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第三十中學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_第1頁
河南省南陽第三十中學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_第2頁
河南省南陽第三十中學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_第3頁
河南省南陽第三十中學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_第4頁
河南省南陽第三十中學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河南省南陽三十中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8小題,共16.0分)1.實驗是物理的基礎。要做實驗就要用到各種實驗器材,而且每個實驗器材的操作都有它的規范性要求,下列關于溫度計的使用方法正確的是(

)A. B. C. D.2.“民以食為天。”在越來越注重養生的今天,吃得健康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廚房是制作美食的舞臺,在制作美食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安全。打開鍋蓋時,如果不小心被沖出來的水蒸氣燙傷要比被開水燙傷更嚴重,這是因為(

)A.水蒸氣在遇到皮膚時,要發生液化放出更多的熱量

B.開水的比熱容和水的比熱容不同,所以造成的傷害也不同

C.水蒸氣和開水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使人受傷的

D.開水的溫度低,水蒸氣的溫度高3.關于下列四幅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A.如圖為某晶體的熔化圖像,由圖可知,該晶體的熔點是48℃,凝固點也是48℃,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變,內能不變,在凝固過程中溫度不變內能也不變

B.洗澡上岸之后,就算站在太陽下面也會感覺很冷,是因為水升華會帶走一部分熱量

C.在寒冷的冬季,晾在室外的衣服會凍成“冰棍”,但是沒有化凍能晾干,這是物理中的升華現象

D.用酒精燈給試管加熱,水沸騰后,水蒸氣會把橡皮塞沖出去,試管口觀察到大量“白霧”出現,這個過程是機械能轉化為內能4.下列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A.我們不敢大口喝熱氣騰騰的湯,是因為湯含有的熱量較多

B.熱量不可以從內能小的物體傳給內能大的物體

C.冰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內能增大,溫度升高

D.溫度相同的物體內能不一定相同5.關于燃料的熱值和熱機的效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燃料的熱值與燃料的種類有關,與燃料的質量和燃燒狀況無關

B.氫氣的熱值為1.4×108J/kg,代表燃燒1kg的氫氣燃料放出的熱量為1.4×106.愛動手的小豆在學習了一些物理知識之后,更注意觀察生活和學習中的一些現象了。下面是他觀察的一些現象,其中的措施,是為了加快蒸發的是(

)

①做物理小實驗時使用酒精燈加熱,不使用時蓋上燈帽

②媽媽洗頭發的時候,經常會用吹風機來吹頭發

③假期回農村的老家,看到爺爺在晾曬小麥的時候會盡量地把小麥攤開

④夏天天氣比較熱,媽媽經常把燒好的開水倒在寬口的水壺里面

⑤沒有汗腺的狗狗在天熱的時候會不停地吐舌頭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7.單缸四沖程汽油機在某一沖程表現有如下特征:進氣門和排氣門關閉,能量轉化和蒸汽機相似的沖程是(

)A. B. C. D.8.新疆有句諺語叫“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關于形成這種氣候的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A.新疆的地理位置特殊導致當地的氣壓變化比較大,所以溫差就比較大

B.新疆地區的沙石比較多,而沙石的比熱容較小,在有太陽照射的時候溫度升高得比較快,沒有太陽照射的時候溫度下降的也比較快,所以溫差比較大

C.這種現象和沿海地區的溫差比內陸地區的溫差小的原因是不同的

D.因為沙石的比熱容比較大,吸收的熱量比較多,溫度的變化就會比較大二、多選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4.0分)9.隨著科技的發展,學習知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上九年級的小敏為了學習挑燈夜戰,媽媽心疼地為小敏沖了一杯熱乎乎的牛奶。小敏在喝牛奶的時候發現自己的眼鏡片變得模糊了。關于這種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熱牛奶中的水先汽化,再在眼鏡片上液化成小水珠

B.水在汽化過程中要吸收熱量,內能增加

C.水蒸氣液化成小水珠的過程要吸收熱量,內能保持不變

D.水蒸氣凝華成小水珠附著在眼鏡片上和東北地區冬天的霧凇的形成過程是相似的10.隨著機械化的進程,機器的改進和操作為我們的經濟建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如圖所示為某市建設高架橋時,起重機工作的畫面。工人用吊車把2.5t的材料從地面吊到8m高處,此過程履帶車消耗柴油的質量為0.015kg,已知q柴油=4.3×107

