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2023年戍邊將士思鄉情懷的詩句是(五篇)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戍邊將士思鄉情懷的詩句是篇一
2、便與甘棠同不剪,蒼髯白甲待歸來。蘇軾《送賈訥倅眉》
3、老妻書數紙,應悉未歸情。杜甫《客夜》
4、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劉長卿《新年作》
5、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孟云卿《寒食》
6、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蘇軾《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
7、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賀鑄《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
8、魚雁杳,水云重,異鄉節序恨匆促。楊慎《鷓鴣天元宵后獨酌》
9、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杜甫《江漢》
10、漸老念鄉國,先歸獨羨君。簡長《送僧南歸》
11、長安惡少有名字,樓下劫商樓上醉。王建《羽林行》
12、不堪腸斷思鄉處,紅槿花中越鳥啼。李德裕《謫嶺南道中作》
13、今年新夢,忽到黃鶴舊山頭。范成大《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
15、借問屋中人,盡去作商賈。姚合《莊居野行》
16、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韋莊《江外思鄉》
17、比來時、瘦肌更銷,冷薰沁骨悲鄉遠。吳文英《瑣窗寒玉蘭》
18、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袁凱《京師得家書》
20、嘆息繁華地,興廢兩悠悠。袁去華《水調歌頭定王臺》
21、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賈島《題詩后》
22、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劉長卿《新年作》
24、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蘇軾《蝶戀花春景》
25、明眸皓齒誰復見,只有丹青余淚痕。蘇軾《虢國夫人夜游圖》
26、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27、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28、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29、思歸未可得,書此謝情人。李白《送郄昂謫巴中》
30、鄉國真堪戀,光陰可合輕。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32、悵離群萬里,恍然驚散。張炎《解連環孤雁》
33、少小離鄉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34、門有車馬客,駕言發家鄉。陸機《門有車馬客行》
36、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崔顥《長干行君家何處住》
37、水驛江程去路長。陸游《南鄉子歸夢寄吳檣》
38、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周密《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
39、朔風正搖落,行子愁歸旋。李白《郢門秋懷》
40、思欲委符節,引竿自刺船。元結《賊退示官吏》
41、西風來勸涼云去,天東放開金鏡。史達祖《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
42、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杜甫《絕句二首》
43、憑君莫問:清涇濁渭,去馬來牛。元好問《人月圓玄都觀里桃千樹》
44、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
46、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
47、騁望因高云外盡,鄉關回首愧煙蘿。石茂華《九月九日登長城關》
48、薊城通漠北,萬里別吾鄉。李頎《古塞下曲》
50、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51、青衫記得章臺月,歸路玉鞭斜。劉迎《烏夜啼離恨遠縈楊柳》
52、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韋應物《聞雁》
53、正見空江明月來,云水蒼茫失江路。歐陽修《晚泊岳陽》
54、六翮飄飖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馀年。高適《別董大二首》
55、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沈如筠《閨怨二首其一》
56、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李白《行路難其二》
57、到歸時、定有殘英,待客攜尊俎。周邦彥《瑣窗寒寒食》
59、如今白首鄉心盡,萬里歸程在夢中。清江《送婆羅門》
60、辜負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張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61、送老薤鹽何處是,我緣應在吳興。陳克《臨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62、夢里相思,故國王孫路。陳子龍《點絳唇春日風雨有感》
63、浮紅漲綠魚文起。賀鑄《惜余春急雨收春》
64、楚鄉飛鳥沒,獨與碧云還。錢起《送夏侯審校書東歸》
65、晞發處,怡山碧。劉克莊《滿江紅和王實之韻送鄭伯昌》
