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541-2023 廢棄露天采坑一般工業固廢處置與生態修復技術規范_第1頁
DB34-T 4541-2023 廢棄露天采坑一般工業固廢處置與生態修復技術規范_第2頁
DB34-T 4541-2023 廢棄露天采坑一般工業固廢處置與生態修復技術規范_第3頁
DB34-T 4541-2023 廢棄露天采坑一般工業固廢處置與生態修復技術規范_第4頁
DB34-T 4541-2023 廢棄露天采坑一般工業固廢處置與生態修復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CS

0634 DB34/T

廢棄露天采坑一般工業固廢處置與生態修Specifications

industrial

pit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DB34/T

2023目 次前言

................................................................................

范圍

...............................................................................

.....................................................................

術語和定義

.........................................................................

選址

...............................................................................

.......................................................................

.......................................................................

勘察

...............................................................................

.......................................................................

水文地質勘察

...................................................................

工程地質勘察

...................................................................

可行性分析與評價

...............................................................

設計

...............................................................................

.......................................................................

.......................................................................

露采坑場地處理

.................................................................

防滲及導排水

...................................................................

攔擋壩

........................................................................

11場區道路設計

..................................................................

12

堆填

..............................................................................

12

施工準備與過程控制

............................................................

12堆填作業要求

..................................................................

12堆填污染控制要求

..............................................................

13

生態修復

..........................................................................

13

封場

..........................................................................

13

........................................................

13

......................................................

14

....................................................................

15 主體工程安全監測

..............................................................

15

地下水監測要求

................................................................

15地表水監測要求

................................................................

16大氣監測要求

..................................................................

16土壤監測要求

..................................................................

16

........................................................

1610

.........................................................................

1610.1

竣工驗收程序

.................................................................

17DB34/T

202310.210.3

...................................................................... 17...................................................................... 17

................................................18

邊坡地質結構分類

.................................................... 19

.............................................. 21

邊坡破壞模式分類

.................................................... 22

......................................... 23

..............................................24DB34/T

2023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本文件起草單位:安徽港好江南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321地質隊、安徽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羅傳華、劉章平、丁丹、詹慧宗、華紹廣、查甫生、許光泉、李香梅、夏冰、單士鋒、李同鵬、康博、李書欽、汪陸一、余敏、徐彩平、趙建、劉昆、胡凌、鄧廣柱、陳佳、舒敏。DB34/T

2023廢棄露天采坑一般工業固廢處置與生態修復技術規范

GB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GB

8978 GB

15618 土壤環境質量

GB

16889

GB/T

17643 GB

18599-2020

GB

50007

GB

50021-2001

GBJ

22

HJ

2.3地表水環境HJ

19

HJ

557 HJ

610 地下水環境DB34/T

2023HJ

761 灼燒減量法HJ

964 土壤環境JGJ

79NY/T

1121.16土壤檢測

TD/T

3.1

3.2non-hazardous

waste

3.3

Ⅰnon-hazardous

soild

landfill

facility可接受GB

18599-2020第6.1條規定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并符合其相關污染控制技術要求的一般工3.4

soild

landfill

facility可接受GB

18599-2020第6.2條、6.3條規定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并符合其相關污染控制技術要求的3.5

3.6 3.7

3.8 backfilling3.9 artificial

DB34/T

20233.10

3.11closure3.12

3.13

4.1

4.2

DB34/T

2023

5.1

GB

5.2

DB34/T

2023

50021-2001

7.2

滲流發生遷移、擴散可能影響的范圍。區域比例尺一般采用

1:25000~1:5000,場區比例尺一般采用

水文地質剖面數量

5.3

DB34/T

2023

1:2000~1:10001/2~2/3

邊坡高度地帶。對邊坡有重大影響的地質單元體,崩塌、滑坡工程地質測繪比例尺宜采用1:500~1:200。

各工程地質分區應布設不少于

預計的最低可能滑動面,并深入其下不小于

10

邊坡巖體結構類型見表

B.2。

5.4

場地地表水、地下水環境、土壤環境、生態本底與預測評價應照

HJ

2.3、HJ

610、HJ

964、HJ

19

DB34/T

2023

D,并按破壞模式

載+地下水壓力+采坑水位下降(Ⅱ)二個荷載組合進行,設計安全系數滿足荷載組合Ⅰ

6.1

6.2

DB34/T

2023

2%。截、排

堆填體邊坡抗滑最小安全系數,正常工況不小于

1.15;

