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風順槽探放水設計方案_第1頁
回風順槽探放水設計方案_第2頁
回風順槽探放水設計方案_第3頁
回風順槽探放水設計方案_第4頁
回風順槽探放水設計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回風順槽探放水設計方案根據《煤炭工業廳關于全面推行煤礦防治水分區管理進一步加強防治水工作的通知》(煤行發[2017]128號)文件要求,為全面提升煤礦防治水工作水平和水害治理能力,進一步加強煤礦老空水水害防治工作,遏制老空水害事故,嚴格遵循“物探先行,化探跟進、鉆探驗證”的綜合探測程序,堅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原則,特制定3708(2段上)回風順槽探放水設計如下:礦井概況礦井基本情況公司位于縣城北15km的鎮村南,隸屬于集團實業有限公司,經濟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公司始建于1989年10月,于1995年12月投產。本礦屬整合礦井,批準開采3號-15號煤層,開采深度由750至370m標高,面積為8.1493km2,生產規模為90萬噸/年,礦井正常涌水量為1069m3/d,最大涌水量為1814m3/d,屬高瓦斯礦井。礦井水文地質情況本井田四周邊界均為與相鄰煤礦分界隔離邊界,屬人為劃定邊界。本井田與周邊相鄰煤礦均無天然隔水邊界,各含水層水均巖隔水層界面由高處向低處滲透運移,除在井田中部斷層可溝通上下含水層水力聯系外,各含水層之間一般無水力聯系。關于井田內發育的2條小型斷層,因屬正斷層,落差8-12m,其斷裂破碎帶將成為井田各含水層之間相互溝通的通道,從而增強井田下部含水層的富水性。根據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報告評估,3號煤層水文地質類型屬中等類型。礦井水源情況1、大氣降水及地表水井田地表河流不發育,對礦井形成充水水源的地表水體主要為大氣降水及其在溝谷中形成的短期洪水,地區年平均降水量583.9mm,豐水期為7、8、9月,雨季降水成為礦井充水的主要水源之一。2、地下水(1)第四系松散沉積物孔隙含水層主要分布于井田東北邊界附近河河床兩側,巖性為卵石,含漂石、礫石及砂,厚度變化較大,一般在0-15m之間。含水層孔隙發育,透水性好,地下水位埋深2.0~3.0m,可直接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單井出水量30~50m3/h,水位及水量隨季節變化較大。該含水層水為主要可采煤層3號煤層的間接充水水源。(2)二疊系上、下石盒子組砂巖裂隙含水層上、下石盒子組在區內有部分出露,含水層巖性主要為中、粗粒砂巖。直接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在地形適宜處以下降泉的形式排泄出地表。由于井田內上、下石盒子組地層分布范圍小,補給來源有限,其富水性弱,據北部相鄰煤礦鉆孔抽水試驗資料,單位涌水量0.0276L/s·m,屬弱富水性含水層。為主要可采煤層3號煤層的間接充水水源。(3)二疊系下統組砂巖裂隙含水層該含水層埋藏較深,主要巖性為中、細粒砂巖。含水層砂巖裂隙一般不發育,其富水性較弱。砂巖含水層之間有厚度不等的泥巖隔水層阻隔。據北部相鄰大寧煤礦精查勘探水文孔抽水試驗資料,單位涌水量為0.0017-0.06L/s·m,富水性弱。根據2014年晉城煤田地質隊抽水試驗,單位涌水量0.0498—0.1008L/s·m,富水性弱—中等。為井田內開采3號煤層礦坑的直接充水來源。3、采空區(老窯)積水(1)井田內采空積水本礦現開采3號煤層,井田內已部分被開采。開采地段已分布多處大小不等的采空區,其中在部分采空區相對低凹處,存有不同程度積水。根據《防治水分區管理論證報告》,井田內共16處采空區積水,合計積水面積441730m2,積水量223766m3。井田內采空區積水對3708(2段上)回風順槽工作面掘進無影響。