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效膜蒸餾法濃縮回收二甲基亞的研究_第1頁
多效膜蒸餾法濃縮回收二甲基亞的研究_第2頁
多效膜蒸餾法濃縮回收二甲基亞的研究_第3頁
多效膜蒸餾法濃縮回收二甲基亞的研究_第4頁
多效膜蒸餾法濃縮回收二甲基亞的研究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多效膜蒸餾法濃縮回收二甲基亞的研究

二甲基硝胺(mts)廣泛應用于許多工業領域,如醫藥、化工、電子、合成纖維等。DMSO具有高滲透性,對許多生物存在毒副作用,且DMSO廢水的可生化性很差,一般傳統生物處理過程中會產生惡臭氣味(如二甲基硫醚、硫化氫等)膜蒸餾技術,以其操作條件溫和、分離效率高、設備體積小和可利用低溫熱源等優點,在廢水處理方面顯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但由于傳統膜蒸餾過程中需要提供大量蒸發熱來實現相變過程,其造水比通常小于11材料和方法1.1反滲透cod型料液:含DMSO的化纖廢水(DMSO濃度為6.2g/L,COD為1473mg/L,室溫下電導率為51μS/cm),某碳纖維廠洗滌污水。試劑:二甲基亞砜,天津市江天化工技術有限公司,分析純。1.2聚丙烯中空纖維膜的制備雙Y型氣隙式多效膜蒸餾組件,由天津凱鉑能膜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提供,膜組件內含750根聚丙烯中空纖維膜和1500根實壁毛細管管,其中聚丙烯中空纖維膜外徑0.63mm,內徑0.33mm,孔隙率65%,平均孔徑0.2μm,有效長度1.05m,有效膜面積0.82m1.3膜組件內蒸汽分壓差如圖1和圖2所示,多根中空纖維微孔疏水膜(簡稱微孔膜)和實壁毛細管(簡稱實壁管)嚴格平行間隔分布在膜組件中,其中膜與管的根數比例為1∶2。冷料液在低溫T多效膜蒸餾過程中,微孔膜內的熱料液與實壁管內的冷料液進行逆流換熱,兩股流體的溫度差決定了微孔膜兩側蒸汽分壓差,為蒸汽跨膜傳質提拱了推動力。在多效膜蒸餾組件中實現了蒸汽冷凝與冷料液加熱耦合,即利用蒸汽潛熱對料液進行預熱,提高傳統膜蒸餾過程的熱利用率1.4dmso純水溶液和含dmso化纖廢水的表面張力室溫下,分別測定0~400g/L濃度下的DMSO純水溶液和含DMSO化纖廢水的表面張力(γ)值。其中高濃度DMSO廢水是通過精餾柱濃縮得到的,以保證濃縮過程中無DMSO損失。1.5dmso水溶液對化纖廢水表面張力的影響實驗前先用去離子水和含300g/LDMSO的水溶液分別對膜組件進行加壓法測漏實驗。殼程壓力維持在0.10MPa下持續2h以上,以保障膜組件不發生泄漏。如表1所示,0~300g/L范圍內化纖廢水具有較高的表面張力。由于實壁管進口處的壓力(<0.06MPa)和微孔膜進口處的壓力(<0.03MPa)均遠低于測漏壓力,故可認為300g/L以下的DMSO水溶液不會產生膜潤濕的問題。原化纖廢水經過微超濾后進行MEMD實驗,實驗流程如圖2所示,原料液泵入膜組件底部的實壁管管程中,從實壁管頂部流出后經外部換熱器進一步加熱;加熱后的熱料液從膜組件上部返回膜組件的膜管程中,濃縮液從膜管程底部流出,經換冷器降溫后返回料液槽內。1.6分析1.6.1蒸發冷凝器液量的確定滲透液通量(fluxofmembranedistillation,簡稱膜通量)J,是指單位時間單位有效膜蒸發面積產生的蒸發冷凝液體積量,其表達式為:式中:q為單位時間膜組件產生的蒸發冷凝液量,L/h;S為有效膜面積,m造水比(gainedoutputratio,GOR),是指膜蒸餾過程中從料液中汽化單位量的滲透液所需要的熱量與使用外部熱源加熱料液提供的熱量之比,用于直接反映多效膜蒸餾過程的熱量利用率式中:ΔH多效膜蒸餾組件殼程內的氣相組成沿中空纖維膜的軸向呈梯度變化,而收集到的滲透液組成為其平均值,因此采用膜的平均分離因子α,表征膜對水和DMSO兩者分離效果,其計算公式為式中:yDMSO的回收率R,表征多效膜蒸餾過程中DMSO的損失情況,其計算公式為:式中,C1.6.2mtso濃度的測量配制DMSO濃度梯度為0、20、40、60、80和100mg/L的標準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在208nm2結果與分析多效膜蒸餾過程中的影響因素包括冷料液進料溫度T2.1進料濃度控制實驗運行過程中滲透液和濃縮液全部返回至料液槽,以保證進料濃度的恒定。