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季養生茶科學配方健康生活二十四節氣諺語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2016年二十四節氣表立春 02月04日/雨水 02月19日/驚蟄 03月05日/春分 03月20日/清明 04月04日/谷雨 04月19日立夏 05月05日/小滿 05月20日/芒種 06月05日/夏至 06月21日/小暑 07月07日/大暑 07月22日立秋 08月07日
/處暑 08月23日/白露 09月07日/秋分 09月22日/寒露 10月08日/霜降 10月23日立冬 11月07日/小雪 11月22日/大雪 12月07日/冬至 12月21日/小寒 01月06日/大寒 01月20日1234
夏養心
春養肝
冬養腎
秋養肺CONTENTS冬秋春夏立春02月04日
雨水02月19日驚蟄
03月05日
春分
03月20日清明04月04日
谷雨
04月19日
春季立春立春不僅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著風和日暖,鳥語花香;春也意味著萬物生長,農家播種。故《立春》詩云:“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萬物蘇萌山水醒,農家歲首又謀耕。”(左河水)。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10℃至22℃的時段。詩詞《詠柳》(唐代)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習俗立春節,民間藝人制作許多小泥牛,稱為“春牛”。送往各家,謂之“送春”。主人要給“送春”者以報酬。更實質上是一種佳節售貨活動,然而卻是皆大歡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墻上貼一幅畫有春牛的黃紙。黃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農事,俗稱“春牛圖”。立春節,女孩子剪彩為燕,稱為“春雞”;貼羽為蝶,稱為“春蛾”;纏絨為杖,稱為“春桿”。戴在頭上,爭奇斗艷。晉東南地區的女孩子們,喜歡交換這些頭戴,傳說主蠶興旺。鄉寧等地習慣用絹制作小娃娃,名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晉北地區講究縫小布袋,內裝豆、谷等雜糧,掛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興旺,五谷豐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立春養生在養生上主要是護肝。在作息時間上,人們也應順應自然界的規律,早睡早起。在精神養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憂郁,做到心胸開闊,保持心境愉悅。立春之后的一段時間往往冷暖不定,要當心“倒春寒”的侵擾,特別是對于體弱的人來說,感冒、發燒是常有的事情。立春之后依然比較干燥,喝花茶可以幫助驅散冬季聚積在人體內的寒氣和邪氣。由于每一種花、草都有其相應的性、味、功效,花草茶的確有一定的保健療效,但需根據自身的體質進行調整,性溫的食用花草主要包括梅花、茉莉花、玫瑰花、月季花、藏紅花等;性寒的食用花草主要有夏枯草、金銀花、菊花、槐花等;性平的花草主要有合歡花、玉米須、芙蓉花、薰衣草等。在搭配時,那些藥性溫的花草最好不要和性寒的花草配伍食用。養生茶推薦決明子綠茶配料:決明子3克,綠茶5克功效:清肝明目,降脂降壓,生津養顏。菊花羅漢果茶配料:菊花3克,羅漢果1/4顆功效:清熱潤肺,清肝明目,適宜傷風感冒,慢性咽炎,口干舌燥的人飲用。菊花人參茶配料:菊花2-3朵,人參2-3片功效:清除疲勞,提神醒腦,明目去火,常飲提高人體免疫力(有高血壓,實熱者不宜飲用)
雨水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歷2月18-20日),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雨水節氣時段一般從公歷2月18日或19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意思是說,雨水節氣前后,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書》中就有雨水節后"鴻雁來""草木萌動"等物候記載。詩詞《初春小雨》[唐]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習俗民間到了雨水節,出嫁的女兒紛紛帶上禮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婦女,須帶上罐罐肉、椅子等禮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久不懷孕的婦女,則由母親為其縫制一條紅褲子,穿到貼身處,據說,這樣可使其盡快懷孕生子。此項風俗現仍在農村流行。雨水這天在民間還有一項特具風趣的活動叫“拉保保”。(保保則是干爹)。而雨水節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潤易生長”之意。以前人們都有一個為自己兒女求神問卦的習慣,看看自己兒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個干爹。而找干爹的目的,則是為了讓兒子或女兒順利,健康的成長。于是便有了雨水節拉保保的活動。此舉一年復一年,久而成為一方之俗。養生季節,北方冷空氣活動仍很頻繁,天氣變化多端。既然這說到個季節冷空氣活動頻繁,就不能不提人們常說的"春捂"。這是古人根據春季氣候變化特點而提出的穿衣方面的養生原則。初春陽氣漸生,氣候日趨暖和,人們逐漸去棉穿單。但此時北方陰寒未盡,氣溫變化大,雖然雨水之季不像寒冬臘月那樣冷冽,但由于人體皮膚腠理已變得相對疏松,對風寒之邪的抵抗力會有所減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所以此時注意"春捂"是有一定道理的。這種變化無常的天氣,容易引起人的情緒波動,乃至心神不安,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對高血壓、心臟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為了消除這些不利的因素,除了應當繼續進行春捂外,應采取積極的精神調攝養生鍛煉法。