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閱讀學案_第1頁
名著閱讀學案_第2頁
名著閱讀學案_第3頁
名著閱讀學案_第4頁
名著閱讀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名著閱讀(一)《革命烈士詩抄》是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革命烈士的詩詞選集。1962年經蕭三增訂再版,共收89位作者的194首詩詞。書中收有著名的革命家李大釗、瞿秋白、蔡和森、鄧中夏、澎湃、惲代英、何叔衡、方志敏、王若飛、葉挺、關向應、楊靖宇、李兆麟、夏明翰、吉鴻昌,詩人殷夫、柔石、陳輝、聞一多等的作品以及共產黨人、革命志士、民主革命戰士的獄中題詩和絕筆,也有如變法維新運動中的譚嗣同、林旭,革命軍中的秋瑾、徐錫麟,國民黨愛國將領宋教仁、陳其美、楊虎城等人的詩詞。詩詞體式多樣,舊體詩和新詩、格律詩和自由詩并存。字里行間,洋溢著革命先烈浩然正氣、崇偉節操、奮斗精神。自誓詩車耀先喜見東方瑞氣升,不問收獲問耕耘,愿以我血獻后土,換得神州永太平。帶鐐行劉伯堅帶鐐長街行,蹣跚復蹣跚,市人爭矚目,我心無愧怍。帶鐐長街行,鐐聲何鏗鏘,市人皆驚訝,我心自安詳。帶鐐長街行,志氣愈軒昂,拚作階下囚,工農齊解放。蝶戀花·答李淑一毛澤東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飏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囚歌葉挺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一種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懂得——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我但愿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我應當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梅嶺三章陳毅一斷頭今日意怎樣?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二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后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三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就義詩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尚有后來人。獄中詩惲代英浪跡江湖憶舊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我的“自白”書】

陳然

任腳下響著沉重的鐵鐐,

任你把皮鞭舉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對著帶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無法叫我開口!

對著死亡我放聲大笑,

魔鬼的宮殿在笑聲中動搖;

這就是我--一種共產黨員的自白,

高唱凱歌埋葬蔣家王朝。蕭三:《革命烈士詩抄》致讀者(代序)

成千成萬的先烈,為著人民的利益,在我們的前頭英勇地犧牲了,讓我們高舉起他們的旗幟,踏著他們的血跡前進吧!——毛澤東:《論聯合政府》一這本《革命烈士詩抄》,不是一般的“詩抄”或“詩集”。它的意義遠遠超過一般的詩文集。它的作者很少是被稱為詩人的。不過每一種作者——每一種革命烈士自身就是一篇無比壯麗、無比偉大的詩章。他們的戰斗的生活、艱苦的工作,他們的崇高的人格、堅貞的操守,他們對于中國人民革命事業無限忠誠的赤心,都是可歌可泣、足以驚天地而動鬼神的最偉大的詩篇。正像一位殉難烈士所寫的,他們“每一種人,每一段事跡,都如神話里的一般漂亮,都是大時代樂章中的一種音節!”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是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為劉胡蘭烈士墓所寫的題詞。可以說,這兩句話,也是對一切為共產主義事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的崇高贊譽。

殷夫烈士寫過一首詩——《血字》,前三節的開頭一句都是:“血液寫成的大字。”是的,烈士們遺留下來的每字每句都是用自己的鮮血寫出來的,它們不是尋常的“創作”。就由于這樣,因此常言說的“詩如其人”,在這本詩抄里體現得最為明顯,也最為光輝。

革命烈士們都是真正的、偉大的詩人。革命烈士們詩,都是雄壯的、響徹云霄的音樂。

筆者參與這本詩抄的編輯工作,得以重溫和初讀所有壯烈的詩篇,內心常常十分激動。我想起那些曾經認識和共同工作過的烈士們的英雄形象,以及那些雖然不曾認識不過讀了遺詩就在我的腦際巍然矗立起來的烈士們的英雄形象,每每不由得停下筆來,默默地向他們全體和一種個致哀,致敬!

