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杜甫傳的讀書筆記(精選5篇)杜甫傳的讀書筆記1杜甫始終希望能夠出世做官,在長安時,他廣泛結交名流,擴大自己的名聲,奔走于權貴之門,還經常向達官顯貴們投贈詩稿,希望得到他們的賞識、援引,為了獲得一官半職他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的去討好奉承達官貴人,此時的他絲毫看不出有成為那個憂國憂民的詩圣的潛質,如果他得到了官職會怎么樣呢,也許歷史上會出現一位平庸的官員和詩人。如果他在向皇帝敬獻三大賦后得皇帝賞識而平步青云,成為寵臣,住在華麗的庭院,衣食無憂,也許他的詩作就只有《天狗賦》《雕賦》這些阿諛奉承,粉飾太平的詩了吧!而反映人民疾苦的詩也就不會出現了。那個無時無刻不在為人民著想,無時無刻不在為人民擔憂的人就會消失,也許正是他的不得志,窮困潦倒成就了他。安史之亂的開始,也標志著杜甫流亡生活的開始。他自己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看到國家滿目瘡痍,百姓民不聊生,官吏兇殘可憎,他的詩歌內容產生巨大變化。他同人民一起感受著失去國土家園的痛苦。他積極號召人們奮力進行征戰,以保衛國家民族的安全。他寫詩悼念為國捐軀的士兵。他同情人民,大力揭露濱役給社會造成的黑暗景象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組詩六首。在寫三吏這組詩,杜甫的心情十分復雜。對于維護國家統一的戰爭他堅決擁護。百姓為支持這場戰爭作出了慘重犧牲,他又極為同情。正是因為杜甫是一個愛國又憂民的詩人他才會有矛盾復雜的心情。接近晚年的杜甫在孤苦伶仃,窮困潦倒,甚至自己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的情況下,仍想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仍為“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而哀嘆“天地終無情”,仍為“積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塌然摧肺肝”。一個自身難保、未老先衰的人卻總是關懷著國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他將自己完全融入到百姓之中。從這本杜甫傳中可以看出杜甫為國家憂愁,為人民憂愁,并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他一開始考慮的是自己的仕途,甚至不惜為此阿諛奉承,但即便如此他依舊沒能如自己所愿的成為一名官員。可也是因為這樣他才有更多的機會和百姓接觸,了解老百姓的疾苦,從而寫下那些憂國憂民的詩篇。可以說杜甫是在苦難中成長起來的,在苦難中他的善良、忠誠、關懷天下的心態被激發出來,他的眼界開闊起來,不再是只盯著自己的仕途,他渴望國家統一,他同情在戰亂中流離失所的百姓,他痛恨不管百姓死活的統治者,他用詩歌來記錄當時的實情,表達自己的感情。我認為不能說是苦難成就了杜甫,而是他在苦難中成長起來。因為只有內心善良的人在看到國家破碎,人民流離失所時才會去關心,去為他們吶喊,如果一個人本身就是一個自私冷漠的人,當看到人民生活凄慘時只會保持冷漠,更何況杜甫當時自己的生活也很艱難。杜甫在自身狀況十分糟糕時依舊不忘國家人民,是因為他將關懷國家人民作為自己的責任,他認為那是他理應做的事,早期他希望做官是為了輔佐君王治理天下,后來他的詩是另一種方式的心系天下。不論成功與失敗,始終抱著早年立下的志向,用生命去做最值得的事,我想這就是杜甫的詩能流芳百世的原因。杜甫傳的讀書筆記2以前讀人物傳記,總覺得書寫得單調,不能引發讀者深刻的興趣。但我得否認讀完《杜甫傳》有這樣的感受,他是一個詩人,出生于大唐開元盛世,而自中晚唐開始,唐由安史之亂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實地記錄了安史之亂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歷史過程。讀杜甫的一生,是讀一個偉人的傳記,是讀一段令人心痛的歷史,亦是一場文化之旅。杜甫一生漂泊不定,開元時,他幾乎游遍祖國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巔發出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心壯志,年壯時也同盛唐文人一般應試求取功名。后來,他困守長安達十年之久,這是他一生中最難堪回首的歲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亂開始,長安淪陷。不幸的是,憂國憂民的杜甫被叛軍所俘,因他不肯為叛軍賣命,受盡了非人的折磨。一個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幫助下從牢中逃了出來,他幾乎是歷盡艱辛,才逃到鳳翔。