保持情緒穩定對身心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降雨有所增多,寒濕之邪最易困著脾臟。同時濕邪留戀,難以去除,故雨水前后應當著重養護脾臟。養生茶推薦山楂菊明茶配料:生山楂片,決明子各15克,菊花10克,冰糖適量。功效:疏風散熱,平肝降壓,適用于肝郁化火,鳳陽上饒型高血壓患者。黨參茉莉茶配料:人參2克,茉莉茶3克。功效:補中益氣,健脾益肺,有擴張血管,降血壓,改善微循環的作用,(肝盛者,禁食)胖大海金銀花茶配料:胖大海2顆,金銀花10克。功效:清熱解毒,清咽利喉,對扁桃體炎,牙周炎有良效。驚蟄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更是干支歷卯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歷3月5-6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345°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驚蟄時間在公歷3月5-6日之間這是正確的。以前有人說"時間點在農歷每年二月初一前后",這是不對的,農歷與公歷日期是較大的出入。這時天氣轉暖,漸有春雷,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這時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詩詞《詠蛙》毛澤東獨坐池塘如虎踞,綠楊樹下養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習俗驚蟄象征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所以每年驚蟄那天便會出現一個有趣的場景:婦人一邊用木拖鞋拍打紙公仔,一邊口中念念有詞地念:“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冇定抖,打到你食親野都嘔”的打小人咒語。養生驚蟄節氣的養生也要根據自然物候現象,自身體質差異進行合理的精神、起居、飲食的調養。驚蟄的特點:春天,人們常感到困乏無力、昏沉欲睡,早晨醒來也較遲,民間稱之為“春困”,這是人體生理功能隨季節變化而出現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春回大地,天氣漸暖,人體皮膚的血管和毛孔也逐漸舒張,需要的血液供應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但由于人體內血液的總量是相對穩定的,供應外周的血量增多,供給大腦的血液就會相對減少,所以出現“春困”。初春陽氣漸生,氣候日趨暖和,但這在驚蟄期間尤為突出。驚蟄注意預防多發疾病一、防感冒和流感普通感冒和流感共同的病因均源于病毒,癥狀以上呼吸道感染為主,同時伴有腳軟無力、發熱、鼻塞流涕等,個別體質較弱者還可因感冒引發氣管炎、肺炎、腎炎、心肌炎等病,因此不可小視感冒。預防為主。養生茶推薦雙花飲配料:金銀花5克,山楂5克,蜂蜜。功效:辛涼解表。清熱解毒、利濕者食用。菊花龍井茶配料:菊花5克,龍井茶3克。功效:疏風解毒,清肝明目,治療急性結膜炎,流行性角膜結膜炎。紅茶桂圓茶配料:紅茶3克,紅棗2顆,桂圓肉3克。功效:溫補腎陽,定喘潤腸,養氣補血。春分
春分這一天生氣盎然生氣盎然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其后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晝長夜短。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東亞大槽明顯減弱,西風帶槽脊活動明顯增多,蒙古到東北地區常有低壓活動和氣旋發展,低壓移動引導冷空氣南下,北方地區多大風和揚沙天氣。當長波槽東移,受冷暖氣團交匯影響,會出現連續陰雨和倒春寒天氣。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區和北緯45°以北的地區外,中國各地日平均氣溫均穩定升達0℃以上,嚴寒已經逝去,氣溫回升較快,尤其是華北地區和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溫幾乎與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區同時升達10℃以上而進入明媚的春季。詩詞春分七絕·蘇醒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習俗嶺南風俗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有順口溜道:“春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養生由于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斯大林有言:“物體相對靜止的可能性,暫時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質分化的根本條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條件”。我們為了求得這種“暫時平衡狀態”的“生命的根本條件”,對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就成為養生的一條重要法則,這一法則無論在精神、飲食、起居等方面的調攝上,還是在自我保健和藥物的使用上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在養生中如何運用陰陽平衡規律,協調機體功能,達到機體內外的平衡狀態,使人體這一有機的整體始終保持一種相對平靜、平衡的狀態是養生保健的根本。養生茶推薦山楂百合茶配料:山楂3克,百合3克,冰糖少許。功效:消食開胃,去春火。西洋參茶配料:西洋參功效:補氣養陰,清熱生津,適用于氣陰兩虧所致的氣短乏力,虛火上炎,低熱口干。清火茶配料:山楂3克,毛尖2克,菊花3克,冰糖。功效:滋肝明目,養陰潤燥,治療頭痛目赤,耳鳴眩暈等癥。