(2)周邊礦井采空區(老窯)積水在本井田周邊部分煤礦在邊界鄰區分布有采空積水,共14處,合計積水面積304606m2,積水量386469m3。井田外采空積水區對3708(2段上)回風順槽工作面掘進無影響。礦井地質構造說明本井田位于復式向斜軸部南端、獲褶斷帶西部、盆地南緣東西-北東向斷裂帶的北部,受區域構造的影響,井田內構造總體為寬緩的褶曲構造,傾角3-9°,在井田中西部和東北部發育小型的向斜和背斜。背斜位于井田中部,全長約2800m,軸向北段為N30°W,南段為N20°E,平面上呈S型。兩翼傾角3-9°。(2)向斜位于井田東北部,延伸長度1800m,軸向N10°W,兩翼產狀為5°左右。(3)向斜位于井田西南部,北起村,南至西北500m處,全長1900m,軸向N10°E,兩翼地層傾角多在3-6°之間。井田未發現陷落柱和巖漿巖侵入,井下開采發現2條落差1-2m小斷層。二、探放水目的根據我公司生產礦井地質報告、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報告、防治水分區管理論證報告、地面物探、水文地質資料及相關的水患調查情況,實時掌握排除該工作面水患情況,為掘進工作面順利推進提供決策和依據。三、編制依據1、《煤礦安全規程》2016版2、《公司生產礦井地質報告》煤田地質勘探隊二〇一六年3、《采空積水區專項普查報告》中煤地質工程總公司二〇一六年4、《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報告》中國煤炭地質總局特種技術勘探中心二〇一六年5、《防治水分區管理論證報告》二〇一七年八月6、《3號煤層承壓開采技術方案及安全措施》遼寧天信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九月7、《煤業2019年采掘計劃》8、《煤礦防治水細則》2018版9、《地面瞬變電磁勘查成果報告》10、3708(2段上)回風順槽地質說明書四、探放水原則堅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原則。工作面水情水害分析1、主要含水層依據地下水含水介質、孔隙類型、富水性等,主要含水層自上而下可分為:第四系全新統松散巖孔隙含水層;二疊系碎屑巖類裂隙承壓水含水巖組;石炭系太原組碎屑巖夾碳酸鹽巖類巖溶裂隙承壓水含水巖組;奧陶系中統碳酸鹽巖類巖溶裂隙承壓水含水巖組。主要隔水層組15號煤底部及本溪組泥巖、鋁土泥巖隔水層為15號煤層底板至峰峰組頂板,厚度10.0m,由砂質泥巖、鋁土泥巖等塑性巖層組成,為良好的隔水層,可起到阻隔奧灰水對上層煤層開采時的充水作用。2、石炭系組中上部泥巖隔水層主要巖性為泥巖和砂質泥巖,呈層狀分布于各灰巖、砂巖含水層之間,是15號煤層頂板以上的主要隔水層。3、二疊系砂巖含水層層間隔水層位于下石盒子組頂部及上石盒子組中下部,由塑性鋁土泥巖、砂質泥巖夾粉砂巖等組成,若無采煤時產生的導水裂隙帶溝通情況下,可視為3號煤層以上的相對隔水層。六、工作面四鄰關系及巷道布置情況3708(2段上)回風順槽掘進工作面設計長度803m,位于一采區3700階段二級運輸巷東北,其北為3706工作面采空區,南為實體煤;西與3708工作面留設34米保安煤柱;東為實體煤;鄰近巷道不會對本掘進工作面造成影響,但在作業過程中要加強頂幫管理,確保工作面現場作業安全。工作面開口位于3700階段二級運輸巷316米處,沿煤層頂板以方位角0°向北掘進171米后再沿方位角90°向東掘進632米與原切眼貫通,形成回采工作面。采用掘進機破煤落煤,工作面為矩形斷面,前33米斷面長×寬:5.0m×3.0m,33米往后斷面長×寬:4.2m×2.8m,均采用錨網支護,錨索補強。七、工作面管線的敷設情況1、壓風管、液壓管、供水管距左幫不小于15cm用管鉤垂直吊掛,供水管位于壓風管、液壓管下面;排水管位于巷道左幫,管路距底板30cm起進行鋪設。2、電纜懸掛于巷道左幫,電纜間距為10cm,電纜距管路必須大于30cm。3、風筒吊掛于巷道左幫,距頂板不小于35cm,做到逢環必掛,風筒出口距離工作面不得超過10米。4、風管、水管每隔3m吊掛一道,距工作面不超過20m。