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硫氣田含硫污泥處理與處置工藝比選_第1頁
高含硫氣田含硫污泥處理與處置工藝比選_第2頁
高含硫氣田含硫污泥處理與處置工藝比選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含硫氣田含硫污泥處理與處置工藝比選摘要:高含硫氣田在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大量的含硫污泥,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對工藝裝置運行安全造成危害,也會對污水處理指標造成影響。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16年),含硫污泥需按照危險廢物HW08類管理,在處理含硫污泥時會占用大量場地,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環境污染。目前國內外處理污泥的一般方法有:焚燒法、生物處理法、溶劑萃取法、化學破乳法、固液分離法等。為了消除含硫污泥的危害,高含硫氣田需探索出技術成熟、工藝簡單、環保經濟、可資源化利用的無害化處理與處置方法。為處理處置含硫污泥,某氣田征集了國內多家固廢處理處置單位提出的較成熟的工藝路線,結合氣田含硫污泥產生的部位、頻次、產生量、處置現狀及場地等情況,總結出了調質機械脫水技術、熱解(干餾)技術、水泥窯焚燒利用技術、干化技術等4種處理處置技術,并進行了工藝比選。關鍵詞:含硫污泥;處理;處置;比選引言:對于較為分散的含硫污泥產生點,選擇撬裝熱解工藝不定期開展現場減量化處理。對于水處理站產生的含硫污泥,在現有工藝末端增加調質機械脫水設施、干化設施,并開展水處理工藝優化研究和技術實驗進行驗證。通過實驗分析,得出化學藥劑+壓濾,固廢熱處理,破膠+壓濾+干餾,造粒+盤式干化4種工藝比較適合含硫污泥處理。含硫污泥來源及性狀含硫污泥主要來源于含硫天然氣開采、天然氣集輸、采氣污水處理過程。在開采過程中,含硫污泥主要來源于高壓氣流攜帶的少量井底巖屑、粉塵、單質硫顆粒物,壓力變化導致析出的單質硫顆粒,在集氣站容器、設備、管線中的沉積物以及工藝要求添加溶硫劑后的反應產物;集輸管道在清管批處理過程中,清管球將管線內壁硫化鐵粉末、緩蝕劑涂膜帶入管線末端的堆積物;污水站污水處理過程中添加的復合堿、除硫劑、殺菌劑、緩蝕阻垢劑、混凝劑、絮凝劑等藥劑的反應產物。這些固體物質混合后成分復雜,伴有惡臭等刺激性氣味。高含硫氣田含硫污泥有4類,分別是各產出水處理站清池、清罐的底泥,管道批處理的清管殘液,集氣站計量分離器、火炬分液管等壓力容器開罐清理的底泥,沖砂產生的底泥,產生量約500t/a。主要性狀為半固態的黏稠污泥,含有機物、油和單質硫等,其中,PH值為6?9,硫離子含量約25mg/L,含水率約80%?90%。實驗分析,初步認定含硫固廢中主要有機物是環烷基、烷基等雙氮五環高分子化合物與硫化氫反應的產物,以及少量泥砂和單質硫,有特殊異味。含硫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方法比選2.1調質機械脫水技術調質機械脫水技術屬于常規處置方法,主要為氧化除臭破穩和高效脫水減量,去除硫離子及單質硫含量有限,殘渣仍為危廢,調質藥劑是關鍵,機械壓濾脫水后減量一般在60%左右,綜合處置單價約4000元,處置費每年可削減190萬元左右。根據污泥特點,在調質機械脫水技術中,優選氧化絮凝劑+壓濾和化學藥劑+壓濾工藝。污泥取自污水站,采用氧化絮凝劑+壓濾工藝處理,室內實驗研究表明,經過氧化絮凝,污泥減量62%以上,減量較小且設備占地面積大。某氣田屬于山區,集氣站面積有限,不適于現場環境;化學藥劑+壓濾工藝采用化學或生物除臭,室內實驗化學除臭過程為15min,生物除臭過程為25min。