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歸去來兮辭并序》《種樹郭橐駝傳》《石鐘山記》選擇性必修下冊(二)復習重點1.積累并記牢120個實詞中的“胡”“涉”“行”“類”“善”“憐”“是”“適”“識”“辭”“固”及次常用字“懷”“息”“游”“始”以及重點虛詞“其”“因”。2.背誦三文,翻譯重點句子。3.掌握定語后置句的特點及辨析方法。課文概覽課題文體作者核心內容藝術特色歸去來兮辭并序辭陶淵明敘寫田園生活風貌,以及脫離仕途、回歸田園后的生活樂趣。1.運用辭賦的形式抒情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3.語言精練,音韻和諧種樹郭橐駝傳傳記柳宗元通過對郭橐駝種樹之道的記敘,說明“順木之天,以致其性”是“養樹”的法則,并由此推論出“養人”的道理,指出為官治民不能“好煩其令”。1.簡潔而生動2.對比與映襯3.婉約而多諷石鐘山記游記蘇軾通過記敘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探究,強調要正確判斷一件事物,必須深入實際,認真調查。1.由小事入,由深理出,情趣與理趣融為一體2.記敘簡潔,描寫生動,筆法瀟灑隨性而自有法度單篇梳理基礎積累歸去來兮辭并序課文4一、基礎夯實(序)①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②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于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1.解釋加顏色的詞語①親故(
)
②脫然(
)
親屬朋友憂慮解除而放松的樣子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③眷然(
)④質性(
)⑤矯厲(
)⑥切(
)⑦交病(
)⑧稔(
)⑨斂裳(
)
⑩尋(
)
思念的樣子
本性
造作勉強急迫
(身心)都感到痛苦莊稼成熟
收拾衣裝不久2.翻譯畫線的句子①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家貧窮,耕田種植不能夠供給自己生活。孩子很多,家無余糧,所賴以維持生活的(物資),(我也)沒有得到它的本領。(得分點:生生、資、術)
恰逢有奉使外出的差事,地方大吏以愛惜人才為美德,叔父因為我家境貧苦(就把我推薦了去),于是我被委派到小縣做官。(得分點:會、以,被動句)(第1段)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3.解釋加顏色的詞語①形(
)
②役(
)
③奚(
)
④征夫(
)⑤熹微(
)形體,指身體役使
何,為什么
行人
光線微弱4.理解性默寫①《歸去來兮辭》中,作者覺悟到過去的錯誤雖然無法挽回,未來的事卻還來得及補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歸去來兮辭》中,作者安慰自己迷途知返,肯定現在、否定過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悟已往之不諫
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
覺今是而昨非5.翻譯畫線的句子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認識到過去的錯誤已經不可挽回,知道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補救。(我)確實迷了路,或許走得還不太遠,已覺悟到現在的做法是對的,而曾經的行為是錯的。(得分點:諫、追、是、非)(第2段)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6.解釋加顏色的詞語①瞻(
)
②歡迎(
)
③就(
)④引(
)⑤眄(
)⑥寄傲(
)⑦審(
)⑧容膝(
)看見
高興地迎接接近
舉,拿看
寄托傲世的情懷深知
僅能容納雙膝,形容居處狹小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⑨策(
)⑩扶老(
)?流憩(
)?矯(
)
?景(
)拄著
拐杖
無目的地漫步和隨時隨地休息舉
日光7.理解性默寫①《歸去來兮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達了作者的傲然自得之情和甘于淡泊之志。②《歸去來兮辭》中,作者用自然界中的白云和飛鳥來比喻自己回到田園后那種自由自在的生活狀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歸去來兮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天色已晚,作者還手撫孤松不愿離去。倚南窗以寄傲
審容膝之易安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
撫孤松而盤桓(第3段)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8.解釋加顏色的詞語①親戚(
)
②情話(
)
③及(
)
④疇(
)⑤窈窕(
)
內親外戚,包括父母兄弟等
知心話
到
田地
幽深的樣子9.理解性默寫①《歸去來兮辭》中,寫作者跟鄉里故人和農民交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歸去來兮辭》中,寫作者駕車出游,表現出游方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游歷經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游中所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游中所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以春及
將有事于西疇農人告亦崎嶇而經丘或命巾車
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尋壑而始流
善萬物之得時
感吾生之行休木欣欣以向榮