清明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將清明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詩詞《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習俗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清明節植樹的習俗,發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關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種傳說。最古老的傳說,是說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祖師—神農氏,后來由此發展出祈求長壽的意蘊。再晚點的傳說與介子推有關。據說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時,發現介子推死前曾經靠過的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更晚點的傳說是唐太宗給大臣柳圈,以示賜福驅疫。養生除東北與西北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日平均氣溫已升到12℃以上。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天氣清澈明朗,冰雪消融,草木萌發,桃李初綻,萬物欣欣向榮,清潔明凈的春季風光代替了草木枯黃、滿目蕭條的寒冬景象,到處給人一種清新明朗的感覺。此時人們筋骨舒展,五臟六腑潤濡,因此宜多到戶外運動,如晨運、登山、踏青、郊游等,而且宜加大運動量。清明過后雨水增多,氣候潮濕,容易使人產生疲倦嗜睡的感覺。而晴雨多變的天氣容易使人受涼感冒,患上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此時又是呼吸道傳染病(如白喉、猩紅熱、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腦膜炎等)的多發季節,因而要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盡量少出入公共場所,尤其要注意防止“病從口入”。清明時節亦是多種慢性疾病(如關節炎、哮喘、精神病等)易復發之時,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發物”。所謂“發物”。養生茶推薦
龍井茶配料:龍井茶3克功效:生津止渴,提神醒腦,抗氧化。黃山毛峰茶配料:毛峰3克。抗菌抑菌,抗衰老,防止動脈硬化。碧螺春茶配料:碧螺春3克功效:抗菌,防輻射,提神醒腦。谷雨谷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每年4月19日~21日視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說。同時也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清明斷雪,谷雨斷霜”,作為春季最后一個節氣,谷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類農作物的生長。作為春季最后一個節氣,谷雨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播谷降雨,預示著谷雨時節雨水充足適合谷物生長;第二個意思則與谷雨的由來有關,傳說倉頡造字“天雨谷,鬼夜哭”,所以把倉頡造字這一天叫做谷雨。詩詞《七言詩》作者:鄭板橋朝代:清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柯。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幾枝新葉蕭蕭竹,數筆橫皴淡淡山。正好清明連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間。習俗南方谷雨摘茶習俗,傳說谷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這天不管是什么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北方谷雨食香椿習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時節,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香椿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健胃、理氣、止瀉、潤膚、抗菌、消炎、殺蟲之功效。養生春季是最適合養生的季節,無論是早春還是現在的晚春,古書上有記載,谷雨養生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谷雨節氣后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谷雨節氣后是神經痛的發病期,如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等。同時由于天氣轉溫,人們的室外活動增加,北方地區的桃花、杏花等開放;楊絮、柳絮四處飛揚,過敏體質的朋友應注意防止花粉癥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在飲食上應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暮春時節氣候復雜,不過絕大多數地區都多大風天氣,此時人體就容易流失水分,抵抗力就會隨之下降,容易誘發、加重感冒與很多慢性病。這個時候,“補”水就顯得特別重要。養生茶推薦太平猴魁茶配料:太平猴魁3克功效:增進思維,消除疲勞,美容養膚。安吉白茶配料:安吉白茶3克。功效:增強免疫力,減肥,降血壓,補充氨基酸。六安瓜片茶配料:六安瓜片3克。功效:清心明目,去膩消食,防癌,防止壞血病。夏季立夏
05月05日
小滿
05月20日
芒種
06月05日
夏至
06月21日小暑
07月07日
大暑
07月22日