6.3

DB34/T

2023

對影響堆場施工與安全運行的崩塌、滑坡地質災害,可按

GB/T

38509

的有關規定采取削坡

填埋場地基及其配套建(構)筑物地基的設計及處理應按國家現行標準

GB

50007、JGJ

6.4

cm/s,且厚度為

0.75

cm/s,且厚度為

0.75

小于

20

mm,其上下設置保護層,保護層宜采用非織造土工布,規格不小于

400

g/m

;采用(噴射)后的飽和滲透系數不應大于

碎石導流層:碎石層上、下宜鋪設反濾層,以防止淤堵;碎石層厚度應不小于

400

粒徑應控制在

20

且厚度不小于

450

mm;

地下水(泄壓)排水井(群)布置、結構設計應滿足

GB

50296

地下水導排應充分利用地形條件自然外排,當無法自然外排時可設置地下水收集系統,采用

地下水水質不滿足受納水體排放標準時,應經過收集處理,處理方法見

6.3.4。

填埋場應建立完善的地表水截、排水系統,攔截來自上游匯水區和堆填區之外的降水,以實

地表水截、排水系統設計應滿足

GB

51018

F。

-5

當天然基礎層不能滿足

6.4.3.1

-5

防滲阻隔層應采用合理的結構,避免材料的變形導致防滲失效。復合材料選擇普通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GH-1)時,厚度不應小于

1.5

mm,土工膜連接宜采用雙焊縫搭焊焊接方式,搭接寬度不2混凝土或其它膠凝材料阻隔層時,厚度不小于

150

mm,應根據埋置深度選擇合理的配合比,以滿足相應的抗滲等級,無壓工況下,抗滲等級不低于

在巖質邊坡鋪設防滲膜時,應采取嵌入和錨固的方法將土工膜牢固固定,并在土工膜與巖石

應采用單人工復合襯層作為防滲襯層。人工合成材料應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膜,厚度不小于

