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0章物聯網本章內容:物聯網的概念及典型應用物聯網使用的關鍵技術常用傳感器本章重點:物聯網的概念傳感器物聯網的應用10.1物聯網的基本概念物聯網的基本概念: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物聯網的英文名稱為InternetofThings,簡稱IOT。2005年國際電信聯盟(ITU-T)報告中定義的物聯網是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任意物體之間實現互聯。具體定義:物聯網就是將物體通過傳感技術、識別技術、通過有線/無線等方式接入互聯網,實現人與物之間,物體與物體之間的聯系互動和管理。與互聯網的區別:物聯網是通過將現實物體接入互聯網使互聯網從單純的信息傳遞網絡變成可與現實世界相連的泛在網。而現在的互聯網是指相互連接的計算機網絡。
物聯網思想物聯網的思想最早由1999年由麻省理工學院提出2009年美國提出了智慧地球進入21世紀后隨著互聯網和傳感技術的快速發展才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近年來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我國也提出了“感知中國”計劃,各地也相繼提出如智慧城市等概念。但無論是智慧城市也好,智慧地球也好,其核心就是物聯網。物聯網的組成物聯網是由通信網、互聯網和傳感器網組成的。但和這些網絡又不完全相同。通信網著重于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遞,互聯網著重于人與人之間的信息的共享;傳感器網著重于物于物之間的互聯。而物聯網著著重于人于物的互聯。通過物聯網人類可以真切的感知現實世界。物聯網的組成物聯網要將現實世界和網絡世界連接起來,首先就要將現實世界的各種物理量轉化為網絡可以識別傳輸處理的電信號。如溫度濕度、電壓、電流、位移、流量、色彩、聲音等。由傳感器將相應的物理量轉換為適應網絡傳輸和計算機處理的數據。網絡將數據傳輸到數據處理中心進行處理后將相應的結果或操作指令送到相關的執行設備或管理人員。物聯網的組成物聯網的體系架構按功能可以劃分為三層,分別為感知層(含信息編碼層)、網絡層、應用層,如圖10-1所示。感知層負責將現實世界的物體的狀態、圖像、數據、轉化為網絡可傳輸可識別的數據并送至傳輸網絡,網絡層負責把這些數據傳送到需要的節點。應用層負責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和存儲,并將結果以及指令發送給相關節點。物聯網的組成圖10-1物聯網分層結構圖10.2物聯網的關鍵技術物聯網技術包括了現實世界信息的感知和獲取、網絡接入、數據傳輸、數據處理與存儲、以及各種應用及管理。但關鍵技術可以歸納為4類:感知和識別技術、接入技術、通信和傳輸技術、數據存儲和智能處理技術。10.2.1感知和識別技術感知和識別技術是物聯網和現實世界的接口,是物聯網的信息來源。感知和識別技術是對各類物體的信息和各種物理量識別、轉換、獲取的技術。常見的傳感器和識別技術如RFID(射頻標簽)、條形碼、二維碼、各種物理傳感器,化學傳感器、生物傳感器、各種智能卡、攝像機、照相機等。物聯網利用這些設備感知物體和環境的各種信息。傳感器和識別設備是物聯網的基礎。傳感器的作用傳感器的作用就是把物體和環境的各種物理量轉換成易于測量和傳輸及處理的電學量。如把溫度、流量、紅外、位移、速度、重力、磁力等物理量轉化成相應的電壓或者電流。然后通過模數轉換器(A/D轉換)將電壓或者電流轉換為計算機可以處理的數字信號。傳感器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溫度、濕度、速度、壓力、聲音、激光等物理量傳感器,也有酶傳感器、醋酸桿菌傳感器、大腸桿菌傳感器等生物、微生物傳感器,還有二氧化碳、甲烷、氧氣、瓦斯傳感器等化學傳感器。各種傳感器組成基本相同,都包括幾個最基本的部分:敏感元件、信號調理、A/D轉換、數據傳輸接口等。傳感器的組成10.2.2常見傳感器和識別技術1.RFID識別技術(1)射頻識別的基本概念
