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軌交通與其他交通方式的銜接模式研究_第1頁
有軌交通與其他交通方式的銜接模式研究_第2頁
有軌交通與其他交通方式的銜接模式研究_第3頁
有軌交通與其他交通方式的銜接模式研究_第4頁
有軌交通與其他交通方式的銜接模式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組員:宋丹萍1220102220徐曉燕1220102221

許璇1220102222陳圓佳1220102223朱敏霞1220102224有軌交通與其他交通方式的銜接模式研究對內交通以保護古城為原則,以古城區為核心構建綜合性立體化交通運輸體系。對內交通:在古城區構建以公交和慢行交通為主體的交通體系,確保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要占到90%以上,過境交通在10%以內的目標。構建以軌道交通為主(一、四號線)、道路為輔的古城地下交通系統。核心策略:

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制定嚴格的交通需求管理,限制古城區穿越性交通,在古城外圍進行合理分流。

交通方式引導策略:通過交通管理措施和公共交通投入,優化古城內部交通方式結構。城市背景分析/城市交通規劃軌道交通以“井字加環”快速路為骨架,以“八縱八橫”主干路為干路框架根據新的城市空間布局維持5條軌道線路的布局方案。“井字加環”快速路:其中“井”字即東環路、西環路、南環路、北環路四條主干道組成;三“環”即由東、西、南、北環路構成的第一條環行快速路骨架和繞城高速公路及第三條擬建中的“中環”組成。

軌道交通:朝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發展,發展軸呈“十”字形,軌道交通規劃與之匹配,4條軌交線路投入運營后,將擁有西至高新區、東至園區金雞湖以東、北到相城區、南抵吳中區的十字形骨干網絡,大大緩解古城交通壓力。城市背景分析/城市交通規劃2015年軌道交通線網圖2020年軌道交通線網圖軌道交通規劃線網圖(2015年與2020年)地鐵情況簡介/蘇州軌道交通概況

蘇州目前規劃有5條軌道交通線路,貫通全市東西和南北方向,將古城區、高新區、工業園區、相城區和吳中區連成一體,其中1號線與2號線已經通車。營運中的線路為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和蘇州軌道交通2號線。近期規劃有6條地鐵線路,總長度200公里,車站105座;遠期規劃9條地鐵線路,總長度約380公里,車站181座。另有6條市域軌道線。地鐵情況簡介/蘇州軌道交通概況如何將有軌交通與其他交通模式有效對接?問題:

問卷調查/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調查方法

到2020年,蘇州市將發揮現代有軌電車的次骨干公交作用,與快速軌道交通一起構建基本骨干公交網絡。到2030年,建成現代有軌電車網絡化體系,完善公交結構體系,提升公交服務品質。將在統一規劃、統一車輛形式,發揮規模優勢,形成線路互通互連,降低運營費用、車輛價格,提高保障度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現代有軌電車生產企業在蘇州市的集聚。有軌電車簡介/有軌電車規劃蘇州市發展現代有軌電車是快速軌道交通的延伸和補充,與快速軌道交通一起構建基本骨干公交網絡。地鐵專題研究/蘇州軌道交通規劃蘇州目前規劃有5條軌道交通線路,貫通全市東西和南北方向,將古城區、高新區、工業園區、相城區和吳中區連成一體,其中最早開工的1號線將于明年年底通車。主題:互往互動,和諧交通以向左向右一號線與二號線列車為主要設計元素,形成“S”的圖標,代表了姑蘇,又似“互”字,傳達快速、便捷的軌道交通的屬性。藍色象征科技、時尚,紅色象征捷運、熱情,環抱、融合的標志體現和諧社會下的和諧交通。古城區高新區工業園區相城區吳中區古城區高新區工業園區相城區吳中區古城區高新區工業園區相城區吳中區斷面調查研究地鐵專題研究/蘇州軌道交通斷面調查1號線地鐵專題研究/蘇州軌道交通概況地鐵專題研究/蘇州軌道交通概況地鐵專題研究/蘇州軌道交通概況地鐵專題研究/蘇州軌道交通概況地鐵專題研究/蘇州軌道交通概況2號線地鐵專題研究/蘇州軌道交通概況地鐵專題研究/蘇州軌道交通概況地鐵專題研究/蘇州軌道交通概況地鐵專題研究/蘇州軌道交通概況PART

