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客運系統重點_第1頁
城市客運系統重點_第2頁
城市客運系統重點_第3頁
城市客運系統重點_第4頁
城市客運系統重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城市客運系統重點城市客運系統重點一、第一章1、城市客運系統交通構成(P1圖1-1)2、解決城市客運系統的三個層次(1)從城市規劃、土地利用的角度,避免城市人口和功能的過度集中,應與社會經濟發展相協調,對人、車、路、環境等綜合考慮,對設施和人口分布合理布局。(2)從交通結構角度,協調各種客運交通方式之間關系,形成以公共交通為骨干的綜合運輸網絡。(3)通過提高城市路網容量,采取科學化、現代化的城市交通管理措施,促使城市網絡更加合理,最大程度地發揮交通基礎設施的作用。3、城市客運交通發展歷程包括以馬車為主、以自行車為主、以公共汽車為主、以小汽車為主、以軌道交通為主(前面的都加上主要運輸交通工具)、多模式交通時代4、城市客運交通與城市發展的關系p6(1)城市空間結構與城市客運交通(城市人口數量、空間布局和密度影響客運交通設施規模和結構)(2)城市產業結構與城市客運交通(低級均衡階段、極核發展階段、點軸發展階段、網狀發展階段)(3)城市土地利用與城市客運交通(交通設施建設影響居民和企業的選址行為、同時影響土地利用性質和開發強度、土地利用影響客流分布和交通方式的選擇、土地利用狀況促進城市交通發展)(4)城市經濟與城市客運交通(交通的結構、形態、方式、水平與客運量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適應)5、城市客運交通發展趨勢p13答:一體化交通(城市客運一體化、城鄉客運一體化)、可持續交通(資源、土地占用少、環境污染小)、智能交通系統(先進的交通管理系統、先進的旅行者信息系統、先進的公共交通系統、先進的車輛控制系統)6、城市客運交通功能定位(城市客運交通發展影響因素看一下p15四點)答:P17圖1-7,其中A可以是多人自行車、公共自行車;B可以是電動車;7、城市客運交通發展模式及其類型答:城市客運交通發展模式即研究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在客運交通系統中的地位及各自所占比重的大小。包括以私人交通為主、以公共交通為主、私人交通和公共交通并重三種模式。8、我國客運交通模式的發展答:加快軌道交通的建設、加強快速干道的建設、加強公交專用線和公交專用道的建設、提倡共享程度較高的小汽車。二、第二章9、城市客運交通系統包括私人交通、公共交通10、城市客運交通方式特性(看一下)的比較因素包括運輸量、環保性、方便性、運輸效率、能源消耗、建設成本、運營成本等11、城市軌道交通是在城市及附近地區,以列車形式沿封閉或部分封閉的專用軌道按班次運行的各種公共運輸方式的統稱。其構成有車輛與車輛段、線路、車站與區間、機電通信設備、控制中心12、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按規劃分類答:包括放射狀、網格狀、環狀,比較見P31表2-313、軌道交通車站分類答:綜合換乘樞紐、主城(公共中心型、通勤型、中間型、交通接駁型)、新區(軌道終點型、公共中心型、通勤型、中間型)14、聯鎖是道岔、進路、信號三者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系,閉塞是車站向區間發車時必須確定區間內無車,還要防止兩個車站在同一線路上向同區間發車15、快速公交系統是以大容量、高性能公共汽電車沿專用車道按班次允許,由智能調度系統和優先通行信號系統控制的中運量款速客運方式。其構成有車輛、線路、場站、專用路權、運營管理系統16、快速公交面向規劃的分類包括(1)快速公交線路與其他公共系統聯系不同客運走廊,實現交通功能(2)快速公交線路聯絡其他公共系統,實現輔助功能(3)快速公交線路與其他公共系統位于客運走廊,實現延伸拓展功能(4)快速公交線路與其他公共系統位置重疊,實現過渡或替代17、快速公交面向規劃的分類答:單線式(在快速公交通道上只布設一條線路)、復線式(多條線路布設在同一快速公交通道)18、快速公交車站按車站功能分類中途??寇?、換乘站、首末站19、快速公交車站按車站位置分類(查概念)路中型車站、路側型車站20、常規公交系統構成線路、場站、車輛、運營系統21、常規公交線路面向規劃的分類包括骨干線路、接駁線路、區域線路22、常規公交場站分類包括中途停靠站、首末站、樞紐站23、公交車場包括綜合車場(停車場和保養場)、保養場、中心停車場三、第三章24、城市客運交通系統規劃(規劃主體:政府、運營者、城市居民)答:根據城市發展規模、用地布局和道路網規劃,在客流預測的基礎上,確定城市客運交通系統結構和模式,并對系統內各組成部分分別就線路網絡、換乘樞紐和場站設施做相應規劃,使城市客運交通系統的客運能力滿足市民出現的需求。