射頻識別(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俗稱電子標簽,是一種自動識別技術,是通過無線方式進行數據傳遞交換達到識別物體的目的識別技術。是一種非接觸的識別技術。目前RFID技術在很多領域的到了廣泛應用。如:停車場管理、校園一卡通、公交卡、門禁系統、郵包分揀、鐵路貨運車輛管理、智能倉庫等。電子標簽電子標簽也稱射頻卡,如圖10-2所示,安裝在需要識別的物體上。射頻卡從供電方式上又分為有源卡和無源卡兩種。有源卡靠卡內電池供電,適應于遠距離識別場合,如車輛出入管理,高速收費系統(ETC)。但體積大、造價高。無源卡卡內沒有電源,依靠卡內的感應線圈將讀寫器發射的射頻波束轉換為電能供射頻卡使用。適合于識別距離短、造價要求低、體積小的場合使用。電子標簽圖10-2RFID內部圖電子標簽的分類分類方式種類說明供電方式無源卡卡內無電池供電,利用感應線圈將射頻能量轉化為直流電源為卡供電,識別距離短,壽命長、體積小、適應高濕、腐蝕性惡劣環境有源卡卡內有電池,識別距離遠,體積大。成本高,不適合長期在高濕、腐蝕性環境使用載波頻率低頻卡分為125kHz和134kHz,用于短距離低成本的應用。如門禁、商品、產品跟蹤管理高頻卡13.6MHz,應用于傳輸數據量大的場合,如公交卡、各種付費卡超高頻卡頻率為433MHz、915MHz、2.45GHz和5.8GHz。應用于長距離識別、要求高速識別的場合,如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調制方式主動式用自身的能量主動發送數據給閱讀器被動式用調制散射的方式發射數據,利用閱讀器的載波調制信號耦合距離緊耦合卡距離小于1cm近耦合卡距離小于15cm疏耦合卡距離小于1m遠距離卡1m到十幾米數據功能只讀卡只讀,卡號無法修改,價格便宜應用于物流,門禁等低成本場合讀寫卡可讀寫,可存儲少量數據,價格中等智能卡可讀寫,可加密、數據存儲量大,帶CPU,價格較高RFID的特點RFID具有如下特點。①非接觸操作,可近距離識別(幾厘米),也可遠距離識別達幾十米,應用方便。②體積小,方便攜帶安裝。③壽命長、可在惡劣環境下使用,如粉塵污染環境、腐蝕氣體環境、油污環境。④可識別高速物體,也可同時識別多個物體。⑤穿透性好。⑥保密安全、讀寫器和標簽之間有相互認證過程,數據部分可以通過加密算法實現數據安全。RFID系統的工作原理RFID系統由于應用不同,組成有所差別。但都是由讀寫器(Reader)和電子標簽(Tag)組成。如圖10-3所示。圖10-3中的閱讀器通過波束天線發射一個特定頻率的電磁波,電子標簽進入閱讀器工作范圍后,電子標簽內的感應線圈產生感應電流。獲得的能量供給電子標簽的芯片工作。電子標簽將自身編碼的信息通過自身天線發送給閱讀器。閱讀器對接收的載波信號進行解調和解碼。將解碼后的信息送給計算機系統進行數據處理。計算機系統對電子標簽的進行查詢和判斷,并向相應的執行機構發出指令。RFID系統的工作原理圖10-3RFID系統的工作原理2.條形碼識別技術條形碼是指由一組規則排列的條、空及其對應字符組成的標識,如圖10-4所示。用以表示一定的商品信息的符號,用條形碼識讀設備的掃描識讀。其對應字符由一組阿拉伯數字組成,供人們直接識讀或通過鍵盤向計算機輸人數據使用。這一組條空和相應的字符所表示的信息是相同的。為了使商品能夠在全世界自由、廣泛地流通,企業無論是設計制作,申請注冊還是使用商品條形碼,都必須遵循商品條形碼管理的有關規定。商品條形碼的編碼遵循唯一性原則,以保證商品條形碼在全世界范圍內不重復。目前世界上常用的碼制有ENA條形碼、UPC條形碼、二五條形碼、交叉二五條形碼、庫德巴條形碼、三九條形碼和128條形碼等,而商品上最常使用的就是EAN商品條形碼。條形碼
圖10-4條形碼3.指紋識別技術指紋識別技術是一種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生物特征識別具有安全可靠,唯一性,難以偽造,保密性好等特點。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在門禁,上班簽到、保密驗證、海關、使館簽證等越來越多的場合得到應用。生物特征識別常見的有,指紋識別、虹膜識別、面部識別。3.指紋識別技術指紋識別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已經開始走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是目前生物特征識別技術中應用最廣泛,發展最成熟的技術。由于每個人的指紋都具有唯一性。每個人指紋圖案、斷點和交叉點各不相同,呈現唯一性且終生不變。因此我們就可以把一個人同他的指紋對應起來,通過將他的指紋和預先保存的指紋數據進行比對,就可以驗證它的真實身份,這就是指紋識別技術。4.壓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傳感器。如日常用的電子稱、壓強表、高速公路計重收費系統等都要用到壓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就是將壓力轉變為連續的模擬電信號。