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匯編山東省議論文閱讀83篇(2003—2019)有些苦難是可以避免的趙宗彪①唐僧師徒一個個都在苦水中泡過,取經路上的日子也是風餐露宿,饑寒交迫,險象環生,苦海無邊。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好像只才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上間又有幾個?太自信。,,②我們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奇怪的想法,就是“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就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好像只有苦難才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嚯y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人的精神。但太多的苦難,也能毀滅一個人的所有尊嚴和自信。孟子說,大丈夫必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但能夠做到的,人世間又有幾個?太多的苦難,只會剝奪生命的質量,摧毀人的意志、自尊、理想和信念,而只有極少數有大志而且意志特別堅韌的人、才華特別豐富的大才、奇才,才有可能逆水而上,成就夢想。③唐憎的苦難,同成就他的事業并無必然聯系。他如果小時候有天倫之樂,未必就不會讀書。孫悟空有七十二變,一個筋斗能翻出十萬八千里,這些不是因為苦難才得來。而是他拜須菩提祖為師,在環境優美的須彌山學習十一年的成果。孫悟空的苦難,那是壓在五行山下的五百年。這苦難給他帶來了什么?是馴服、奴化、忍耐和逆來順受。在五行山下的時間里,孫悟空的法術并沒有提升,只是不羈的精神目漸消磨,活躍的創造能力逐步萎縮。④孫悟空的苦難締造者,嚴格說來,是玉帝本人,孫悟空雖然出身寒微,但畢竟有能力有水平。但玉帝和他所創造的天庭,卻大材小用,只讓他當個馬夫。后來雖說封了齊天大圣的空頭街,卻又不給他相應的待遇,連一張蟠桃大會的入場券都沒有,誰能咽得下這口氣?即使沒有孫悟空出現,遲早會有張悟空、李悟空、王悟空等來叫板。沙僧原本是玉帝的侍衛官,職官是卷簾大將,卻只是因為打碎了一只琉璃盞這樣的小過失,竟然要下凡做妖怪,每七天還要飛劍穿胸百余下。比起孫悟空的打碎天堂的所有殿堂廟字、亭臺樓閣、瓶瓶罐罐來,簡直是不值一提。盡管沙和尚沉默寡言,但他心里會平衡嗎?⑤盡管苦難來了,我們必須毫不遲疑地面對,但我們能否分析一下,哪些苦難是可以避免的?司馬遷能寫出偉大的《史記》,不是因為漢武帝對他實施了宮刑,而是他本來就有理想有才華。否則,就難以反證,歷史上受到宮刑的人那么多,為什么卻僅有一部《史記》?“吹盡狂沙始到金”,是因為首先有金,否則,狂沙吹盡,還不照樣是狂沙?⑥任何人為的苦難,對人類而言,都是噩夢。⑦如果因為極少一部分的人在苦難中依然作出了成就而歌頌苦難,那就是自欺欺人。歌頌苦難,鼓勵苦難,懷念苦難,而那些苦難的制造者們,卻由此可以逃避懲罰而變成恩主,這不正是他們所希望的最好結果嗎?⑧孫悟空們在一個個的苦難面前堅持下來了,但原先那個充滿靈氣和自由思想的精靈,卻如泥牛人海,一去不復返了。生龍活虎的孫悟空從壓在五行山下的時候起,即已死了,(選自《今晚報)2019-04--28,有刪改)14.簡要分析第②段的論證思路。(3分)這一段以道理論證為主。開頭先引用名言和名句,引出作者要批駁的錯誤觀點,然后既引名句分析它的難點,再具體分析苦難于常人就是災難,只是極小數偉人才可能脫穎而出。由此表明自己成功不需要苦難鍛煉的觀點。15.分析第⑤段的論證方法及其作用。(4分)本段使用了舉例論證(擺事實),用司馬遷寫《史記》的事實證明并不是苦難讓他成功,沒有他遭受的苦難,他也會成功。事實勝于雄辯,論證說服力不言而喻。16.第⑦段能否刪掉?為什么?(3分)不能。補充強調苦難中有人作出成就,但絕不能因此為苦難歌功頌德。這是對前文論述的一個補充,使論述觀點更全面,更易于讓人理解接受。(2019山東濟寧)找到自己的“燃”點宋威①“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創意”……不知不覺間,“燃”成為流行詞。什么是“燃”?雄渾激越的音樂、緊張刺激的賽事、精彩紛呈的電影、振奮人心的演講……某種意義上,令人熱血沸騰、激情澎湃的事物,都可喻之為“燃”。②人們欣賞“燃”、點贊“燃”,正因“燃”代表著一種昂揚向上的狀態,洋溢著一種積極進取、充滿陽光的精氣神。有人說,一個人就是一種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燒,就是能量的充分釋放?!炯住康拇_,相較于通過外在刺激獲得短暫的亢奮或一時的熱情,一個人只有點燃內心的火焰,才能讓“燃”的狀態恒久持續,進而迸發源源不斷的力量。③如果心不想走,腳就不會出發。狀態能否“燃”起來,取決于心靈的溫度。生活中,一些人曲解“平淡是福”,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種;一些人自詡“無欲無求”,不重過程、不問結果,在得過且過中沉淪;一些人自以為“聰明絕頂”,偷奸耍滑、華而不實,變得左右逢源、八面玲瓏;一些人盲信“佛系人生”,凡事“意思意思”就行,失去了進取的意志。種種頹靡狀態,皆因心態消極、意志消沉?!坝欣硐氲娜?,生活總是火熱的”?!疽摇竣軐嶋H上,人和萬物一樣,都有自己的“亮度”。即便是再平凡的個體,也有“燃”起來的可能。就像魯迅先生所說,“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如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爱敶薰秉S大發只是一名普通村支書,卻立志“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歷時36年,終于帶領村民修成了一條繞三重大山、穿三道絕壁的萬米水渠。“守島英雄”王繼才只是一名民兵哨所所長,卻堅守開山島32年,無論刺骨的寒風還是常年的孤獨,都不曾讓他退縮。狀態的“燃”與否,無關職位高低、權力大小。站穩自己的位置,扛起自身的責任,哪怕只是微光,也能燭照一方。⑤“燃狀態”,也并不必然意味著鮮花和掌聲。相反,還可能伴隨著苦、累、痛,包含著責任、擔當、付出?!颈孔卟怀觥笆孢m區”,吃不了苦頭,邁不過溝坎,一遇困難挫折便垂頭喪氣、滿腹牢騷,這樣的人,是難以葆有持久熱情與動力的。不禁想起一部記錄真實創業故事的電影《燃點》。影片中,創業者們向著自己的目標奮力進發,有的忙到抽不出時間見家人,有的每天睡眠時間少得可憐,有的事業墜入低谷……盡管充滿痛苦、迷茫、徘徊,但他們都有著自己的“燃點”,有著為夢想不懈打拼的激情。一個人要想活成自己理想的樣子,不正需要這樣的奮斗姿態和價值追求嗎?⑥哲人有言,“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狈e極進取、不懈奮斗,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讓自己“燃”起來吧。(選自《人民日報》,2019年2月13日)(1)閱讀全文,根據提示填空,完成對本文論證思路的梳理。提出論點:A__________第①段:“燃”的內涵第②段:“燃”對人生的意義論述論點:B__________第③段:C__________第④段:再平凡的人也能“燃”起來第⑤段:D__________總結論點:第⑥段:“燃”起來吧,不要辜負生命(2)下面這個句子,是從原文中摘出來的,如果還原到文中去,放在【甲】【乙】【丙】哪一處更合適?請簡述理由。心中揣著一團火,銳氣才不會散,腳步才不會停。(3)請從鄧稼先、聞一多兩人中任選一人,結合所學課文概述其相關事跡,為本文補寫一個事實論據。不少于80字?!緟⒖即鸢浮俊痉治觥窟@篇文章前兩段引出中心論點:一個人只有點燃內心的火焰,才能讓“燃”的狀態恒久持續,進而迸發源源不斷的力量。然后具體論述了怎樣讓自己的狀態燃起來。最后一段總結全文,向讀者了出號召?!窘獯稹浚?)本題考查論證思路的梳理。此題相對容易,從表格內容來看,其中部分內容已作出提示,所以根據表格中標注的段落序號,概括各段內容,再分析相關段落論證的中心即可。本文第一、二段在分析“燃”的內涵與意義后,提出論點:一個人只有點燃內心的火焰,才能讓“燃”的狀態恒久持續,進而迸發源源不斷的力量。接著第三段闡述“狀態能否‘燃’起來,取決于心靈的溫度?!庇糜诘谒亩胃爬▋热菹嗤木涫絹肀硎觯矗河欣硐氲娜四堋叭肌逼饋恚坏谒亩侮U述再平凡的人也能“燃”起來,根據第五段的首句,可知本段要闡述的是再苦、再累、再痛的人也能“燃”起來,原因在于他們有著為夢想不懈打拼的激情。三個段落以三種不同的人都能“燃”,論證了“如果心不想走,腳就不會出發”的觀點。(2)本題考查句子位置的判斷。甲處,前后句表述的都是“點燃自己”,而此句的中心內容是“揣著一團火”,觀點不同,此處不合適;乙處,前句引用名言,突出理想如火,能讓人生“火熱”,此句表達的是心中有火,方能促人奮進,二者觀點相同,此處合適;丙處,前后句表述的都是人生的苦痛,沒有提到“火”,與句子內容無相聯系處,此處不合適。(3)本題考查論據的補充。根據所學的課文中了解的人物事例,扣住本文的觀點,表述出其中一人的經歷即可。比如聞一多因對古代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所以不斷的研究,寫出了《唐詩雜論》等文學研究典籍。