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2023秋) 六年級上冊3.10 用化石作證據 課件(共15張PPT)_第1頁
蘇教版(2023秋) 六年級上冊3.10 用化石作證據 課件(共15張PPT)_第2頁
蘇教版(2023秋) 六年級上冊3.10 用化石作證據 課件(共15張PPT)_第3頁
蘇教版(2023秋) 六年級上冊3.10 用化石作證據 課件(共15張PPT)_第4頁
蘇教版(2023秋) 六年級上冊3.10 用化石作證據 課件(共15張PPT)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蘇教版(2023秋)六年級上冊3.10用化石作證據課件(共15張PPT)(共15張PPT)

10.用化石做證據

蘇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配套課件

2023年新版

知識導入

上一課,我們通過學習,了解了化石的有關知識,知道研究化石可以了解古生物的生活習性、外形特點等方面的知識,那么研究化石還有哪些重大的意義呢?今天我們繼續來探討這個問題。

探究新知

活動一:化石的科學價值

用化石證明鳥類起源于恐龍

探究新知

用化石證明鳥類起源于恐龍

中華龍鳥身體體型較小,是一種小型食肉恐龍,嘴里有牙齒,尾椎很長。前肢粗短,爪鉤銳利,后腿較長,適宜奔跑。同時,它從頭部到尾部都覆蓋著像羽毛一樣的東西。

探究新知

用化石證明鳥類起源于恐龍

提出要求:

認真讀一讀課本33頁“用化石證明鳥類起源于恐龍”的一段文字資料,初步了解這段文字的內容。

探究新知

提出的假說:

鳥類是由恐龍演化而來的。

化石提供的證據:

恐龍化石骨骼與火雞骨架非常相似。

古生物學家們在世界各地陸續發現了許多像鳥一樣的恐龍化石。

20世紀90年代,在中國遼寧等地發現了一系列帶羽毛的恐龍化石。

英國的博物學家

赫胥黎

用化石證明鳥類起源于恐龍

探究新知

用化石證明大陸漂移說

提出要求:

認真閱讀課本33頁“用化石證明大陸漂移說”這段文字資料,了解這段文字的內容。

探究新知

提出的假說:

大陸漂移說提出了起初全世界的大陸連在一起,是一塊聯合大陸。

化石提供的證據:

魏格納收集到一塊2.5億年前橫貫南部各大陸的相同的巖石和化石,證明了這一假說。

20世紀60年代初,發現了另一個證據——地殼之下緩慢移動的巖漿導致大陸板塊的移動。

德國氣象學家

魏格納

用化石證明大陸漂移說

探究新知

觀察這幅圖片,想一想圖片上幾塊化石的發現地分別在哪里?

用化石證明大陸漂移說

探究新知

全齒獸化石在南美洲和非洲都有發現。

舌羊齒化石在南美洲、非洲、印度、南極洲、澳大利亞州都有發現。

水龍獸化石在非洲、印度、南極洲都有發現。

中龍化石在南美洲、非洲都有發現。

用化石證明大陸漂移說

探究新知

這些化石的發現說明了什么?

科學家分別在印度、澳大利亞、南美洲、非洲南部、南極洲發現了舌羊齒植物群,這些在陸地上生長的植物不太可能跨越大洋進行遷徙。

如果我們將這幾個大陸拼接起來,可以發現這一植物群呈現出連續的帶狀分布。一些陸生脊椎動物化石也提供了相似的證據。

說明了起初全世界的大陸是連在一起的,是一塊聯合的大陸。

探究新知

活動二:地球生命演化史

練一練

1.不能證明大陸漂移說的資料是()。

A.分別在印度、澳大利亞、南美洲、非洲南部、南極洲發現了舌羊齒化石。

B.珠穆朗瑪峰每年都在升高。

C.南美洲東海岸與非洲西海岸輪廓十分相似。

D.

2.中華龍鳥化石作為證據資料,充分證明了()的科學假說。

A.大陸漂移說B.鳥類起源于恐龍C.生物進化論D.大型天體撞擊

3.科學家們推測,一些現代生物可能是恐龍的后代。下列動物中,()不可能是恐龍的后代。

A.鳥B.魚C.大熊貓D.雞

4.新生代時期的植物主要是()。

A.藻類植物B.被子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2.達爾文的巨著()的出版,標志著進化論的建立。

A.《天工開物》B.《物種起源》C.《自然選擇》D.《進化論》

C

A

C

B

D

練一練

1.中華龍鳥是一種小型食肉恐龍。()

2.生命在地球上已經存在38億年之久。()

3.生存下來的生物是生物自主選擇的結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