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11頁2022-2023學年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七年級(下)期末歷史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0小題,共20.0分)1.唐代皮日休曾作詩:“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從詩句中,可見皮日休()A.全面肯定了大運河的開鑿 B.全面否定了大運河的開鑿
C.辯證看待了大運河的開鑿 D.沒有正確理解大運河開鑿2.武則天曾下令,所轄境內“田疇墾辟,家有余糧”的地方官可得到升遷。這體現了武則天怎樣的思想()A.重用人才 B.重視農業 C.善于納諫 D.提倡節儉3.下表是根據胡凡主編《簡明中國通史》而制作的《唐朝前期戶口統計表》(單位:萬戶)該表反映了唐朝前期()唐初貞觀十三年高宗永徽元年武周神龍元年玄宗開元二十八年天寶十三年200304380615841906.9A.社會風氣開放 B.民族交融 C.中外交往頻繁 D.經濟發展4.《資治通鑒》記載了唐太宗的一段名言:“自古皆貴中華(指中原),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這說明唐太宗()A.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 B.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
C.得到周邊各族的擁戴 D.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5.唐朝詩人杜甫的很多詩作都反映了戰爭和政治腐敗給人民帶來的痛苦,反映了歷史的真情實況,所以其詩作被稱為()A.詩圣 B.詩史 C.詩仙 D.詩鬼6.在都城長安“不僅生活著來自日本的使者,還活躍著來自中亞、印度等地的使者、僧侶與客商”。材料反映的主題是()A.西漢絲綢之路的開通 B.唐代中外交流的發展
C.唐代民族關系的和睦 D.宋朝對外交流的盛況7.唐太宗時,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經;唐玄宗時,鑒真東渡日本傳播唐文化。這充分體現了唐朝時期中外交流的()A.廣泛性 B.開放性 C.片面性 D.雙向性8.“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做人莫做軍,做鐵莫做針”。材料主要反映了宋朝()A.重文輕武 B.等級森嚴 C.商業繁榮 D.休養生息9.北宋王安石變法促成了寓兵于農、兵農合一的現象,與這一現象出現相關的措施是()A.募役法 B.方田均稅法 C.農田水利法 D.保甲法10.如圖為宣化遼代墓葬中發現的壁畫《備茶圖》,盡管遼地并不產茶,但壁畫中描繪的茶具與烹茶程序,皆體現出唐宋茶法在遼地的影響。這一發現最能證明宋遼時期()A.農業生產的發展
B.海外貿易的興盛
C.民族矛盾的緩和
D.民族文化的交融11.文旅融合喚醒城市記憶。下列可以喚醒南宋都城記憶的城市名片是()A.秦俑故鄉,絲路源頭 B.六朝古都,金陵風韻
C.繁華汴水,精彩開封 D.千古宋城,夢回臨安12.宋代瓷器美學達到新高度。景德鎮青白瓷色質如玉,鈞窯的海棠紅艷如晚霞。由此可見,宋代制瓷業()A.私營作坊為主 B.產品行銷世界 C.遍布沿海地區 D.工藝水平高超13.南宋時期,有一位外國商人運送一批貨物到泉州銷售,他抵達泉州后應該到哪個機構辦理手續()A.都護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樞密院14.北宋時期,政府在南方征收的米谷布帛和專賣收入,經運河運至京師每年達四五百萬至一千余萬石匹貫,構成朝廷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這反映出()A.人口南遷帶來大量勞動力 B.江南經濟地位逐漸提升
C.南北方耕作技術差距很大 D.經濟重心南移已經完成15.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元代的行中書省,就是一個行動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駐在這個地方來管事。如是則地方絕無權,權只在中央。”此言論反映的實質是()A.元代通過行省制度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B.行省制度使地方行政機構形同虛設
C.元代中央最高行政機關是行中書省 D.元代中央政府與地方的矛盾十分尖銳16.文物承載著鮮活的歷史。如圖所示文物中,能夠作為“朱元璋強化皇權”研究資料的是()A.右丞相印 B.錦衣衛印
C.達賴金印 D.班禪金印17.清朝后期,“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論官兵民人,俱發邊衛充軍。”材料主要表明,清政府()A.嚴格限制對外貿易 B.斷絕中外貿易往來 C.厲行重農抑商政策 D.禁止官員出海經商18.某班籌劃出一期“中國古代的文學家”主題板報,可以入選的一組歷史人物是()A.秦始皇
漢武帝
唐太宗 B.玄奘
鑒真
鄭和
C.祖沖之
賈思勰
徐光啟 D.李白
蘇軾
曹雪芹19.文學藝術創作來源于社會生活,代表明清文化突出成就的文學藝術反映了鮮明的時代特征。下列反映清代文學藝術成就和特色的是()A.《三國演義》和秦腔 B.《水滸傳》和昆曲
C.《紅樓夢》和京劇 D.《西游記》和漢調20.某班同學以“探索中國傳統節日”為題,搜集了一些資料并按照資料來源進行了分類,其中,最為可靠的一類資料是()A.正史文獻資料 B.口述資料 C.網絡資料 D.影視資料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30.0分)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唐朝中央機構示意圖
材料二:明朝中央機構示意圖
材料三:雍正時,出現了一個新的內廷秘書機構…其最重要的職掌,是將皇帝口諭擬寫為文字“上諭”下發……在擬旨過程中,它完全秉承皇帝旨意,處于皇帝的嚴密監督之下,不能另立意見與皇帝相抗。
