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課 人民解放戰爭 課時練(含答案)高中歷史統編版(部編版)必修 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第25課 人民解放戰爭 課時練(含答案)高中歷史統編版(部編版)必修 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第25課 人民解放戰爭 課時練(含答案)高中歷史統編版(部編版)必修 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第25課 人民解放戰爭 課時練(含答案)高中歷史統編版(部編版)必修 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第25課 人民解放戰爭 課時練(含答案)高中歷史統編版(部編版)必修 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5課人民解放戰爭1.(2022·撫州高一期中)1945年4月2日,從中國回到美國述職的赫爾利在華盛頓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宣稱:美國政府“全力支持蔣介石政府”,而“不支持任何武裝的政黨和軍閥”。美國政府的對華態度()A.得到了美國各階層的支持B.削弱了國共革命統一戰線C.表明其試圖出兵干涉中國D.加速了國共關系的破裂2.對于毛澤東1945年的重慶之行,民主人士柳亞子賦詩稱頌為“彌天大勇”。重慶《大公報》發表社評說:“毛先生能夠惠然肯來,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這反映了當時()A.民主人士一致認同中國共產黨的主張B.國共力量對比已經發生逆轉C.民族矛盾推動國共走向和談D.和平民主符合國人共同期盼3.(2022·呂梁高一期末)1946年全面內戰爆發后,中國共產黨對國民黨的作戰一直用“自衛戰爭”的名義。半年后中共中央第一次使用“人民解放戰爭”的名稱代替此前所用的“自衛戰爭”,這說明中國共產黨()A.開始創建人民軍隊 B.竭力維護和平大局C.積極開展戰略進攻 D.取得軍事優勢地位4.(2023·重慶高一期末)下圖是反映中國共產黨發展歷程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經典美術作品《轉戰陜北》(1959年石魯創作),對這幅作品的解讀正確的是()①反映事件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②該作品屬于現代主義繪畫風格③突出領袖的運籌帷幄指揮若定④受到了中國傳統山水畫的影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2022·麗水高一期末)下圖為1948年米谷創作的漫畫《偽金圓券:這難道是我昨晚脫下的鞋子嗎?》。漫畫中,畫家把金圓券畫成人形,一夜之間身體縮小了幾十倍。昨晚穿的一雙鞋比它的身體還要大,如同兩條船。該漫畫反映的現象()A.反對美國壟斷中國資本市場B.加速國民黨政權的崩潰C.挽救瀕臨絕境的民族工商業D.受到國際經濟危機影響6.(2022·南京高一階段測試)南京國民政府在抗日戰爭中已成為民族存亡的重要象征,但華東、華北及東北等淪陷區的人們對于重新歸來的國民黨的熱情在短短幾個星期內就迅速冷卻了,這些地區人民的幻滅感顯得尤為強烈。這反映出()A.國民政府已喪失了人民的支持B.國民黨的淪陷區收復舉措失當C.民眾和平與民主夢想徹底幻滅D.社會民生深陷通貨膨脹的泥潭7.下表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土地改革的相關史實。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改革()時間土改史實1946年10月晉冀魯豫解放區有2000萬農民獲得土地1946年10月底東北解放區有500萬農民獲得土地1946年11月蘇皖解放區有1500萬農民獲得土地1946年底山東解放區有1900萬農民獲得土地1946年底晉綏解放區有100余萬農民獲得300余萬畝土地A.適應了民族戰爭形勢的需要B.奠定了解放戰爭的物質基礎C.徹底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D.配合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8.(2022·徐州高一期中)下圖為解放戰爭時期的某場戰役地圖,該地圖表明該戰役()A.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B.摧毀了國民黨的主要軍事力量C.粉碎了國民黨全面進攻D.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9.(2023·沈陽高一階段練習)人民解放戰爭期間,毛澤東為新華社所寫的評論《中國軍事形勢的重大變化》曾這樣指出:“中國的軍事形勢現已進入一個新的轉折點,即戰爭雙方力量對比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人民解放軍不但在質量上早已占有優勢,而且在數量上現在也已經占有優勢。這是中國革命的成功和中國和平的實現已經迫近的標志。”這一評論發表的主要背景是()A.淮海戰役的勝利 B.遼沈戰役的勝利C.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D.平津戰役的勝利10.(2022·大同高一檢測)在太行山腳下最后一個中國革命農村指揮所,毛澤東提出“在革命勝利以后,迅速地恢復和發展生產,對付國外的帝國主義,使中國穩步地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的思想。毛澤東在這所“指揮所”()A.創立了工農武裝割據理論B.提出了穩固抗戰總后方的方案C.繪制了新中國的發展藍圖D.開辟出了中國人民革命新道路11.(2022·北京卷)1946年4月8日,中共代表王若飛、博古等人參加政治協商會議后,從重慶返回延安途中因飛機失事遇難,民主人士、國民黨要員等社會各界紛紛表示哀悼。有悼文指出:“他們的事業,就是中國人民大眾的事業,就是全人類的事業。”