泉涓涓10.翻譯畫線的句子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羨慕萬物恰逢繁榮滋長的好時節,感嘆我的一生將要結束。(得分點:善、得時、行、休)(第4段)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11.解釋加顏色的詞語①寓形(
)
②曷(
)
③委心(
)④遑遑(
)⑤之(
)⑥期(
)⑦聊(
)⑧乘化(
)
寄托身體相當于“何”,為什么
隨心
驚恐匆忙、心神不定到,往期求
姑且
順隨自然12.理解性默寫①《歸去來兮辭》中,作者問自己為什么心神不定,不知道要到哪兒去,表現其不奢求富貴與仙境的人生態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歸去來兮辭》中,描寫作者登山臨河、長嘯賦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愿
帝鄉不可期以舒嘯
臨清流而賦詩登東皋13.翻譯畫線的句子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愛惜美好的時光,獨自外出,有時倚著棍杖除草培土。登上向陽的高地,放聲長嘯,面對清澈的流水吟詠賦詩。(得分點:懷、植杖、賦)【記憶導圖】1.120個實詞積累、識記(1)胡
胡
胡小篆
隸書楷書“胡”字始見于戰國時期文字,本義為牛脖子下的垂肉,引申泛指獸脖子下的垂肉。獸胡垂在頭頸下,上面多長著毛,引申指胡子。唐代以后,又引申指任意地,隨意地。也泛指中國古代西部、北部地區的少數民族。二、重點梳理義項例句①田園將蕪胡不歸?②胡為乎遑遑欲何之③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過秦論》)為什么,怎么何,什么古代泛指西部、北部地區的少數民族,秦漢時多指匈奴“胡”的本義是牛脖子下的垂肉(月,即“肉”),匈奴等一帶少數民族多吃獸肉,故又稱匈奴、西北各民族為“胡”。后又借為疑問代詞“什么,為什么”。【識記方法】[解釋加顏色字]
漢時,李陵受詔抗胡()人,后困降于胡。皇上誅其族。司馬遷為之辯,謂上胡()不法先王之道,皇上斥曰:“一派胡()言。”大臣皆不敢言。如此,國胡()以富強?【遷移小練】泛指西部、北部地區的少數民族為什么任意胡來什么(2)涉
涉
涉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涉”是會意字,甲骨文上下合起來是“步”字,中間是“水”字。合起來指徒步走過河流。表示蹚水過河。義項例句①園日涉以成趣②送子涉淇,至于頓丘(《詩經·氓》)③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赤壁之戰》)④諸子及經史多所涉獵(顧炎武《復庵記》)⑤經過,經歷今少卿抱不測之罪,涉旬月,迫季冬(《報任安書》)⑥牽涉,關聯而言有關涉,事便顯露(《史通》)游玩、游覽徒步渡水,乘舟渡水進入,到閱讀“涉”的本義是“徒步渡水”。由“渡”引申出“渡過、通過”。進一步引申出“經歷”。學習的經歷是“涉獵,學習”,經歷一些事情必然會與他人有“牽涉,關聯”。【識記方法】[解釋加顏色字]
陶淵明自涉()仕途,屢有不快,為求心安而辭官歸家,日涉()園庭以怡情,且常駕車以游。一日,遇河,下車徒步涉()水,亦感快意。【遷移小練】進入游覽渡水(3)行
行
行甲骨文
小篆隸書楷書“行”是象形字,甲骨文像四通八達的街道十字路口。表示道路。義項例句①感吾生之行休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觀滄海》)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師說》)④《琵琶行》⑤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⑥躡足行伍之間(《過秦論》)⑦漢天子我丈人行也(《蘇武傳》)將要
運行
實行,執行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排
古代軍制單位輩“行”的本義是“道路”(甲骨文即十字路口形)。道路自然是用來“走”的,路總是成“行列”的。“離開”當然是人走了;“運行、實施”“流行、流動”等意義均是“走”的抽象表達;由“實施”引申出“行為,經歷”就順理成章了,一個人的“品行”不就是看他平日的“行為”嗎?【識記方法】[解釋加顏色字]
蘇武因行()正范高,行()古道,帝令其出使胡地。途中遇強盜隨行(),見強盜猶如行()伍之人,魁格有形。蘇武感化之。【遷移小練】行為實行,執行行走古代軍制單位2.通假字通“橫”,橫木例句本字及意義乃瞻衡宇
詞語例句解析(古今義)①幼稚幼稚盈室古義:_____今義:年紀小;形容頭腦簡單或缺乏經驗②慷慨于是悵然慷慨古義:_____今義:充滿正氣,情緒激昂;大方,不吝惜③人事嘗從人事古義:_____今義:關于工作人員的錄用、培養、調配、獎懲等工作3.古今異義詞小孩
感嘆
做官
④情話悅親戚之情話古義:_______今義:男女間表示愛情的話⑤窈窕既窈窕以尋壑古義:___________今義:(女子)文靜而美好;(妝飾、儀容)美好知心話
幽深的樣子詞語例句義項(1)懷①脫然有懷
②懷良辰以孤往
③感君區區懷(《孔雀東南飛》)
④懷其璧,從徑道亡(《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⑤汝姊在吾懷(《項脊軒志》)
⑥不能喻之于懷(《蘭亭集序》)
4.多義實詞念頭
留戀、愛惜心情
揣著胸前內心(2)息①請息交以絕游
②夜夜不得息(《孔雀東南飛》)
③武氣絕,半日復息(《蘇武傳》)
④長太息以掩涕兮(《離騷》)
⑤晚有兒息(《陳情表》)
停止
休息
呼吸
嘆息
子例句活用類型及釋義①策扶老以流憩
②情在駿奔
③瓶無儲粟,生生所資
④攜幼入室
⑤倚南窗以寄傲
⑥眄庭柯以怡顏
⑦審容膝之易安
⑧樂琴書以消憂
⑨悅親戚之情話
5.詞類活用名詞作動詞,拄著名詞作狀語,像駿馬動詞作名詞,生活形容詞作名詞,小孩子形容詞作名詞,傲世的情懷使動用法,使……愉快使動用法,使……安適意動用法,以……為樂意動用法,以……為快樂例句句式特點(請指出標志詞)①遂見用于小邑
②既自以心為形役
③復駕言兮焉求
④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⑤樂夫天命復奚疑
6.特殊句式被動句標志詞:見……于……
被動句標志詞:為賓語前置句標志詞:焉(疑問代詞)、求(動詞)
賓語前置句標志詞:胡(疑問代詞)、為(介詞)、何(疑問代詞)、之(動詞)
