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頂板加固方案2013_第1頁
地下室頂板加固方案2013_第2頁
地下室頂板加固方案2013_第3頁
地下室頂板加固方案2013_第4頁
地下室頂板加固方案201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一、編制說明 2二、編制依據 2三、工程概況 2四、荷載計算 4五、鋼管加固搭設及拆除 9六、鋼管加固支撐的檢查 13七、施工安全注意措施 14八、附圖 15一、編制說明為了保證***安全、文明施工、按規范化要求并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由于本工程地下室施工完成進入主體結構施工時就沒有施工道路和施工場地,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和施工的需要,在本工程的地下室頂板上布置材料堆場,在地下室頂板上設置施工道路。施工期間的荷載遠大于設計活荷載,需對布置材料堆場位置及施工道路部位的地下室頂板進行頂撐加固(具體位置詳見附圖地下室頂板加固區域平面圖)。二、編制依據1、、職業健康健康安全(GB/T28001-2001)管理手冊。2、國家和行業現行施工驗收規范、規程、標準以及云南省、昆明市關于建筑施工管理的有關規定。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4、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5、建筑施工計算手冊6、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構造與計算7、《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8、《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9、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圖紙。10、本工程的實際情況。三、工程概況工程名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地理位置***頂板配筋雙層雙向10@170,柱距8100mm,井字梁間距2700mm,設計荷載砂車自重12T,可載10m3砂,砂的自重按1.7T/m3計,共29T。根據施工現場具體情況,施工通道盡量利用消防通道,在eq\o\ac(○,7)~eq\o\ac(○,9)軸、eq\o\ac(○,AD)~eq\o\ac(○,AG)軸之間;eq\o\ac(○,8)~eq\o\ac(○,10)軸、eq\o\ac(○,V)~eq\o\ac(○,AE)軸之間;eq\o\ac(○,8)~eq\o\ac(○,16)軸、eq\o\ac(○,V)~eq\o\ac(○,X)軸之間;eq\o\ac(○,8)~eq\o\ac(○,27)軸、eq\o\ac(○,AD)~eq\o\ac(○,AE)軸之間;eq\o\ac(○,22)~eq\o\ac(○,23)軸、eq\o\ac(○,AA)~eq\o\ac(○,AE)軸之間;eq\o\ac(○,23)~eq\o\ac(○,24)軸、eq\o\ac(○,AD)~eq\o\ac(○,AK)軸之間;eq\o\ac(○,25)~eq\o\ac(○,32)軸、eq\o\ac(○,AD)~eq\o\ac(○,AF)軸之間設置施工道路,以便于材料堆碼及砌體施工。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荷載有:材料自重、進入道路時最大荷載運輸車輛。材料運輸車為29T左右,查《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中5.1.1條規定,滿載300KN的消防車對地庫頂板產生的均布活荷載為20KN/m2,計劃對施工道路范圍內的頂板用扣件鋼管式腳手架加固,立桿縱橫向間距900mm,步距為1500mm,架子搭設時應與其它部位架體相對獨立,到可拆模時,地下室頂板過車位置不予拆除,保證其架體的整體穩定性和美觀性。道路局部區域有后澆帶貫穿部分,鋪設鋼板后方可使用。具體詳見附圖(地下室頂板加固支撐平面布置圖)。四、荷載計算結構模型立面圖結構模型平面圖第-1層配筋圖公式類型參數剖析使用條件用于單筋截面用于雙筋截面用于雙筋截面當χ=(fyAs-fy'As')/(α1fcb)符合要求符合要求符合要求符合要求公式參數剖析使用條件ωmax=αcrψσsk[1.9c+0.08d/(νρte)]/Esd鋼筋的直徑最大裂縫寬度驗算As縱向受力拉鋼筋的截面面積Mk按荷載短期效應組合計算的彎矩值c最外層縱向受拉鋼筋外邊緣至受拉區底邊的距離(㎜):當c<20時,取c=20,當c>65時,取c=65ftk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標準αcr構件的受力特征系數,綜合了前述若干考慮,軸心受拉構件取2.7,受彎、偏心受壓取2.1,偏心受拉取2.4;ν縱向受力鋼筋表面特征系數,對于帶肋鋼筋取1.0,對于光面鋼筋取0.7;Es鋼筋的彈性模量ρte=As/Ateρte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積計算的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在最大裂縫寬度計算中,當ρte<0.01,時取ρte=0.01ψ=1.1-0.65ftk/(ρteσsk)ψ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在計算中,ψ<0.2時,取ψ=0.2;當ψ>1.0時,取ψ=1.0.