25、城市客運交通系統規劃模式包括“城市總體規劃—城市綜合交通規劃—城市客運交通系統規劃”的自上而下規劃模式、增加反饋的相互協調規劃模式26、不同城市客運交通系統規劃內容(P54,表3-2)27、城市客運交通系統規劃內容(1)城市客運交通系統發展戰略研究:城市客運交通系統目標、公共交通結構調整和建設策略、政策分析、骨干公共交通網絡和設施規劃(2)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統的整合性規劃(3)公共交通系統實施性規劃:公交線網調整規劃、公交線路調整的實施保障和年度計劃、定價方案和財務分析28、城市客運交通系統規劃流程(P59,圖3-6)29、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內容包括建設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線網規模、線網形態、線網布設方案、車站規劃30、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應遵循依據總體規劃、支持總體規劃、超前總體規劃、回歸總體規劃的原則(與總體規劃間的關系)31、點線面分析法答:點代表客流集散點,是軌道交通設站服務、吸引客流的發生點;線代表軌道交通的客運走廊的布局;面代表線網結構和對外出口的分布形態;32、軌道交通車站規劃內容包括站距、車站規模(站臺輪廓尺寸、層數、面積等)33、軌道交通換乘形式及比較(P73,圖3-6)答:站臺換乘、節點換乘、站廳換乘、通道換乘、混合換乘、站外換乘33’軌道交通線網形態及其特點(p65)33’’車站分布影響因素分析、站距、車站的規模p7134、快速公交線網布局原則(1)線網總體布局與城市發展形態、土地利用、經濟水平、道路設施建設等多方面的協調。(2)將城市快速公交系統放在城市交通的大系統考慮,在時間和空間上力求與城市交通需求相適應,不同運量、服務水平的多種交通方式協調構成城市交通體系。(3)以最小的投入提供最多的有效服務,為更多乘客提供服務,且將乘客步行和候車時間降到最小。35、快速公交線網布局的線路形態包括穿越形線路、雙L形線路、切線形線路、主支形線路、環狀36、快速公交線網單線式和復線式定義、優缺點、適用條件(1)單線式:定義:在快速公交通道上只布設一條線路;優點:線路負荷強度大,易組織運營;缺點:換乘不便,服務范圍小,網絡可達性差;(2)復線式:定義:多條線路布設在同一快速公交通道;優點:在高出行需求通道上提供集中服務,且分散公交車進入小區而無須換乘,服務范圍大,網絡可達性好;缺點:不易組織運營,可能導致空乘;37、快速公交布線流程(P78,圖3-19)38、(可看書知道具體是怎么回事,P80)快速公交優化的約束條件包括單條線路長度、線網總長度、路線非直線系數、線路客運能力、線路開設的最低客流量、線路斷面客流量均衡性39、快速公交站距(P83,表3-7)40、快速公交站點的設置形式(P83)(1)快速路上設置停靠站點:快速公交站點處于路段上、處于交叉口上方(2)路面型專用道快速公交停靠站點的設置:無非機動車道的站點設置(直線式、港灣式)、有非機動車道的站點設置(三種,P85,看書)41、快速公交站臺長度和寬度設計的影響因素(P85)(1)長度:(2)寬度:42、常規公交規劃的目標函數包括乘客的乘車和等車時間費用、車輛運營費用43、常規公交線網規劃的約束條件線路長度、路線非直線系數、起終點條件、路線客運能力、站點中轉量、道路通行能力、復線系數、線路的斷面流量均衡性44、常規公交場站包括起終點站(一般終點站、服務性終點站、樞紐站、公交總站)、中間站、公交停保場45、快速公交系統p73作為軌道交通的替代或者過渡的交通方式。具有低造價、低維修費用、占地少、建設周期短、運營速度快、運量大、靈活和環保、易形成網絡等特點,能有效地緩解交通擁擠,降低居民出行成本,提高運輸質量和效率。46、快速公交系統規劃方法:p7647、快速公交站點規劃原則p8148、常規公交規劃的方法及基本內容及模型p8949、常規公交站點分類p99規模的確定四、第四章50、城市客運交通管理是在既有的客運系統組成機構、技術經濟特性、客流與需求管理的基礎上,對線路規劃、車輛運行時刻表、人員排班計劃等與運營組織相關的工作進行統籌管理,以實現客運系統高效有序的運行、乘客便捷出行等目標。