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戰2023年高考語文三輪沖刺最新模擬題分類集訓古代詩歌閱讀2(山西省懷仁市一中2023屆高三二模語文)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兩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下山歌宋之問下禽山兮多所思,攜佳人兮步遲遲。松間明月長如此,君再游今復何時。和宋之問下山歌王無竟日云暮兮下嵩山,路連綿兮樹石間。出谷口兮見明月,心裴回兮不能還。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宋詩首句直抒胸臆,表達出嵩山之游后有很多的思緒,次句和第三句敘事寫景,直到尾句點明所思為何,巧妙與首句呼應。B.王詩開篇記敘,交代了下山的時間,用游覽時間之長,側面襯托出嵩山之景的美好。全詩移步換景,表現真切自然。C.這兩首詩均為楚辭體詩,這種詩體以“兮”字為重要外在標志,其情感表達多以政治性、群體性傾向為主。D.兩首詩都寫到了“明月”意象,宋詩寫的明月永恒,意在反襯;而王詩寫的是明月皎潔,意在正面烘托。16.兩首詩是紀游嵩山的唱和之作,試比較兩者在抒發的思想感情上有何異同?!敬鸢浮?C.相同之處:兩首詩都表達了詩人對嵩山之景的喜愛和留戀不舍之情。不同之處:①宋詩寫的是一種淡淡的哀愁。明月常在,何時再來?作者將一種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暫作對比,其中既有對人生良辰美景的流連,又有不能長期擁有的悵恨,表現的是一種理性的無奈。②王詩側重表達流連忘返之情。既如此之美,何必離去?抒寫的是一種不能離去的癡心與執著,表廣東省2023屆高三一??脊糯姼栝喿x(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過襄陽樓元稹襄陽樓下樹陰成,荷葉如錢水而平。拂水柳花千萬點,隔樓鶯舌兩三聲。有時水畔看云立,每日樓前信馬行。早晚暫教王粲①上,庾公②應待月華明?!咀ⅰ竣偻豸樱簴|漢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眾,被稱為“七子之冠冕”。②庾公:東晉時期名臣、名士庾亮。據載,庾亮在武昌時,曾登南樓賞月,所以后人便以“庾公樓”為詠月夜的典故,亦以詠主客歡娛相得。.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前四句寫襄陽樓下之勝景,“樹陰”“荷葉”“柳花”“鶯舌”美不勝收,但“千萬點”和“兩三聲”卻透露出人生失意的煩憂。B.第五六句寫襄陽樓下之閑人,雖然“有時”“每日”均不得上樓,但“水畔看云立”和“樓前信馬行”的生活頗有悠然自得之樂。C.前六句起句寫樓,繼而寫水;順手承之再寫水,順手承之再寫樓;轉筆索性再又寫水,再又寫樓,重重疊疊,妙筆相赴,一氣渾成。D.尾聯借用典故抒發情感,在對王粲和庚亮的遙想中,寄托著詩人開闊的胸襟、淡泊的心志和寄情于自然、縱情于吟詠的人生態度。.金圣嘆評價此詩說:“從來文章一事,發由自己性靈,便聽縱橫鼓蕩。一受前人欺壓,終難走脫牢籠?!缥⒅嗽?,真是不受一人欺壓,只聽自己鼓蕩?!闭埥Y合詩歌作分析。(6分)答案15.A(3分)16.本詩三次寫樓,三次寫水,錯落重疊,是為“鼓蕩”;(2分)襄陽樓下景物多樣,人事種種,作者獨對“樓”和“水”情有所鐘,這樣的關注點發自詩人“性靈”,是詩人“只聽自己”的結果;(2分)這樣的寫法前所未見,可謂詩人獨創,這就使詩歌擺脫了“前人欺壓”,“走脫牢籠”,表現出一派嶄新的氣象。(2分)[6分,每點2分。若有其他說法,只要于文有據,言之有理,可酌情賦分。]評分細則:①第一個點回答重疊、反復、多次得1分,結合詩句分析得1分。②第二個點回答按照主觀情感,抒發個人感受得1分,結合詩句分析得1分。③第三個點回答獨創、創新、不落窠臼得1分,結合詩句分析得1分。安徽省合肥市九校聯盟2022-2023學年高三下學期階段聯考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登杭州城鄭谷漠漠江天外,登臨返照間。潮來無別浦,木落見他山。沙鳥晴飛遠,漁人夜唱閑。歲窮歸未得,心逐片帆還?!咀ⅰ縿e浦:江河入海處稱“浦”,又稱“別浦”。.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上句把目光投向遼遠的江天之外,為全詩設置廣闊的背景。B.首聯下句“登臨返照間”展示夕陽返照的景象,暗示了登臨的時間。C.頸聯從視覺和聽覺著筆,寫漁人白天靜觀沙鳥,夜晚閑唱漁歌。D.最后一句寄情于帆,將“歲窮歸未得”的思鄉之情表達得含蓄蘊藉。.宋代范晞文點評說:“(鄭谷)有句云‘潮來無別浦,木落見他山‘,李洞有'樓高驚雨闊,落覺城空',非不佳,但‘驚''覺'兩字失于有意,不若谷詩之自在?!蹦阌X得哪兩句更好?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答案.C(“沙鳥晴飛遠”是詩人登臨所見,不是漁人靜觀沙鳥。).鄭詩更好。①鄭詩"潮來無別浦,木落見他山”兩句,上句描寫出潮水涌漲、江與岸平,下句寫遠山葉落、山形畢現,兩句視野開闊,意境深遠,有陶淵明“悠然見南山”之妙。②“無”“見”二字客觀呈現詩人登臨所見,自然天成。