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遼金文學史習題集_第1頁
宋元遼金文學史習題集_第2頁
宋元遼金文學史習題集_第3頁
宋元遼金文學史習題集_第4頁
宋元遼金文學史習題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6宋元遼金文學史習題集第五編宋代文學單項選擇題147.宋代古文運動最早的先驅人物是()。A.王禹唐B.穆修C.柳開D.林逋148.王禹偁晚年自編的文集是()。A.《小畜集》B.《河東先生集》C.《穆參軍集》D.《嘉祜集》149.王禹偁在學習白居易詩的同時,更重視和推崇的唐代詩人是()。A.李白B.韓愈C.王維D.杜甫150.在宋初“三體”詩中,王禹偁應屬()。A.白居易體B.西昆體C.宮體D.晚唐體151.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是()。A.歐陽修B.蘇軾C.曾鞏D.梅堯臣152.蘇舜欽和梅堯臣是()。A.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人物B.開創北宋詩風的重要作家C.宋詞的開創者D.北宋形式主義詩風的代表153.宋代文學發展到巔峰時期的偉大代表作家是()。A.歐陽修B.王安石C.陸游D.蘇軾154.北宋時,文章帶有戰國縱橫家色彩的作家是()。A.柳開B.蘇洵C.王安石D.范仲淹155.西昆體的代表作家是()。A.李維B.丁渭C.穆修D.楊億156.在宋初詞壇影響最大、成為詞從晚唐五代過渡到宋代的關鍵人物是()。A.范仲淹B.歐陽修C.王安石D.晏殊157.在慢詞體制形成過程中,起了關鍵作用的作家是()。A.范仲淹B.柳永C.歐陽修D.蘇軾158.柳永的集子是()。A.《珠玉詞》B.《樵歌》C.《清真詞》D.《樂章集》159.在宋詞發展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疏雋開子瞻,深婉開少游”的作家是()。A.馮延巳B.晏殊C.歐陽修D.柳永160.北宋第一個大量寫作慢詞長調的詞人是()。A.秦觀B.柳永C.晏殊D.歐陽修161.《淮海集》的作者是()。A.王令B.柳永C.賀鑄D.秦觀162.北宋后期詞的代表作家是()。A.周邦彥B.柳永C.蘇軾D.秦觀163.周邦彥的詞以知音律、備法度和風格醇雅著稱,以其為代表的詞派是()。A.稼軒詞派B.清雅詞派C.大晟詞派D.婉約詞派164.易安居士是()。A.秦觀B.李清照C.柳永D.辛棄疾165.《漱玉集》的作者是()。A.晏殊B.周邦彥C.朱敦儒D.李清照166.蘇軾的號是()。A.子瞻B.潁濱遺老C.東坡居士D.半山167.晚年自號“六一居士”的作家是()。A.曾鞏B.歐陽修C.王安石D.梅堯臣168.《元豐類稿》的作者是()。A.范仲淹B.蘇舜欽C.曾鞏D.蘇轍169.“山谷體”是指()的詩歌。A.黃庭堅B.陳與義C.陳師道D.呂本中170.提出“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的作家是()。A.黃庭堅B.呂本中C.蘇軾D.韓愈171.江西詩派的“一祖”是指()。A.杜甫B.韓愈C.蘇軾D.黃庭堅172.《江西詩社宗派圖》的作者是()。A.呂本中B.陳與義C.陳師道D.嚴羽173.宋代影響最大的詩歌流派是()。A.西昆詩派B.江西詩派C.江湖詩派D.四靈詩派174.陸游的號是()。A.醉翁B.放翁C.笠翁D.誠齋175.陸游的詩集是()。A.《劍南詩稿》B.《誠齋集》C.《元豐類稿》D.《欒城集》176.陸游的文集是()。A.《容齋隨筆》B.《元豐類稿》C.《小畜集》D.《渭南文集》177.有“古今律詩第一”之譽的宋代詩人是(A.蘇軾B.王安石C.陸游D.黃庭堅178.陸游的詩歌創造是()。A.南宋詩歌風格的一大轉變B.公認的真正的“活法”詩C.我國古代愛國主義文學發展的一個高峰D.江西詩派的嫡傳179.《老學庵筆記》的作者是(),A.楊萬里B.朱熹C.洪邁D.陸游180.陸游所寫的一部旅行日記是()。A.《入蜀記》B.《夢梁錄》C.《容齋隨筆》D.《老學庵筆記》181.楊萬里創作的詩歌被稱為()。A.半山體B.稼軒體C.易安體D.誠齋體182.南宋詞壇的第一大家是()。A.陸游B.辛棄疾C.李清照D.姜夔183.辛棄疾在宋代詞壇創立了風格獨特的()。A.易安體B.東坡體C.樵歌體D.稼軒體184.辛棄疾的詞作中最具有特色的是()。A.農村詞B.英雄詞C.詠春詞D.艷情詞185.辛棄疾著名詞句“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的篇名是()。A.《采桑子·書博山道中壁》B.《清平樂》C.《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D.《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186.辛棄疾詞內容豐富,風格多樣,但其主導風格是()。A.溫婉柔麗B.清新灑脫C.豪放悲壯D.曠達疏放187.南宋中后期,崛起的一個以姜夔為代表的新詞派是()。A.隱逸詞派B.愛國詞派C.江湖詞派D.清雅詞派188.張炎在《詞源》中,對白石詞的總評是()。A.生澀瘦硬B.慷慨悲壯C.“清空”“騷雅”D.溫婉雅麗189.在南宋詞壇上與辛棄疾、吳文英鼎足而三的作家是()。A.史達祖B.姜夔C.陳亮D.劉克莊190.宋代理論性最強、影響最大的一部詩話是()。A.《滄浪詩話》B.《彥周詩話》C.《六一詩話》D.《后山詩話》191.嚴羽《滄浪詩話》論詩的主要方法是()。A.以情論詩B.以理論詩C.以禪喻詩D.以詞喻詩192.《指南錄》的作者是()。A.汪元量B.文天祥C.劉克莊D.戴復古193.下列作家中屬于“永嘉四靈”的是()。A.徐璣B.劉克莊C.嚴羽D.戴復古194.下列作家中屬于“永嘉四靈”的是()。A.徐照B.劉克莊C.嚴羽D.戴復古195.下列作家中屬于“永嘉四靈”的是()。A.嚴羽B.劉克莊C.翁卷D.戴復古196.下列作家中屬于“永嘉四靈”的是()。A.戴復古B.劉克莊C.嚴羽D.趙師秀197.《西廂記諸宮調》的作者是()。A.宇文虛中B.董解元C.元好問D.黨懷英198.金代文壇最杰出的大家是()。A.蕭觀音B.黨懷英C.董解元D.元好問199.白樸所寫的著名歷史劇是()。A.《墻頭馬上》B.《梧桐雨》C.《趙氏孤兒》D.《李逵負荊》200.白樸所寫的《墻頭馬上》是一部()。A.愛情喜劇B.歷史劇C.神仙道化劇D.諷刺喜劇201.元初在梨園享有盛譽、被稱為“曲狀元”的劇作家是(j。A.王實甫B.關漢卿C.馬致遠D.白樸202.馬致遠的代表作是()。A.《陳摶高臥》B.《青衫淚》C.《漢宮秋》D.《墻頭馬上》203.在“元曲四家”中,擅寫神仙道化劇的是()。A.關漢卿B.王實甫C.白樸D.馬致遠204.《柳毅傳書》的作者是()。A.高文秀B.尚仲賢C.紀君祥D.李好古205.《雙獻功》的作者是()。A.尚仲賢B.李好古C.紀君祥D.高文秀206.《李逵負荊》的作者是()。A.康進之B.李好古C.高文秀D.尚仲賢207.《西廂記》共有()。A.一本四折B.五本二十折C.四本十六折D.五本二十一折208.元雜劇最優秀的代表作家是()。A.王實甫B.馬致遠C.關漢卿D.白樸209.關漢卿歷史劇的代表作是()。A.《單刀會》B.《竇娥冤》C.《救風塵》D.《望江亭》210.關漢卿的《救風塵》、《謝天香》、《金線池》均屬于()。A.歷史劇B.愛情風月劇C.神仙道化劇D.公案劇211.關漢卿公案劇的代表作是()。A.《魯齋郎》B.《竇娥冤》C.《蝴蝶夢》D.《緋衣夢》212.元代后期雜劇作家中創作成就最高的是()。A.喬吉B.鄭光祖C.鐘嗣成D.宮天挺213.鄭光祖表現才子佳人纏綿情愛的代表作是()。A.《倩女離魂》B.《梅香》C.《兩世姻緣》D.《楊州夢》214.“元曲四大家”是()。A.鄭光祖、王實甫、白樸、鐘嗣成B.關漢卿、白樸、馬致遠、王實甫C.