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講座_第1頁
文明禮儀講座_第2頁
文明禮儀講座_第3頁
文明禮儀講座_第4頁
文明禮儀講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明禮儀■文明:一般是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的經濟文化的地區(qū)。它的含義有時與文化相同(但在考古學和人類學里,文明和文化有截然不同的含義)。文明經常與城市有很密切的聯(lián)系。文明一詞本身就有“城市化”和“城市的形成”的含義。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詞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質含義為人民和睦的生活于城市和社會集團中的能力。引申后意為一種先進的社會和文化發(fā)展狀態(tài),以及到達這一狀態(tài)的過程,其涉及的領域廣泛,包括民族意識、技術水準、禮儀規(guī)范、宗教思想、風俗習慣以及科學知識的發(fā)展等等。

“文明”一詞,在世界各國出版的辭書中,對其含義的解釋不盡相同。1961年,法國出版的《法國大拉羅斯百科全書》解釋“文明”一詞為:一指教化;二指一個地區(qū)或一個社會所具有的精神、藝術、道德和物質生活的總稱。1973年至1974年,英國出版的《大英百科全書》解釋“文明”一詞為:一種先進民族在生活或某一歷史階段中顯示出來的特征之總和。1978年,蘇聯(lián)出版的《蘇聯(lián)大百科全書》認為“文明”一詞的含義指:社會發(fā)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水平程度;繼野蠻時代之后社會發(fā)展的程度。1979年,原聯(lián)邦德國出版的《大百科詞典》認為“文明”一詞從廣義來說,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風尚,從狹義來說,指社會脫離了人類群居的原始生活之后,通過知識和技術形成與起來的物質和社會狀態(tài)。第1頁/共29頁■禮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由于受歷史傳統(tǒng)、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時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為人們所認同,又為人們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諧關系為目的的各種符合交往要求的行為準則和規(guī)范的總和。簡言之,禮儀就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應共同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和準則。今天的所謂禮則僅僅是對禮貌和相關活動的禮儀形式而言

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xiàn)的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著、交往、溝通、情商等內容。從個人修養(yǎng)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修養(yǎng)和素質的外在表現(xiàn)。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從傳播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的技巧。分類:政務禮儀、商務禮儀、服務禮儀、社交禮儀、涉外禮儀第2頁/共29頁禮儀的主要功能一是有助于提高人們的自身修養(yǎng);二是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生活;三是有助于促進人們的社會交往,改善人們的人際關系;四是有助于凈化社會風氣。從團體的角度來看,禮儀是企業(yè)文化、企業(yè)精神的重要內容,是企業(yè)形象的主要附著點。大凡國際化的企業(yè),對于禮儀都有高標準的要求,都把禮儀作為企業(yè)文化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獲得國際認證的重要軟件。第3頁/共29頁禮儀教育的內容

一、個人禮儀、二、見面禮儀、三、公共禮儀、四、學校禮儀、五、公務禮儀、六、日常交際禮儀、七、涉外禮儀等基本的禮儀原則:一是敬人的原則;二是自律的原則,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自覺自愿、禮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適度的原則,適度得體,掌握分寸;四是真誠的原則,誠心誠意,以誠待人,不逢場作戲,言行不一。第4頁/共29頁一、個人禮儀

(一)儀表儀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個人精神面貌的外觀體現(xiàn)。一個人的衛(wèi)生習慣、服飾與形成和保持端莊、大方的儀表有著密切的關系

