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wwchinastockcomcn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告網”之風新能源揚帆遠航核心觀點:“碳中和”目標為可再生能源提供長期確定性指引。2020年12月,在氣候雄心峰會上,我國宣布到2030年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今年1-4月光伏裝機及發電量快速增長。預計2021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將達到45-55GW,全球裝機規?;驅崿F145-165GW。年初以來硅料價格暴漲,但向下游傳遞的效能遞減。硅料價格高企主要由其擴產周期、短期內擴產節奏與下周不匹配以及需求旺盛等三方面因素疊加造成。隨著硅料規劃產能在下半年逐步投產,將有助于緩解供給端的緊缺。中國新能源車市場處于高速成長期,全球市場迎來中國與海外需求共振。2021年國內新能源汽車1-5月合計銷量達93.83萬輛,同比增長253.04%。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快速上升,已由20年底的8.8%提升至10.2%。預計2021年國內新車銷量有望達到220-240萬輛,同比增長46.3%-75.6%。鋰電池行業大舉擴產正“雙碳”為我國能源變革提供長期指引,今年各部委出臺政策細化落實“雙碳”目標。新能源發電在“雙碳”背景下,迎來新的投產高峰期。行業景氣度提升,拉動產品需求,但隨之引發的價格博弈與利潤再分配是今年需要密切跟蹤的焦點問題?!半妱踊?、智能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今年迎來新能源車高增元年,上半年中國、歐洲銷量喜報頻傳。儲能及氫能產業方興未艾。儲能拉動鋰電池需求量。光伏制氫最具潛力。新能源作為高端制造產業,符合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國家發展戰略。電動化智能化浪潮勢不可擋,電動車迎來黃金發展期;“雙碳”大計,光伏迎來白銀時代。行業景氣度提升,拉動產品需求,但隨之引發的價格博弈與利潤再分配是今年需要密切跟蹤的焦點問題。建議甄選擁有明顯競爭壁壘、短期業績有支撐的優質品種。核心推薦標的:寧德時代(300750.SZ)、億緯鋰能(300014.SZ)、當升科技(300073.SZ)、天賜材料(002709.SZ)、隆基股份(601012.SH)、通威股份(600438.SH)、福斯特(603806.SH)、陽光電源(300274.SZ)、匯川技術(300124.SZ)、恩捷股份(002812.SZ)、璞泰來(603659.SH)、中材科技(002080.SZ)、國電南瑞(600406.SH)、許繼電氣(000400.SZ)、特變電工(600089.SH)、良信股份(002706.SZ)等。風險提示:電力需求下滑明顯的風險、新能源發電消納能力不足;競爭加劇導致產品價格持續下行;補貼下滑導致行業增長放緩;新冠疫情影響超預期。利預測與估值碼稱S投資0A21E2E0A1E2E50.SZ4025薦14.SZ能395.5薦73.SZ0.6.5薦12.SH21999.5.4薦24.SZ1.1薦電力設備及新能源推薦維持評級分析師周然奮:(8610)66568494特別鳴謝梁悠南告網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 (一)頂層設計:“雙碳”提供長期指引 1(二)行業規劃:細化落實“雙碳”目標 2二、光伏:政策指引長期,價格影響短期 4(一)需求:政策指引長期,價格影響短期 4(二)供給:硅料供應緊張引發產業鏈利潤再分配 8(三)趨勢:大尺寸薄片化、新型高效電池 13三、電動車:國內外政策共振推升高景氣度 20(一)電動車銷量維持高景氣度 20(二)鋰電池大舉擴產正當時 24(三)電動車邁入智能化階段 28四、儲能:能源領域的下一站“天后” 30(一)首個新能源儲能補貼政策落地 30(二)儲能快速增長,危控亟需規范 31 (一)發展潛力大,技術和商業模式尚不成熟 33(二)扶持政策出臺,北京市帶頭示范 34(三)光伏制氫最具潛力,龍頭企業紛紛布局 35 (一)投資策略 37(二)估值分析 38 (一)寧德時代 39(二)億緯鋰能 39(三)當升科技 40(四)隆基股份 41(五)匯川技術 41 115765758098257657580982848698890929496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195719651975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0,000,0000000 (萬噸標準煤)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一、“雙碳”背景下新能源迎來黃金時代(一)頂層設計:“雙碳”提供長期指引在能源結構中,2020年我國產生碳排放的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耗總量約84%(原煤、原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比重,重構能源格局。圖2:中國能源消費總量及原煤消費占比歷年變化能源消費總量原煤消費占比原煤能源消費總量原煤消費占比90%80%70%60%50%40%30%20%0%資料來源:統計局,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碳中和”目標為可再生能源提供長期確定性指引。2020年9月,在聯合國大會上,我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20年12月,在氣候雄心峰會上,我國宣布到2030年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22告網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從近年來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能看出領導層對于“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高度重視,多球氣候變化的國家能源發展戰略,把能源結構的轉型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1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旖ㄔO全國用能權、碳排放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09應對氣候變化發揮很好的作用。87價平均降低2、扎實有效去產能,今年要壓減鋼鐵產能5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以上。同時,要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相較發達國家,我國實現碳中和目標任務更艱巨。對于大部分發達國家來說,由于達到碳達峰的時間較早,因此相對來說有更長的時間向碳中和過渡。我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過渡期僅有30年,因此為了如期實現目標,能源和經濟轉型、二氧化碳和溫室氣體減排的速度和力度,需要比發達國家實現轉型過程的速度和力度要大得多。碳達峰年份碳中和年份00005500700碳交易市場上線,推動碳中和進程。據媒體報道,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于6月底前啟動上線,交易中心落地上海,碳配額登記系統設在湖北武漢。碳交易市場先期僅納入電廠企業,水泥、有色等其余6大行業暫不納入。這是我國首次從國家層面將溫室氣體控排責任壓實到企業。