我看見了,在一切反革命、反動派的極端殘暴、極端兇惡,對共產黨人和革命者施行極端野蠻的彈壓、逮捕、監禁、刑罰、屠殺以及極端卑鄙的詭計、收買、誘惑、挑撥之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并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從地下爬起來,揩潔凈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們又繼續戰斗了。”(毛澤東:《論聯合政府》)

我想起了,中國革命的勝利,真不是輕易得來的呵!我們今天的自由幸福生活,是無數烈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正如一九五七年四月八日《人民日報》的社論所說:“中國革命勝利此前,中國共產黨員和許多革命者,不怕殺頭,不怕坐牢,他們背井離鄉,東奔西走,不計名利,不圖享有,唯一想到的是國家的存亡和人民的禍福。他們為了革命事業的勝利,英勇犧牲,艱苦奮斗,前面的人倒下去,背面的人跟上來,革命失敗了,立即重整旗鼓,繼續奮斗。”

他們,無數的革命烈士,有的留下了姓名或著作,更多的是連姓名都沒留下來。不過我們懂得:沒有土壤,泰山不能成其大;沒有細流,河海不能就其深。劫難深重的中國人民的革命過程,是漫長而波折,艱苦而殘酷的過程。沒有千千萬萬先烈的英勇犧牲,革命就不能勝利,約占人類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就不能站起來。

我又想起了毛澤東同志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七日在延安“中國革命死難烈士追悼大會”上所說的:一切反動派的企圖是想用屠殺的措施消滅革命,他們認為殺人越多革命的力量就會越小。不過和這種反動的主觀愿望相反,事實是反動派殺人越多,革命的力量就越大,反動派就越要滅亡。這是一條不可抗拒的法則。

于是我聽見:幾乎所有的共產黨員在就義前都慷慨高唱的《國際歌》聲,都昂然高呼的“中國共產黨萬歲!”“中國人民解放萬歲!”的口號聲。他們是怎樣堅決地相信:自己的血是不會白流的,革命事業一定勝利,人民一定可以解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一定要實現。

李大釗同志生前在一篇文章里就曾堅定地預言:“試看未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瞿秋白同志在赴難時的訣詞中又說過:“為中國革命而死是人生最大的光榮。”

當我每次背誦夏明翰同志就義時的四句絕筆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尚有后來人!”都不禁低下頭來向他深深地致敬,然后又立起身子愿作他所說的“后來人”。

我似乎永遠聽見楊超同志就義時高聲朗誦的英雄壯語:“滿天風雪滿天愁,革命何須怕斷頭?留得子胥豪氣在,三年歸報楚王仇!”我也似乎常常看見吉鴻昌同志在刑場地上用樹枝寫他的壯士豪言:“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方志敏同志在獄中寫的《詩一首》具有雷霆萬鈞的力量:“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奉!”劉紹南同志在刑場上高唱的《壯烈歌》將永遠響徹云霄:“烈,豪杰!鍘刀下,不變節,要殺就殺,要砍就砍,要我說黨,我決不說。殺死我一人,革命殺不絕。”李少石同志的遺詩將永遠鼓勵后裔:“不作尋常床簀死,英雄含笑上刑場。”“生當憂患原應爾,死得成仁未足悲。”“莫訝頭顱輕一擲,解懸拯溺是吾徒。”呂惠生同志在獄中寫的《留取丹心照汗青》體現了共產黨人何等崇高的理想:“忍看山河碎?愿將赤血流!八載堅心志,忠貞為國酬。且欣天破曉,竟死我何求!”陳然同志在獄中痛斥敵人時寫的《自白書》又體現了共產黨人何等堅貞的氣節:“對著死亡我放聲大笑,魔鬼的宮殿在笑聲中動搖;這就是我,一種共產黨員的自白,高唱凱歌埋葬蔣家王朝。”

在這樣英勇堅毅的共產黨員的面前,敵人的一切殘酷暴行只能加速自己的滅亡,而對共產黨人的偉大理想一絲一毫也摧折不了!

葉挺同志在重慶獄中寫過一首《囚歌》,詩的最終一句是:“我應當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郭沫若同志說:“他的詩是用生命和血寫成的,他的詩就是他自己。”——這兩句話,可以作為每個革命烈士和他們所寫的每一首詩的寫照。

我們的烈士,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和非黨的革命志士,每一位都抱著“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惲代英同志詩)、“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志士頭顱為黨落,好漢身軀為群裂。”(周文雍同志詩)的勇氣和決心;都具有著“帶鐐長街行,志氣愈軒昂”(劉伯堅同志詩)、“心志既堅實,苦汁甘如飴”(蕭次瞻同志詩)的風格和品質;都體現了“任腳下響著沉重的鐵鐐,任你把皮鞭舉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對著帶血的刺刀!”(陳然同志詩)的寧死不屈的磅礴氣概。