李詩“樓高驚雨闊,木落覺城空”兩句中的“驚”“覺”二字更側重于描繪主觀感受,略顯刻意。(每點3分,意對即可,若答李詩更好,言之成理則酌情給分)2023屆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二次聯考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大稀?春雨周邦彥對宿煙收,春禽靜,飛雨時鳴高屋。墻頭青玉麻①,洗鉛霜都盡,嫩梢相觸。洞逼琴絲,寒侵枕障,蟲網吹黏簾竹。郵亭無人處,聽檐聲不斷,困眠初熟。奈愁極頓驚,夢輕難記,自憐幽獨。行人歸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車毅。怎奈向、蘭成②憔悴,衛玲清嬴,等閑時、易傷心目。未怪平陽客③,雙淚落、笛中哀曲。況蕭索、青蕪國。紅梅④鋪地,門外荊桃如菽。夜游共誰秉燭?【注】①青玉旅,喻新竹。②蘭成,南朝庾信之字。③平陽客,漢人馬融。④紅樓,指落花。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墻頭”三句,細膩描寫春風中新生翠竹品質高潔,生機勃勃。B.下闋用庾信等人的典故,既豐富了詞的內容,又含蓄寄托深情。C.詞的末句用問句作結,與上闋“自憐幽獨”相照應,加深愁情。D.本詞是一首長調,言辭工巧,長于鋪敘,構思別致,寓情于景。16.這首詞以“春雨”為題,借景抒情,詞的下闋看似沒有寫春雨,實則句句都有春雨,請結合相關內容具體分析。(6分)答案.A(“品質高潔”錯誤。).①下闋開頭寫行人歸心似箭,但綿綿春雨使道路積水,馬車難行,詩人內心焦急無奈。②接著連用庾信、衛玲和馬融三個典故,極寫詩人因春雨滯留、欲歸不能的愁悶心情。③最后寫落紅鋪地,櫻桃如豆,春事消歇,作者借寫春雨無情,渲染了游子思鄉之情。(評分細則:答對1點2分,滿分6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白話詩詞】昨夜的煙霧已經散盡,四處聽不見鳥兒的啼鳴,只有飛落的雨滴敲打著屋頂。墻角處那蔥翠的竹子,皮上的粉霜都已被沖洗干凈,稚嫩的竹梢互相磕碰。濕氣使琴弦都已變潮,寒意侵入枕頭帷幢之間,蜘蛛網吹粘在竹簾上??蜕崴闹芗澎o無人,屋檐的水溜滴個不斷,不覺使人睡眼朦朧。怎奈愁悶至極連連驚醒,恍惚的夢境難成記憶,更感到幽居的孤苦伶仃。遠行之人,歸心似箭。最令人擔心的就是泥濘的道路上積滿雨水,車轂難行,歸期難卜。真是無奈啊,我就像庾信那樣因思鄉而憔悴,因憂愁而像衛玲那樣清瘦弱羸,旅途滯留,困頓清閑,更易愁損心目。難怪當年客居平陽的馬融,聽得笛聲便會傷心得雙淚直流。更何況原本繁花盛開的庭園,被風雨摧殘得滿目蕭瑟,雜草叢叢。凋落的花瓣片片點點,滿地鋪紅,門外的櫻桃己大如豆粒。在這愁風苦雨后的夜晚,有誰和我秉燭共游?【詩詞賞析】本詞既寫了春雨,又通過對雨景的描寫抒發行旅為雨所困的愁悶情緒,引發游子相思之情。開頭三句渲染雨意來臨時的環境氣氛。隔宿雨意釀成,煙霧散去,夜靜寂,聽不見春禽的啼鳴,只聽見雨點敲打屋頂的淅瀝聲響?!帮w”“鳴”寫出了春雨的勁急?!皦︻^”三句寫出被雨水洗得一塵不染的墻頭新竹用嫩梢相互碰觸的動人景象。這是室外雨景,接下來三句則是描寫雨天室內景象。琴絲、枕障、簾竹都受到春雨濕氣的浸潤?!皾櫋薄昂钡茸?,準確地捕捉了春雨的特征,寫出了人們對春雨微妙而深刻的感受。以上九句,詞人調動了多種感覺器官,對春雨進行了全方位的描繪。同時也渲染了一種凄冷孤寂的氛圍。春雨帶給人新的感覺,卻難以抹去內心的相思之情?!班]亭”三句即寫行人孤獨,一人在外,百無聊賴,只有春雨伴隨入眠的愁苦心情。結尾三句,“愁極頻驚”準確寫出了行人因愁緒太深,在睡夢里忽然驚起的情景;但驚起后,卻又“夢輕難記”,令人沮喪,只有“自憐幽獨”,愁緒更深一層。下闋開頭兩句寫行人歸心似箭,卻遇天雨路阻,歸程無法“速”的焦急與無奈。接著連用了庾信、衛價和馬融的三個典故,說明自己思念遠方的親人之深,正如庾信憔悴成病、衛玲心神大傷、馬融聞笛落淚的悲傷。這里極寫了行旅被雨阻、欲歸不能的愁悶心情?!皼r蕭索”三句又回到春雨,既寫了其無情,又寫了它的多恩,帶給作者無限的感慨,以“夜游共誰秉燭”的疑問作結,與上闋“自憐幽獨”相照應,寫出了作者無奈的愁悶。此詞寫景抒情,寓情于景,音律復雜多變,構成獨特旋律。江蘇省南京市、鹽城市2023屆高三第二次模擬古詩詞閱讀(8分)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15?16題。靜齋張敏則舍人贈詩因用其韻為酬戴復古的次詩書一派清,學如耕稼到秋成。十年閉戶存吾道,萬事無心逐世情。葉落花開關氣數,山長水遠是功名。