演講者2014.1.16立夏立夏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更是;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交立夏節氣。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詩詞立夏陸游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習俗浙東浙東農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風俗,就是務農人家左領右舍互相贈送豆、米,和以黃糖,煮成一鍋粥,叫“七家粥”,說是吃了這種粥,鄰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種。浙南立夏時節,在浙南各地,每戶人家還要購紅花、新茶,備~年之用,有詩云:“立夏晴和四月天,與郎商酌歲支錢;紅花鹽菜俱難緩,更買新茶過一年。”因為那時新谷才種,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如不儲備柴米,到缺時則求購價昂。同時,蠶蛾破繭而出,抽出新絲,茶葉如不采藏,過此就變為老葉。紅花為婦女染衣之用,產于四月,也必須及時購買。養生傳統中醫認為,人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臟。心為陽臟,主陽氣。心臟的陽氣能推動血液循環,維持人的生命活動。心臟的陽熱之氣不僅維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對全身有溫養作用,人體的水液代謝、汗液調節等,都與心陽的重要作用分不開。初夏之時,老年人氣血易滯,血脈易阻,每天清晨可吃少許蔥頭,喝少量的酒,促使氣血流通,心脈無阻,便可預防心病發生。值此時節,人們要重視精神的調養,加強對心臟的保養,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切忌大悲大喜,以免傷心、傷身、傷神。養生茶推薦銀花茶配料:金銀花3克,菊花2朵,胖大海1顆。功效:清熱瀉火。利咽。君山茶配料:君山銀針茶3克。功效:殺菌消炎,去火消炎。烏梅綠茶配料:烏梅2顆,綠茶3克。功效:清涼解暑,生津止渴。小滿每年5月20-22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60°時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滿。”這時中國北方夏熟作物子粒逐漸飽滿,早稻開始結穗,在禾稻上始見小粒的谷實、滿滿的,南方進入夏收夏種季節。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農家,從莊稼的小滿里憧憬著夏收的殷實。詩詞五絕小滿(宋歐陽修)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習俗祭車神祭車神是一些農村地區古老的小滿習俗。在相關的傳說里二車神,是一條白龍在小滿時節,人們在水車驀上放上魚肉、香燭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會有一杯白水,祭拜時將白水潑人田中,有祝福水硯涌旺的意思。養生小滿節氣之后更是疾病容易出現的時候。建議人們要有"未病先防"的養生意識,從增強機體的正氣和防止病邪的侵害這兩方面入手。《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篇》說:"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古代醫家對此病早已有所認識。"風疹"的病因病機不外乎三點:一,濕郁肌膚,復感風熱或風寒,與濕相博,郁于肌膚皮毛腠理之間而發病;二,由于腸胃積熱,復感風邪,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郁于皮毛腠理之間而來;三,與身體素質有關,吃魚、蝦、蟹等食物過敏導致脾胃不和,蘊濕生熱,郁于肌膚發為本病。養生茶推薦白牡丹茶配料:白牡丹茶3克。功效:退熱降火,預防中暑,麻疹。檸檬紅茶配料:檸檬2片,紅茶3克,冰糖適量。生津止渴,健胃利氣,美容養顏。金銀花山楂茶配料:金銀花3克,山楂4片,蜂蜜適量。功效:清熱解毒,消炎去火。芒種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更是干支歷午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歷每年6月6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75°時。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北地區有“四月芒種麥在前,五月芒種麥在后”的說法,這種情況是陰歷算法造成的。按陰歷計算,一年實際上是354或355天。這比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天數要少10-11天,因此必須三年一閏(有時是兩年一閏),補充所短的天數。閏月時,節氣不是提前就是推后,因而芒種有時在4月,有時在5月。中國農民深知4月芒種由于打春早,節氣推前,所以種莊稼就種得早,要種在芒種前,6月芒種,就把莊稼種在節氣之后。詩詞《梅雨五絕》宋范成大乙酉甲申雷雨驚,乘除卻賀芒種晴。插秧先插蚤秈稻,少忍數旬蒸米成。習俗農歷二月二花朝節上迎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此俗今已不存,但著名小說家曹雪芹的《紅樓夢》提及。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二十七回寫芒種節道:“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績錦紗羅疊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線系了。每一顆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這些物事。滿園里繡帶飄飄,花枝招展。養生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夏打盹”在醫學上也稱之為“夏季倦怠癥”,是由于夏季炎熱,溫度過高,使人體大量排汗,而鉀元素隨汗液大量排出,又得不到及時補充,導致人們倦怠疲勞、精神不振。