模擬信號是指在給定范圍內或在一段連續的時間間隔內表現為連續的信號。壓力傳感器實現方式有很多,原理各不相同但常用的主要有以下3種。(1)壓電型壓力傳感器,它是利用了壓電陶瓷壓電效應制造而成的,這樣的傳感器也稱為壓電傳感器,這種傳感器可靠性高、成本低、適應范圍廣。(2)電阻型壓力傳感器,它是利用半導體材料在壓力下會導致阻抗變化原理制成的。半導體壓電阻抗擴散壓力傳感器,是通過半導體在承受壓力時禁帶寬度發生變化,導致載流子濃度和遷移率變化。產生壓電阻抗效果,從而使阻抗的變化轉換成電信號。擴散型半導體壓力傳感器采用集成電路工藝制成,可以提高性能,改進測量的精度。(3)電容型壓力傳感器,它是利用壓力情況下傳感器電容量會發生變化的原理制成的,是將玻璃的固定極和硅的可動極相對而形成電容,通過外力(壓力)使可動極變形從而導致電容量發生變化,然后將電容量的變化轉換成電信號輸出。5.聲波傳感器聲波傳感器也是一種最常見的傳感器,從頻率上可分為音頻傳感器(話筒就是一種音頻傳感器)、超聲傳感器(如醫院使用的超聲波探頭)。從原理上可分為,壓電陶瓷式、電容式(手機、錄音筆等便攜式設備使用的微型話筒都是電容式也稱為駐極體話筒)、電磁動圈式(動圈式話筒體積大,但音頻還原性好)。聲波傳感器可以使用在如環境噪聲監測、聲控節能燈、安保告警、聲控錄音等場合。6.紅外線傳感器在光譜中波長自0.76~400μm的一段稱為紅外線,紅外線是不可見光線。紅外線傳感器就是利用紅外線的物理性質來進行測量的傳感器。紅外線又稱紅外光,它具有反射、折射、散射、干涉、吸收等性質。世界上任何物質,只要高于絕對零度(?273.15℃)的物質都能輻射紅外線。紅外線傳感器工作原理紅外線傳感器按工作原理可分為熱敏檢測元件和光電檢測元件。熱敏元件應用最多的是熱敏電阻。熱敏電阻受到紅外線輻射時溫度升高,電阻發生變化,通過轉換電路變成電信號輸出。光電檢測元件常用的是光敏管,通常由半導體材料制成。10.2.3接入技術傳感器和識別設備要接入互聯網,就要用到接入技術。根據應用系統情況,傳感器和識別設備的情況及應用場合條件選擇不同的接入技術。當傳感器和識別設備數量較多時傳感器要首先組成一個傳感器網絡,然后才接入互聯網或者專線與后臺處理系統相連。傳感器網絡可以用有線方式組網或者無線方式組網也可以采用有線與無線方式混合組網。具體采用什么方式組網,要根據現場和具體應用項目的要求選擇適合的組網方式。1.有線傳感器網絡技術有線方式組網有很多優點,供電方便,通常對傳感器可以采用有線遠端供電,每個采集點傳感器不用單設電源。具有可靠性高,抗電磁干擾能力強、傳輸數據可靠、傳輸距離遠、實時性好,不怕障礙物遮擋等特點。在可靠性和要求較高的工業控制領域內主要使用有線組網方式。通過有線方式將傳感器連接在一起就一定要用到現場總線,現場總線是傳感器與數據采集傳輸系統連接在一起的媒介。2.常用的無線網絡接入技術無線組網技術是目前使用非常廣泛的組網技術。具有安裝靈活方便、不受場地、線路鋪設條件等限制的優點。既可以使用在固定物體上也可以使用在移動物體上。既可以通過衛星等技術構成全球性的網絡,也可以使用短距離無線技術作為有線網絡的接入手段。目前常用的短距離無線組網技術有Wi-Fi、ZigBee、NFC、藍牙(Bluetooth)和紅外線等。我們只簡單介紹Wi-Fi、ZigBee、NFC技術。Wi-Fi技術Wi-Fi全稱WirelessFidelity,直譯為無線保真。是IEEE制定的網絡通信工業標準又叫802.11b標準。它的最大優點就是傳輸速度較高,可以達到11Mbit/s速率,在信號弱時可自動調整為5.5Mbit/s、2Mbit/s、1Mbit/s。另外它的有效距離也很長,由于Wi-Fi使用的2.4GHz頻段在世界范圍內是無需任何電信運營執照的免費頻段,因此Wi-Fi無線設備提供了一個世界范圍內可以使用的,費用極其低廉且數據帶寬極高的無線空中接口。Wi-Fi技術成本低速率高的特點非常符合3G時代的應用要求。因此Wi-Fi技術在小型移動設備及家庭、機場、飯店、學校等公眾場合得到了廣泛的使用。是當今使用最廣的一種無線網絡傳輸技術。Wi-Fi技術的特點Wi-Fi技術的特點如下。①覆蓋范圍廣,基于藍牙技術的電波覆蓋范圍非常小,半徑大約15m,而Wi-Fi的半徑則可達100m。②雖然由Wi-Fi技術傳輸的無線通信質量不是很好,數據安全性比藍牙差一些,但傳輸速度非常快,802.11a標準可以達到54Mbit/s,基本滿足了多數用戶一般業務的需求。802.11n理論速率最高可達600Mbit/s。但限于產業鏈成熟度(主要是射頻芯片),目前最高支持300Mbit/s。③穩定性和可靠性高。802.11b在信號弱時可自動調整為5.5Mbit/s、2Mbit/s、1Mbit/s。速率可變保證了網絡的穩定性和可靠性。④環保安全。IEEE802.11標準規定發射功率小于100mW。