——摘編自張帆《中國古代簡史》(1)寫出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唐朝政治制度的名稱,列舉該朝出現過的一個盛世局面。(2)在材料二示意圖中①②處填上當時統治者實行的措施。(3)據材料三中新的內廷秘書機構指的是什么?(4)綜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發展的趨勢。22.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觀察材料一中的圖片,說出與圖片有關的唐朝對外交往的史實。這反映出唐朝實行的是怎樣的對外政策?
材料二:兩漢至唐代,中國的對外交通以陸上絲綢之路為主。入宋以后,特別是南宋,發生了劃時代的變化——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了。元代又開創了對外交通的新局面,達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極”的地步。……明初,……海上絲綢之路得以空前繁榮,其中最為壯觀、影響最大的,要數15世紀的七次遠航活動。(2)根據材料二,指出宋朝時中國的對外交通發生了什么變化。(3)結合材料二指出,明朝對外交往最大的壯舉是什么?遠航最遠到達什么地方?
材料三: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清乾隆帝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信函(4)根據材料三可知,清朝推行的對外政策是什么?該政策對中國社會產生了什么不利影響?(5)綜上所述,你從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中得到了什么啟示?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中國現代化的程度是令人吃驚的:它獨特的貨幣經濟、紙鈔、流通票據,高度發展的茶、鹽企業……在人民日常生活方面,藝術、娛樂、制度、工藝技術各方面,中國是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國家,其自豪足以認為世界其他各地皆為化外之邦。
--[法]謝和耐《南宋社會生活史》材料二宋代進士,登第即釋褐(做官),待遇遠較唐代為優而登科名額,亦遠較唐代為多。
--錢穆《國史大綱》材料三宋初加強對軍隊的控制,削奪節度使和禁軍將領的兵權……這樣做的結果,保證了宋朝內部的安寧與統一。盡管宋太祖奪兵權的用意,在于鞏固趙宋的封建統治,但客觀上卻做了一件合乎潮流,順乎民心的好事。
--顧全芳《重評北宋重文輕武的歷史作用》(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北宋前期出現的世界上最早紙幣的名稱和地區。(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宋代進士“待遇遠較唐代為優”的表現。(3)根據材料三,簡述宋朝實行重文輕武政策的根本目的。(4)宋朝是一個極端矛盾的朝代,既有“富宋”“文宋”之說,也有“弱宋”的看法,它們均有一定道理。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對其中兩種看法的理解。24.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已有兩千多年的發展歷史,“大一統”情懷成為維系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牢固紐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新疆、西藏、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地區史實新疆清朝:設置A______管轄巴勒喀什池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西藏元朝:在西藏地區設置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由宣政院直接統轄。中央政府對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轄。清朝:設置駐藏大臣,監督西藏地方政務。臺灣元朝:設置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清朝:1684年,設置B______隸屬福建省,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材料二:明朝中期至清朝前期,我國邊疆危機主要來自外來侵略和少數民族分裂勢力的叛亂。(1)請寫出材料一中A、B處應填入的內容。(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舉出清朝時期平定地方分裂勢力叛亂的史實兩例。(3)為打擊侵入黑龍江流域的沙俄勢力,清政府進行的自衛反擊戰是什么?1689年。清政府與沙俄簽訂的第一個邊界條約是什么?(4)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指出明清時期對外交往中出現的新情況。(5)1771年率領土爾扈特部重返中國的民族英雄是誰?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根據詩句可知皮日休對大運河開鑿的評價是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但也加重了人們負擔。這表明他辯證看待了大運河的開鑿。
故選:C。
本題考查隋朝大運河的相關史實,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隋朝大運河等相關史實。2.【答案】B【解析】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武則天非常重視田地的開墾和糧食的產量,獎勵開墾田地多、糧食產量多的地區的官吏,這是她重視農業的表現。
故選:B。
本題考查武則天的統治措施,關鍵是對材料信息的提取。