5、電纜每隔1.5m吊掛一道,距工作面不超過30m。6、各類電纜必須懸掛在電纜鉤上,且每鉤只能懸一根電纜。7、軌道的鋪設嚴格按永久質量標準進行鋪設。8、3708(2段上)回風順槽DSJ80/40/2×40皮帶輸送機的開停必須使用拉線開關控制,不得使用中停開關。八、物探方案I、地面物探根據礦業工程技術有限公司2018年2月編制的《南部地面物探勘查報告》,3708(2段上)回風順槽掘進工作面周邊無采空積水區,在掘進過程中要做好工作面的超前物探工作。II、井下探測1、探測方案該工作面施工前,用YCS200(A)型瞬變電磁儀進行探測,探測距離90米,允許掘進距離不大于60米,并循環物探,如遇異常情況時,由總工程師牽頭組織礦相關部門參加進行會診,采取鉆探、化探等手段對工作面內隱伏地質構造及賦水情況進行查明,必要時制定針對性的安全措施,待安全度過異常位置后,重新進行物探,并循環物探。每次物探完成后,由地測科負責物探成果報告的編制,并由總工程師牽頭組織礦相關部門進行審批、評價后,存檔備案。對工作面內探測時可將重疊回線裝置平行于巷幫,使線框平面的法線與工作面平行;對頂板進行探測時可沿煤層將線框與底板傾斜一定的角度確保線框平面的法線指向工作面頂板。整個作業過程共11組,每次分頂板、順層、底板,11組作業共計33個點。井下施工線框擺放角度示意2、操作程序(1)、確定瞬變電磁方法的地質任務或施工項目,在考慮勘查工作需要的前提下,首先要分析是否具有一定的地電條件,勘查目標與圍巖之間是否存在明顯的電性差異。凡屬下列情況之一者,結果只做參考:外來電磁噪聲干擾較嚴重,使用現有儀器及觀測方法的效果受到影響的地區。探測目標與圍巖之間的電性差異較小,或探測目標物的相對規模不大,埋深較大,不能肯定是否能測出目標物異常響應的地區。(2)、下井施工前,認真檢查設備是否齊全、有效。攜帶儀器下井時,要保證儀器不受撞擊、磕碰。(3)、探測前,進行儀器檢測,包括開機檢測、鍵盤檢測、采樣性能檢測、記錄功能檢測、數據存儲、傳輸檢測等。對儀器的配套組件進行測試,包括發射和接收二合一線圈測試、專用儀器電源適配器測試。(4)、檢測結束后,開始數據的采集工作,包括置參、采樣、數據顯示和數據傳輸等。(5)、線圈應布剖面原則①剖面應垂直于異常走向;②通過異常中心,或盡可能與勘探線重合;③剖面長度要超出所研究的異常范圍;④點距和觀測精度要求應能夠保證清晰完整的反映異常細節。(6)、觀測與記錄①曲線出現畸變時,應查明原因后,重復觀測必要時,可移動點位避開干擾物源重測,并作詳細記錄;②遇異常點,突變點時,應重復觀測,必要時應加密測點。若曲線衰變慢時,應擴大測道時間范圍重復觀測;③儀器出現故障時,應及時查明原因,并回到已測過的測點上作重復觀測,當確認儀器性能正常后,方可繼續觀測;④每個測點觀測完畢后,操作員應對數據和曲線進行全面檢查,合格后方可搬站;⑤記錄的井下觀測結果,應逐日(或數日)及時整理、編目及轉貯到計算機中去,并用軟盤備份。(7)、采樣結束后,在當天或數日內,對數據進行后期處理,編制物探成果分析報告,并經總工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審核、評價,提出建議并總結后,存檔備案。(8)、井下工作注意事項井下工作的基本任務是按照設計和規范要求,保證安全施工,取全取準第一手資料。①每個測站及線框布設時,應校對測量樁號是否正確;②線框要撐開成正方形并垂直于探測方向;③接收站的布置應避免靠近強干擾源以及金屬干擾物的地方,應避免電覽,電線等帶電體,以及鐵棚等低阻體;④疊加次數不少于30次;⑤礦用瞬變電磁儀在做礦井超前探時,掘進機應后退10米以上;⑥操作時應避開淋水等危害儀器等地方,并對淋水積水做出記錄。(9)、技術保安與措施①應及時對儀器進行充電。②嚴禁開機狀態下插拔電源。③嚴禁液晶顯示屏在太陽下暴曬。④嚴禁用戶強制插拔接插件和配件。⑤嚴禁用戶使用本儀器非配套充電器。⑥注意避免儀器裸機處于強振動環境和強烈撞擊儀器。⑦正確使用接收、發射線圈。避免磕碰、劃傷,影響其性能或造成損傷。⑧在現場施工過程中必須盡可能避開有水淋的地方,避免水和煤灰進入儀器的插頭和插座。若不慎入水或煤灰應該及時清理、晾干后方可使用。