對于納入控排范圍的企業,一旦排放量超過配額,就需要從市場上買入差額,從而在經濟層面倒逼企業減排,促進產業技術升級。(二)行業規劃:細化落實“雙碳”目標2021年多部門細化“雙碳”目標。國務院及國家能源局為行業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設立了遠景目標,其中包括“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25%左右”及“到2025年全國風電、光伏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達到16.5%左右”等。33告網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發布發布機構《關于征求2021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和2022-年預期目標建議的函》5號2030年全國統一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為40%,其中非水電電力消納責任權重為25.9%。與之對應的21年非水目標為12.7%,此后逐年提升約1.47%。未來十年間約57%的電力需求或將由非水可再生能源(主要是光伏和風電)供應?!蛾P于推進電力源網荷儲一體》1日國家能源局派出機構牽頭建立所在區域的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項目協調運營和利益共享機制,進一步深化電力輔助服務市場、中長期交易等市場化機制建設,提升可再生能源消一體化”提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年遠景目標5號加快發展非化石能源,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舉,大力提升風電光伏發電規模,加快發展東光伏和陸風的發電成本持續下探??稍偕茉吹慕洕郧啡币恢笔侵萍s其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根據IRENA統計,2019年全球加權平均的光伏發電LCOE為0.068美元/千瓦時,接近化石燃料發電成本區間的下限,陸風幾乎與之持平。資料來源:IRENA,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44火電水電火電水電風電核電光伏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二、光伏:政策指引長期,價格影響短期(一)需求:政策指引長期,價格影響短期央視新聞報道,到2050年我國光伏發電量的占比將達到39%,而2020年我國光伏發電量僅為2605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3.5%。所以單從發電量的維度看,未來30年光伏將增長不止15倍。20資料來源:統計局,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50其他(水火及核電等)風電光伏國家能源局在2021年風光發電開發建設(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全國風電、光伏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到16.5%左右”,預計2025年我國光伏累計裝機量或達到600GW左右,年平均新增裝機量達到65GW左右。我們根據能源局目標指引,按照2020年光伏發電量占風光發電量合計比重36%以及利用小時數1029小時測算,“十四五”期間全社會用電量增速達到6%時,光伏年均新增裝機為67GW。2025年全社會用電量(十億kwh)2025年風光發電量 2025年光伏發電量(占比36%)2025年光伏累計裝機(GW)年均新預計2021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將達到45-55GW。隨著經濟生產的逐步恢復,中電聯預期2021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將明顯超過去年,同比增長7%-8%,2021年底全國發電裝機總容量將達到23.7億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1.2億千瓦左右,占總裝機容量比重上升至47.3%。國家能源局預計2021年風光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達到11%。55 (GW)告網 (GW)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關于2021年新能策有關6月11日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和新核準陸上風電項目,中央財政不再補貼,實行平價上網。21年新建項目上網電價,按當地燃煤發電基準價執行。新建項目可自愿通過參與市場化交易形成上網電價。21年起,新核準海上風電項目、光熱發電項目的可通過競爭性配置方式形成?!蛾P于2021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及有關事項的通》5月25號明確了2021年可再生電力以及非水可再生電力的消納責任權重目標以及2022年的預期目標。各省在確保完成2025年消納責任權重預期目標的前提下,由于客觀原因,當年未完成消納責重累計到下一年度一并完成?!蛾P于下達2021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預算的通》5月10號盡快將補貼資金撥付至電網企業。電網企業按月將資金撥付至已納入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貼清單的風電、太陽能等發電項目。優先足額撥付第一批至第三批國家光伏扶貧目錄內項目、50kW及以下裝機規模的自然人分布式項目和2019年采取競價方式確定的光伏項目以及2020目。關于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事項的通知》5月11號2021年全國風電、光伏發電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到11%左右,后續逐年提高,確保GW用光GW未能并網的存量項目,直接納入后續年度保障性并網范圍。《2021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4月22號2021年主要預期目標:煤炭消費比重下降到56%以下。新增電能替代電量2000億千瓦時左力爭達到28%左右。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力爭達到11億千瓦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高水平,跨區輸電通道平均利用小時數提升至4100小時左右。《關于加強縣城綠色的意見》3月29日住房、城建5部門推進縣城建設綠色低碳發展??h城新建建筑要普遍達到基本級綠色建筑要求。提升縣城能源使350300250200150100500我國裝機容量:光伏:累積值YOY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E250%200%150%100%50%0%資料來源:統計局,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結轉項目確定性較強。結轉項目主要由2019/2020年競電價項目、2019/2020年平價項目組成。根據solarzoom統計,結轉項目約50.4GW,這部分項目由于與2021年政策的變化關系較小,在2021年實施可能性較高。另外,競價轉平價項目以及省級平價基地項目(云南、四川、廣西等)合計約12.2GW。