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五市高二下學期第三次聯考(6月)歷史_第1頁
河南省五市高二下學期第三次聯考(6月)歷史_第2頁
河南省五市高二下學期第三次聯考(6月)歷史_第3頁
河南省五市高二下學期第三次聯考(6月)歷史_第4頁
河南省五市高二下學期第三次聯考(6月)歷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2021年度下學期高二年級第三次聯考歷史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荚嚂r間90分鐘。2.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3.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人教版必修1前5課+必修3+選修1、選修4。第I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西周時期,戰爭被作為刑罰的一種,屬五刑之首。到春秋時期,代天罰罪的主角由天子變成了諸侯。這反映出春秋時期“不直”和“縱囚”罪,規定:“罪當重而端(有意)輕之,當輕而端重之,是謂不直;當論而端弗論,及易其獄,端令不致,論出之,是謂縱囚?!鄙鲜鲆幎?.漢初政治體制中存在的分裂勢力逐漸抬頭,政治上的不穩定因素已成為集權統治的一大隱患。在關系到統一帝國專制集權的相關制度土,王國掌握著極重的權力。為此,漢代統治者A.實行內外朝制,維護中央權威B.推行郡國制,穩定地方秩序C.調整治國方略,抑制門閥貴族D.頒布推恩令,強化等級秩序4.古代政論家王符指出:“(東漢)群僚舉士……名實不相副,求貢不相稱……在位所以多非其人,而官聽所以數亂荒也?!辈牧戏从吵鰱|漢5.下表所示為唐宋時期科舉出身社會階層統計情況。由表可知,唐宋時期6.明太祖認為,宰相所在的中書省乃“政之本”,而隨之縮編中書省的屬吏,將從中書省撤銷的官員及職能另立為六部,由太子領政,后設通政司、考功監等部門,接管宰相“出納帝命”“進退庶職”等職能。這反映出明初7.乾嘉以來,文武官員之任免及補放,由軍機大臣負責開列應補人員名單,交皇帝選用。這一現象反映出8.在古代雅典民主實踐中,陶片放逐法本存在著許多吊詭之處:一方面,它并不是對實際上有犯罪行為的人所進行的懲罰,而是對未來可能性的懲罰;另一方面,這種懲罰又似乎太過溫和,不足以體現出雙方的敵對。這從側面反映了陶片放逐法的實施9.在面對瘟疫的不確定性時,古代中國人往往從超自然力量來理解瘟疫,并以孝道等道德因素來解釋瘟疫的流行和感染。這類解釋旨在10.唐宋皆有薛濤、李清照等世家良女活躍于文壇,但是到了晚明后,能數上名的才女則以名伎居多,著名的“秦淮八艷”就是其中的代表。發生這種轉變的主要原因在于“圣人”也是人,既然是人,就不可能脫離社會生活,不能不謀取物質生活資料,自然就有好富貴之心;被貶為盜賊的柳下跖也是人,既然是人,也就不能沒有仁義之心?!熬推涠喙颜撝?,二者才區分為圣人和盜跖。據此可知,李贄認為12.普羅泰格拉認為,國家和法律并非神造,而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按照他的話說,人的本性是利己的,生來就有追求功利、自由和快樂的傾向。上述觀點13.有學者對近代西方的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做了如下描述:“它是信仰主義危機的產物”“強調人的自我意識”“萬物及人類社會都受自然法則的支配”。這場運動最有可能是毬和引火毬,“配制火藥,團為球形”以打擊敵人。這些火器的使用15.下表所示是18世紀后期到21世紀初人類經歷的五輪次大規模工業革命或科技革命。表格中空格處應填寫的是16.有學者認為,1905年的《物理學雜志》第17卷是科學文獻中最卓越的卷冊之一。卷中有介紹愛因斯坦的三篇論文,分別是光子理論、布朗運動理論和相對論。由此可知,這些理論17.鴉片戰爭后,洪仁玕提出《資政新篇》,馮桂芬著《校邠廬抗議》,鄭觀應著《救時揭要》,容閎提出七條近代化建議;等等。這可用來說明A.資本主義方案被普遍接受B.中外民族矛盾異常尖銳18.鴉片戰爭后,魏源指出:“夷之長技有三:一戰艦,二火器,三養兵、練兵之法?!辈娬{“善師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師外夷者,外夷制之”。魏源的觀點19.茅海建先生通過系統發掘我國所藏前清檔案,在“公車上書”“戊戌政變”等學界公認的關鍵性歷史問題上,接連有所斬獲。……揭示了戊戌變法中許多鮮為人知的隱情與細節,走到史實重建的前列。