再加上夏季人們貪涼飲冷,脾胃非常容易生病。中醫認為,濕屬于陰邪,而脾喜燥惡濕,因此在夏季脾容易生病。芒種時節天氣炎熱,出汗多,飲水多,胃酸易被沖淡,消化液相對減少,消化功能減弱,導致食欲不振。此時節飲食應以清淡、質軟、易消化為主。飲食調養方面宜減酸增苦,調理胃氣。養生茶推薦枸杞菊花茶配料:枸杞2克,菊花5克,冰糖少量。功效:補肺生津,清暑除煩。枸杞薄荷茶配料:枸杞3克,薄荷3克,菊花3克。補肺生津、治暑熱煩渴。清涼綠茶飲配料:干薄荷5克,冰糖、綠茶少許。功效:疏風散熱,辟穢解毒。夏至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越長。我國民間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時”,一般頭時3天,中時5天,末時7天。這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生理和生態需水均較多。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詩詞夏至過東市二絕(宋)洪咨夔漲落平溪水見沙,綠陰兩岸市人家。晚風來去吹香遠,蔌蔌冬青幾樹花。習俗冬至餃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這天講究吃面。按照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每年一到夏至節氣就可以大啖生菜、涼面了,因為這個時候氣候炎熱,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開胃,又不至于因寒涼而損害健康。夏至這天,北京各家面館人氣很旺。無論面館的四川涼面、擔擔面、紅燒肉面還是炸醬面等等,各種面條都很“暢銷”養生夏至陽氣最旺,生要注意保護陽氣。在《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就是說,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不要舉凡懈怠厭倦,惱怒憂郁,要像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氣機的通泄。夏至時節正是江淮一帶的梅雨季節,空氣十分潮濕,冷、暖空氣團在此交匯,并形成一道低壓槽,形成陰雨連綿的天氣。在這樣的天氣下,器物發霉,人體也覺得不舒適,一些蚊蟲繁殖速度迅速,一些腸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繁殖。這時要注意飲用水的潔凈,盡量不吃生冷食物,以免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養生茶推薦茅根茶配料:白茅根3克。功效:清熱利尿,生津止渴,潤肺和胃。百合雪梨飲配料:百合10克,雪梨1個,冰糖適量。功效:滋陰潤肺,養顏美容。生津止渴。茉莉花茶配料:茉莉花茶3克。功效:祛風解表、堅齒、益氣力、降血壓、強心、防齲防輻射損傷。小暑公歷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全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需加強田間管理。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說的八月即是夏歷的六月,即小暑節氣的時候,由于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墻角下以避暑熱;在這一節氣中,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詩詞小暑六月節唐.元稹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鷹鹯新習學,蟋蟀莫相催。習俗揚州六月六曬伏、吃餃子揚州也有“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的說法。“紅綠”是指五顏六色的衣物。此俗現在已不限于六月初六,只要進入伏天都可以曬衣物,故又稱“曬伏”。六月六,揚州還有吃餃子的習慣,說是這天吃了餃子不會疰夏。養生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春夏養陽”。所以人們在工作勞動之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護人體的陽氣。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季節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小暑正是民間繁忙的時候,種植蔬菜,備足過冬;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也都在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間管理。炎熱的氣候,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勞累,人們更不能忽略對身體的養護。熱在三伏”,此時正是進入伏天的開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們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民間度過伏天的辦法,就是吃清涼消暑的食品。養生茶推薦消暑祛濕茶配料:銀花、綠豆衣各10克,薄荷6克。功效:具有消暑利濕生津,祛痰之功效。綠豆酸梅茶配料:綠豆10克,酸梅3克,白糖適量,(待涼后代茶飲)功效:有清涼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苦蕎茶配料:苦蕎5克。功效:低血糖。去火。大暑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間,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間,太陽位于黃經120°。大暑期間,漢族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習俗。