結轉項目是否會在年底前實施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一方面取決于終端電站成本的高低,另一方面是補貼金額的多少。根據能源局發布的相關規定,2020年未完成并網的競價項目每逾期一個季度并網電價補貼降低0.01元/kwh,若未在2021年6月30日前并網則取消補貼資99告網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戶用補貼政策助力需求。發改委公布的電價“征求意見稿”中提出,2021年新建的戶用分布式電站依然享有0.03元/kwh的補貼,可直接并網消納,并且50kW及以下裝機規模的自然人分布式項目優先享有補貼資金的撥付。根據最新發改委價格[2021]833號文件指示,確保2021年戶用光伏新增裝機達到15GW以上,對應的補貼水平約0.033元/kwh。另外,5月出臺的《關于2021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及有關事項的通知》指出,各省在確保完成2025年消納責任權重預期目標的前提下,由于客觀原因,當年未完成消納責任權重的,可以將未完成的消納責任權重累計到下一年度一并完成。29.72GW,同比增長47.9%。其中,光伏新增7.08GW,同比增長55.3%,比2019年同期增長184.0%,兩年平均增長68.5%。2021年1-4月份,全國累計發電量252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8%。其中,光伏52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比2019年同期增長52%,兩年平均增長36%。20年光伏發電量21年光伏發電量20年同比21年同比150012009006003000 (億千瓦時)40%35%30%25%20%15%10%5%0%1-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2、全球需求圖9:我國光伏月度累計新增裝機量5045403530252050502020202120年同比21年同比210%180%150%120%90%60%30%(GW)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04000048.22018年:11個2019年:14個2020年:20個11.14.48.24.12.64.94.131.511.13.11.32.22.11資料來源:IRENA,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疫情影響,根據IEA統計,2020年新增光伏裝機130GW,同比增長13%,全球累計達到760.4GW。有20個國家的新增超過77告網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1GW,其中,中國、歐盟和美國分別為48.2GW、19.6GW和19.2GW;14個國家超過10GW,5個國家超過40GW。截至20年底,中國累計裝機254.4GW(占比33.9%),歐盟27國累計達151.3GW(占比19.9%),美國93.2GW(占比12.3%)。多國制定新能源扶持相關政策。各國促進新能源產業的政策主要包括減稅、政府提供資金支持、實施本土產業扶持計劃、設立遠景規劃目標等。理1、21/2/28:制定《可再生能源和效率法案》,將太陽能投資稅收抵免(ITC)延長五年,以及在申請ITC時對大型項目直接付款;高至15%,這一變化于當日生效;體減排目標提升至較1990年減少65%;MWMWMWGW;究院BNEF2月預測,今年新增光伏裝機量將在160至209GW之間。光伏協會預測,在保守情況下,全球新增規模將達到150GW,2022年和2023年分別為180和210GW,2025年達到270GW。基于目前組件價格推算,考慮到中國情況,我們預計今年全球裝機規模或將實現145-165GW。806040200增裝機YOY40%120%100%80%60%40%20%0%(GW) 資料來源:BNEF,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中國美國韓國日本41.4巴西德國印度波蘭3.83.84.2荷蘭西班牙5.822.1越南其他澳大利亞資料來源:solarzoom,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88告網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二)供給:硅料供應緊張引發產業鏈利潤再分配2020年我國多晶硅產能達45.7萬噸,產量39.6萬噸,凈進口量約10萬噸,總供應量49.6萬噸,年內總需求量約50.9萬噸,市場呈現供給偏緊的局面。根據北極星光伏網統計,2021年國內多晶硅產量約43萬噸,進口多晶硅10萬噸,疊加新增產能有效釋放產量約5萬噸,預計2021年多晶硅供應量達到58萬噸,同比增長16.9%。050進口量國內產量進口量45 4540502018供應量2019供應量2020供應量(萬噸)201020122014201620182020%80%60%40%20%0%-20%資料來源:硅業分會,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資料來源:cpia,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市場集中度提升。2019年國內產能CR5廠商總產能占比達到85.4%,2020年提升至96.2%。2020年產量CR5企業占比87.5%,其中四家超過5萬噸。由于市場份額過于集中,頭部企業的擴張情況可以大體代表全市場的增量水平。14.6%18.6%保利協鑫通威14.6%18.6%17.7%01917.7%15.5%新特能源新疆大全東方希望其他17.7%01917.7%15.5%15.9%cpia,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33.8%19.0%16.719.0%16.7%20.0%保利協鑫通威新特能源新疆大全東方希望其他19.0%19.0%02021.21.4%資料來源:cpia,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預計2021年底,硅料產能有望達到57.5萬噸左右,同比增長25.8%。根據公布計劃,2021年硅料企業的第一輪投產高峰期將出現在三四季度,完全達產則至少要等到明年上半節20年底21年底產;88666告網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年中投產87年底投產;協議,決議建設寧夏一期年產25萬噸多晶硅項目8萬噸;99.4olarzoom硅片、電池片及組件環節大舉擴張。根據北極星光伏網統計,2020年以來已公布的擴產計劃中,硅片環節達313.6GW,電池317.82GW,組件307.07GW。40020172018201920202021E (GW)環太機資料來源:solarzoom,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根據光伏協會統計,今年底全國硅片產能保守估計約360GW,同比增長超過50%,遠遠大于硅料環節的供應量增速。排名前五企業產量比重超過80%,且均超過10GW。節年底年底20年4月,銀川年產15GW單晶硅棒和硅片項目投產,楚雄(三期)年產20GW單晶硅片項目開工;W20年11月,曲靖(一期)年產10GW單晶硅棒和硅片項目投產,預計21年Q1投產;20年9月曲靖(二期)年產20GW單晶硅棒和硅片建設項目開工,預計21年Q4投產;21年5月募集資金建設“西咸樂葉年產15GW高效單晶電池項目”和“寧夏樂葉年產5GW單晶高效電池項目(一期3GW)”,預計2023年建成WQGW21年2月,50GW(G12)太陽能級單晶硅材料智能工廠(寧夏中環六期項目)簽約落地,3月正式開22年底全部投產;020年8月,曲靖二期年產20GW單晶拉棒及切片項目簽約落地,2020年11月開工,預計21年Q4投產Q0年6月烏海10GW高效但及硅棒項目開工,預計21年Q4投產5GW;85告網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6.402根據光伏協會統計,2020年全國電池片產量約134.8GW,新建產線仍以PERC產線為主,產能占比達86.4%,CR5企業產量占比53.2%,CR4均超過10GW,預計2021年全國電池片產量將超過152GW。