每次的物探成果都必須由總工程師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分析,如無異常區域,用正常鉆探的方法進行鉆探;如物探成果有異常區域,由總工程師具體組織相關人員制定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進行鉆探驗證,確認前方無疑議時方可允許掘進。九、探放水設備工作面配備了ZQJC-200/5型氣動架柱式鉆機,并配備滿足需要的物探和化探設備。同時配備和儲備了必要的水泵、水管、配套電纜等水災事故的搶險救災設備和物資。ZQJC-200/5型氣動架柱式鉆機具體參數見下表:序號基本性能參數單位ZQJC—200/5氣動架柱式鉆機1工作氣壓Mpa0.502額定轉矩N.m2003額定轉速r/min2404最大輸出功率kw5.05最大負荷轉矩N.m2956起動轉矩N.m3107鉆尾尺寸mm18×188鉆孔直徑mm429推進力kn510導軌長度mm220011導軌推進行程mm130012空載推進速度Mm/min600013最大工作高度mm150014最小工作高度mm50015整機重量kg192探放水鉆孔設計布置方式探水鉆場、鉆孔布置(附鉆孔布置示意圖)根據2018年8月由礦業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編制的《公司防治水分區管理論證報告》,一采區3708(2段上)回風順槽工作面為可采區。0-33米處矩形斷面寬×高:5.0米×3.0米鉆孔參數的確定:a、設置一組鉆孔,每組鉆孔4個,1#、4#孔為中心孔,2#為左邊孔,3#為右邊孔。b、鉆孔直徑:42mm。c、鉆孔眼布置鉆孔1、4在巷道中部位置,鉆孔2位于巷道左幫,距鉆孔1的距離為1米,距巷道左幫的距離為1.5米,鉆孔3位于巷道右幫,距鉆孔1的距離為1米,距巷道右幫的距離為1.5米,鉆孔1、2、3距底板為1.2米,鉆孔4距底板為1.5米。鉆孔沿煤層傾向呈扇形布置,鉆孔投影長度60米,左幫距30米,右幫距30米,允許掘進30米。d、在每個鉆場地點做好標記,并掛牌管理,定期檢查鉆孔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匯報。e、探放水鉆孔參數設計表:鉆孔序號鉆孔孔徑鉆孔深度夾角傾角鉆孔位置備注1#42mm60m0o0o中心孔鉆孔4距底板為1.5米,鉆孔1、2、3距底板為1.2米。2#42mm68m左偏26o30′0°左邊孔3#42mm68m右偏26o30′0°右邊孔4#42mm60.5m0o+4°中心孔33-171米處矩形斷面寬×高:4.2米×2.8米鉆孔參數的確定:a、設置一組鉆孔,每組鉆孔4個,1#、4#孔為中心孔,2#為左邊孔,3#為右邊孔。b、鉆孔直徑:42mm。c、鉆孔眼布置鉆孔1、4在巷道中部位置,鉆孔2位于巷道左幫,距鉆孔1的距離為1米,距巷道左幫的距離為1.1米,鉆孔3位于巷道右幫,距鉆孔1的距離為1米,距巷道右幫的距離為1.1米,鉆孔1、2、3距底板為1.4米,鉆孔4距底板為1.2米。鉆孔沿煤層傾向呈扇形布置,鉆孔投影長度60米,左幫距30米,右幫距30米,允許掘進30米。d、在每個鉆場地點做好標記,并掛牌管理,定期檢查鉆孔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匯報。e、探放水鉆孔參數設計表:鉆孔序號鉆孔孔徑鉆孔深度夾角傾角鉆孔位置備注1#42mm60m0o0o中心孔鉆孔4距底板為1.2米,鉆孔1、2、3距底板為1.4米。2#42mm68m左偏26o30′0°左邊孔3#42mm68m右偏26o30′0°右邊孔4#42mm60.5m0o-4°中心孔171-803米處矩形斷面寬×高:4.2米×2.8米鉆孔參數的確定:a、設置一組鉆孔,每組鉆孔4個,1#、4#孔為中心孔,2#為左邊孔,3#為右邊孔。b、鉆孔直徑:42mm。c、鉆孔眼布置鉆孔1、4在巷道中部位置,鉆孔2位于巷道左幫,距鉆孔1的距離為1米,距巷道左幫的距離為1.1米,鉆孔3位于巷道右幫,距鉆孔1的距離為1米,距巷道右幫的距離為1.1米,鉆孔1、2、3距底板為1.4米,鉆孔4距底板為1.2米。