革命烈士們這種對黨、對無產階級、對人民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真“像金子一般的亮,像金子一般的堅”(蔡夢慰同志詩),給我們全體黨員、全體革命人民樹立了萬代楷模,已經做到了古人所說的“立德”,——共產主義的最高道德。他們,我們優秀的共產黨員和非黨的布爾什維克,在黨的領導下,在各個崗位、各條戰線上,同各色各樣的敵人進行過英勇不懈的劇烈的斗爭;喚醒了,組織了人民群眾走向革命,把革命事業、歷史車輪推向前進;他們具有“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們愿,愿把這牢底坐穿!”的崇高理想,終于使“工農齊解放”的事業得到了今天的勝利,他們又做到了古人說的“立功”,——為人民立下了大功。

他們都做到了保爾·柯察金所說的——在死去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感到懊悔,由于烈士們的畢生,已經奉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了。此外,無數烈士還做到了古人所說的“立言”,——這就是他們還留下了許多精辟感人的著作。例如李大釗同志的《守常文集》,蔡和森同志的通信和政治論文,瞿秋白同志的《瞿秋白文集》,彭湃同志的《農民運動日志》,鄧中夏同志的《中國職工運動簡史》,趙世炎同志在《政治生活》、《向導》等黨刊上所刊登的許多文章,方志敏同志的《可愛的中國》、《獄中紀實》等著作,以及惲代英同志和蕭楚女、林育南、李求實諸同志為青年寫的許多熱情的文章,柔石、胡也頻、馮鏗等同志的作品,殷夫同志的詩文等等。這些遺作,在全國解放后來都已陸續出版或將要繼續出版。它們對于我們青年一代——不僅青年一代——均有極其巨大的政治教育意義。這些革命烈士的遺著,是我國文化寶庫的珍品,但愿我們的出版界能廣為搜集出版,以供廣大青年們閱讀。

我們目前輯錄在這本“詩抄”里的烈士遺作,只是目前初步搜集到的一部分革命先烈的詩歌創作(并且如李大釗、殷夫、續范亭、陳輝諸同志的作品,也僅只選了他們所有詩作中一小部分)。此后我們還將繼續搜集出版。古人說:“詩言志。”現代人常說:詩是真實感情的流露。確實,通過革命烈士的詩作,我們可以深切感到革命先烈們的偉大襟懷;這些詩,都是革命者的偉大心聲。同步,詩歌又是最易傳誦、最能感人心弦的,因此,許多烈士的詩作,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但讀起來有時卻比千行長詩更有力量,更能使人感動和受到鼓舞。烈士們是懂得自己的歷史使命的。因此,他們也都深刻理解自己寫詩作歌的使命。李大釗同志寫《在太平洋舟中作》、《送幼蘅詩》,鄧中夏同志寫《新詩人的棒喝》,彭湃同志寫《勞動節歌》,楊靖宇同志寫《抗日聯軍第一路軍歌》,李兆麟同志寫《露營之歌》,涂正坤同志創作民謠??都是他們直接用自己的筆,創作了為目前政治服務的宣傳鼓動的詩歌。

從小就寫詩,后來成為革命詩人的殷夫同志,不愧為“歷史的長子”,“海燕”,“時代的尖刺”(《血字》)。他的大部分詩歌都是配合目前任務的。他是我們共產主義的、無產階級的詩人。他有幾句詩,很鮮明地體現了自己對詩歌創作的態度:我們是青年的布爾塞維克,一切——都是鋼鐵:我們的頭腦,我們的語言,我們的紀律!——《我們是青年的布爾塞維克》這幾句詩,真可以作為青年讀者們的座右銘。詩人把鋼鐵的語言和鋼鐵的頭腦、鋼鐵的紀律并舉,可見烈士對于寫作是怎樣的嚴厲而認真。另一位青年詩人陳輝烈士也在他的《獻詩》里寫道:人民就是上帝!而我的歌呀,它將是伊甸園門前守衛者的槍枝!由此可見,烈士對于詩歌創作的意義看得怎樣莊嚴而隆重。這樣的詩是戰斗的詩。這樣的詩人是戰斗的詩人。他們首先是革命者——干革命工作,然后才是寫詩。寫詩也是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他們首先是共產黨員和革命家,然后才是詩人。寫詩正體現了作為共產黨員和革命者的他們的崇高理想。