根據solarzoom預測,2021年底電池片產能將達320GW左右,同比增長59.2%。2020年全國組件產量達124.6GW,以晶硅組件為主。CR5企業產量占比約55.1%,CR3企業產量超過10GW。預計2021年組件產量將超過145GW,產能達360GW左右,同比增長47.5%。年底年底XGW;GW1年投產;.521年4月,義烏三期年產4.3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和天津二期年產5.4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已基本建20年,泰州二期年產5GW單晶組件項目已全部投產;0年底年底21年第一季度,天合光能6GW光伏組件項目(宿遷)逐步投產;GW月竣工投產。220年,泰州二期年產5GW單晶組件項目、咸陽年產5GW單晶組件項目、滁州二期年產5GW單晶組件20年3月,晶科能源(義烏)16GW高效太陽能組件項目一期開工,6月順利投產,8月二期項目開工,20年,義烏年產10GW高效電池和10GW高效組件及配套項目開工,項目計劃分2期執行,一期5GW5GW。305550454035302520502017(GW20172018201920202021E通威晶科晶澳隆基樂葉愛旭阿特斯通威晶科晶澳隆基樂葉愛旭阿特斯東方日升潤陽資料來源:EnergyTre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告網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光伏玻璃的產能逐步釋放,價格快速走低。玻璃龍頭信義2021年擬投產4條1000噸/日的產線,其中第一,第二條分別在一季度投產,剩余兩條預計年中投產。福萊特于2021年繼續投放約3600噸/日的新產能。根據卓創咨詢統計,2021-2022年我國新增光伏玻璃產能達460萬噸左右,到2022年底我國光伏玻璃產能預計達到1200萬噸左右。年底年底南福萊特第一、二座日熔化量1000噸光伏窯爐點火投產;20年12月,決議投資約43.5億元人民幣建設安徽三期項目(共5座日熔化量分別為1200噸的光伏組件續投產;21年2月,安徽福萊特二期第一座日熔化量1200噸光伏窯爐點火投產,預計安徽福萊特二期剩余三條件玻璃項目。硅料產能相對短缺。通過對各環節產能的梳理,在終端需求既定的情況下硅料環節的產能相較其他環節存在短缺。而組件端和玻璃環節目前行業的供給較為充足。年初以來硅料價格暴漲,但向下游傳遞的效能遞減。截至到6月9日,特級致密料報價年初至今上漲150%。單晶166硅片年初至今上57.85%。單晶PERC166電池年初至今上漲15.05%。組件方面,單晶PERC組件(單面)年初至今上漲7.74%。究其原因,硅料價格高企主要由其擴產周期、短期內擴產節奏與下游不匹配以及需求旺盛等三方面因素疊加造成。多晶硅的擴產周期基本在12-18個月,產能爬坡期3-6個月,而硅片和電池片環節的擴產周期大約6-8個月,產能爬坡期1-2個月左右。另一方面,硅料行業的集中度較高,寡頭格局使得新廠商難以進入。目前國內生產硅料的企業僅有10家,相比18年的22家大幅縮減。2020年硅料行業擴產的規模相對較少,而2021年產能釋放期主要集中在四季度。據北極星光伏網統計,2020年硅料端擴產26.9萬噸,按照3g/w的耗硅量計算,相當于89.7GW,遠小于其他環節擴產規模。solarzoom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solarzoom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50403000solarzoom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告網50403000solarzoom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solarzoom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光伏鍍膜玻璃:均價:3.2mm45 (元/平方米45405019/119/419/819/1120/320/620/1021/121/5solarzoom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雙碳”目標的提出增加了市場對于行業未來發展的樂觀預期。下游企業通過簽訂長單鎖定硅料遠期供給也加劇了市場的緊張情緒。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未來3-5年的超200萬噸硅料已被長單鎖定。00559.045.833.223.45.0 (萬噸) (萬噸)6.441.939.122.319.811.09.3密切關注下半年硅料走勢以及引發的產業鏈利潤再分配問題。供給方面,隨著規劃的產能在下半年逐步投產,將有助于緩解供給端的緊缺。需求方面,由于四季度為裝機旺季,會給硅料價格提供一定的支撐。告網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三)趨勢:大尺寸薄片化、新型高效電池硅料價格高企,下游環節隨之上調價格,影響了運營商的項目收益率。在此背景下,降本增效已成當務之急,“大尺寸”、“薄片化”以及加碼“新型高效電池”成為行業主旋律。大尺寸趨勢明顯。156mm由2019年的主流尺寸(占比61%)下降為17.57%,預計在2022年左右被淘汰;158mm是現有電池生產線最易升級的方案,166mm是現有電池產線可升級的最大尺寸方案,將是近2-3年的過渡尺寸;2020年182mm和210mm合計占比約4.5%,預計在2021年將快速提升。156.75mm158.75mm160-166mm182mm210mm%75%50%5%%202020212023202520272030路線圖(2020版)》,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210迎來大規模增長。根據PVInfoLink數據,2020年硅片市場還是以158mm和166mm為主流,二者的市占率分別為42%和32%,210mm僅占約2%。然而到2021年,210的市占,并且隨后逐年上升。大尺寸硅片攤薄電站BOS成本,提高溢價能力。伍德麥肯茲在2020年10月發布的《光伏組件技術市場報告》里指出,應用540W的M10組件和545W的G12組件的系統成本比現有的M4組件低8%到9%。在一次公司公開演講中提到,天合600W至尊組件可以減少15%的支架用量、16%的支架基礎用量及31%的匯流箱數量,減少8%的線纜用量和7%施工成本,最終降低8分/瓦的BOS成本。M邊距(mm)0硅片面積(mm^2)4321994124096組件版型(片).5%.5%.5%.5%.5%組件功率(W)1045單片瓦數(W/片)4%7%硅片價格(元/片)59789單瓦價格(元/W)solarzoom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大尺寸高功率產品陸續推出。2019年8月,中環首發210M12硅片,4個月后組件龍頭告網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天合發布高功率組件,單片功率達670W,延續了210系列技術工藝。產業鏈配套問題逐步解決,下游設備及輔材環節陸續推出適配高功率組件的逆變器及支架等。根據中環股份測算,目前全球210硅片的產能到年底大概僅有60GW,考慮到未來200~300GW的裝機量,因此210的缺口依然很大。各環節廠商紛紛加碼大尺寸布局,率先搶節0年產能產能規劃1年產能G12產能為19GW(總產能55GW)G入廠,規劃25GW四季度達產。 (21年公司新增硅片產能全為G12)0年產能產能規劃1年產能7.5GW(眉山一期,20年4月21日投產)GW義烏第四、五期,4月19日宣布已實現部分產線試投產)0年產能產能規劃1年產能10GW(總產能22GW左右)三大210工廠;43.5GW高功率組件成終端用戶“新寵”。據北極星光伏網統計,今年以來華電、大唐運營商陸續開展組件集采,累計招標規模23GW。其中,530Wp及以上的高功率組件總規模16.85GW,占比約73%,反映了終端運營商對大功率組件在節約BOS等成本上的認可。告網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370-380W多晶275W及以上雙面雙玻440W及以上430W及以上單玻530W及以上雙面530W及以上單玻500W及以上單玻500W及以上雙面590Wp及以上單玻590及以上雙面資料來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薄片化”助力企業降本。據測算,如果硅料價格上漲10元/kg,對應硅片成本上漲0.18元/片,需要減薄18μm厚度才可以保持硅片單價維持不變,硅片厚度從175μm減薄至160μm,可以覆蓋多晶硅料8元/kg的價格漲幅。但是過于薄片化會增加碎片率。目前切片工藝可以滿足薄片化的需要,但硅片厚度還需要滿足下游電池片、組件制造端的生產要求。P型T硅片尺寸厚度出片量厚度出片量硅耗厚度出片量硅耗1661756216068-8.57%15072-14.29%1821755116056-8.57%15060-14.29%2101753816042-8.57%15044-14.29%資料來源:光伏技術路線圖2020年版,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單晶N型減薄幅度最大。2020年多晶硅片平均厚度為180μm,P型單晶硅片平均厚度在175μm左右,N型硅片平均厚度為168μm,較2019年基本持平。目前,用于TOPCon電池的N型硅片平均厚度為175μm,用于異質結電池的硅片厚度約150μm,用于IBC電池的硅片厚度約130μm。隨著硅片尺寸的增大,硅片厚度下降速度將減緩。 多晶硅片厚度單晶硅片厚度-P型硅片 單晶硅片厚度-N型硅片 (μm)2.N型高效電池根據襯底摻雜不同,晶硅電池分為P和N型。P型以摻硼元素B的硅片為襯底(下圖粉告網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色區域)繼續生長其他功能層,N型襯底摻雜為磷P。兩種電池發電原理無本質差異,都是依據PN結進行光生載流子分離,但是由于擴散B元素和P元素在實際工藝上差異、以及晶體硅內部缺陷對光照的響應和對少子的捕獲能力差異,導致二者在實際工業生產中面臨不同的挑戰和發展前景。圖31:P型電池(左)和N型電池(右)結構示意圖資料來源:solarzoom,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P型硅片制作工藝相對簡單,成本較低,為目前主流;N型(主要包括TOPCon和異質結電池)效率更高,但是工藝復雜,前景廣闊,2020年僅占比約3.5%,根據CPIA預測,2030年,N型電池的市占率或將達到56%左右。90%80%70%60%50%40%30%20%10%%BSFPERCTOPConHJT其他01301357資料來源:cpia,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告網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P型電池光致衰減現象影響組件輸出功率。據文獻報道,含有硼和氧的硅片經過光照后少子壽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衰減。硅片中的硼、氧含量越大,在光照或電流注人條件下體內產生的硼氧復合體越多,少子壽命降低的幅度就越大,而摻磷的N型晶體硅中硼含量極低,所以幾乎沒有光致衰減效應的存在。載流子壽命是衡量電池轉換效率的核心指標。載流子壽命長意味著給予載流子更多機會被內建電場分離并對外做功,電池轉換效率進一步提升。資料來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N型對金屬雜質的容忍度要高于P型。由于帶正電荷的Fe、Cu、Ni等金屬元素具有很強的捕獲少子電子的能力,而對于少子空穴的捕獲能力比較弱,所以在相同金屬雜質的情況下,N型硅片的少子壽命要明顯高于P型硅片。N型載流子壽命更長,轉換效率提升空間更大。根據光伏協會產業發展路線報告,N型高效電池2030年轉換效率或超過25.5%,比P型電池高出1個百分點以上。路線圖(2020版)》,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3.HJT電池或成為未來主流載流子的壽命,電池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載流子在缺陷處的復合速度。HJT的高效率來源于N型硅襯底以及非晶硅對基底表面缺陷的雙重鈍化作用。非晶硅由無規則網絡構成,含有大量的斷鍵可以起到飽和硅基底表面懸掛鍵的作用;PECVD沉積的a-Si:H薄膜中引入了大量的氫原子,這些氫原子可以起到一種“氫化”的作用,直接飽和界面處的懸掛鍵、有效降低界面處復合。邁為股份HJT電池的認證效率已高達25.05%。告網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在規?;a和成本等方面具有優勢。HJT制備工藝可以優化為4步(清洗制絨、非晶硅PECVD、透明導電薄膜制備和銀電極絲網印刷),生產流程相對簡單。異質結的鍍膜過程對溫度的要求較低,依靠PECVD技術,可以在200度左右的溫度下完成薄膜沉積,工藝流程能耗更小,有利于節約成本。低溫工藝也避免了加工過程中對晶體硅的損傷,有利于減少對于硅材料少子壽命的影響、保證電池優異的光電性能。更具薄片化潛力。主流的PERC電池厚度一般為170-180微米,降低硅片厚度后,應力作用會影響電池界面接觸和晶體質量,進而降低組件性能。HJT電池對稱結構使得電池本身受到內部應力的影響更小,低溫工藝進一步保護了晶體內部結構和器件界面接觸,使得電池良品率不會因硅片減薄而受到較大影響。在此基礎上,HJT電池結合預切半刀技術可以將電池片厚度從160-170μm降低到120-130μm?;谵D換率高、易于薄片化等優勢,HJT具有較好的商業前景,各大廠商紛紛布局。投資額(億元)異質結電池量產效率鈞石能源600MW5GW(一期2GW在建)福建晉江50---W4.73%4GW(21年)4.59%1GW(21年)---10GW(一期3GW在建)31.88(一期)-告網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5GW(一期2GW在建)--2.5GW(一期500MW在建)4.55%-安徽蒙城(1GW)、穎上(5GW)-0.5%-W--W--3.56%W--4.39%--4%以上---6--0MW5---資料來源:索比光伏網,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產業化推行依然面臨較大阻力。由于HJT與目前主流的PERC生產設備不兼容,因此PECVD等制膜和真空設備的投入會給企業帶來較高的轉換成本。另外,由于異質結電池上的非晶薄膜僅僅幾個到十幾個納米,這對沉積前N型硅片的表面清潔程度有近乎嚴苛的要求,對整個器件的工藝流程及車間環境也提出更大的挑戰。行業積極推動技術進步以降低HJT生產成本,降低銀漿消耗量,以及制膜設備國產化是目前主要的降本手段。RCSEJTP型N型N型.8%.5%.8%高多4.5億/GW(國產)6-8億/GW(進口)資料來源:索比光伏網,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銀漿耗量減少。銀漿是電池電極的原料,大約占電池成本的20%,非硅成本40%。在HJT電池中,低溫銀漿的消耗量為200mg/片左右,約是P型電池兩倍。通過網板設計和印刷工藝優化,可有效降低銀漿消耗量。結合高精串焊條技術、多主柵技術和銀包銅技術等,銀漿消耗量有望降低到100mg/片。