1、衛(wèi)生:清潔衛(wèi)生是儀容美的關鍵,是禮儀的基本要求。不管長相多好,服飾多華貴,若滿臉污垢,渾身異味,那必然破壞一個人的美感。因此,每個人都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做到入睡起床洗臉、腳,早晚、飯后勤刷牙,經常洗頭又洗澡,講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掃個人衛(wèi)生"。比如剔牙齒、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這些行為都應該避開他人進行,否則,不僅不雅觀,也不尊重他人。與人談話時應保持一定距離,聲音不要太大,不要對人口沫四濺。2、服飾:服飾反映了一個人文化素質之高低,審美情趣之雅俗。具體說來,它既要自然得體,協(xié)調大方,又要遵守某種約定俗成的規(guī)范或原則。服裝不但要與自己的具體條件相適應,還必須時刻注意客觀環(huán)境、場合對人的著裝要求,即著裝打扮要優(yōu)先考慮時間、地點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著打扮的各方面與時間、地點、目的保持協(xié)調一致。凡人之所以貴于禽獸者,以有禮也。——《晏子春秋》第5頁/共29頁(二)言談言談作為一門藝術,也是個人禮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禮貌:態(tài)度要誠懇、親切;聲音大小要適宜,語調要平和沉穩(wěn);尊重他人。

2、用語:敬語,表示尊敬和禮貌的詞語。如日常使用的"請"、"謝謝"、"對不起",第二人稱中的"您"字等。初次見面為"久仰";很久不見為"久違";請人批評為"指教';麻煩別人稱"打擾";求給方便為"借光";托人辦事為"拜托"等等。要努力養(yǎng)成使用敬語的習慣?,F(xiàn)在,我國提倡的禮貌用語是十個字:"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這十個字體現(xiàn)了說話文明的基本的語言形式。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p>

但丁第6頁/共29頁(三)儀態(tài)舉止

1、談話姿勢:談話的姿勢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修養(yǎng)和文明素質。所以,交談時,首先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面帶倦容、哈欠連天。否則,會給人心不在焉、傲慢無理等不禮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勢,是一種靜態(tài)的美。站立時,身體應與地面垂直,重心放在兩個前腳掌上,挺胸、收腹、收頒、抬頭、雙肩放松。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眼睛平視,面帶笑容。站立時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場合不宜將手插在褲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識地做些小動作,那樣不但顯得拘謹,給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儀態(tài)的莊重。3、坐姿:坐,也是一種靜態(tài)造型。端莊優(yōu)美的坐,會給人以文雅、穩(wěn)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確的坐姿應該: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應兩膝并攏;男性膝部可分開一些,但不要過大,一般不超過肩寬。雙手自然放在膝蓋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場合,入座時要輕柔和緩,起座要端莊穩(wěn)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亂響,造成尷尬氣氛。不論何種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鐘"。若堅持這一點,那么不管怎樣變換身體的姿態(tài),都會優(yōu)美、自然。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p>

盧梭第7頁/共29頁4、走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動作,走姿是一種動態(tài)的美。"行如風"就是用風行水上來形容輕快自然的步態(tài)。正確的走姿是:輕而穩(wěn),胸要挺,頭要抬,肩放松,兩眼平視,面帶微笑,自然擺臂。二、學校禮儀

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專門場所,禮儀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內容。

(一)學生禮儀

學生是學校工作的主體,因此,學生應具有的禮儀常識是學校禮儀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在活動中,在與教師和同學相處過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禮儀。

1、課堂禮儀:遵守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

(1)上課: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師上課,當教師宣布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后,方可坐下。學生應當準時到校上課,若因特殊情況,不得已在教師上課后進入教室,應先得到教師允許后,方可進入教室。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諸葛亮第8頁/共29頁2、服飾儀表:穿著的基本要求是:合體;適時;整潔;大方;講究場合。

3、尊師禮儀: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后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學生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評頭論足,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

4、同學間禮儀:同學之間的深厚友誼是生活中的一種團結友愛的力量。注意同學之間的禮儀禮貌,是你獲得良好同學關系的基本要求。同學間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禮貌用語稱呼同學。在有求于同學時,須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應及時歸還,并要致謝。對于同學遭遇的不幸,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后等,不應嘲笑、冷笑、歧視,而應該給予熱情的幫助。對同學的相貌、體態(tài)、衣著不能評頭論足,也不能給同學起帶侮辱性的綽號,絕對不能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在這些事關自尊的問題上一定要細心加尊重,同學忌諱的話題不要去談,不要隨便議論同學的不是。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