66、喚我溪邊太乙舟,瀲滟盛芳醑。葛立方《卜算子賞荷以蓮葉勸酒作》
67、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戴叔倫《轉應曲邊草》
68、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王績《野望》
70、家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高適《除夜作》
71、亦有白骨歸咸陽,營家各與題本鄉。王建《渡遼水》
72、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73、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蘇軾《臨江仙送王緘》
75、客行野田間,比屋皆閉戶。姚合《莊居野行》
76、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杜甫《宿府》
77、憑卻長江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陳亮《念奴嬌登多景樓》
78、自從一閉風光后,幾度飛來不見人。李益《隋宮燕》
79、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二首》
戍邊將士思鄉情懷的詩句是篇二
寒冬,陰雨霏霏,雪花紛紛,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鄉途中踽踽獨行。
道路險峻,又饑又渴;但邊關漸遠,鄉關漸近。此刻,他遙望家鄉,撫今追昔,不禁思緒紛繁,百感交集。
艱苦的軍旅生活,猛烈的戰斗場面,無數次的登高望歸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現。《采薇》,就是三千年前這樣的一位久戍之卒,在歸途中的追憶唱嘆之作。
其類歸《小雅》,卻頗似《國風》。全詩六章,可分三層。
既是歸途中的追憶,故用倒敘手法寫起。前三章為一層,追憶思歸之情,表達難歸原因。
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疊詞申意并循序漸進的方式,抒發思家盼歸之情;而隨著時間的一推再推,這種心情更加急忙難忍。首句以采薇起興,但興中兼賦。
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饑。所以這順手拈來的起興之句,是口頭語眼前景,反映了戍邊士卒的生活苦況。
邊關士卒的“采薇〞,與家鄉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戍役不僅艱苦,而且漫長。
(另還有一種說法,“比〞將為比作戍邊戰士,暗喻戰士生命的流逝。)“薇亦作止〞、“柔止〞、“剛止〞,循序漸進,形象地刻畫了薇菜從破土發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莖葉老硬的生長過程,它同“歲亦莫止〞和“歲亦陽止〞一起,喻示了時間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長。
歲初而暮,物換星移,“曰歸曰歸〞,卻久戍不歸;這對時時有生命之虞的戍卒來說,怎能不“憂心烈烈〞。那么,為什么戍役難歸呢?后四句作了層層說明:遠離家園,是由于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由于戰事頻頻;無暇休整,是由于王差無窮。
其根本原因,則是“玁狁之故〞。《漢書?匈奴傳》說:“(周)懿王時,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國。
中國被其苦,詩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云云。〞這可視為《采薇》之作的時代背景。
對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責。這樣,一方面是懷鄉情結,另一方面是戰斗意識。
前三章的前后兩層,同時交織著戀家思親的個人情和為國赴難的責任感,這是兩種相互矛盾又同樣真實的思想感情。其實,這也構成了全詩的情感基調,只是思歸的個人情和戰斗的責任感,在不同的章節有不同的表現。
四、五章追述行軍作戰的緊張生活。寫出了軍容之壯,戒備之嚴,全篇氣勢為之一振。
其情調,也由憂傷的思歸之情轉而為昂揚的戰斗之情。這兩章同樣四句一意,可分四層讀。
四章前四句,詩人自問自答,以“維常之華〞,興起“君子之車〞,流露出軍人特有的高傲之情。接著圍繞戰車描寫了兩個戰斗場面:“戎車既駕,四牡業業。
豈敢定居,一月三捷。〞這概括地描寫了威武的軍容、昂揚的士氣和頻繁的戰斗;“駕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這又進而具體描寫了在戰車的掩護和將帥的指揮下,士卒們緊隨戰車沖鋒陷陣的場面。
最終,由戰斗場面又寫到將士的裝備:“四牡翼翼,象弭魚服。〞戰馬強壯而訓練有素,武器精良而戰無不勝。
將士們每日嚴陣以待,只由于玁狁實在猖狂,“豈不日戒,玁狁孔棘〞,既反映了當時邊關的形勢,又再次說明白久戍難歸的原因。《毛序》根據這兩章對軍旅生活的描寫,認為《采薇》是“遣戍役〞、勸將士之詩。
這與詩意不符。從全詩表現的矛盾情感看,這位戍卒既戀家也識大局,似乎不乏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
因此,在漫長的歸途上追憶起昨日出生入死的戰斗生活,是極自然的。掩蓋全篇的情感主調是凄愴的家園之思。
或許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驚醒了戍卒,他從追憶中回到現實,隨之陷入更深的凄愴之中。追昔撫今,痛定思痛,怎能不令“我心傷悲〞呢?“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是寫景記時,更是抒情傷懷。
個體生命在時間中存在,而在“今〞與“昔〞、“來〞與“往〞、“雨雪霏霏〞與“楊柳依依〞的情境變化中,戍卒深切體驗到了生活的虛耗、生命的流逝及戰爭對生活價值的否定。絕世文情,千古常新。
今人讀此四句仍不禁棖觸于懷,黯然神傷,也主要是體會到了詩境深層的生命流逝感。“行道遲遲,載渴載饑〞,加之歸路漫漫,道途險阻,行囊匱乏,又饑又渴,這眼前的生活窘境又加深了他的憂傷。
“行道遲遲〞,似乎還包含了戍卒對父母妻孥的擔憂。一別經年,“靡使歸聘〞,生死存亡,兩不可知,當此回歸之際,必然會生發“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李頻《渡漢江》)的憂懼心理。