我們目前搜集到的革命烈士的詩歌遺著,還很不完全——這有待于逐漸發現、搜集,有賴于后死者的我們和廣大讀者繼續不停地收輯。不過,僅從這本詩抄——這塊園地里,我們已經看到了萬紫千紅的盛景,看到了烈士詩作的高度政治價值和藝術價值,看到了多種各樣的創作措施和風格:有現實主義的,有浪漫主義的,但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并且許多是兩者相結合的。——在這方面也可以說是“百花齊放”。

我們大家都懂得,烈士們自己都是深入生活的革命戰士,和人民有親密的聯絡;都參與了火熱的、劇烈的實際斗爭。他們的詩作都寫出了自己愛祖國、愛人民和對黨忠誠的熱烈感情,顯示了他們豪邁磅礴的氣魄、堅定不移的意志和對革命勝利的信心。這些詩作的思想性,無疑都是強烈的。它們的藝術技巧水平,雖然各個作者是不平衡的,不過應當指出:像李大釗同志憂時憂民的詩篇,是非常精練純熟的玉振金鏘之作。像蔡和森、羅學瓚、劉伯堅、袁國平、李少石、呂惠生、續范亭、任銳、李貫慈、許曉軒諸同志的舊體詩詞,像惲代英同志在獄中寫的一首七言絕句,羅世文同志臨難時寫的一首五言絕句,黃誠同志的七律二首,朱學勉同志的七律一首,以及蕭次瞻同志獄中遺詩三首,陳法軾同志的五言律詩一首等作品,作者都掌握了相稱純熟的技巧,可以看出,他們在我國古典詩詞方面都是很有修養的。殷夫、劉紹南、方志敏、林基路、陳輝、葉挺、陳然、何敬平、蔡夢慰諸同志的遺作都是新體詩,詩中也都飽含濃厚的詩意,可以說是琳瑯滿目。關向應同志僅存的一首《征途》,寥寥幾句,就很形象而富有詩意。

有些烈士既寫舊體詩,又寫新體詩。例如鄧中夏同志的《過洞庭》(舊體詩),《新詩人的棒喝》《勝利》(新體詩)。由于詩中燃燒著熾烈的階級感情,他們都寫得很好。瞿秋白同志生前熱情地倡導文藝大眾化,竭力為勞感人民群眾著想。他“坐而言,起而行”,自己寫了一篇《東洋人出兵》的大眾化長詩①,而且用一般話和上海話兩種語文刊登。由此可見,我們共產黨人和職業的革命者歷來就都不陷入資產階級唯心主義“為藝術而藝術”的泥坑,而總是主張和實行為革命而藝術、為斗爭而藝術的。秋白同志也寫歌詞,如《赤潮曲》,又善于運用民族的老式形式。他的《平津令》雜劇和舊體《無題》、《王道詩話》又極盡挖苦的能事。①瞿秋白同志的遺詩已收入《革命烈士詩抄》續編中。黃勵同志僅存的一首歌《工人苦》,非常通俗。青年烈士歐陽立安同志的《天下洋樓什么人造》,也是運用舊形式寫新內容。