邁為科技近期宣布已研發成功一種特殊轉移印刷技術,可做到更細柵線,配合高精度CCD系統,節省銀漿消耗量的40-50%。300280260240220200180160140 (mg/片)201920202021202220232025資料來源:cpia,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告網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三、電動車:國內外政策共振推升高景氣度(一)電動車銷量維持高景氣度后補貼時代,國內新能源車政策重點轉向配套支持。2021年1月1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2021年除部分符合特殊要求的車輛外,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續航里程300-400公里和400公里以上的新能源車型補貼分別下降至1.62萬元/輛和2.25萬元/輛。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雖未提到新能源汽車,但明確指出“增加停車場、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加快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 80≤R<100 R≥400 100≤R<150 150≤R<200 200≤R<250 250≤R<300 300≤R<4006543210關內容1/3/26《關于開展2021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鼓勵各地出臺新能源汽車下鄉支持政策,改善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推動農村充換電1/3/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構筑產業體系新支柱,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1/3/11《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康有序發展,加快構建智能汽車基礎設施、產業生系,鼓勵開展汽車下鄉。1/3/11《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決議》20/3/5年《政府工作報告》21/2/2《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升交通基礎設施綠色發展水平,加強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加氫等配套基礎設施建1/1/22《交通運輸部關于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告網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21/1/1《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的通知》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為推動公共交通等領域車輛電動化,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換位、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務領域復合要求的車輛,補貼標準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地方政策大力支持。各地方政府出臺各項政策,繼續落實車輛購置稅減免,刺激新能源汽車消費需求,設置“十四五”新能源汽車及配套設施發展目標,引導換電、智能化等發展方向。上海市在今年2月發布《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指出到2025年,本地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過120萬輛,個人新增購置車輛中純電動汽車占比超過50%,并布局固態電池等新一代產品研發和產業化。0/5/21《天津市促進汽車消費若干措一、新增小客車個人增量指標配置額度35000個;二、放寬個人增量指標申請資格;。1/3/31《海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公開版)》1/2/25《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本地新能源汽車年產量個人新增購置車輛中純電動汽車占比超過50%,網約出租車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50%。1/2/23《海南省清潔能源汽車推廣年行動計劃》。1/2/10《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新辦法明確個人用戶名下沒有使用本市專用牌照額度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的,可以繼續免費申領新能源專用度。1/1/14《安徽省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在關鍵技術突破、生態體系構建、基礎設施建設和政策法規體系等方面確定2025和資料來源:北大法寶,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上?!熬G牌新政”目前尚未發布,具體內容有待政策發布后確定)21年維持高景氣度。2021年國內新能源汽車1-5月合計銷量達93.83萬輛,同比增長253.04%。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快速上升,已由20年底的8.8%提升至10.2%。中國市場處于高速成長期,從2010年不到1萬輛到2020年136.7萬輛,銷量增長迅猛。《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當年總量的20%。我們預計2021年國內新車銷量有望達到220-240萬輛,同比增長46.3%-75.6%;2025年銷售560萬輛,5年CAGR達32.6%;疊加單車帶電量增長趨勢,對應的動力電池2021年裝機量有望達到109-119Gwh,2025年提升至331Gwh。告網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2019年2020年2021年20年YOY21年YOY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5050 (萬輛)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資料來源:中汽協,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12%2%資料來源:中汽協,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21年全球電動車高增元年。隨著全球主導型經濟體的碳排放承諾進一步清晰,圍繞綠色經濟的扶持和激勵政策更加積極。從傳統車企巨頭到造車新勢力,具備較強產品力的新能源車型將在2021年全球市場密集上市,優質供給的涌現將創造和引領需求。2021年全球市場迎來中國與海外需求共振。