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浪漫主義文學我寧愿永遠孤獨,也不愿用我的自由思想去換一個國王的寶座。——拜倫第一節概述
一、浪漫主義文學產生的原因
1、
浪漫主義是法國革命、歐洲民主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時期的產物。18世紀末19世紀初,歐洲發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事件,對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極大影響。首先是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震撼了整個歐洲,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武裝起義,攻占了巴士底獄,拉開了一場持續幾年的法國大革命的序幕。浪漫主義的產生就是這次大革命的直接反響。馬賽曲的由來法國國歌《馬賽曲》是法國大革命的產物。馬賽曲的作者魯熱·德·利爾是法國大革命時斯法國東海岸小城特拉斯堡市部隊的工兵上尉。他一夜譜曲填詞的歌曲得到愛國的市長的支持,立刻傳唱。最初歌名為《萊茵軍戰歌》。1792年初普奧封建君主們組織聯軍,對法國大革命進行武裝干涉。馬賽市組織500名義勇軍從馬賽開往巴黎,支援反對路易十六世和瑪麗·安東尼特的革命。馬賽人一路高唱《萊茵軍戰歌》,受到巴黎人民的熱烈歡迎,《馬賽曲》由此得名。1795年,《馬賽曲》正式定為法國國歌。以后,這支歌曾被拿破侖一世、路易十八和拿破侖三世禁唱,到1879年才重新成為法國國歌。
馬賽曲
馬賽曲的歌詞有7段,第一段與合唱部分的歌詞是:“起來吧,祖國的兒女們,光榮的一天已經來到,暴君向我們舉起沾滿鮮血的旗幟。聽!戰場傳來了咆哮聲。兇殘的敵人在嗥叫,他們向我們沖來,要切斷我們妻兒的咽喉!……武裝起來吧,公民!組成我們的軍隊!前進!前進!讓敵人的血肥沃我們的土地。”復辟時期法國大革命推翻了封建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政權,然而,代表小資產階級利益的雅各賓政權很快就被代表大資產階級利益的熱月黨人推翻,人民生活更加惡化。1799年11月,拿破侖政變,建立帝國,對內實行專制,對外連年發動戰爭,在對封建復辟勢力進行斗爭的同時,也進行獨裁和侵略。歐洲人民怨聲載道。1815年,拿破侖戰敗,俄、奧、普建立了“神圣同盟”,充當國際憲兵,鎮壓人民革命。同年,在國際反動勢力的扶持下,法國波旁王朝復辟,稱“復辟時朝”(1815——1830)。
人民革命20年代,民族民主解放運動高漲。1830年7月,巴黎人民武裝起義,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統治。這短短幾十年間,歐洲社會一直處于動蕩不寧中。法國大革命的失敗引起了人民的普遍失望,拿破侖戰爭、歐洲“神圣同盟”的鎮壓,封建王朝統治的恢復,使人民深受封建專制獨裁的奴役,引起普遍的不滿。浪漫主義思潮就在這個背景下產生。
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政治上的自由主義思潮文學與政治的聯系,西方文學史上還沒有過像浪漫主義文學與當時的政治時局的聯系那樣緊密,浪漫主義幾乎成了自由主義的同義詞,政治上的自由主義和文學中的浪漫主義被看成是一回事。從1789年法國大革命到1830年巴黎人民武裝起義,歐洲社會一直處于動蕩不寧中。法國大革命的失敗引起了人民的普遍失望,拿破侖戰爭、歐洲“神圣同盟”的鎮壓,封建王朝統治的恢復,使人民深受封建專制獨裁的奴役,引起普遍的不滿,向往政治上的自由主義。
個人獨立,極端自由