大暑(Greatheat),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正值二伏前后,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經常出現40℃高溫天氣。暑”與“小暑”一樣,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詩詞大暑宋/曾幾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習俗賞荷花大暑所在的六月也稱“荷月”,此月多有賞荷的習俗。天津、江蘇、浙江等地以六月二十四為“荷花生日”,到那一天人們多結伴游湖賞荷。在江蘇南京、蘇州,當日觀賞荷花。若遇雨而歸,常蓬頭赤足,故有“赤足荷花蕩”的戲稱。浙江嘉興在“荷花生日“當天作賞花會,乘游舫暢游南湖。在四川鹽源,六月二十四為“觀蓮節”,人們多沿襲古俗以蓮子相互饋贈。養生暑天,運用飲食的營養作用養生益壽,是減少疾病,防止衰老的有效保證。夏季的飲食調養是以暑天的氣候特點為基礎,由于夏令氣候炎熱,易傷津耗氣,因此常可選用藥粥滋補身體。多吃一些清涼的食品,天氣熱的時候要喝粥,或甜或咸,非常適合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防暑。大暑前后一個月的鱔魚最好,黃鱔補肝脾、除風濕等作用,不但能預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瀉,還可以保護心血管。大暑又是消化道疾病多發季節,飲食上應清淡。養生茶推薦大暑時令茶配料:鮮荷葉1張,山楂15克,薏苡仁10克,陳皮5克。功效:有清熱化濕、消暑、健脾開胃的功效。蜜菊茶配料:普洱茶8克,雪菊6克,適量蜂蜜。功效:能促進消化、生津止渴,更可以補充鐵、鋅等微量元素及維生素C、B2和乳酸、氨基酸等。姜鹽茶配料:生姜10克,食鹽4克,普洱生茶6克。功效:具有清熱潤燥、和胃止嘔之功效。秋季
立秋08月07日/處暑08月23日/白露09月07日/秋分09月22日/寒露10月08日/霜降10月23日
立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由于我國地域遼闊,“秋老虎”的表現略有所不同,如華南的秋老虎要比長江流域的來得遲,一般推遲2-4個節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時間有長有短,半個月至二個月不等;有時秋老虎來了去,去了又回頭。“秋老虎”天氣,雖然氣溫較高,但總的來說空氣干燥,陽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熱,不至于熱得喘不過氣來。詩詞七絕·立秋[當代]徐書信池水漸涼蟬唱稀,長空雁陣嶺南飛。與君攜手花間舞,夜露沾鞋又濕衣。習俗貼秋膘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么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瘦了當然需要“補”。等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時,就要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貼秋膘”在北京、河北一帶民間流行。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養生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立秋一到,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極易倦怠、乏力、納呆等。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進補十分必要。但是立秋不宜特補,立秋前后適合吃一些祛濕的食物。從中醫角度講,暑熱傷陰又傷氣,容易導致氣陰兩虛;從西醫的角度講,天氣熱,汗多,容易導致缺水,乏力,口渴。暑熱傷陰,適合用一些滋陰的藥材,養生茶推薦羅漢果茶配料:羅漢果茶1顆。功效:潤肺利咽,通便。可輔助治療肺炎。秋季調理茶配料:荷葉3克,決明子(炒制)玫瑰花3克。功效:消署利濕,治療水氣浮腫。菊普茶配料:菊花3克,普洱茶5克。功效:幫助消化,消除油脂。處署交節時間點在公歷8月23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150°。處暑的到來同時意味著進入干支歷申月的下半月。月底到9月初的處暑節氣,單單用氣溫開始走低來描述是不夠的。氣溫走低僅是其中的一個現象。產生這一現象背后的原因,首先應是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二是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開始躍躍欲試,出拳出腳,小露鋒芒。?到了秋天,大陸內部氣壓逐漸加強,一股股的冷空氣常常侵入東南地帶,和暖濕空氣相遇,形成了云雨。冷空氣越來越多,形成雨的機會也就越多,如果接連下了幾場雨,這即說明本地區已受冷空氣控制,因而地面的溫度將漸漸降低,天氣也就一天比一天寒冷起來。詩詞憫農(唐)李紳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習俗放河燈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注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養生“處暑”期間,氣侯逐漸干燥,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少攝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強肝臟功能。同時像西瓜這類大寒的瓜果,則要少吃和不吃了,就多吃一些蘋果、梨、葡萄之類滋陰的水果。進入秋季后,人體也進入一個生理休整階段,一些潛伏在夏季的癥狀就會出現,機體也產生一種莫名的疲憊感,如不少人清晨醒來還想再睡,這種狀況就是“秋乏”。秋乏與體液偏酸有關,多吃堿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時產生的酸性物質,使人消除疲勞養生茶推薦玫瑰花茶配料:瑰花3克。功效:安神養胃,美容養顏。陳皮山楂茶。配料:陳皮3克,山楂2克,冰糖少許。功效:理氣調中,舒肝健胃,祛瘀化痰。祛脹茶配料:大麥茶(炒制)5克,山楂3克,冰糖少許。