該工藝與其他現有污水處理站"加藥+過濾〃工藝相似,可在原有工藝上研究優化,將排污池改造為加藥攪拌裝置,增加壓濾、干化造粒設備各1臺,直接購買調質除臭藥劑或自行實驗選配藥劑,通過污泥低溫干化造粒可減去75%以上的水,產生的殘渣可委托具有資質的危廢處理單位處置。2.2熱解(干餾)技術該技術在冀東油田和涪陵氣田等的油基鉆井液處理中廣泛應用,主要加入除硫劑,去除硫離子,并通過熱解(或干餾)除去大部分有機物、單質硫及水。該技術可建固定站,也可撬裝,能實現固廢減量約80%-90%%,殘渣普遍能達到一般固廢標準,尾氣配套處理系統完善,可減少后續處置量,綜合處理單價(包含污泥減量和殘渣危廢處置)約1200-2200元/t,處置費用可削減184?331萬元/a。但殘渣的一般固廢屬性難以取得認定,仍要按照危廢管理,永久性設施一次性投資高。該技術有4家公司提出了4種處理工藝:溶蝕劑+干餾+固化,固廢熱處理,破膠+壓濾+干餾,壓濾+管鏈式熱解炭化爐。結合氣田實際,篩選掉占地面積較大、減量低、除硫效果較差的工藝,分析可將具有撬裝設備的工藝(如熱解、破膠+壓濾+干餾等)應用于集氣站等的含硫固廢處理及處置,根據集氣站現場危廢貯存量,不定期開展現場集中處置。溶蝕劑+干餾+固化工藝通過室內實驗試制成功了具有除臭、溶解、降黏的YH-H型溶蝕劑,能使污泥溶解分散,該工藝當單質硫含量大于3%時,用二硫化碳萃取預處理,加入催化劑無氧干餾可分解大部分有機物,需要連續處理,處理后的殘渣需進行危廢鑒別,占地面積較大,需單獨建站。撬裝式固廢熱處理裝置主要由前處理撬、后處理撬及電控撬組成。前處理撬主要包括上料系統、熱解析系統、除塵系統、冷凝單元等,熱解析處理單元溫度為550°C,熱解析時間5?30min。后處理撬主要由油氣冷凝回收系統、污油凈化系統、污水處理系統、尾氣凈化系統等組成,處理能力500?2000kg/h。該工藝移動方便,占地面積小,可考慮集氣站的含硫污泥處理,但處理后的殘渣仍需按危廢處置[1]。2.3水泥窯焚燒利用技術符合國家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固體廢物政策,無后患,是目前較為成熟的環保治理技術,但目前取得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資質的公司較少。濕式催化氧化工藝可實現減量40%。但需建設反應釜(30m2、高2.8m、投資300萬),燒結的費用達7800元/t,經濟效益較差。2.4干化技術針對干化技術提出了“造粒+盤式干化〃和“壓濾+槳葉干燥〃兩種處理工藝。造粒+盤式干化工藝污泥減量85%,工藝簡單、運行管理方便,但不能撬裝,不適用于較為分散的集氣站。但綜合處置單價為158元/t,可削減處理費用374萬元/a,設備投資約300萬元,占地約40m2、高6m(含尾氣系統),結合氣田實際,作為采氣廢水處理末端設施,可考慮在采氣廢水處理站建設。壓濾+槳葉干燥工藝污泥減量達80%以上,減量效果好,工藝簡單,但占地面積達100m2,無論是集氣站還是污水處理站都受場地限制[2]。2.5比選結果通過以上分析結果,推薦化學藥劑+壓濾、固廢熱處理、破膠+壓濾+干餾、造粒+盤式干化等4種含硫污泥的處理處置方式,結果見表6。其中固廢熱處理、破膠+壓濾+干餾撬裝式工藝可以用于集氣站等較分散且點多的污泥處理,化學藥劑+壓濾和造粒+盤式干化工藝在現有的污水處理工藝上改造后適用。結論簡而言之,綜合考慮處理效果、場地條件和投資、運行成本,高含硫氣田處置含硫污泥建議如下。首先,對于集氣站較為分散的含硫污泥產生點,結合含硫污泥貯存情況,應選擇撬裝熱解工藝不定期開展現場減量化處理。另外,對于水處理站產生的含硫污泥,應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