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D.關漢卿、王實甫、鄭光祖、鐘嗣成215.周德清的一部在中國語音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是()。A.《四聲切韻》B.《中原音韻》C.《錄鬼簿》D.《太和正音譜》216.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專門為劇作家樹碑立傳的戲曲史著作《錄鬼薄》的作者是()。A.鄭光祖B.周德清C.喬吉D.鐘嗣成217.《琵琶記》的作者是()。A.高明B.元好問C.馬致遠D.湯顯祖218.《琵琶記》是()。A.元雜劇B.諸宮調C.散曲D.南戲219.“南曲之祖”指的是()。A.《張協狀元》B.《荊釵記》C.《琵琶記》D.《拜月亭記》220.元代前期散曲創作的大家是()。A.關漢卿B.馬致遠C.白樸D.王和卿221.馬致遠的被譽為“秋思之祖”的散曲是()。A.《雙調·夜行船》(百歲光陰)B.《中呂·陽春曲》(“題情”其五)C.《越調·天凈沙》(秋思)D.《越調·憑欄人》(寄征衣)222.元后期散曲創作成就最高的代表人物是()。A.喬吉張可久B.張養潔張可久C.喬吉睢景臣D.張可久貫云石223.《小山樂府》的作者是()。A.喬吉B.張養浩C.劉時中D.張可久224.元朝中期文壇的領袖人物是()。A.虞集B.趙孟頫C.姚燧D.揭傒斯225.元代后期杰出的少數民族抒情詩人是()。A.虞集B.劉因C.薩都剌D.楊載226.楊維楨的宮詞、竹枝詞和古樂府在元末極為流行,世稱()。A.白居易體(白體)B.誠齋體C.鐵崖體(鐵體)D.半山體227.“元詩四家”中詩歌內容量豐富的是()。A.虞集B.揭傒斯C.楊載D.范梈228.楊維楨詩被稱為()。A.樂府體B.香奩體C.宮體D.鐵崖體229.著名詩選、詩話兼詩論《瀛奎律髓》的作者是()。A.嚴羽B.司空圖C.方回D.劉克莊參考答案:147.C148.A149.D150.A151.A152.B153.D154.B155.D156.D157.B158.D159.C160.B161.D162.A163.Cl64.Bl65.D166.C167.B168.C169.A170.A171.A172.A173.B174.B175.A176.D177.C178.C179.D180.A181.D182.B183.D184.B185.C186.C187.D188.C189.B190.A191.C192.B193.A194.A195.C196.D197.B198.D199.B200.A201.C202.C203.D204.B205.D2O6.A207.D208.C209.A210.B211.B212.B213.A214.C215.B216.D217.A218.D219.C220.B221.C222.A223.D224.A225.C226.C227.B228.D229.C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寫在括號內)1、宋初最早起來反對五代體,并以恢復韓愈、柳宗元古文傳統為己任的人是()。A.柳開B.田錫C.穆修D.王禹偁2.在文論中發揚了韓愈.柳宗元求通變的文學精神的人是()。A.柳開B.田錫C.穆修D.王禹偁3.搜集校刻韓愈和柳宗元的文集,對古文的承傳起了積極作用的人是()。A.柳開B.田錫C.穆修D.王禹偁4.《小畜集》的作者是()。A.柳開B.田錫C.穆修D.王禹偁5.開創宋詩中學習杜甫的風氣的人是()。A.柳開B.田錫C.穆修D.王禹偁6.晚唐體的代表人物是()。A.柳開B.田錫C.穆修D.林逋7.“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一聯出自林逋的詩歌()。A.《山園小梅》B.《戲答元珍》C.《東溪》D.《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8.提出了文章“傳道而明心”的主張的人是()。A.柳開B.田錫C.穆修D.王禹偁9.宋初影響最大的文學流派是()。A.“白體”B.“西昆體”C.“晚唐體”D.“江西詩派”10.西昆體與晚唐體的繁盛,均在()一朝。A.宋太宗B.宋徽宗C.宋真宗D.宋高宗11.西昆體詩人師法的對象是晚唐的()(近體律詩)。A.李商隱B.賈島C.姚合D.杜牧12.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人物是()。A.柳開B.王禹偁C.歐陽修D.梅堯臣13.歐陽修的美學風格被稱為“六一風神”所針對的文體是()。A.詩歌B.散文C.詞D.詩話14.歐陽修的詩歌長于七言古體,注重“以文為詩”,其師法對象是()。A.柳宗元B.賈島C.韓愈D.姚合15.下列詩歌中屬于歐陽修的代表作有()。A.《戲答元珍》B.《東溪》C.《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D.《山園小梅》16.“野鳧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詩句是自梅堯臣的詩歌()。A.《戲答元珍》B.《東溪》C.《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D.《山園小梅》17.蘇舜欽的詩風以豪獷雄放而超邁橫絕為主要特色,其代表作是()。A.《戲答元珍》B.《東溪》C.《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D.《山園小梅》18.宋代“熙寧變法”的主將,論文以適用為本,長于議論說理的文學家是()。A.梅堯臣B.蘇軾C.歐陽修D.王安石19.被王安石稱為“奇才”,他的詩歌具有闊大而雄健的特色的詩人是()。A.王令B.蘇軾C.歐陽修D.蘇舜欽20.曾鞏的文集名為()。A.《元豐類稿》B.《西昆酬唱集》C.《嘉祐集》D.《欒城集》21.蘇洵的文集名為()。A.《元豐類稿》B.《西昆酬唱集》C.《嘉祐集》D.《欒城集》22.蘇轍的文集名為()。A.《元豐類稿》B.《西昆酬唱集》C.《嘉祐集》D.《欒城集》23.子瞻是()的字。A.蘇洵B.蘇軾C.蘇轍D.蘇舜欽24.蘇軾在嘉祐二年(1057)考中進士,時主考官為()。A.歐陽修B.王安石C.曾鞏D.司馬光25.“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出自蘇軾的()。A.《書摩詰藍田煙雨圖》B.《桂枝香·金陵懷古》C.《六國論》D.《自題金山畫像》27.蘇詞最大的特色是()。A.“以賦為詞”B.“以文為詞”C.恪守詞的傳統D.“以詩為詞”28.“蘇黃”是蘇軾在詩歌上與()的并稱。A.山谷B.后山C.簡齋D.誠齋29.江西詩派的宗主是()。A.呂本中B.陳師道C.陳與義D.黃庭堅30.黃庭堅的詩歌創作以學()為宗旨。A.蘇軾B.楊億C.杜甫D.陸游31.黃庭堅的詞與()并稱為“秦七黃九”。A.東坡B.淮海C.稼軒D.易安32.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提出江西詩派的“一祖三宗”之說,一祖為()。A.陳師道B.杜甫C.陳與義D.黃庭堅33.提出“詩窮而后工”之說的人是()。A.歐陽修B.王安石C.梅堯臣D.蘇舜欽35.作《江西詩社宗派圖》,并且也是第一個用宗派觀念來論詩人群體的人是()。A.呂本中B.陳師道C.陳與義D.黃庭堅36.在詩歌創作上提出“活法”說的人是()。A.呂本中B.陳師道C.陳與義D.楊萬里37.北宋時期以專工令詞而且以詞名世的第一人是()。A.歐陽修B.晏殊C.柳永D.蘇軾38.晏殊的詞集名為()。A.《樂章集》B.《珠玉詞》C.《東坡樂府》D.《小山詞》39.慢詞體制的開創者是()。A.歐陽修B.晏殊C.柳永D.蘇軾40.柳永的詞集名()。A.《樂章集》B.《珠玉詞》C.《東坡樂府》D.《小山詞》41.