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感染監測及控制_第1頁
手術室感染監測及控制_第2頁
手術室感染監測及控制_第3頁
手術室感染監測及控制_第4頁
手術室感染監測及控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手術室感染監測編輯ppt醫院消毒、滅菌是預防醫院內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是評價其消毒、滅菌措施是否合理;消毒劑是否有效;消毒、滅菌效果是否達標的唯一手段,因而在醫院消毒、滅菌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編輯ppt

監測項目

手術室空氣微生物學監測物體表面微生物學監測醫務人員手微生物學監測醫療器械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壓力蒸汽滅菌效果監測低溫等離子滅菌效果監測使用中消毒液的監測編輯ppt手術室空氣微生物學監測監測頻率:每月一次,每次各不同級別的手術間各做一種每季度時,不但要做不同級別的手術間,還要做復蘇室、無菌間、器械室、儀器間的空氣培養編輯ppt千級手術間:一室、二室或三室一般手術間:四室或五室編輯ppt采樣時間

消毒后操作前1.采用潔凈技術凈化空氣的房間(Ⅰ)潔凈系統自凈后、從事醫療活動前2.未采用潔凈技術凈化空氣的房間(Ⅱ、Ⅲ)

消毒、通風換氣后、操作前3.懷疑空氣與醫院感染暴發有關時編輯ppt采樣措施沉降法浮游菌法1.浮游菌法:可選擇六級撞擊式空氣采樣器或其他經驗證的空氣采樣器(日常監測極少使用)按采樣器使用闡明書操作。2.沉降法:常用措施使用一般營養瓊脂平(Φ90mm)進行采樣。培養皿置37℃溫箱中培養24h,分別計數手術區、周圍區的平均細菌菌落數。編輯ppt操作措施將平皿放置在采樣點處采樣高度距離地面80-150cm,距墻1m(靜態時)或放置在地面上(空態時)采樣時將平皿蓋打開,扣放于平板旁采用潔凈技術凈化空氣的房間暴露30min未采用潔凈技術凈化空氣的房間Ⅱ類環境暴露15minⅢ類環境暴露5min編輯ppt采樣后蓋好平皿蓋子統計科室、房間、采樣人、采樣時間將平皿倒置放于托盤內(附化驗單)采樣平皿盡快送至試驗室培養若懷疑與醫院感染有關時進行目的微生物檢測編輯ppt平板暴露法采樣注意事項1、采樣前關閉各門,無人走動的情況下靜止10min后采樣2、樓層平面:放置培養皿從總平面中最靠里的房間開始布置,依次向外布,最終人員撤出。3、每間房間:從房間的最里面開始布置,最終布置門附近的點,然后人員撤出。4、收取培養皿時順序相反,從最外邊的房間開始收,每間房間從最靠門的培養皿開始收,最先布置的皿最終收,沉降時間略有差別。5、另外再布置1點作為對照皿。編輯ppt對照皿:將皿蓋拿開后,立即重新蓋上,一樣放置30分鐘收起培養除30分鐘沉降過程為帶蓋沉降外其他過程均一樣。目的是模擬整個操作過程,看培養皿、培養基以及人員操作過程是否對成果有影響。編輯ppt培養皿放置位置:一般放置在地面上(空態時),注意亂流潔凈室應盡量避開高效送風口正下方,若有固定設備、儀器(如手術床等),可放置在設備儀器上(靜態時)。編輯ppt百級手術間培養皿放置點手術區為百級,周圍區為千級共13個培養皿,手術區5個,周圍區8個編輯ppt千級手術間培養皿放置點手術區為千級,周圍區為萬級共9個培養皿,手術區3個,周圍區6個編輯ppt萬級手術間培養皿放置點手術區萬級,周圍區十萬級共7個培養皿,手術區3個,周圍區4個編輯ppt三十萬級手術間培養皿放置點面積>30m2布放4點面積≤30m2布放2點編輯ppt培養皿正確放置法編輯ppt動態監測(了解)動態監測(回風口動態平板采樣法)措施:(1)沉降法:在手術開始、手術2小時和結束前抽檢3~4次。在每個回風口中部擺放3個直徑為90mm平皿,暴露30min后,在37℃下培養24(48)小時,計算菌落數(2)動態采樣器法:浮游菌菌落檢測應在切皮、縫合、連臺手術之間、手術進行4小時等,選擇不少于3次,測定細菌菌落總數編輯ppt動態監測(了解)3)其他潔凈用房在當日上午10時和下午4時各測1次,在每個回風口中部擺放3個直徑為9cm的平皿,暴露30min后,在37℃下培養24(48)小時,計算菌落數。編輯ppt統計化驗單:科室、手術間、采樣人、采樣時間培養皿:手術間、采樣點位(需寫明手術區及周圍區)編輯ppt對采樣人員的要求著無菌的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操作前洗手或手衛生所帶物品清潔后方可帶入手臂及頭部不可越過打開的培養皿上方行動及放置動作要輕盡量降低對空氣流動狀態的影響每次采樣人員不得超出2人編輯ppt物體表面消毒效果的監測監測頻率:每月一次,相應空氣培養的手術間做物表監測編輯ppt采樣時間

消毒后1、在消毒處理后2、懷疑與醫院感染暴發有關時進行采樣。編輯ppt采樣面積被采物表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