開胃健脾,中和下氣,消食除脹。白露白露是九月的頭一個節氣。露是由于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實際上是表征天氣已經轉涼。因為白天的溫度雖然仍達三十幾度,可是夜晚之后,就下降到二十幾度,兩者之間的溫度差達十多度。陽氣是在夏至達到頂點,物極必反,陰氣也在此時興起。到了白露,陰氣逐漸加重,清晨的露水隨之日益加厚,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稱之為白露。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仍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還有句俗話:“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意思是說,白露前后若有露,則晚稻將有好收成。詩詞〖白露〗唐:杜甫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憑幾看魚樂,回鞭急鳥棲。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習俗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白露時節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此時正是它生長的最佳時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舊時南京人都十分青睞“白露茶”,因而每到此時,有些老茶客就會聚在一起,細品香茗養生白露即為典型的秋季氣候,容易出現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等癥狀。預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適當地多服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也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
春捂秋凍是一條經典的養生保健要訣。當然,秋凍并非人人皆宜。如糖尿病,體質較弱的老人和兒童、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關節炎患者都不適合“秋凍”。養生茶推薦決明子茶配料:決明子5克。功效:清肝明目,利水通便。紅棗生姜茶配料:紅棗3顆,生姜1片,紅糖適量。功效:溫中祛寒,滋養肺部。烏龍茶配料:洞頂烏龍茶5克。功效:節食減肥,助消化,消脂。秋分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秋分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溫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們常所說的那樣,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秋分,正是收獲的大好時節。農民朋友們要及時搶收秋收作物,免遭受早霜凍和連陰雨的危害;還要適時早播冬作物,為來年豐產奠定基礎。詩詞《再過王輅原居納涼》(唐)周賀夏天多憶此,早晚得秋分。舊月來還見,新蟬坐忽聞。扇風調病葉,溝水隔殘云。別有微涼處,從容不似君。習俗豎蛋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游戲”,目前尚難考證。不過其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秋分成了豎蛋游戲的最佳時光,故有“秋分到,蛋兒俏”的說法。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養生秋季早晚溫差大,尤其是清晨溫度較低,如果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不要穿著單衣去戶外活動,應根據戶外氣溫變化,增減衣物。鍛煉時,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應等到身體發熱后,才可脫下。鍛煉后,還切忌穿著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秋分時節,飲食上要特別注意預防秋燥。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涼燥,白露的“燥”是“溫燥”,飲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秋天是腸道傳染病、瘧疾、乙腦的多發季節,也常引起許多舊病,如胃病、老慢支、哮喘等的復發,患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若疏忽防范,則會加重危險。養生茶推薦鐵觀音茶配料:鐵觀音茶5克。功效:清熱去火,殺菌止痢。提神益思。桔普茶配料:陳皮3克,普洱茶5克。功效:調理腸胃,溫中理氣。百合花茶配料:百合花5克。冰糖少量。功效:清熱潤肺,養心安神。寒露寒露節氣始于10月上旬末,10月下旬結束。太陽的直射點在南半球繼續南移,北半球陽光照射的角度開始明顯傾斜,地面所接收的太陽熱量比夏季顯著減少,冷空氣的勢力范圍所造成的影響,有時可以擴展到華南。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結束。天氣常是晝暖夜涼,晴空萬里,一派深秋景象。在正常年份,此時10℃的等溫線,已南移到秦嶺淮河一線,長城以北則普遍降到0℃以下,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此時可見初霜。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和新疆北部地區一般已經開始飄雪了。詩詞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唐·戴察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風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干。