料液初始體積為5L,待實驗操作條件穩定1h后開始測定數據,每組實驗重復3次。2.1.1進口溫度為t在料液DMSO濃度C如圖3(a)所示,膜通量隨著進料溫度T圖3(b)表明,分離因子隨進料溫度T2.1.2進料流量對膜蒸餾過程的影響在料液DMSO濃度為6.2g/L,進料溫度T圖4(a)表明,膜通量隨進料流量的增加而增加,造水比則隨之下降。膜通量增大的原因是料液流量的增加使得膜管程及實壁管管程的傳質傳熱邊界層厚度減小,即削弱了濃差極化和溫差極化現象,降低了膜蒸餾過程中傳質和傳熱阻力如圖4(b)所示,分離因子隨進料流量增加而減下,而DMSO的回收率變化幅度不大,基本維持在99.8%附近。分離因子降低原因是伴隨著進料流量增加,削弱了溫差和濃差極化現象,使膜-液界面處的DMSO濃度和料液溫度更接近料液主體,由于水/DMSO的相對揮發度隨溫度和料液濃度升高而有所降低2.1.3膜側入口溫度t在料液DMSO濃度C圖5(a)表明,隨著膜側進口溫度T如圖5(b)所示,分離因子隨膜側進口溫度T2.2dmso初始濃縮濃縮實驗的操作條件選擇為T如圖6所示,濃縮初始階段,由于滲透液的產量相對于料液體積比較小,濃縮液中DMSO濃度上升緩慢;當濃縮進行3h之后,料液中DMSO濃度出現大幅增大是因為料液體積相對較少而同時膜通量下降緩慢。濃縮初始階段,由于料液濃度增幅不大,膜通量、造水比以及分離因子隨濃縮時間而小幅下降,但當料液中DMSO濃度達到50~60g/L后,膜通量、造水比以及分離因子均隨之出現了明顯降低。DMSO的回收率在整個濃縮過程受料液濃度變化影響不大,基本維持在99.6%附近。由于濃縮過程中DMSO濃度增大,同等溫度下水的蒸汽分壓出現下降,進而造成水的滲透通量下降,雖然此時DMSO的滲透通量會隨之增大,但由于DMSO蒸汽通量和潛熱值遠小于水蒸汽的通量和潛熱值,結果導致膜通量和造水比的降低。此外,料液濃度的增大增加了膜程以及管程的邊界層厚度,增大了傳熱傳質阻力,對膜通量和造水比的降低也產生影響2.3膜組件的造水比和dmso回收率試驗結果實驗條件:分別以DMSO濃度6.2g/L和246g/L的5L化纖廢水為原料液,進口流量F固定為30L/h,進料溫度T如圖7所示,隨著操作時間延長,膜組件的膜通量、造水比和DMSO回收率基本保持穩定;在實驗所用的2種濃度的化纖廢水下,DMSO回收率在實驗階段內分別基本維持99.7%和99.4%左右;當料液濃度為6.2g/L時,分離因子在實驗階段內變化不大,而當料液濃度為246g/L時,分離因子在實驗后期出現小幅度地降低,從29.8降至26.3。由表1可知,DMSO濃度增大會降低料液的表面張力,在穩定性實驗中DMSO溶液與膜的長期接觸,造成極少數的大孔徑膜孔被潤濕3dmso回收率和所需操作變量的影響本文采用具有內部潛熱回收功能的自制多效膜蒸餾組件,以含DMSO的化纖廢水為原料進行了濃縮實驗研究,考察了進料溫度、進料流量、膜側熱料液進口溫度和料液濃度對多效膜蒸餾組件操作性能的影響,并對料液進行了深度濃縮及操作穩定性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結論:(1)多效膜蒸餾過程可以把6.2g/LDMSO化纖廢水濃縮至200~300g/L。該過程呈現出高造水比和高選擇性的優點。雖然在濃縮過程中膜通量、造水比以及分離因子隨DMSO濃度上升會有所降低,當DMSO濃度為200g/L時,膜通量、造水比以及分離因子依然可分別高達3.74L/(m(2)膜側熱料液進口溫度的升高會促使膜通量和造水比顯著地提高,但分離因子則隨之下降;料液進口溫度的增大,造水比隨之增大,但膜通量和分離因子則會隨之下降;膜通量隨進料流量的增大而增加,但是造水比以及膜分離因子都隨進料流量的增大而下降;當料液中DMSO濃度達到50~60g/L后,膜通量、造水比以及分離因子都隨進料濃度增大而呈明顯下降趨勢。單因素操作變量對DMSO的回收率影響不大,回收率基本保持在99.8%附近。實驗過程中膜通量、造水比和分離因子的最大值分別為6.28L/(m(3)穩定實驗表明,多效膜蒸餾過程在處理低濃度DMSO廢水時具有良好的操作穩定性,對于處理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