被采物表表面≥100cm2,取100cm2編輯ppt采樣措施用5cmx5cm滅菌規格板放在被檢物體表面,用浸有無菌0.03mol/L磷酸鹽緩沖液(PBS)或生理鹽水采樣液的棉拭子1支,在規格板內橫豎來回各涂抹5次,并隨之轉動棉拭子,連續采樣4個規格板面積。剪去手接觸部分,將棉拭子放入裝有10ml無菌檢驗用洗脫液的試管中及時送檢。門把手等小型物體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體表面采樣編輯ppt編輯ppt采樣門把手時,則用浸有生理鹽水的無菌棉拭子直接抹擦門把手編輯ppt統計化驗單:統計科室、手術間、何種物體表面、何種消毒劑、采樣人、采樣時間試管:標明科室、手術間采樣結束后送到試驗室編輯ppt合格原則成果報告形式:物體表面菌落總數:cfu/cm2;小型物體表面用cfu/件表達要求原則Ⅰ、Ⅱ類區域:細菌菌落總數≤5cfu/cm2Ⅲ類區域:細菌菌落總數≤10cfu/cm2注意:不得檢出致病微生物懷疑與醫院感染暴發有關時,進行目的微生物檢測

編輯ppt醫務人員手微生物的監測(外科手消毒效果監測)監測頻率:每月一次,每次三雙手,分別為

不同手術科室醫生的手

一季度時則為六雙手,均為手術

室護士或麻醉師的手編輯ppt編輯ppt采樣時間及措施采樣時間醫務人員洗手,手消毒處理自然晾干后采樣措施被檢人五指并攏,掌心向上,用浸有無菌生理鹽水的無菌棉拭子在單手指曲面從指根到指端來回涂擦兩次,并隨之轉動采樣棉拭子(一只手涂抹面積30cm2),將裝有10ml物表采樣液的試管放在酒精燈上消毒管口后,將拭子放入試管中,同步剪去被手污染的部位。

編輯ppt手培養采樣法編輯ppt可采用不污染管口及棉拭子頭端情況下折斷棉拭子,還可用無菌剪剪去污染部分編輯ppt統計試管上標明科室、被采人化驗單寫明科室、采樣地點、被采人、采樣人、采樣時間編輯ppt成果鑒定外科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總數應≦5cfu/cm2

衛生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總數應≦10cfu/cm2不得檢出致病微生物編輯ppt醫療器械消毒效果監測(腔鏡、眼科器械)編輯ppt高度危險性醫療器械進入正常無菌組織、脈管系統或有無菌體液(如血液)流過,若被微生物污染將造成極高感染危險的器材如手術器械;穿刺針;腹腔鏡;活檢鉗;牙科器械;心導管;植入物等消毒水平:達成滅菌消毒效果:應無菌生長編輯ppt中度危險性醫療器械直接、間接接觸粘膜的器材如胃腸道內鏡;氣管鏡;喉鏡;體溫表;呼吸機管道;麻醉劑管道;壓舌板等消毒水平:高水平消毒或中水平消毒消毒效果:菌落數應≤20cfu/件或100cm2氧氣濕化瓶、吸引器、加溫加濕罐等宜采用高水平消毒編輯ppt低度危險性醫療器械僅與完整皮膚接觸而不與粘膜接觸的器材如聽診器;血壓計袖帶;被褥;墻面等消毒水平:中水平消毒或低水平消毒或保持日常清潔消毒效果:菌落數應≤20cfu/件或100cm2編輯ppt內窺鏡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

采樣時間

消毒滅菌后

使用前編輯ppt采樣措施監測部位為內鏡的內腔面措施一:用無菌注射器抽取10ml無菌生理鹽水從待檢內鏡的活檢口注入內鏡,用無菌試管從活檢出口搜集注入的液體2h內送檢措施二:用浸有無菌生理鹽水的無菌棉拭子來回抹擦內窺鏡的關節、齒縫處,將裝有10ml物表采樣液的試管放在酒精燈上消毒管口后,將拭子放入試管中,同步剪去被手污染的部位。編輯ppt合格原則滅菌內鏡

無任何細菌檢出消毒內鏡

細菌總數≤20cfu/件

編輯ppt壓力蒸汽滅菌監測

迅速消毒監測頻率:每七天一次(每七天一)編輯ppt生物監測物理監測化學監測監測措施迅速消毒鍋編輯ppt指示膠帶B-D試紙單參數化學指示劑爬行卡化學指示卡壓力蒸汽滅菌—化學監測編輯ppt生物監測綜合了全部參數是反應滅菌效果最主要的監測措施壓力蒸汽滅菌--生物監測編輯ppt迅速消毒鍋監測目的:監測消毒鍋的滅菌效果是否達標措施:將菌片放置在消毒鍋內進行滅菌,結束后用無菌持物鉗夾取菌片放入有培養液的試管內。統計:試管上注明科室、日期時間、消毒鍋名稱、采樣人;化驗單同上合格原則:無菌生長編輯ppt統計及合格原則統計試管:標明日期、鍋次、消毒鍋名稱化驗單:同上合格原則無菌生長編輯ppt使用中消毒液的監測(消毒液染菌量監測)

監測頻率:每季度一次編輯ppt采樣措施用無菌注射器吸收消毒液1ml,加入9ml相應中和劑中,充分振蕩混勻。注明科室、何種消毒劑、開啟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