柳永慢詞重要的創作特點是()。A.“以賦為詞”B.“以文為詞”C.恪守詞的傳統D.“以詩為詞”42.秦觀的詞集名()。A.《樂章集》B.《珠玉詞》C.《淮海集》D.《小山詞》43.《小山詞》的作者是()。A.賀鑄B.晏幾道C.周邦彥D.柳永44.作詞數量在北宋僅次于蘇軾的詞人是()。A.賀鑄B.晏幾道C.周邦彥D.柳永45.被陳廷焯.王國維稱為是北宋詞的集大成的詞人是()。A.賀鑄B.晏幾道C.周邦彥D.柳永46.李清照的詞被稱為()。A.“小山體”B.“稼軒體”C.“易安體”D.“樵歌體”47.《樵歌》的作者是()。A.賀鑄B.朱敦儒C.周邦彥D.辛棄疾48.辛棄疾追憶當年參加耿京領導的抗金義軍經歷的詞是()。A.《清平樂》(茅檐低小)B.《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C.《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D.《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49.《稼軒詞甲集》的編者是辛棄疾門人()。A.劉過B.范開C.張元幹D.張孝祥50.辛棄疾的詞被稱為()。A.“小山體”B.“稼軒體”C.“易安體”D.“樵歌體”51.張元幹著有()。A.《龍洲詞》B.《龍川詞》C.《于湖詞》D.《蘆川詞》52.張孝祥著有()。A.《龍洲詞》B.《龍川詞》C.《于湖詞》D.《蘆川詞》53.陳亮著有()。A.《龍洲詞》B.《龍川詞》C.《于湖詞》D.《蘆川詞》54.劉過著有()。A.《龍洲詞》B.《龍川詞》C.《于湖詞》D.《蘆川詞》55.陸游年輕時曾從()學詩。A.呂本中B.曾幾C.陳與義D.楊萬里56.陸游的詩集名為()。A.《入蜀記》B.《欒城集》C.《劍南詩稿》D.《元豐類稿》57.今存詩9200多首,也因此成為古代作家中最多產的詩人是()。A.白居易B.蘇軾C.陸游D.杜甫58.《示兒》是()的絕筆詩。A.陸游B.陳亮C.劉過D.文天祥59.楊萬里的詩被稱為()。A.“誠齋體”B.“簡齋體”C.“后山體”D.“后村體”60.著有《使金記事詩》72首絕句和《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的詩人是()。A.陸游B.范成大C.楊萬里D.尤袤61.最能體現南宋散文繁榮狀況.類似今之小品文的是()。A.議論文B.敘事文C.理學家的語錄體文字D.筆記文62.清雅詞派的開山人物是()。A.張炎B.姜夔C.吳文英D.史達祖63.姜夔詞集名()。A.《花外集》B.《夢窗詞》C.《白石道人歌曲》D.《詞源》64.評論姜夔詞的特色是“清空”.“騷雅”出自張炎的()。A.《花外集》B.《夢窗詞》C.《白石道人歌曲》D.《詞源》66.史達祖的詞集名為()。A.《山中白云詞》B.《草窗詞》C.《梅溪詞》D.《花外集》67.周密的詞集名()。A.《山中白詞》B.《草窗詞》C.《梅溪詞》D.《花外集》68.王沂孫的詞集名()。A.《山中白云詞》B.《草窗詞》C.《梅溪詞》D.《花外集》69.張炎的詞集名()。A.《山中白云詞》B.《草窗詞》C.《梅溪詞》D.《花外集》70.“永嘉四靈”和“江湖詩派”是南宋后期詩風的主要代表。他們都師法()。A.初唐B.盛唐C.中唐D.晚唐71.江湖詩派的宗師是()。A.劉克莊B.劉過C.劉辰翁D.陳起72.《江湖集》的刊刻者是()。A.劉克莊B.劉過C.劉辰翁D.陳起73.宋代理論性最強.影響最大的一部詩話是嚴羽的()。A.《六一詩話》B.《歲寒堂詩話》C.《韻語陽秋》D.《滄浪詩話》74.《過零丁洋》和《正氣歌》的作者是()。A.陸游B.范成大C.辛棄疾D.文天祥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1、A2、B3、C4、D5、D6、D7、A8、D9、B10、C11、A12、C13、B14、C15、A16、B17、C18、D19、A20、A21、C22、D23、B24、A25、D27、D28、A29、D30、C31、B32、B33、A34、A35、A36、D37、B38、B39、C40、A41、A42、C43、B44、C45、C46、C47、B48、C49、B50、B51、D52、C53、B54、A55、B56、C57、C58、A59、A60、B61、D62、C63、C64、D66、C67、B68、D69、A70、D71、A72、D73、D基本知識1、宋初最早起來反對五代體,并以恢復韓愈、柳宗元古文傳統為己任的人是柳開。2、田錫的主要功績是在文論中發揚了韓愈、柳宗元求通變的文學精神。3、穆修在宋初的主要功績就是搜集校刻韓愈和柳宗元的文集,對古文的承傳起了積極作用。4、王禹偁是宋初文學創作成績最為突出的人物,其自編文集名《小畜集》。5、宋初詩歌“三體”是指:白體、西昆體、晚唐體。6、王禹偁屬于宋初的“白體”詩派。7、“白體”詩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昉、徐鉉、王禹偁。8、宋詩中學習杜甫的風氣是王禹偁開創的。9、晚唐體詩人以晚唐詩人賈島、姚合為師法對象,晚唐體的代表人物是林逋,他被稱為“梅妻鶴子”,他的代表作是《山園小梅》,其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一聯為世所稱。10、王禹偁散文的代表作有《唐河店嫗傳》和《黃州新建小樓記》。11、王禹偁在文論方面的主要貢獻在于提出了文章“傳道而明心”的主張。12、宋初影響最大的文學流派是西昆體,代表人物為:楊億、錢惟演和劉筠。“西昆”之名是因創始人在秘閣唱和的詩集稱《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冊府之意,即指帝王藏書的秘閣。13、西昆體與晚唐體的繁盛,均在宋真宗一朝。14、西昆體詩人師法的對象是晚唐的李商隱(近體律詩)。15、昆體功夫是指講究修辭和資書以為詩。16、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人物。他確立了散體文的正宗地位和詩文平易自然的風格。17、歐陽修散文的基本風格是平易流暢中富于曲折變化。他議論文的代表作有《與高司諫書》和《朋黨論》等,記事文和抒情文的代表作有《醉翁亭記》和《秋聲賦》等。18、歐陽修散文的美學風格被稱為“六一風神”。19、歐陽修的詩歌學習韓愈的“以文為詩”,長于七言古體,可稱之為古文詩體。他詩歌的代表作有《戲答元珍》等。20、葉燮《原詩》認為,開宋詩一代之面目者是梅堯臣、蘇舜欽二人。21、梅堯臣詩歌的風格可稱之為“古淡”,是一種老樹著花的美。“野鳧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出自他的《東溪》詩。22、蘇舜欽的詩風以豪獷雄放而超邁橫絕為主要特色。其《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即為其代表。23、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是宋代“熙寧變法”的主將,論文以適用為本,長于議論說理。24、王安石的詩歌被稱作“王荊公體”、“半山詩”、“半山絕句”,王安石《題張司業詩》說不:“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可移之以論王安石自己詩歌的特點。25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登臨送目)以金陵為描寫對象,感懷六朝盛衰興亡,是懷古詞的名作。26、王令被王安石稱之為“奇才”,他的詩歌具有闊大而雄健的特色。27、“唐宋八大家”中的宋代六家是: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28、曾鞏的文章以“古雅”、“平正”著稱,章法謹嚴,為明代的唐宋派和清代的桐城派所效仿,代表作有《墨池記》、《寄歐陽舍人書》等,文集名《元豐類稿》。