使用的低位臺面,便于乘坐輪椅的老人接近臺面。條文說明:酒店接待臺的主要功能是入住登記,常采用站姿使用的高位服務臺。而養老設施中的接待臺主要功能為接待老年人和家屬的問詢。老年人經常需要與服務人員長時溝通,由于老年人腿部力量下降,長期保持站姿較為困難,服務臺應設置低位服務臺并配置座椅,提升老年人使用的舒適性。老年人使用的走廊寬度不足1.80m時,可局部擴大(如利用居室入口處),設置凈寬不小于1.80m輪椅錯車回轉空間。條文說明:能滿足輪椅錯車的最小凈寬為1.80m。酒店建筑中供老年人使用的走廊寬度較窄、且難以拓寬時,可利用居室入口、走廊拐角、公共活動區域等位置局部拓寬走廊,便于輪椅錯車。應有一個建筑出入口滿足急救車停靠,全部老年人用房與該出入口的交通聯系均應滿足擔架、病床等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連續暢通運輸的要求。條文說明:為盡可能縮短老年人急救運送時間、提高救治率,應有一個建筑出入口可滿足急救車就近停靠的場地要求(寬度3.50,凈高3.50),并與可容納擔架的電梯直接聯系。老年人居室、活動用房或公共空間應能夠通過無障礙通道、擔架電梯連接至該出入口。老年人使用的建筑主要出入口、通往室外活動場地的出入口均應滿足無障礙設施及要求。當原建筑出入口采用旋轉門時,需改為平開門、自動門等形式,單扇門開啟凈寬不應低于800mm。條文說明:酒店建筑主入口常采用旋轉門,但旋轉門不便于使用輪椅、助步器的老人進出,且容易產生夾傷等危險,需改為平開門、自動門等形式。由于乘坐輪椅的老人最小通行凈寬為800mm,因此單扇門最小凈寬不應低于800mm。室內設計酒店改造后室內設計應滿足消防和安全疏散的需要,應符合現行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和《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的相關規定。家具部品的外露部分應考慮與周邊環境的色彩對比度,宜選用暖色系材料。對老年人經常接觸的重點部位宜附加柔性材料包裹。改造后應提高地面防滑性能,消除地面高差。當存在高差且改造后無法消除時,應采用老年人簡單易懂的形式,增大色差和對比度設置警示標識。內墻材料宜選用暖色調、柔性觸感、安全環保性高、易清潔、耐摩擦、吸聲隔音的材料。地面材料宜選用平整度高、防滑性能好、具有一定的彈性、耐磨擦、吸聲隔音的材料。廚房、衛生間、公共空間等位置的地面宜選用易清潔的材料。吊頂材料宜選用安全環保、吸聲降噪、暖色調的材料。衛生間扶手、壁掛式浴凳、洗手盆等部品安裝位置應滿足結構要求,不滿足要求時應進行后錨固加固。衛生間空間較小且無法擴大改造時,可采用結合撐扶功能的部品替代扶手。對于有綠色建造需求的老舊建筑改造,宜選用工業預制化程度高的裝配式衛生間。可實現空間布局、暖通、防水、電氣、給排水等的一體化設計與快捷施工。
結構體系一般規定酒店建筑適老化改造應進行房屋結構的安全性鑒定及抗震鑒定。安全性鑒定可依據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50292,抗震鑒定可依據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50023。酒店建筑適老化改造的加固設計可分為安全性加固和抗震加固。應依據安全性鑒定結果,進行結構安全性加固;依據抗震鑒定結果,進行結構抗震加固。條文說明:加固方法應便于施工,并應減少對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影響。結構的安全性加固著重于提高結構構件的承載能力;抗震加固著重于提高結構的延性和增強房屋的整體性;地基基礎加固成本較高,施工復雜,宜采取措施不動或少動地基基礎。酒店建筑應按重點設防類建筑抗震設防標準進行適老化改造。條文說明:根據《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第3.0.4條和《養老設施建筑設計規范》GB50867-2013第3.0.10條規定,養老設施建筑中老年人用房的建筑抗震設防標準應按重點設防類進行抗震設計。