摩攣老眼看新貴,九鼎鴻毛孰重輕。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是一首酬和贈答詩,詩人用友人張敏則贈詩之韻寫成,然后回贈給他。B.葉落花開自有其客觀規律,人生的功名之路正如山水迢遠,漫長而曲折。C.“摩學老眼”傳神地寫出了詩人對新貴的不屑,以及對自身年老的感傷。D.九鼎本為重,鴻毛本為輕,但詩人卻對此發出了疑問,表達出批判之意。16.詩歌前兩聯對我們讀書做學問有哪些啟示?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敬鸢浮?C.①“胸次詩書一派清”告訴我們胸有詩書,才會保持內心清明。②做學問猶如耕種,啟示我們要勤奮、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獲。③“十年閉戶存吾道,萬事無心逐世情”強調做學問要心無旁鷲,專心致志?!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C.“對自身年老的感傷”錯,“摩學老眼”指用手揉揉眼睛,是對看新貴的動作描寫,沒有表現對自身年老的感傷。故選C。.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的能力?!靶卮卧姇慌汕濉币馑际牵盒赜性姇艜3謨刃那迕?,啟示我們要飽讀詩書,學有所成,才會保持內心清明。“學如耕稼到秋成”意思是:做學問就猶如耕種,到秋收成熟的季節自然就有收獲,啟示我們要勤奮、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獲?!笆觊]戶存吾道,萬事無心逐世情”意思是:十年時間閉門不出研究我的學說,萬事不放在心上,不必計較世間風氣。啟示我們做學問要心無旁瞥,專心致志。江西省九校聯盟2022-2023學年高三3月聯考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小題。人日有懷愚齋張兄緯文①[金]元好問書來聊得慰懷思,清鏡平明見白髭。明月高樓燕市②酒,梅花人日草堂詩。風光流轉何多態,兒女青紅又一時。澗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歲寒枝。[注]①詩寫于1247年。1243年元好問應元邀請,出使燕京,與張緯文相聚,是冬,離京回忻州。元好問,金末至元朝時期詩人,金亡后不仕。張緯,字緯文,號愚齋,詩人好友。②燕市,燕京。.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首聯直抒胸臆,既表達出收到老友書信后暫且可以緩解愁懷的且驚且喜心態,又感慨自己華年已逝,深沉而抑郁地傾訴作者滿懷的離情別思。B.頷聯寫昔日與好友在燕京的短暫歡聚,如今在梅花綻放的人日里詩人獨自吟誦杜甫的詩篇,通過今昔的對比,具體地寫出了二人之間山川難隔的高情厚誼。C.頸聯寫隨著時間推移,世態流變,青年男女穿紅戴綠一片歡樂景象。既是詩人對自己生活情景的描述,更是詩人自寬自慰豁達灑脫心靜的流露。D.全詩虛實結合以詩人主觀視角的轉換來描述和抒懷,首聯起筆扣題寫對友人的懷思,中間兩聯追憶當年景象,尾聯抒寫發自肺腑的真情。.本詩尾聯“澗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歲寒枝”抒情用了什么手法?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深意?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答案14.D15.①尾聯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②不畏“歲寒”的“澗底孤松”既是自況,也象征著身處卑位卻傲然孤高的品格,表達自己作為金朝遺老隱居不仕的堅貞節操。③以歲寒而不凋的“澗底孤松”表達與友人共勉的情懷,要學習“孤松”品格,在逆境中保持高風亮節?!窘馕觥?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歌內容的能力。D.“中間兩聯追憶當年景象”說法錯誤,頸聯是詩人對自己生活情景的描述,寫的是當今世態,不是追憶。15.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抒情手法、思想情感的能力。托物言志的手法:托物言志是指詩人通過描繪客觀事物的某一個方面的特征來表達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尾聯中作者表面上是贊美孤松不畏嚴寒的精神,實際上“澗底松”是一種人格操守的象征。“澗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歲寒枝”的意思是:溝澗下邊一株孤松,長得十分茂盛,足有兩千尺高,充分顯示著它不畏嚴寒的精神。詩人化用左思詩意,“澗底松”已經成為一種人格操守的象征;“孤”字,寫出了松樹的孤標獨傲;“二千尺”寫出了松樹的高大偉岸。即使冬寒嚴酷,狂雪殘壓,他仍然傲然屹立,蔥綠一片。詩人以此來自比,象征著身處卑位卻傲然孤高的品格,表達了他作為金朝遺老隱居不仕的堅貞節操?!皾镜坠滤伞庇髦笇幵柑幧肀拔⒁惨3謿夤?;“歲寒枝”,古人以歲寒喻世亂,以松、竹、梅為歲寒三友,喻堅持氣節的人們。尾聯的詩意由懷念友人,而升華成為對友人的勉勵,詩人以歲寒而不凋的“澗底孤松”表達與友人共勉的情懷,勸勉張緯文堅守節操,要像松竹一樣,挺立在歲寒之際,學習“孤松”品格,在逆境中保持高風亮節。2023屆東北三省四城市聯考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過故人陳羽山居戴叔倫向來攜酒共追攀,此日看云獨未還。不見山中人半載,依然松下屋三間。
峰攢仙境丹霞上,水繞漁磯綠玉灣。
