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語文統編版必修下冊古詩詞誦讀《登岳陽樓》《桂枝香-金陵懷古》懷古詠史詩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登岳陽樓》《桂枝香·金陵懷古》懷古詠史詩教學設計
一、中國古人為什么喜歡懷古?
二、《登岳陽樓》《桂枝香·金陵懷古》共性特征
三、作者杜甫和王安石
四、作者的寫作意圖:發己聲(為什么寫?Why)怎樣寫?(how)
《登岳陽樓》《桂枝香·金陵懷古》懷古詠史詩教學設計
一、中國古人為什么喜歡懷古?
余秋雨先生說過,中國傳統文學中最大的抒情主題,不是愛,不是死,而是懷古之情,興亡之嘆。這個特征,不僅表現作品的數量上,更是顫動于每位作者的思維習慣、尋訪敏感和表達模式間。古代詩歌,亦然。
中國古人為什么喜歡懷古?
“千古興亡多少事”,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四大文明之一,但讓人驕傲的是它是現在唯一個還在傳承還保有生命力的文明。歷史悠久,文化文明燦若星河,當然,每一個活在這種文明中的人,必然在讀寫中都會代入古人古事古跡。懷古是在華夏血脈傳承重要的一環。古人古事在詩人的書中,在詩人的頭腦中,古跡在詩人的眼前,自然而然,成為詩人寫作的重要一部分。
二、《登岳陽樓》《桂枝香·金陵懷古》共性特征
詠史懷古詩特征:題目特征(外貌特征):古跡名、古人名、詠、懷古、覽古
三、作者杜甫和王安石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他的詩歌憂國憂民,呈現出沉郁頓挫的風格。
王安石(1021.12.18-1086.5.21),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
四、作者的寫作意圖:發己聲(為什么寫?Why)怎樣寫?(how)
總結懷古詠史詩特點:
詠古懷史的好處,言簡意賅,以一當十,一個名字,是一個人的一生,一個時代無數個故事。中國人都知道。“你懂得”,意會不用言傳。憶古人,述古史,寫古跡,寫古是為了說今。
原詩: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譯文
以前就聽說洞庭湖波瀾壯闊,今日終于如愿登上岳陽樓。
浩瀚的湖水把吳楚兩地分隔開來,整個天地仿似在湖中日夜浮動。
親朋好友們音信全無,年老多病只有一只船孤零零的陪伴自己。
關山以北戰爭烽火仍未止息,憑欄遙望胸懷家國淚水橫流。
發己聲(為什么寫?Why):
公元767年,杜甫五十七歲,處境艱難,凄苦不堪,年老體衰,靠飲藥維持生命。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陽樓,憑軒遠眺,發出由衷的禮贊;抒發對多災多難國家的感慨,自己晚年飄泊無定的感傷。
手法怎樣寫?(how):
今昔對比:“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昔”與“今”之間,天在變,地在變,國在變,人也在變。
借景抒情:孟詩中“撼”用得有聲勢,杜詩中“浮”字用得更加自然。“撼”字是煉字煉出來的,用“浮”字則不僅要煉字,而且要深入觀察,把握了客觀實際,才能逼真地深刻地反映現實。“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敗和國勢的不安定。
象征:如果將洞庭湖水比作整個國家,那么那一點孤舟就是詩人杜甫自己。這里是象征,這鮮明對照的諧調之中,既包含著詩人對自己終身遭遇的痛心和不平,也體現了詩人將自己的命運、國家的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借形抒情:這兩句是兩個景象:一個是西北長安附近的戰火,一個是岳陽樓上倚窗眺望的老詩人。衰老多病的軀體中,仍然跳動著—顆憂國憂民的志誠之心。
情感變化:從詩人的感情發展脈絡上說,首聯蘊含喜悅,頷聯帶有雄壯,頸聯轉為凄苦,尾聯變為悲傷。
原詩:
桂枝香·金陵懷古
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譯文:
登山臨水,舉目望遠,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氣已變得颯爽清涼。奔騰千里的長江澄澈得好像一條白練,青翠的山峰俊偉峭拔猶如一束束的箭簇。帆船在夕陽往來穿梭,西風起處,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飄揚。華麗的畫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江中洲上的白鷺時而停歇時而飛起,這清麗的景色就是丹青妙筆也難描畫。
遙想當年,達官貴人爭著過豪華的生活,可嘆在朱雀門外結綺閣樓,六朝君主一個個地相繼敗亡。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懷古,無不對歷代榮辱喟嘆感傷。六朝的風云變化全都隨著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慘淡的寒煙和衰敗的枯草。直到如今的商女,還不知亡國的悲恨,時時放聲歌唱《后庭花》遺曲。
發己聲(為什么寫?Why):
詞人通過對登臨金陵故都之所見,抒發所想,感嘆歷史興亡,寄托了作者對當時朝政的擔憂和對國家政治大事的關心。境界雄渾闊大,風格沉郁悲壯。
手法怎樣寫?(how):
渲染:開篇“登臨送目”四字領起,瑟瑟秋風,萬物凋零,渲染出一種“悲秋”的氛圍。
借景抒情:
用“澄江”“翠峰”“征帆”“斜陽”“酒旗”“西風”“云淡”“鷺起”意象,勾出出晚秋故國瑟瑟秋風下水、陸、空的雄渾畫面,自然景色、人物活動,境界蒼涼。
比喻:奔騰千里的長江澄澈得好像一條白練,青翠的山峰俊偉峭拔猶如一束束的箭簇。以曲線綿延與散點鋪展相映成趣,生動形象展示金陵錦繡江山圖。
動靜結合:江山為靜,帆船在夕陽往來穿梭,西風起處,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飄揚。華麗的畫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江中洲上的白鷺時而停歇時而飛起,色彩鮮明動靜相生,視野開闊,水天一體。
懷古抒情:下闋懷古抒情。“念往昔”一句,由登臨所見自然過渡到登臨所想。“繁華競逐”涵蓋千古興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華表面掩蓋著紙醉金迷的生活,空嘆興亡沒有意義,要奮發變革,有所作為。
用典:
“千里澄江似練”乃化用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句:“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星河鷺起”用的是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詩意。
“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此語出自杜牧的《臺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詩句,化用其意,以典型化手法,再現當時隋兵已臨城下,陳后主居然對國事置若罔聞,在危難之際還在和妃子們尋歡作樂的可悲。“悲恨相續”,是指其后的統治階級不以此為鑒,揮霍無度,沉溺酒色,覆亡相繼,遺恨之余。
“六朝舊事”二句,化用竇鞏《南游感興》“傷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易分散級氧化鐵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無線滾球鼠標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新型木制防火門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數字測振儀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網盤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紅外線防水型彩色攝像機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歷史三:第課孫中山的民主追求高效課堂教學設計
- 2025至2031年中國維氏顯微硬度計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二中學2025年初三下學期月考(一)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地區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一次高考模擬歷史試題含解析
- 雙塊式軌枕總體施工方案
- 高中英語:倒裝句專項練習(附答案)
- 學校食堂供貨商選擇、評價和退出管理制度
- 部編版小學六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單元測試卷附答案(全冊)
- 2024年江西省高考歷史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移動機器人技術-課件 項目一:移動機器人概述、系統構成
- 小米集團財務報表分析
- 電影音樂欣賞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華南農業大學
- 2024年高考物理江蘇卷試卷評析及備考策略(課件)
- 2024年貴州省中考數學真題試卷及答案解析
- 人教版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卷與答案解析(共五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