結構加固設計應按照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砌體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702、《建筑抗震加固技術規程》JGJ116及《既有建筑地基基礎加固技術規范》JGJ123等進行。酒店建筑適老化改造后,建筑的耐火極限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的規定。條文說明:適老化改造后,建筑的耐火極限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的規定,同時,依據《養老設施建筑設計規范》GB50867-2013第3.0.10條規定,養老設施建筑中老年人用房建筑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
結構構件的加固酒店建筑適老化改造的結構加固范圍,可按整幢建筑物或其中某區段確定,也可按指定的結構、構件或連接確定,但均應考慮該結構的整體性,并應綜合考慮節約能源與環境保護的要求。條文說明:房屋結構的安全性鑒定及抗震鑒定結果是結構加固設計的基本依據;但是結構加固設計遠比新建工程復雜,況且還要綜合考慮各種使用需求。結構或構件經局部加固后,雖然能提高被加固構件的安全性,但這并不意味著該承重結構整體承載一定是安全的。就整個結構而言,其安全性還取決于原結構方案及其布置是否合理,構件之間的連接是否可靠,其原有的構造措施是否合適等,而這些就是結構整體性的內涵,其所起到的綜合作用就是使結構具有足夠的延性和冗余度。因此,專業技術人員在承擔結構加固設計時,應對該承重結構的整體性進行檢查與評估,以確定是否需作相應的加強。酒店建筑適老化改造的加固設計,應與實際施工方法緊密結合,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新增構件和部件與原結構連接可靠,形成整體共同工作;并應考慮對未加固部分,以及相關的結構、構件和地基基礎造成的不利影響,必要時提出處理措施。條文說明:由于結構加固的復雜性,要充分考慮對未加固部分以及相關的結構、構件和地基基礎造成不利的影響,當無法避免時,因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比如:加固受影響的構件或基地及基礎等。避免加固工程出現“顧此失彼”的失誤。砌體結構宜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選用外加面層加固法、外包型鋼加固法和外加扶壁柱加固法等。條文說明:針對砌體結構的加固,提出了常用加固方法,實際應用時,可以以選擇國家現行標準規定的其他方法?;炷两Y構宜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選用增大截面加固法、外粘型鋼加固法、粘貼鋼板加固法、貼粘纖維復合材加固法等。條文說明:混凝土結構的加固方法主要有:增大截面加固法、置換混凝土加固法、外粘型鋼加固法、外粘鋼板加固法、粘貼纖維復合材加固法、繞絲加固法或高強度鋼絲繩網片.聚合物砂漿外加層加固法、外加預應力加固法、增設支點加固法等。常用加固方法宜優選增大截面加固法、外粘型鋼加固法、粘貼鋼板加固法、貼粘纖維復合材加固法等。墻面固定安裝部品錨固扶手、壁掛式洗手池、壁掛式浴凳等墻面固定安裝部品宜與主體結構安全錨固。采用后錨固技術時,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程》JGJ145及《砌體后錨固技術規程》TCECS479的相關規定。條文說明:目前,對于后錨固技術,主要有兩本標準《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程》JGJ145及《砌體后錨固技術規程》T/CECS479,分別規定了混凝土結構及砌體結構的后錨固相關要求,后錨固基材為混凝土結構及砌體結構時,可以分別依據這兩本標準進行。墻面固定安裝部品與輕鋼龍骨石膏板隔墻錨固時,宜錨固在主龍骨或者附加龍骨上,錨固螺栓可采用空腔錨栓。