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掌握武則天的統治措施。3.【答案】D【解析】表格反映了唐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長,人口增長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結果。故該表反映了唐朝前期經濟發展。
本題考查開元盛世,知道表格反映了唐朝前期經濟發展。
本題考查開元盛世,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4.【答案】B【解析】《資治通鑒》記載了唐太宗的一段名言:“自古皆貴中華(指中原),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這說明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對各民族平等對待,一視同仁。
故選:B。
本題考查唐朝的民族關系,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唐朝的民族關系,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5.【答案】B【解析】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他的詩深刻地反映了戰爭和政治腐敗給人民帶來的痛苦,反映了歷史的真情實況,被后人稱為“詩史”。他的詩,有的氣魄雄渾,有的沉郁悲愴,語言淳樸厚重,表現出高超的藝術技巧,人們稱他為“詩圣”。選項B符合題意。
故選:B。
本題主要考查杜甫的詩歌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杜甫的詩歌特點的相關史實。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杜甫的詩歌的相關史實。6.【答案】B【解析】在都城長安“不僅生活著來自日本的使者,還活躍著來自中亞、印度等地的使者、僧侶與客商”。材料反映的主題是唐代中外交流的發展。唐都長安人口上百萬,云集著邊疆各族和世界各國的人,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故選:B。
本題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7.【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雙向性:一是積極向外傳播唐朝文化,二是積極學習外國先進文化。唐太宗時,玄奘前往天竺取經,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并主持譯經工作,為中國佛教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唐玄宗時,鑒真東渡日本,傳授佛經,還傳播中國的醫藥、文學、書法、建筑、繪畫等,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因此,這段話強調文化交流的雙向性。D符合題意。
故選:D。
本題主要考查了唐朝的對外交流相關史實,重點掌握玄奘西游天竺和鑒真東渡日本相關知識。
重點掌握玄奘西游天竺和鑒真東渡日本相關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8.【答案】A【解析】據“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做人莫做軍,做鐵莫做針。”等信息可知,北宋讀書人地位高,軍人的地位很低,表明宋朝重文輕武。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防止唐末以來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宋太祖推行重文輕武政策,抑制武將,提升文官地位。選項A正確。材料中并沒有涉及到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選項B錯誤;宋代商業經濟發達,但在材料中沒有體現,選項C錯誤;休養生息是指大動亂、大變革之后王朝所采取的減輕人民負擔,恢復生產,安定社會秩序的措施。在材料中沒有體現,選項D錯誤。
故選:A。
本題主要考查北宋的統治、重文輕武政策的相關史實。為防止唐末以來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宋太祖推行重文輕武政策,抑制武將,提升文官地位。
本題主要考查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北宋的統治、重文輕武政策的相關史實。9.【答案】D【解析】北宋王安石變法促成了寓兵于農、兵農合一的現象,與這一現象出現相關的措施是保甲法。保甲法是把農村人口編制起來,有兩個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戶,出一人為保丁;保丁平時種田,農閑練兵。保甲法加強對人民的控制,穩定統治秩序,增強國家的軍事力量。
故選:D。
本題考查王安石變法,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王安石變法,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0.【答案】D【解析】根據題干“壁畫中描繪的茶具與烹茶程序,皆體現出唐宋茶法在遼地的影響。”可知,材料體現的是少數民族地區出現漢族人飲茶的方法,反映了漢族與契丹族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故D項正確;題干材料最能證明宋遼時期民族間文化的交融,未涉及農業生產、海外貿易和民族矛盾緩和的相關信息,因此,ABC項與材料題干無關,排除ABC項。
本題考查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的相關知識,注意對材料分析與理解。