19世紀前30年,法國在政治領域出現了資產階級自由主義思潮,其代表人物是貢斯當和“空論派”思想家(一些大學教授和作家組成)。自由主義思潮表現了法國資產階級對啟蒙運動的自由、平等口號的不同解釋。它修正了盧梭的民約論思想,認為自由平等不在于政權建立在全體人民的社會契約上,而在于要保證個人自由,即個人獨立于社會和國家約束之外的自由。自由主義思想強調個人獨立,極端自由,成為整個19世紀文學的精髓。19世紀文學中的“世紀病”、“個人反抗”,都是在自由主義思潮的背景下產生的。浪漫主義作家把政治自由的原則廣泛運用到文學藝術領域。文學的自由主義
政治上的自由主義與文學中的浪漫主義成了同義詞,很多作家自覺把政治自由原則用到文學運動中,堅持文學的自由主義。雨果認為,“文學自由正是政治自由的新生女兒”,“在不久的將來,文學的自由主義一定和政治的自由主義能夠同樣地普遍伸張”。“浪漫主義不過是文學上的自由主義而已”。由此可以看出,浪漫主義具有強烈的階級性和政治傾向,它以資產階級自由主義反對封建專制主義。2、從思想文化原因來看,德國古典哲學和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為西方浪漫主義文學提供了思想理論基礎。
德國古典哲學
浪漫主義所涉及的“自由”、“理性”和“感情”,包含著大量的哲學意義,以至浪漫主義這個詞直到今天仍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德國古典哲學是哲學領域里的浪漫運動,它成為文學領域里的浪漫主義運動的理論基礎,德國古典哲學的基調是唯心主義,它對自我的強調表現出強烈的浪漫主義情緒。
康德的天才靈感說
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康德(1724——1804)強調天才,靈感和主觀能動性。他認為只有在藝術中才有天才,它是一種天生的、別人學習不到的獨創的能力。他說,天才是“天生的創造功能”,“天生的心理的能力”。天才藝術家在創作時的靈感是怎樣涌上心頭的,連藝術家本人也不清楚。康德的天才論是一種不可知論的天才靈感說。比古希臘柏拉圖的神賜論的“迷狂說”,在靈感學說史上進了一大步,由“神”轉變為“人”的靈感說。神秘因素
康德的天才靈感說在18世紀末盛行一時,很多文學藝術家力圖從自己的創作經驗中尋找靈感發生的奧秘,把它看作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精神現象,注重主體內部情感的探索,這對傳統的靈感論是一個進步,但又披上了不可知論的神秘外衣,導致了浪漫主義的神秘主義因素。
費希特的自我論
費希特(1762——1814)是德國古典哲學主觀唯心主義的典型代表,他主張“自我”創造一切,“自我”之外沒有獨立自在的其他事物。“自我”學說,著重闡發了人的能動性和積極性,他把“自我”看作行動著的主體,自我要用行動來克服非我的障礙,和非我作斗爭。從“自我”論出發,費希特認為人的心靈可以自己創造美,而不必依賴于現實美,主觀能動性具有絕對的自由和個性,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藝術方式去實現自身。這為浪漫主義文學所提倡的解放主觀世界,表現自我打下了理論基礎。解放思想的作用
歸納起來,德國古典哲學是哲學領域中的浪漫運動,以上哲學觀點反映了近代西方社會日益發展的個人主義,提高了人的尊嚴感,喚起了民族的覺醒,促進了對自由獨立的要求。在美學方面,它表現出強調精神產生物質、主體產生客體的唯心主義實質。在藝術本質問題上,它強調自由、自我創造、天才、想象、情感和藝術直覺,起了解放思想的作用,為浪漫主義文學提供了思想武器。空想社會主義
19世紀初期,一些先進思想家看到資本主義發展使勞動人民日益貧困,他們開始思考人民貧困的原因,抨擊資本主義制度,提出建設新社會的方案,從而產生了19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理論。這種理論的空想性,本身就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空想社會主義的主要代表是法國的圣西門、付立葉和英國的歐文。他們的空想主義克服了以往空想社會主義缺乏現實性的弱點,把理想建立在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批判上。