然而,上述種種憂傷在這雨雪霏霏的田野中,無人知道更無人安慰;“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全詩在這孤獨無助的悲嘆中終止。綜觀全詩,《采薇》主導情致的典型意義,不是抒發遣戍役勸將士的戰斗之情,而是將王朝與蠻族的戰爭沖突退隱為背景,將附屬于國家軍事行動的個人從戰場上分開出來,通過歸途的追述集中表現戍卒們久戍難歸、憂心如焚的內心世界,從而表現周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反感。
《采薇》,似可稱為千古厭戰詩之祖。在藝術上,“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被稱為《三百篇》中最正確詩句之一。自南朝謝玄以來,對它的評析已綿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闡釋史。
王夫之《姜齋詩話》的“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和劉熙載《藝概》的“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
戍邊將士思鄉情懷的詩句是篇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家鄉。
⑴靜夜思:靜靜的夜里,產生的思緒。
⑵床:今傳五種說法。
一指井臺。已經有學者撰文考證過。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程實將考證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刊物上,還與好友創作了《詩意圖》。
二指井欄。從考古發現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構水井。古代井欄有數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這方框形既像四堵墻,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說明井與床有關系,其關系的發生則是由于兩者在形狀上的相像與功能上的類同。古代井欄專門有一個字來指稱,即“韓〞字。《說文》釋“韓〞為“井垣也〞,即井墻之意。
三“床〞即“窗〞的通假字。本詩中的‘床’字,是整治與異議的焦點。我們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詩的寫作背景是在一個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圓前后,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鄉之情。
既然抬頭看到了明月,那么不可能身處室內,在室內隨便一抬頭,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們斷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體是什么,很難考證。從意義上講,‘床’可能與‘窗’通假,而且在窗戶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參照宋代版本,‘舉頭望山月’,便可證明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從時間上講,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對原意的忠誠度上,更加可靠。
四取本義,即坐臥的器具,《詩經·小雅·斯干》有“載寐之牀〞,《易·剝牀·王犢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說,講得即是臥具。
五馬未都等認為,床應解釋為胡床。胡床,亦稱“交床〞、“交椅〞、“繩床〞。古時一種可以折疊的便捷坐具,馬扎功能類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類似物,兩邊腿可合起來。現代人常為古代文獻中或詩詞中的“胡床〞或“床〞所誤。至遲在唐時,“床〞依舊是“胡床〞(即馬扎,一種坐具)。
⑶疑:好像。
⑷舉頭:抬頭。
戍邊將士思鄉情懷的詩句是篇四
在還家的路上又飽受饑寒,
的凄愴心情。
這首詩
描寫了周人向往和平穩定的生活環境,
對戰爭的厭倦。
這時正逢北方游牧民族侵
猶然而生。
全詩通過歸途的追述集中表現戍卒們久戍難歸、
憂心如焚的內心世界,
從而表現周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反感。充滿了對家鄉的思念。
我感悟到了生命的無能與嘆息。
在保家衛國的精神
感受個體精神境界對于自然生命的超越。
歸途中感受個體生命對苦難的體認,
《采薇》
通過情緒詩意般的流露和宣泄,
提出了一個冷峻的理性思考。
在浩瀚博
大永恒的宇宙中,
人渺小的不及一粒微塵,
人來這個世界的時候不是自己的選擇,
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也不是自己的選擇,但是他們那份精神令人感動。
《采薇》中的主人公一場戰爭將他無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代理出票合同標準文本
- 企業購買勞動合同標準文本
- 買賣傭金合同樣本
- 中標服務費合同樣本
- 委托代理進口合同二零二五年
- 含回購條款的股權轉讓協議二零二五年
- 公司給干股股份協議書
- 公司內部股權無償贈與轉讓協議
- 二零二五版國家拆遷補償協議
- 修補砂漿出售合同樣本
- 美國鐵塔分析計算程序TOWER中文操作手冊
- 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類型及項目合理造價估算標準表
- 一組超全面的5S可視化標準課件
- 10KV供配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鋼結構施工方案(鋼結構-施工方案)
- 《民法典》合同編實務培訓課件
- 《產業經濟學》課程思政教學案例
- 施工組織設計管理臺帳
- 閉合導線計算表(帶公式)
- 商務禮儀培訓52873734(PPT143頁)
- (高清正版)T_CAGHP 066—2019危巖落石柔性防護網工程技術規范(試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