29、蘇洵的文集名《嘉祐集》,散文長于議論,代表作有《六國論》等。30、蘇轍的文集名《欒城集》,代表作有《黃州快哉亭記》、《上樞密韓太尉書》等。31、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有《東坡全集》。33、蘇軾在“烏臺詩案”后,以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的名義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因在城東開荒種地,故號東坡居士。34、蘇軾在《自題金山畫像》說:“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是對他后半生的總結之語。35、蘇軾的思想和創作個性是在貶謫黃州之后才真正樹立起來的。36、蘇軾的散文主要分:議論文、記敘文、小品文三類。他的議論文分政論文、史論兩種,記敘文以山水游記和亭臺堂閣記為代表。山水游記的代表作有《前赤壁賦》、《后赤壁賦》等,亭臺堂閣記的代表作有《喜雨亭記》《放鶴亭記》等,小品文的代表作有《記承天寺夜游》、《書臨皋亭》等。37、蘇軾詩歌按題材內容可分為:社會政事詩、山水景物詩、和陶詩、題畫詩四類。38、蘇軾在《書摩詰藍田煙雨圖》中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第一次明確提出了詩畫相通的看法。39、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有《江城子·獵詞》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40、蘇軾的詞集名《東坡樂府》,其詞最大的特色是“以詩為詞”。41、蘇軾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同為宋詩的代表人物。42、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是江西詩派的宗主。他在詩歌理論上提出了“點鐵成金”和“奪胎換骨”等說。他的詩被稱為“山谷體”。43、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均出蘇軾門下,稱“蘇門四學士”。44、黃庭堅的詩歌創作以學杜甫為宗旨,尤其是觀摩杜甫到夔州以后所作的詩篇。他的代表作有《登快閣》等。45、山谷詩的基本特征是求生避熟和求雅脫俗。46、黃庭堅的詞與秦觀并稱為“秦七黃九”。47、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提出江西詩派的“一祖三宗”之說,一祖為杜甫,三宗為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48、陳師道的詩歌被稱為“后山體”,與黃庭堅的“山谷體”并稱,是典型的宋詩。他的代表作有《春懷示鄰里》等。49、歐陽修在《梅圣俞詩集序》里提出“詩窮而后工”之說。50、嚴羽《滄浪詩話》在“以人而論”詩體時,南宋時期僅列“陳簡齋體”和“楊誠齋體”兩家。51、江西詩派之名起于呂本中的《江西詩社宗派圖》。呂本中也是第一個用宗派觀念來論詩人群體的人。52、呂本中在詩歌創作上提出“活法”,目的是“以蘇濟黃”,代表了宋代詩學的精神。53、晏殊是詞從晚唐五代過渡到北宋的關鍵人物,也是北宋時期以專工令詞而且以詞名世的第一人。其詞集名《珠玉詞》54、歐陽修的詞風可分為深婉含蓄和清新疏雋兩類。55、柳永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世稱柳屯田。著有《樂章集》。他是慢詞體制的開創者。56、柳永雅詞的代表作是《雨霖鈴》(寒蟬凄切)和《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等。“以賦為詞”是他慢詞重要的創作特點。57、秦觀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著有《淮海集》。明代張綖《詩余圖譜》把詞體分別為婉約與豪放二類,并分別以秦觀和蘇軾為代表。58、晏幾道世稱“小晏”,著有《小山詞》。59、賀鑄著有《東山詞》,其數量在北宋僅次于蘇軾。他的壓卷之作為《六州歌頭》(少年俠氣)。60、周邦彥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他曾因獻《汴都賦》而為宋神宗賞識,他的詞被陳廷焯、王國維稱為是北宋詞的集大成者。61、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其詞被稱為“易安體”。62、朱敦儒字希真,著有《樵歌》。63、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歷城(今山東濟南)人。22歲聚兵兩千加入耿京領導的抗金義軍,任掌書記。其《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即是對這段生活的追憶。64、辛棄疾中年以后基本上是在帶湖和瓢泉兩個地方隱居。65辛棄疾在生前由其門人范開編輯的詞集名《稼軒詞甲集》,今人鄧廣銘編注有《稼軒詞編年箋注》。他的詞被稱為“稼軒體”。66、辛派詞人包括張元干、張孝祥、陳亮、劉過等人。張元干著有《蘆川詞》,張孝祥著有《于湖詞》,陳亮著有《龍川詞》,劉過著有《龍洲詞》。67、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年輕時曾從曾幾學詩。約20歲時與唐琬結婚,后因母親干涉而離異。陸游曾在當時的軍事前線漢中過了八個月的軍旅生活,故其詩集名為《劍南詩稿》。今存詩9200多首,陸游也因此成為古代作家中最多產的詩人。68、陸游的絕筆詩是《示兒》。69、陸游詩歌創作的中期是從他到達夔州以后開始的。而后期則是從他罷官山陰開始。70、陸游還著有《渭南文集》和《老學庵筆記》、《入蜀記》等。71、中興四大詩人是指: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72、張浚勉勵楊萬里要“正心誠意”,楊萬里因此自號“誠齋”,他的詩也因此被稱為“誠齋體”,以絕句為主,講究“活法”。73、范成大曾出使金國,著有《使金記事詩》一卷,共72首絕句。另著有《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是古代田園詩的名作。74、朱熹著有《四書章句集注》、《楚辭集注》、《詩集傳》等。75、最能體現南宋散文繁榮狀況的是筆記文,類似今之小品文。主要有洪邁的《容齋隨筆》、羅大經的《鶴林玉露》等。76、清雅詞派崛起于南宋中后期,開山人物為姜夔。77、姜夔字堯章,自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著有《白石道人歌曲》,夏承燾有《姜白石詞編年箋校》。78、張炎《詞源》評論姜夔詞的特色是“清空”、“騷雅”。79、吳文英號夢窗,其詞集名《夢窗詞》,存詞340多首,其數量在兩宋詞人中僅次于辛棄疾。張炎《詞源》稱他的詞如“七寶樓臺”。80、史達祖的詞集名《梅溪詞》,周密的詞集名《蘋洲漁笛譜》(一名《草窗詞》),王沂孫的詞集名《碧山樂府》(一名《花外集》)。81、張炎的詞集名《山中白云詞》,并著有總結南宋清雅詞派創作經驗的理論著作《詞源》。82、張炎、王沂孫、周密、蔣捷被清人稱為宋末元初四大家。83、“永嘉四靈”和“江湖詩派”是南宋后期詩風的主要代表。他們都師法晚唐。84、“永嘉四靈”指的是永嘉的四位詩人:徐璣、徐照、趙師秀、翁卷。85、劉克莊是南宋末年的文壇領袖,在詩歌方面是江湖派的宗師。86、江湖詩派因陳起刊刻《江湖集》而得名。其主要成員除劉克莊外,還有戴復古、方岳等。87、宋代理論性最強、影響最大的一部詩話是嚴羽的《滄浪詩話》。