建立理想社會的憧憬
概括起來,空想社會主義者企圖以個人的空想計劃來代替社會斗爭,實現人類的解放。他們不是想首先解放某一階級,而是想立即解放全人類。這就必然陷入歷史唯心主義,并且注定他們制定的計劃,從一開始就是空想的,陷入純粹的幻想。然而,他們所宣揚的天才論,崇尚個人品德和才能,改革社會的愿望,建立理想社會的憧憬,對浪漫主義文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3、18世紀文學傳統為浪漫主義文學的出現提供了堅實的文學基礎。
英國感傷主義文學、哥特式小說、德國狂飆突進運動、法國盧梭傳統等等。二、“浪漫主義”概念的演變
近代的“浪漫主義”(Romanticism)概念源于中世紀的“羅曼司”(Romance),來自拉丁語。指中世紀的騎士生活、騎士傳奇、英雄美女的愛情和風流韻事等。羅曼司在17世紀中葉轉為“浪漫的”(“羅曼蒂克”Romantic),具有“想象的”、“傳奇般的”、“不切實際的”、“憂郁的”、“堂吉訶德式的”多重含義。文藝復興時期,塔索、斯賓塞的敘事詩繼承了羅曼司的不少特點。到了17世紀末,這些中世紀的羅曼司和文藝復興時期的詩歌,總稱為“浪漫的”詩歌。
一個流行術語18世紀末,19世紀初,“浪漫的”就成了一個十分流行的術語。1777年,盧梭在《一個孤獨的漫步者的沉思》中使用了這個字:“碧葉納湖的沿岸比起日內瓦湖的沿岸來更荒野,更是浪漫的,因為巖石和樹林更緊密地圍繞著湖水。”一個時代的文化風氣在浪漫主義的文學運動中,“浪漫的”發展為“浪漫主義”(Romanticism),含義比較固定,特指在英、法、德三個主要國家出現的文化環境,共同的特點是崇拜感情,崇拜大自然,反對古典主義的權威和傳統。浪漫主義并不是一種單一的文學現象,而是一個時代的文化風氣。在19世紀初期,政治、哲學、音樂、繪畫都表現出浪漫主義的特點,它們和文學中的浪漫主義互相影響,互為聯系,結成了一個統一的浪漫主義文化環境,展示了浪漫主義時代的風貌。籍里柯《梅杜薩之筏》古典主義偏愛水平線和垂直線,這幅畫隨波涌起的木筏是斜的,斜面上突起兩個對抗的三角形——人群是向前傾的三角,帆桅是向后倒的三角,兩股力量的矛盾,造成一種緊張感。這種激昂動蕩,熱情洋溢的畫風,打破了古典派的靜止肅穆,成為浪漫主義先導第一張繪畫。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
作品取材1830年“七月革命”,法國人民反對復辟王朝的街壘戰。引導人民前進的是自由女神形象,一手拿槍,一手舉旗。構圖是一個復合三角形。大大小小的三角形在畫面中重疊、復合,產生厚重而強有力的動感。近代繪畫以此構圖為規范,產生了很多作品。色彩和明暗對比鮮明強烈。
呂德浮雕《馬賽曲》浮雕分上下兩部分,上半部是一個象征自由、正義、勝利的自由女神,她右手持劍,左手高舉,號召人民向她指引的方向沖去。下半部是一群志愿軍戰士,在女神的熱情號召下奮勇前進。中心人物是一個有著大胡子的戰士,他帶著自己的兒子一起參加戰斗。所有的人都在大步向前,表現出急速的運動感和奔放的革命熱情。浮雕采用浪漫主義創作手法,充滿動勢和緊張感。
古典畫風與浪漫畫風比較1大衛·荷拉斯兄弟的宣誓德拉克洛瓦·希奧島的屠殺古典畫風與浪漫畫風比較2安格爾·泉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
概括起來,浪漫主義繪畫擺脫了學院派和古典主義的羈絆,偏重于發揮藝術家自己的想象和創造,畫面色彩熱烈,筆觸奔放,富有運動感。
三、浪漫主義文學的特征
浪漫主義是一個發展過程,從浪漫主義概念的演變到19世紀初歐洲浪漫主義文化心理環境的形成,從18世紀英國感傷主義(前浪漫主義)文藝思潮到歐洲浪漫主義運動,人們對浪漫主義特點的理解各式各樣,共同特征主要體現在思想內容和藝術特征兩方面。
思想特征:
第一,強調創作的絕對自由,反對古典主義的清規戒律,要求突破文學描繪現實的范圍。第二,從民主主義的立場,或者從留戀舊制度的立場,抨擊封建制度或者資本主義的罪惡現象。第三,酷愛描寫中世紀和以往的歷史,從司各特開始,至雨果、大仲馬等浪漫派小說家,大都以歷史題材為描寫對象。第四,偏重于描寫自然風光,厭惡資本主義文明和現實,標舉盧梭“回歸自然”的主張。藝術特征:
第一,強調個人感情的自由抒發,有強烈的主觀性。第二,浪漫派對各種藝術形式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對民間文學的重視以及詩體長篇小說的創造。第三,浪漫主義文學慣用對比和夸張,重視丑的美學價值,大力提倡想象。第四,憂郁感傷的情調為浪漫派作家所愛好。四、各國浪漫主義文學發展概況(一)、德國文學德國是浪漫主義文學的誕生地。18世紀60年代,Romantic一詞傳入德國(德語稱Romantisch)把莎士比亞和塞萬提斯都歸到“浪漫的”行列中,因為他們的創作沒有根據“古典的”傳統。歌德主張詩要從主觀出發,席勒主張用客觀方式寫作。在《素樸的詩和感傷的詩》中,他說歌德是個浪漫派。于是,德國作家和批評家就把文學分為“古典的”和“浪漫的”,古典的作品是單純客觀的,浪漫的作品是復雜主觀的。
1801——1804年,德國批評家史雷格爾在柏林講座中沿用席勒的概念,提出“古典的”指古代的詩歌,“浪漫的”指現代文學。他的一個重要論點是認為,古典的詩歌形式是“機械的”,來自外部,浪漫的詩歌形式是“有機的”,它從題材中產生。這種觀點,后來傳入英國和法國。
18世紀末,德國仍處于封建割據狀態,德國浪漫主義文學是在害怕法國革命和接受德國古典哲學自我中心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德國早期的浪漫主義以兩個文學團體為標志。耶拿派1798年,文藝理論家史雷格爾兄弟在耶拿創辦《雅典娜神殿》雜志,宣傳浪漫主義的文藝主張,反對古典主義,強調創作的絕對自由和放縱主觀幻想,追求神秘和奇異。由此形成耶拿派。弗里德利希·史雷格爾(1772——1829)是浪漫主義理論的奠基者。他發揮了席勒在《樸素的詩和感傷的詩》中的論點,使“古典的”和“浪漫的”兩個概念逐漸傳播于西方文論中。他在美學論著《斷片》中闡述了他的浪漫主義理論,認為人的主觀精神高于一切,“而世界便是它的藝術品”。詩人寫詩,是為了表現自我,表現人類的完整個性,因此,“浪漫主義的詩是包羅萬象的進步的詩”。史雷格爾的的論點通過英國柯勒律治、法國斯塔爾夫人等人在西方產生了深遠影響。諾瓦利斯耶拿派的作家代表是諾瓦利斯(1772——1801),他反對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主張恢復中世紀君主專制和天主教統治。詩集《夜的頌歌》是悼念他所愛的一個14歲便死去的女孩而寫,歌頌黑夜和死亡,充滿病態心理和神秘主義色彩。
夜的頌歌
從前,當我流著辛酸的眼淚——當我沉浸于痛苦之中,失去了希望,我孤單單地站在枯干的丘冢之旁,丘冢把我的生命的形姿埋在狹窄的黑暗的地室里,從沒有一個孤獨者象我那樣孤獨,我被說不出的憂心所逼,頹然無力,只剩下深感不幸的沉思——那時我是怎樣倉皇四顧,尋求救星,進也不能,退也不能——對飛逝消失的生命寄以無限的憧憬——那時,從遙遠的碧空,從我往日的幸福的高處降臨了黃昏的恐怖——突然切斷了誕生的紐帶、光的鎖鏈——塵世的壯麗消逝,我的憂傷也隨之而去。哀愁匯合在一起流入一個新的不可測知的世界——你,夜之靈感,天國的瞌睡降臨到我的頭上。四周的地面慢慢地高起——在地面上漂著我的解放了的新生的靈氣。丘冢化為云煙,透過云煙,我看到我的戀人的凈化的容貌——她的眼睛里棲息著永恒——我握住她的手,眼淚流成割不斷的閃光的飄帶。千年的韶光墜入遠方,象暴風雨一樣——我吊住她的脖子,流下對新生感到喜悅的眼淚。這是在你、黑夜中的最初之夢。夢過去了,可是留下它的光輝,對夜空和它的太陽、戀人的永遠不可動搖的信仰。海德爾堡派
1805年在海德爾堡出版的《隱士報》是這時期浪漫主義運動的中心,稱作海德爾堡派。代表作家有阿爾尼姆,布倫塔諾。他們重視發掘民族文化遺產。對中世紀的民間文學感興趣,搜集整理民間詩歌。阿爾尼姆和布倫塔諾合編了民歌集《男童的神奇號角》。格林兄弟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59)是當時涌現出的童話作家。他們共同搜集德國民間故事、傳說和童話,整理出版了《兒童與家庭童話故事》,即《格林童話集》(1812——1814),成為世界兒童文學的財富。灰姑娘的玻璃鞋奇緣