51、城市客運交通運營管理的技術流程包括編制運營計劃、下達運營計劃、執行運營計劃52、從運營功能上看,城市軌道交通的子系統有列車運行系統、客運服務系統、檢修保障系統53、斷面客流量是單位時間內,軌道交通線路上乘客流動人數和流動方向的總和;最大斷面客流量是最大客流斷面的客流量;高峰小時最大斷面客流量是分時斷面客流量最大的小時(即高峰小時)最大客流斷面的客流量;54、客流預測的方法包括四階段預測法、趨勢外推法、以車站確定的吸引區域計算各站點、斷面和線路的客流量55、客流的時間特征分析(P123,圖4-3)56、城市軌道交通的運輸計劃包括客流計劃、全日行車計劃、列車運行計劃、車輛配備、運用與檢修計劃等57、全日行車計劃是營業時間內各個小時開行的列車對數計劃,是根據營業時間內各個小時的最大斷面客流量、列車定員人數、車輛滿載率及服務水平設定。58、列車折返方式(P127,圖4-4)(1)站前折返:列車在中間站或終點站經由站前渡線進行折返作業。優點:減少建設投資,縮短列車走行距離;缺點:占用區間線,對行車安全保障要求較高。(2)站后折返:列車在中間站或終點站經由站后渡線進行折返作業。優點:不存在交叉線路,行車安全,有利于提高列車速度。59、列車交路計劃類型(P127,圖4-6)(1)長交路:列車在全線各站間運行,為全線提供運輸服務,列車到達折返線/站后返回。(2)短交路:列車在某一區段內允許,在指定車站折返,為某一區段旅客提供服務。(3)混合交路:在線路上長短交路并存的情形。60、票制p13161、站內客流組織方法及突發客流組織與調整p132p13362、列車運行圖概念、作用和表示要素(1)概念:利用坐標原理表示列車運行狀況的一種圖解方式。(2)作用:組織列車運行的基礎、是運行組織的綜合性計劃(3)表示要素:橫坐標、縱坐標、垂直線、水平線、斜線、列車運行線與車站交點63、列車運行圖種類包括一分格運行圖、二分格運行圖、十分格運行圖、小時格運行圖64、列車運行圖車站中心線表示方式(1)按區間實際里程比率:按整個區段內各個車站間實際里程比例來繪制橫線;(2)按區間運行時分比率:按整個區段內各個車站間運行時分比例來繪制橫線;65、移動閉塞和固定閉塞(1)移動閉塞:根據列車運行動態確定更小的列車間隙;(2)固定閉塞:以地面信號機將線路分成若干個閉塞分區;66、列車自動控制系統(ATC)的三個子系統(查)(1)列車自動保護系統(ATP):強制規定列車運行速度,保證前行和后續列車之間的安全行車間隙;(2)列車自動運行系統(ATO):使列車按自動監控系統速度進行平穩調速,使列車自動停在車站的正確位置;(3)列車自動監控系統(ATS):監控列車運行狀態,實時控制列車運行時刻表;67、公交時刻表的編制方法包括基于數據統計的方法、數學規劃法、系統仿真法68、常規公交的票制包括基本票制(單一票制、計程票制)、優惠票制(換乘優惠、多次多人優惠、特殊群體的折扣票或免費票)五、第五章69、公交優先的內涵、目標、措施答:(1)內涵:從廣義上,凡是有利于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均為公交優先;從狹義上,僅在交通工程范圍內,采取適當的交通管理和道路工程等措施保證公共交通車輛在道路上的優先通行。(2)目標:基本目標是“快捷、舒適、安全、高效、準時”,具體目標是降低運行時間、提高運行的可靠性、增加乘客上、下車(3)措施:從運營層面上看,包括交叉口優先(設置專門的公交相位、設置專門的公交車進口道、其他特殊的公交優先排隊及通行措施)、路段優先(公交專用道、公交優先車道)70、公交專用道的分類答:快速公交專用車道(道路上專用路權,但交叉口仍為平面交叉)、快速公交專用道路(封閉道路,絕對的專用路權)71、快速公交路段專用車道的設置形式包括快速公交內側專用道、快速公交外側專用道、快速公交次外側專用道、特殊類型的專用道72、快速公交專用道路的設置形式設置在地面的快速公交專用道路、高架快速公交專用路、公交專用隧道73、常規公交專用道類型完全路權的公交專用道、半獨立路權的公交專用道(中央公交專用道、邊沿公交專用道、單側雙向公交專用走廊)74、設置常規公交專用道的條件道路的基本條件、路段的公交客運量或公交車流量、路段平均每車道斷面流量(路段飽和度)75、交叉口優先措施包括空間優先(增設進口車道、設置鋸齒形進口車道、設置回授線、采用公交立體交叉)、時間優先(被動優先策略、無條件主動優先策略、有條件主動優先策略、定時優先策略)六、第六章76、城市客運一體化含義答:對城市公交、出租車以及城鄉之間長短途客運的運輸資源,進行統一規劃、組織、管理和配置運力,進行一體化公交式運營,使得中心城市公交、城間客運、出租車客運、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各種客運內部聯系更緊密、運行更協調,達到客運資源的整體優化、高效、協調發展的現代化的旅客運輸模式。77、城市客運一體化研究對象答:城區公交、城鄉公交(城郊公交、農村公交)、城鄉班線78、城市客運一體化主要內容答:管理主體一體化、政策法規一體化、站場設施一體化、運營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