答案:(1)A.一個人只有點燃內心的火焰,才能讓“燃”的狀態恒久持續,進而迸發源源不斷的力量。B.如果心不想走,腳就不會出發C.有理想的人能“燃”起來D.再苦、再累、再痛的人也能“燃”起來(2)乙處;作者在此處引用名言,指出人生因為有了理解而火熱。這個句子將理想比作“一團火”,生動形象地表述出人生因為理想而有了奮斗的動力。是對前句的有力支撐。(3)示例:聞一多先生因為對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史產生的濃厚的興趣,足不下樓,廢寢忘食,完成《唐詩雜論》《楚辭校補》,結出累累碩果。(2019山東淄博)煥發自省的力量①“吾日三省吾身”“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自古以來,我們的先賢在修身養性、練達自身等方面,都十分重視自省的力量?,F實生活中,唯有自省,人才會變得克已謹慎,不斷反思審視自身的過失,真正去糾正錯誤、解決問題,避免小過失發展成大錯誤。②自省的力量,首先在于可以“”。古人云“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極言自省是修身養性、提升境界的重要方法?!妒勒f新語》載,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為鄉里所患,與蛟、虎并稱為“三害”。周處射虎殺蛟三日不見,鄉人以為周處死了互相慶賀,周處回來后聽到鄉鄰相慶,才知被鄉鄰憎惡,乃“有自改意”,由此棄惡從善,“有文思,志存義烈,言必忠信克己”。今天,我們講自省,對思想、工作、生活點滴及細節予以檢視,客觀地看待自我,清醒地查找不足,其意義并非止于懺悔,而在于超越自我,促進自我認知、自我完善,不斷喚醒善意良知,不斷升華人格。③自省的力量,還在于能夠“達人”,“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桐城六尺巷這一古今佳話從一個側面告訴我們,凡事首先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付諸改正的行動,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事當前,我們首先反省自的錯誤,對方多半就會有正向的反應,即便一時沒有也報之以寬容,很多問題就會在無形中化解了,對于一個社會來說,每個人都能喚醒自省意識,煥發自省力量,就會形成向上向善的良性循環,重品行、講道德、守規矩就會蔚然成風。④“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鄙朴谧允〉娜烁挥腥烁聍攘Γ朴谧允〉拿褡迨艿绞廊司粗亍L幧憩F代社會,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反躬自省自身的規則意識、道德品行、言行舉止,在自省中知敬畏、受警醒、明方向、我們就將在不斷自我約束中實現自我完善,進而共同提升社會文明的水平。13.從下面兩個詞語中選一個填入第②段空白處,你認為哪一個最恰當?說說理由。(3分)A.正己B.立己我選A項理由:“正己”含有主動改正、修正錯誤的意思,是本段的分論點,后面舉周處的例子正是為了論證“正己”觀點的。14.對本文中心論點概括最準確的一項是(A)(2分)A.一個人,只有能自省,才能做到克己,才能不斷反思自身,改正錯誤。B.善于自省的人才富有人格魅力,善于自省的民族才受世人敬重。C.自省的意義并不止于懺悔,更在于超越自我,促進自我認知、自我完善。D.我們要自省,在不斷自我約束中實現自我完善,共同提升社會文明水平。15.下列課文中人物的事例可以作本文論據的一項是(A)(2分)A.《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鄒忌B.《曹劌論戰》中的魯莊公C.《爸爸的花兒落了》中的英子D.《阿長與<山海經>)中的“我”(2019山東煙臺)要善于“折疊”自己陳大笑①把51張白紙重疊在一起,厚度最多不過幾厘米。但把一張足夠大的白紙折疊51次,厚度竟然超過了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人生從來不是平鋪直敘,好比白紙一般,如何“折疊”自己,決定著人生的厚度、事業的成敗。②“折疊”是智慧的迂回。毛澤東軍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筆”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戰計劃并非如此。紅軍因為急于一口吃掉敵人,結果遇挫,被迫開始一渡赤水。紅軍在毛澤東的指揮下聲東擊西,穿插迂回,與敵人巧妙周旋,以三萬劣勢兵力牽著數十萬敵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渡赤水這一紅軍長征史上的光輝戰例。這次行動,周恩來稱之為走“之”字路。實踐證明,最近的距離不一定是直線,而看似“折疊”彎曲的“之”字路線,往往是達到最終目的的最佳路徑。成事的最高境界在于,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勝利。那些不講科學的蠻干、急功近利的“速成”,不僅難以到達成功的彼岸,還可能在途中觸礁、擱淺。像河流一樣“折疊”蜿蜒,才能避開擋在前面的障礙,實現波浪式前進。③“折疊”是生動的重復。重復是工作生活的常態,許多人都在“重復昨天的故事”,但并非所有量的積累都能產生質的飛躍。老驢拉磨般的簡單重復、機械重復,結局多是“原地轉圈”“濤聲依舊”。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曾說:“大部分人在二三十歲上就死去了,因為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則是在模仿自己中度過。”書圣王羲之的《蘭亭序》,被公認為“天下第一行書”,就是因為其中充滿著變化,所有重復的字都作了不同形態的處理。在“折疊”中創新,在創新中重復,堅持“不作尋常重復”,進行生動的重復,方能書寫出彩華章。④“折疊”是耐心的堅持。有人做過一個計算:如果干一件事的成功率僅為1%,反復嘗試100次,成功的概率竟然能達到63%。世界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但有水滴石穿的奇跡。通向成功的道路好比一場馬拉松,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一直“折疊”下去,就能“撕小口打大仗、積小勝為大勝”,把簡單做成不簡單,使平凡變成不平凡。正如英國著名小說家安東尼·特羅洛普所說:“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堅持去做,就能勝過那些艱難的大事?!雹荨罢郫B”是“折磨”的疊加。有人提出過“坎理論”,就是要過關卡,上臺階,好比爬山越嶺,上到一定高度,就過了一個坎。成功多是苦難輝煌,成長多為浴火重生。想要前進,最快的腳步是“負重”,因為“挑擔子的比散步的走得快”。走不出自己的“舒適區”,就是倒退的開始。其實,成長就是與自我的搏斗,與自我的較量,與自己較勁才能有長進。吃得苦中苦,方能有所成。敢于到吃勁崗位“淬火”,到艱苦一線“蹲苗”,在事上磨練自己,用時間灌溉自己,多挑戰“不可能”才可能超越自己,使人生不斷邁向新的高度。⑥人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把握好“折疊”的學問,付諸有力的行動,就能成就精彩人生。(《解放軍報》2018年915.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3分)16.第②③④⑤段從四個方面論證了中心論點。根據上下文,在第④段橫線上填寫合適的內容。(3分)17.第②段中主要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有何作用?(3分)18.請在第③段橫線上補充一個事實論據,(3分)(2019山東濱州)讀書的三種姿勢孫紹振①讀書的姿勢大致有三種。第一種是躺著讀,這是陶淵明所標榜的好讀書不求甚解,但是他自己并不一定實行的辦法;而大多數文學愛好者就是這樣讀得,其特點是沒有固定的目的,真所謂博覽群書。這種讀書姿勢聯系著一種態度,那就是讀著玩的,讀得順就讀下去,讀不順干脆就睡著了也無所謂。這種讀法,是一種休息、消遣,也許還是一種享受。日積月累自然也可以增長知識,豐富精神生活,領悟人生的意義。但是,除非是天賦特別好的個別人,一般人要想迅速有效地提高自己某一方面的水平,是不可能這樣輕松地達到目的的。②要真正提高自己的水平,就得采取另一種姿勢,就是要坐著讀。古人講的“正襟危坐”,不但是一種姿勢,而且是一種心境、態度,一種目的。那就是求知的態度,通常我們說求學問,為什么要說“求”呢,那是意味著追求。要追求就得認真、嚴肅,注意力非常地集中,和躺著相比,這里有強制自己心無旁騖的意味。這是最基本的一種讀書方法。大中小學的學生都不約而同地采取了這種方法。③這種方法的要領是對于書中的每一句乃至每一個字,都一絲不茍反復鉆研,甚至背誦。上下左右聯系,前后貫通思考,力求全面、準確掌握。正襟危坐的姿勢表現出一種精神,那就是鉆研,不滿足停留在表面上。一般說文字的表面是很完整的,甚至給你一種天衣無縫的感覺。如果你沒有刻苦鉆研的精神,即使坐著,也可能是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坐著讀的關鍵是開放心靈,讓它像海綿一樣吸收書中全盤的精義。