據此可得出的歷史結論是入20.1906年,孫中山在《中國同盟會革命方略》中說:“今之滿洲,本塞外東胡,滅我中國,據我政府,迫我漢人為其奴隸,我漢人為亡國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滿清政府窮兇極惡,今已貫盈。義師所指,覆彼政府,還我主權。”這反映出孫中山21.帝制破除之后,雖有軍閥專政,但他們仍混戰政爭不已,專制控制大大減弱,社會十分混亂,這種缺乏控制中心、大分化、大重組的社會狀態為各種新思想、新觀點的出現和爭鳴提供了空間。這說明新文化運動是22.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區報》發表了著名的新聞通訊《東方風來滿眼春》,真實記錄了鄧小平同志在深圳視察時發表的重要談話。通訊《東方風來滿眼春》的“春”是指中國23.20世紀50年代中期,中國文壇除了謳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工農兵的重大題材,還出現了如鄧友梅的《在懸崖上》、宋璞的《紅豆》陸文夫的《小巷深處》等一批揭示人物內心豐富的情感世界的文學作品。這主要得益于C.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D.“教育革命”在全國的展開24.1951年8月,教育部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初等教育及師范教育會議,要求在1952~1957年,爭取全國平均80%的學齡兒童人學,從1952年開始,爭取10年內基本上普及小學教育。這反映出新中國成立初期第II卷(非選擇題共52分)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2分。第25~27題為必考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28~29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郡縣制是中國古代分封制度之后出現的以郡統縣的兩級地方管理行政制度,幾乎盛行了整個封建時代。該制度是在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員由皇帝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郡縣制的出現既有歷史文化傳承因素,也有經濟發展的現實政治需要?!幾园俣劝倏啤たh制(詞條)材料二行省的設置形成了“都省握天下之機,十省分天下之治”之勢。行省既是中央派出機構,代表中央,也是地方最高行政機構,代表地方,它使中央權力下移了一個層次,同時又使地方機構上升了一級,它的兩重身份使上下緊密結合。行省制穩定治理了“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的大元帝國?!幾詮埥疸姟对胤叫姓贫妊芯俊?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郡縣制的特點并分析中國古代長期實行郡縣制的原因。(7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行省的性質,并概括行省制設置的歷史意義。(6分)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繼秦王朝迅速崩潰后建立的漢朝并非簡單的“漢承秦制”,漢朝不僅接受其制度框架和管轄疆域,更重要的是總結了一個空前絕后的強力政權迅速崩解的歷史教訓。站在先秦儒家對“禮樂制度”進行仁義倫理反思的立場上,漢初儒者賈誼明確地指出:秦朝的過錯是片面地實施了法家工具主義的效力原則,“焚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后仁,以暴虐為天下始”,社會風氣因此而衰變。其實,先秦法家工具主義取向的強制性和功效性思想,經過春秋和戰國兩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到秦王朝建立時已經積累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由此產生了以無限酷刑和重刑實現法律的即時工具效力,“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所以,賈誼的總結一方面是在批判運用于秦朝的法津工具主義,另一方面也是在宣揚儒家的法律道德主義,“以禮義治之者,積禮義;以刑罰治之者,積刑罰。刑罰積而民怨背,禮義積而民和親”?!