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凝空流欲遍,潤物凈宜看。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習俗登高習俗如果說白露時節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那么到了寒露,則露水增多,且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眾多的游人。養生諺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句諺語提醒大家: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寒露節氣一過,應注重足部保暖。秋冬季交替時節,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盡量與氣候變化相適應對于身體健康十分重要。秋季神經興奮,食欲驟增,要防止過量飲食。要少吃辣味和生冷食物多吃酸性和熱飲和熱軟食物。不吃霉變和不潔食物,避免感染腸道傳染病。中秋之后天氣干燥易出口渴咽干唇燥皮膚干澀等“秋燥病”,應多吃水果,常喝開水綠豆湯、豆漿、牛奶等滿足肌體的需要提高抗燥病力。養生茶推薦大紅袍茶配料:大紅袍5克。功效:滋養脾胃,祛脂肪,防衰老。姜糖飲配料:干姜1片,紅糖適量。功效:溫中健脾,溫肺止咳。參芪茶配料:黨參2克,黃芪2克,生姜1片,大棗2顆。功效:健脾祛濕,補中益氣。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秋晚地面上散熱很多,溫度驟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結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結構疏松。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我們的影響。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現的最后一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從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就是無霜期。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為此時菊花盛開,北宋大文學家蘇軾有詩曰:"千樹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詩詞【賦得九月盡(秋字)】元稹霜降三旬后,蓂馀一葉秋。玄陰迎落日,涼魄盡殘鉤。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潘安過今夕,休詠賦中愁。習俗霜降吃柿子的傳說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小的時候家中十分貧困,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沒有辦法,只好拿起討飯碗、扯起打狗棍四處討飯。有一年霜降節,已經兩天沒飯吃的朱元璋餓得兩眼發黑,發現村邊的一處爛瓦堆里長著一棵柿子樹,上面結滿了紅彤彤的柿子。朱元璋,。于是,使出渾身力氣爬到樹上,吃了一頓柿子大餐,這才得以從閻王爺那里撿回了一條小命。而且一整個冬天沒有流鼻涕,也沒有裂嘴唇。后來,朱元璋當了皇帝,封它為“凌霜侯”,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開來后,就逐漸形成了霜降吃柿子的習俗。養生天氣逐漸變冷,身體局部保暖不當或人體為適應寒冷的刺激而有所增加的新陳代謝等原因,使得慢性胃病、"老寒腿"等疾病的發病隨之增多。尤其是有消化道潰瘍病史的人,要特別注意自我保養,一定要堅持醫生的指導治療,避免服用對胃腸黏膜刺激性大的食物和藥物。飲食養生學側重于根據食物的"性味歸經"來調節人體陰陽,滋養五臟六腑和預防疾病。因此,在傳統養生學中,食物也根據其"性味歸經"而分為了不同的類型。中醫專家指出,防秋燥、防秋郁、防寒是霜降期間的健康防護重點。養生茶推薦杞菊參茶配料:西洋參3克,枸杞1克,菊花3克,冰糖適量。功效:養肝明目,補氣。(體質燥熱者不宜多用)紅茶配料:正山小種茶5克。功效:提神消疲,抗氧化延緩衰老。玫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如何在農業職業經理人考試中應用批判性思維技巧試題及答案
- 農藝師考試學生互動學習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業職業經理人考試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西安外事學院單招職業傾向性考試題庫匯編
- 2025年西安思源學院單招職業傾向性測試題庫完整
- 2024年農藝師應考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西寧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傾向性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5年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考試題庫新版
- 園藝師考試的技巧與方法試題及答案
- 高校輔導員如何應對大學生心理問題試題及答案
- 江蘇省南京市聯合體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英語試卷
- (正式版)JBT 14449-2024 起重機械焊接工藝評定
- 2024年中國人保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共青團入團考試題目及答案
- 提高旅游導游服務技能的培訓課程
- 展廳維保方案
- 酒店貸款報告
- 小學三年級下冊信息技術全冊教案
- 鐵路機車電工
- 班組長如何搞好班組安全建設
- 職高、中職、衛校、技術學校班主任能力大賽(班級建設方案2023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