賓語前置句標志詞:奚(疑問代詞)、疑(動詞)7.文化常識(1)“辭”是介于散文與詩歌之間的一種文體,因起源于戰國時期的楚國,又稱楚辭、楚辭體。又因屈原所作《離騷》為這種文體的代表作,故又稱______。漢代以后,人們常把“辭”和“賦”統稱為______。騷體辭賦(2)家叔以余貧苦家叔:對人稱自己的叔父。“家”字一般用于對別人稱比自己輩分高或年紀大的親人。如稱父親為“_____”“________________”,稱母親為“_____”“_____”,稱兄長為“家兄”,稱姐姐為“家姐”。對別人稱比自己輩分低或年紀小的親人一般用“舍”字。如稱弟弟為“舍弟”,稱妹妹為“舍妹”。家父
家君(家尊、家嚴)
家母
家慈(3)三徑就荒,松菊猶存三徑:西漢末,兗州刺史蔣詡隱居后,在院中開辟三徑,只與求仲、羊仲來往。后以“三徑”代指__________。(4)公田,指由_____控制的田地,與“私田”相對。隱士住處政府三、高考考過的背誦名句補寫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田園是中國古代文人的精神家園。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萬物在春日復蘇、繁榮滋長的美好景象,表達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引發對生命的思考。(2021年天津卷)木欣欣以向榮
泉涓涓而始流【特別小練】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節選自陶淵明《五柳先生傳》,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B.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C.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D.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何許人”作“不知”的賓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B、C三項。故選D。2.下列對文中加顏色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不慕榮利”與“慕宗愨之長風”(《滕王閣序》)兩句中的“慕”字
含義相同。B.“親舊”指親戚朋友,與“親故多勸余為長吏”(《歸去來兮辭并序》)
中的“親故”含義相同。C.“或置酒而招之”與“登高而招”(《勸學》)兩句中的“招”字含義不同。D.“不蔽風日”與“常以身翼蔽沛公”(《鴻門宴》)兩句中的“蔽”字
含義不同。√D項均為遮蔽,遮擋。A項均為羨慕。B項正確。C項招待/招手。【參考譯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因為他的住宅旁邊種著五棵柳樹,就以此為號。他安安靜靜,很少說話,也不羨慕榮華利祿。喜歡讀書,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探究;每當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就會高興得連飯也忘記吃。他生性喜愛喝酒,家里貧窮常常不能得到滿足。親戚朋友知道他的這種境況,有時擺了酒席來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說走就走。簡陋的居室里空空蕩蕩,遮擋不住風雨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滿了補丁,盛飯的籃子和飲水的水瓢里經常是空的,可是他還是安然自得。他常常寫文章來自娛自樂,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就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歸去來兮辭并序》《種樹郭橐駝傳》《石鐘山記》選擇性必修下冊(二)單篇梳理基礎積累種樹郭橐駝傳課文5一、基礎夯實(第1段)郭橐駝,不知始何名。病僂,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故鄉人號之“駝”。駝聞之曰:“甚善。名我固當。”因舍其名,亦自謂“橐駝”云。(第2段)其鄉曰豐樂鄉,在長安西。駝業種樹,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視駝所種樹,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蕃。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1.解釋加顏色的詞語①始(
)
②名(
)
③固(
)④業(
)⑤養(
)⑥實(
)⑦以(
)⑧蕃(
)⑨如(
)當初,原來稱呼,命名本來,確實以……為業用、使結果實而且
多
比得上2.理解性默寫①《種樹郭橐駝傳》中,點明郭橐駝名字的由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種樹郭橐駝傳》中,郭橐駝聽說鄉人給自己起外號之后說“______。__________”,表現了他的豁達與堅強。③《種樹郭橐駝傳》中,交代郭橐駝備受長安富貴人認可并雇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伏行
有類橐駝者病僂
隆名我固當甚善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
皆爭迎取養3.翻譯畫線的句子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患了脊背彎曲的病,脊背高高突起,彎著腰走路,有點像駱駝,所以鄉里人給他起外號叫“駝”。(得分點:病僂、伏行、號)(第3段)有問之,對曰:“①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4.解釋加顏色的詞語①舒(
)
②培(
)
③故(
)④筑(
)⑤密(
)⑥顧(
)⑦蒔(
)⑧置(
)⑨性(
)舒展
培土
舊,指原來培育樹苗的土搗土結實
照看
栽種
放下
本性
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②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為哉!”⑩害(
)?拳(
)?已(
)?爪(
)?驗(
)妨害
拳曲,伸展不開不久
