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標本的采集_第1頁
植物標本的采集_第2頁
植物標本的采集_第3頁
植物標本的采集_第4頁
植物標本的采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植物標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一、用品與材料采集用品:標本夾(用板條釘成長約43cm,寬約30cm的二塊夾板)、采集箱(現多采用70x50cm的塑料袋或用塑料背包)、丁字小鎬、枝剪和高枝剪、手鋸、放大鏡、空盒氣壓計(海拔表)、全球定位儀(GPS)用于觀測方向和坡向、鋼卷尺、照相機(帶長焦)或數碼相機、望遠鏡、塑料的廣口瓶、酒精、福爾馬林(甲醛)等。材料:吸水紙(易于吸水的草紙或舊報紙)、號簽、野外記錄簽、定名簽(具體式樣附后)、小紙袋、、地圖二、植物標本的采集方法植物標本采集的時間和地點各種植物生長發育的時期有長有短,因此必須在不同的季節和不同的時間進行采集,才可能得到各類不同時期的標本。如有些早春開花植物,在北方冰雪開始溶化的時候就開花了。而菊科、傘形科的有些植物到深秋才開花結果,因此必須根據要采的植物,決定外出采集的時間。采集的地點也很重要。因為在不同的環境里,生長著不同的植物,在向陽山坡見到的植物,陰坡上一般見不到的。在低山和平原、由于環境比較簡單,因而植物的種類也比較簡單。但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地形變化的復雜,植物的種類也就比平原要豐富得多。因此,我們在采集植物標本時,必須根據采集的目的和要求,確定采集的時間和地點,這樣才可能采到需要的和不同類群的植物標本。種子植物標本采集應注意的問題(1)必須采集完整的標本。剪取或挖取能代表該種植物的帶花果的枝條(木本植物)或全株(草本植物),大小掌握在長40cm、寬25cm范圍內的。有的科如傘形科、十字花科等植物,如沒有花、果,鑒定是很困難的。(2) 對一些具有地下莖(如鱗莖、塊莖、根狀莖等)的科屬,如百合科、石蒜科、天南星科等,在沒有采到地下莖的情況下難以鑒定的,因此應特別注意采集這些植物的地下部分。(3) 雌、雄異株的植物,應分別采集雌株和雄株,以便研究時鑒定。(4) 采集草本植物,應采帶根的全草,如發現基生葉和莖生葉不同時,要注意采基生葉。高大的草本植物,采下后可折成“V”或“N”字形,然后再壓入標本夾內,也可選其形態上有代表性的部分剪成上、中、下三段,分別壓在標本夾內,但要注意編同一的采集號,以備鑒定時查對。(5) 喬木、灌木或特別高大的草本植物,只能采取其植物體的一部分。但必須注意采集的標本應盡量能代表該植物的一般情況。如可能,最好拍一張該植物的全形照片,以補標本的不足。(6) 水生草本植物,提出水面后,很容易纏成一團,不易分開。如金魚藻、水毛茛、貍藻等。遇此情況,可用硬紙板從水中將其托出,連同紙板一起壓入標本夾內。這樣,就可保持形態特征的完整性。(7)有些植物,一年生新枝上的葉形和老枝上的葉形不同,或者新生的葉有毛茸或葉背具白粉,而老葉則無毛,如毛白楊的幼葉和老葉。因此,幼葉和老葉都要采。對一些先葉開花的植物,采花枝后,待出葉時應在同株上采其帶葉和結果的標本,如山桃,由于很多木本植物的樹皮顏色和剝裂情況是鑒別植物種類的依據,因此,應剝取一塊樹皮附在標本上。如樺木屬的一些種類。(8) 對寄生植物的采集,應注意連同寄主一起采下。并要分別注明寄生或附生植物及寄主植物,如桑寄生、列當等標本的采集。(9) 采集標本的份數:一般要采2-3份,給以同一編號,每個標本上都要系上號簽。標本除自己保存外,對一些疑難的種類,可將其中同號的一份送研究機關。請代為鑒定。他們可根據號簽送給你一個鑒定名單,告訴你這些植物的學名,若遇稀少或奇異的、或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植物,還須多采。蕨類植物標本的采集法蕨類植物的分類依據是孢子囊群的構造、排列方式、葉的形狀和根莖特點等,所以要采全株,包括帶著孢子囊和根莖,否則鑒定時不容易。如果植株太大,可以采葉片的一部分(但在帶尖端、中脈和一側的一段),葉柄基部和部分根莖,同時認真記下植物的實際高度、闊度、裂片數目及葉柄的長度。苔蘚植物標本的采集法苔蘚植物用孢子繁殖,采集時,要力求采到生有孢子囊的植株;如果有長在地面上的匍匐主莖,也一定要采下來。苔蘚植物常長在樹干、樹枝上,這就要連樹枝樹皮一起采下。苔蘚植物有的單生,有的幾種混生,應盡力做到每一種做成一份標本,分別采集,分別編號。孢子囊沒有成熟的、精器卵器沒有長成的也應適量采一些,這對研究形態發育是有用的。