對于直接承受重荷載的構件,取ψ=1.0Ate=0.5bh+(bf–b)hfAte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積;對于軸心受拉構件,取構件截面面積對于受彎、偏心受壓和偏心受拉構件Ate=0.5bh矩形截面σsk=Mk/(Asηh0),h0=h-(c+d/2)σsk裂縫處鋼筋應力符合要求公式參數剖析F=(0.7βhft+0.15σpc,m)ηumh0Fl局部荷載設計值或集中反力設計值βh截面高度影響系數:當h≤800mm時,取βh=1.0;當h≥2000mm時,取βh=0.9;中間線性插入取用。f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σpc,m臨界面周長上兩個方向混凝土有效預壓應力按長度的加權平均值,其值控制在1.0-3.5N/㎜2范圍內um臨界截面周長:距離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周邊h0/2處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長。h0截面有效高度,取兩個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η=min(η1,η2)η1=0.4+1.2/βs,η2=0.5+as×h0/4Umη1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形狀的影響系數η2臨界截面周長與板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的影響系數βs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為矩形時的長邊與短邊尺寸比較,βs不宜大于4:當βs<2時取βs=2,當面積為圓形時,取βs=2as板柱結構類型的影響系數:對中柱,取as=40,對邊柱,取as=30:對角柱,取as=20說明在本工程計算中為了安全和簡化計算起見,不考慮上式中σpc,m之值,將其取為0,作為板承載能力安全儲備,符合要求五、鋼管加固搭設及拆除1、工藝流程鋪底部墊木→逐根樹立立桿并隨即與第一步橫桿扣緊→裝第一步小橫桿并與立桿扣緊→安第一步大橫桿與各立桿扣緊→安第一步小橫桿→安第二步大橫桿→安第二步小橫桿→第三、四小大橫桿和小橫桿→加設剪刀撐。1)腳手架構架從安全性的角度考慮,原材堆放區、施工道路的現澆梁、板底的立桿縱橫向間距均900×900;水平桿步距均為1500,實際搭設時根據搭設高度進行選擇。2)縱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設置在立桿內側,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各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縱向水平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應等間距設置間距不大于400mm的中間縱向水平桿,并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橫向水平桿上。3)立桿每根立桿底部應設置厚度為50mm的木墊板。腳手架立桿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鋼管立桿頂部應采可調節U型托,且其螺桿伸出鋼管頂部的使用長度不得大于200mm,安裝時應保證上下同心。立桿接長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不得采用搭接或在水平上錯接。對接應符合下列規定: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4)剪刀撐與橫向斜撐施工通道的頂撐加固的架體縱向剪刀撐跨越立桿5~7根,應連續設置;橫向每隔6~10m設置一道剪力撐。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m,不大于9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60°之間。其搭設示意如下圖所示: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嚴禁將外徑ф48與ф51的鋼管混合使用。扣件規格必須與鋼管外徑相同;螺栓擰緊扭力距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N·m;在主節點處固定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剪刀撐、橫向斜撐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轉扣件的中心點的相互距離不應大于150mm;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六、鋼管加固支撐的檢查1、在下列情況下,必須對鋼管加固支撐腳手架進行檢查:1)腳手架搭設前;2)作業層施加荷載前;3)達到設計高度后;4)停用超過一個月,復工前。2、進行鋼管加固支撐腳手架檢查、驗收時應根據下列技術文件:2)施工組織設計設計(專項方案)及變更文件;3)技術交底文件。3、腳手架使用中,應定期檢查下列項目:1)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支撐、門洞桁架等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2)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3)扣件螺栓是否松動;4)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5)是否超載。七、施工安全注意措施1、施工荷載應符合本方案設計要求,禁止懸掛起重設備。2、設專人負責對腳手架進行經常檢查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