指甲,用作動詞,用指
檢驗,察看甲摳、掐5.理解性默寫①《種樹郭橐駝傳》中,“其本欲舒,_________,_________,其筑欲密”幾句,既概括了樹木的本性,也揭示了種樹的要領。②《種樹郭橐駝傳》中,有人違背樹木的本性,種樹時“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________________”,必然招致“木之性日以離”的惡果。③《種樹郭橐駝傳》中,“勿動勿慮,去不復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郭橐駝植樹的管理經驗。④《種樹郭橐駝傳》中,一般種樹的人不是撒手不管而是關心太過,什么都放不下,結果適得其反,“_________,__________;雖曰憂之,其實仇之”,壓抑甚至扼殺了樹木的生機。其培欲平
其土欲故若不過焉則不及也若棄其蒔也若子
其置雖曰愛之
其實害之6.翻譯畫線的句子①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郭橐駝并不能使樹木活得長久且孳長茂盛,只不過能順從樹木的自然生長規律,使它依照本性生長罷了。(得分點:孳、天、致)
雖然說是愛護它,這實際上是傷害它;雖然說是擔心它,這實際上是仇視它;所以(他們種樹就)不如我。(得分點:其實,賓語前置句)(第4段)問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駝曰:“我知種樹而已,理,非吾業也。然吾居鄉,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旦暮吏來而呼曰:‘官命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7.解釋加顏色的詞語①道(
)
②官理(
)
③長人者(
)④煩(
)⑤勖(
)⑥督(
)⑦獲(
)方法
做官治民。理,治
做官的。長,統治、治理;
繁多
勉勵
督促
收割
人,民早繅而緒,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鳴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則與吾業者其亦有類乎?”⑧繅(
)⑨而(
)⑩緒(
)?縷(
)?字(
)?遂(
)?豚(
)?病(
)?怠(
)?其(
)把蠶繭浸在熱水里抽出蠶絲你們的絲頭線
養育
成、養好小豬
困苦
疲倦
大概
(第5段)問者曰:“嘻,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傳其事以為官戒也。?傳(
)作傳8.理解性默寫①《種樹郭橐駝傳》中,對于“養人”之不善,柳宗元先簡要地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以概括,這與上文“他植者”養樹管理之不善相呼應。②《種樹郭橐駝傳》中,寫當地官員頻發政令,聚集百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種樹郭橐駝傳》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直接點明了作者寫作本文的真正意圖。見長人者好煩其令
若甚憐焉
而卒以禍鳴鼓而聚之
擊木而召之傳其事以為官戒也9.翻譯畫線的句子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這些小百姓中斷吃飯來慰勞官吏,尚且得不到空閑,又怎么能使我們人口增多、生活安定呢?(得分點:小人、飧饔、勞、蕃)【記憶導圖】1.120個實詞積累、識記(1)類
類
類
類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類”本來寫作“類”,是形聲字,小篆從“犬”部,(mí)聲(古音相近)。表示狗的品種,引申為種類。二、重點梳理義項例句①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②舉類邇而見義遠(《屈原列傳》)③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齊桓晉文之事》)④類比,類推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公輸》)⑤大抵,大都觀古今文人,類不護細行(《與吳質書》)類似,好像事物
類別,種類“類”的本義是“種類”,同一“種類”就是“同類”,同類的事物當然就會有“類似,像”的地方。【識記方法】[解釋加顏色字]
長安人郭某,形類()橐駝,其所種樹,無論何類(),均碩茂。眾人異之,問所以。郭某舉類()闡釋之,言世間事物,類()相似,眾皆以為然。【遷移小練】類似種類事物大抵(2)善
善
善金文
小篆隸書楷書“善”是會意字,金文上邊是“羊”字,表示吉祥,下邊是兩個“言”字,合起來指兩個人互相說吉祥的話。表示好的。義項例句①甚善。名我固當②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勸學》)③素善留侯張良(《鴻門宴》)④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⑤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歸去來兮辭》)好,美好善于,擅長友善、交好揩拭
羨慕“善”的本義是“好,美好”。“有道德”“有本領”“做得對”當然是“好”。有道德的人是“好人”。有道德的事是“善事”。做好人、做好事是與人“親善”,與人“交好”。做得對自然是令人滿意的“好的行為、優點”,美好的一切都是讓人“喜歡”的。【識記方法】[解釋加顏色字]
項伯與張良素善(),知項王之事,前來告良。沛公善()假人力,以為戰爭之勝負,非在兵之利,戰之善(),而在人和。故聞項伯之言,屬良善()待之。后至項王營中,見一廚正解牛,游刃有余,終善()刀而藏之,頓時善()其技,欲納入麾下。【遷移小練】友善、交好擅長正確好好地揩拭羨慕(3)憐
憐
憐
憐小篆
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憐”本來寫作“憐”,是形聲字,小篆從“心”部(即忄),粦(lín)聲(聲母相同,韻母相近)。表示憐憫。義項例句①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②商君歸還,惠王車裂之,而秦人不憐(《戰國策》)③愛戴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陳涉世家》)④復合詞,可惜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阿房宮賦》)⑤復合詞,可愛可憐九月初三夜(白居易《暮江吟》)憐愛,愛惜憐憫,同情“憐”的本義是“憐憫”,憐憫就是有愛心,故引申出“愛憐”之義。【識記方法】[解釋加顏色字]