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掌握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的相關知識。11.【答案】D【解析】1127年,北宋滅亡后,宋欽宗的弟弟趙構登上皇位,趙構就是宋高宗,后來定都臨安,史稱南宋。選項D符合題意。“秦俑故鄉,絲路源頭”與陜西西安有關;“六朝古都,金陵風韻”與江蘇南京有關;“繁華汴水,精彩開封”與河南開封有關。選項ABc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選:D。
本題主要考查南宋都城的相關史實。“喚醒南宋都城記憶的城市名片”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本題主要考查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南宋都城的相關史實。12.【答案】D【解析】景德鎮青白瓷色質如玉,鈞窯的海棠紅艷如晚霞說明宋代制瓷業工藝水平高超。
故選:D。
本題考查宋代的經濟發展,知道景德鎮青白瓷色質如玉,鈞窯的海棠紅艷如晚霞說明宋代制瓷業工藝水平高超。
本題考查宋代的經濟發展,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3.【答案】B【解析】宋朝的海外貿易超過了前代,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時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運載一批貨物到泉州銷售,他抵達泉州后應到市舶司辦理手續。
本題考查了宋代市舶司。宋朝的海外貿易超過了前代,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
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宋朝政府設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貿易。14.【答案】B【解析】由材料“北宋時期,政府在南方征收的米谷布帛和專賣收入,經運河運至京師每年達四五百萬至一千余萬石匹貫,構成朝廷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可以看出,江南地區發展起來,是朝廷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這反映了江南經濟地位逐漸提升。
本題考查宋代南方經濟的發展,關鍵是對材料的分析。
注意對材料的解讀,掌握宋代南方經濟發展的相關知識。15.【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材料“如是則地方絕無權,權只在中央”可知,錢穆的敘述是在談論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故A項正確;
B項不符合材料“元代的行中書省,就是一個行動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駐在這個地方來管事”,排除B項;
元代中央最高行政機關是行中書省表述錯誤,排除C項;
D項元代中央政府與地方的矛盾十分尖銳,題干材料沒有涉及,排除D項。
故選:A。
本題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關鍵信息“地方絕無權,權只在中央”并結合所學元代行省制的影響進行分析理解。
本題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分析理解、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6.【答案】B【解析】文物承載著鮮活的歷史。文物中,能夠作為“朱元璋強化皇權”研究資料的是錦衣衛印。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對百官和京城百姓不放心,為了加強君權,特別設立錦衣衛,專門偵緝官民言行,由皇帝直接指揮,不受法律的約束,成為專屬皇帝的特務機構,B是正確的選項;右丞相印,是秦朝中央集權的代表,排除A;順治帝賜予西藏佛教首領達賴五世金冊、金印和“達賴喇嘛“封號,排除C;1713年,康熙帝賜予藏教首領“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排除D。
故選:B。
本題考查朱元璋強化皇權的措施,理解錦衣衛設置的作用。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解答本題要正確理解題意,考查了錦衣衛,在此基礎上,結合分析各個選項,選出正確答案。17.【答案】A【解析】據材料“如有打造雙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論官兵民人,調發邊衛充軍。”從材料可以看出,清政府嚴格限制對外貿易,這體現的是抑商禁海的政策。
故選:A。
本題難度較低,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理解、分析能力為本題主要考查點.學生還要會正確評價閉關鎖國政策:正面影響:一定程度上打擊和限制了猖獗的海上走私以及海盜行為;對沿海地區的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起過一定的自衛作用.負面影響:這一政策的長期推行阻礙了中外聯系,影響了中國吸收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使得中國和世界脫軌,慢慢地落后于世界,是導致近代中國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
注意準確識記閉關鎖國政策的有關內容.18.【答案】D【解析】據所學知識可知,選項A為中國古代的政治家;B為中國古代加強中外交流的人物;選項C是中國古代的科學家;選項D為中國古代的文學家,李白為唐朝的詩人,蘇軾是北宋的詞人,曹雪芹為清朝的小說家,選項D符合題意。
故選:D。
本題主要考查中國古代的文學家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李白
