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行業2022年11月策略:銷量持續超預期底部反轉正當時_第1頁
電動車行業2022年11月策略:銷量持續超預期底部反轉正當時_第2頁
電動車行業2022年11月策略:銷量持續超預期底部反轉正當時_第3頁
電動車行業2022年11月策略:銷量持續超預期底部反轉正當時_第4頁
電動車行業2022年11月策略:銷量持續超預期底部反轉正當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動車2022年11月策略首席證券分析師:曾朵紅 2022年11月13日11銷528萬輛,同增107.7%,累計滲透率24.0%。10月自主品牌持續強勢增長,新勢力走勢相對較弱。10月自主品牌中,比亞迪、上通五菱、長安、吉利、廣汽、上汽乘用車分別銷21.8萬輛(環+8%)、5.2萬輛(環-1%)、3.5萬輛(環+23%)、3.1萬輛(環-21%)、3.0萬輛(環+0.2%)、2.7萬輛(環+16%)。特斯拉10月批發銷7.2萬輛,環比-14%。新勢力中,哪吒銷1.8萬輛(環+0.1%)、蔚來銷1.0萬輛(環-8%)、理想銷1.0萬輛(環-13%)。我們預計國內電動車全年銷量中性預期683萬輛,同比增長95%,且23年中性銷量預預計銷100-107萬輛,同增約54%-64%。美國電動車補貼新政正式落地,稅收抵免確認延續,同時拉動供應11月排產再上臺階,Q4高景氣度維持。排產來看,9月公司排產明顯上調,10月排產再上臺階,普遍5%-10%增長,11月環比增5%-10%,其中龍頭電池廠11月排產35gwh,環增9%,Q3排產預計超80gwh,中游緯鋰能、比亞迪、派能科技,關注欣旺達、鵬輝能源、國軒高科、蔚藍鋰芯;第二條為持續緊缺、盈利穩定的龍頭:隔膜(恩捷股份、星源材質)、負極(璞泰來、杉杉股份、貝特瑞,關注中科電氣)、前驅體(中偉股份)、結構件(科達利)、添加劑(天奈科技)、勃姆石(關注壹石通鋁箔(關注鼎勝新材第三條為盈利下行但估值底部的電解液(天賜材料、新宙邦,關注多氟多三元(容百科鐵鋰(德方納米)、銅箔(嘉元科技、諾德股份第四為價格維持高位低估值的鋰(關注贛鋒鋰業、天齊鋰業等)。22儲能需求火熱,貢獻電池企業新增長點行業龍頭公司信息跟蹤投資建議與風險提示;;447060504030200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17060504030200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1年16.910.820.518.319.923.624.630.435.536.442.950.522年41.831.745.556.463.567.567.6同比148%193%122%53%112%141%130%108%90%86%環比-17%-24%44%-38%50%35%-1%12%6%0.4%電動化19%21%24%28%27%26%26%27%29%30%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67.6萬輛,同環比+86%/+0.4%,滲透率為30%,環比+1pct,年初至今累計銷量達22年同比環比電動化2122年同比環比電動化80250%200%80250%150%100%50%0%-50%22年2122年021年22年55數據來源:乘聯會,東吳占比28%,環比-2.8pct。動力結構看,純電50.8萬輛,占75%(環+0.1%插混16.8萬輛,占25%(環-0.1pct)。86420純電A00純電A0純電A純電B/C插電21-0921-1021-1121-1222-0122-0222-0322-0422-0522-0622-0722-0822-0922-10純電A0010.3910.2311.0814.3811.066.7711.907.8010.6011.7013.0212.4312.1512.80純電A03.123.744.846.115.093.345.504.405.007.738.879.2710.0810.16純電A7.107.528.449.147.455.708.405.788.4211.0211.6412.6512.9413.72純電B/C9.168.489.9712.6310.298.6911.303.428.3814.669.2914.6215.5414.12插電5.706.408.548.247.887.198.406.609.8011.8913.5914.2716.7616.7066數據來源:乘聯會,東吳證券研究所分車企:自主品牌持續強勢增長,新勢力走勢偏弱10月自主品牌持續強勢增長,新勢力走勢相對較弱。