嚴羽以禪喻詩,強調“別材別趣”,批評以蘇軾、黃庭堅為代表的宋詩,倡導“以盛唐為法”,對宋以后詩歌創作的宗唐之風產生了較大的影響。88、文天祥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曾以《過零丁洋》詩表明自己拒絕投降的態度,并編有《指南錄》,作有《正氣歌》。宋末的遺民作家另有汪元量、劉辰翁和鄭思肖等。一、名詞解釋30.西昆體30.西昆體是宋初影響極大的重要文學流派。它有廣狹二義,狹義的西昆體單指其近體律詩,廣義的西昆體兼指其四六文。“西昆”之名是因創始諸人在秘閣唱和詩集稱《西昆酬唱集》。《穆天子傳》云:“天子升于昆侖之丘,至于群玉之山,先王之所謂冊府。”據此,后人稱帝王藏書的秘閣為玉山、冊府,西昆指玉山。《西昆酬唱集》共收詩人十七位,多西昆健將,而以楊億、錢惟演、劉筠為魁首。楊、劉齊名,當時影響很大。31.詩文革新運動31.北宋中葉,歐陽修登上文壇,學作古文,倡導古文運動,并很快成為文壇領袖。他不遺余力地褒獎提攜王安石、曾鞏和三蘇,在明確理論指導下積極從事古文創作,形成了浩大的聲勢,確立了古文在散文領域的正宗地位;古文領域的革新也影響到詩歌創作,作詩也講“氣格”,出現了"以文為詩"的現象,開創了一代詩風。人們把這場有力推動宋代文學發展、使宋文、宋詩都能夠自具面目而獨樹一幟的文學變革稱為詩文革新運動。32.江西詩派32.江西詩派因呂本中《江西詩社宗派圖》而得名。此圖是呂本中早年一時興到之作。圖中首列黃庭堅,次列陳師道等,共二十五人。列入圖中的人物,主要是黃庭堅的追隨者和與呂本中有較密切關系的人,主觀色彩較濃。《宗派圖》顯示江西詩派的性質特色有三:一是此詩派為觀念性的社集,而非實際之聚會;二是以風格和師承為判斷的根據,而非地域之劃分,入詩派者并非都是江西人;第三,江西詩派是元祐學的一部分,是作為“紹述”政治的對立物而發展起來的,其盛衰與政局有密切關系。江西詩派的發展可分為發展期、全盛期與衰落期。33.誠齋體33.楊萬里,號誠齋,他所創作的詩歌,被稱為“誠齋體”。“誠齋體”以師法自然的白描手法作詩,具有想象新奇風趣,語言通俗明快,風格流轉圓活的特點。“誠齋體”中以絕句最為出色。34.蘇辛詞派34.北宋的蘇軾,首開宋詞中的豪放詞派。南宋偉大愛國詞人辛棄疾,一生以英雄自詡,其稼軒詞充分表現了他的英雄抱負,襟懷磊落,慷慨淋漓,將氣高天下的東坡詞風在南宋發揚光大,加之與當時渴望恢復的國勢民情相推移磨蕩,又與南渡初期的張元干、張孝祥諸家的詞風相翕合,又有陳亮、劉過等詞人追步唱和,遂形成氣勢磅礴、悲涼感憤的蘇、辛詞派。35.稼軒體35.辛棄疾號稼軒。他是一位具有英雄氣慨的詞人,才氣縱橫,筆力超拔。他的詞不僅內容豐富,在藝術上馳騁百家,轉益多師,而且有極大的開拓和創新。他以散文句法入詞,以經子詩賦之語入詞,以詞說理,帶來了詞體的大解放。無論作長調或小令,都充分表現了自己的才情和體現了自己的人格。他繼蘇軾之后極大地開拓了詞境,使詞在與樂分離之后,仍能夠作為一種內容充實、形式多樣化的新體格律詩獨立存在。他的詞不僅“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而且“色羅萬象”。這種在宋代詞壇別開生面、既慷慨豪放又溫婉嫵媚,而以豪放悲壯為主導風格的詞,人們稱之為“稼軒體”。36.辛派詞人36.指的是南渡前后詞風與辛棄疾相似或相近的作家。既包括早于辛棄疾的南渡初期作家張元干、張孝祥等,也包括和辛棄疾同時或后于辛棄疾、在作詞方面追步辛棄疾的作家陳亮、劉過等人。他們都以濃郁的愛國激情和慷慨悲壯的詞風,共同促成了蘇、辛詞派的形成,成為詞史上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為宋詞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37.永嘉四靈37.“永嘉四靈”是指南宋后期永嘉(今浙江溫州)的四位詩人:徐璣,號靈淵;徐照,字靈暉;翁卷,字靈舒;趙師秀,字靈秀。由于他們四人的字號中均有一“靈”字,故謂之“四靈”。他們又都是永嘉人,詩風極為相似,且都由葉適鼓吹而聞名于世,故謂之“永嘉四靈”。“四靈”以宗唐為號召,實則學習晚唐賈島、姚合的晚唐體,詩風清苦冷僻。刻畫太甚而流于纖巧,但以白描作詩,清新流麗,矯宋人長篇論理之陋習,在文學史上可謂功過參半。38.江湖詩派38.江湖詩派是南宋后期繼永嘉四靈而興起的一個詩派。江湖本是隱士布衣的棲游之地,江湖詩人大都是一些落第的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官宦,登顯祿者極少。由于功名上不得意,迸退失據,他們只得流轉江湖,靠獻詩賣藝維持生活,或游走干謁卿相權貴之門,或結友招群于市井鄉間,結詩社,推盟首,在相互唱和酬詠中消磨歲月,無形中形成一種彼此相近的作詩習氣。當時有書商陳起與江湖詩人相友善,于是刊刻《江湖詩集》、《續集》、《后集》等書。后人以《江湖集》內詩氣味皆相似,故稱之日江湖派。39.諸宮調39.指同一宮調的若干曲牌聯成首尾一韻的短套,再用不同宮調的短套聯綴成長篇的說唱體文學形式,它由韻文和散文兩部分組成,采用唱歌與說白相間的方式演說故事,基本上屬于敘事體。40.元雜劇40.元雜劇又稱北雜劇,是在諸宮調和金院本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成熟的戲劇形式,由“四折一楔子”構成。折是音樂單位,一折里用同一宮調的一套曲子,四折也就是四大套曲子,可選用四種不同的宮調。楔子的篇幅較短,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劇情,起“序幕”的作用,也可放在折與折之間,起過渡承接作用。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在以正旦為主的戲里,只由正旦一人獨唱到底,其他角色都不唱,只有賓白,這是從諸宮調里由女演員或男演員一作獨唱的形式轉化來的。41.散曲41.在元代,散曲一般稱為樂府或詞,有小令和套數兩種基本形式。小令是單支的曲子,又叫“葉兒”,按不同的宮調曲牌創作,曲調不同,字數和句式也不一樣。套數又稱套曲,由兩支以上同宮調曲牌的曲子聯綴而成,曲牌間的聯系有一定的順序,曲詞須一韻到底,結尾時有“煞調”或“尾聲”。作為一種起源于民間新聲音樂文學,散曲具有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恃點,“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成為當時極為流行的雅俗共賞的新詩體。42.元曲四大家42.“元曲四大家”指的是關、馬、鄭、白。在《中原音韻》里,周德清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和馬致遠并列,稱為“關、鄭、白、馬”,這就是后來人們常說的“元曲四大家”。此四人在元曲創作上,都有頗為突出的成就。43.元詩四家43.元大德、延祐年間,虞集、楊載、范槨、揭傒斯四人因有文才人選翰林院,在京師成為士子向慕的著名人物而稱譽詩壇,史稱元詩四家。其中,虞集在元代中期文壇名聲最著,他不僅能詩文,且為當時服膺程、朱理學的道學家,是官方認可的正統儒家文學思想的鼓吹者,并以其較為出色的詩文創作成為執文壇牛耳的領袖人物。,44.鐵崖體44.元代后期著名詩人楊維楨號鐵崖,他所作宮詞、竹枝詞和古樂府在當時極為流行。由于其能自成一派,仿效者很多,故世稱“鐵崖體”或“鐵體”。45.話本45.所謂“話本”,即“說話人”說話的底本,原只是師徒相傳的“說話”的書面“記錄”,并非讓人看的書面著述。它原為口頭文學,所以是口語體,且口氣是針對聽眾的;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小說話本,多已經過下層文人加工潤色,已是可供閱讀的話本小說了。46.南戲46.