而通常手機發射功率在200mW到1W。ZigBee技術ZigBee技術是ZigBee聯盟制定的一項短距離無線組網技術標準,ZigBee聯盟是一個高速成長的非盈利行業組織,由美國飛思卡爾公司(原摩托羅拉公司半導體部)、荷蘭飛利浦公司、日本三菱電氣公司、等國際著名半導體生產商、技術提供者、設備制造商以及用戶組成。聯盟制定了基于IEEE802.15.4,具有高可靠、高性價比、低功耗的網絡應用規格。ZigBee技術由于其低成本和低功耗的特點。可以方便的嵌入各類便攜式電子產品,應用范圍包括民用、商用、公共事業以及工業等領域。ZigBee技術是一種近距離、低復雜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雙向無線組網技術。主要用于距離短、功耗低且傳輸速率不高的各種電子設備之間進行數據傳輸。非常適合在數據傳輸量不大,實時性要求不高的場合使用。ZigBee可以工作在全球免費的2.4GHz及868MHz(歐洲)和915MHz(美國)3個頻段上,分別具有最高250kbit/s、20kbit/s和40kbit/s的傳輸速率,它的傳輸距離在10~75m的范圍內,但可以繼續增加。ZigBee的特點作為一種無線通信技術,ZigBee具有如下特點。①低功耗。由于ZigBee的傳輸速率低,發射功率僅為1mW,而且采用了休眠模式,因此ZigBee設備非常省電。同樣的使用條件下ZigBee設備可以工作幾個月,而藍牙設備只能工作幾周。②成本低。ZigBee芯片價格不到兩美元,并且ZigBee協議是免專利費的。低成本是ZigBee被廣泛應用的一個關鍵因素。③時延短。通信時延和從休眠狀態激活的時延都非常短,典型的搜索設備時延30ms,休眠激活的時延是15ms,活動設備信道接入的時延為15ms。④網絡容量大。一個星狀結構的ZigBee網絡最多可以容納254個從設備和一個主設備,一個區域內可以同時存在最多100個ZigBee網絡,而且網絡組成靈活。⑤可靠。采取了碰撞避免策略,同時為需要固定帶寬的通信業務預留了專用時隙,避開了發送數據的競爭和沖突。MAC層采用了完全確認的數據傳輸模式,每個發送的數據包都必須等待接收方的確認信息。如果傳輸過程中出現問題可以進行重發。⑥安全。ZigBee提供了基于循環冗余校驗(CRC)的數據包完整性檢查功能,支持鑒權和認證,采用了AES-128的加密算法,各個應用可以靈活確定其安全屬性。自組織網ZigBee技術采用了自組織網方式,即ZigBee模塊只要在彼此的通信范圍內。通過彼此自動尋找,很快就可以形成一個互聯互通的ZigBee網絡,如圖10-11所示。而且,當模塊移動或者遭受干擾聯系中斷后,模塊還可以通過重新尋找通信對象,組成新的網絡。這就是自組織網。NFC技術NFC近場通信技術是由非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及互聯互通技術整合演變而來。由荷蘭飛利浦半導體(現恩智浦半導體)、芬蘭諾基亞公司和日本索尼公司共同研制開發。NFC在單一芯片上結合感應式讀卡器、感應式卡片和點對點的功能,能在短距離內與兼容設備進行識別和數據交換。近場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是一種短距高頻的無線電技術,在13.56MHz頻率運行于20cm距離內。其傳輸速度有106kbit/s、212kbit/s或者424kbit/s三種。NFC應用目前近場通信已通過成為ISO/IECIS18092國際標準、EMCA-340標準與ETSITS102190標準。NFC采用主動和被動兩種讀取模式。另外還集成了許多安全功能非常適用于付款、身份驗證類的應用。帶有NFC模塊的移動設備可以起到安全網關的作用。使用者只要將兩個帶有NFC的設備簡單靠攏,就可以自動啟動網絡通信功能傳輸數據。NFC的典型應用如手機支付,但是使用這種手機支付方案的用戶必須加裝NFC模塊。手機用戶憑著配置了支付功能的手機就可以行遍全國:他們的手機可以用作機場登機驗證、大廈的門禁鑰匙、交通一卡通、信用卡、支付卡等。NFC應用類型NFC有如下3種應用類型。(1)設備連接。除了無線局域網,NFC也可以簡化藍牙連接。比如,手提電腦用戶如果想在機場上網,他只需要走近一個Wi-Fi熱點即可實現。(2)實時預定。比如,海報或展覽信息背后貼有特定芯片,利用含NFC協議的手機或PDA,便能取得詳細信息,或是立即聯機使用信用卡進行票券購買。而且,這些芯片無需獨立的能源。(3)移動商務。飛利浦Mifare技術支持了世界上幾個大型交通系統及在銀行業為客戶提供Visa卡等各種服務。索尼的FeliCa非接觸智能卡技術產品在中國香港及深圳、新加坡、日本的市場占有率非常高,主要應用在交通及金融機構。10.2.4通信和傳輸技術物聯網是互聯網應用的延伸,所以互聯網使用的通信和傳輸技術同樣適用于物聯網。