10月自主品牌中,比亞迪、上通五菱、長安、吉利、廣汽、上汽乘用車分別銷21.8萬輛(環+8%)、5.2萬輛(環-1%)、3.5萬輛(環+23%)、3.1萬輛(環-哪吒銷1.8萬輛(環+0.1%)、蔚來銷1.0萬輛(環-8%)、理想銷1.0萬輛(環-13%)。 車企10月特斯拉中國上汽通用五菱廣汽埃安奇瑞汽車東風易捷特金康新能源蔚來汽車理想汽車東風乘用車 BBB理想L9深藍SL03名爵HSA 純電純電宏光MINI東風EX1級別級別BBBAAABB 8數據來源:乘聯會,東吳證券研究所新車型訂單需求飽滿,品牌助力銷量提升表2022年新車型上市訂單情況及交付時間交付時間訂單備注A+級轎車單月產能1.5萬輛預訂累計已破6萬輛A0級SUV產能較低,提車速度半年全國訂單已破萬輛預計2023年開啟交付-智己-瑞虎8Plus鯤鵬A級SUV單月產能為5000輛首月訂單破3000臺,兩月訂無界PROA00級SUV-延遲預計2023年下半年北汽極狐版年產能預計超1000臺訂單已超千輛北汽新能源A00級微型車-預售10天,訂單超20000輛A00級微型車單月產能10000臺規劃年產能是6萬輛半小時訂單破萬輛廣汽埃安-一小時破8000臺沙龍機甲龍-預計2022年7月底一小時破5000臺年產能16萬輛-A級轎車年產能12萬臺預計2022年6月底東風東風嵐圖嵐圖夢想家產能快速爬坡蔚來單月產能4000輛訂單已超15000臺蔚來蔚來ES7年產量6萬輛今年累計交付71556輛理想單月產能1.5萬輛累計交付量達199,484輛威馬威馬E.5-半月斬獲5000臺訂單單月產能15000輛預計2022年四季度單月產能5000輛單日訂單破千-單月產能400臺-吉利奔馳smartA0級SUV-單天訂單超年產量-預售3天訂單量突破40000臺年產能5萬臺-小鵬G9-預計2022年第四季度交付- 國內自主品牌電動車出口增加,比亞迪“出海”加速。海外電動車市場利潤更高,市場前景廣闊,國內自主品牌電動車如比亞迪、吉利、長城、上汽及新勢力均逐漸加大海外布局。上汽乘用車、東風易捷特1-10月累0.95萬輛,環增23%,目前已出口至南美哥斯達黎加、巴西、荷蘭等地,依托強大的產業鏈一體化能力,品牌時間出海戰略比亞迪2021唐EV在挪威上市,打開歐洲市場;漢EV出海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區2022比亞迪ATTO3在澳大利亞、新加坡上市;元PLUS在圣何塞上市;比亞迪與Louwman合作,進入荷蘭市場。在日本發行品牌發布會,進入日本市場;與泰國新能源汽車經銷商簽署協議,進入泰國市場。吉利2017收購寶騰汽車,走向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2020領克“歐洲計劃”發布,在歐洲同步開啟預售2021與以色列UTI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關系2022收購雷諾集團股份,幫助吉利提振美國出口。長城2021魏牌與歐拉品牌登場,宣告正式進入歐洲市場。2022設立馬來西亞子公司,進入馬來西亞市場;與埃米爾福萊在德國簽約,進入歐洲新能源市場。上汽2019MG品牌汽車進入印度市場;純電動名爵EZS進入泰國、英國、挪威、荷蘭市場2022MGMULAN進入歐洲市場。新勢力2020愛馳歐版U5出口法國,進入歐洲市場。2021蔚來ES8在挪威上市。2022小鵬與荷蘭EmilFreyNV集團及瑞典Bilia集團合作;嵐圖在挪威發布品牌;哪吒計劃首先進軍泰國市場。900800700900800700國內:新車型多為大容量電池,推動23年單車帶電量進一步增長169/281萬輛,23年同增66%,其中插電王朝系列及軍艦系列可翻番以上增長;吉利23年銷39萬輛,同+32%,領克品牌PHEV翻番增長。