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鋸木斷-水滴石穿_第1頁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_第2頁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_第3頁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_第4頁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工匠精神“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出自宋代羅大經的《鶴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關于這句古語,羅大經在《鶴林玉露》中記載了這樣一個小故事: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北宋官員張乖崖任崇陽縣令時,看到有一個小吏從庫房里出來,在小吏的鬢角旁邊、頭巾下面有一枚銅錢。于是張乖崖就問小吏這錢是怎么回事,小吏回答說是庫房里的。張乖崖就命令手下給這個小吏打板子的處罰。小吏不服,勃然大怒道:“不就是一個小錢么,這又算得了什么?還值得打我嗎?你能打我,總不能殺了我吧?”張乖崖憤然振筆疾書,給這個小吏下了判決:“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并親自處置了小吏。事后,張乖崖將此事匯報上級,申請上級對自己進行彈劾。繩鋸木斷,水滴石穿這里,我們不討論張乖崖僅因為一個銅錢而處置了小吏是否合適,也不研究他私自行刑是否合法,我們研究他所說的“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所呈現出的道理。其從表面意思來看,一些小的積累可以成就一些大的結果,即積少成多。將這句話放在現代,能引申出更深層的意思,即堅持。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來源可以上溯至漢代。《漢書·枚乘傳》記載,枚乘給吳王劉濞的上書中說:“泰山之溜穿石,單極之綆斷干。水非石之鉆,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意思是說,泰山的泉水能把石頭滴穿,汲水的井繩能將井架磨斷,但水并不是給石頭打眼的鉆子,井繩也不是用來拉開木料的鋸子,之所以有這樣的結果,是因為天長日久不停地摩擦。“堅持就是勝利”,是說做任何事,只要堅持下去,最終總會見到曙光,總會得到收獲。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做過以下的實驗:他從村子里找了兩個人,一個愚鈍且軟弱,一個聰明且強壯。愛因斯坦找了一塊兩英畝左右的空地,給他們兩個同樣的工具,讓他們在其間比賽挖井,看誰最先挖到水。愚鈍的人接到工具后,二話沒說,便脫掉上衣干起來。聰明的人稍做選擇也大干起來。兩個小時過去了,兩人均挖了兩米深,但均未見到水。聰明的人斷定選擇錯了,覺得在原處繼續挖下去是愚蠢的,便另選了塊地方重挖。愚鈍的人仍在原地吃力地挖著,又兩個小時過去了,愚鈍的人只挖了一米,而聰明的人又挖了兩米深。愚鈍人仍在原地吃力地挖著,而聰明的人又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就又選了一塊地方重挖。又兩個小時過去了,愚鈍的人挖了半米,而聰明人又挖了兩米,但兩人均未見到水。這時聰明人泄氣了,他斷定此地無水,便放棄了挖掘,離去了。而愚鈍的人此時體力不支,但他還是在原地挖,在他剛把一锨土掘出時,奇跡出現了,只見一股清水正汩汩而出。繩鋸木斷,水滴石穿上述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堅持就是勝利。在如今這個充滿誘惑且浮躁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尤其需要秉持堅持不懈的信念對待生活和事業。只有這樣,才能到達人生和事業的頂峰,獲得其他人所無法獲得的成就,看到別人看不見的美麗風光。被譽為“工人院士”的李萬君憑借一把焊槍及數年的堅持,成就了中國高鐵的提速夢,躋身“大國工匠”榮譽殿堂。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繩鋸木斷,水滴石穿1987年8月,19歲的李萬君職高畢業,被分配到長春客車廠(現為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電焊車間水箱工段。焊槍噴射著2300℃的烈焰,瞬間將鋼鐵熔化。焊工們在炎熱的盛夏焊著客車上供水的水箱、制動的風缸,車間里火星四濺,煙霧彌漫;聲音刺耳,味道嗆鼻。披掛著厚重的帆布工作服,扣著封閉的焊帽,李萬君和工友們在煙熏火燎中淬煉意志。一年后,當初和他一起入廠的28個同事中25個離了職,李萬君留了下來。師傅們都說李萬君黏人,問題問得太細。廠里要求每人每月焊100個水箱,他總會多焊20個;廠里兩年發一套工作服,可他一年得磨破四五套。