卻望夏洋懷二妙,滿崖霜樹曉斑斑。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從昔日拜訪友人、飲酒歡聚寫起,由昔日相聚之樂寫出今日拜訪之因B.詩人以友人看云未還,表現其隱居山間飄逸自在、超然出塵的高士形象。C.聯、頸聯意象相對密集,既寫山中景色的美好,又寫訪友不遇的苦惱。D.本詩以歸路所見霜樹斑斑的景象收束全篇,表現詩人停留顧望不愿即去。16.金圣嘆評此詩,訪友不得,“于懷雖不大佳,于興亦不大惡也”,對這一觀點應怎樣理解?請簡要分析。【答案】.C.①詩人拜訪友人而不得見面,一定有無數惋惜、悵惘;②雖然不遇友人,不妨暫且觀其山居,以盡訪友之興;③仰見峰巒紅霞,俯看山1水綠灣,想到友人身在其間的雅趣,亦不失訪友之興。【解析】【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的能力。C.“又寫訪友不遇的苦惱”錯誤?!安灰娚街腥税胼d,依然松下屋三間”意思是:半年沒有見到友人,山中的風光依然。詩中未見“訪友不遇的苦惱”之情。故選Co【1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坝趹央m不大佳,于興亦不大惡也”意思是:訪友不得,雖然心情不是很好,但是訪友的興致還不錯。詩人專程訪友,“此日看云獨未還”,友人卻看云未還,不能和友人見面暢談,內心一定有無數惋惜、悵惘;“不見山中人半載,依然松下屋三間“,雖然不見友人,但山光依舊“峰攢仙境丹霞上,水繞洵磯綠玉灣”,不遇友人,卻也不妨暫且觀其山居,以盡訪友之興;“峰攢仙境丹霞上,水繞漁磯綠玉灣”,詩人抬頭就能看到漫天的紅霞,低頭能觀賞曲水綠灣,想到友人身在其間的雅趣,亦不失訪友之興。浙江省湖州、衢州、麗水4月高三教學質量檢測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1576題。感遇(其二)【唐】陳子昂蘭若生春夏,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感遇(其一)【唐】張九齡蘭葉春蕨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注】①蘭若,指蘭花和杜若,皆是草本植物。②芋蔚,草木茂盛。③朱蕤,紅色的花。.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幽獨空林色”一句,詩人贊美蘭若秀色超群,以群花的失色來襯托蘭若的綽約風姿?!斑t遲”“裊裊”二詞分別形容“白日”“秋風”,寫出白天漸短、秋風吹拂的特點。C.張詩一、二句對仗工整,“蕨蕤”點出蘭草迎春勃發之勢,“皎潔”突顯秋桂高潔之質。D.張詩五、六句以“誰知”引出山中隱者,寫出蘭花因山中隱者的觀賞而心生喜悅之情。.兩首詩都寫到了蘭花,表達的情感并不相同,請簡要分析。(6分)答案.D(“蘭花因山中隱者的觀賞而心生喜悅”錯,蘭花不因隱者喜悅而改變心意、心生歡喜).①陳詩寄托了個人懷才不遇的身世之感。(2分)前面著力突出蘭若壓倒群芳的風姿,實則是以其“幽獨空林色”喻指自己出眾的才華;后面以“白日晚”“秋風生”“盡搖落”寫寒光威迫、芳華逝去,寄托了身世之感。(1分)②張詩表明詩人潔身自好、不圖名、不求顯達的志向。(2分)詩中春蘭、秋桂的美好,完全出于自然本性,而并非為了求得人們的賞識。表明詩人潔身自好、不求顯達的志向。(1分)陳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閱讀答案及全詩賞析感遇(其二)陳子昂蘭若生春夏,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注】①陳子昂:唐代詩人,有政治抱負卻屢遭排擠。②蘭、若,指蘭花和杜若,皆是草本植物。③羊蔚,草木茂盛。④朱蕤,紅色的花。 蕤(rui):花草下垂的樣子。⑤冒,覆蓋。賞析:、這首五言詩通篇詠香蘭杜若。香蘭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麗芬芳。蘭若之美,固然在其花色的秀麗,但好花還須綠葉扶?;ㄈ~掩映,枝莖交合,蘭若才顯得絢麗多姿。所以作品首先從蘭若的枝葉上著筆,迭用了“羊蔚”與“青青”兩個同義詞來形容花葉的茂盛,中間貫一“何”字,充滿贊賞之情。如果說“羊蔚何青青”是用以襯托花色之美的話,那么“朱蕤冒紫莖”則是由莖及花,從正面刻畫了。這一筆著以“朱”、“紫”,濃墨重彩地加以描繪,并下一“冒”字,將“朱蕤”、“紫莖”聯成一體。全句的意思是:朱紅色的花下垂,覆蓋著紫色的莖,不但畫出了蘭若的身姿,而且突出了它花簇紛披的情態。蘭若不象菊花那樣昂首怒放,自命清高;也不象牡丹那般濃妝艷抹,富麗堂皇。蘭若花紅莖紫,葉兒青青,顯得幽雅清秀,獨具風采?!坝莫毧樟稚保娙速澝捞m若秀色超群,以群花的失色來反襯蘭若的卓然風姿。其中對比和反襯手法的結合運用,大大增強了藝術效果。特下“幽獨”二字,可見詩中孤芳自賞的命意。詩的前四句贊美蘭若風采的秀麗,后四句轉而感嘆其芳華的零落。“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由夏入秋,白天漸短?!斑t遲”二字即寫出了這種逐漸變化的特點。用“裊裊”來形容秋風乍起、寒而不冽,形象十分傳神。然而“裊裊秋風”并不平和。“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宋玉《九辯》),芬芳的鮮花自然也凋零了?!陡杏觥?,是陳子昂所寫的以感慨身世及時政為主旨的組詩,共三十八首,本篇為其中的第二首。詩中以蘭若自比,寄托了個人的身世之感。陳子昂頗有政治才干,但屢受排擠壓抑,報國無門,四十一歲為射洪縣令段簡所害。