鉆孔沿煤層傾向呈扇形布置,鉆孔投影長度60米,左幫距10米,右幫距30米,允許掘進30米。d、在每個鉆場地點做好標記,并掛牌管理,定期檢查鉆孔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匯報。e、探放水鉆孔參數設計表:鉆孔序號鉆孔孔徑鉆孔深度夾角傾角鉆孔位置備注1#42mm60m0o0o中心孔鉆孔4距底板為1.2米,鉆孔1、2、3距底板為1.4米。2#42mm61m左偏10o30′0°左邊孔3#42mm68m右偏26o30′0°右邊孔4#42mm60.5m0o-4°中心孔2、物探異常范圍區域在采掘過程中的物探異常區,要由礦總工程師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分析,根據物探成果圖異常區域情況,對采掘范圍內的水害位置、水量估算準備清楚,預防措施要到位。并根據物探成果圖異常區域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探放水設計,用探水鉆機進行鉆探驗證,眼的布置角度應隨異常區域方位情況而做相應的變動,具體設計如下:a、在掘進前方距物探異常區30米處設置一組鉆孔,每組鉆孔21個,1#孔為中心孔,2-11#為左邊孔,12-21#為右邊孔。b、鉆孔直徑:42mm。c、鉆孔眼布置鉆孔1在巷道中部位置;鉆孔2-11位于巷道左幫,鉆孔12-21位于巷道右幫,鉆孔間距15cm,鉆孔距底板為1.4米。d、探放水鉆孔參數設計表:探水鉆孔具體有關設計按《鉆孔參數設計表》要求執行。鉆孔序號鉆孔孔徑鉆孔深度傾角鉆孔位置備注1#42mm60m0o中心孔鉆孔間距為15cm,距底板為1.4m,如鉆探驗證無異常,由防治水機構相關人員會審后方可組織生產如遇有水流出等異常情況,必須停止作業,進行放水,放水結束后,方可組織生產。2#42mm61m+1.1°左邊孔3#42mm61m-1.1°左邊孔4#42mm62m+1.1°左邊孔5#42mm62m-1.1°左邊孔6#42mm63m+1.1°左邊孔7#42mm64m-1.1°左邊孔8#42mm65m+1.1°左邊孔9#42mm66m-1.1°左邊孔10#42mm67m+1.1°左邊孔11#42mm68m-1.1°左邊孔12#42mm61m+1.1°右邊孔13#42mm61m-1.1°右邊孔14#42mm62m+1.1°右邊孔15#42mm62m-1.1°右邊孔16#42mm63m+1.1°右邊孔17#42mm64m-1.1°右邊孔18#42mm65m+1.1°右邊孔19#42mm66m-1.1°右邊孔20#42mm67m+1.1°右邊孔21#42mm68m-1.1°右邊孔3、空巷、構造根據地質資料分析,本巷道在施工期間無斷層、褶曲、陷落柱,未見巖漿巖侵入等,對生產無影響。根據原始圖紙資料綜合分析,在工作面掘進過程中會遇到舊巷,原舊巷可能采用木點柱或木棚進行支護,沿底板布置,巷高約3.8左右,巷寬約4米左右。4、采掘工作面發生水災時的避災路線當礦井發生水災時,災區人員應該選擇標高較高的巷道,經安全出口撤到地面,如果水情已將通道隔斷無法通過時,受災人員應在本區內最高點停留等待營救;具體路線如下:工作面→3708(2段上)回風順槽→3708(2段上)回風順槽回風聯絡巷→3700階段二級回風巷→3700階段一級回風巷→三級回風巷→二級回風巷→西翼回風巷→回風立井→地面。(執行人員往高處撤離的原則)十一、排水設備的選型根據鄰近工作面的水文情況和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報告可知,礦井水害類型為中等型,該掘進工作面在上分層掘進、回采過程中均未發現有積水,周邊無采空區積水威脅,工作面正常涌水量為0.1-0.2m3/h,最大涌水量為0.5m3/h;在掘進過程中需在工作面最低處建立臨時水倉一個(長1m×寬1m×深1m),安裝排水泵(一用一備,型號為BQG-450/0.2,流量為53.82m3/h),使用(Φ75)水管,排水管隨著掘進工作面向前延伸,隨時準備排水;排出的水排至主水倉,再由主水倉水泵排出地面;排水管路經順槽煤幫敷設,敷設高度距底板不低于30cm,敷設要平直。