使我們讀者今天尤其感到愛好的,尚有廣東女烈士張劍珍同志就義時唱的四句山歌:“人人喊我共產嫲,死都嘸嫁張九華!紅白總要分勝敗,白花謝了開紅花!”和又一位廣東農村女烈士就義時唱的一首山歌:“又吹號筒又拿槍,咁多士兵來送喪,咁多官員做孝子,死到陰間心也涼。”論詩體,這兩首都靠近民歌。這是很自然的,由于烈士本人就是勞動婦女。她們的語言非常樸素,然而很有氣魄,堅強、豪爽,并且風趣。你讀時,看得見革命烈士的態度從容、內心驕傲、樂觀無畏、視死如歸的神情。限于篇幅,我不能一篇篇地列舉了。總之,無論舊體、新體、民間歌謠體、格律詩、自由詩,烈士們的遺著都是好詩,都可以反復吟味。魯迅先生所說的:“主線問題是在作者可是一種‘革命人’,倘是的,則無論寫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學’。從噴泉里出來的都是水,從血管里出來的都是血。”在這里又得到了充足的證明。同步,就從這些詩章已經足夠闡明一種問題——目前我國詩歌界討論的問題,那就是:詩的形式可以多樣化,也必然會是多樣化的。只要內容是革命的,任何形式、任何風格都可以運用和同步并存。四在每位革命烈士的遺詩背面,我們還附了烈士的事略。對于詩中波及的某些史實和比較難解的詞句,我們也作了某些注釋,我們相信,這對青年讀者當是有益處的。我們的烈士們都是“十次苦刑猶罵賊,從容就義氣如虹。”(許曉軒同志詩)的英雄戰士。他們堅信“紅白總要分勝敗,白花謝了紅花開”,因此,他們無不充斥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并且自豪地蔑視敵人:“砍頭槍斃,告老還鄉;嚴刑拷打,便飯家常。”林基路同志在這篇《囚徒歌》的末句說:“灑我們的鮮血,染成紅旗,萬載飄揚!”李貫慈同志在《哭遼東》中說:“男兒一副好身手,拚將熱血灑神州。”正是烈士們的鮮血染紅了我們的五星紅旗,澆灌了我們神圣的國土,澆灌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鮮花,使得今天在我們的國土上——我們祖國的萬花園里可以百花盛開,并且要結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美果來。年僅二十四歲就英勇犧牲了的陳輝烈士曾經寫道:也許吧,我的歌申明天不幸停止,我的生命被敵人撕碎,然而,我的血肉呵,它將化作芬芳的花朵,開在你的路上。——《獻詩——為伊甸園而歌》祖國呵,在埋著我的骨胳的黃土堆上,也將有愛情的花兒生長。——《為祖國而歌》是的,烈士同志們!全中國的每條路上、每堆土上今天都生長著無數鮮艷的愛情的花、幸福的花、自由的花。讓烈士們安息吧!我們永遠紀念他們,向他們學習。在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在烈士們的鼓舞下,我們應當愈加鼓足干勁,艱苦奮斗,來建設我們偉大的漂亮的祖國,以繼承烈士們未竟的遺志。正如殷夫烈士所寫的:讓死的死去吧!他們的血并不白流,……他們盡了責任,我們還要抖擻。

讓我們全黨全民同心同德,團結一致,按照黨中央和毛主席所指示的方向,逐漸實現近百年來中國志士仁人們的偉大理想,革命先烈們的偉大理想,保衛我們得來不易的革命果實,保衛我們人民的自由幸福,建設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直到實現共產主義社會;讓我們團結全世界的人民,堅決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支援一切被壓迫者的民族解放斗爭和人民革命斗爭,保衛世界和平,使全世界受壓迫受剝削的民族和人民都獲得獨立、解放、自由、民主、和平和幸福!1959年3月14日。北京。艾青詩選一、作者檔案艾青(1910~1996),現代詩人,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1932年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同年被捕入獄,《大堰河——我的保姆》即寫在獄中,用艾青的筆名。該詩刊登后引起轟動,艾青一舉成名。代表作有《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向太陽》《火把》等。詩集《歸來的歌》和《雪蓮》獲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優秀新詩獎。艾青被聶魯達譽為“中國詩壇泰斗”。他的詩被譯成十余種文字在國外出版;1985年,艾青榮獲法國藝術最高勛章。艾青在國內外享有崇高的聲譽。詩歌風格: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筆觸詛咒黑暗,謳歌光明;建國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頌人民,禮贊光明,思索人生。他的“歸來”之歌,內容更為廣泛,思想更為渾厚,情感更為深沉,手法更為多樣,藝術更為圓熟。艾青以其充斥藝術個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實踐著他“樸素、單純、集中、明快”的詩歌美學主張。經典語錄:1.人間沒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沒有永恒的冬天。2.為何我的眼里常含淚水?由于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愛這土地》3.雖然我們是一支蠟燭,也應當‘蠟炬成灰淚始干’;雖然我們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關鍵時刻有一次閃耀;雖然我們死后尸骨都腐爛了,也要變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燒。《光的贊歌》4.動亂不安的年代,友誼像陰天的蘆葦,在風中哆嗦著,發出聽不見的哀嘆。

5.說什么家鄉不家鄉,灶王爺貼在腿肚子上。祖國的山河到處都可愛,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鄉---艾青【勘探隊員之歌】

6.誰的淚水退回內心?誰的汗水落地成河!而誰在溯游在水之中央守住夢想的溫床?生命的洪浪此起彼落。在川流不息的日子里我守住夢想。守住燦爛的陽光正如守住涉足遠行的方向!...........艾青【守住夢想】《愛的教育》《愛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啟示