幾詥渭儭哆^秦與正韓:論儒家對秦制及法家思想的批判》從材料中提取信息并擬定一個論題,結合所學秦漢史的相關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表述清晰。)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反對現實教會和宗教戒律,但不反對基督教文化本身。他們把中世紀基督教建立的“天國”與“地獄”對立的思維模式變成了人自身內部的以善為中心的善惡斗爭模式,即人自身存在著精神理性和肉體欲望的二元對立。在中世紀基督教的人學觀念中,人的矛盾源于精神與肉欲的沖突,人是“絕對精神”的產兒。人文主義者就人談人,人成了自己決定自己本質的生靈,人是一個自我獨立存在的“小宇宙”。在人文主義者看來,“上帝”這個符號越來越成為抽象“至善”的真理力量形式,它完成了由至高的“敬畏力量”變成至愛”的終極價值力量的最初轉換??傊?,他們的手法是,在借用原有宗教語言的同時,在闡釋中加上了革命性的內容。——摘編自劉建軍《關于歐洲文藝復興運動幾個重要問題的再思考》材料二15~16世紀,西歐相繼發生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其動因都是克服中世紀基督教社會的文化矛盾,即基督教理想與羅馬教會現實之間的嚴重分裂。文藝復興主要是拉丁文化圈的一場精英運動,代表了一種新潮趨向,開創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時尚,人文主義者往往都是那個時代思想最為解放和最多才多藝的人物,他們試圖讓基督教的神圣理想去迎合羅馬教會和世俗社會的感性現實。宗教改革則是日耳曼文化圈的一場平民運動,出于明顯的保守動機,主張用早期教會的純正信仰和圣潔道德來抵制當下的各種新潮事物,要用基督教的圣潔理想來批判羅馬教會的卑污現實。然而從長遠來看,文藝復興雖繁榮了文學藝術,營造了一派“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性輝煌,卻并沒有改變歐洲社會的基本格局。而宗教改革運動的客觀效果則深遠巨大,不僅促成了現代民族國家的出現,而且釀成了近代歐洲社會翻天覆地的歷史大變局?!幾在w林《論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的文化意義》(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對基督教的革命性改造。(6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的不同之處。(6分)請考生從28~29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28.[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自建安十三年(208年)以來,曹操以丞相之官號令天下,獨自控制著財政收支的重大決策權,中央沒有設置財政主管機構和主管長官,重大財政事務多派他官負責執行。黃初元年(220年)十月,魏文帝曹丕以魏代漢后,國家財政事務由作為政務管理中樞的五曹尚書及尚書郎分管,其中,“置度支尚書寺,專掌軍國支計”,左民尚書以及民曹、倉曹也負有相當重要的財政管理職責。建安年間的“大農”官職被改為“大司農”,名列九卿,以管理全國糧倉的出納政務為主要職責;同時少府主管帝室消費事務的職責明顯加強,兼具財政與民政雙重管理職責的典農職官系統最終消亡。這種演變趨勢與曹魏代漢之后財政管理體制逐漸脫離戰時財政狀況是相適應的。這體現了曹魏財政制度在漢唐財政制度變遷中承上啟下的歷史地位?!幾躁惷鞴狻墩摬芪贺斦芾淼膶B毣葑儭?1)根據材料,概括曹魏國家財政管理改革的措施。(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曹魏國家財政管理改革的歷史作用。(9分)29.[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15分)材料庫柏是19世紀前半葉美國作家中把大海同文學創作緊密結合,并在《領航人》等作品中弘揚海洋文化和傳統、強調美國的海洋屬性的重要作家之一。19世紀前半葉,美國雄心勃勃的上升崛起勢頭,以及庫柏的海軍經歷使其從航海經歷中獲得了關于大海與美國命運關系的深刻認識,由此催生了他強烈的海洋民族主義思想。他認為美國的國民性格天生就是海洋性的,“美利堅民族的習性和追求比任何民族都具有更強的海洋屬性”,并在作品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