然而“福不雙至,禍不單行”,五月拜左拾遺,因上書營救好朋友房琯,而觸怒了肅宗,被貶于四川。公元前,他前往四川依附節度使嚴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個破舊的草堂里,曾經一度在嚴武的幕下任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等職,所以后來人們稱他為杜工部。他長期沉淪于下層,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抱負。他親身體驗了安史之亂之時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兇殘,以及親人的悲歡離合,他把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詩中,杜甫最為著名描寫民間疾苦的作品,人們耳熟能詳的是“三吏”、“三別”,他對自己貧困潦倒的哀嘆和對國家的深刻思考結合在一起。暫且不說杜詩之精粹,我認為杜甫能夠深深打動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善心。“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動的是“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擔起所有的苦難。他這樣博大的胸懷以及寧苦己身而利國利民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尊重,不值得我們學習么?杜甫并不完全是嚴肅的,他也有風趣的一面。絕句漫興九首中對于惜春之情,反用惱春、怨春的口氣道來,別有特色。更難的可貴的是,杜甫善于發現賢才,我想其若是知曉自己仍能為國效力,也當是會“白發生黑絲”的吧!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無愧于獨立天地之間的詩圣之稱。讀完《杜甫傳》,深深地感動,在因雨而顯得略微清冷的天氣里,心依舊有一股暖流涌動。杜甫傳的讀書筆記3杜甫,應該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唐代詩人。他的詩歌把社會現實與作者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達到思想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也代表了唐代詩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詩歌被當代稱為“史詩”《杜甫傳》的作者馮至自幼熱愛杜甫,無論在什么時期,他都沒有停止對杜甫人生的思考。就是他在思考中的節選。初到長安,杜甫漫游時代時的豪邁之情還未消逝,但與社會現實的接觸漸多,豪邁之情也被一種心理矛盾漸漸替代。由于政治正顯露出日趨腐化征象,杜甫這種矛盾心理也更加濃烈,心中的無奈也愈甚。經過這十年的磨礪,使他的詩風形成沉郁頓挫的風格。安史之亂的開始,也標志著杜甫流亡生活的開始。這幾年的流亡生活,也讓杜甫更加貼近百姓,更加同情民間疾苦,使其是個充滿憂國憂民的情懷,展現當時社會狀態、政治形勢,表達了人民的情緒與愿望。當時的社會、政治環境毀了杜甫又成就了杜甫:毀了他的仕途和夢想,卻成就了他的詩歌和他在中國詩壇中不可磨滅的地位,猶如鳳凰涅盤般重生!從官宦世家的公子到為在長安謀職而不擇手段的小吏;從周游四方的游士到內心矛盾的無奈詩人;從只為個人忙碌的士人到憂國憂民的沉郁詩人,杜甫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進入“詩圣”,一步步邁向人民,一步步走出內心困頓轉而進入民生之境。杜甫,一位帶有傳奇色彩的愛國詩人,一位萬方多難成就的詩圣!杜甫傳的讀書筆記4前些時候讀馮至先生寫的《杜甫傳》一書。書寫得平實可信,敘述誠懇而質樸,沒有一般傳記作品常見的毛病,比如過多的抒情和哲人式的評價,以至淹沒了傳主本身的生命歷程和品格風貌,讀者看到的只是傳記作者用自己的思想和情緒對傳主的闡釋和渲染,正所謂“喧賓奪主”,傳主本人的生平、情懷、遭際、作為,反而被敘述之外過多的虛飾之詞遮蔽了。我讀《杜甫傳》之前,也有一點擔心,作者會不會對一位偉大詩人投注過多的贊美,而忽略了對他平生經歷包括性格弱點的翔實敘述?杜甫作為詩人的偉大是人所共知的,我想了解作為普通人的杜甫的平凡實在的一面。讀罷全書,我覺得這是一本樸素誠懇可信的書,我讀到了一個偉大詩人的平凡之處,也從這平凡之處更感到了他的不容易,他的偉大,在那遍地烽火、國破家亡的苦難歲月,一個人能活下去已屬不易,而他一邊受苦、逃亡,一邊憂患天下,還要苦苦鍛造詩歌,像收養孤兒一樣收養和安頓每一個文字,一個強盛的王朝終于無可挽回地衰落了,而他,骨瘦如柴的他,無家可歸的他,卻以一行行凝著血淚的文字,打造了一個不朽的詩的王朝。