古人說的虛懷若谷,大致可以形容這種心靈狀態。④這種讀書的方法雖然很好,但還不是最好。因為坐著鉆研,全盤吸收,就意味著你承認所讀的書本是絕對正確的,不包括任何錯誤的。但是這樣囊括絕對真理的書是沒有的。任何作品都免不了有某種歷史和個人的局限。毛澤東說過,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不犯錯誤,一種是已經死了的人,一種是還沒有生出來的人。對于書,也可以這樣說。坐著鉆研的時候,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你的思路是被動的。讀書是為了認識世界和人生,而這主要靠你自己在生活實踐中去體驗,書本只是一種向導和坐標。因而你要主動地用你自己的體驗和智慧去檢驗它,或者用馬克思的術語說,“批判”它。這時候,你就用不著虛懷若谷了,你也不用把書上的每一句話都當作天條,在追求真理的時候,任何的自卑感都是多余的。⑤這時,你得改變一下讀書的姿勢,當然絕對不能躺著讀,也不能滿足于坐著讀,你得站起來,也就是用俯視的姿態,把書上的東西用實際情況去檢驗,去分析,用你自己的頭腦去批判。當你發現書中所說哪怕是有一點與實際不符時,你就要揪住不放,因為這就意味著你的認識有了提高,你已經發現了問題,而發現問題往往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這就是說在這一點上,你已經比書本的作者稍稍高明了一點。這時你當然還要反復思考,但是千萬千萬不要輕易放棄,不要有任何的謙虛,這時候用得上孔夫子一句話,叫做當仁不讓。這是一個機遇,你和權威平等了,你在真理面前站起來了。也許你當時還意識不到,但是當你日后回想起來的時候你會感到幸福的,甚至你的臉上會出現無聲的微笑。11.通讀全文,指出文章題目中“三種姿勢”的含義。(2分)12.第③段中畫線句子,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并簡要分析。(4分)13.結合下面材料,聯系選文,說說你應該采用文中的哪種讀書方法。(4分)材料:習近平在(領導干部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一在中央黨校
2009年春季學期第二批進修班暨專題研討班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中引用了“學而不思則同,思而不學則殆”,他要求“領導干部要同時防止學而不思和思而不學這兩種現象”。(2019山東荷澤)鄒魯文化及圣人家風鄒魯文化是以周代兩個諸侯國魯國和鄒國為中心、以周代禮樂文化為主體、吸收融合了殷商文化和當地土著東夷文化而發展起來的區域性文化。與周秦時期其他的區域性文化相比,鄒魯文化堪稱一枝獨秀,它不但孕育了儒墨兩大顯學,引領了百家爭鳴的時代潮流,而且還具有成為中國主流文化的內在潛質。到了孔、孟生活的時代,鄒魯文化更是繁榮發達,天下領先。孔子的“仁愛”和墨子的“兼愛”,是鄒魯文化沃土培育出來的兩大愛的學說,與印度釋迦牟尼的“慈悲”并稱于世??鬃用枥L的“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領先于古希臘柏拉圖的“理想國”一百多年,比“理想國”更富有理想的神韻,兩千多年來引導和激勵著中國人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和向往??鬃雍湍臃謩e開創了儒家和墨家學派,揭開了諸子百家大爭鳴的序幕??组T和墨門弟子來自四面八方,鄒魯成為賢士出入之地??鬃油砟暾淼慕浀涑蔀閿登曛腥A文化承上啟下的樞紐,被稱為“中華文化元典”??鬃拥茏蛹昂髮W陸續編纂和創作的“四書”與“五經”并行于世。他們不僅開創并引領了一個諸子百家獨立思考、自由言說的時代,還把這個時代中國思想世界的中心舞臺轉移到了鄒魯一帶。孔子、顏子、曾子、子思子、孟子這五位圣人全部出自鄒魯,出自儒家,由此可知鄒魯文化的非同凡響。這五位圣人還有一項重要的貢獻,那就是他們對堯舜以來優良家風的傳承、弘揚并創新發展,形成了只有在鄒魯才得一見的圣人家風。鄒魯優良家風,遠承堯舜首倡的以孝悌治家的風尚,至春秋時期,鄒魯一帶的家風以好學、知禮為特點,成為當時遠近各地“聞其風而悅之”的家風典范??鬃拥氖ト思绎L由一則“庭訓”的典故可見一斑。孔子的家教具有示范效應,孔子后人從這則家教案例中提煉概括出了詩禮家風,世代發揚傳承,歷兩千五百余年而不衰。顏子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修德、好學、守禮是顏子為人的三大特點。顏子三十五世孫顏之推著《顏氏家訓》,將修德、好學、守禮的精神納入顏氏家訓,使其世代相傳,成為其家風的內核。曾子父子共同開創的曾氏家風,以孝悌、修身、耕讀為其三大特征。孟母教子有方,留下了“三遷擇鄰”“斷機教子”等傳頌后世的故事。孟子所開創的孟氏家風,無疑深受母親的影響??鬃?、顏子、曾子、孟子培育的圣人家風不以富與貴的家境為基礎,不是高不可攀,而是來自于普通的家庭。像孔子、孟子這樣幼年時孤兒寡母的單親家庭,不管生活多么困苦,只要擁有良好的母教和家風,就有機會“下學而上達”,出類拔萃,成為優異人才。待到孔子、孟子成賢成圣,光大門楣,他們的家風就直接轉換成了圣人家風。兩千多年來,圣人后裔不忘祖訓,名門望族和尋常百姓也都向往圣人家風,以圣人家風為范本,培育自家家風,形成了無數的不同類型的優良家風,傳承中華美德,培養優秀人才,改良社會風氣,塑造禮義之邦。(摘編自《光明日報》2018年2月24日11版,作者王鈞林)10.下列對本文主旨的概括,最準確的一項是A.鄒魯文化一枝獨秀。B.鄒魯文化是形成圣人家風的沃土。C.儒、墨學派揭開了百家爭鳴的序幕。D.鄒魯文化及圣人家風影響深遠。11.下列有關“圣人家風”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圣人家風受到鄒魯文化中儒家思想的非凡影響,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B.圣人家風是由五位圣人傳承、弘揚堯舜以來的優良家風,并創新發展形成的。C.圣人家風遠承堯舜首倡的以孝悌治家的風尚,在周秦時期即被各地奉為典范。D.圣人家風在當下中國依然能夠傳承中華美德,培養優秀人才,改良社會風氣。1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第段結構上領起下文,內容上明確了鄒魯文化的特點及其影響。B.第段運用引用論證,論述了孔子的“大同”社會更有理想神韻。C.第段列舉幾位圣人的家風,論述了其好學、知禮、世代相傳的特點。D.第段表明圣人家風來自于普通家庭,與家境是否富貴無關。【參考答案】10.D11.C(“周秦時期”應為“春秋時期”)12.B(“引用論證”應為“對比論證”)(2018山東日照)人生因閱讀而氣象萬千①每至世界讀書日,這樣一張照片所定格下的歷史瞬間總會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國遭受空襲,位于倫敦的荷蘭屋圖書館也難以幸免,幾乎被炸成廢墟,墻壁傾頹,磚石滿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顧敵機剛剛離去,又在尚未倒塌的書架前翻撿書籍,戰火的殘酷與讀書所展現的不屈意志,兩相對比,不僅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更給人以持久的感動。②或許,也會有人不解:戰火紛飛,還不忘閱讀,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艱難折磨得心靈枯萎,但有書香滋潤的靈魂不會.”不久前,在一家書店里看到的一則讀者留言,或許可以作為解答,對于那3名男子而言,閱讀絕非是暫時忘記戰亂的“鎮定劑”,而是勇敢面對現實,讓精神再次振奮、讓意志戰勝淚水的方法和途徑。③閱讀何以有這樣的偉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閱讀實際上會給人以兩種收獲,一種是通過讀書,知道自己原來不知道的東西;另一種是通過讀書觸發反思,知道自己本來就有的東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識,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臨國難和選擇之時,閱讀的力量就越能顯示出來,一個人的努力往往會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知識讓我們理解每一項選擇的意義,而智慧還能進一步讓人知道,自己的選擇是符合內心的,從而堅定前行的意志。④人生如果遠離了閱讀,就等于一間房子沒有窗戶。曾國藩一生飽覽群書,文章筆力雄厚,就連梁啟超都稱贊他“可以入文苑傳”。然而,即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認為自己有“三恥”,居第一位的,就是對天文和算學“毫無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為恥,曾國藩們之所以會有如此的認識,就因為他們深刻地知道,讀書“能養人精神”,書籍并非是裝點門面的飾品,與是精神的營養品。不能與書籍獨處,只會讓人生之路走向狹隘,甚至禁錮心靈;浸潤書香,才能讓我們駛向無限廣闊的海洋。⑤讀書或許并不必然導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內在的豐沛。