條文說明:試驗研究表明,采用各種錨固件,對于石膏板隔墻,其受拉及受剪承載力均較低,很難滿足錨固要求,因此,建議宜錨固在主龍骨或者附加龍骨上。墻面固定安裝部品與輕集料空心砌塊內隔墻錨固時,可采用空腔錨栓,每個錨固點宜放置不小于2根空腔錨栓,單根空腔錨栓的抗拉承載力標準值不應小于0.8kN。條文說明:試驗研究表明,對于輕集料空心砌塊內隔墻,可以采用空腔錨栓錨固,錨固承載力可以達到0.8KN,可以滿足正常使用要求。考慮到沒有具體承載力設計方法,因此,建議通過現場試驗解決,單根空腔錨栓的抗拉承載力標準值不應小于0.8kN。墻面固定安裝部品與預制空心板錨固時,可采用空腔錨栓、適合于空心板的塑料錨栓及化學錨栓,每個錨固點宜放置不小于2根錨栓,單根錨栓的抗拉承載力標準值不應小于1.0kN。條文說明:試驗研究表明,對于預制空心板,空腔錨栓、適合于空心板的塑料錨栓及化學錨栓都可以起到較好的錨固效果,錨固承載力可以達到1.0KN,可以滿足正常使用要求。考慮到沒有具體承載力設計方法,因此,建議通過現場試驗解決,單根空腔錨栓的抗拉承載力標準值不應小于1.0kN。錨栓安裝后,應進行錨固承載力的非破壞性檢驗,抽樣數量應取每一檢驗批錨固件總數的2%且不少于5件進行檢驗。條文說明:由于缺少相應產品標準及設計方法,只能通過試驗確定錨固效果,因此,建議進行錨固承載力的非破壞性檢驗。錨固承載力的非破壞性檢驗,對于輕鋼龍骨石膏板隔墻及輕集料空心砌塊內隔墻,單個錨栓檢驗荷載應為0.8kN;對于預制空心板,單個錨栓檢驗荷載應為1.0kN。非破壞性檢驗方法及評定標準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程》JGJ145的有關規定。砌體結構門窗洞口的改造砌體結構承重墻門窗洞口的改造宜避免降低結構的安全性能及抗震性能。改造后,門窗洞口邊墻最小寬度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50023的規定。條文說明:砌體結構承重墻門窗洞口的改造需要考慮結構整體性能,盡可能避免局部小墻肢,局部墻肢最小尺寸應滿足相關規范要求。砌體結構原有門窗洞口取消時,宜采用結構方案封堵,封堵后可按照未開洞墻體計算承載指標。條文說明:一般情況下,既有結構抗震性能較差,因此,在改造中門窗洞口取消時,以進行結構封堵,采用結構封堵方案后,墻體基本可以達到未開洞墻體的性能。砌體結構承重墻體新增洞口時,可采用增設鋼托梁或鋼筋混凝土托梁加固等方案。條文說明:砌體結構房屋由于使用功能的變化,需拆除局部墻體增加使用空間,可使用鋼托換梁或鋼筋混凝土托換梁的方法。砌體結構承重墻體新增洞口采用增設托梁加固前,應根據實際情況,對局部樓板采取臨時支撐措施,待增設托梁安全可靠后,方可拆除臨時支撐及洞口范圍內墻體。上人屋面改造加固現澆混凝土屋面的加固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的有關規定。鋼結構屋面的加固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鋼結構加固設計標準》GB51367的有關規定。預制板可采用粘貼鋼板加固法、粘貼纖維復合材加固法,相關設計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的有關規定。預制板需要大幅度提高承載能力時,可采用增設疊合層變連續板加固法。條文說明:研究表明,采用增設疊合層變連續板加固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原預制板的承載力,依據具體情況,提高比例可以達到70~100%。預制板采用增設疊合層變連續板加固時,應對彈性分析求得的支座負彎矩進行一定調幅,并確定相應的跨中彎矩,板支座邊緣截面的負彎矩調幅幅度宜大于50%。條文說明:研究表明,采用增設疊合層變連續板加固時,支座位置受壓區混凝土由于局部施工條件及構造的影響,支座剛度比現澆連續板弱,考慮實際情況,需要對支座彎矩進行降低。