標本采好以后,要一種一種地分別用紙包好,放在軟紙匣,不要夾,不要壓,保持它們的自然狀態。必須認真做好野外記錄關于植物的產地、生長環境、性狀、花的顏色和采集日期等,對于標本的鑒定和研究有很大的幫助。一張標本價值的大小,常以野外記錄詳細與否為標準。因此,在野外采集標本時,應盡可能地隨采、隨記錄和編號,以免過后忘記或錯號等。野外記錄的編號和號簽上的編號要一致。回來應根據野外記錄簽上的記錄,如實地抄在固定的記錄本上,作為長期的保存和備用。在野外編的號應一貫連續,不要因為改變地點或年月,就另起號頭。此外,在野外工作中,對有關人員的調查訪問工作,也是很重要的。如對當地植物的土名、利用情況和有毒植物的情況的調查訪問,對這些實際資料應認真記錄和整理。植物標本的壓制和整理方法在標本采來后應及時壓制,當天晚上就應以干紙更換一次,借此要對標本進行整理。第一次整理最為重要,由于在標本夾內壓了一段時間,植物基本被壓軟了,這時你想如何整理都行,如果等標本快干時再去整理就容易折斷。整理時要注意不使多數葉片重疊,葉子要正面和反面的都有,以便觀察葉的正、反面上的特征,如蕨類植物的部分孢子葉下面朝上;落下來的花、果和葉要用紙袋裝起來,和標本放在一起。標本中間隔的紙多一些,就壓得平整,而且干得也快,頭3天每天應換2次干紙,以后每天換1次即可,直至標本完全干為止。在換紙或壓標本時,植物的根部或粗大的部分要經常調換位置,不可集中在一端,致使高地不均,同時要注意盡量把標本向四周放,決不能都集中在中央,否則也會形成邊空而中央突起很高,致使標本壓不好。在壓標本或換紙時,各標本要力爭按編號順序排列,換完一夾,應在夾上注明由幾號到幾號的標本;采集的日期和地點。這樣做既有利于將來查找,又可以及時發現在換紙過程中丟失的標本。換紙時還應注意,一定要換干燥而無皺褶的紙。紙不干吸水力就差,有皺褶會影響標本的平整。對體積較小的標本可以數份壓在一起(同一號的),但不能把不同種類(不同號)放在一張紙上,以免混亂。對一些肉質植物,如景天科的一些植物,在壓制時,需要先放入沸水中煮3-5分鐘,然后再照一般的方法壓制,這樣處理可以防止落葉。換紙時最好把含水多的植物分開壓,并增加換紙的次數。(二)植物標本(臘葉標本)的制作和保存一份合格的植物標本制作需經壓制、消毒、上臺紙和標本保存等基本過程,具體如下:1.消毒:一般使用升汞(HgCl2)灑精飽和溶液進行消毒。配制方法是將升汞2~3g,溶于1000ml70%灑精中即成。消毒時,可用噴霧器直接往標本上噴消毒液,或將標本放在大盆里,用毛筆沾上消毒液,輕輕地在標本上涂刷,也可將消毒液倒在盆里,將標本放在消毒液里浸一浸,也可把標本放進消毒室和消毒箱內,將敵敵畏或四氯化碳、二硫化碳混合液置于玻皿內,利用毒氣熏殺標本上的蟲子或蟲卵,約3天后即可。升汞有劇毒,消毒時要避免手直接接觸標本,以防中毒。經消毒的標本,要放在標本夾中再壓干,才能裝上臺紙。上臺紙:用白色臺紙(白板紙或卡片紙8開,約39x27cm),平整地放在桌面上,然后把消毒好的標本放在臺紙上,擺好位置,右下角和左上角都要留出貼定名簽和野外記錄簽的位置。這時,便可用小刀沿標本的各部的適當位置上切出數個小縱口,再用具有韌性的白紙條,由縱口穿入,從背面拉緊,并用膠水在背面貼牢。這種上臺紙的方法,既美觀又牢固,比在正面貼的方法要好得多。對體積過小的標本(如浮萍)或脫落的花、果、種子等,不便用紙條固定時,可將標本放在一個折疊的紙袋內,再把紙袋貼在臺紙上,這樣在觀察時可隨時打開紙袋觀察。臘葉標本的入柜和保存:凡經上臺紙和裝入紙袋的高等植物標本,經正式定名后,都應放進標本柜中保存。為了減少標本的磨損,入柜的標本最好用牛皮紙做成的封套按屬套好,在封套的右上角寫上屬名,以便查閱。標本柜的規格以鐵制的最好,可以防火,但由于價格貴,現在一般多用木制標本柜。通常采用二節四門的標本柜,柜分上下二節,這樣搬運起來方便。每節的大小約為高80cm、寬75cm、深50cm,每節分成兩大格,每格再以活板隔成幾格,上節的底部左右各裝活動板一塊,用時可以拉出,供臨時放置標本用。每格內可放樟腦防蟲劑,以防蟲蛀。臘葉標本在標本柜內的排列一般按分類系統排列。如可按現在一般較為完善的系統恩格勒(Engel)系統、哈欽松系統等將各科進行排列順序,編以一個固定的號,如薔薇科67號、豆科69號、菊科173號、禾本科184號......等,把編號、科名及科的拉丁名標識于標本柜門上,并在此基礎上按科的系統排列順序、中文筆劃順序及拉丁文字母順序等編成相應的標本室館藏標本的檢索表。這不僅對一些專研究某科的人,還是學生,整理和查找起來比較方便。目前一般較大的標本室各科的排列都是按照系統排列的。附式樣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