這些年,兩季《中國詩詞大會》的冠軍,驚艷了無數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為,令人動容的,并不僅僅是武亦姝2000多首詩詞記憶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為以外賣小哥身份成功逆襲的不凡,更是因為他們身上散發的那種“閑看花開花落,漫隨云卷云舒”的從容淡定,這樣一份獨特的氣質,正源于閱讀的滋養,有句話說得好,“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云,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雹抻腥艘詾椋x書太多,容易脫離生活,其實不然,讀書不是要選離這個世界,而是要讓人擁有平視世界的眼睛,閱讀本身就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個人和書籍接觸得愈親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統一,因為他的人格復化了,他不僅用他自己的眼睛觀察,而且運用著無數心靈的眼睛?!奔人茉熵S盈的內心,又給人以豐富的生活,這恐怕便是閱讀之于人生的獨特意義。(有刪改)19.文章開頭描述了照片所定格下的歷史瞬間,有什么作用?20.閱讀第④段,用自己的話說說“曾國藩們”是怎樣的一類人。21.第⑤段運用的主要論證方法是_________,論證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觀點。22.如何理解文章題目“人生因閱讀而氣象萬千”?23.根據文章內容,結合自己的讀書事例,從一個方面談談你因閱讀而發生的改變?!緟⒖即鸢浮?9.照片描述了三名男子在戰火紛飛中仍不忘閱讀的故事激發了讀者的興趣:引出下文對“閱讀偉力”的論述;作為一個事實論據,論證了“閱讀能豐盈人的內心”20.飽覽群書、文章筆力雄厚的人;一物不知便深以為恥的人;懂得讀書“能養人精神”的人。21.(1).)舉例論證;(2).閱讀必然指向內在的豐沛,從而引起外在的改變22.閱讀能塑造豐盈的內心,又給人以豐富的生活,(閱讀可以收獲知識與智慧,讓我們理解選擇的意義,能夠堅定前行的意志:閱讀能解放心靈,讓人生之路無限廣闊;閱讀必然指向內心的豐沛,從而讓人有外在的改變)23.曾有一段時問,學業考試復習讓我忙碌不堪,心生抱怨,我讀了王開嶺的《精神明亮的人》,書中福樓拜在忙碌中依然會捕捉生活之美,這種做法深深打動了我,讓我懂得了“人可以忙碌卻不可庸碌”的道理,在忙碌中仍能享受生活的美好。(2018山東威海)向匠人致敬①氣象學家竺可楨一生記下了千萬字的日記,其中氣象方面的內容就占了較大的比例,無論到哪里,像桃樹開花了、柳樹長出葉子了、燕子從北方飛來了等,他都有記錄。而正是憑了這樣的“笨功夫”,他的《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與計算機時代把歷史資料經過整編后概括出來的世界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大趨勢,竟是同一個方向。②著名書法家沈尹默年輕時為應對陳獨秀“字則其俗在骨”的批評,他琢磨出了這樣一個“笨辦法”:每天,準備一尺見方的紙,百張;先用淡墨臨習漢碑,等寫完后,前面紙也干了,再折四格寫;最后用此紙寫行草。如此,他苦練了兩年才告一段落;后來,在北京又續練各種碑帖;直到1930年前后,才算是能穩準地運用懸腕??嗑毩?0年,沈尹默終成一代大家。③從表面上看,無論是竺可楨還是沈尹默,確乎夠“笨”夠“拙”,他們幾乎是用了一生的時間投入于自己的事業和興趣愛好。雖然,他們最后成功了,但是從投入產出的績效比看,似乎太差勁了。如果他們能夠走點捷徑,再玩些諸如自我包裝之類的花樣,不也能夠早早成名嗎?何必如此折騰自己呢!殊不知,缺少了時間的積淀,缺少了艱辛的努力,誰能保證其氣象研究和書法創作的質量?由此觀之,所謂“笨人”,那只是“明白人”的代名詞而已。事實上,只有下過“笨功夫”的人,才知道“笨功夫”的意義所在。就像作家劉震云說起外祖母,雖然身高只有一米五六,但卻是方圓幾十里割麥子的“頭把鐮”,速度特別快。她的訣竅,也是她的“笨功夫”,就是割麥子的時候腰彎下去后,就不再直起來,一直埋頭收割。因為如果直起一次腰,就會直十次。你會割割停停,速度當然就慢了。原來“笨功夫”的背后蘊藏著能動的大智慧。④是啊,“笨功夫”,不是平庸,不是呆板,更不是不動腦筋,而是對事物發展規律的尊重。一萬小時定律是馬爾科姆?格拉德韋爾的作品《異數》中提出來的,其理論核心為量的積累,可應用于所有領域、所有學科。一萬小時定律解釋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只要經過1萬小時的錘煉,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否則,不愿辛勤耕耘,總想著一蹴而就、一鳴驚人,企盼天上掉餡餅;不想憑自身努力證明自己,總想著投機取巧,那注定走投無路。⑤做肯下“笨功夫”的“笨人”,做專注于事物本身,“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人,說到底,就是要做弘揚工匠精神的”匠人“。其實,在各個領域,像這般肯下“笨功夫”的“笨人”已經成為一種稀缺資源。前不久,李克強總理在中南海親切會見世界技能大賽上取得優異成績的中國選手。他說,“質量之魂,存于匠心”,“我們要讓工匠精神滲入每件產品、每道工序,‘差不多就行’的心態要不得,以工匠精神支撐企業家精神,支撐制造強國建設。”“差不多就行”的心態,無疑是與下“笨功夫”、具“匠心”格格不入的。我們要把做“笨人”、具“匠心”與“推動中國制造和服務邁上中高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品牌走向世界”聯系起來。這不僅是李總理對中國青年寄予的厚望,也折射出甘做“笨人”、善具“匠心”的真諦。13.文章開頭從竺可楨和沈尹默的事例寫起,其作用是。(2分)14.下面哪些材料可以作為本文的論據?說說理由。(4分)材料一曹雪芹“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方成鴻篇巨制《紅樓夢》,“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材料二川航機長劉傳健在機艙玻璃突然暴碎的情況下,憑著驚人的意志力,克服高空失壓和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溫,成動讓飛機迫降在了成都雙流機場,挽救了119位乘客和9名機級人員的生命,這一壯舉被民航業界專家稱為“奇跡”。材料三當今娛樂圈出現了許多所謂的“網紅”,他們靠精心設計和包裝,網絡海量傳播,一夜成名,但在經過一段時間后,卻又都銷聲匿跡了。15.下面各項與本文表達觀點不符的一項是()(2分)A.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B.茍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C.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D.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緟⒖即鸢浮?3.用具體事例引發議論;作為事實論據,證明本文觀點。14.材料一和材料三(2分)因為兩則材料分別能從正反兩方面證明文章的觀點。(2分。大意對即可)15.D(2分)(2018山東煙臺)正義的邊界鮑鵬山①孔子不提倡以德報怨,因為這樣就等于取消了道德;但是他也反對以怨報怨,因為這樣我們就會墮落得與對方一樣。所以,孔子的觀點是以直報怨以公正來對待無良之人。②可見,孔子既反對我們對壞人無原則地好,也反對我們對壞人無約束地報復。③孔子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話:“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論語,泰伯》)對不仁的人,恨得太過分,就是禍亂。我們可以理解為:天下的很多禍亂,是由絕對道德主義者惹出來的。④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推行道德,就如同抱薪救火;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懲罰不道德,又如同以暴制暴。⑤舉一個例子,53歲的山東省威海市退休女教師李建華遭遇入室搶劫,她在身中數刀的情況下仍與搶劫者斗智斗勇。最終,那個19歲的搶劫者精神崩潰,癱倒在地,而李建華則撥打了120急救電話,讓他得到及時救治。⑥這是很感人的事件。李建華老師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表現了人性的高貴和美好。但是,在媒體報道這件事后,卻出現了爭議。有不少人認為,對于這樣的歹徒,根本不需要同情和幫助,⑦一個網友在網上的留言是:“假如我碰到這樣的歹徒,我要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吃了他的肉,砸了他的骨,吸了他的髓!”這種極其殘暴的心態,使我毛骨悚然。從不在網上留言的我,忍不住留了一句話:“你更像歹徒啊!”⑧孔子做了魯國大司寇,攝行相事,堅決推行“墮三都”a],他的學生子路被魯國執政季桓子任命為家臣,負責具體執行、可以說,墮三都的成敗,關乎孔子在魯國的政治生命。