預制板采用增設疊合層變連續板加固后,應按照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的規定進行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預制板采用增設疊合層變連續板加固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預制板板面清理并鑿毛;2采用雙組分環氧界面劑對基層混凝土表面涂刷;3板縫疏松混凝土應鑿除,采用Φ8@600錨筋連接;4板端疏松混凝土應鑿除,清理干凈;5澆筑混凝土;6養護。現澆樓板開洞與封堵樓板開洞宜采用切割機或鉆芯機施工。開洞時板中被切斷的原受力鋼筋應留頭,鋼筋間應適當彎折和焊接,然后澆筑50mm厚的混凝土層封邊錨固。條文說明:樓板開洞宜采用低沖擊設備,以避免對保留部分造成較大傷害。為保證被切斷鋼筋的粘結錨固,需要進行封邊錨固。當垂直于板受力方向的洞口寬度不大于300mm或孔洞直徑不大于300mm,且切斷鋼筋數量不大于5%時,可不做加固處理。條文說明:小洞口情況,對樓板受力性能影響很小,僅作封邊處理即可。當垂直于板受力方向的洞口寬度不大于1000mm或孔洞直徑不大于1000mm,且切斷鋼筋數量不大于20%時,可采用補償配筋法,將板中切斷的鋼筋補設于洞口邊。當垂直于板受力方向的洞口寬度大于1000mm或孔洞直徑大于1000mm,或切斷鋼筋數量大于20%時,宜于洞口邊另設邊梁支承傳力。條文說明:樓板開洞較大時,對樓板受力性能影響較大,可以改變樓板的受力體系,增加洞口邊梁。樓板局部小洞口封堵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應比原樓板混凝土強度等級提高一級,不宜低于C25,且不應低于C20;洞口封堵配筋宜同原樓板配筋,新增鋼筋與原樓板鋼筋可采用焊接連接。條文說明:對封堵鋼筋混凝土提出具體要求,以保證恢復樓板的受力性能。
設備系統一般規定設備系統改造應根據評估結果,統籌制定改造方案。設備系統改造時應做到安全可靠、技術經濟、運行維護方便。給水排水給水排水系統應分為公共用水與生活用水兩個系統分別進行供應。給水排水系統改造更換設備和器具時,應選用節水、節能、環保的產品。條文說明:既有酒店類建筑改造為老年人照料設施后,由于從短期居住改變為長期居住用途,將產生更高的總體能耗。通過在更換供水加壓、排水提升、水處理和加熱等耗能設備,以及洗滌、綠化灌溉等用水設備的過程中,選用更加節水、節能、環保的產品,可減少用水量,達到降低水能耗的效果。宜采用集中熱水供應系統。條文說明:當既有酒店類建筑位于寒冷地區、嚴寒地區、夏熱冬冷地區等室內外溫差較大的氣候區時,應設置熱水供應,以避免老年人在用水過程中產生凍傷感冒等現象。而其他氣候區可酌情考慮是否設置熱水供應。在改造為老年人照料設施后,為了提升使用效率,控制能源成本,可選用集中熱水供應系統,以便后期運營管理。熱水管道應暗裝。必須明裝時外側應設置防觸摸措施。條文說明:為了減少老年人磕碰、抓扶熱水管道的過程中引發燙傷事故發生的風險,改造后的老年人照料設施中,例如衛生間、浴室、盥洗室等用水空間的給水排水管道應采用暗裝鋪設。當熱水管道不具備暗裝條件,只得明裝時,必須在外側設置防觸摸措施。
暖通空調暖通空調系統改造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736的相關規定。既有建筑位于無強制供暖要求的地區時,宜增設統一的采暖系統。條文說明:老年人冷熱調節能力較差,對于室內熱環境要求較高,因此老年人照料設施的室內設計溫度需長期維持在適宜范圍內。通過設置統一的采暖系統,不僅有助于提升居住安全性,降低老年人的患病概率和事故發生風險;同時有助于整體控制老年人照料設施內各主要用房的采暖最低溫度,便于運營管理。既有建筑位于多潮濕、陰雨天氣的地區時,空調系統宜設置除濕功能。條文說明:位于潮濕、陰雨天氣較多的氣候區的既有酒店類建筑中,因地面濕滑導致的滑倒摔傷事故相較其他氣候區內發生率更高。同時,老年人冷熱調節能力降低,汗液排放功能較差,長時間生活于潮濕的空間中,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和關節炎疾病等急性發作。通過設置含除濕功能的空調系統,有助于降低室內濕度,減少相關疾病或安全事故發生的風險。老年人居室不宜采用電直接加熱的供暖設備。條文說明:用電供暖設備往往具備升溫散熱較快,明裝便于移動維護等優點。