排水管路:排水點→3708(2段上)回風順槽掘進工作面→3700階段二級運輸巷→3700階段二級回風巷→3700階段一級回風巷→三級軌道巷→二級軌道巷→一級軌道巷→主副水倉(容量為1000m3)→地面。(附圖:排水系統示意圖)十二、鉆探施工隊伍1、我礦嚴格按照縣局煤發(2016)174號文件相關要求配備隊伍,明確礦長是本礦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總工程師具體負責防治水的技術管理工作。2、嚴格執行“探掘分離”制度,設置了專門的防治水管理機構,成立專職探放水隊伍,配備專職防治水管理人員,其中:防治水技術員4名,專職鉆探及物探人員12名,并且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3、探放水作業隊伍在防治水管理機構的領導下開展工作,不得與掘進隊、回采隊、通風建設隊等部門合并管理。4、井下采掘面進行物探、鉆探、化探期間不得安排與探放水無關的作業。5、

探放水工作應在防治水領導組的領導下進行,根據施工工作和施工進度,綜掘隊要及時向地測防治科匯報掘進進尺,地測防治科根據掘進進度及時掌握探放水剩余超前距及掘進過程中出現的異常情況,向綜掘隊下達停掘通知單,向探放水隊下達探放水通知單,由地測防治科安排探放水隊進行探放水工作。探放水隊隊長負責探放水鉆孔的實施工作,每班應配備一名安全員和一名班組長,并配備一名專職瓦斯員負責現場的瓦斯檢查工作。每班的安全員要對探放水的安全情況負責,及時檢查探放水作業現場的安全,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進行作業。每班探放水結束后不得拔出鉆桿,必須由探水隊跟班干部、采掘隊跟班干部、當班安全員、防治水機構驗收人員現場進行驗收方可起拔鉆桿。6、探放水作業過程中,必須在鉆孔下風側5-10米處懸掛一臺一氧化碳便攜式,施鉆過程中如遇報警,立即停止作業,撤出人員并向調度指揮中心匯報,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后,方可進行鉆探。探放水工作結束后,防治水技術員要及時填寫現場牌板及探放水記錄表,并將探放水情況進行匯總后報相關科室和領導。探放水勞力組織表序號工種出勤人數備注1瓦斯員1本表所有人員均為專職。2探水工33防治水技術員14安全員1合計6探放水作業的安全技術措施(一)安鉆探水前的技術要求1、安裝鉆機探水前,必須遵守下列規定:(1)加強鉆場附近的巷道支護,并在工作面打好堅固的立柱和攔板。(2)清理巷道,挖好排水溝,探水鉆孔位于巷道低洼處時,必須配備與探放水量相適應的排水設備。(3)在打鉆地點或附近安設專用電話,人員撤離通道暢通。(4)防治水技術員和探放水人員必須親臨現場,依據設計,確定主要探水孔的位置、方位、角度、深度以及鉆孔數目。2、鉆機安裝必須平穩牢固。安好鉆機接電時,要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3、按預計流量修建排水溝,清理巷道并掛好風筒、電纜、管道等。(二)探水施工中的技術要求1、鉆進時應準確判別煤層厚度并進行孔斜測量。2、鉆進時,發現煤巖松軟、片幫、來壓或孔中的水壓、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頂鉆等現象時,必須立即停鉆,記錄其孔深并同時將鉆桿固定。要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3、鉆進中發現有害氣體噴出時,應立即停止鉆進、切斷電源,將人員撤到有新鮮風流的地點。立即報告礦調度室,采取措施。4、在探水孔施工中,見到含水層、斷層、陷落柱和積水區之前,應停止鉆進。由總工程師組織相關技術人員親臨現場分析情況,制定可行性方案后才可繼續施工。5、遇高壓水頂鉆桿時,可用逆止閥控制鉆桿,使其慢慢地頂出孔口,操作時禁止人員直對鉆桿站立。6、嚴格做到施工負責人現場交接班,除口述外,還應有詳細記錄。(三)放水的技術要求1、鉆孔放水前,必須估計積水量,根據礦井排水能力和水倉容量,控制放水流量;放水時,必須設專人監測鉆孔出水情況,測定水量、水壓,做好記錄,放水孔的流量不得大于35m3/h。