A.吊車所做的額外功為2×105J

B.0.015kg的柴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6.45×105J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14.0分)11.近年來,人們的環保意識加強,全國各地都注重綠地的建設和濕地面積的增加。某市建立了臨湖公園和濕地公園,較好地改善了生態環境。濕地能調節空氣的濕度,是因為大量水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可以提高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盛夏時節,公園里不但空氣清新,還能感覺到絲絲的涼爽,跟外面簡直是兩個季節。同一個城市相同的光照時間,為什么水多的地方我們會感覺更涼爽一些呢?這是因為水的______。12.秋冬交替的季節,忽冷忽熱,孩子們容易患病感冒。班上的小明、小美和小華都出現了發熱癥狀,他們一起去醫務室測量體溫。小明用體溫計測得的溫度如圖所示,為______℃,而他用后未甩,直接依次測量小美和小華的體溫,小美和小華的測量結果均為38.7℃,由此可知小美和小華兩人中一定發高燒,需要及時治療的是______。13.四季的更替,讓我們的生活體驗到了不同的色彩,春天“萬物復蘇,萬象更新,冰雪消融”,冰雪消融是______現象;冬天“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千里冰封是______現象,要達到這種現象的條件是______。14.烤腸深受各個年齡段的人們的喜愛。如圖所示是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的石鍋烤腸,為了使烤腸不被烤焦且受熱均勻,將烤腸放在石頭上;在烤制過程中,______的內能增加,______的內能減少。

15.今年夏天很多媒體都在報道一個新聞:某地一學生在大量運動之后連續飲用冰鎮飲料而導致死亡。一個鮮活的生命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戛然而止了。這個悲劇給經常在暑天喝冷飲的小伙伴敲響了警鐘。曉飛想用家中的冰箱對冰鎮礦泉水進行實驗探究,他把一瓶500mL的常溫礦泉水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在這個過程中此瓶礦泉水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溫度______。16.油炸食品很受各個年齡段的人們的喜愛,小徐很想知道油的吸熱能力。于是在老師指導下,他用酒精燈分別加熱質量為50g、初溫為20℃的油和水,記錄的相關數據如下表所示。若單位時間內油吸收的熱量與水吸收的熱量相等,酒精的熱值為q酒精=3×107J/kg,水的比熱容為c水=4.2×10物質種類加熱時間(消耗酒精(末溫(℃)油2188水2150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18.0分)17.興趣小組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

(1)在安裝實驗裝置的時候,先固定______(選填“A”“B”或“C”)。

(2)開始做實驗時的溫度如圖乙所示,此時溫度計的示數是______。

(3)下表為小組成員記錄的實驗數據:時間/123456789溫度/℃--0000123由該表可知,冰熔化時的溫度是______,在該過程中,冰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溫度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內能______(選填“增加”或“減少”)。18.炎熱的夏天,我們在戶外的時候會發現一個現象,同一個地點、同樣的光照,水是涼的,而沙灘上的沙子卻是燙的,這到底是為什么呢?根據我們學過的知識知道這是由于不同的物質吸熱能力不同。曉飛決定找兩種不同的液體來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他選擇的實驗器材如圖甲、乙所示。

(1)實驗中應選用______(選填“質量”或“體積”)相等的兩種液體進行加熱。

(2)水和煤油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在0~3min內,a、b吸收的熱量______(選填“相等”或“不相等”),通過觀察圖丙可知,a、b兩種液體中______(選填“a”或“b”)吸熱能力更強,適合做散熱劑的是______(選填“a”或“b”)。

(3)本實驗除了采用控制變量法外,還要用相同的熱源,通過比較______來比較水和煤油吸收熱量的多少,這種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叫______法。19.水是生命之源。水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小明想利用所學的知識對水進行一些探究。如圖甲為小明“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裝置。

(1)用紙板給燒杯加蓋,可以減少水的散熱,從而______(選填“延長”或“縮短”)加熱時間。

(2)實驗中觀察到水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上升過程如圖A、B所示,其中______(選填“A”或“B”)是水沸騰前的氣泡變化圖。

(3)圖乙是根據實驗記錄畫出的水的溫度-時間圖像,分析可知:水的沸點為______℃,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______,當酒精燈停止加熱之后燒杯中的水還會繼續沸騰一會,這是因為______。