南戲又稱南曲戲文,原是宋以來南方浙、閩一帶用村坊小曲演唱的民間小戲,它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大曲、諸宮調、滑稽戲等民間說唱技藝,以及元雜劇表演故事的形式,故開始時又叫“永嘉雜劇”或“溫州雜劇”。元滅南宋統一全國并未使南戲消亡,在南北文化交流中,它的故事題材和演唱藝術又受到北雜劇的影響,并逐步成為一種較為成熟的戲劇樣式。南戲在體制上較為自由,曲牌運用比較隨便,劇本常以人物上場、下場分為若干段落,每一段落即為一場。表演不拘一恪,各類角色均可歌唱。戲劇結構的時空轅換相當靈活。47.平話47.平話,即講史話本。元代的講史話本多標名為“平話”,大約取其主要用平常口語講述,一般不加以彈唱的緣故。“平”還有評論之意,說話人講述歷史故事時往往加以評說,所以后人又把“平話”稱為“評話”。平話大多根據各種正史、野史和民間傳說改編而成,淺顯的文言和白話兩種語言并用,穿插詩詞,把龐大復雜的歷史事件編成情節聯貫的長篇故事。只交待大概情節,不做過細的描寫,具有提綱性質。這便于說話人登臺獻藝時,根據各自的演說才能去發揮或增減。48.荊、劉、拜、殺48.荊、劉、拜、殺,即元代四大傳奇《荊釵記》、《劉知遠白兔記》、《拜月亭》和《殺狗記》(簡稱荊、劉、拜、殺)。元代南戲多以愛情婚姻和家庭倫理為故事內容,有宣揚道德教化的創作傾向,四劇中即可看出。“四大傳奇”的曲文都寫得比較通俗易懂,以民間口語為主,很少雕琢和文飾,指事道情,與人說話相似,樸素自然,具生活氣息,這也是元代南戲在藝術上的共同特點。問答題與論述題1、如何理解和看待呂本中的《江西詩社宗派圖》?江西詩派的發展可為哪幾個時期?=1\*GB3①江西詩派之名起于呂本中的《江西詩社宗派圖》。=2\*GB3②一般認為此圖不過是呂本中早年的一時興到之作。=3\*GB3③列入圖中的人物,人物主要是黃庭堅的追隨者和與呂本中關系較為密切的人,認識較早且關系密切的放在前面,認識較晚且關系較疏的放在后面,主觀色彩很明顯。=4\*GB3④《宗派圖》所顯示的江西詩派的性質特色有三:一是此詩派為觀念性的社集,而非實際之聚會;二是以風格和師承為判斷的根據,而非地域之劃分,入詩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是江西詩派作為元祐學術的一部分,是作為“紹述”政治的對立物而發展起來的,其盛衰與政局有密切的關系。=5\*GB3⑤《江西詩社宗派圖》率先提出江西詩派之稱,對宋詩的發展是有貢獻的,以它所提供的線索,可將江西詩派的發展分為三期:一、發展期:北宋后期,在黃庭堅的周圍和身后形成了一個追隨他的人品和創作風格的詩人群,其中兩個主要的文人團體被《宗派圖》收錄,這是江西詩派的第一期;二、全盛期:南宋初期,由于最高統治者的提倡,出現“學者率宗江西”的局面,《宗派圖》顯示了影響,這是江西詩派的第二期;三、衰落期:南宋中期以后,陸游、楊萬里等人先后突破江西詩派的范圍,各自走上了新的創作道路,江西詩派逐漸分化,這是江西詩派的第三期。2、試談柳永對慢詞發展的開創及貢獻。①從宋仁宗天圣年間起,因柳永大量地創作慢詞,宋詞乃始由小令階段進入慢詞時期。②盡管從唐代以來民間就有長調慢曲,并逐漸為士大夫所注意,但真能放下士大夫的架子,和樂工歌女們進行密切合作,為長調慢曲作詞,柳永實屬第一人。③在慢詞體制形成過程中,柳永起了關鍵的作用。他大量填寫慢詞,奠定了長調的形式和體制,就這點而言,他是慢詞體制的開創者。④創體和創調是有關聯的。柳永慢詞多用新調,即使他所用的詞牌與唐五代的名稱相同,在詞的長短與分句形式上卻相異。柳永的創體之功基于他的創調,據今人統計,在宋詞880多個詞調中,有100多個調是柳永首創或首次使用,詞的體制至柳永而始備。⑤柳永在詞體和詞調方面的開創,為宋詞在表現功能和藝術風格的拓展奠定了基礎。3、李清照詞作有什么樣的藝術特點??(1)前期詞多清麗妍媚,后期詞多凄清明凈。(2)抒情委婉含蓄,耐人尋味。(3)善于用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表達內心感情。(4)語言上以俗為主,“皆以尋常語度入音律”,“發清新之思”,形成了獨特的“易安體”風格。4、陸游詩歌主要有哪幾方面的內容?(1)抗金愛國的永恒主題,收復中原失地的強烈愿望。(2)政治主題:批判諷刺南宋執政者內部主和、投降派。(3)田園詩:《游山西村》是反映田園生活的代表作。(4)愛情詩:《沈園》二首體現了詩人對前妻唐婉的深情,也是對家長粗暴干涉子女婚姻所造成的悲劇的的控訴。5、元代文學有什么樣的總體特點?試舉例說明。①俗文學取代雅文學,占據文學的主體地位。其主要原因:一是文人際遇的改變;二是市民階層的壯大,改變了接受者的層次結構。②敘事文學較之抒情文學發達。③具有自然顯暢、活潑生動的美學風貌。“元曲之佳處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王國維《宋元戲曲史》)6、元雜劇的形式體制特點是怎樣的?(1)一般為“一本四折”。“折”是由同一宮調的若干曲子連綴而成的一個單元。四折成為一本。許多劇本還有楔子。(2)劇本分曲詞、賓白、科(介)三部分。(3)角色分末、旦、凈三類。“一角眾腳”(4)全劇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7、《趙氏孤兒》取得了怎樣的思想藝術成就?(1)《趙氏孤兒》的思想成就:A、通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復仇主題,宣揚了正義必勝的精神信念。B、贊頌程嬰、公孫杵臼等人在道德行為中所表現出的人格力量。C、以隱寓的手法,反映了作者的民族意識。(2)《趙氏孤兒》的藝術成就:A、極其濃重的悲劇色彩。B、緊張而激烈的戲劇沖突。C、在戲劇沖突中刻畫人物性格。如程嬰、公孫杵臼、屠岸賈均性格鮮明。8、南戲有什么樣的內容、體制特點?(1)以表現婚姻愛情、家庭倫理題材為主;(2)以“出”為單元,沒有長短限制;(3)各角色都可以唱,有合唱、伴唱等形式;(4)唱腔以南方曲調為主,柔和婉轉,伴奏多用管樂;(5)與雜劇相比,唱詞的押韻更靈活。9、《琵琶記》具有什么樣的悲劇意蘊?談談你對蔡伯喈和趙五娘這兩個人物形象的看法。悲劇意蘊:(1)作者思想與作品內容的矛盾性《琵琶記》前身為宋代戲文《趙貞女蔡二郎》。作者的主觀動機是宣揚封建教化,卻又真實地描繪了功名利祿和家庭幸福的沖突,“事君”和“事父”的沖突,理念和情感的沖突,在一定程度上就暴露出封建道德本身的矛盾。(2)《琵琶記》悲劇廣泛的社會性宋代科舉制度造成的棄妻現象和輿論的譴責;元代民間對書生的憐憫和同情。人物形象:蔡伯喈:矛盾性格、精神痛苦,反映了知識分子的軟弱性和復雜心態。趙五娘:是劇中塑造得最為動人的形象,溫順善良,吃苦耐勞,忘我犧牲,堅韌不拔,體現了中國勞動婦女的傳統美德。首先,她不滿于丈夫被逼赴科舉考試之舉。其次,她在侍奉老人方面自覺地承擔了最大的犧牲。再是拒絕蔡公關于再嫁的遺命。第六編遼金元文學一、基本知識1、契丹族詩人的創作在遼代文學中占主導地位。2、寺公大師創作的《醉義歌》是遼詩中最長的詩篇。3、金初詩歌的代表人物有:宇文虛中、吳激、蔡松年。4、元好問《中州集》提出的“國朝文派”主要有蔡珪、黨懷英和王庭筠等組成。5、金代的董解元根據唐代傳奇小說《鶯鶯傳》,利用民間講唱文學形式諸宮調,創作了《西廂記諸宮調》。6、金代后期以文學批評著稱的人物是王若虛,他著有《滹南詩話》。7、金代后期文學的代表人物是:元好問、趙秉文、楊云翼、李純甫。8、元好問是金代文壇最杰出的作家,他的文學創作標志著金代文學的最高成就。9、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是北方鮮卑族的后代。他編有金代歷史文化文獻總集《中州集》。10、元好問28歲時作的《論詩三十首》,是唐宋以來最系統、最全面的一組論詩絕句。11、清人趙翼《跋遺山詩》云:“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12、元雜劇又稱北雜劇,是在諸宮調和金院本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成熟的戲劇形式,由四折一楔子構成。