1.作者:意大利的德·亞米契斯

2.主人公:恩利科

3.重要內容:

①該書是為9—13歲的孩子創作的一部小說。它采用日志體的形式,講述了恩利科的成長故事,記錄了他一年內在家庭、學校、社會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誠摯的愛。

②全書共100篇文章,由三部分構成:恩利科的日志、恩利科父母的教子篇、老師講的九則故事(愛國故事和美德故事兩類),以上三個部分分別采用第一、二、三人稱手法。愛國故事包括《帕德瓦的小愛國者》、《凱沃爾伯掘》、《英勇市民獎》三篇。③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于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

《名人傳》痛苦和磨難造就的偉人

1.作者:

20世紀

國人道主義作家

羅曼·羅蘭

2.作品論述了德國

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

米開朗琪羅、

俄國作家

列夫·托爾斯泰

苦難和坎坷的畢生,贊美了他們的崇高品格和

頑強奮斗的精神。

3.寫作《名人傳》,是要把

偉大的心靈

獻給受苦受難的人們,使他們得到安慰和鼓舞。作家認為英雄的偉大不在于

體魄

,而在于他的

心靈和品格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1)有關作者:海倫·凱勒。美國女作家、教育家。幼時患病,兩耳失聰,雙目失明。七歲時,安妮·莎莉文擔任她的家庭教師,從此成了她的良師益友,相處達50年。在莎莉文的協助下就讀于馬薩諸塞州劍橋女子學校,又入劍橋的拉德克利夫學院,19以優秀成績畢業。在大學期間寫了第一本書《我生命的故事》,論述她怎樣戰勝病殘,不僅給盲人并且給成千上萬的正常人帶來了鼓舞。這本書被譯成50種文字,在世界各國流傳。后來她為許多雜志撰寫文章,還寫了幾部自傳性小說,《我所生活的世界》、《從黑暗中出來》、《我的信奉》《中流——我后來的生活》和《愿我們充斥信心》,在這些著作中,她表明黑暗與沉寂并不存在。凱勒后來成為卓越的社會改革家,她到美國各地,到歐洲、亞洲刊登演說,為盲人和聾啞人的教育籌集資金。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又訪問多所醫院,慰問失明的士兵。她的精神受到人們的尊敬。1964年被授予美國公民最高榮譽——總統自由勛章。次年又被推選為世界十名杰出婦女之一。(2)行文思緒:假如給她三天光明,海倫·凱勒要做看些什么呢?

白天夜晚第一天看望麥西夫人,約朋友來家,樹林散步,看落日回憶這一天第二天參觀自然歷史博物館,參觀藝術博物館看戲第三天游覽紐約城,看平常世界看喜劇接下來我們可以探索作者在僅有的三天時間內,為何是選擇看這某些東西而不是此外的某些東西。我們可以明確,這中間重要體現了作者這樣某些思想感情:首先,海倫·凱勒親身感受到了作為一種盲人而受到的周圍人的愛,尤其是麥西夫人對自己的關懷的培養,以及在麥西夫人身上所體現出來的人間的真情,堅定地面對困難的堅強毅力和人類的同情心,因此海倫·凱勒對自己周圍的人懷著極其誠摯的友愛,但愿能看到體現他們內心美的外部特性,這闡明她是何等的善良。另一方面,自然歷史博物館和藝術博物館分別揭示人類物質方面的成就和精神財富的進步,海倫·凱勒之因此要看這些地方,是但愿看到地球和它的居民的簡要歷史,通過這些來探索人類的靈魂,還要看到人類精神的千姿百態,這又顯示了海倫·凱勒積極進取的精神。再次,海倫·凱勒關懷平常世界,但愿在平常生活的人們中間度過平凡的一天,從觀測中去理解他們生活中的某些東西。海倫·凱勒看到了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場面,把他人的歡樂和痛苦當成自己的歡樂和痛苦,這又體現了她的博愛精神以及跟外部世界交流的強烈愿望。《繁星》《春水》母愛·童真·自然

1.作者:冰心

原名謝婉瑩,“世紀老人”,宣揚“愛的哲學”。

2.重要內容:

①是在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影響下寫成。

②內容包括:

A對母愛和童真的歌頌;