蘇軾
曹雪芹的相關史實。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古代的文學家的相關史實。19.【答案】C【解析】清代文學藝術成就和特色的是古典小說和京劇。清朝曹雪芹創作的《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顛峰,它描寫了賈、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貴族青年賈寶玉與林黛玉愛情悲劇,深刻鞭撻了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惡,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紅樓夢》和京劇反映了清代文學藝術成就和特色。19世紀中期,在北京以徽劇、漢調為基礎,融合吸收了其他劇種的曲調和表演方法,初步形成了一個新的劇種--京劇。
故選:C。
本題考查了清代文學藝術成就和特色。《紅樓夢》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清代文學藝術成就和特色的是古典小說和京劇。20.【答案】A【解析】按照史料價值的不同,史料可分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間接史料),探索中國傳統節日最為可靠的一類資料是第一手資料,正史文獻資料屬于第一手資料,口述資料、網絡資料、影視資料屬于第二手史料。在歷史研究過程中,第一手史料更為可信,第一手資料沒有摻雜個人觀點。故選項A符合題意。
故選:A。
本題主要考查最為可靠的資料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資料的分類和使用。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最為可靠的資料的相關史實。21.【答案】【小題1】三省六部制;貞觀之治(或開元盛世)。【小題2】廢除丞相和中書省,設六部;廢除行中書省,設立三司。【小題3】軍機處。【小題4】君主專制中央集權不斷加強(或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解析】本題以三則文字、圖示材料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唐朝的盛世局面、明朝加強君權的措施、軍機處的設置、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發展的趨勢等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唐朝的盛世局面、明朝加強君權的措施、軍機處的設置、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發展的趨勢等知識。22.【答案】【小題1】史實:圖1.玄奘西行、圖2.鑒真東渡。對外政策:開放的對外政策。【小題2】變化:以陸上絲綢之路為主發展為海上絲綢之路為主。【小題3】壯舉:鄭和下西洋。地方: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小題4】對外政策:閉關鎖國。不利影響:使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小題5】啟示:開放國興,閉關國衰(或國家要發展就要堅持對外開放等)。【解析】本題以三則材料為背景依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宋代南方經濟的發展、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閉關鎖國政策相關知識。
該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查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宋代南方經濟的發展、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閉關鎖國政策,解答該題需要用全面的觀點,善于從多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23.【答案】【小題1】交子;四川地區。【小題2】大幅度增加科舉取士名額,提高進士地位,進士不僅授官從優,而且升遷迅速。【小題3】鞏固趙宋的封建統治。【小題4】“富宋”:宋朝農業發達,手工業興盛,商業和外貿繁榮,經濟富庶,國力富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發動機試車臺合作協議書
- 2025年雕刻雕銑設備控制系統合作協議書
- 商業消防設施檢測與維護合同
- 民用建筑工程質量檢測協議
- 日用百貨采購與存儲協議
- 2025年軟膠囊劑機械項目建議書
- 會場租賃協議與會展場地租賃協議
- 展示職業背景與經驗工作證明(6篇)
- 外包服務公司承攬協議
- 行政管理公文出題規律試題及答案
- 第10章 Web服務器與Ajax
- 體育賽事經濟影響評估模型-深度研究
- 2025屆高考物理二輪復習:微專題6 電磁場中的空間立體問題和擺線問題-專項訓練 【含答案】
- DB3311T 183-2021 急流救援人員培訓技術規范
- 2025年度海洋工程裝備技術服務合同2篇
- 中央企業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案例白皮書(2024年版)-中央企業人工智能協同創新平臺
- 小學一年級奧數經典100試題(五篇)
-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奧數競賽試卷》
-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1~8單元練習
- 2025年中國消防救援學院第二批面向應屆畢業生招聘28人歷年管理單位筆試遴選500模擬題附帶答案詳解
- 《非遺苗族蠟染》少兒美術教育繪畫課件創意教程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