1交通樞紐站無縫對接模式

軌道交通1號線重要換乘點地鐵間的對接1號線1號線蘇州樂園:與3號線換乘廣濟路:與2號線換乘樂橋:與4號線換乘星塘街:與3號線換乘本項目站點中央公園:與5號線換乘交通樞紐站無縫換乘模式/已建成軌交間的無縫對接1號線是蘇州建設的第一條軌道交通線路,也是連接古城區、高新區和工業園區的大動脈,擔任東西方向人流運輸的重要角色。

軌道交通2號線重要換乘點地鐵間的對接蘇州火車站桃花塢站廣濟南路站石湖東路站寶帶西路站郭苑路站交通樞紐站無縫換乘模式/已建成軌交間的無縫對接蘇州地鐵2號線從南向北縱貫蘇州市城市中心區域,途經相城、姑蘇、吳中3區。經過城市的“兩新城、兩樞紐、一商業區”,線網地位重要。

地鐵與有軌電車的對接交通樞紐站無縫換乘模式/已建成軌交間的無縫對接蘇州高新有軌電車1號線,起點與蘇州樂園站,與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換乘,終點位于龍康路站。輕軌1號線與有軌電車1號線在蘇州樂園站無縫對接蘇州樂園站

交通樞紐站無縫換乘模式/已建成軌交間的無縫對接地鐵與火車高鐵的對接輕軌2號線可直達高鐵蘇州北站和蘇州火車站,市民可以方便的換乘。蘇州北站位于蘇州市區的北側,與剛投入使用的蘇州軌道交通2號線站無縫對接。蘇州火車站是蘇州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不論是建筑規模還是每日客流量,都屬于特大型客運站。

交通樞紐站無縫換乘模式/無縫對接站點客流量輕軌1號線作為比較成熟的線路,最熱門的站點是商圈,其次是居住區,而作為無縫對接的換乘站人數則相對較少。輕軌2號線作為新通車的線路,客流量相對1號線還很少,主要客流來源還是有軌交通樞紐站蘇州的城市軌道交通已步入網絡化運行,無論軌交線路本身或沿線商圈的人氣都產生了大幅增長,軌交帶來的城市居民流向互動效果明顯。

交通樞紐站無縫換乘模式/無縫對接站點客流量工作日公共中心區站與成熟居住區站分別出現兩個不同時段的高峰,早晚的進出站高峰。交通樞紐站集散量較大,但是客流比較穩定,沒有很大的波峰和波谷。這些換乘站連接火車站和客運站,其乘客對時間的反應不是很明顯。不同功能定位的站點在不同時段表現出的時段特征不一樣。

交通樞紐站無縫換乘模式/無縫對接站點客流量周末整體上較工作日沒有較大變化,但有公共中心區站集散量由于周末娛樂人數增大而增大;同時,所有類型站點集散情況隨時間的波動性沒有工作日明顯。交通樞紐站因沒有了上下班時間束縛,潮汐現象消失。整體上,公共中心區站點和交通樞紐區站點的集散量較其他兩個類型站點明顯偏大,要注意這四個類型站點的差異。

交通樞紐站無縫換乘模式/案例依據不同的城市功能價值,軌道交通站點可分為四點。根據Bertolini的節點—場所理論,不同軌道交通節點價值對應不同的城市功能價值。城市功能價值的增長和節點交通價值的增長都存在著邊際效益遞減的關系:一個可達性很好的場所會吸引商業、住宅和其他的聚集,功能聚集的同時也會帶來交通量的增長;具備商業辦公等設置的場所可達性不好,則城市功能將不再增長。