(4)實驗過程中取水的質量為100g,從38℃加熱至沸騰,此過程剛好消耗了4g酒精,已知酒精的熱值為q酒精=3.0×107J/五、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8.0分)20.在農村長大的80后、90后印象最深的也許就是村莊裊裊炊煙,灶臺上撲鼻的柴火飯的芬芳。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發現秸稈的燃燒也會帶來污染,為了減少環境污染,現在農村地區也開始改用液化氣燒菜做飯。某鋼瓶裝有液化氣8kg,[q液化氣=4.2×107J/kg,c水=4.2×103J/(kg?21.國家提出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針對這個目標國家加大力度整治燃料的使用種類,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使用潔凈能源有助于達到這個目標。氫燃料具有清潔無污染、效率高等優點,被認為是21世紀最理想的能源,如圖所示為某企業生產的氫燃料公交車,該車滿載時總質量為3.8t,如果該公交車以54km/h的速度勻速行駛時,所受的阻力是其總重力的0.01倍,10min消耗的氫燃料是0.05kg,(q氫=1.4×108J/kg,g=10N/kg)求:答案和解析1.【答案】B

【解析】解:A、使用溫度計時,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因為容器的溫度和液體的溫度不同,會影響實驗的準確性,故A錯誤;

BD、溫度計玻璃泡完全浸沒液體中,讀數時視線要和溫度計液面持平,故B正確,D錯誤;

C、讀數時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的液體,故C錯誤;

故選:B。

使用溫度計測量水溫時注意:①手拿溫度計的上端。②將溫度計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③讀數時視線要和溫度計液面持平。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時讀數。⑤讀數時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的液體。

了解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是解答此題的關鍵。2.【答案】A

【解析】解:A、水蒸氣在遇到皮膚時,液化放出熱量,故A正確;

B、開水的比熱容和水的比熱容相同,故B錯誤;

C、水蒸氣和開水都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使人受傷的,故C錯誤;

D、開水和水蒸氣的溫度相同,故D錯誤。

故選:A。

水蒸氣遇冷會發生液化現象,液化會放出很多熱量;

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種類有關。

本題考查比熱容和物態變化的知識,屬于基礎題。3.【答案】C

【解析】解:A、圖中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變,內能增大,在凝固過程中溫度不變內能減小,故A錯誤;

B、上岸之后感到冷是因為人身上的水蒸發吸熱,故B錯誤;

C、在寒冷的冬季,晾在室外的衣服會凍成“冰棍”,但是沒有化凍能晾干,是固態變為氣態,這是升華現象,故C正確;

D、水沸騰后,水蒸氣推動橡皮塞沖出試管口,是將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橡皮塞的機械能,溫度降低,試管口周圍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了白霧,故D錯誤。

故選:C。

(1)晶體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內能增大;

(2)蒸發是一種汽化現象,蒸發吸熱,具有致冷作用;

(3)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

(4)水蒸氣推動橡皮塞沖出試管口,是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橡皮塞的機械能,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

本題考查物態變化和內能的改變,屬于基礎題。4.【答案】D

【解析】解:A、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熱量是過程量,只能說吸收或放出熱量,不說含有多少熱量,故A錯誤;

B、發生熱傳遞的條件是有溫度差,內能多的物體溫度不一定高,熱量可能從內能少的物體轉移到內能多的物體,故B錯誤;

C、冰在熔化的過程中,吸收熱量,內能增大,溫度不變,故C錯誤;

D、因為內能與溫度、質量和狀態都有關,質量狀態不確定,所以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不一定大,故D正確。

故選:D。

(1)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熱量是過程量;

(2)發生熱傳遞的條件是有溫度差;

(3)晶體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內能增大,但溫度保持不變;

(4)一切物體都有內能,物體的內能與溫度、質量和狀態有關。

本題考查了對溫度、內能、熱量等概念的理解,以及對它們之間關系的認識,屬熱學基礎題。5.【答案】A

【解析】解:

ACD、熱值是燃料的一種特性,它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與燃料的質量和燃燒狀況無關,故A正確,D錯誤;

B、氫氣的熱值為1.4×108J/kg,代表完全燃燒1kg的氫氣燃料放出的熱量為1.4×108J,故B錯誤;

C、熱機的效率是指用來做有用功的能量與燃料完全燃燒產生的能量之比,熱機在工作過程中會由于熱傳遞或摩擦等消耗一些能量,所以效率不可能達到100%,故C錯誤。

故選:A。

(1)kg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熱值是燃料的一種特性,它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與燃料的質量、燃燒程度等均無關;