陌上有麗人,可憐()體無比,而家無親人憐()之。逢戰火,隨眾流浪,一路艱辛,眾皆憐()之。禍后歸家,可憐()焦土一片。【遷移小練】可愛愛惜憐憫可惜詞語例句今義①既然既然已古義:_________今義:連詞,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就、也、還”跟它呼應,表示先對現實或已有的結論予以承認,而后進一步做出判斷②以致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古義:_________今義:連詞,用在下半句話的開頭,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結果(多指不好的結果)2.古今異義詞已經這樣來使達到③其實a.不抑耗其實而已b.雖曰愛之,其實害之古義:a._________b._________今義:副詞,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承上文,多含轉折意)
它的果實這實際上詞語例句義項游①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
②請息交以絕游(《歸去來兮辭》)
③游諸侯,何國不容(《屈原列傳》)
④游魚細石,直視無礙(《與朱元思書》)
⑤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張衡傳》)外出求學、求官3.多義實詞游覽
結交,交游游說
游水例句活用類型及釋義①名我固當
②早實以蕃
③根拳而土易
④爪其膚以驗其生枯
⑤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⑥駝業種樹
4.詞類活用名詞作動詞,稱呼、命名名詞作動詞,結果實名詞作動詞,拳曲,伸展不開名詞作動詞,用指甲摳、掐形容詞作動詞,保全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業⑦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⑧非有能碩茂之也
形容詞的使動用法,早,使……早/蕃,使……多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碩大茂盛例句句式特點(請指出標志詞)①理,非吾業也
②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③故不我若也
④吾又何能為哉
5.特殊句式判斷句標志詞:非、也賓語前置句標志詞:何(賓語)、以(介詞)
賓語前置句標志詞:不、我賓語前置句標志詞:何(賓語)、為(動詞)【特別小練】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順宗即位,王叔文、韋執誼用事,尤奇待宗元。與監察呂溫密引禁中,與之圖事。轉尚書禮部員外郎。叔文欲大用之,會居位不久,叔文敗,與同輩七人俱貶。宗元為邵州刺史在道再貶為永州司馬即罹竄逐涉履蠻瘴崎嶇堙厄蘊騷人之郁悼寫情敘事動必以文為騷文十數篇,覽之者為之凄惻。(節選自《舊唐書·柳宗元傳》,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宗元為邵州刺史/在道/再貶為永州司馬/即罹竄逐/涉履蠻瘴/崎嶇堙厄/
蘊騷人之郁悼/寫情敘事/動必以文/B.宗元為邵州刺史/在道/再貶為永州司馬/即罹竄逐/涉履蠻瘴/崎嶇堙厄蘊
騷/人之郁悼/寫情敘事/動必以文/C.宗元為邵州刺史/在道再貶/為永州司馬即罹竄逐/涉履蠻瘴/崎嶇堙厄蘊
騷/人之郁悼/寫情敘事/動必以文/D.宗元為邵州刺史/在道再貶/為永州司馬即罹竄逐/涉履蠻瘴/崎嶇堙厄/蘊
騷人之郁悼/寫情敘事/動必以文/√“騷人”為一個詞,泛指憂愁失意的文人,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C兩項。“永州司馬”作“再貶為”的賓語,承前省略主語“柳宗元”,意思是“(柳宗元)又被貶為永州司馬”,中間不能斷開,排除D項。故選A。2.下列對文中加顏色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順宗即位”與“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鴻門宴》)兩句中的“即”
字含義不同。B.“與監察呂溫密引禁中”與“引壺觴以自酌”(《歸去來兮辭》)兩句中
的“引”字含義不同。C.“與之圖事”與“本圖宦達,不矜名節”(《陳情表》)兩句中的“圖”
字含義相同。D.“與同輩七人俱貶”與“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
(《蘇武傳》)兩句中的“輩”字含義不同。√C項謀劃/希望。A項即位,登上皇位/就。B項延請,召入/舉,拿。D項行輩/批。【參考譯文】唐順宗即帝位后,王叔文、韋執誼執掌朝政,兩人尤其器重柳宗元。他和監察御史呂溫一起被秘密召入宮中,一起商討國家革新大事。柳宗元轉任尚書禮部員外郎。王叔文想重用柳宗元,但適逢任職不久,王叔文失敗,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輩一起都被貶謫了。柳宗元被貶為邵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貶為永州司馬。柳宗元既遭遇貶逐,又經歷蠻荒之地瘴癘之苦,身處崎嶇阻塞的環境,內懷騷人抑郁的情懷,所以抒情敘事,只要一動筆就一定寫成文章。他寫了十多篇騷體文,讀過的人都為之凄婉感傷。《歸去來兮辭并序》《種樹郭橐駝傳》《石鐘山記》選擇性必修下冊(二)單篇梳理基礎積累石鐘山記課文6一、基礎夯實(第1段)《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1.解釋加顏色的詞語①雖(
)
②訪(
)
③函胡(
)④清越(
)⑤桴(
)⑥騰(
)⑦余韻(
)⑧徐歇(
)即使
尋求,探尋
同“含糊”,指聲音重濁模糊
清脆悠揚鼓槌
傳播
余音