交通樞紐站無縫換乘模式/案例香港地鐵自開通以來,形成14個轉車站,成為換乘便利的地鐵交通網絡,形成以香港島核心商業區為中心的半小時生活圈。樞紐站500米范圍內集中了香港41%的人口,41%的就業人口,43%的住宅單位。第一條線路開通時客流量為4萬/日,目前為260萬/日。

交通樞紐站無縫換乘模式/案例總結及借鑒香港地鐵發展與城市規劃密切融合,各種交通方式間充分接駁,借助交通優勢提升上蓋及周邊物業價值。總結1:軌交發展全面配合城市發展策略以軌交為運輸骨干協調及取消重迭的公交服務鼓勵各種方式間換乘鼓勵步行街連接車站總結2:地鐵與城市聯動規劃和發展以人為本高素質生活環境安全及健康社區現代化高效率生活方式

交通樞紐站無縫換乘模式/案例總結及借鑒依據香港的軌道交通的發展歷程和最終成果,我們可以借鑒其中的優秀部分并加以完善從而適應蘇州的軌道交通和城市發展。軌道交通的發展要與城市總體規劃發展相適應規劃是防止或盡量減少重復線路的出現,避免資源浪費設置運輸類的交通樞紐站在保證交通暢通的情況下使得多種方式的軌交與非軌交站點距離靠近或成為一點,方便人們換乘可在行人大量聚集的區域設置軌交樞紐站方便步行與軌交的無縫對接參考與借鑒PART

2

商業區站集中一體化模式城市宏觀經濟:蘇州市在江蘇省內的GDP總量比第二名的無錫高出了60.2%,強勁的經濟實力也為本項目的商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經濟支撐。在2009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中,蘇州位居全國第九,是唯一進入前10名的地級市;下轄的常熟市、昆山市、吳江市、太倉市和張家港市等五個縣級市的經濟實力均列全國百強縣(市)前十位。(數據來源:蘇州經濟與社會統計公報)

蘇州是中國經濟高度發達的地區,GDP總量位列全國第五,在長江三角洲地區僅次于上海。商業區站集中一體化模式/城市宏觀經濟概況商業區站集中一體化模式/城市商業網點格局市區內商業網點布局規劃為“兩核三副、兩軸三帶”。傳統市級商圈新興商圈(數據來源:市場調研)觀前街商圈石路商圈南門商圈圓融時代廣場李公堤印象城購物中心左岸商業街南蘇州廣場商圈蘇州高新區商圈萬達廣場商圈蘇州工業園區商圈蘇州商圈分布現狀

蘇州傳統市級商圈為觀前商圈、石路商圈和南門商圈,新興的工業園區商圈、高新區商圈等成為商業快速發展區域。商業區站集中一體化模式/城市商圈分布概況蘇州古城區商圈蘇州高新區商圈商業區站集中一體化模式/蘇州1號線站點概況2號線是蘇州建設的第一條軌道交通線路,也是連接古城區、高新區和工業園區的大動脈,擔任東西方向人流運輸的重要角色。1號線1號線木瀆站西東1號線共有24個站點,其中重點站3個,樞紐站4個,一般站17個。。1號線沿線目前共有7個站點開發地鐵或地下商業,多數為站體商業,地下商業極少。文化博覽中心星海廣場玉山路廣濟南路商業區站集中一體化模式/蘇州1號線站點概況2號線該工程從南向北縱貫蘇州市城市中心區域,途經相城、姑蘇、吳中3區。整體走向為南北向。1號線西東2號線設22個站,與目前已經開通營運的1號線形成十字相交的格局,并在廣濟南路站實現換乘。2號線延伸線包含東延伸線和北延伸線兩段。石路平瀧路東三香廣場陽澄湖中路站徐圖港站蠡口站商業區站集中一體化模式/蘇州1號線站點概況蘇州樂園站總面積2025㎡,鋪位面積1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