若水量突然變化,必須及時處理,并立即報告礦調度室。2、放水時,必須撤出探放水點以下部位受水害威脅區域內的所有人員。3、加強放水地點的通風,增加有害氣體的觀測次數。4、每次放水都要先取水化驗,確定水源。5、放水時,每班必須安排專人對所有放水鉆孔進行通孔,必須確保放水鉆孔暢通。6、排水工要在井下現場交接班,保證水泵能正常運轉,滿足工作面排水需求。7、加強放水點附近的支護情況,對煤壁松軟的地方要用木板背實。8、安排專人對避災路線進行清理維護,避災路線內不能有雜物,要時刻保持暢通無阻。并在放水現場準備足夠數量的堵水材料(如坑木、麻袋、木塞、木板、黃泥、棉線、鋸、斧、速凝水泥等),以便突然來壓時能及時處理。9、放水過程中出現水壓突然增大、煤壁片幫、頂、底板壓力突增、水叫等突水預兆時,所有人員應立即撤離現場,并向礦調度室匯報。10、所有與排水相關的電氣設備嚴禁井下帶電檢修、搬遷,設備的運行、維護和修理,必須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項技術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壞的電器設備,不得繼續使用。11、所有與排水相關的電氣設備入井前,應檢查其“產品合格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及安全性能;檢查合格并簽發合格證后,方準入井使用。12、放水地點距底板0.3m處所有放水鉆孔不出水后,方可向前掘進。13、巷道超前探測執行本工作面探放水設計進行探測。14、在掘進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立即停止掘進,并上報調度室。15、地測科要對每個排水硐室的放水情況進行總結分析,編寫放水總結報告并報總工程師審核。(四)探放水的安全措施1、加強靠近探水地點的支護,打好堅固的立柱和攔板,以防高壓水沖垮煤壁和支架。2、確定主要探水孔的位置,由測量人員進行標定。負責探水的鉆探工必須清楚鉆孔的位置、角度及長度。3、探水地點要經常檢查是否存在有害氣體,發現瓦斯或有害氣體逸出時,要停止打眼,立即斷電并匯報跟班領導,此過程中不可將鉆桿拔出。4、探水地點要安設專用電話,使其能夠及時與調度室和中央水泵房聯系。5、在探水時,制定安全退路,并使其暢通無阻;同時要與相鄰工作地點保持信號聯系,出現探水異常情況,立即通知受水害威脅地點的人員安全撤離。6、打鉆時,要時刻注意觀察鉆孔情況。發現鉆孔中水量、水壓突然增大以及出現頂鉆等異常現象,應立即停鉆檢查,如鉆孔內水的壓力很大,應馬上將鉆桿固定,切勿移動或拔鉆,鉆機后面嚴禁站人,以防高壓水將鉆桿頂出傷人或造成透水事故。7、每班探水眼的情況必須填寫日志、牌板及報表,由當班探水隊負責人驗收。(五)物探異常區域鉆探驗證措施1、物探出現異常區域,由總工程師、防治水助理、地測防治科長、探水隊長及防治水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分析,初步判定異常區域的充水來源。2、防治水技術人員現場指導鉆探參數,在保證探放水設計鉆探施工有效的基礎上,對異常區域布置有針對性鉆探孔進行驗證,分析鉆孔參數。3、填寫物探異常區域鉆探驗證對照表,總結物探、鉆探及煤層揭露時工作面的涌水情況。4、異常區域存在水源,立即停止鉆進采取水樣進行化驗,與地質鉆孔、地面水源等水質分析成果數據庫進行比對,分析涌水來源,制定針對性的防治水措施經總工程師審批后實施。(六)井下透水(突水)預兆1、透水預兆:工作面或者其它地點發生透水前,一般都有以下預兆:掛紅:因井下水中含有鐵的氧化物,在水壓作用下,通過煤(巖)裂隙時,附著在裂隙表面,出現暗紅色水銹;掛汗:當采掘工作面接近積水區時,水在自身壓力作用下,通過煤巖裂縫而在煤巖壁上凝結成許多水珠,但有時空氣中水分遇到低溫煤塊也會掛汗,這是一種假象。所以,在遇到掛汗時,要注意辨別真偽,其辨別方法是剝去一薄層,觀察新暴露面是否也有潮氣,如果煤巖潮濕則是透水征兆。