但由于熱度不均勻,容易影響家具擺放和老年人日?;顒?,甚至發生磕碰或燙傷事故。特別是在老年人居室這類私密性較高的區域,由于老年人冷熱感知能力下降,往往意識不到安全隱患,甚至在事故發生后得不到及時救助,嚴重時有可能引發火災事故。供暖空調設備應選用低噪聲產品,應進行消聲減振設計,滿足室內聲環境要求。條文說明:噪聲振動對老年人的心腦功能和神經功能系統均有較大影響。為了長期維持室內溫濕度水平,老年人照料設施中的供暖空調設備往往產生持續噪聲,影響老年人休息。通過選用低噪聲的供暖空調設備產品,針對圍護結構、隔墻和門窗等部位采用吸聲減振措施,將有助于提升隔聲降噪效果。電氣每個老年人居室應設置獨立配電箱。條文說明:老年人照料設施中的居室空間一般分套出租使用。因此從后期老年人單獨操作使用、運營方科學計量管理的角度出發,既有酒店類建筑在改造設計時應分別設置獨立配電箱。照明設施應優先選用無汞光源。老年人居室內電源接口與開關面板的位置宜便于室內家具平面布置在單人、雙人的轉換。條文說明:老年人照料設施中,考慮到使用者的不同使用需求,居住單元常根據老年人身體狀態、使用人數、家具偏好等因素發生變化。其中,單人間及雙人間是較為常規的平面布局形式。為了確保在不同居室空間條件下使用電器設備,宜將電源接口與開關面板設置于各類戶型通用的位置。老年人居室、走廊和衛生間的照明開關應考慮夜間使用。條文說明: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起夜現象逐漸增多。老年人照料設施中,為了減少老年人起夜時在黑暗的居室空間、走廊和衛生間行走過程中產生跌倒摔傷事故的風險,可設置多點控制的照明開關,其中衛生間宜采用延時開關。此外,老年人因視力障礙和手腳不靈活等問題,常常在尋找電器開關時發生困難或危險,因此應選用帶夜間指示燈的寬板開關,并將開關高度設置于距地1.10m,即老年人較為順手的位置。老年人居室床旁應增設護理床、急救設備的專用電源插座。條文說明:考慮到居住于養老設施內的老年人在居住過程中逐步老化,身體機能衰退的可能性,根據短期護理、長期護理等老年人不同階段的身體狀態,應在居室床邊空間中增設符合相應功能需求的專用電源插座。老年人居室的床頭墻面與衛生間、公共活動空間及用房中應增設與護理站相連的緊急呼叫裝置。條文說明:老年人居室、衛生間、公共活動空間及用房是老年人照料設施中,使用者發生滑倒摔傷事故或突發疾病的重點部位。因此主要通過按鈕和拉升結合的方式設置緊急呼叫裝置,以便老年人在倒地時或位于床上等緊急情況下識別和使用。其中,緊急呼救裝置主要與老年人照料設施中具備照料與護理功能的護理站相連。每個照料單元中應根據餐食加工的功能配置增設電氣配置。條文說明:老年人照料設施中,照料單元是指為一定數量護理型床位而設置的生活空間組團。由于該區域內主要以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為居住對象,需護理人員提供照料服務,往往具有特殊餐食加工需求??紤]到相關電器設備的使用,需增設電氣配置條件。增加急救室時,應相應增加專用電源、專用照明等配置。酒店建筑適老化改造中,除專門要求外老年人用房中的電源插座應暗裝。條文說明:為了提升老年人照料設施中的使用安全性,避免老年人由于觸碰外露電線設備而發生安全事故,在設計改造過程中,老年人日常所及范圍內的電源插座均應采用暗裝形式。照明改造時應根據運營管理需求,合理配置照明的分區、分組,并應在每層(或每組護理單元)適當位置設置綜合控制裝置。應增設智能化系統,可包括養老專用系統、信息化應用系統、信息設施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公共安全系統等。改造后應滿足室內無線網絡全覆蓋。條文說明:以往的既有酒店類建筑中,有線網絡使用往往存在操作不便、清潔困難等問題??紤]到改造后的老年人照料設施中,使用無線物聯網應用、移動終端應用和后續養老設施運營者的擴展及增值服務需求,因此在老年人用房及公共區域內建設無線網絡全覆蓋,以提升使用便捷性。走廊、老年人居室應設置火災報警系統。條文說明:老年人在發生災害時步行及反應速度低于一般成年人,已成為火災事故中人員傷亡最為嚴重的人群之一。在老年人照料設施中,為了及時發現,并降低火災事故發生的風險,選定日常使用率較高的老年人居室及走廊區域設置火災報警系統,以便老年人居住者和運營管理者及時發現火情,盡快組織緊急疏散并采取救援措施。