6.【答案】B

【解析】解:①酒精燈不用時蓋上燈帽,控制了液體的表面積,同時避免了空氣流動的影響,可減緩蒸發;

②媽媽洗頭發的時候,經常會用吹風機來吹頭發,吹風加快空氣流動加快蒸發;

③假期回農村的老家,看到爺爺在晾曬小麥的時候會盡量地把小麥攤開,增大液體的表面積,同時加快了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加快蒸發;

④夏天天氣比較熱,媽媽經常把燒好的開水倒在寬口的水壺里面,增大表面積,同時加快了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加快蒸發;

⑤沒有汗腺的狗狗在天熱的時候會不停地吐舌頭,增大液體表面積,加快蒸發。

綜上所述,各措施中為了加快蒸發的是②③④⑤。

故選:B。

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體表面上方空氣的流速這三個方面,據此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影響液體蒸發快慢因素的理解與應用,屬基礎知識的應用,難度不大。7.【答案】C

【解析】解:蒸汽機工作時,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A、進氣門打開,排氣門關閉,活塞向下運動,汽油和空氣的混合物進入汽缸,是吸氣沖程,故A錯誤;

B、進氣門和排氣門都關閉,活塞向上運動,燃料混合物被壓縮,是壓縮沖程,此過程是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的過程,故B錯誤;

C、進氣門和排氣門都關閉,高溫高壓的氣體推動活塞向下運動,帶動曲軸轉動,對外做功,是做功沖程,此過程中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C正確;

D、進氣門關閉,排氣門打開,活塞向上運動,把廢氣排出汽缸,是排氣沖程,故D錯誤。

故選:C。

四沖程汽油機一個工作循環有四個沖程,分別是吸氣、做功、壓縮和排氣,其中只有做功沖程對外做功,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另外還有壓縮沖程有能量轉化,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根據氣門的狀態、活塞運動的方向確定沖程的種類。

本題考查了汽油機的四個沖程,要求學生對每個沖程的特點、能量轉化等情況十分熟悉才能順利解答。8.【答案】B

【解析】解:因為沙子的比熱容較小,白天,吸收熱量后,沙子的溫度升高的多,氣溫較高;夜晚,放出熱量后,沙子的溫度下降的多,氣溫較低;由此可知沙漠地區白天黑夜的溫差大,產生了“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現象,故B正確。

故選:B。

水的比熱容較大。

①在質量和升高(降低)溫度相同時,與其他物質相比,水吸收(放出)的熱量最多;

②在質量和吸收熱量相同時,與其他物質相比,水升高溫度最少。

此題考查了水的比熱容較大特點的應用,屬于基礎題。9.【答案】AB

【解析】解:A、熱牛奶中的水先汽化,再在眼鏡片上液化成小水珠,故A正確;

B、水在汽化過程中要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故B正確;

C、水蒸氣液化成小水珠的過程要放出熱量,內能減小,故C錯誤;

D、水蒸氣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眼鏡片上是液化現象,東北地區冬天的霧凇的形成過程是凝華現象,它們的形成過程不同,故D錯誤。

故選:AB。

液化指物質由氣態轉變成液態,液化要放熱;汽化指物質由液態轉變成氣態,汽化要吸熱;凝華指物質由氣態直接轉變成固態,凝華要放熱。

本題考查了汽化和液化現象,屬于基礎題。10.【答案】BD

【解析】解:(1)m柴油=0.015kg,q柴油=4.3×107J/kg,

0.015kg柴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Q放=m柴油q柴油=0.015kg×4.3×107J/kg=6.45×105J;

(2)材料的質量:m=2.5t=2.5×103kg,

材料的重力為:G=mg=2.5×103kg×10N/kg=2.5×104N,11.【答案】汽化

比熱容大

【解析】解:

(1)濕地含有的水多,水會不停地汽化(蒸發),變成水蒸氣而散在空氣中,所以可以提高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調節空氣濕度;

(2)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白天,相同質量的水和沙石比較,吸收相同的熱量時,水的溫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熱量時,水的溫度降低的少,使得晝夜的溫差小,所以濕地能有效調節周圍環境的氣溫。

故答案為:汽化;比熱容大。

(1)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稱為汽化,汽化可以提高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

(2)水的比熱容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升高或降低的少。

本題考查了汽化的特點以及水的比熱容的特點,通過本題可使學生認識到濕地的重要性,本題構思巧妙,是一道好題。12.【答案】37.1

小美

【解析】解:由圖知:該溫度計的分度值是0.1℃,溫度計的示數是37.1℃,即小明的體溫為37.1℃;