但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公伯察,竟然對季氏說子路的壞話,導致子路丟了職務,對墮三都的失敗,以及孔子最終離魯出走都負有相當大的責任。⑨這樣一個學生,后人把他稱之為“圣門蟊腰”,意思是孔子門下的害蟲。當時,魯國一個叫子服景伯的大夫對孔子說:“你的這個學生實在太不像話了,如果你允許的話,我有力量殺了他,讓他暴尸大街?!雹饪鬃诱f:“如果我的道能夠行得通,那是命;如果我的道行不通,那也是命。公伯寮能把我的命怎么樣呢?”(《論語。憲問》)孔子斷然拒絕子服景伯的殺人建議。公伯察不好。但是,假如我們用殺掉他的方法來對待這樣的人,我們就更不好了。用極端的手段來清除異已,還有比這更壞的行為和更壞的人嗎?因為什么孔子不贊成人們用極端的方式來履行道德?為什么孔子反對用極端的手段來實現正義、維護道德?因為一切極端手段必定隱含對某種價值的破壞。而且,極端手段所蘊含的破壞性,往往指向更原始、更基本的價值。正義是有邊界的。(選自《讀者》2018年09期)注:墮三都:指春秋時期魯國孔子執政,毀壞三桓(魯國公族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私邑的事件。墮(huī),同“隳”,毀壞。16.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全文是怎樣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證的?17.文章第⑦段,作者認為網友“更像歹徒”,這是為什么?請結合全文分析。18.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對不仁的人,恨得太過分,就是禍亂。因為天下的禍亂就是由絕對道德主義者惹出來的。B.李建華老師在特殊的時刻撥打電話救歹徒,雖然表現了人性的高貴和美好,但是也縱容了壞人。C.孔子學生公伯寮對季氏進讒言的行徑遭到當時人們及后人的睡棄,以至有人意欲殺之而后快。D.孔子拒絕子服景伯殺公伯寮,他認為“道”能否行得通,取決于“命”,這完全是宿命論思想的體現。【參考答案】16.文章的中心論點是:正義是有邊界的。作者先由孔子的觀點“以直報怨”引出生活中人們常有的一個錯誤觀念: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推行道德。然后用一個現代的例子,一個古代的例子論證這種觀點的錯誤和危害。最后歸納出“正義是有邊界的”中心論點。17.因為網友的思想是以暴制暴,甚至過猶不及。這和作者文中所倡導的用正義來對待“壞人”,或者說用極端的手段來對待壞人,其實自己的破壞性更大的觀點相一致,這樣的行為或思想是作者反對和批判的。18.C(2018山東臨沂)胸存大道自從容周鐵鈞①大道生萬物,百態出自然,天地人寰統歸大道。《禮記·禮運》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贝蟮啦皇切〉溃皇切∥遥淮蟮朗抢硐胄拍睢⑻煨宰饑?、國家社稷、百姓黎民。胸存大道,就會處變不驚,淡定從容,蘊含浩然正氣,盡展光風霽月。②“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因人誣陷,被處極刑。在刑場上,他給來送行的太學生彈奏了古曲《廣陵散》。他面琴席坐,神色安詳,初起音律幽淡,逐漸沉郁悲憤。弦斷音止,嵇康仰天大笑,起身信步走向斷頭臺。他拒絕與司馬氏合作,憤世抗俗,用生命維護了高潔傲岸的尊嚴;他不卑不亢,激昂豪邁,用琴聲演繹了一曲大道從容的千古絕響。③蘇東坡密州治蝗,徐州抗洪,杭州修堤,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雖屢遭貶謫,九死一生,他依然能在孤獨中不斷成熟,修得淡泊與寧靜。“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這是經過了自省的沉淀、洗刷了偏激的淡定,是無須聲張的厚實、散發光輝的睿智。他于災難之后重生,寵辱不驚,一心為國家社稷,一心為黎民蒼生。④可見,胸存大道就是信念堅定,愛憎分明;胸存大道就是叩問人生,心系百姓。踐行大道,就要不忘初心,始終如一,縱然形勢千鈞一發,生死攸關,依然如朝陽般噴薄,似蒼松般挺拔。自古及今,中華優秀兒女都在用生命和激情詮釋著大道從容。⑤北宋抗金名將岳飛在慘遭迫害、國破家亡時,仍胸懷收復失地、雪恥報國的激昂,這是古代民族英雄氣節崇高的大道從容;西南聯大師生在山河破碎、顛沛流離時,仍與國家民族共進退,這是現代知識分子救亡圖存的大道從容;_______________。他們的大道從容表現為堅守節操,心存家國,恪盡職守。⑥普通百姓,或許少有氣吞山河的舞臺,也沒有慷慨悲壯的機遇,但誠實友愛、奉獻互助,擔家責、守國法,就是煙火平民的處世大道。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時代,我們唯有胸存大道,才能無所畏懼,勇于擔當,創造更美好的未來。(選自《思維與智慧》,有刪改)22.第③段運用的論證方法是什么?論證的分論點是什么?(3分)23.文章第④段在結構上有何作用?請結合全文分析。(3分)24.從下列材料中選取最恰當的一個事例,加以改寫,作為論據補到第⑤段橫線處。要求切合文意,與上文句式相似。(3分)①美國拳王阿里,雖備受歧視且曾被判入獄,但他仍積極爭取黑人平等,呼吁世界和平。他的座右銘是:“死神面前,我大笑?!雹?015年5月,楊科璋在執行滅火救援任務中,奮勇沖進火海,救出一名幼童,盡到了消防戰士的職責,卻獻出了年僅27歲的生命。③開國元勛陳毅血戰梅嶺時,面對重重敵兵,他抖抖軍衣,撣撣軍帽,安然落筆:“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薄緟⒖即鸢浮?2.舉例論證。(1分)胸存大道就是叩問人生,心系百姓。(2分)23.①承上啟下。(1分)承接上文兩個事例,總結什么是胸存大道,引出下文對如何踐行大道的論述。(1分)②文脈貫通,思路清晰,結構嚴謹。(1分)24.消防戰士楊科璋在火勢兇猛、生命危急時,仍奮不顧身,沖進火海,搶救兒童,這是當代青年舍生忘死的大道從容。(3分,事例2分,句式1分)(2018山東濰坊)青年當做新時代奮斗者于石①5月3日,第二十二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揭曉。在28名獎章獲得者當中,來自安徽碭山的“勵志女孩”李娟備受人們關注。體重僅有25公斤、全身只有脖子以上部位能夠有限活動的她,硬是咬著觸控筆,在手機上一字一字地輸入,在過去一年通過電商銷售水果超過40萬斤,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笆ナ?,都不能失去前進的勇氣。”“勵志女孩”所傳遞出的,正是新時代奮斗者的青春風采。這啟示我們,青年當做新時代奮斗者。②“要勵志,立鴻鵠志,做奮斗者?!绷暯娇倳浽诒本┐髮W師生座談會上的深情寄語為廣大青年朋友廓清了成長航道,勉勵每個青年爭做新時代奮斗者,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③生逢其時,而又重任在肩,不懈奮斗,這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歷史使命,毛澤東17歲以詩明志,25歲成立黨組織,28歲出席黨的一大;鄧小平18歲就投身革命事業,25歲開始領導革命運動;習近平15歲到延安插隊,29歲去河北正定工作……這些青春故事,在歷史上鐫刻下不可磨滅的青春印記。④如果說,百年前的近代圖景,激發了彼時青年為救亡圖存奔走呼號,那么。站在改革開放40年的時間節點上,當代青年更應義不容辭和改革發展的中國同向而行,與日新月異的新時代相伴成長。這既是“長江后浪推前浪”的歷史規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的青春責任。在時與勢的磅礴偉力中,既涌現出一大批如李娟般“青春不息,奮斗不止”的時代榜樣,也孕育出“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價值理念。可見,無論是革命烽火中的爛漫青春,還是復興氣象里的年輕活力,緊跟時代砥礪前行、擔當責任奮發有為,才是中國青年始終不渝的時代風采⑤但是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難免也有人喪失理想、停步不前。比如,有人顧歷史,抹黑英雄先烈;有人沉迷網絡,得過且過;人急功近利,用出格的行為博人眼球……要知道,喪失理想志向,再激蕩的河流也會枯竭沒有奮斗拼搏,再澎湃的航程也終將擱淺。歷史和現實表明,青春激情需要志向才能點燃,青春理想需要奮斗才能實現。循著理想的晨星,憑著拼搏的勇氣,我們才能走出一人一事的得失,在時代跳動的脈搏中實現我們這代人的使命與擔當⑥珍惜這個偉大時代,做新時代的奮斗者吧!這樣我們就能在人生最明媚的季節,不負韶華,不辱使命?!度嗣袢請蟆?018年5月22日有刪改)5.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是怎樣提出的?(4分)6.第③段畫線句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7.根據上下文,在第④段橫線上填上合適的內容,使該段語意連貫完整。(2分)8.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如何做新時代奮斗者。(2分)【參考答案】5.青年當做新時代奮斗者。用李娟的事例引出中心論點。評分共4分。每問2分6.