空氣變冷:采掘工作面接近大量積水時,氣溫驟然降低,煤壁發冷,人一進去就有涼爽感,時間愈長就愈感到陰涼。但在地熱影響較大的礦井,地下水溫偏高,當采掘工作面接近時,溫度反而升高;出現霧氣:當巷道內溫度很高時,積水滲到煤壁后引起蒸發后迅速形成霧氣;水叫:井下的高壓積水,向煤巖裂縫強烈擠壓與兩壁磨擦而發出嘶嘶叫聲,說明采掘工作面距積水區已很接近,若是煤巷掘進,則透水即將發生,這時必須立即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受水威脅的人員;頂板淋水加大:原有裂縫淋水突然增大,應視作透水前征兆。頂板來壓、底板鼓起:因煤層開采后,頂底板在無支撐或支撐不足的情況下,在地下水壓作用下,頂底板彎曲變形,有時還伴有潮濕、滲水現象;水色發渾、有臭味:老空水含鐵質變成紅色,酸度大,水味發澀;斷層水呈黃色,水無澀味而發甜;溶洞水大多在石灰巖中遇到,水呈黃色或灰色,有時帶有臭味,有時也出現掛紅;沖積層水水色發黃,往往夾有砂子,開始時水小,以后逐漸增大;工作面有害氣體增加:積水區向外散發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有害氣體。裂隙出現涌水:如果出水清凈,則離積水區較遠;若出水渾濁,則離積水區已近。2、透水時的應急措施當井下某一地點發生突然透水事故時,現場人員要立即報告礦調度室。若情況危急,水勢很猛,則要采取以下應急措施:⑴在場人員的行動原則發生透水事故時,在場人員應盡量了解或判斷事故的地點和災害程度。在保證人員安全的條件下,迅速組織搶救,盡可能就地取材,加固工作面,設法堵住出水點,以防止事故的繼續擴大。如果無法搶救,則應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有組織地沿避災路線避開壓力水頭,迅速撤退到涌水地點的上部水平或地面,而不要進入出水點附近的獨頭巷道內。若井下人員不能及時撤到安全地點,而被堵在巷道內時,應保持鎮靜,并避免過度的消耗體力和光照(礦燈),等待救援。⑵透水事故的搶救措施各級領導要及時準確地清點井下人員,如果發現尚有人員被堵于井下,應立即制定營救措施。要準確的判斷人員可能躲避的地點,并根據涌水量和排水能力,估計排除積水的時間。若判斷有人被堵于獨頭上山時,必要時可以在地面打鉆孔向井下輸送食物等。立即通知泵房人員,要將水倉水位降到最低程度,以爭取較長的緩沖時間。水文地質人員應分析判斷突水來源、最大突水量,測量涌水量大小及其變化,察看井下及地表水體的水位變化,判斷突水量的發展趨勢,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淹沒礦井。檢查維護所有排水設施和輸電線路,了解水倉現有容量,如果水中攜帶大量泥砂和煤泥時,應在水倉進口處的大巷內分段建筑臨時擋墻或沉淀池,使其沉淀,減少水倉淤塞。在水泵龍頭被堵塞時,應組織人員清除龍頭上的雜物。采取上述應急措施仍不能阻擋淹井時,井下人員應向高處撤退,迅速向安全出口轉移,安全上井。(七)防止探水機械傷人的安全措施1、探水人員必須衣著整齊利索,作業時要扎緊衣袖、褲腿,以免被機械絞傷。2、在作業前要對鉆機及有關機械設備進行認真仔細的檢查。鉆機等機械的轉動部件的防護裝置及保護外罩必須完整無缺,確認無誤后,方可開機作業。3、鉆孔作業在開動鉆機前應做好準備工作,做到分工明確,操作鉆機動作協調,按章操作。(八)有毒有害氣體防治技術措施1、鉆進時發現有毒、有害氣體噴出時,應立即停止鉆進、切斷電源,將人員撤到有新鮮風流的地點。立即報告礦調度室,采取措施。2、鉆孔在施工過程中,必須有瓦斯檢查員在現場值班,必須配備多種氣體檢測儀、一氧化碳檢定儀、瓦斯檢定儀,檢查鉆孔和工作地點空氣成分。如果瓦斯和其它有毒、有害氣體超過規定時(規定附下),必須立即停止打鉆,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并向礦調度室匯報,采取措施進行處理。3、現場作業人員必須配備便攜式瓦斯及一氧化碳檢測儀,加強觀察和警戒、對工作地點瓦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