慢慢消失2.理解性默寫①《石鐘山記》中,寫唐人李渤通過敲擊不同的山石聆聽聲響深究得名的由來,李渤發現聲音的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②《石鐘山記》中,表現山石敲擊后余音悠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石鐘山記》中,寫蘇軾認為敲擊后能發出聲響的石頭到處都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聲函胡
北音清越余韻徐歇桴止響騰石之鏗然有聲者
所在皆是也3.翻譯畫線的句子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敲擊后能發出聲響的石頭,到處都有,可是唯獨這座山用鐘來命名,這是為什么呢?(得分點:是、名,定語后置句)(第2段)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4.解釋加顏色的詞語①赴(
)
②因(
)
③固(
)赴任,就職于是
本來
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④方(
)⑤心動(
)⑥罅(
)正
內心驚恐裂縫5.理解性默寫①《石鐘山記》中,蘇軾夜游石鐘山,到了絕壁下,他看到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石鐘山記》中,蘇軾尋訪石鐘山,寫得有聲有色,夜色中的聲音更能引人注意,其中寫宿巢的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摹鸛鶴的聲音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石側立千尺
如猛獸奇鬼
森然欲搏人磔磔云霄間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而山上棲鶻
聞人聲亦驚起中者③《石鐘山記》中,蘇軾尋訪石鐘山,在兩山之間發現了一塊大石,交代石頭位置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④《石鐘山記》中,石鐘山窾坎鏜鞳之聲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石鐘山記》中,蘇軾對自己的發現非常得意,認為自己和古人達到了共鳴,這句話就是“________________!”有大石當中流與風水相吞吐古之人不余欺也空中而多竅6.翻譯畫線的句子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塊大石頭擋在水流的中央,上面可坐百來個人,中間是空的而且有很多窟窿,風吹浪打、吞進吐出,發出物體相撞聲和鐘鼓齊鳴聲,跟先前轟隆的聲音互相應和,好像音樂演奏起來一樣。(得分點:當、空中、向)(第3段)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7.解釋加顏色的詞語①殆(
)
②終(
)
③所以(
)大概
終究
……的原因8.理解性默寫①《石鐘山記》中,蘇軾親自探明石鐘山名字的由來,由此引發他的感慨,不禁發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石鐘山記》中,蘇軾在文末表明寫作本文的意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不目見耳聞
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而笑李渤之陋也蓋嘆酈元之簡9.翻譯畫線的句子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淺陋的人竟用斧頭敲打(山石)的辦法來探求石鐘山命名的原因,自認為得到了它的真相。(得分點:乃、考擊、其實)【記憶導圖】1.120個實詞積累、識記(1)是
是
是金文
小篆隸書楷書“是”是會意字,金文上邊像湯匙,中間“又”字像人手,下邊是“止”,表示末端,合起來指人手執湯匙。“匙”的本字,表示湯匙,后借用來表示“是非”的“是”及代詞。二、重點梳理義項例句①是說也,人常疑之②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③覺今是而昨非(《歸去來兮辭》)④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⑤唯利是圖這,這個這樣
正確
表判斷,同今天的“是”
賓語前置的標志“是”的本義是“正直”。由此引申出事理的“正確”。其意動意義即是“認為正確”,我們同意別人的看法會說“是,是的,是這樣的”,故又引申出判斷詞“是”和指示代詞“這,這樣”。【識記方法】[解釋加顏色字]
敵國入侵,皇上令百姓參戰。是()時,木蘭之父年老,不能戰,木蘭遂代父從軍。戰事慘烈,木蘭更感代父之舉為是()。十年之戰,得勝歸來,父母迎于郊外,見木蘭則曰:“汝真是()木蘭耶?”木蘭稱是()。一家盡歡。【遷移小練】這正確表判斷表判斷(2)適
適
適
適
小篆
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適”本來寫作“適”,是形聲字,小篆從“辵”部(即辶),啇(音shì)聲。表示往,到……去。義項例句①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②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赤壁賦》)③始適還家門(《孔雀東南飛》)④適冬之望日前后(《與妻書》)⑤處分適兄意(《孔雀東南飛》)⑥適得府君書(《孔雀東南飛》)⑦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諫逐客書》)⑧同“謫”,被流放或貶職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陳涉世家》)到,往享有
女子出嫁恰好,恰恰順從,依照剛剛,剛才適合,適宜“適”的本義是“到(某地)去”。到丈夫家去,就是“嫁”。古代女子“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由父母決定,毫無自主權,故引申出“順從”之義,并進一步引申出“適應”“舒適”“恰好”等義。【識記方法】[解釋加顏色字]
據傳,蘇軾有一小妹。秦觀才學出眾,軾以為其必適()于小妹之才情,欲以妹適()之。以之問小妹,小妹曰:“處分適()兄意。”成婚之日,秦觀言于蘇小妹曰:“未來幸福之日長,吾夫妻二人共適()之。”【遷移小練】適合出嫁依照享有(3)識