這正象秀美幽獨的蘭若,在風刀霜劍的摧殘下枯萎凋謝了。此詩全用比興手法,詩的前半著力贊美蘭若壓倒群芳的風姿,實則是以其“幽獨空林色”比喻自己出眾的才華。后半以“白日晚”、“秋風生”寫芳華逝去,寒光威迫,充滿美人遲暮之感?!皻q華”、“芳意”用語雙關,借花草之凋零,悲嘆自己的年華流逝,理想破滅,寓意凄婉,寄慨遙深。從形式上看,這首詩頗象五律,而實際上卻是一首五言古詩。它以效古為革新,繼承了阮籍《詠懷》的傳統手法,托物感懷,寄意深遠。和初唐詩壇上那些“采麗競繁”、吟風弄月之作相比,它顯得格外充實而清新,正象芬芳的蘭若,散發出誘人的清香?!陡杏鍪祝ㄆ湟唬番F的是一種任情的恣意?!窘馕觥俊?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綜合考查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詞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詞意思,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C項,”其情感表達多以政治性、群體性傾向為主”錯。初唐時期,宮廷詩歌多應制酬唱之作,情感表達多以政治性、群體性情感為主;而宮廷作家的騷體詩歌創作的個體性和抒情化特征明顯較為突出,這兩詩的情感個體性和抒情化特征明顯。【16題詳解】本題考查鑒賞詩歌思想情感的能力,同時考查比較閱讀的能力。鑒賞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題,即看標題、看作者、看注釋;抓詩眼(或詞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組織答案時,要用能夠準確表現作者情感特點和情感基調的詞語來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時要積累一些常見的詩歌情感規范用語。比較閱讀時,結合詩歌內容,要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之處,宋詩首句直抒胸臆,表達出嵩山之游后有很多的思緒,次句和第三句敘事寫景,直到尾句點明所思是因“君再游兮復何時",表達對嵩山之景的喜愛和留戀不舍;王詩開篇記敘,交代了下山的時間,用游覽時間之長,側面襯托出嵩山之景的美好,對嵩山之景的喜愛,“心裴回兮不能還”,“裴回”“不能還”表達對嵩山之景的留戀不舍;可分析出共同點“都表達了詩人對嵩山之景的喜愛和留戀不舍之情”。不同之處,“松間明月長如此”,宋詩寫的明月永恒,意在反襯,"君再游兮復何時”,何時能再次游覽,作者將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暫作對比,表達對寓山之景的喜愛和留戀不舍,又有人生苦短,不能長期擁有的悵恨,側重體現的是一種理性思考后的無奈,流露出淡淡的哀愁;王詩開篇記敘,交代了下山的時間,用游覽時間之長,側面襯托出嵩山之景的美好,“出谷口兮見明月,心裴回兮不能還”,王詩寫明月皎潔,意在正面烘托,嵩山之景美好,留戀不舍,不能離去,表現作者不愿離去的癡心與執著,流露的是恣意的任情,側重體現的是流連忘返之情?!军c睛】古詩詞鑒賞客觀題突破技巧:.認真審讀題干,明確具體要求。弄清楚要選正確的還是不正確的,題干上有沒有關涉詩[唐].張九齡.蘭葉春蕨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譯文】春日融融,片片溢香的蘭葉蔥蘢垂接;秋夜朗朗、掠人心魄的桂花月華般皎潔!這樣繁茂,這般風韻飄逸,自然,春秋就成了美妙無比的季節。今天,誰知我獨自前來品賞蘭桂的芳姿,只是為拳拳服膺于她們的高潔品格。是呵,蘭草和桂花本來就有芬芳的美質,何須你這隱逸之士前來攀折?【鑒賞】張九齡《感遇》詩共十二首,多感事寄興,寄托人生慨望,作于唐開元二十五年(737)被貶為荊州長史時。本詩為其中第一首,借歌詠蘭草桂花,表達了詩人不慕權貴、堅守節操的高尚人格。一、二句以春蘭秋桂對舉,贊美蘭花桂樹的生機盎然與清雅高潔。以“蘭桂”喻志趣高潔之君子,源自屈原《離騷》,其詩中有“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等句,是中國傳統文學中“香草美人”之譬喻。此二句意思是,春天里的幽蘭翠葉紛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潔清新。此處贊美蘭桂,實則是詩人不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的人格自喻。三、四句承接上句,生動詮釋出蘭桂與季節之間的和諧關系。蘭桂之所以煥發出勃勃生機,是因為順應了美好的季節。美好的季節則因蘭桂的異香而多姿多彩,春色滿園。此處寫蘭桂與季節,實則是君子與君主的形象對比。君子之所以能懷才抱德,是因為得到明君的慧眼識才;明君的勵精圖治與尊賢重才,為君子的養成營造了良好的氛圍。五、六句則陡然一轉,由對蘭桂的贊美轉入對山林隱土的慕名向往。林棲者,指隱居山林的隱士。此二句意思是,誰想到山林隱逸之高土,聞聽蘭桂的芬芳,滿懷喜悅,慕名而來呢?“誰知”,指意想不到,此處暗示蘭桂以潔身自好、煢煢孑立而自許,不會妄求他人的稱譽歌頌。然而有些事卻不是它們能左右的,那些隱土還是聞訊趕來,這實在并非蘭桂之本意。