GB/T

17643

規定的技術指標要求。采用其他人工合成材料的,其防滲性能至少相當于1.5

mm

0.75

-7

對于巖溶與構造發育的露天采坑,底部、邊坡防滲襯層宜采用雙襯層結構,邊坡噴射結構層

6.4.3.3

長度不小于

0.8

m。

巖質邊坡防滲材料鋪設應進行錨固,詳見

6.4.3.4

條款。

1×10

cm/s。調節池容積應與填埋工藝、停留時DB34/T

1×10

cm/s。調節池容積應與填埋工藝、停留時

50869

50

m~60

m。

-7

6.5

漿砌石壩和混凝土壩結構設計可按重力式擋墻進行設計,并應符合

GB

50330

式土石壩結構設計應符合

DL/T

5395

的規定。對有特殊要求,或受力復雜以及采用新型結構的擋土壩DB34/T

2023

定性計算方法可參照

GB

DL/T

6.6

原則

7.1

入場固體廢物根據設計分類、分區填埋,并符合

GB

18599-2020

6.1、6.2、6.3

7.2

每一單元的單次壓實堆填高度宜為

0.8,最高不得超

m,單元的坡度不宜大于

業的車輛數確定,最小寬度不宜小于

m。

DB34/T

2023

7.3

施工現場應設置收集設施,其滲透系數小于

1.0×10

cm/s,收集填埋過程中受雨水淋溶產生

施工現場應設置收集設施,其滲透系數小于

1.0×10

cm/s,收集填埋過程中受雨水淋溶產生相當于滲透系數為

1.0×10

0.75

mm。

-7

8978

8.1

邊坡大于

10%

m~8

-5

8.2

DB34/T

2023

TD/T

1036

應按照不同立地類型分別采取相應的措施,重建土壤-有機質系統,以構建穩定的植物群落。

局部未修整的大于

坡度

固氮能力較好的物種。生長基質中有機質含量宜為

Ⅰ類場固體廢物重金屬和有機物含量滿足

GB

15618

的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時,可直

GB

15618

后再進行土壤重構,厚度不小于

0.6

15618

填料孔隙率不低于

8.3

DB34/T

2023

9.1

DL/T

5259

80%

次,第三年后監測頻率每年不宜少于

次,直至穩定;發現異常情況,應加密9.2

m~50

30

污染監視井

30

m~50

地下水常規水質監測因子按

HJ/T

164

的規定,并應根據入場固廢的特點增加相應特征污染因子。

DB34/T

2023

采樣頻率每

填埋場封場后每年按枯、平、豐水期各監測

次,直到地下水水質連續

9.3

地表水監測頻率每年不應少于

9.4

物特性。采樣點布設、采樣及監測方法按

的規定執行,污染源下風方向應為主要監測范圍。

次。如監測結果出現異常,應及時進行重新監測,間隔時間不得超過

9.5

應少于

36600

回填期間,土壤監測點的自行監測頻率不少于每年

次;生態修復后每年監測

9.6

TD/T

DB34/T

202310.1 10.1.1 竣工驗收委員會設主任委員

名,副主任委員以及委員若干名。主任委員由驗收主持單位代10.1.2專家組成員不少于

成員應具備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專業技術專家人數比例不少于

2/3。10.1.3 10.1.4 10.2 10.310.3.1

50202

10.3.2

攔擋壩驗收根據壩型應符合

GB

50204

10.3.3

防滲工程與地下水導排、滲瀝液收集與處理應符合

6.4

10.3.4

生態修復驗收除滿足本規范第

DT/T

1306

10.3.5

10.3.6

DB34/T

2023

水文地質參數的測定方法選擇見表A.1。

巨塊狀巖漿巖巨厚層沉積巖、構節理多呈閉裂隙結構面間距大于

1.5

m,一般不超過

組~2

體穩定為均質向同性高,面相互牽制,巖體定,不穩定結構體厚層狀沉積巖正變質巖、塊狀巖漿巖、副變只具有少量貫穿性較好的節理裂隙,裂隙結

高,構面相互牽制,巖體定,多韻律的薄層近均一的各向異性,其變形及強度特,受層面及巖層組控制,可視為彈塑巖層彎張破壞及軟弱巖層的構造影響嚴重層破碎理、層間結構

整性破壞較大,整強度很低,并受斷等軟弱面控制,多易引起規模較地下水加劇巖構造影響劇烈斷層破碎帶,強風化帶,全風化錯綜復多充填,形成

DB34/T

2023

B.1

邊坡巖體結構類型劃分見表

B.1。

(4)定量指標KI的測試與結構面結合程度的劃分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工程巖體分級標準)GB50218的有關規DB34/T

2023B.2

邊坡巖體完整程度劃分見表

B.2。

DB34/T

2023

C.1

測量人員應根據邊坡中巖體結構的變化按分區逐條詳細測線或按定向巖芯鉆孔逐定向段進行結構C.2

a)

應選擇無覆蓋基巖露頭進行結構面測量,臨近最終邊幫宜按不同方向均勻布置測線,在具有三度空間易于觀測的部位布置測站,消除測量盲區,每一結構變化分區應至少有

條測線;b)

測線長度應大于

20

m,露頭面寬度應大于

m,每條測線所測

節理數宜為

50

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