新勢力迪海豹平均單車電量72kWh,廣汽AionLX、V分別達85.5、76.9kWh,新勢力中,蔚來ES7、ET5分別達87.5、92.5kWh,小鵬G9達98kWh,零跑C01達90kWh。我們預計在23年純電占比下降的情況下,新能源圖2022-2023年純電/PHEV銷量預期表2022H2新上市車型平均單車帶電量(kWh/臺)AionV牌4,7891212數據來源:乘用車銷量來自中汽協,商用車來自合格證,東吳證券研究所測算訂單:新勢力10月訂單下滑,不影響23年銷量預期訂單:新勢力10月訂單下滑,不影響23年銷量預期新勢力訂單10月增長較弱,主要因10月如車企兜底國補;且當前新增訂車春節前難以交付,多數消費者選擇觀望,等待23年新版車型。10月蔚來新增1.3萬臺,受9月ET5沖量,基數較大影響,訂單較9特斯拉訂單量顯著增長。特斯拉10月新增訂單約3萬臺,與9月持平,10月Model3/ModelY降價后訂單量較 2022年至今蔚來銷量穩健增長,交付量自2022年6月以來連續4個月過萬,2022Q3交付量同比增長29.3%至31,607輛,季度交付量創紀錄。2022年1-10月蔚來銷量9.24萬輛,同比增長132%,其中10月交付1.06訂單情況來看,ET5沖量帶動9月訂單達4.65萬臺,10月回落至1.3萬臺1414預計2022全年銷13萬輛,同比增長32%。小鵬直銷/經銷占比約為6:4(店數比250:150,銷量比64:訂單約0.9萬輛。新車型全新旗艦SUV小鵬G9于2022年9月正式上市,8月-9月的預售期內累計收獲訂單約4.5 系3月底漲4.0價前沖量 150.400.400.290.430.430.21促銷政策交付4.96萬臺,其中10月交付1.01萬臺,環比增22%,我們預計2022全年交付約7萬臺。公司銷售模式為1.201.109月起需確定購車人/銷量沖高+8月訂車今年可交付,五一漲價前車主信息+國家補貼1.01銷量沖高+8月訂車今年可交付,0.800.80 2022.11616前預期。8月特斯拉產線改造完成實現放量,且10月起新車型密集交付,預計國內電動車Q4銷量環比進一步提升,H2銷量預計環增60%+,全年中性銷量預期683萬輛,同比增長95%,且預計23年中性銷量預期 24.5萬輛,同環比+13%/+58%,符合市場預期,電動化滲透率20.48%,同環比+2.6/+2.4pct車企銷量環比有所上升。5040%40%歐洲:大眾維持榜首,特斯拉緊隨其后同環比+11%/+39%;現代-起亞集團銷2.41萬輛,同環比+3%/+36%;梅賽德斯-奔馳集團銷2.19萬輛,環大眾集團TeslaStellantis現代-起亞汽車集團梅賽德斯-奔馳集團寶馬集團雷諾-日產聯盟吉利控股集團(Geely)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福特集團42,77240,67429,13024,09321,86721,12019,31015,29510,9557,520310%39%36%51%29%56%91%97%-8%20%3%22%6%50%101%9%9%8%6%4%3%323491137514253248187142148361-15%-15%22%29%32%20%8%9%1679151260791102445947052056117%-2%8%7%4%3%71.8萬輛,同環比+15%/-15%,電動車滲透率24.0%,同環比-0.4/-0.8pct。車滲透率22.4%,同環比-0.5/-1.6pct。英國:10月5050 碳排放量目標95g/km80.8g/km碳排放量目標95g/km80.8g/km年歐盟境內新車平均碳排放量比2021年水平減少37.5%,貨車同期減少312012-15年為過渡期:2012-15年為過渡期:2025-2035年為實現期:1、2030年歐盟新車平均碳排量比2021年減少37.5%,貨車同期減少31%。2、提出“2025年歐盟新型汽車碳排量比2021年減少15%,貨車同期減少15%”的臨時目標。g/km>1601、2020年95%車輛計算平均滿足95g/g/km>160130g/km路交通零排放第一輪第二輪第三輪59.4g/km0g/km20082012201520202021202520302035年份別補貼金額(萬最高0.3/0.6變動幅度乘用車補貼取消貼貼貼元不變貼貼個人新免25%購置稅不變(2023年起或改為對50萬克朗以下新車貼(可疊加),補貼幅度延續至22年底,此前計劃22年7月起新車補貼下降至最高0.5萬歐元。