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給物聯網的應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物聯網的應用范圍更廣、應用領域更多。3G、4G、移動互聯網的普及都為物聯網的應用創建了良好的通信平臺。1.移動通信網3G是指第三代數字通信網以其頻率規劃簡單、系統容量大、頻率復用系數高、抗多徑能力強、通信質量好、軟容量、軟切換等特點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與3G相比,4G是能夠傳輸高質量視頻圖像,它的圖像傳輸質量與高清晰度電視不相上下。和3G相比4G系統速率更高,能夠以100Mbit/s的速度下載,比目前的3G速率2Mbit/s也快50倍,上傳的速度也能達到20Mbit/s,并能夠滿足幾乎所有用戶對于無線服務的要求。我國制定的TD-LTE已正式被確定為4G國際標準,也標志著我國在移動通信標準制定領域再次走到了世界前列。2.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是移動網絡與互聯網融合的產物,并且隨著兩者融合的擴大和深入,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具移動特性的、更深入到人們生產生活的網絡與服務體系。移動互聯網以手機、個人數字助理(PDA)、便攜式計算機、專用移動互聯網終端等作為終端,以移動通信網絡(包括2G、3G、4G等)或無線局域網(Wi-Fi)、無線城域網(WiMAX)作為接入手段,直接或通過無線應用協議(WAP)訪問互聯網并使用互聯網業務。移動互聯網網絡結構移動互聯網(MobileInternet,MI)是一種通過智能移動終端,采用移動無線通信方式獲取業務和服務的新興業態,包含終端、軟件和應用3個層面。終端層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等;軟件包括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和安全軟件等。應用層包括娛樂游戲類、各種實用工具、信息媒體類、電子金融、專業應用類等不同應用與服務。移動互聯網網絡結構如圖10-12所示。移動互聯網網絡結構圖10-12移動互聯網網絡結構移動互聯網的應用移動互聯網正在快速發展中,各種應用層出不窮。按模式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種。移動社交;各種交友服務,社區服務,微信,QQ。移動廣告;手機廣告,可以使用圖片、聲音、視頻方式。比原來短信廣告方式更豐富。可能成為下一代移動互聯網繁榮發展的動力因素。手機游戲;將成為娛樂化先鋒:隨著產業技術的進步,移動設備終端上會發生一些革命性的質變,帶來用戶良好的體驗。可以預見,手機游戲會作為移動互聯網的新的盈利模式。手機電視;隨著網絡帶寬的增加,手持電視用戶在未來將逐漸擴大。電子閱讀;隨著手機功能擴展、屏幕更大更清晰、容量提升、用戶身份易于確認、付款方便等諸多優勢,移動電子閱讀正在成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移動互聯網的應用移動定位:服務提供個性化信息:隨著隨身電子產品日益普及,對位置信息的需求也日益高漲,如兒童、易走失老人可以佩戴帶移動定位功能的設備,防止走失。手機搜索:手機搜索引擎整合搜索概念、智能搜索、語義互聯網等概念,綜合了多種搜索方法,可以提供范圍更寬廣的垂直和水平搜索體驗,更加注重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移動支付:移動支付蘊藏巨大商機:支付手段的電子化和移動化是不可避免的必然趨勢,移動支付業務發展預示著移動行業與金融行業融合的深入。移動電子商務:移動電子商務可以為用戶隨時隨地提供所需的服務、應用、信息和娛樂,利用手機終端方便便捷地選擇及購買商品和服務。10.2.5數據存儲和智能處理技術數據存儲和數據智能處理技術是物聯網的核心技術。物聯網隨時產生大量的信息數據,這些數據需要及時快速處理并進行決策分析。這些數據也需要進行保存。這就用到智能處理技術,云計算技術。1.智能處理技術智能處理技術是指讓計算機按照人類的思維方式對信息數據進行處理的技術。讓計算機代替人腦,包括自動控制、人工智能技術。自動控制是指在人不直接操作的情況下,通過控制系統操作受控對象,使受控對象按照設定的規律運行。自動控制技術的應用無處不在,從電氣、機械、化工、交通、鐵路、航空、鋼鐵、安保、供水等。都有自動控制裝置。人工智能技術是計算機模擬人類智能行為,如學習、推理、思考、規劃等。