舉例論證,通過列舉偉人青春奮斗的事例,有力地論證了“生逢其時,而又重任在肩,不懈奮斗,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歷史使命”這一觀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評分:共3分論證方法1分,作用2分。7.現如今的時代光景,同樣激勵當代青年為民族復興接力奮斗。評分:共2分。8、意思對即可1.結合“胸懷理想”“不懈奮斗”兩方面回答,合情合理即可。評分:共2分(2018山東濱州)人生因閱讀而氣象萬千陳凌①每到世界讀書日,這樣一張照片所定格下的歷史瞬間總會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國遭受空襲,位于倫敦的荷蘭屋圖書館也難以幸免,幾乎被炸成廢墟,墻壁傾頹,磚石滿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顧敵機剛剛離去,又在尚未倒塌的書架前翻撿書籍。戰火的殘酷與讀書所展現的不屈意志,兩相對比,不僅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更給人以持久的感動。②或許,也會有人不解:戰火紛飛,還不忘閱讀,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艱難折磨得心靈枯萎,但有書香滋潤的靈魂不會?!辈痪们?,在一家書店里看到的一則讀者留言,或許可以作為解答。對于那3名男子而言,閱讀絕非是暫時忘記戰亂的“鎮定劑”,而是勇敢面對現實,讓精神再次振奮、讓意志戰勝淚水的方法和途徑。③閱讀何以有這樣的偉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閱讀實際上會給人以兩種收獲,一種是通過讀書,知道自己原來不知道的東西;另一種是通過讀書觸發反思,知道自己本來就有的東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識,后者是智慧。(1)。一個人的努力往往會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知識讓我們理解每一項選擇的意義,而智慧還能進一步讓人知道,自己的選擇是符合內心的,從而堅定前行的意志。④人生如果遠離了閱讀,就等于一間房子沒有窗戶。曾國藩一生飽覽群書,文章筆力雄厚,就連梁啟超都稱贊他“可以入文苑傳”。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認為自己有“三恥”,居第一位的,就是對天文和算學“毫無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為恥,曾國藩們之所以會有如此的認識,就因為他們深刻地知道,讀書“能養人精神”。書籍并非是裝點門面的飾品,而是精神的營養品。遠離書籍,只會讓人生之路走向狹隘,甚至禁錮心靈;(2)。⑤(3)。這些年,兩季《中國詩詞大會》的冠軍,驚艷了無數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為。令人動容的,并不僅僅是武亦姝2000多首詩詞記憶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為以外賣小哥身份成功逆襲的不凡,更是因為他們身上散發的那種“閑看花開花落,漫隨云卷云舒”的從容淡定。這樣一份獨特的氣質,正源于閱讀的滋養。有句話說得好,“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云,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雹抻腥艘詾?,讀書太多,容易脫離生活。其實不然,讀書并不是要逃離這個世界,而是要讓人擁有平視世界的眼睛,閱讀本身就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個人和書籍接觸得愈親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統一,因為他的人格復化了,他不僅用他自己的眼睛觀察,而且運用著無數心靈的眼睛?!奔人茉熵S盈的內心,又給人以豐富的生活,這恐怕便是閱讀之于人生的獨特意義。(選自《人民日報》2018—04—23,有刪改)14.文章第②段有何作用?(3分)15.請將下列語句分別放到文中最恰當的位置。(3分)A.浸潤書香,才能讓我們駛向無限廣闊的海洋,讓人生氣象萬千。B.越是面臨困難和選擇之時,閱讀的力量就越能顯示出來。C.讀書或許并不必然導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內在的豐沛。(1)▲ (2)▲ (3)▲16.簡要分析第⑥段的論證思路。(4分)【參考答案】14.【答案】承上啟下;承接上文提出人們的疑惑,進而引出對閱讀的作用論述?!驹u分標準】承上啟下1分,具體分析承上1分,具體分析啟下1分,共3分。15.【答案】(1)B(2)A(3)C【評分標準】每處1分,共3分。16.【答案】首先提出“讀書太多,容易脫離生活”的錯誤認識,然后反駁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接著引用哲人的話進行強調,最后總結閱讀的獨特意義?!驹u分標準】每點1分,共4分。(2018山東濟寧)“寒門再難出貴子”嗎①近幾年來,“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說法時常見諸輿論。在例如頂級高校農村娃比例漸少、招聘市場越發偏愛城市青年的報道中,人們似乎發現,盡管中國人口素質、教育水平有了巨大提升,但物質條件、生活閱歷方面的差距仍然是一大批“寒門青年”出人頭地的障礙。情況是否如此有待驗證,但“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社會焦慮卻現實存在。②誰才是今天社會中的“貴子”?富二代、官二代無疑符合傳統意義上的“貴”,但如果沒有一技之長,不能憑借自身本領干事創業,所謂“貴”也不過停留在人生的淺表。相反,白手起家的寒門青年,憑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創造了屬于自己乃至整個社會的價值,“貴子”的稱謂自然當之無愧。作為哈佛大學優秀畢業生代表之一的中國寒門學子何江,曾講到自己成功的經驗:“每到一個更大的地方、更大的平臺,你會發現自己不懂的東西很多,而我相對來說,好奇心比較多,我就會有壓力去把它學會,讓自己不斷補足短處。”③同時,網絡文化高度繁榮的今天,寒門青年逆襲的方式也更加多元。之前,網名為“搬磚小偉”的湖北青年石神偉,憑借一系列自制的高難度健身視頻,在短視頻分享平臺上吸引了超過百萬粉絲。這位寒門青年從留守兒童、網癮少年一路走來,用健身不斷磨練和改變自己,傳遞著積極進取、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感動了無數網友。今天,許多像“搬磚小偉”這樣寒門出身的“網紅”,借助網絡實現了自身的價值,也為社會進步傳遞著正能量。有人感慨,小偉的堅韌、低調和樸素,是這個時代的奢侈品,他是真正屬于今天的“寒門貴子”。可以說,傳播結構扁平化的互聯網,為不少寒門青年打開了一扇改變人生的窗戶,也創造了另外一種生命的可能。④現代社會科學的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與他擁有的社會信任和社會支持力量相關。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和工作平臺確實影響著一個人的成長路徑。然而在價值多元化、傳播渠道扁平化的今天,不僅“貴子”的意涵有了更為豐富的面向,同時由網絡構成的“強大朋友圈”,也時常能為寒門青年走向成功提供強大的社會支持力量。⑤一篇流行于網絡的演講詞《寒門貴子》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門的,我們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用你的一生去奮斗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边@并不是雞湯,而是說出了一個更為關鍵的問題:在今天這樣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時代,寒門能否出貴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個關于“命運”的話題,而是一個關于“奮斗”的故事。(文章有刪改)(1)第③段運用了舉例論證方法,論述了網絡文化高度繁榮的今天,寒門青年逆襲的方式也更加多元觀點。(2)簡要分析下面注重加點短語的作用?,F代社會科學的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與他擁有的社會信任和社會支持力量相關。(3)下面材料用作本文的論據,是否恰當?說說理由。范仲淹兩分喪父,家境貧寒,生活極其艱苦,但他對這種艱苦生活毫不介意,發奮苦讀,最終成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4)根據文意,說說你對“寒門貴子”的理解。【參考答案】(1)舉例論證;網絡文化高度繁榮的今天,寒門青年逆襲的方式也更加多元.