600500400300200000 2021-2025年CAGR32.6%37121 812633 輛)5602015201720192021E2023E2025E80%70%60%50%40%30%20%10%0%-10%資料來源:中汽協,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圖43:海外新能源汽車年度銷量預測8506805103401700海外銷量海外增速 100 194770CAGR31.7%76422227100%80%60%40%20%0%-20%2015201720192021E2015201720192021E2023E資料來源:中汽協,Marklines,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近五年海外銷量占比持續提升,2020年首次突破50%,成為全球主要市場,銷量增速接保持高景氣;美國方面,拜登政府推行清潔能源計劃,提出在2030年前建立50萬座充電樁,政府采購300萬臺新能源汽車等,21年5月26日參議院又通過了新的《美國清潔能源法案》提案,大幅增加新能源汽車補貼力度。展望2025年,我們預計海外銷量有望達到770萬輛,5年復合增速31.7%,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到499Gwh,全球合計動力電池裝機量約830Gwh,對應產值超過6000億元。告網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21%21%%201560%25%%201955%%41%%202041%汽協,EVSales,ANL,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德國EV銷量(輛)118266年同比26.81%滲透率瑞典EV銷量(輛)12537年同比滲透率PHEV法國EV132491銷量(輛)5354941.54%年同比滲透率PHEV芬蘭EV30830銷量(輛)3078年同比滲透率PHEV英國EV56862銷量(輛)58019.31%年同比滲透率PHEV荷蘭EV10032銷量(輛)10688年同比滲透率PHEV意大利EV46295銷量(輛)2363917.44%年同比06.40%滲透率PHEV西班牙EV11729銷量(輛)7041年同比滲透率PHEV挪威EV31859銷量(輛)3843469%年同比滲透率PHEV美國EV14671銷量(輛)10746218.73%年同比滲透率PHEV18143PHEV437802025-2030年2030年后新登記乘用車CO2排放量降到80.8g/km,貨車降至125g/km,2030年起要求乘用車乘用車CO2排放量降g/km,貨車降至86.35g/km,超額部分每超出1g/km罰款95歐元CO2需減少到47.5g/km,超額部分罰款幅度不變2020年7月-2025年底4萬的新能源汽車:EV補貼9000歐元、PHEV補貼6750歐元2020年4月-2023年2019年2月起2020年7月-25年7月2020年1月起EV補貼5500歐元、PHEV補貼3600歐元EV補貼4000歐元(逐步遞減到2550歐元)1)提供316億美元電動車消費稅收抵免;2)取消車企累計電動車銷量高于20萬輛不能獲得稅收抵免的限制;3)提高單車稅收抵免上限至12500美元;4)享受稅收抵免的車價不超過8萬美元;5)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50%時,稅收抵免在三年內逐步取消。2017年后汽油車之間的銷售差價×2/3EV1400萬韓元,各地政府再根據經濟水平追加300-1200萬韓元不等告網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二)鋰電池大舉擴產正當時新能源汽車儲能鋰電池具資料來源:EVTank,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鋰電池應用領域主要集中于動力、儲能和3C數碼。2020年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達190.5GWh,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高景氣度,動力電池出貨量有望維持高增長。我國動力電池2021年裝機量有望達到109-119Gwh,2025年提升至331Gwh。全球合計動力電池裝機量約830Gwh,對應產值超過6000億元。300250200150100500動力電池300250200150100500 (GWh)48%45.9%49.3%222.0% 7.3%%.4%6.1%6.1%27.0% .7%73.4%373.4%71.6%66.9%56.9%20162017201820192020圖48:2020年全球各場景鋰電池出貨占比動力電池數碼電池儲能電池其他%64.7%2020年全球儲能用鋰離子電池出貨量達19GWh,占全球鋰電池出貨量的7.3%。4月21日,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快推動新能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其中明確到2025年我國實現新型儲能技術裝機規模達30GW以上,儲能用鋰電池迎來爆發增長期。根據起點研究,2025年儲能用鋰電池的出貨量將是2020年該數據的8.8倍。2020年數碼用鋰電池出貨量50.0GWh,隨著全球手機行業疫情后持續復蘇,以及3C設備單機帶電量的提升,數碼用鋰電池需求或將持續釋放。根據起點研究,2022-2025年數碼用鋰電池的出貨量增速將維持在10%以上。告網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此外,電動兩輪車和無繩電動工具等鋰電池的新型應用場景有望進一步拓展。鋰電池快速替代鉛蓄電池,兩輪車用鋰電池需求爆發。2019年4月15日開始實施的新版《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要求電動自行車整車質量不得超過55kg,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鋰電池需求快速增長。鋰電池能量密度是鉛蓄的約4倍,循環壽命更高,充放電能效率更高,最大放電倍率性能好,且環保。2020年我國電動兩輪車銷量4304萬輛,其中使用鋰電池的兩輪車904輛,滲透率達21%。據GGII預測,全球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年增速或將保持在30%以上,到2023年有望接近26GWh。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非鋰電池車鋰電池車滲透率25%20%15%10%5%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池池kg40Wh/kg1200-2000次500-900次52包含汞、鉛、元素資料來源:北極星電力網,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無繩類疊加鋰電化雙趨勢,電動工具用鋰電池需求有望持續提升。據EVTank數據,2019年全球電動無繩化電動工具滲透率為87%,而中國僅為23%,提升空間巨大。鋰電池相對鎳鉻和鎳氫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電壓高、循環性能好等特點,且成本快速下降,推動鋰電池在無繩電動工具中占比逐年提升。隨著中國鋰電企業在國際電動工具市場的加快滲透,GGII預測,到2025年中國電動工具出貨量將達15GWh,年復合增速超過22%。3.02.52.01.51.00.50.0 (億臺)鋰電其他鋰電占比 (億臺)88%86%84%82%80%78%76%74%72%20152016201720182019資料來源:EVTank,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池能量密度(Wh/kg)工作電壓(V)循環壽命(次)資料來源:公開信息整理,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下游細分應用場景的高景氣帶動各大鋰電池廠商擴產進程加速。