管仲第9頁/共29頁5、集會禮儀:集會在學校是經常舉行的活動。一般在操場或禮堂舉行,由于參加者人數(shù)眾多,又是正規(guī)場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會中的禮儀。升國旗儀式: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升降國旗是對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方式。無論中小學還是大學,都要定期舉行升國旗的儀式。升旗時,全體學生應列隊整齊排列,面向國旗,肅立致敬。當升國旗、奏國歌時,要立正,脫帽,行注目禮,直至升旗完畢。升旗是一種嚴肅、莊重的活動,一定要保持安靜,切忌自由活動,嘻嘻哈哈或東張西望。神態(tài)要莊嚴,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所有在場的人都應抬頭注視。

6、校內公共場所禮儀:應該自覺保持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黑板、墻壁和課桌椅上亂涂、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jié)約用水用電。自覺將自行車存放在指定的車棚或地點,不亂停亂放,不在校內堵車。在食堂用餐時要排隊禮讓,不亂擁擠,要愛惜糧食,不亂倒剩菜剩飯。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p>

孟德斯鳩第10頁/共29頁

共青團在全國做了“我身邊的不文明行為”調查報告。共青團向青少年倡議的文明禮儀有:

1、乘車遇見老弱殘,主動讓座眾夸贊。2、見到紙屑瓜果皮,隨手撿起不用提。3、遇小同學摘花草,立刻制止行為好。4、過馬路走斑馬線,遵守法規(guī)安全保。1、吃飯先請長輩坐,幫助老人盛盛飯。2、進入房間先敲門,離開之時道聲別。3、要請他人做事前,請字總是說在先。4、長輩談話不插嘴,發(fā)表意見講禮節(jié)。5、電視頻道長輩選,獨霸電視我不干。6、不挑吃穿不挑食,美味先請長輩嘗。7、節(jié)約能源拒污染,垃圾分袋講環(huán)保。第11頁/共29頁

明禮儀知識競賽一、判斷題:

1、與他人交談時,要盯著他人的雙眉到鼻尖的三角區(qū)域內。

2、有人問路可以用手指指示方向。

3、行握手禮時,與多人同時握手時,可以交叉握手。

4、使用手機時,手機不宜握在手里或掛在腰帶上。

5、與他人交談完畢就可以立即轉身離開。

6、接待來訪時,結束接待,婉言提出,也可用起身的體態(tài)語言告訴對方。

7、陪同客人乘無人管理的電梯,由客人先進入并摁住開關。

8、要想在社會中,增強競爭能力,不但要掌握一定的專業(yè)技能,還要有良好的禮儀修養(yǎng)。

9、對一個國家來說,個人禮儀是一個國家文化與傳統(tǒng)的象征。

10、與同學發(fā)生爭執(zhí)時應先冷靜,理智面對。如果解決不了應及時找老師幫助或與同學之間協(xié)調。

(√)(√)(√)(√)(√)(√)(√)(√)(×)(×)第12頁/共29頁二、選擇題1、“不學禮,無以立”的古訓是

A、孟子B、荀子C、孔子2、早晨進校見到老師,要行禮問早、問好。如遇地方狹窄,應

A、學生給老師讓路B、學生或老師讓路都可以

C、老師給學生讓路

3、路遇他人應

A、靠右側行走

B、主動側身讓路

C、快步行走

4、遞接文件或名片時應當注意字體的

A、正面朝向對方

B、側面朝向對方

C、反面朝向對方

5、與他人在正式場合交談時要嚴肅認真,還要注意語言的

A、準確規(guī)范

B、慢條斯理

C、聲音洪亮

6、客人來訪時,我們要為客人打開房門。當房門向外開時。

A、客人先進

B、我們先進

C、同時進門

(A)。(A)。(B)。(A)。(A)。(A)第13頁/共29頁(一)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部分

1、問:中學生在每周升國旗時要注意什么?

2、問:中學生在儀表服飾方面要注意什么?3、問:中學生在講究衛(wèi)生方面要注意什么?

4、問:中學生在文明舉止方面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