格林童話有神奇的幻想和奇異的情節,符合兒童天真爛漫的想象。比如《灰姑娘》里的玻璃鞋、南瓜馬車、老鼠車夫、12點的鐘聲等。格林童話的傳統意識
民間文學通常有一個共同的故事模式和人物類型,格林童話的名篇也不例外。善良的女性總是處于被動的地位,等待男人的拯救,繼母都是壞心腸,巫婆都是邪惡的。傳統文化強化了女性的弱者地位,并把婦女妖魔化。格林童話在當代兒童中間流傳的時候,這類封建意識也得到了宣揚。女性應該依靠男人,等待男人來解放,這和婦女的自我解放思想相對立。壞繼母具有對再婚婦女的污名和歧視,惡巫婆把貧窮的農村婦女惡魔化。
海涅海涅(1797——1856)德國民主主義詩人,他是歌德以后德國最重要的詩人。海涅在他的早期創作年代是一個激進浪漫主義者,他的理論著作是《論浪漫派》(1832),對德國的保守浪漫主義進行了批評。代表作:諷刺長詩《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1843)海涅早期詩歌浪漫主義特色(1)愛情,描寫理想女性,海涅的愛情詩是在一連串的愛情失敗后寫的,以此排解胸中的郁結。他歌頌真摯的愛情,并超出愛情去描寫理想女性,如圣母瑪麗亞、愛神維納斯和詩人自己的母親,她們都是崇高圣潔,無限美好的理想再現。可以看作是他自己精神創作的一種藝術升華。(2)想象豐富,描寫夢境。通過對形形色色的夢境描寫,延伸詩人的現實感受,追求超脫現實之外的理想境界或幻想世界。夢幻性超過現實性。(3)熱愛大自然,描繪自然美,采用民間文學題材。
海涅詩歌的音樂性海涅抒情詩的語言音樂性強,許多音樂家從中取材譜曲。《北方有一棵松樹》被譜成77種不同的歌曲,《你好像一朵鮮花》有250多種曲譜。僅舒曼一人就譜了《詩歌集》中的數十首詩為歌曲。
你好像一朵花你好像一朵花,這樣溫情,美麗,純潔;我凝視著你,我的心中不由涌起一陣悲切。我覺得,我仿佛應該用手按住你的頭頂,禱告天主永遠保你這樣純潔,美麗,溫情。(二)、英國文學在英國,Romantic一詞一直用來形容中世紀的騎士故事。19世紀初期、中期,沒有一個詩人自稱為“浪漫派”。1813年,斯塔爾夫人的《論德國》在倫敦出版后,史雷格爾關于“古典的”和“浪漫的”的劃分才為英國人所知。20世紀80年代出版的英國文學史,談到19世紀初的詩歌派別,只指出具體的“湖畔派”、“惡魔派”,沒有用“浪漫主義”一詞。19世紀末,“浪漫的”才為大家所悉用,運用到許多著名詩人的研究上。直到現代,艾略特還指出“古典的”與“浪漫的”區別就是“完整和片斷的,已成熟和未成熟的,有秩序和混亂的之間的區別”。英國浪漫義文學的產生英國浪漫義文學是在國內的產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產生的。18世紀后期的感傷主義詩歌和哥特小說(以中古城堡為背景,描寫爭奪財產和滿足個人性欲的謀殺、情殺等,情節緊張恐怖,充滿神秘氣息)就已預示了浪漫主義的開端。湖畔派湖畔派(LakePoets)指住在英國北部昆布蘭湖區的華茲華斯、柯勒律治(1772——1834)和騷塞(1774——1843)三詩人結成的詩歌流派。由于他們曾隱居于英國西北部湖區,由此得名。他們的詩作一般遠離社會斗爭,謳歌宗法式的農村生活或自然風景,描寫奇異神秘的故事和異國風光;常通過緬懷中古時代的“純樸”來否定丑惡的城市文明。
《抒情歌謠集》
1798年,華茲華斯和柯勒律治共同發表了《抒情歌謠集》,并寫了序言。序言的主要內容是強調詩的題材源于日常生活與情感,詩的語言應是日常生活語言,詩人應該具有創造性的想象。這篇序成了英國浪漫主義的宣言。其中關于想象的論述,是重表現的理論,動搖了亞里士多德的摹仿理論傳統。
湖畔派詩人華茲華斯華茲華斯(Wordsworth(1770——1850)是湖畔派詩人的主要代表。他的詩風格淳樸,清新自然,被譽為自然的詩人。
詩作《丁登寺》(TinterAbbey)被認為是不朽之作,歌頌自然美。他開拓了以表現情感為主要特征的浪漫主義詩風。丁登寺
五年過去了,
五個夏天,
還有五個漫長的冬天!