消此政策,改為23年起對車價50萬克朗(5.元降至4500/3000歐元,24年起售價小于4.5萬歐元的純電動車將獲得3000歐元政府補貼補貼金額(萬變動幅度不變(2023年4-6.5萬歐4-6.5萬歐個人BEV不變(2023年4.5-6萬歐V個人BEV不變個人二手 歐洲:預計22年電動車銷227-242萬輛,同增6%-13%預期歐洲全年銷量227-242萬輛,同比增長6%-13%。9月歐洲主流九國合計銷量24.5萬輛,同環比年預計歐洲銷量仍可達227-242萬輛,同增6%-13%左右,主要受益于碳排放考核趨嚴、補貼政策力度持續及傳統車企純電平臺新車型大量落地。環比+7%,電動車滲透率7.2%,同環比+0.6/0.0pct。1-9月累計銷量80.7萬輛,同比增長98765432104%2%-26%-16%-9%-11%-14%-21%40%131%4%2%-26%-16%-9%-11%-14%-21%40%131%52%11016%68%21%55%-45%-47%7%230%34%111%12048%銷量環比同比市比增速放緩,福特集團銷5770輛,同環比+131%/-16%;Stellantis銷5團銷5002輛,同環比+11016%/-11%。大眾集團銷4217輛,同環比+68%/+2%,整體市占率5%。Tesla福特集團Stellantis通用集團大眾集團現代-起亞汽車集團寶馬集團豐田集團吉利控股集團(Geely)其他中小整車集團44,5765,7705,4655,0024,2174,0043,3522,1892,1602,06420540%20540%55%7%7%6%4%3%3%3%3554054417939916179742813156026191792439531349801890%114%180%-28%-9%-32%90%114%180%-28%-9%-32%6%6%2%4%8%3%3%4%價格飆升,美國消費者購買力萎縮,減少對汽車的消費;生產端而言,俄烏戰爭及疫情導致芯片和其他汽車零天數為32天,連續2個月庫存天數達到30天。按制造商劃分,通用庫存天數為47天約36.9萬輛,福特57天約0 Stellantis美國:補貼新政推動供應鏈本土化美國:補貼新政推動供應鏈本土化美國電動車補貼政策簽字生效通過,政策正式落地:《減少通脹法案》8月16日由拜登總統簽字生效,立法正式落地。新政補貼最高維持7500美元,取消20萬輛限制,并對本土化生產作出嚴格要求:法案包括對電動車的補貼最高7500美元,并取消單一制造商20萬輛限制,特斯拉、通用有望重回補貼行列,豐田原預計即將到達20萬輛限制,新政下也將繼續被納入補貼行列。新增二手電動汽車稅收補貼,補貼金額為售價30%。最高不超過4000美元,車價不超過1)車輛產地限制:符合稅收補貼的電動車必須生產自北美(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最高可獲得合計7500美元稅5)收入限制:個人/戶主/聯合申報人年收入不得超過15萬/22.5/30萬美元。6)車型限制:適用于純電動、插電(電池容量>7kwh)、氫燃料電池車型表美國電動車政策梳理2022年8月《減少通脹法案》2022年現行政策車輛類型要求補貼金額車輛類型要求補貼金額全新BEV、PHEV1.銷量限制取消。2.轎車零售價≤5.53.卡車、貨車、SUV售價≤8萬美元。1.電池關鍵礦物需要在于美國或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中開采或加工,23年起比例要求40%,逐步增加至27年80%,37502.主要電池組件來自北美,23年起比例要求50%,逐步增加至29年100%,3750美元3.電動車必須在北美組裝,上述合計最高封頂7500美元。4.若個人申報者年收入≤15萬美元,或聯合申報者年收入≤30萬美元,則可拿全部5.結束日期至少到2031年底。全新PHEV1.4輪車2.重量不超過14000磅3.電池容量不少于4kWh4.必須可從外部充電5.該車企售出電車數量少于20萬輛6.僅適用于購買全新汽車1.擁有電池+417美元2.