這是一顆詩心對另一顆詩心的深摯觀照,這是一個詩人對另一個詩人的遙思和憑吊。詩或許也是一種藥,在多數情況下,詩人和他的詩并不能改變社會的命運,甚至詩也并不能改變詩人的命運,或許是詩不如藥的地方,但詩是另一種藥。至少,詩人在寫詩的時候,詩撫慰了他孤寂的靈魂,他籠罩在詩的情緒里,如同病人籠罩在藥的氣息和煙霧里,在這一刻他得到了天地之靈和萬物之氣的灌注和補充,隨詩降臨的精神支持了一個為某種精神活著的人。詩不像藥那么及時和有效,但偉大的詩可以穿越時空,進入很多人的靈魂,使之感動并獲得滋養。1998年夏天,我到甘肅成縣(即古代同谷縣),拜謁了城郊的杜甫祠堂,祠堂依山臨河,山仍是當年的山,是杜甫采過藥的那座山,只是山上樹木已顯得稀疏,望著山上的小徑,我想象著杜甫當年拖著老邁之軀冒雨上山挖藥的情景,他一定是憔悴瘦弱、臉上泛著菜色的,據說當時的同谷縣令對杜甫一家逃難流落此地,非但沒有給予同情和幫助,相反,這個庸俗淺薄的芝麻小官以地方土皇帝的傲慢,居高臨下地冷落和羞辱杜甫,連間小房子也不愿提供,杜甫一家只好棲身于臨時搭起的草棚里。杜甫在同谷居住三四個月,就靠每日采藥、為當地百姓治病,艱難地維持一家老小清苦的生活。一個食不裹腹、骨瘦如柴的詩人在近于乞討的艱難日子里,依然孜孜不倦、一字一句地推敲鍛打著詩歌的不朽王朝,他在同谷逗留了不長的時間,卻寫了一百多首詠同谷的詩。我和同行的友人向杜甫雕像深深地鞠躬,并將一杯杯酒祭灑于詩人面前。然后,我在祠堂外的山上,沿著一條小徑走到柏樹林中,小徑上長滿了車前草、燈心草、野薄荷、柴胡、前胡等草藥,我想,這些藥或許都被杜甫當年采過,它們的種子一代代延續下來,我聞到了苦澀芳香的氣息,正是杜甫當年聞到過的那種氣息。是的,一千多年了,或者再過幾千年幾萬年,藥的氣息不會改變,它繚繞人世的疾病和痛苦,它使短暫的人生與無窮的自然久遠的歷史發生深刻的聯系。我采了一枝薄荷夾進隨身攜帶的杜甫詩選里,杜甫采過的藥和杜甫寫下的詩又在一起了,詩與藥見面了,它們彼此呼吸著對方的苦香……杜甫傳的讀書筆記5馮至的《杜甫傳》一書,是在準備開課時偶然尋得。開課的課題是杜甫的《石壕吏》,詩中的杜甫猶豫、徘徊,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記錄下了石壕村中發生的抓壯丁一事。不了解杜甫的一生,何以讀懂“三吏”中的這一首,又何以走進杜甫的情感深處呢?于是,這本《杜甫傳》便成了不得不讀的一本書。講到杜甫,總要同時想起李白。李杜二位大詩人之間的區別,《滄浪詩話》中已一言以蔽之一一“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郁”。從我的主觀角度看來:于人,更認同青蓮的飄逸豪放,于詩,則更欣賞少陵的沉郁頓挫。“沉郁頓挫”這四字評語,正是杜甫一生的艱難苦恨在詩句上的投影。從外部環境來看,杜甫生不逢時,中國正從歷史的最高潮滑向低谷。但國家不幸詩人幸,亂世中的顛沛流離,讓杜甫吃盡了苦頭,卻給中國文學史獻出一位詩圣。然而從更深層次可以看到,杜甫的人生悲劇和藝術成就來自于文人生存的依附性與詩人思想的獨立性之間的互相擠壓。這不僅是杜甫,也是中國古代大多數文人苦苦掙扎的根源。長安十年,杜甫是矛盾的,既羨慕自由,又渴望官職。在唐代政治日漸走下坡路,人民不斷被剝削的時候,杜甫開始關注民生。安史之亂讓李唐王朝一蹶不振,杜甫的被迫流亡讓他擁有了接觸民眾的機會。然而,等他又回到皇帝身邊時,他的詩變得“充滿了初唐以來應制詩、奉和詩一向慣用的詞藻,缺乏充實的內容”,但事實上,杜甫并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后來杜甫被派到華州,他才“從一個皇帝的供奉官回到人民詩人的崗位上”。從此,他開始站在人民的立場上,揭露朝廷的缺陷。不過,杜甫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視覺傳達與多媒體設計關系試題及答案
- 贈予購房協議書范本
- 贈送部分股份協議書
- 入住酒店協議書范本
- 裝備科研技術協議書
- 牧場土地用地協議書
- 協議書范本簡短模板
- 腦瘤手術之前協議書
- 聯合貸款協議書范本
- 聯合投資模具協議書
- 借用品牌合同范本
- 噴灑除草劑安全協議書(2篇)
- 2025年4月自考00015英語二(13000英語專升本)押題及答案
- LTE-V2X系統性能要求及測試規范
- 2025年北森題庫測試題及答案
- 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陸上風電工程標桿造價指標(2023年)
- 2025年美容師初級技能水平測試卷:美容師美容護膚實操技能試題匯編
- 茶館里的政治:揭秘《茶館》背后的歷史
- 跨學科實踐活動5探究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魯教版下冊
- 輔導員工作手冊
- 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演練方案(附總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