全球來看,中國企業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等,日韓企業LG化學、松下等,歐洲企業Northvolt等企業均有大規模的擴產計劃,亦可印證龍頭企業對行業景氣度的信心。此外,除了在電池環節的擴產外,各大企業產業鏈一體化布局的趨勢更加明顯。龍頭寧德時代2020年底有效產能69.1GWh,在建產能77.5GWh,規劃總產能達GWh年達產。公司從上游資源、中游材料生產到使用端回收均有所布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局。公司間接持有澳大利亞鋰礦PilbaraMinerals8.5%股份、加拿大鋰礦NorthAmericanLithium43.6%股份,直接持有天齊鋰業15%股份;與格林美、青山鋼鐵等公司在印尼投建5萬噸/年硫酸鎳項目;孫公司邦普時代以1.38億元參股剛果鈷礦。公司在材料領域積累較深,采用類一級模式扶持二線材料廠商。比亞迪2020年動力電池產能約50GWh,預計2022年產能可達100GWh。2010年公司以2億元獲西藏礦業鋰礦18%股權;2017年1月公司與青海鹽湖工業、深圳市卓域成投資公司共同設立了青海鹽湖比亞迪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布局碳酸鋰;2017年8月,公司與國軒成立合資公司布局三元正極材料;2021年1月,公司成立格爾木比亞迪鋰電材料。億緯鋰能2020年有效產能20.5GWh,預計2021年產能可達43GWh,到2025年規劃總產能高達200GWh。2018年3月,公司與新宙邦成立合資公司;2021年2月參與華友鈷業定增;2021年3月與德方納米成立合資公司布局磷酸鐵鋰;2021年5月,與SKI、貝特瑞合作生產高鎳三元正極材料。蜂巢能源2020年動力電池總產能12GWh,預計2021年產能可達15GWh,到2025年規劃總產能高達200GWh。2018年11月,蜂巢與廣西天源新能源正式簽署《鋰鹽項目投融資合作協議》,布局氫氧化鋰;2021年4月發起成立蜂巢資本,計劃未來進行上下游關鍵資源、原料的投資布局。中航鋰電2020年動力電池產能14.4GWh,在建180GWh,十四五期間總規劃300GWh。2016年公司與滄州明珠共同投資建設“年產1.05億平方米濕法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與科達利合作布局鋰電池結構件;與利元亨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布局鋰電池智能成套設備。2020年底產能1GWh20年底產能33GWh,規劃產能37GWh年全部達產20年底產能43GWh,規劃產能53GWh年全部達產20年底產能16GWh,規劃產能74GWh2020年底5GWh,規劃產能15GWhGWh年達產10GWhGWh年達產6GWh,2025年全部達產GWh年達產8GWh,2025年全部達產GWh2030年底前在廣東建成150GWh產能GWh1年達產4GWh,2025年達產70GWh2020年底產能2GWh2014年前的老產能2020年底產能14GWh020年底24GWh2020年底15GWh,規劃30GWh2020年底產能15GWh,規劃30GWh020年底產能5GWh,規劃產能20GWhGWh0億元能2020年底產能10GWh20年底產能11GWh,規劃產能104.5GWh建產能11GWh和擬再分期投資建設的產能82.5GWh2022-2023陸續投產GWh戰2020年底產能6GWh2025年達產16GWh025年達產20GWh025年達產40GWh告網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源規劃產能20GWhGWh025年達產20GWh025年達產24GWh2020年底產能2.4GWh,規劃總產能75GWh2020年底產能12GWhGWh年全部投產GWhGWh年全部投產2020年底產能11.4GWh,規劃產能31.4GWh2020年底產能7GWh2020年底產能3GWh020年底產能3GWh,規劃產能10GWh021年達產GWh022年達產GWh021年達產海外方面,LG化學2021年規劃產能達221GWh,規劃總產能超過300GWh。2017年11月公司與澳大利亞鋰礦企業PilbaraMinerals決定在韓國合資建造鋰加工廠;2018年與加拿大魁北克省礦企NemaskaLithium簽訂了氫氧化鋰供貨協議;2018年8月,與贛鋒鋰業及全資子公司贛鋒國際簽訂氫氧化鋰和碳酸鋰供貨合同;2018年12月,與Kidman簽訂氫氧化鋰購10億韓元參股Kemco公司布局鎳資源。2018年4月,公司與華友鈷業全資子公司華友新能源簽訂協議,擬設立合資公司,布局三元前驅體和正極材料;2019年5月,與恩捷股份控股子公司上海恩捷簽署《購銷合同》,布局隔膜材料;在負極材料環節與璞泰來、杉杉股份達成合作;在電解液環節與天賜材料、新宙邦等公司合作。三星SDI2020年產能32GWh,預計2021年產能可達35GWh,規劃總產能約50GWh。為保證供應鏈條暢通,公司積極同鋰、鈷、鎳原料企業開展合作,其中國供應商主要有格林美、當升科技、中偉股份、貝特瑞、璞泰來、恩捷股份、江蘇國泰、新宙邦等。LG化學年底產能6GWh本土與全球市場調控20年底產能10GWh,規劃產能023年達產20年底產能2GWh,規劃產能等20年底產能15GWh,規劃產能2020年底產能5GWh20年底產能8GWh,規劃產能20年底產能15GWh,規劃產能Wh億元2020年底產能7.5GWh5GWh022年投產2020年底產能7.5GWh立Wh年投產9GWh8GWh與LG的專利官司,以SKI勝訴告終,其在美國市告網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7GWh2020年底產能4.7GWh2020年底產能39GWh20年底產能5GWh,規劃產能GWh2020年底產能10GWhNorthvoltWh(三)電動車邁入智能化階段1、電動化推進順利,智能化時代開啟電池作為電動車核心部件,電池技術革新推動電動車快速發展的基石。世界上第一輛以鉛酸電池為動力的電動汽車問世。20世紀70年代,鋰離子電池作為新型電池出現很快運用于數碼產品領域。1997年,全球第一輛鋰離子電池電動汽車出現。憑借能量密度高、使用壽命長等優勢,鋰離子電池迅速成為動力電池“主力軍”,推動了電動汽車的發展和廣泛運用。智能化時代開啟。智能網聯汽車是指車聯網與智能車的有機聯合,搭載了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并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人、車、路、后臺等智能信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干裙帶菜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多用型消防水泵接合器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四面鏟木棧板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專利版權合同協議
- 多人合伙合同協議書范本
- 工廠采購風機合同協議
- 采購木材合同協議
- 手機終端合同協議
- 噪音擾民賠償合同協議
- 租賃挖機合同解除協議
- 市政道路工程關鍵施工技術工藝及工程項目實施的重點難點和解決方案
- 2023-2024公需科目(數字經濟與驅動發展)考試題庫及答案
- 中國銀聯招聘筆試題庫2024
- 2024安徽制造業發展報告
- 財務機器人開發與應用實戰 課件 任務5 E-mail人機交互自動化-2
- 【華為】通信行業:華為下一代鐵路移動通信系統白皮書2023
- Python 程序設計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四川師范大學
- 城鄉環衛保潔投標方案(技術標)
- 充值合同范本
- MSDS中文版(鋰電池電解液)
- 《職業病防治法》知識考試題庫160題(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