重又聽見這水聲,
山泉滾流而出,
溪流柔聲低語。
荒野中峻峭巍峨的山崖,
山水倒映著天空的寧靜。
我重又在此休憩
在無花果樹的濃蔭之下遠眺:
田野,村舍密布
果園,簇生
果子披著一身蔥綠,將自己掩沒在灌木叢和喬木林中。
樹篙,仍像一群頑皮的樹精在野地奔跑:
裊繞的炊煙,依然靜靜地升起在樹林頂端!
飄忽不定,仿佛漂泊者在曠野山林中游走。
丁登寺
這一切雖然已經久違,我并不曾遺忘:
當我獨居一室,置身于城鎮的喧囂聲中,深感疲憊之時,
它們為我帶來的甜蜜感覺,
滲入血液,滲入心臟,
進入我最純凈的思想,
使我恢復恬靜:
那忘懷己久的美好的歲月
那些早經遺忘的無名瑣事,
飽含著善意與友愛。
我得到一種滿足的愜意,
那不可理解的世界中令人厭倦的壓力,
頓然減輕;
一種恬靜而幸福的心緒,
引導我前進,
直到我的肉軀停止了呼吸,
變成一個鮮活的靈魂。
如此頻繁,在精神上我轉向你,
啊,綠葉蔥籠的懷河!你在森林中漫游,
我站立在此,未來歲月的生命蘊藏在眼前的片刻間。
盡管我已不復當初,
不再像這一頭小鹿,
在山巒間跳躍,在大江兩岸竄跑,
在孤寂的小溪邊逗留,聽憑大自然的引導:
那時的心境已難以描畫。
那令人暈眩的狂喜也已消失。
已聽過人生憂郁的樂曲,
卻依然熱愛草原,森林,和山巒;
目睹耳聞了大千世界的林林總總,
卻發現——
在大自然中,
隱藏著我最真實的靈魂和語言。站立在美麗的河畔,你呀,我最親愛的朋友,
在你顧盼流轉的眼睛里,
我再一次重溫了往昔的快樂。
我知道你從來沒有背棄過我;
因此,
讓月光照耀著我孤獨的漫游,
讓蒙蒙的山風自由地吹拂我;
在往后的歲月里
對你的記憶像一個棲居的家園招引著我
即使孤獨.驚悸,痛苦,或哀傷成為
我的命運,
我將依然杯著柔情的喜悅
順著來時的路追憶起你,
即便我遠走他方
再也聽不見你可愛的聲音,
再也不能在你野性的雙眸中
看見我往昔生活的光亮一一
也不會忘記我倆曾在這嫵媚的河畔
一度并肩站立。
更加不會忘記,
這些高聳的樹林
陡峻的山崖,
和綠色的田園。
惡魔派惡魔派的代表是拜倫和雪萊。由于拜倫對湖畔派詩人的保守立場作過批評,稱“桂冠詩人”騷塞是叛徒。為此騷塞稱拜倫、雪萊是“惡魔派”。這個稱號在英國文學史上被沿用,它象征積極反抗現實的斗士。惡魔派和湖畔派不同,他們堅持民主自由理想,始終同情法國大革命,反對專制暴政,支持受壓迫民族的解放斗爭。他們強調文學的社會作用和教育意義,寫出充滿革命激情的詩篇,完成了由湖畔派開始的詩歌改革,豐富了詩歌的形式和韻律。雪萊雪萊(Shelley1792——1822)是英國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一生抨擊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對人類任何形式的壓迫進行斗爭,同情弱小者。1816年5月,他在日內瓦和拜倫初識,結下了終生不渝的友誼,拜倫愛他的純潔無邪,他愛拜倫的詩才豪放。1822年在海上遇風暴溺死,年僅二十九年。預言的云雀——雪萊波西·比希·雪萊
雪萊的主要創作長詩《麥布女王》(QueenMab1813)揭露社會的貧富不均,歌頌民主、自由和勞動,對以后的工人斗爭和憲章運動起過積極作用。馬克思說它是憲章派的“圣經”。《伊斯蘭的起義》(TheRevoltofIslam1817)借東方故事歌頌資產階級革命。詩劇《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Unbound1819),雪萊的代表作,采用古希臘題材,把普羅米修斯塑造為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家形象,最后結局是全世界獲得解放,表達了反抗專制統治的斗爭必將獲勝的信念和空想社會主義理想。劇中世界變為“平等,不分等級,不分種族,不分國家,不需惶恐,不需官階,不需有誰稱王”。