(2)“現代社會科學的研究表明”表明“一個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與他擁有的社會信任和社會支持力量相關”是通過科學研究得出的結論,并非是編造出來的,這樣更具有說服力,體現了議論文語言的準確與嚴謹性.(3)恰當,因為范仲淹出身貧寒,生活艱苦,是一個“寒門弟子”,但他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可見寒門是可以出貴子的,與本文作者的觀點相符.(4)“寒門貴子”指的是出生貧寒,經受過某種挫折,但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再加社會的強大支持,最終取得成功,創造出輝煌人生的人.【點評】本閱讀第(1)題是議論文閱讀的典型題,常用的論證方法及作用分別為:舉例論證:舉了…的例子,具體有力地證明了…的觀點,使論證更具有說服力;道理論證:引用了…的名言、格言、俗語等,充分有力地論證了…的觀點,具有權威性,使論證更有說服力;比喻論證:將…比作…,證明了…的觀點,把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得通俗易懂;對比論證:將…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的觀點,使論證更加深刻,觀點更加鮮明.(2017山東煙臺)寒門貴子,貴在“奮斗”①近幾年來,“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說法時常見諸輿論。在諸如頂級高校農村娃比例漸少、招聘市場越發偏愛城市青年的報道中,人們似乎發現,盡管中國人口素質、教育水平有了巨大提升,但物質條件、生活閱歷方面的差距仍然是一大批“寒門青年”出人頭地的障礙。情況是否如此有待驗證,但“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社會焦慮卻現實存在。②誰才是今天社會中的“貴子”?“貴”并不意昧著一定要升官發財,也不意味著必須擁有多么高的社會地位,而是代表著人生進步的可能性以及實現人生價值的機會。富二代、官二代無疑符合傳統意義上的“貴”,但如果沒有一技之長,不能憑借自身本領干事創業,所謂“貴”也不過停留在人生的淺表。相反,白手起家的寒門青年,憑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創造了屬于自己乃至整個社會的價值,“貴子”稱謂自然當之無愧。作為哈佛大學優秀畢業生代表之一的中國寒門學子何江,曾講到自己成功的經驗:“每到一個更大的地方、更大的平臺,你會發現自己不懂的東西很多,而我相對來說,好奇心比較多,我就會有壓力去把它學會,讓自己不斷補足短處?!雹弁瑫r,網絡文化高度繁榮的今天,寒門青年逆襲的方式也更加多元。之前,網名為“搬磚小偉”的湖北青年石神偉,憑借一系列自制的高難度健身視頻,在短視頻分享平臺上吸引了超過百萬粉絲。這位寒門青年從留守兒童、網癮少年一路走來,用健身不斷磨煉和改變自己,傳遞著積極進取、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感動了無數網友。今天,許多像“搬磚小偉”這樣寒門出身的“網紅”,借助網絡實現了自身的價值,也為社會進步傳遞著正能量。有人感慨,小偉的堅韌、低調和樸素,是這個時代的奢侈品,他是真正屬于今天的“寒門貴子”??梢哉f,傳播結構扁平化的互聯網,為不少寒門青年打開了一扇改變人生的窗戶,也創造了另外一種生命的可能。④現代社會科學的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與他擁有的社會信任和社會支持力量相關。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和工作平臺確實影響著一個人的成長路徑。然而在價值多元化、傳播渠道扁平化的今天,不僅“貴子”的意涵有了更為豐富的面向,同時由網絡構成的“強大朋友圈”,也時常能為寒門青年走向成功提供強大的社會支持力量。⑤一篇流行于網絡的演講詞《寒門貴子》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門的,我們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運給你一個此別人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用你的一生去奮斗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這并不是雞湯,而是說出了一個更為關鍵的問題:在今天這樣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時代,寒門能否出貴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個關于“命運”的話題,而是一個關于“奮斗”的故事。10.下列對本文主旨的概括,最準確的一項是()A.寒門再難出貴子。B.寒門貴子具有新的時代意義。C.寒門青年成功的方式多元。D.寒門貴子,貴在“奮斗”?!敬鸢浮緿【解析】本題考查中心論點。解答本題,要在整體感知文意的基礎上,分清作品闡述的中心論點和分論點。中心論點是全文的觀點,而分論點只是中心論點的一部分、一個方面。A項是輿論的觀點,非作者的觀點;B項表意不清,并非觀點;C項僅是第③段的分論點;D項是結論,是對輿論觀點的反駁,也是作者的觀點。11.下列對第②段內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社會地位不高、經濟實力不強的人也可以成為今天社會中的“貴子”。B.官二代、富二代符合傳統意義上“貴子”的標準,一定是時代的“貴子”。C.寒門青年只要通過努力,創造了屬于自己乃至整個社會的價值,就是今天社會中的“貴子”。D.人生不斷進步以及有機會實現人生價值的人,,就是今天社會中的“貴子”。【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解答本題,一定要在整體感知文意的基礎上,將每個選項逐一還原到文本中,找到與之對應的句段,然后仔細審讀,尋找文本和選項闡述的不同。B項對應的是“富二代、官二代無疑……所謂‘貴’也不過停留在人生的淺表”,分析這一句的意思,可判斷出B項中“一定是時代的‘貴子”’的說法過于武斷,故B項錯誤。12.下列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第②段用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論證了誰才是今天社會中的“貴子”。B.第③段用舉例論證的方法,論證了寒門青年取得成功的方式多元。C.第④段的觀點是寒門青年不具備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不會取得成功。D.第⑤段引用演講詞意在告訴讀者,起點低的人可以通過奮斗逆襲成為“貴子”?!敬鸢浮緾【解析】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解答本題,一定要在整體感知文意的基礎上,認真分析每個選項,從文中找到印證,然后加以判斷。從第④段最后一句話可知,由網絡構成的“強大朋友圈”為寒門青年走向成功提供了強大的社會支持力量,因而寒門青年是“具備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的,所以C項錯誤。(2017山東日照)生命是棵長滿可能的樹劉根生①研究者觀察花樣滑冰運動員訓練發現,相同情況下,普通運動員喜歡練習已掌握動作,頂尖運動員更喜歡練習未掌握動作。是停留在“舒適區”鞏固技能,還是在困難中超越自我?選擇,影響著結局。生命猶如一棵長滿可能的樹;走出舒適區、挑戰“不可能”,人生才能抵達更高的境界。
②走出舒適區,必須勇于“再出發”。時年花甲的王澤山院士放下過往成就的包袱,苦苦實驗二十載,解決了火炸藥領域世界性難題,第三次走上國家科技獎領獎臺;周有光50歲前是經濟學教授,50歲后主持擬定我國《漢語拼音方案》,100歲還不肯“逸我以老”,出版了多部著作。不為已有功名所累,變頂點為新起點,生命之樹自然會掛滿累累果實。
③走出舒適區,意味著敢于“求極限”。模擬太空失重條件訓練,航天員若感到身體不適,可隨時按下警報器終止,但中國航天員從未發出過警報。在模擬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鵬一泡就是三四個小時,吃飯時連筷子都拿不動。古人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使人痛苦者,往往蘊藏著促人強大的因子。
④走出舒適區,有時候需要“討苦吃”。楊善洲說,如果說共產黨人有職業病,這個病就是自討苦吃。從云南保山地委書記位置上卸任后,他毅然扎進大亮山植樹造林,把荒山禿嶺變成了綠洲;廣東湛江市政協原主席陳光保離休后,荷著鋤頭進山開荒,造福一方百姓。這般自討苦吃,體現了心念蒼生、以苦為樂,更以實績彰顯了行動的力量。
⑤哲人有言,有些人過了30歲就“死”了,因為之后的歲月里全在模仿自己,機械地重復習慣之事。模仿自己,就是待在舒適區的慣性使然。比如用新瓶裝舊酒,反復顯擺曾經的成果,如同照了相洗了很多張照片,底片卻還是一張;比如習慣于守成、放棄了創新,在踟躕不前中被他人超越;比如陷入工作怪圈,忙忙碌碌裝樣子,有難度的不愿干,沒有先例的不敢干。不日新者必日退,模仿自己,難免會在舒適中“過早地死亡”。⑥非洲有種蝙蝠,能把毛驢殺死。開始時,它會用舌尖輕輕地舔舐毛驢腳踝,接著再咬個小口吸血,毛驢渾然不覺;一只只蝙蝠接力,毛驢終于轟然倒地。安逸享樂,會讓人停留于表面的舒適區。這種舒適背后,隱藏著致命的陷阱。摒棄守成心態、抵制“舒適”吞噬,一個人才能在進取中不斷贏得新優勢,內心也方有長久的安寧。