B對大自然的崇拜和贊頌;

C

對人生的思索和感悟。

3.語言風格:清新典雅。

《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像的魅力

1.是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寓言。

2.內容:

①影射當時的社會現實;

②體現勞感人民生活的經驗和智慧;

③借動物形象嘲諷人類缺陷。

3.采用擬人手法;

4.著名的故事:《龜兔賽跑》、《狼來了》、《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狼和小羊》、《馬和驢》。

《童年》在苦難中長大

1.作者:前蘇聯高爾基。

2.主人公:阿廖沙。

3.自傳體三部曲小說之一,另兩部是《在人間》、《我的大學》。

4.重要內容:講述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3——10歲期間的童年生活。從“我”隨母親去投奔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混飯吃結束,生動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5.人物性格:

①阿廖沙:受樂觀純樸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獻身于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情”的支持,使他在黑暗污濁的環境中仍保持著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并逐漸成長為一種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斥愛心的人。

②外祖母:慈祥善良、聰穎能干、熱愛生活、胸懷寬敞如圣徒。

③外祖父:常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如阿列克謝因染壞一匹布,被他打得昏死過去;狠心剝削工人,暗放高利貸,慫恿幫工偷東西。吝嗇、貪婪、專橫、殘暴。

④舅舅:粗野、自私的市儈

《魯濱孫漂流記》孤單而頑強的冒險者

1.作者:英國笛福

2.主人公:魯濱孫。

3.重要內容:因出海航行在一座荒無人煙的小島上度過了28年的時光,在第24年搭救了野人叫“星期五”,在教育下成為“奴仆”,后來成為朋友。

4.主人公人物形象:勇于冒險,勇于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有頑強的毅力,在他身上顯示了一種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體現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發明精神和開拓精神,魯濱孫的名字成為“冒險家”的代名詞。

5.所學課文:《荒島余生》

(六)、《昆蟲記》:譜寫昆蟲生命的詩篇

1.作者:法國的法布爾,該書揭示了昆蟲鮮為人知的生活和習性,被

譽為“昆蟲的史詩”,

魯迅把它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2.所學課文:《綠色蟈蟈》。

(七)、《朝花夕拾》:溫馨的回憶與理性的批判

1.作者:魯迅,原名周樹人,有10篇,回憶了童年、少年、青年時

期不一樣的生活經歷與體驗。

2.所學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阿長與〈山海經〉》。

3.其他:《狗·貓·鼠》、《二十四孝圖》、《五猖會》。

《駱駝祥子》舊北京人力車夫的辛酸故事

1.作者:老舍,原名舒慶春

2.主人公祥子

(人力車夫):先

誠實、堅忍、自尊好強、吃苦耐勞;后

麻木、潦倒、狡猾、好占廉價、吃喝嫖賭、自暴自棄。

3.重要講述祥子買車“三起三落”的故事,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幅具有濃郁的老北京風情的人物畫和世態圖。

4.主題:“不讓好人有出路”

5.其他人物:車主劉四殘忍霸道

;大膽潑辣而有點變態的虎妞。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理想主義的旗幟與人生的教科書

1.作者:前蘇聯

奧斯特洛夫斯基

2.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精神品質——為理想面獻身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頑強奮斗的高貴品質。

3.保爾·柯察金是在朱赫來的影響下走上革命道路的。小說回答了一種問題:人究竟應當怎樣度過畢生?

《海底兩萬里》科學與幻想之旅

1.

法國科幻作家

凡爾納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子女》,第三部是《神秘島》,重要講述諾第留斯號潛艇的故事,生物學家

阿龍納斯

乘坐

尼摩

船長的潛艇在海底作了兩萬里的環球旅行。

2.這位作家被公認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他筆下的人物都是品質崇高、

獻身科學、英勇頑強、不畏艱險的人。《水滸》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傳奇

1.作者:元末明初施耐庵

2.重要內容:第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小說,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題材,生動地描寫了梁山好漢們從起義到昌盛到最終失敗的全過程,尤其是通過眾多草莽英雄不一樣的人生經歷和對抗道路,鮮明地體現了官逼民反的主題,小說印證了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對抗的真理,小說把英雄好漢們匯集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描繪成一種“八方共域,異姓一家”的理想社會,體現了人們對平等與人人互愛的理想社會的向往。

3.美國女作家賽珍珠翻譯時定名為“四海之內皆兄弟”

4.人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