以電池容量計算,首個5kWh共計2500美元,之后以417美元/kWh疊3.最高封頂7500美元4.若車企銷售電車數量超過20萬,則會在18個月內逐漸將補貼減少至0。例如特斯拉已不享受此政策二手BEV、PHEV最高限制為4000美元。美國:新政細則尚待明確,或存回轉余地美國:新政細則尚待明確,或存回轉余地表美國《減少通脹法案》電動車稅收抵免的產地比例要求金屬比例要求金屬比例要求--金屬比例要求------美國:IRA現新修正案提案,延后本土制造要求馬州、加州及密蘇里州3名眾議員聯合提交《AffordableElectricVehiclesforAmericaAct》,該提案北美制造要求延后到2026年開始實施,且對于關鍵礦物產地來源國的比例要求、電池及材料的產地比例要求均延后3年執行,以配合喬治亞等南部各州的電池及整車廠建設進度。此前《減少通脹法案》要求財政部于2年底前發布稅收補貼細則金屬比例要求美國:全年銷量預期100-107萬輛美國:全年銷量預期100-107萬輛表美國電動車銷量預測(萬輛)新能源汽車,其中韓國銷量1.8萬臺,同環比+75%/+50%,滲透率18.98%,同環比+6/+5pct;加6919臺,同環比+69%/-2%,滲透率5.26%,同環比+0/+00韓國銷量—同比環比0日本銷量—同比—環比0加拿大銷量—同比—環比0其他國家:基數低,銷量超預期,上修預期至47-55萬輛透率提升,我們預期22年其他國家銷量達到47-55萬輛,同增127%-168%。2022年銷量8.69.354.8同比117%142%110%114%78%30%107%100%156%261%337%379%168%2022年銷量6.97.750.0同比60%142%110%114%78%30%107%100%156%189%250%299%144%2022年銷量46.6同比117%142%110%114%78%30%107%100%156%162%190%211%127%2023年銷量7.07.011.112.592.1同比188%84%84%130%130%142%96%84%61%29%29%34%98%2023年銷量9.710.880.1同比150%60%60%100%100%110%70%60%40%40%40%40%72%2023年銷量9.872.1同比125%44%44%80%80%89%53%44%26%39%52%62%55%)/海外分別約1375/1152萬輛,對應國內電動化率53.5%,海外24.4%,表全球電動車銷量預測(萬輛)2025E2025E1,152海外:新能源乘用車銷量(萬輛)2022E3792023E2024E74920213052020-增速77%81%24%39%42%54%126214230276331497-美國3265108183311498-其他國家10264169107158國內:新能源車銷量合計(萬輛)3246258041,0681,375-增速11%143%93%29%33%29%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萬輛)3105957621,0101,293國內:新能源專用車銷量(萬輛)4182國內:新能源客車銷量(萬輛)655555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合計(萬輛)3016291,0041,3321,8172,52740%109%60%33%36%39%-增速YoY-增速-增速-增速 11月排產環比增5-10%,看好盈利趨勢向好環節10月排產再上臺階,普遍5%-10%增長,11月環比增5%-10%,其中龍頭電池廠11月排產35gwh,環增9%,Q3排產預計超80gwh,中游需求旺盛,產業鏈Q3排正極材料振華新材4,3004,800-41%長遠鋰科-廈鎢新能-龍蟠科技-4,0004,00043%-德方納米前驅體格林美-45,50040,000負極璞泰來49%貝特瑞49%杉杉股份46,500!恩捷股份42,00044,00046,000湖南中鋰48%壹石通-#DIV/0!