13、前期元雜劇以大都(今北京)為中心,代表作家有白樸、馬致遠、關漢卿等。元貞、大德年間是元雜劇最為繁榮時期。14、元好問把自己與白樸的關系比喻為唐代元稹和白居易的關系。15、白樸的詞集名《天籟集》。他的雜劇僅存《梧桐雨》和《墻頭馬上》兩種,都取材于白居易的詩歌。16、白樸的《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直接取材于白居易的《長恨歌》,是著名的歷史劇。17、白樸的《墻頭馬上》全名《鴛鴦簡墻頭馬上》,取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銀瓶》一詩,又以宋官本雜劇《裴少俊伊州》和金院本《鴛鴦簡》為創作依據。主要寫裴少俊與李千金的故事。18、馬致遠號東籬,被稱為“曲狀元”,現存雜劇七種,以歷史劇《漢宮秋》為代表。19、馬致遠以擅長寫神仙道化劇而被稱為“馬神仙”。20、王實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僅存雜劇三種:《西廂記》、《麗春堂》、》《破窯記,以《西廂記》最為著名。21、王實甫《西廂記》的基本故事情節本于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但多有發展。體制長達五本二十一折。22、《西廂記》展開劇情有兩條線索:主線是張生、鶯鶯和紅娘與老夫人之間的矛盾沖突,副線是鶯鶯、張生、紅娘之間的性情沖突。23、前期元雜劇繁榮之地除大都外,另有真定、東平、平陽等地也聚集了不少雜劇作家。24、紀君祥的《趙氏孤兒》全名《趙氏孤兒冤報冤》,劇中的正面人物是程嬰、公孫杵臼、韓厥等,反面人物有屠岸賈等。25、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根據《趙氏孤兒》作有劇本《中國孤兒》。26、尚仲賢的《柳毅傳書》取材于唐代李朝威的傳奇小說《柳毅傳》。它與李好古的〈〈張生煮海〉〉被認為是元代神話劇的雙璧。27、高文秀被稱為“小漢卿”,他的《雙獻功》和康進之的《李逵負荊》都以李逵為描寫對象,是著名的水滸戲。28、石君寶的《秋胡戲妻》全名《魯大夫秋胡戲妻》,其故事最早見于劉向的《列女傳》,秋胡妻名羅梅英。29、王國維的《宋元戲曲考》認為關漢卿的雜劇成就“當為元人第一”。30、關漢卿號已齋叟,他的性格和為人在套曲〔南呂·一枝花〕《不伏老》中相當鮮明的表白。31、關漢卿是元代創作雜劇最多的作家,存目有60余種,現存18種,可分為歷史劇、愛情風月劇和社會公案劇三類。32、關漢卿歷史劇的代表作是《單刀會》,全名《關大王單刀會》。它與另外一部歷史劇《西蜀夢》,都是寫關羽的。33、關漢卿的《救風塵》、《謝天香》、《金線池》分別以宋引章、謝天香、杜蕊娘三位妓女為主角。34、《竇娥冤》全名《感天動地竇娥冤》,是元雜劇中最著名的悲劇。35、竇娥在臨刑前對天發的三樁誓愿是:血濺素練,六月飛雪,楚州三年不降甘霖。36、《竇娥冤》的故事框架與“東海孝婦”的故事相似,它淵源于西漢劉向的《說苑》,又見于《漢書·于定國傳》和干寶的《搜神記》。37、元代后期雜劇的創作中心從北方的大都轉移到南方的古杭(今杭州),并產生了“古杭書會”、“武林書會”等創作團體。38、元代后期雜劇的代表作家是鄭光祖,他的代表作是《倩女離魂》。此劇是根據唐人傳奇《離魂記》改編而來,全名《迷青瑣倩女離魂》,描寫了張倩女與王文舉的愛情故事。39、周德清的《中原音韻》把關漢卿、白樸、馬致遠和鄭光祖并稱為“元曲四大家”。40、宮天挺的歷史劇《范張雞黍》、喬吉的愛情婚姻劇《揚州夢》、秦簡夫的家庭倫理劇《東堂老》、無名氏的《陳州糶米》都是元代后期雜劇的重要作品。41、元代后期的戲劇理論著作有周德清的《中原音韻》,戲劇史著作有鐘嗣成的《錄鬼簿》。42、元代的散曲有小令和套數兩種。雜劇與散曲合稱元曲。43、馬致遠的〔越調·天凈沙〕《秋思》被譽為“秋思之祖”。44、元代后期散曲的代表人物是喬吉和張可久。45、張養浩著有散曲集《云莊休居自適小樂府》,他的《潼關懷古》是散曲名篇,其中“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概括出千古興亡的結局。46、貫云石著有散曲集《酸甜樂府》。47、張可久著有《小山樂府》,他是元代寫作散曲最多的作家。48、睢景臣以散曲套數〔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知名。劉時中的兩篇〔正宮·端正好〕《上高監司》套數以散曲論政,頗具特色。49、姚燧與虞集被清人稱為“元文兩大家”。50、趙孟頫著有《松雪齋文集》,他詩歌的代表作是《岳鄂王墓》。51、“元詩四大家”是指虞集、楊載、范梈和揭傒斯四人。52、薩都剌和楊維楨的詩歌代表了元詩的特色。53、楊維楨號鐵崖,他的宮詞、竹枝詞和古樂府被稱為“鐵崖體”或“鐵體”。54、由民間“說話”衍生出來的話本小說和講史話本,是中國白話短篇小說和長篇通俗演義的濫觴。55、宋代民間的“說話四家”即小說、說鐵騎兒、說經、講史書。現在我們見到的宋元話本主要是“小說”和“講史”兩家。56、現存宋人講史話本僅有《五代史平話》和《宣和遺事》兩種。另有《大唐三藏取經話》則屬于“說經”話本。57、元代的講史話本多標明為“平話”。58、南戲又稱南曲戲文,初名“永嘉雜劇”或“溫州雜劇”。它形成于宋代,較北雜劇為早。60、《張協狀元》是現存最早的南戲劇本,它與《宦門子弟錯立身》和《小孫屠》都是因收錄在《永樂大典戲文三種》而得以留存下來。61、元代“四大傳奇”是指四部南戲作品:《荊釵記》、《劉知遠白兔記》、《拜月亭記》和《殺狗記》。62、傳奇原指唐人小說,后借指元代南戲,明代“傳奇”一詞又成為南方諸聲腔戲曲的通稱,主要指弋陽腔和昆山腔的劇本。63、高明字則誠,號菜根道人,溫州瑞安(今屬浙江)人。他的《琵琶記》標志著南戲的成熟,被稱為“南曲之祖”。64、《琵琶記》的男主人公名蔡伯喈,女主人公名趙五娘。65、《琵琶記》劇情發展的兩條線索是:一條線索是蔡伯喈登第、為官、入贅,在牛丞相家享榮華富貴;另一條線索趙五娘在家苦守、勸慰公婆,糟糠自饜,剪發買葬。66、明代曲論家把《琵琶記》稱為傳奇中的“神品”。簡單解釋題(若有和“第三部分名詞解釋”同題者,則依據“第三部分名詞解釋”。)《醉義歌》現存寺公大師創作的《醉義歌》,長達一百二十句,是遼詩中最長的詩篇。此詩原為契丹文,經耶律楚材譯為漢語后流傳于世。詩人以飲酒為契機,縱情放歌,自比陶淵明和李太白,脫形跡于醉鄉,雜糅儒、佛、道思想以求解脫。“借代異才”金初文壇的作家,主要由兩部分人組成。一是由遼入金的文臣,很少有作品流傳;再就是由宋入金的文士,他們入金后的作品流傳下來的比較多。清人莊仲方在《金文雅序》里稱為“借代異才”,揭示了金初文學的起因及其性質。國朝文派金世宗和金章宗年間,金與南宋講和,偃武修文,建學養士,涌現出一批在金朝領土上成長起來的作家,使金代文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他們的創作風格與由宋入金的文人不同,屬于真正的金代作家。元好問在《中州集》里將他們歸為“國朝文派”。諸宮調取同一宮調的若干曲成首尾一韻的短套,再用不同宮調的短套聯結成長篇的說唱體文學形式,它由韻文與散文兩部分組成,采用歌唱與說白相間的方式演說故事,基本上屬于敘事體,但它的唱詞中有接近代言的成分,對戲劇藝術的發展有重要影響。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董解元是金章宗時代的下層文人,“解元”是金、元時代對讀書人的一種敬稱。他根據唐傳奇小說《鶯鶯傳》進行再創作,利用宋、金民間流行的諸宮調這種民間講唱文學形式,成功地寫出了結構宏偉、情節曲折和唱詞優美的《西廂記諸宮調》(簡稱《董西廂》)。《趙氏孤兒》《趙氏孤兒》是一出張揚正義,鞭撻邪惡而著名的古典悲劇作品。