人工智能主要有3個方面,專家系統、機器學習、和模式識別。2.云計算和云存儲云計算是一種全新的網絡服務和計算模式。它將傳統的以本地計算機為核心的計算任務轉變成了一個以網絡為核心的任務。云存儲是在云計算概念上延伸和發展出來的一個新的概念,是指通過集群應用、網格技術或分布式文件系統等功能,將網絡中大量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件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功能的一個系統。當云計算系統運算和處理的核心是大量數據的存儲和管理時,云計算系統中就需要配置大量的存儲設備,那么云計算系統就轉變成為一個云存儲系統,所以云存儲是一個以數據存儲和管理為核心的云計算系統。10.3物聯網應用物聯網技術具有良好的適應性,物聯網在工業、農業、環保、交通、氣象、醫療、家居等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物聯網在各個行業已經有很多應用實例,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我國在《物聯網十二五規劃》中選定了九大行業作為重點發展領域。分別是: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環保、智能醫療、智能安保、智能家居。物聯網在智能農業領域有很多應用,最典型和最成熟的應用是智能溫室系統。智能溫室由傳感器采集接入、視頻監控、互聯網、計算機智能分析、遠程控制和執行機構組成。通過溫度、濕度、土壤含水量、光照、二氧化碳濃度等傳感器,將溫室環境各種參數通過互聯網傳輸到控制中心,如圖10-16和圖10-17所示。控制中心計算機專家系統根據溫室各種參數及種植蔬菜品種和生長階段,對數據進行分析。然后根據分析結果將控制指令通過網絡傳送給溫室的執行機構。執行機構根據指令對溫室進行通風、灌溉、調節光照、液體施肥等操作。管理人員也可以遠在千里之外用移動終端通過溫室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崇左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高職單招(數學)歷年真題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東理工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東化工職業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17年國考培訓課件
-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培訓
- 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試題第一單元負數檢測卷(二)含答案
- 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2百分數(二)-利率(教案)
- 人教版數學第二單元百分數(二)重難點檢測卷(單元測試)小學六年級下冊含答案
- 2017小學生課件教學課件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軍事無線電系統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光纖放大器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發展潛力預測報告
- 護理禮儀中的稱呼禮儀
- 校長在高考動員大會上講話:高考不是獨木橋人生處處有航道
- 觀賞魚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策略
- 2025年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新版
- 《園林微景觀設計與制作》課件-項目四 微景觀展示
- 2025年河南省安陽市安陽縣九年級中考一模數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貴州省交通廳及公路局事業單位歷年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
- Unit 4 Healthy food(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