末兩句借蘭桂之口,表達出蘭桂孤芳自賞、守正不阿的高尚節操。草木散發香氣是源自天性,怎么會奢求觀賞者的欣賞與攀折呢?“本心”,指初心,亦指蘭桂高潔自守之品格。此處之蘭桂,不與群芳爭艷,不攀附權貴,亦不因他人的欣賞而沾沾自喜,這樣的品格,不正是詩人不畏權貴、耿直狷介的人格反映嗎?!本詩寫蘭桂,實際是寫自身。寫蘭桂之芬芳,傲然獨立,其實是借物起興,表明詩人不懼流讒、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潔人格。聯想到張九齡因正直耿介而遭小人構陷被貶荊州的創作背景,無疑會加深我們對此詩中蘭桂芬芳的理解。明人鐘惺評論此詩曰:“《感遇》詩,正字氣運蘊含,曲江精神秀出;正字深奇,曲江淹密,皆出前人之上……平平至理,非透悟不能寫出?!保ā短圃姎w》)此乃洞察詩心的領悟。歌具體要素的關鍵詞。.了解設錯陷阱,避免落入圈套。古代詩詞客觀題往往考查的是考生對詩詞基本內容、思想情感、修辭手法、寫作技巧、藝術風格等的理解能力,考查程度不深,但范圍很廣。如利用考生知識缺陷,曲解詩詞寫作意圖、思想感情、藝術風格等。(河北省唐山市2023年第二次模擬演練)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終南山①王維太乙②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入處宿,隔水問樵夫。注:①此詩為詩人隱居終南山期間所作。②太乙:終南山又名為太乙山。.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寫終南山高聳入云、連綿不絕,夸張手法與《蜀道難》開篇異曲同工。“白云回望合”與“青靄入看無”用互文手法,它們交錯為用,相互補充。“陰晴”指天氣變化,和杜甫《望岳》“陰陽割昏曉”的“陰陽”意思相同。D.全詩未出現“我”卻處處有“我”,以“我”的行蹤為主線多角度勾勒終南山。16.關于本詩,清沈德潛云“或謂末二句與通體不配",你怎么看?結合全詩談談你的看法。(6分)參考答窠:.C(意思不同,“陰陽”指山南、山北).答:與通體相配。①前面寫終南山景色壯美,詩人想留宿,繼續欣賞;②詩人游至深山,深山有“樵夫”,說明附近必有人居,詢問合乎情理。與通體不配。①“中峰”指終南山深處,人煙稀少,詩人“投宿”不合情理。②隔著深溝大澗不易發現樵夫,隔水問樵夫不合理。(觀點2分,理由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譯文及注釋口)譯文巍巍的終南山高入云霄,與天帝的住所臨近。綿亙不絕的山巒,延伸到遙遠的大海之濱。回望山下白云滾滾連成一片,青靄迷茫進入山中都不見。終南山連綿延伸,占地極廣,中峰兩側的分野都變了,眾山谷的天氣也陰晴變化,各自不同。想在山中找個人家去投宿,隔水詢問那樵夫可否方便?注釋終南山,在長安南五十里,秦嶺主峰之一。古人又稱秦嶺山脈為終南山。秦嶺綿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漢水的分水嶺。太乙:又名太一,秦嶺之一峰。唐人每稱終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縣志》:〃終南山在縣(京兆萬年縣)南五十里。按經傳所說,終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天都:天帝所居。青靄:山中的嵐氣。靄:云氣。海隅:海邊。終南山并不到海,此為夸張之詞。分野:古天文學名詞。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個星宿的位置來區分中國境內的地域,被稱為分野。地上的每一個區域都對應星空的某一處分野。壑:山谷。“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這兩句詩是說終南山連綿延伸,占地極廣,中峰兩側的分野都變了,眾山谷的天氣也陰晴變化,各自不同。人處:有人煙處。賞析王維之詩自古有“詩如畫”之說。品其詩如賞中國畫。清新淡雅;讀其詩似游神州萬里江山,恢弘壯闊。詩中一句一詞,點點滴滴,盡是詩人豪情萬丈?!督K南山》就是這樣一首王維山水詩的亮點之作?!疤医於?,連山到海隅。”首聯是說,巍巍的終南山高入云霄,與天帝的都城臨近。綿亙不絕的山巒,延伸到遙遠的大海之濱。首聯寫終南山的遠景,借用夸張的手法勾畫了終南山的總輪廓。這個總輪廓,只能得知于遠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視。所以這一聯顯然是寫遠景?!疤摇笔墙K南山的別稱。終南雖高,去天甚遠,說它“近天都”,當然是藝術夸張。但這是寫遠景,從平地遙望終南,其頂峰的確與天連接,因而說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張寫真實。終南山西起甘肅天水,東至河南陜縣,遠遠未到海隅。說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實,說它與他山連接不斷,直到海隅,乂何嘗符合事實?然而這是寫遠景,從長安遙望終南,西邊望不到頭,東邊望不到尾。用“連山接海隅”寫終南遠景,雖夸張而愈見真實?!鞍自苹赝?,青靄入看無。”次聯是說,我在深山前行,繚繞的云霧分向兩邊,回頭望去,白云又在身后合成了茫茫的一片。