根據體溫計的特點,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銀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沒有甩的體溫計的讀數是37.1℃,沒有甩直接用來測量人的體溫,若體溫高于37.1℃,體溫計中的水銀會上升,測量是比較準確的;若體溫低于37.1℃,體溫計中的水銀不會下降,依然顯示的是37.1℃,先給小美測量為38.7℃,說明小美的體溫是38.7℃,再給小華測量的體溫為38.7℃,小華的體溫可能低于38.7℃,則小美一定發燒,需要治療。

故答案為:37.1;小美。

體溫計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細的縮口,它可以使體溫計玻璃泡上方的水銀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同時體溫計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將水銀甩回玻璃泡中。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體溫計的構造以及使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礎題。13.【答案】熔化

凝固

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

【解析】解:冰雪消融是熔化現象;千里冰封是水凝固成冰,這是凝固現象;要凝固的條件: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

故答案為:熔化;凝固;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

熔化指物質由固態轉變成液態,熔化要吸熱;凝固指物質由液態轉變成固態,凝固要放熱;要凝固的條件: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

本題考查了熔化、凝固和凝固條件,屬于基礎題。14.【答案】烤腸

石頭

【解析】解:由題意知,為了使烤腸不被烤焦且受熱均勻,將烤腸放在石頭上,這一過程中,熱量從石頭轉移到烤腸,因此,烤腸的內能增加,石頭的內能減少。

故答案為:烤腸;石頭。

能量之間可以發生轉化和轉移;熱傳遞屬于能量的轉移過程,這一過程中,熱量從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或從物體的高溫部分轉移到低溫部分。

本題主要考查了對能量轉移過程的分析,屬基礎題,難度不大。15.【答案】放出

下降

【解析】解:把一瓶500mL的常溫礦泉水放入冰箱的冷藏室,礦泉水的溫度比冰箱里的溫度高,故此瓶礦泉水會放出熱量,溫度下降。

故答案為:放出;下降。

凝固指物質由液態轉變成固態,凝固要放熱。

16.【答案】6.3×103J

21%【解析】解:2min內水吸收的熱量為:Q水=c水mΔt水=4.2×103J/(kg?℃)×50×10-3kg×(50℃-20℃)=6.3×103J,

由于單位時間內油吸收的熱量與水吸收的熱量相等,所以2min內煤油吸收的熱量也為6.3×103J;

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Q放=mq酒精=1×17.【答案】C

6℃

0℃

吸收

不變

增加

【解析】解:(1)由于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所以需先根據酒精燈固定C的高度;

(2)溫度計的分度值時1℃,水銀柱在0以上6格處,示數為6℃;

(3)由該表可知,冰熔化時的溫度是4℃,冰在熔化的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不變,內能增加。

故答案為:(1)C;(2)6℃;(3)0℃;吸收;不變;增加。

(1)在此實驗中,酒精燈及溫度計的使用都有特殊的規定:使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所以要從下向上進行調節;

(2)使用溫度計讀數時,要認清分度值和零刻度線,而后據液柱的位置讀數即可;

(3)晶體熔化時吸收熱量,內能變大,溫度不變。

本題以探究“冰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18.【答案】質量

相等

a

a

加熱時間

轉換

【解析】解:(1)根據比較吸熱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質的質量相同(不同物質密度不同,根據m=ρV,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質量不同),故實驗中應選用質量相等的兩種液體進行加熱;

(2)水和煤油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在0~3min內,根據轉換法,a、b吸收的熱量相等,通過觀察圖丙可知,升高相同的溫度,a加熱時間長,吸熱多,a、b兩種液體中a吸熱能力更強;

根據Q=cmΔt,在質量和升高的溫度相同時,a吸熱多,故液體a更適合做散熱劑。

(3)本實驗除了采用控制變量法外,還要用相同的熱源,通過比較加熱時間來比較水和煤油吸收熱量的多少,這種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

故答案為:(1)質量;(2)相等;a;a;(3)加熱時間;轉換。

(1)我們使用相同的加熱器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來比較吸熱多少,這種方法叫轉換法;

比較物質吸熱能力的2種方法:使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比較吸收的熱量(即比較加熱時間),吸收熱量多的吸熱能力強;或使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即加熱相同的時間),比較溫度的變化,溫度變化小的吸熱能力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