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必修三 文化生活-第九課-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第一框_第1頁
高中政治 必修三 文化生活-第九課-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第一框_第2頁
高中政治 必修三 文化生活-第九課-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第一框_第3頁
高中政治 必修三 文化生活-第九課-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第一框_第4頁
高中政治 必修三 文化生活-第九課-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第一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英國首相丘吉爾曾說過:“我寧肯不要印度,也不能沒有莎士比亞。”撒切爾夫人曾說,中國現在還稱不上一個強國,因為中國的文化還不具有影響其它國家的力量,中國只出口電視機,而不是電視節目和思想觀念。——上海世博會是全球性展示國家實力的文化盛會,遍覽世博會各個國家展館,在感受文化差異性的同時,也明顯感覺到各國家之間的文化差距。一流的文化強國展示的是國家精神和國家意志;二流強國借助現代高科技講述了一個動聽的故事;三流國家大多炫耀的是傳統文化符號;四流國家大多販賣的是旅游產品和各種紀念品。第九課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國唯一的出路是自己認錯,全心全意學習西方。我們必須承認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質上機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識不如人,文學不如人,音樂不如人,藝術不如人,身體不如人,肯認錯了,方肯死心塌地去學人家。“中國立國數千年,禮義綱紀,云為得失,皆奉孔子之經,若一棄之,則人皆無主,是非不知所定,進退不知所守,身無以為身,家無以為家,是大亂之道也。”要“冒萬死以力保舊俗,存禮教而保國魂”。“全盤西化”論文化復古主義代表人物:胡適代表:康有為“中國這個民族是“又愚又懶的民族……”“中國立國數千年,禮義綱紀,云為得失,皆奉孔子之經,……”守舊主義封閉主義結論:

在文化建設中,必須處理好繼承、借鑒與發展的關系。奉行“全盤西化”論和“文化復古主義”都不能產生中國的先進文化(一)中國文化復興的必然選擇1、中國先進文化的求索民族虛無主義一.中華文化復興的必然選擇1.中華文化復興的探索:

“全盤西化論”、“文化復古主義”

2.中華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轉折點是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3、誰能擔負民族復興的使命?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4.實現文化強國夢的必由之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含義:在當代中國,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意義: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才能繼承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和吸收人類文化優秀成果結合起來,使悠久的中華文化煥發新的生機,實現文化強國夢A、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B、基本特征“三個面向”,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C、本質和核心社會主義文化(一)發展當代先進文化(中特社文化)1、中特文化的基本內涵(是什么)(一元化)“面向現代化”就是文化建設要為經濟建設和政治建設服務;“面向世界”就是文化建設要著眼于世界前沿、體現時代精神,廣泛汲取國外一切優秀文化成果,同時要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建設的成就;“面向未來”就是文化建設要著眼于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勇于開拓創新,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在思想精神和知識水平上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核心價值取向。只有堅持這一價值取向,中國先進文化才能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并始終保持生機與活力。離開了這一核心要求,在理解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性質和各項要求時就容易出現偏頗。“民族的”即民族性,就是要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文化傳統。就是要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既吸收和借鑒同外一切優秀文化成果,又保持中國風格、中國特色和中國氣派。“科學的”即科學性,就是文化建設要遵循自身的發展規律,正確反映自然、社會的發展規律。“大眾的”即大眾性,就是既要領先廣大人民群眾,又要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境界。(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含義:是建設先進文化之路;是科學發展之路;是強基固本之路;是以人為本之路;是改革創新之路。(是什么?見教材P98))原因: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是由我國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和黨的性質宗旨決定的;是由繼承和創新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的要求決定的;是由我國文化自身發展規律和人民群眾根本意愿決定的;是由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實需要決定的。。(為什么?即決定因素)怎樣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1)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建設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為此,就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促繁榮。(2)關鍵是要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3)最重要的是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4)建設文化強國,必須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全面發展。(P100)2、為什么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重要性:(1)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先進的健康的文化對社會的發展起巨大的促進作用。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有利于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提高公民政治素質。(2)優秀文化能豐富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養,促進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3)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有利于全社會形成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4)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進而實現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必要性(1)見教材p96最后(2)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3))是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必然要求。(4)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二、建設社會主義文強國的必由之路3.如何實現建設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1)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建設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2)關鍵是要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為此,需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3)最重要的是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4)建設文化強國,必須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全面發展。(P100)………………4.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與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分別是什么關系?文化與強國關系: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宏偉目標。道路與強國的關系:(1)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2)兩者是路徑和目標的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實現中華文化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美國中國人口(億)313.5博物館175003200圖書館166003223報紙100231937刊物110009851出版社37000581電視臺、電臺11200(電臺10000;電視臺1200)3242美中兩國文化發展主要數據比較三、我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向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前進,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力。為此,需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1、必要性2、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含義表現(1)含義:文化自覺,是對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正確把握、對發展文化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文化自信,來自于對時代發展潮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深刻把握,來自于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2)表現:這種文化自覺和自信,表現為對中華文化發展前途充滿信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充滿信心、對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充滿信心。

文化自覺主要指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在文化上的覺悟和覺醒,包括對文化在歷史進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正確把握,對發展文化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