識
識
識
小篆
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識”本來寫作“識”,是形聲字,小篆從“言”部(即讠),戠(音zhí)聲。表示認識、知道、懂得。義項例句①汝識之乎②相逢何必曾相識(《琵琶行》)③見識,知識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劉開《問說》)④同“志”,記住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論語·述而》)⑤同“志”,做標記識以柳枝,命本部涉濟(《金史》)知道
認識“識”的本義是“知道,認識,能辨別”。既然“知道”,當然就能“記住”。為了更好地記住事物,需要做一些“標記”,故又有“標記”的意義。【識記方法】[解釋加顏色字]
王安石與蕭君圭相識(),二人與舊識()多人同游花山。途中見一殘碑,其上文字猶可識(),乃前代名家佚文。覽后,安石曰:“前人之識()廣矣,吾等當識()之。”【遷移小練】認識相知的朋友識別知識,見識記住例句本字及意義南聲函胡,北音清越
2.通假字同“含糊”,指聲音重濁模糊詞語例句解析(古今義)①其實自以為得其實古義:_____________今義:副詞,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承上文,多含轉折意)②空中空中而多竅古義:___________今義:天空中③心動余方心動欲還古義:_________今義:內心有所觸動;動心,產生做某事的欲望3.古今異義詞那事情的真相中間是空的內心驚恐詞語例句義項始①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
②郭橐駝,不知始何名(《種樹郭橐駝傳》)
③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諫太宗十思疏》)
④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始得西山宴游記》)
⑤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孔雀東南飛》)
4.多義實詞才
當初,原來開始
曾經
剛5.詞類活用例句活用類型及釋義①微風鼓浪
②而此獨以鐘名
③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④大石側立千尺
⑤事不目見耳聞
⑥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名詞作動詞,激蕩,掀動名詞作動詞,命名名詞作狀語,坐船名詞作狀語,在旁邊名詞作狀語,目,用眼睛/耳,用耳朵動詞的使動用法,使……發出聲響例句句式特點(請指出標志詞)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余是以記之
③石之鏗然有聲者
6.特殊句式賓語前置句標志詞:余(賓語)、欺(動詞)
賓語前置句標志詞:是(賓語)、以(介詞)
定語后置句標志詞:之……者7.文化常識《水經》與《水經注》:《水經》是______時期的一部記載全國水道的地理書。此書簡要記述了137條全國主要河流的水道情況,原文僅1萬多字,記載相當簡略,缺乏系統性,對水道的來龍去脈及流經地區的地理情況記載不夠詳細、具體。后來被________改編為《水經注》。《水經注》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相關的歷史遺跡、人物典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魏晉酈道元【特別小練】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蘇軾下御史獄,勢危甚,無敢救者。安禮從容言:“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語罪人。軾以才自奮,謂爵位可立取,顧錄錄如此,其心不能無觖望。今一旦致于理,恐后世謂陛下不能容才。”帝曰:“朕固不深譴也行為卿貰之卿第去勿漏言軾方賈怨于眾恐言者緣以害卿也。”李定、張璪皆擿使勿救,安禮不答,軾以故得輕比。(節選自《宋史·王安禮傳》,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朕固不深譴也行/為卿貰之/卿第去/勿漏言/軾方賈怨于眾/恐言者緣以害
卿也B.朕固不深譴也/行為卿貰之/卿第去/勿漏言/軾方賈怨于眾/恐言者緣以害
卿也C.朕固不深譴也/行為卿貰之/卿第去/勿漏言軾/方賈怨于眾/恐言者緣以害
卿也D.朕固不深譴也行/為卿貰之/卿第去/勿漏言軾/方賈怨于眾/恐言者緣以害
卿也√“也”為判斷句標志詞,其后應斷開,排除A、D兩項。“軾”作后句的主語,其前應斷開,排除C項。故選B。2.下列對文中加顏色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安禮從容言”與“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屈原列傳》)兩句中
的“從容”含義相同。B.“其心不能無觖望”與“都督閻公之雅望”(《滕王閣序》)兩句中的
“望”字含義不同。C.“不以言語罪人”與“及陷于罪”(《齊桓晉文之事》)兩句中的“罪”
字含義不同。D.“軾以故得輕比”與“納比籠中”(《促織》)兩句中的“比”字含義
不同。√A項坦然/委婉得體。B項抱怨/聲望。C項治罪/罪責。D項處罰/比試。【參考譯文】蘇軾因作詩諷刺新法下御史獄,情勢很危急,沒有人敢救他。王安禮則坦然地說:“自古以來胸懷大度的君主,是不會因別人的言語有什么不當而治他的罪的。蘇軾以他的才干自發奮起,認為爵位可以很快得到,而現在卻仍然這樣碌碌無為,他的心中不能沒有抱怨。今天如果按理治他的罪,我擔心以后人們會說陛下不能容納人哪。”神宗說:“我本來就不會深責他,現在既然你為他求情,我就寬赦他。你出去之后,不要把這件事說出去,蘇軾剛引起眾人的怨恨,恐怕有人會拿這件事來害你。”李定、張璪都勸王安禮不要解救蘇軾,王安禮沒有答應,因此蘇軾只受到輕微的處罰。《歸去來兮辭并序》《種樹郭橐駝傳》《石鐘山記》選擇性必修下冊(二)連點成線整合突破一、連點成線,基礎整合1.在下列各組句子中,選出加顏色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1)A.