健康環境一般規定既有酒店建筑的健康環境改造措施應充分考慮老年人的身體條件與需求,并應符合安全、健康、適用、衛生、經濟、環保等基本原則。條文說明:適老健康環境是在滿足環境建設基本要素的基礎上,充分適應老年人身體機能及行為特點,提升健康要素,滿足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社會交往等多層次需求,營造出安全方便、促進健康并具有一定康復功能的空間環境。既有酒店建筑改造為老年人照料設施的相關適老化改造措施宜適應老年人身體機能及行為特點,滿足老年人功能需求,并符合《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JGJ450-2018的相關規定,即滿足安全、健康、適用、衛生、經濟、環保等基本原則。熱濕環境及空氣環境當既有條件差時,應對外圍護墻體以及建筑屋面進行保溫隔熱性能提升改造。條文說明:老年人對室外溫差變化較為敏感,劇烈變化的溫度易造成身體不適,因此改造后的老年人照料設施需確保室內溫差始終保持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當既有酒店類建筑條件難以達到老年人的熱環境需求時,需根據不同氣候區,有針對性地開展外圍護結構墻體改造及建筑屋面改造,例如通過設置外保溫系統、噴涂反射隔熱涂料、添加遮陽措施,設置通風架空屋面、種植屋面等方法,提升保溫隔熱性能。暖通空調系統的末端裝置應能實現獨立調節。條文說明:老年人在冷熱感知層面個體差異較大。改造后的老年人照料設施內,為了適應不同居住者的溫濕度環境變化需求,應設置末端裝置可實獨立調節的暖通空調系統。采用自然通風的房間,通風開口面積不應小于房間面積的1/20。條文說明:老年人免疫機能退化,長期生活在悶熱不通風或潮濕的空間內,易引發呼吸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病等急性發作。改造后的老年人照料設施中應盡量爭取自然通風,確保通風開口面積最小值,改善室內風環境。既有酒店建筑位于嚴寒或寒冷地區、多風沙地區時,老年人居室陽臺應封閉。條文說明:老年人身體冷熱調節能力降低,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減弱,健康狀況容易受到室外環境影響。而老年人照料設施中的居室空間是日常住宿和久居的場所,日常使用率較高,因此在嚴寒或寒冷地區、多風沙地區開展改造設計時,應設置封閉陽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合同管理與審批流程詳解
- 2025年契約級生物質能廢水處理系統合同
- 旅游規劃與管理專業綜合測試題
- 2025權益保障借款合同范本匯編
- 2025婚車租賃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居間代理合同范本
- 2025辦公樓廣告位租賃合同
- 2025年通化貨車資格證考試題
- 2025農行質押貸款合同
- 代持股權轉讓協議
- 火鍋店服務員服務全流程詳解
- 2025至2030中國車載OLED屏市場未來前景展望及運行態勢剖析報告
- 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道德與法治期中模擬試卷(二)(統編版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貿易公司員工管理制度
- 專利代理師高頻題庫新版2025
- 肝硬化護理新進展
- 武安市公安局招聘警務輔助人員筆試真題2024
- 2025年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中小學組)
- DB15-T 1339-2025 風電場機組布置技術規范
- 養老院護理九防內容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