紀君祥對《史記》所提供的史料進行了必要的改動和藝術化的處理,故事情節更曲折生動,矛盾沖突更集中尖銳。正面人物比歷史記載更為生動、崇高,是正義的化身;反面人物也更陰險毒辣。但基本精神并沒有脫離歷史材料所提供的本質真實。《墻頭馬上》此劇全名《鴛鴦簡墻頭馬上》,取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銀瓶》一詩。《墻頭馬上》是一出帶有較濃喜劇色彩的愛情劇,以緊湊、生動的情節安排和鮮明的人物形象刻畫見長。劇中正面歌頌青年男女爭取婚姻自主、諷刺封建家長,人物生動、劇情活潑,藝術風格輕松。《柳毅傳書》和《張生煮海》尚仲賢的《柳毅傳書》取材于唐代李朝威的著名傳奇小說《柳毅傳》,是一個情節曲折生動的神話故事。經改編后,書生柳毅的思想性格帶有更多的世俗生活意味。李好古的《張生煮海》同樣是神話劇,同樣演述書生與龍女的婚姻故事,與《柳毅傳書》被認為是元代神話劇的雙璧。但《張生煮海》超現實的虛幻意味要更濃一些,具有神仙道化劇的出世傾向。元代水滸戲中的李逵高文秀人稱“小漢卿”,尤擅長寫黑旋風李逵。僅存的《雙獻功》里,李逵敢作敢當,盡顯草莽英雄的粗豪氣派。劇中還突出刻畫了李逵粗中有細的另一面。高文秀將鹵莽粗豪的好漢本色與細心機敏集于李逵一身,從而使這一形象很有些智勇雙全的味道。康進之《李逵負荊》里的李逵雖然不夠冷靜,甚至有些魯蠻,可他那是非分明、敢作敢為的精神,仍值得稱道。關漢卿關漢卿是元雜劇最優秀的代表作家。他親自參加戲劇演出實踐,并以畢生精力從事雜劇創作,寫出大量符合戲劇藝術特征的典范作品;不僅在一劇四折、一人主唱等方面進行了可貴的探索,而且在戲劇的布置結構、情節安排和語言運用方面意匠經營,在草創階段為雜劇體制的完備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關漢卿的歷史劇有《哭存孝》、《單刀會》、《西蜀夢》和《陳母教子》等。其中《單刀會》和《西蜀夢》是較早出現的三國戲,而且都是寫關羽。《單刀會》是關漢卿歷史劇的代表作。此劇構思很有特點,善于用鋪墊和渲染手法塑造人物。該劇風格沉雄壯烈。《西蜀夢》則是一出令英雄氣短的劇作。秦簡夫的家庭倫理劇秦簡夫著有雜劇五種,均以表現家庭倫理為主題。代表作《東堂老》寫了商人李茂卿幫助、教誨好友兒子揚州奴的故事,表現了“儒商”的道德倫理觀。《趙禮讓肥》贊美儒者的理想人格,大力宣揚子孝、弟悌和母慈等傳統倫理道德。《剪發待賓》具有濃厚的說教氣息。周德清的《中原音韻》周德清的《中原音韻》主要是一部研究當時漢語音韻的著作,在中國語音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但它同時兼有曲韻、曲論、曲譜、曲選四種作用,也是古代曲學的開山之作。書里的“正語作詞起例”部分,集中反映了作者“韻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語,字暢語俊,韻促音調”的北曲創作主張。散曲散曲是用來清唱的曲文,性質上更近于合樂的詩歌。元代散曲一般稱為樂府或詞,有小令和套數兩種基本形式。作為一種起源于民間新聲的音樂文學,散曲具有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特點,“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成為當時極為流行的雅俗共賞的新詩體。張養浩的《云莊樂府》張養浩著有散曲集《云莊休居自適小樂府》。他的散曲作品多寫于辭官退隱期間,創作出不少意象清新的山水佳作,還把詠史懷古引入曲中。以詩入曲,把曲作為一種新的抒情詩體來寫,具有奔放浩蕩的氣韻。代表作《潼關懷古》、《過金山寺》。貫云石的《酸齋樂府》貫云石,維吾爾族人,號酸齋。絕大部分散曲作品作于歸隱杭州后。主要分為隱逸雅趣的流連山水之作和寄情聲色而寫戀情的兩大類。在元代后期流行的崇尚清麗雅正的曲壇上,貫云石以豪放、俊逸、較為質樸自然的作品獨樹一幟。睢景臣和劉時中的散曲睢景臣以“制作新奇”的散曲套數《高祖還鄉》聞名于世。此作新奇之處在于用反諷的手法,通過一個未曾見過大場面的鄉民妙趣橫生的口吻,對富貴還鄉的統治者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劉時中主要以兩篇《上高監司》的散曲套數知名。此作以散曲論政,直接針砭時弊,較為罕見。薩都剌的詩詞薩都剌,回族人。他身上保持著民族的性格氣質,可他長期受漢文化的熏陶,后半生又生活在山水明麗的江南,作為南北文化交融孕育出來的抒情詩人,其情感既有熱烈豪放的一面,也有清婉細膩的一面。兩方面的融合,使他的詩詞作品形成清新俊逸的風格特征。西域詩人在元代后期,一批來自西域的少數民族詩人崛起于詩壇,他們中較著名的有馬祖常、迺賢、泰不華、余闕和丁鶴年等。他們都是來自西域的色目人。西域詩人的崛起,是元代后期詩壇的一大景觀。宋人“說話四家”中國古代民間“說話”的“話”字,當故事講,謂以故事敷衍說唱,相當于后來的“說書”。“說話”可追溯到隋唐,但到了宋代才廣為流行。在宋代民間的“百戲技藝”中,以“說話”最為發達,而且分“說話四家”,即小說、說鐵騎兒、說經、講史書。話本小說的由來話本小說是經過文人編撰整理的小說話本。所謂“話本”,是“說話人”說話所依據的底本,原只是師徒相傳的“說話”和書面“記錄”。它原為口頭文學,是口語體,而且口氣是針對聽眾的;但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小說話本,多已經過下層文人的加工,已是可供閱讀的話本小說了。宋元話本小說的題材內容分為四類。一、“煙粉類”,專講男女戀愛、煙花芬黛;二、“靈怪”類,講神仙妖術和異物顯靈作怪;三、“傳奇”類,講人世間的奇人奇事,以及種種悲歡離合的軼事奇聞;四、公案類,講各種斷案故事所謂“月黑風寒壯士心”。講史話本“講史”是宋人“說話四家”里較為重要的一家。其特點之一是篇幅較長,類于后來長篇歷史小說,大多歷敘史實而雜以虛辭,其大事據歷代書史文傳編寫,而細節描寫則多出于說話人的虛構增飾。流傳至今的宋人講史話本很少,僅《五代史平話》和《宣和遺事》兩種。《五代史平話》又稱《新編五代史平話》,是現存最早的“講史”話本,但元明以來未見著錄,現今流傳的是“宋巾箱本”。由口語和文言兩種文體組成,口語為說話人自編,而文言部分幾乎都是從史書轉錄的。表明早期講史話本是依附史籍編成的,在題材上沒有突破史書的限制,語言也未糅合成和諧的整體,其人物描寫也較為平淡。元代講史話本的特點元代的講史話本多標名為“平話”,大約取其主要用平常口語講述,一般不加以彈唱的緣故。另外,“平”還有評論之意,說話人講述歷史故事時往往加以評說,所以后人又把“平話”稱為“評話”。平話大多根據各種正史、野史和民間傳說改編而成,淺顯的文言和白話兩種語言并用,穿插詩詞。宋元講史話本的歷史地位宋元講史話本雖多為對史料的補綴聯屬而成,藝術的加工比較粗糙,卻是中國長篇通俗章回小說發展的濫觴。另外,講史平話的篇幅一般都比較長,須分多次演說,常常一講就是十天半月,而且很受歡迎,這對長篇白話章回小說的成書也有直接的影響。三、思考題(依據此處歸納、掌握。)為什么說元好問是金代最杰出的代表作家?①元好問身上兼備北方民族的豪健英杰的氣質和深厚的漢民族文化底蘊,堪稱金代文學史上的一代偉人。他的論詩詩、喪亂詩,以及清雄頓挫的詞作,標志著金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和獨特價值。②元好問是一位有著明確創作追求和理論自覺的詩人,他28歲時初作的《論詩三十首》,是唐宋以來最系統、最全面的一組論詩絕句,集中地體現了他的審美追求和詩歌創作觀。③元好的詩現存1400余首,在金代人里不僅數量最多,藝術成就也是最高的。他最感人的作品是金亡后寫的喪亂詩,具有蒼涼沉郁而悲憤高亢的特點,從而形成了情調悲涼而骨力蒼勁的獨特風格。④元好問的詞今存近380首,是金元詞壇最多產的一代巨擘。他的詞風以豪放為主,是蘇、辛之后作詞極為豪健疏快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