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入廠第二年,李萬君在車間技能比賽中奪冠。1997年,他首次代表長春客運廠參加長春市焊工大賽,雖然是最年輕的選手,三種焊法、三個焊件使他將三個第一輕松收入囊中。此后,經常與不同單位焊接高手切磋的李萬君技藝越來越高,并順利考取了碳鋼、不銹鋼焊接等6項國際焊工(技師)資格證書,成為全能型焊工。20米外,只要聽到焊接聲,李萬君就能判斷出電流電壓的大小、焊縫的寬窄、焊接品質如何,絕無差錯。很快,李萬君小有名氣了,廠里的尖端活、關鍵活都找他。有一年,工廠水管凍裂了,水一直嘩嘩地流,生產無法正常進行。可修理的時候,帶壓焊接一焊就噗噗冒氣,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也沒了主意。車間主任找來了李萬君。李萬君仔細觀察,反復琢磨,在裂口處焊上了一個帶螺紋的管座,讓氣體從中排出,解決了難題。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直到今天,李萬君還是常常提起當年廠里流行的一句順口溜:“遠看像逃難的,近看像要飯的,仔細一看是水箱工段的。”李萬君說,焊工是非常苦、非常累的工作,只有感興趣才能熱愛,熱愛才能敬業,才能豁出去,讓技術在手中升華。在短短6年時間里,中國高鐵完成了時速250千米、350千米、380千米的“三級跳”。高速度需要高技能人才隊伍支撐,李萬君主動請纓,傳技能,教絕活。2013年,長春市焊工比賽的前三名都出自李萬君門下。多名徒弟崗位成才,成為技師、高級技師和操作師,在高鐵生產中挑起大梁。繩鋸木斷,水滴石穿2008年,公司引進德國西門子時速350千米高速動車組技術,但與之相匹配的大量高技能工人卻一時難求。德國提供的轉向架焊接試驗片只有李萬君一人能焊出來。為了新項目,公司成立了新產品車間,抽調高素質人員,還從技校招來了400多名學生讓李萬君培訓,要求短時間內迅速形成生產能力。德國的工藝標準是全新的,李萬君從頭學起,常常徹夜不眠,思考如何將復雜的工藝操作過程分解成具體的步驟教給學員。那時候李萬君上廁所都一路小跑,生了病就用藥頂著,體重減了20多斤。最終,400多名學員全部提前半年考取了國際焊工資格證書。德國西門子的焊接權威布魯諾豎起了大拇指說:“李,你創造了奇跡!”現在,這些經過李萬君培訓的員工已成為時速380千米動車組的生產主力,也使公司焊接技術整體水準與歐洲西門子實現同步。“李萬君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了,這里既是傳承技術的培訓站,也是解決企業生產難題的攻關站。不僅培訓企業內部和吉林省內其他企業的焊工,李萬君還赴新疆阿勒泰地區對400多名技術工人進行培訓,把自己的技能變成社會財富。“我的技能傳給企業和社會才更有價值。”李萬君說,“大國工匠就應該把本事總結出來,把技能傳承下去,把創新開展起來,為中國夢提速。”2007年,作為全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的主力車型,時速250千米動車組在公司試制生產。列車轉向架橫梁與側梁間的接觸環口是承載整車約50噸重量的關鍵受力點,按常規焊法焊接段數多,接頭易出現不熔合的缺陷,品質無法保證,一時間成為阻礙生產的“攔路虎”。繩鋸木斷,水滴石穿“能否一槍把這個環口焊下來呢?”李萬君提出這個想法,來自阿爾斯通公司的法國專家認為不可能。經過1個月的反復鉆研摸索,李萬君總結出“構架環口焊接七步操作法”,一槍焊完整個環口。這連最先進的焊接機械手也無法完成的操作使倨傲的法國專家也對中國工人豎起了大拇指。中國高鐵搭載著中國夢提速,而高速度更要有高品質做保證,李萬君在品質管理創新上大顯身手。“原來我們生產的列車時速80千米,只要焊結實就行,外面的焊渣都不用清理。”李萬君說,現在時速300千米的高鐵,掉一個焊渣都可能造成重大事故,所有焊件必須表里如一、沒有瑕疵,每一個焊件都得是藝術品。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為了做到這一點,李萬君編輯了圖文并茂的《焊接典型品質問題匯編》,制定了《轉向架鉚焊工標準操作手冊》,提煉出焊接藝術化標準,讓嚴謹的制造態度成為焊工標準規范的操作習慣。他隨時發現生產上的問題,創新工藝,填補了我國氬弧焊焊接轉向架環口等方面的空白,以高超技能和實踐經驗完善“大國制造”。2011年以來,李萬君帶頭完成國家發明專利21項,革新70多項,重大技術創新10多項,取得“五小”成果150多項,獲獎104項。在打造中國高鐵金名片的路上,“大國工匠”李萬君在堅定地前。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數年中,李萬君和他的同事們堅持不懈地努力,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工藝改進,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艱難困阻,最終完成了中國高鐵的提速。這數年的默默堅持和用心做事,正是工匠精神的體現,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