我朝濠漠的青靄走去,一到面前卻杳然不見。次聯寫近景,“回望”既與下句“入看”對偶,則其意為“回頭望”,王維寫的是入終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剛走過的路。詩人身在終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彌漫,看不見路,也看不見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幾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繼續前進,白云卻繼續分向兩邊,可望而不可即;回頭看,分向兩邊的白云乂合攏來,匯成茫茫的云海。這種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經歷的人并不阻生?!扒囔\入看無”一句,與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們交錯為用,相互補充。詩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濠“蒙青靄,仿佛繼續前進,就可以摸著那青靄了;然而走了進去,卻不但摸不著,而且看不見;回過頭去,那青靄又合攏來,濠濠漫漫,可望而不可即。這一聯詩,寫煙云變火,移步換形,極富含孕。即如終南山中千巖萬螫,蒼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異草,那些值得觀賞的景物,一切都籠罩于茫茫白云、濠濠青靄之中,看不見,看不真切。惟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另一方面,已經看見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戀,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云”、“青靄”俱合,剛才呈現于眉睫的景物或籠以青紗,或裹以冰綃,由清晰而朦朧。由朦朧而隱沒,更令人回味無窮。這一切詩人并不明說,為我們留下了馳騁想象的廣闊天地?!胺忠爸蟹遄儯幥绫娵质狻!鳖i聯是說,終南山是這樣的遼闊,中央主峰把終南東西隔開,陽光照耀群山,千巖萬壑或明或暗,深深淺淺。頸聯高度概括,尺幅萬里。首聯寫出了終南山的高和從西到東的遠,這是從山北遙望所見的景象。至于終南山從北到南的闊,則是用“分野中峰變”一句來表現。游山而有這樣的認識,則詩人立足“中峰”,縱目四望之狀已經依稀可見。終南山東西的綿遠,南北的遼闊,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陰晴眾壑殊”就是盡收眼底的全景。這全景是以陽光的或濃或淡,或有或無來表現千巖萬壑的的千形萬態。“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蔽猜撌钦f,我想在山里找一個人家投宿,隔著澗流,詢問林中的樵夫。對于尾聯,歷來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評價。對此,清沈德潛說:“或謂末二句與通體不配。今玩其語意,見山遠而人寡也,非尋常寫景可比?!保ā短圃妱e裁集》)然而通過玩其語意,我們似乎可以領會更多的東西。第一,“欲投人處宿”,這個句子分明省略了主語“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見得我在游山,句句有我,處處有我,以我觀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處宿”而要“隔山問樵夫“,則“我”還要留宿山中,明日再游,而山景之賞心悅目,也不難于言外得之。第三,詩人既到“中峰”,則“隔水問樵夫”的“水”實際上是深溝大澗;那么他是怎樣發現這一樵夫的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樹林,有響動,使人循聲辨向,從隔水的樹林里發現樵夫的情景,不難想見。既有“樵夫”,則知不太遙遠的地方必然有人居住,因而問何處可以投宿,樵夫□答手指,詩人側首遙望的情景,也不難想見。藝術創作,貴在以個別顯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劉勰所謂“以少總多”,古代畫論家所謂“意余于象”,都是這個意思。作為詩人兼畫家的王維,深情此中奧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個字的一首五言律詩,為偌大一座終南山傳神寫照,“以不全求全”,從而收到了“以少總多”,“意余于象”的藝術效果。詩旨在詠嘆終南山的宏偉壯大。首聯寫遠景,以藝術的夸張,極言山之高遠。頷聯寫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見,鋪敘云氣變幻,移步變形,極富含蘊。頸聯進一步寫山之南北遼闊和千巖萬壑的千形萬態。末聯寫為了入山窮勝,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點出了作者“遠望”的位置。全詩寫景、寫人、寫物,動如脫兔,靜若淑女,有聲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畫。