星源材質45,00043%比亞迪(gwh)結構件科達利(億)43%銅箔嘉元科技4,1004,7005,2005,5936,00014,00052,000諾德股份3,2003,8004,4004,6005,00011,40058,000-排產再上臺階,中游盈利分化,電池、前驅體盈利向上排產再上臺階,中游盈利分化,電池、前驅體盈利向上電池、前驅體21Q4-22Q1盈利觸底,盈利拐點將至:1)電池:Q1盈利觸底,電池盈虧平衡,但最差的時候已經過去,Q2起原材料價格漲幅趨緩疊加漲價落地,Q2電池廠盈利修復,下半年顯著改善,毛利率恢復至15%+,23年盈利持續向好。2)三元前軀體:液堿價格仍在上行,Q2硫酸鎳自供比例提升有望對沖部分成本上漲,單噸利潤環比提升,我們預計全年盈利水平同比提升。隔膜供給緊缺,盈利穩中有升。1)隔膜:隔膜供給緊平衡,干法降價0.1-0.2元/平,濕法價格穩定,我們預計22-23年維持高盈利水平。2)結構件、導電劑環節盈利相對穩定。電解液進入價格下行周期,正極庫存收益逐漸消耗完畢,盈利高點已過。1)負極:Q2受原材料漲價影響,盈利水平小幅回落,Q3石墨化降價0.1-0.2萬元/噸,我們預計負極Q3盈利穩定;2)電解液:六氟價格已回落至合理水平,我們預計將在20-25萬/噸震蕩,與大廠長單一致,龍頭盈利趨穩;3)正極:部分廠商Q2仍受益于一定的低價碳酸鋰庫存,因此盈利水平雖有下降,但仍可維持較高水平,加工費方面,三元正極2022年初較2021年末已下調5~10%,鐵鋰2022Q2有小幅下降趨勢,但幅度有限;4)銅箔:2022Q2加工費較2022Q1下降2000-3000元/噸,Q3需求恢復,加工費基本可維持穩定。3636數據來源:各公司公告、東吳證券研究所2、電池Q3盈利進一步恢復,龍頭盈利再提升扣除海外電池廠商后,國內主流動力電池廠月度產量61.2GWh,環比+8.0%。圖表:國內主流動力電池廠月度產量(左/GWh)10月國內裝機電量30.5gwh,環比下降3%,鐵鋰占比64%,環比持平:2022年10月動力電池裝機電量比增長150%,環比上升6%,其中三元產量24.2gwh,同環比+164%/-1%,鐵鋰產量38.6gwh,同環比003939數據來源:動力電池產業聯盟、東吳證券研究所寧德時代裝機份額環比上升,仍牢占龍頭地位。根據動力電池產業聯盟數據,2022年10月國內裝機總量月累計裝機106.78gwh,累計市占率48%。比亞迪位列第二,10月裝機7.74gwh,同環比提升146%/9%,22年10月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前十五名22年1-10月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前十五名121212334455667788994040數據來源:動力電池產業聯盟、東吳證券研究所Top10裝機量Top10裝機量6.4%5.1%4.4%3.7%2.9%寧德時代欣旺達123456789Top10裝機量8.6%6.0%4.5%12345679月寧德時代全球裝機份額36.4%,穩居行業首位。2022年9月全球裝機量合計54.7GWh,寧德時代裝機量19.9GWh,同環比+63.1%/+10.6%,占比36.一汽、吉利、長安、蔚來等車企8月銷量環比上漲所致。LG全球裝機量8.8GWh,占比16.1%,環比上升代裝機120.4gwh,市占率達35.1%,較21年同期上升2.2pct;LG裝機47.9gwh,市占率13同期下降7.0pct,位列第二;比亞迪裝機44.4gwh,市占率12.9%,位列第三;松下裝機29.5gwh,市占全球總量 成本端:部分中游材料開始下探,帶動電池成本下降成本端:部分中游材料開始下探,帶動電池成本下降部分中游材料相繼進入下行周期,六氟價格維持在26萬/噸左右,帶動電池成本下降。六氟價格一路上行至3月起六氟進入下行周期,目前報價30萬元/噸左右,高點回調50%+,帶動電解液價格跌至6-7萬元/噸,對應電池成本下降0.05元/wh左右,當前六氟及電解液價格企穩,電池成本壓力邊際減弱;近期六氟市場新增Q2銅箔加工費有所下調,鐵鋰正極加工費承壓。此前鐵鋰正極、銅箔等均因為行業供不應求,加工費在2021年上調,其中銅箔22Q2起需求偏弱,加工費下降明顯,主流產品降1萬/噸左右,已跌至較低位置,對應電池成本下行0.02元/wh左右;鐵鋰正極加工費承壓,部分廠商Q2加工費下調,對應電池成本下行0.01-0.02元/wh左右。負極石墨化低端產品加工費費降0.