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限塑令調查報告_第1頁
關于限塑令調查報告_第2頁
關于限塑令調查報告_第3頁
關于限塑令調查報告_第4頁
關于限塑令調查報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限塑令調查報告

一、研究課題

關于“限塑令“的調查報告二、調查項目:從2008年6月1日開始,國務院頒布的“限塑令正式開始”生效。對市場上,“限塑令”的實施情況進行調查。三、課題背景簡要說明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向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下發(fā)《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鑒于購物袋已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并將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四.調查對象

雉城鎮(zhèn)范圍內各大超市售貨員、菜市場小販及周圍居民點部分居民。

五.研究目的

國家實行“限塑令”,其目的是為了限制和減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

我們想通過這次調查知道群眾關于“限塑令“的看法。

六、調查時間:2010-8-25日8:00~~15:00

七、調查人員:湖州十二中七年級(11)班宋周長興二小六年級趙周若凡

八、調查方式:口頭詢問及查找資料等方式

九、綜合信息反饋

(一)、超市和商店

我先來到了華潤超市,問過幾個營業(yè)員,關于限塑令的事,大家都說早實行了,現(xiàn)在顧客要塑料袋得自己掏錢買,小袋0.1元一只,中袋0.2元,大袋要0.3元一只呢!每天用塑料袋的人還是有不少,聽了這話我心里有點失落。當被問及是否知道限塑令時,絕大部分表示知道,只有極個別表示不清楚。有大約80%支持這一政策并認為此舉對環(huán)境保護十分有利;不支持者認為此政策可行性不大,不好執(zhí)行。理由主要是此舉會對消費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要想從根本上斷絕塑料袋的生產,難度挺大,因為大大小小的加工點在中國數(shù)也數(shù)不清;其次是給商家和顧客帶來很多不便。

各商店對是否收費問題持保留態(tài)度,主要是看物價局的規(guī)定。除少數(shù)商店不清楚此政策外,大部分都在積極聯(lián)系生產符合規(guī)定的塑料袋廠家。

部分商店還建議消費者使用環(huán)保購物袋(布袋)或竹籃類購物并愿意與消費者共同承擔購買此種購物用品的費用;同時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小宗物品時盡量不要再索要塑料袋。下面是調查情況一覽表:提問各超市回答中百華潤歐尚浙北伽得利1、你們知道有限塑令活動嗎?知道知道知道知道知道2、你們開展活動多久了?六月一日起六月一日起六月一日起六月一日起六月一日起3、你覺得這項活動開展以后,你的工作有沒有什么改變?

(二)塑料袋批發(fā)市場我們在龍?zhí)稙撑l(fā)市場看到,為了“不給自己找麻煩”,一些專門批發(fā)塑料袋的商販也開始“轉變思路”,原先放在攤前的各種顏色的超薄塑料袋已經蹤影全無,取而代之的是可降解的厚塑料袋。

在兩處攤位前我們看到,其中一家雖然還有一些各色的超薄塑料袋,但比以前已經少了很多。“雖然現(xiàn)在我們還沒聽到消息到底讓不讓賣,但已經不敢多進貨了。”這名攤主介紹說,雖然以前批發(fā)塑料袋給自己帶來的收入還不錯,但現(xiàn)在國家有規(guī)定了,所以,自己也只能改變思路,不會“頂風作案”。

和這個還存有少量超薄塑料袋的批發(fā)商比起來,另外一家專門批發(fā)環(huán)保購物袋的商家似乎“禁塑”得更為徹底。“價錢確實是比以前貴了,但這種明顯比以前那些厚不少,用著也結實啊。”對于一些想要批發(fā)塑料袋的人,女攤主忙著解釋。在她看來,自己這也是變相地宣傳環(huán)保,讓大家更接受環(huán)保塑料袋。

(三)農貿市場批發(fā)的忙著“轉變思路”,使用的等著“靜觀其變”。和塑料袋批發(fā)商對于“禁塑”的重視比起來,我們在各農貿市場所看到的情況,卻是大相徑庭,而對于已經實施“禁塑令”的說法,小販們也并沒放在心上。顯然,農貿市場成了“禁塑”的盲區(qū)。

下午,我們在中心場里看到,由于正是買菜高峰段,小商販們都是忙個不停,而就掛在攤位前的塑料袋也被他們一個個免費送給顧客裝東西用。“在調查過程中,一隊員問一名攤販:“今天不是不讓送免費塑料袋了嗎?”該攤販回答:“我這是方便老百姓啊,不給塑料袋他怎么買菜呢?”采訪菜場管理人員是了解到,因為現(xiàn)在每個塑料袋兩毛錢,但為了這兩毛錢,他們往往要向消費者解釋半天,仍有人不理解。還有消費者聽說塑料袋要另外收費,竟扔下已經稱好的菜揚長而去。