遼寧省縣級重點高中聯合體2023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兩首宋詩,完成15?16題。梅花絕句-其二陸游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高標逸韻君知否,正在層冰積雪時。武夷山中謝楊得①十年②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注】①謝楊得,宋末信州(今屬江西)人,曾力抗元軍,兵敗后隱居福建。后被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詩人抗元失敗,棄家入山。次年妻兒被俘,家破人亡,至寫此詩時將近十年。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陸詩中〃幽谷“層冰〃〃積雪〃等描寫了環境之艱苦,表現了梅花生長條件之惡劣。B.陸詩中〃自分〃表明梅花很在乎開得早還是晚,也表明了詩人對實現理想仍有期待。C.謝詩中〃獨立青峰野水涯〃寫武夷奇觀,巍然挺立的青峰也是詩人性格、形象的寫照。D.謝詩中〃天地寂寥山雨歇〃借景抒情,寫雨后天地寂寥,表達了詩人孤傲寥落的情懷。16.這兩首詩都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請簡要分析。(6分)答案.B(“很在乎開得早還是晚"理解錯誤,應是“并不在乎開得早還是晚”).①陸詩借助梅花獨放寒冬、傲雪不群、孤芳自賞的高潔品性,表達了自己身處逆境而堅持崇高節操的思想境界。②謝詩借不畏嚴寒、抗冰雪的梅花來激勵自己,表示要永遠堅持民族氣節、絕不向敵人屈膝的決心,也體現了詩人孤傲不群、堅貞自勵的情懷。(每點3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給分)梅花絕句-其二譯文及注釋譯文一樹梅花長在背陰的山谷,加上枝條伸向北方,陽光終年罕至,所以每年開花總是比較遲。但你可知道它那高尚的氣節、優美的風度?要知道,當它吐苞,正是那冰雪覆蓋、最為嚴酷的寒冬時節啊!注釋幽谷:深幽的山谷。北枝:北向不朝陽的樹枝。自分(f?n):自己料定。著花:開花。高標逸韻:高尚的氣格,俊逸的風韻。標,標格,風度、氣概之意。創作背景嘉泰二年(1202)一月,陸游退居故鄉山陰時所作,陸游時年七十八歲。作者已被罷官歸園田居十二年陸游愛花,特別喜愛梅花。此時北宋滅國,陸游處于政治勢力的邊緣,資歷不高,又力主北伐,長時間得不到當權派的重用,但他的心中確實仍有期待。當作者看到梅花有感而發。賞析這實際是一首標準的況物自比的詠梅詩。陸游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文武雙全,年輕時意氣風發,曾有一首詞自贊:“人誤許,詩情將略,一時才氣超然?!北彼螠鐕顷懹我簧杏肋h的痛,他一懷忠貞,念念不忘北伐,但一直得不到南宋小朝廷的重用,直至死去,中國人都熟悉他“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望告乃翁”的詩句,這首詩所表達的情緒也是相通的,反應的是在詩人特有的政治處境下,心念復國,若有所待,非常幽微,非常復雜的心理狀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
-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淮陰中學2025屆高三六校第一次聯考英語試卷含解析
- 中式烹調師(初級)練習題庫(附參考答案)
- 市場調查與預測模擬題(附參考答案)
- 2025屆甘肅省金昌市金川高級中學高三下學期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船舶壓載水管理系統的工作原理與操作考核試卷
- 舞臺燈光與空間氛圍的營造考核試卷
- 搬運設備智能維護與遠程支持考核試卷
- 海洋能發電站工程技術發展趨勢考核試卷
- 紙制品三維建模與仿真考核試卷
- 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4.2 做誠實的孩子 魯人版
- 2025年統計學期末考試題庫:綜合案例分析題解題技巧試卷
- 城投企業面試題庫及答案
- 2024年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智聯招聘-202405
- 腰椎間盤突出癥護理講課
- 體檢中心知識試題及答案
- 【MOOC】《醫學心理學》(北京大學)章節期末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高中英語外研版 單詞表 必修3
- 2023-2024學年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八年級(下)月考數學試卷(6月份)(含答案)
- SH/T 3046-2024 石油化工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儲罐設計規范(正式版)
- 2025年日歷日程表含農歷可打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