抒情詩《西風頌》抒情詩名篇有《西風頌》(OdetotheWestWind),《致云雀》(ToaSkylark)。《西風頌》共5節,第1、2、3節寫西風掃落葉,播種子,驅散亂云,放釋雷雨,把地中海從夏天的沉睡中吹醒,讓大西洋涂上莊嚴秋色。第4節里詩人和西風一樣不受羈絆,鄙視一切。第五節是詩人的囑咐:“Owind,if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愿你從我的唇間吹出醒世的警號,西風喲,如果冬天已經來到,春天還會遙遠嗎?)
濟慈
濟慈(Keats1795——1821)浪漫主義詩人,和拜倫、雪萊齊名。他的創作期只有5年,卻寫出了很多傳世之作,如《夜鶯頌》(OdetoaNightingale)、《秋頌》(OdetoAutumn)、《希臘古甕頌》(OdeonaGrecianUrn)。他的抒情詩,敘事詩的基本思想是對永恒之美、大自然和古代希臘的歌頌。他說,“對一位大詩人來說,美感是壓倒其他一切的考慮的,或進一步說,取消一切的考慮”。純美說
濟慈的“純美說”預示了19世紀后期的“為藝術而藝術”和唯美主義。唯美派詩人王爾德和20世紀的意象派詩人都受到他的影響。濟慈詩與中國詩比較濟慈的《秋頌》具有豐實靜謐之美,收割后的田野一片溫暖。中國詩歌常寫悲秋的詩,民族心理不一樣。
他的《仙靈之歌》描寫到花兒年年開,給人以安慰和希望中國詩常寫傷春悼花的心境,民族心理又不一樣。《秋頌》霧氣洋溢、果實圓熟的秋,你和成熟的太陽成為友伴;你們密謀用累累的珠球,綴滿茅屋檐下的葡萄藤蔓;使屋前的老樹背負著蘋果,讓熟味透進果實的心中,使葫蘆脹大,鼓起了榛子殼,好塞進甜核;又為了蜜蜂一次一次開放過遲的花朵,使它們以為日子將永遠暖和,因為夏季早填滿它們的粘巢。誰不經常看見你伴著谷倉?在田野里也可以把你找到,彌有時隨意坐在打麥場上,讓發絲隨著簸谷的風輕飄;有時候,為罌粟花香所沉迷,你倒臥在收割一半的田壟,讓鐮刀歇在下一畦的花旁;或者.像拾穗人越過小溪,你昂首背著谷袋,投下倒影,或者就在榨果架下坐幾點鐘,你耐心地瞧著徐徐滴下的酒漿。啊.春日的歌哪里去了?但不要想這些吧,你也有你的音樂——當波狀的云把將逝的一天映照,以胭紅抹上殘梗散碎的田野,這時啊,河柳下的一群小飛蟲就同奏哀音,它們忽而飛高,忽而下落,隨著微風的起滅;籬下的蟋蟀在歌唱,在園中紅胸的知更鳥就群起呼哨;而群羊在山圈里高聲默默咩叫;叢飛的燕子在天空呢喃不歇。《仙靈之歌》與《葬花吟》濟慈《仙靈之歌》:不要悲哀吧!哦,不要悲哀!到明年花兒還會盛開。不要落淚吧!哦,不要落淚!花苞正在根的深心里睡。《紅樓夢》:林黛玉《葬花辭》: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早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司各特司各特(WalterScott1771——1832)“歐洲歷史小說之父”。創作有詩歌、小說、歷史著作、傳記。但他的最大貢獻是歷史小說,共寫27部歷史小說,它們像一幅巨大的歷史畫卷,反映了從中世紀到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英格蘭和蘇格蘭的社會生活。揭露民族壓迫,美化蘇格蘭古老的宗法制社會。
《艾凡赫》代表作《艾凡赫》(Ivanhoe1819)表現了12世紀英國“獅心王”理查在位時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理查王被描寫為作者理想的君主形象,艾凡赫是作者騎士理想的化身,蕊貝卡是個仗義疏財的猶太姑娘,正面塑造猶太人,這在當時是少見的,作品最出色的人物是民間傳說中的英雄羅賓漢,作者把這個綠林好漢塑造成一個反抗民族壓迫的英雄。