⑦一個人之所以偉大,首先是因為他的目標偉大。高遠的目標,寄托著理想和信仰,能激勵精神、催人奮進。高原之上有高峰,目標遠大者從不滿足于某個特定高度,他們常常自覺選擇離開舒適區,艱難踏上新征程。面對生命這顆長滿可能性的大樹,只要肯努力,向上向善總有無限的拓展空間。
(選自《人民日報》2017﹣04﹣18,有刪改)
14.從全文來看,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么?(3分)答:
【答案】走出舒適區,挑戰“不可能”,有高遠的目標,人生才能抵達更高的境界。(只答第一段最后一句2分)【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提取概括文章的中心論點,學生明確論點的要求應滿足三點:作者的觀點、明確的判斷、完整的句子。作者的主要觀點是:走出舒適區,挑戰“不可能”,有高遠的目標,人生才能抵達更高的境界。15.簡要分析第③段的論證思路。(4分)答:
【答案】首先提出分論點;然后用航天員訓練的事例進行證明;再引用孟子的話加以強調;最后得出“求極限”雖使人痛苦,卻促人強大的結論。(每層次1分)【解析】本題考查了文章的論證思路,解答此類題型,需要結合文章內容,分清楚層次結構,然后概括層次內容,最后用標志詞組織語言即可解答。首先提出分論點,然后用航天員精煉的事例進行證明,再引用孟子的話加以強調,最后得出“求極限”雖使人痛苦,卻促人強大的結論。16.指出第⑤段運用的一種論證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答:
【答案】示例:(1)舉例論證,連用三個“比如”列舉一系列事例,有力論證了待在舒適區的危害。(2)比喻論證,用洗照片比喻反復顯擺成果,形象說明模仿自己、機械重復這一現象,進而有力論證了待在舒適區的危害。(論證方法1分,分析1分,作用1分)【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論證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要掌握常用的論證方法,及其為論點服務的作用。①舉例論證,連用三個“比如”列舉一系列事例,有力證明了待在“舒適區”的危害。②比喻論證,用洗照片比喻反復顯擺成果,形象說明模仿自己,機械重復這一現象,進而有力的論證了待在“舒適區”的危害。
文章由普通運動員和頂尖運動員喜歡訓練的動作不同,這一現象,引出了論點“走出舒適區,挑戰“不可能”,有高遠的目標,人生才能抵達更高的境界”,接著從“走出舒適區,必須勇于‘再出發’”、“走出舒適區,意味著敢于‘求極限’”、“走出舒適區,有時候需要‘討苦吃’”,從正面論證了論點.⑤⑥段從反面論證了論點,最后作者指出人要有偉大的目標,進一步深化主旨。第三題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論證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類題需要正確辨別論證方法,然后根據各種論證方法的答題格式,具體分析,進行解答.因為沒有具體語句,所以可以根據自己對論證方法的熟練程度,選擇能順利分析的段落進行解答。(2017山東濟寧)讀書足以怡情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于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于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于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舍好學深思者莫屬。讀書費時過多易惰,文采藻飾太盛則矯,全憑條文斷事乃學究故態。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蓋天生才干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書中所示,如不以經驗范之,則又大而無當。有一技之長者鄙讀書,無知者羨讀書,唯明智之士用讀書,然書并不以用處告人,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只為尋章摘句,而應推敲細思。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須咀嚼消化。換言之,有只須讀其部分者,有只須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亦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提煉猶如水之蒸餾、味同嚼蠟矣。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因此不常作筆記者須記憶特強,不常討論者須天生聰穎,不常讀書者須欺世有術,始能無知而顯有知。讀史使人(
),讀詩使人(
),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
),倫理學使人(
),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滯礙,無不可讀適當之書使之順暢,一如身體百病,皆可借相宜之運動除之。滾球利睪腎,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腸胃,騎術利頭腦,諸如此類。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讀數學,蓋演題須全神貫注,稍有分散即須重演;如不能辨異,可令讀經院哲學,蓋是輩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闡證另一物,可令讀律師之案卷。如此頭腦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藥可醫。7.選文中括號內有四處空出來的詞語,依次填入,順序正確的一項是(
)A.莊重
深刻
靈秀
明智。B.明智
靈秀
深刻
莊重。C.明智
莊重
靈秀
深刻。D.莊重
明智
深刻
靈秀?!敬鸢浮緽【解析】此題內容是初中語文教材中名著導讀《培根隨筆》中的一篇重要文章《論讀書》,也是自讀課文,考查讀書的幾個作用:使人明智、靈秀、深刻、莊重。根據語境和人生經驗,可知歷史給人以智慧,詩歌給人以靈氣,科學給人以嚴謹和深刻,倫理讓人懂得做人要莊重,所以可依次選出使用恰當的詞語。詞語題重點考查考生結合語境(上下文)準確理解和使用詞語(包括虛詞)的能力。同義或近義詞既要注重實詞,又要重視虛詞,特別要注意意義雖不那么相近卻較易混淆的“準同義詞”。此類題目一定要在快速閱讀整段文字,整體感悟大體內容的情況下,再結合上下文的具體語境來思考分析詞語的大體意思,然后判定?!究键c定位】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8.對選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論點概括正確一項是(
)A.讀各科的書籍,都能起到塑造人的性格的作用。B.人的思維的缺陷,都能通過讀書來彌補。C.身體百病,都可以借助適當的運動加以根除。D.讀書能塑造人的性格,彌補人思維上的缺陷?!敬鸢浮緿【解析】劃線句分兩個層次:“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睘榈谝粚樱摚鹤x書能塑造人的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滯礙,無不可讀適當之書使之順暢,一如身體百病,皆可借相宜之運動除之。滾球利睪腎,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腸胃,騎術利頭腦,諸如此類。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讀數學,蓋演題須全神貫注,稍有分散即須重演;如不能辨異,可令讀經院哲學,蓋是輩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闡證另一物,可令讀律師之案卷。如此頭腦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藥可醫?!睘榈诙樱赫撟x書能彌補人思維上的缺陷。D項較完整地概括了讀書的兩個作用,所以選D。論點,是作者對議論的問題提出的見解和主張,那么出現在文章中的中心論點一定是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的一個觀點。我們在分析把握一篇議論文的中心論點時,可以根據論點的定義,先明確作者所要論述的問題,然后看一下作者對所論述的問題提出了怎樣的一個見解和主張?!究键c定位】分析概括議論文的主要觀點。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9.下列關于本文的分析,有錯誤的一項是(
)A.本文主要采用了比喻論證、對比論證、舉例論證和引用論證的方法論證自己的觀點。B.本文是一篇隨筆,作者見解深刻,幾乎一句話就是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