萬/噸,干法隔膜價格降低0.2元/平,結構件格局穩定,004242數據來源:百川,公司公告,東吳證券研究所成本端:鈷鎳價格下降縮窄三元、鐵鋰電池成本差成本端:鈷鎳價格下降縮窄三元、鐵鋰電池成本差鈷鎳金屬價格下降,Q3三元與鐵鋰電池成本差距縮小,經濟性提升,長期看二者成本縮小空間大。Q2在鈷55萬/噸,鎳價22萬/噸時,三元與鐵鋰成本差距為0.22-0.25元/wh,Q3預計鈷價格35、鎳價15、碳酸鋰55表Q3三元與鐵鋰的成本差距縮小)量)tttttttt鎳tt),tttttttt鎳tt),正極材料tttt六氟磷酸鐵鋰tt),電池廠上游一體化布局逐步兌現,22年碳酸鋰自供比例提升,帶動電池廠成本壓力邊際減弱。寧德江西鎖定),能1萬噸,參股興華鋰業22年出貨預計達3000噸左右,22年自供比例預計15%,23年隨著金海鋰業2萬噸產能投產,自供比例預計提升至接近30%,國軒布局宜春鋰云母礦,國軒科豐今年出貨我們預計達8000噸,今年年底形成2萬噸產能,此外控股宜豐國軒表:碳酸鋰自供比例變化情況鋰鹽公司持股比例天宜鋰業545501-032226379億緯鋰能金海鋰業3127科豐鋰業225-1奉新國軒5--32 Q4起碳酸鋰價格進一步上漲,再次突破歷史高點。截止2022年11月4/噸,較上周上漲1.9%,近60天上漲11.5%,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在55.2萬元/噸,較上周上漲1.8%,近60天2百川電池碳酸鋰氫氧化鋰SMM 45數據來源:SMM、百川,東吳證券研究所利潤拆分利潤拆分價格聯動定價+追溯,可覆蓋絕大部分年初以來成本上漲,其中寧德時代Q2毛利率恢復至19%+,環比大增8pct,盈利強勢恢復。Q3均價進一步提升,疊加下半年原材料價格松動+規模化效應,上游一體化布局逐步動力超250gwh,23年出貨有望進一步達450gwh,同增50%。盈利方面,預計Q3動力毛利率約17%,環降 4747氟磷酸鋰對頭部電池廠長協價格維持20-25礎上,全年盈利能力有望維持穩定。龍頭廠商積極布局六氟、添加劑等一體化產能,盈利有望維持1萬元+/噸表:電解液單噸盈利預期趨勢2Q213Q214Q211Q222Q223Q22E天賜材料-單噸利潤(萬/噸)49,0001.2060,0001.8561,8001.830,0001.4538,0001.80910001.25新宙邦-單噸利潤(萬/噸)23,5001.6522,1001.520,0001.5020,0000.8020,0001.5030,9401.0 8642 磷酸鐵鋰三元動力 ....>容百科技:Q3盈利受原材料庫存跌價+氫氧化鋰現貨高價采購影響,Q4有望恢復正常。我們測算公司Q3超預期,導致氫氧化鋰備貨不足需要采購現貨,而產品結算按照m-1價格結算,導致氫氧化鋰成本增加未傳導給下游,我們預計若不計原材料庫存損益,Q3單噸利潤有望達1.5-1.6萬元,我們預計Q4單噸利潤有>當升科技:我們測算公司Q3單噸扣非凈利3.92萬元/噸,環比持平微增。若不計匯率波動影響公司Q3單噸扣非凈利預計達3.92萬元/噸左右,仍處于較高水平。Q4匯兌損益減少,預計單噸扣非利潤維持3.5萬元/噸左右,全年預計仍維持3.4-3.5萬容百科技天津巴莫當升科技長遠鋰科貴州振華其他容百科技天津巴莫當升科技長遠鋰科容百科技天津巴莫當升科技長遠鋰科貴州振華其他21Q421Q421Q221Q322Q122Q22.4522Q30.73容百科技當升科技2.33.92長遠鋰科32振華新材332.36廈鎢新能0.730.850.620.825050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東吳證券研究所計22-23年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2%、68%,供給充足;三元正極加工費穩定年降,22年初三元龍頭加工費下降5-10%,正極廠基本可通過規模效應、技術進步降本消化,預計盈利相對穩定。正極廠商產品結構優化,圖正極材料價格走勢(萬元/噸)50圖碳酸鋰價格走勢(萬元/噸)2百川電池碳酸鋰氫氧化鋰SMM百川工業級碳酸鋰5151數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