司各特小說特點司各特的歷史小說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情節驚險離奇,場面五彩繽紛,人物非凡奇特,可說是浪漫主義的歷史小說,為歐洲19世紀后末期的社會小說開辟了道路。巴爾扎克、雨果、薩克雷、狄更斯、普希金都受到他的影響。司各特逝世后,浪漫主義在英國不再占優勢。(三)、法國文學在法國,Romantic一詞是通過法國“浪漫之母”斯達爾夫人的《論德國》(1812)一書,流傳到法國的。第一個自稱為“浪漫的”作家是司湯達。他在1818年說,“我是一個熱狂的浪漫主義者,這就是說,我擁護莎士比亞,反對拉辛,擁護拜倫爵士,反對布瓦羅。”司湯達用“浪漫的”一詞,來攻擊17世紀法國的古典主義。20年代,“浪漫的”在法國通用,到了1830年,雨果《歐那尼》的上演,使“浪漫的”和“古典的”斗爭達到白熱化程度。論爭中,司湯達的杰作使雙方都不滿意,浪漫派認為它拘謹有余,古典派認為它典雅不足。實際上它是現實主義作品。夏多布里昂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1768——1848)法國早期浪漫主義的代表。出身貴族,思想保守,擔任過復辟王朝的外交部長。1802年,他發表了論文《基督教的真諦》,主要觀點是宣揚靈魂不滅和上帝存在,只有基督教才能促進真實的詩歌發展,藝術家的任務在于“高超于世界之上”。
“世紀病”作品有中篇小說《阿達拉》、《勒內》,通過主人公的情愛與宗教信仰的沖突,宣揚宿命論思想。勒內和愛他的胞姐分手,孤獨憂郁,遁跡荒蠻絕域。小說出版,立刻風靡一時,勒內的憂郁被稱為勒內式的“世紀病”。集合在夏多布里昂周圍的浪漫主義作家還有拉馬丁(1790——1869)和維尼(1797——14863),作品脫離現實,具有濃厚的宗教沉思。夏多布里昂的海邊墓地世紀病世紀病亦稱時代病。19世紀初期,歐洲有不少資產階級進步知識分子既厭倦上流社會虛偽腐敗的習俗和冷酷的資本主義文明,又脫離人民看不清前途,于是陷入憂郁、孤獨和悲觀失望之中,成為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后流行的一種典型的時代精神和社會心態。世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三月份醫療建筑合同潔凈度指標驗收專項條款
- 膿毒血癥護理診斷措施
- 腦梗塞的病護理
- 環保設備居間服務合同模板
- 借款合同標準版
- 酒店行業勞動合同范本
- 園林綠化勞務承包合同書
- 項目外包服務合同范本
- 企業間借款合同樣本
- 基礎設施項目消防水電暖合同分包
- 河北省部分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聯合測評(T8聯考)化學試題(含答案)
- 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工作指南匯報- 中國電梯協會
- 2024年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2024年陜西省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定向招聘考試真題
- 2025年漂浮式風電市場現狀調研及前景趨勢預測報告
- 普通心理學第六版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OTN傳輸項目交付實施計劃方案
- 裝配鉗工技能大賽實操試卷試題
- 圖文詳解AP1000核電站
- 《網店客服》5套綜合模擬試卷期末考試卷帶答案
- 看字讀顏色--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