隨后,我們走訪了海興橋菜場、北門菜場和倉前街菜場等幾家農貿市場發(fā)現(xiàn),對于即將實施的“禁塑令”,小商販們都沒太當回事。十在這次調查中發(fā)現(xiàn):

(一)、環(huán)保袋的好處

使用環(huán)保袋有很多好處有很多,使用環(huán)保袋,即減少塑料袋的使用可以大大減少白色污染;而且環(huán)保袋的使用壽命比塑料袋長,最重要的是環(huán)保袋可以循環(huán)使用。相比塑料袋使用壽命短而且不易被降解,環(huán)保袋好處多多。

(二)、購買塑料袋的原因

超市有償提供的塑料袋價格在0.1~0.3元之間,環(huán)保袋的價格則在3~5元之間。一次購物,人們所需用塑料袋的個數(shù)在2~5個之間,用環(huán)保袋一般是一個就夠了,少數(shù)買的多的顧客,需要2~3個。由于“限塑令”實施不久,人們購物還未養(yǎng)成自帶的習慣,如果去購物時沒有自帶環(huán)保袋或塑料袋,使用塑料袋的價格在1元左右,而再購買一個環(huán)保袋需要花3~5元。這是少數(shù)人依舊使用塑料袋的主要原因,因為忘了帶而買環(huán)保袋,反而提高了購物成本。而且環(huán)保袋不方便對購買的商品進行分類,往往是把所有商品都混雜的放在一起,如果購買的商品較多,很容易造成一些商品的變形。

以前塑料袋不流行的時候,人們習慣于用籃子、布袋購物,也沒覺得不方便。但也要確實認識到以前商品的種類不如現(xiàn)在的繁多,人們的購物需求不同。現(xiàn)在的人,往往習慣于把幾天內所需的商品一次性買齊,所以環(huán)保袋的設計上也需要改善,并不是越大越好。

(三)、環(huán)保意識的強化

相較于“限塑令”實施之前,超市中人手塑料袋的情況,現(xiàn)在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從我們調查的情況來看,57個被調查者中有38個使用自帶的購物袋,即,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消費者群體至少下降了6成。有些沒有攜帶環(huán)保購物袋的市民在購買小件物品或少量物品時,也都已經不再用塑料袋盛裝,他們會選擇手捧,或懷抱的方式

從這些現(xiàn)象來看,人們已經意識到塑料袋帶來的危害,雖然長久以來的習慣不能一下子改變,但是會有意識的去減少使用塑料袋改用環(huán)保袋就已是一個好的開始,我們有理由相信塑料袋會漸漸退出人們的視線,也會有更好的代替品出現(xiàn)。

(四)、“限塑令”施行中的阻力

和超市嚴格執(zhí)行“限塑令”相比,菜場執(zhí)行情況要差得多。由此可見,在超市商場以外的農貿市場以及水果攤位,“限塑令”并沒有起到很強大的“限塑”作用。

“限塑令”不“限塑”并不能夠說明“限塑令”不適合現(xiàn)實情況的需要,反而更能夠體現(xiàn)出環(huán)境對“限塑”的需要以及“限塑”從硬性規(guī)定到人們自覺執(zhí)行之間的距離。

(五)、減少施行阻力的措施解決問題的方法總是與問題同時產生。要使“限塑令”施行過程中的阻力減少,我們通過這次調查,總結出了幾點:

1.繼續(xù)加強對“限塑令”的宣傳,使限塑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2.從總體上加強環(huán)保意識,不僅僅是在使用塑料袋上;

3.要依法治國,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

4.從生活習慣的各個方面出發(fā),制造更便利時尚的環(huán)保購物袋;

5.鼓勵各個事業(yè)單位施行不違背于“限塑令”的實際措施,等等。

十一、總結:

據調查,我國每天對塑料袋的使用量超過三十億個。其中,超市塑料袋用量達40萬噸,是一次性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最多的場所之一,雖然商務部規(guī)定: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從6月1日開始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也不得銷售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塑料購物袋。但是超市以外的百貨商店、菜市場、水果攤的塑料袋用量是超市的三倍,而生產這些塑料袋平均每天需要消耗的石油至少13000噸。這些塑料袋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成為“白色污染”的禍首,嚴重危害了自然環(huán)境衛(wèi)生。有償使用塑料購物袋是提高公眾環(huán)保意識的手段之一。

根據有關專家測算,“限塑令”的實施將使塑料袋的使用量減少至少三分之二。有專家表示,我國實行“限塑”,是利用經濟手段治療人們的白色污染“依賴癥”,最終實現(xiàn)由“限塑”到“禁塑”。而現(xiàn)在需要做的,一方面是通過宣傳教育,讓老百姓把自覺摒棄塑料袋變成習慣。另一方面,還是要找到既能兼顧百姓生活便利,又環(huán)保的塑料購物袋替代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