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或曰此鸛鶴也C.B.D.√其蒔也若子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故鄉人號之“駝”令人長號不自禁與向之噌吰者相應一夫夜呼,亂者四應B項均為“像”。A項有時/有人。C項稱呼/哭泣。D項應和/響應。(2)A.不抑耗其實而已自以為得其實余固笑而不信也名我固當B.信可樂也余固笑而不信也D.郭橐駝,不知始何名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C.√C項均為“本來”。A項果實/事情的真相。B項實在/相信。D項當初,原來/才。2.在下列各項中,選出加顏色詞的意思與現代漢語完全相同的一項。(1)A.于是悵然慷慨B.空中而多竅C.酈元之所見聞D.嘗從人事√C項古今義都是“見到和聽到的事”。A項古義:感嘆。今義:充滿正氣,情緒激昂;大方,不吝惜。B項古義:中間是空的。今義:天空中。D項古義:做官。今義:關于工作人員的錄用、培養、調配、獎懲等工作。(2)A.悅親戚之情話B.雖曰愛之,其實害之C.吾方心動欲還D.酈元以為下臨深潭√D項古今義都是“認為”。A項古義:知心話。今義:男女間表示愛情的話。B項古義:這實際上。今義:副詞,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承上文,多含轉折意)。C項古義:內心驚恐。今義:內心有所觸動;動心,產生做某事的欲望。3.在下列各項中,選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1)A.遂見用于小邑B.樂夫天命復奚疑C.故不我若也D.古之人不余欺也√A項為被動句,其他三項均為賓語前置句。(2)A.或曰此鸛鶴也B.農人告余以春及C.理,非吾業也D.此世所以不傳也√B項為狀語后置句,其他三項均為判斷句。4.判斷下列文化常識的正誤。(1)“家叔”是對他人稱呼自己的叔父時的用語。對他人稱呼自己的父親,可以用“家父”“家君”“令尊”等詞語。(
)ד令尊”是稱對方的父親。(2)“三徑”指隱士的住處,這一典故與西漢時期兗州刺史蔣詡有關。蔣詡隱居后,在院中開辟三徑,只與求仲、羊仲來往。(
)(3)《水經》是戰國時期的一部記載全國水道的地理書,酈道元所著《水經注》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
)√《水經》是魏晉時期的作品。×二、連點成線,微點突破1.120個實詞積累、識記(1)辭
辭
辭
辭金文
小篆
隸書
繁體楷書
簡體楷書“辭”字本來寫作“辭”,是形聲字,金文從“
”(表示治理),司聲(聲母相近,韻母相同)。表示打官司時雙方的訴訟,后引申為“言辭”。義項例句①《歸去來兮辭》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③大禮不辭小讓(《鴻門宴》)④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鴻門宴》)⑤單于使衛律召武受辭(《蘇武傳》)⑥其文約,其辭微(《屈原列傳》)文體的一種推辭
計較
告別
供詞
言辭,文辭“辭”在古代有兩種基本義(寫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由“口供”引申為一般的“話、言辭”。因為“言之成文”,所以“辭”也指富有文采的“文辭”,也就自然成為“一種文體”(如《楚辭》)。【識記方法】[解釋加顏色字]
屈原德高,作楚辭(),其辭()美,上官大夫嫉而欲除之。屈原曰:“死且不辭(),何懼之有?”后為楚王所逐,辭()都城,見放于汨羅江。【遷移小練】古代的一種文體文辭推辭辭別
固
固小篆隸書楷書“固”是形聲字,小篆從“口”部,古聲。表示城郭、關塞堅固。(2)固義項例句①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鐘山記》)②秦孝公據崤函之固(《過秦論》)③獨夫之心,日益驕固(《阿房宮賦》)④少年固強之(《促織》)⑤根不固而求木之長(《諫太宗十思疏》)本來,原來險固的地勢頑固,固執堅持,一定穩固,牢固“固”的本義是“城墻堅固”。城墻堅固自然就能“堅持”不敗,進一步引申出“頑固”之義。“堅固”有“難以改變、一直這樣”的內涵,故又虛化出副詞“本來、原來、當然”等義。【識記方法】[解釋加顏色字]
齊據河山之固(),欲與敵戰。齊將田忌固()止之。以敵將屢有建樹,有自滿之心,日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跨境公共交通工具融資考核試卷
- 紡織品市場的市場競爭策略考核試卷
- 通信設備在智能停車場管理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紗線市場趨勢分析與預測考核試卷
- 無機酸在油墨工業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私募股權投資文化娛樂產業投資考核試卷
- 花卉的種植與傳統文化考核試卷
- 玉石行業人才培養與職業規劃考核試卷
- 油料作物種植與農業科技創新驅動考核試卷
- 血液感染護理常規
- 赤峰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 2025年心理咨詢師執業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湖北省武漢市常青聯合體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4年蚌埠市龍子湖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2025-2030中國螢石行業分析及供需形勢與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 2025-2030硅膠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趨勢前景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圖文廣告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食品召回管理辦法培訓
- 生物信息學中的序列比對與比對分析-全面剖析
- 2025風力發電工程安裝合同標準范本
- 全麻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