這反映出當時中國社會各界()A.擁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B.反對國民黨政權的統治C.希望建立無產階級政權D.企盼國家實現和平民主12.(2022·廣東卷)1946年6月,中共中央致電各軍區負責人說:“觀察近日形勢,蔣介石準備大打,恐難挽回。我軍必須戰勝蔣軍進攻,爭取和平前途。”因此中共中央向解放區軍民發出的號召是()A.“武裝自衛” B.“向敵后發展”C.“救亡圖存” D.“解放全中國”13.(2022·蘇州高一模擬)晉冀魯豫解放軍在魯西南強渡黃河后,國民黨方面“對于解放軍下一步究竟是東越運河、直接策應華東野戰軍打破國民黨軍的重點進攻,還是南進截斷隴海路直趨徐州、粉碎蔣介石的作戰計劃,捉摸不定”。解放軍的“下一步”軍事行動及其真實意圖是()A.躍進大別山,開始戰略進攻B.奪取徐州,準備戰略決戰C.破壞隴海路,支援淮海戰役D.強渡長江,迅速解放南京14.(2022·洛陽高一期末)《古城新情調》一文寫道:解放就是光明的到來,解放亦是生活的向上,王府百貨店掛起了慶祝和平解放的大標語。文中情景發生于()A.淮海戰役勝利后 B.遼沈戰役勝利后C.渡江戰役勝利后 D.平津戰役勝利后15.(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民主主義革命各歷史階段的土地政策(主張)簡表國民革命時期:1924年,孫中山指出:俄國“推翻一般大地主,把全國的田地,都分到一般農民,讓耕者有其田。耕者有了田,只對于國家納稅,另外便沒有地主來收租錢”。他認為中國革命在這一點上應當效法俄國,不然革命就是不徹底的。土地革命時期:“沒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土地”,“依靠貧農、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土地所有制為農民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田中收獲除給政府交土地稅外,均歸農民所有。全面抗戰時期:抗日根據地內停止沒收地主土地,實行減租減息政策,以減輕農民所受的封建剝削,提高抗日和生產的積極性同時實行交租交息,以利于聯合地主抗日。減租的辦法是“二五減租”(即把原租額減少25%);正租以外的雜租、勞役一律取消。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秋,中共中央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以徹底平分土地為原則,提出沒收地主土地、連同鄉村中其他一切土地,不分男女老幼,按人口統一平均分配,同時分配地主的牲畜、農具、房屋、糧食及其他財產。任選兩個時期的土地政策(主張),結合時代背景,闡釋其異同。第25課人民解放戰爭1.D[題干所示為抗日戰爭接近尾聲的時候,美國表達了支持蔣介石反動政府的態度,這一態度以及美國隨后的對華政策都加速了中國內戰的爆發,加速了國共關系的破裂,D項正確;“各階層的支持”說法不準確,排除A項;“革命統一戰線”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美國對華采取的是“扶蔣反共”政策,并非出兵干涉中國,排除C項。]2.D[根據材料可知,1945年毛澤東前往重慶,進行重慶談判,探討如何和平建國的大事,反映和平民主符合國人共同期盼,D項正確;民主人士肯定毛澤東重慶之行,不等于民主人士一致認同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排除A項;此時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相比依然具有巨大優勢,排除B項;重慶談判時,抗戰已經勝利,排除C項。]3.B[“自衛戰爭”帶有防守、防御的意味,說明中國共產黨并不希望打內戰,而“人民解放戰爭”則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希望消滅反動勢力,爭取和平的意愿,B項正確。]4.B[1947年3月,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主動放棄延安,轉戰陜北,繪畫《轉戰陜北》突出了革命領袖的運籌帷幄、指揮若定,同時該繪畫受到中國傳統山水畫的影響,運用了中國傳統山水畫的構圖方式和筆法,③④符合題意,B項正確;轉戰陜北發生在解放戰爭時期,①錯誤;現代主義繪畫多采用夸張、抽象的表現方法,這與繪畫《轉戰陜北》不符,②錯誤;排除A、C、D三項。]5.B[根據材料可知,該漫畫體現了惡性通貨膨脹現象,嚴重的通貨膨脹加速了國民黨政權的崩潰,B項正確;材料沒有提及美國壟斷中國市場的情景,排除A項;通貨膨脹對于民族工業的發展是不利的,排除C項;此時沒有國際經濟危機,排除D項。]6.B[根據材料可知,民眾對國民政府的原有期望破滅,這是因為國民政府接收淪陷區后沒有采取有效措施促進社會發展,B項正確;材料只體現民眾對國民黨的失望,無法得出其喪失了人民的支持,排除A項;材料只涉及民眾對國民黨接收淪陷區后的失望,并非對國內和平的失望,排除C項;材料只能反映淪陷區的狀況,不能得出社會民生深陷通貨膨脹的泥潭,排除D項。]7.B[根據材料可知,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使解放區農民獲得了土地,他們積極支援解放戰爭,奠定了解放戰爭勝利的物質基礎,B項正確。]8.A[依據材料信息可得出該戰役是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A項正確;三大戰役摧毀了國民黨的主要軍事力量,排除B項;在中共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各解放區軍民英勇奮戰,至1946年7至10月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排除C項;新中國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排除D項。]9.B[遼沈戰役共殲滅國民黨軍隊47萬余人,人民解放軍對國民黨軍隊開始取得數量上的優勢,B項正確;材料涉及的是遼沈戰役,排除A、D項;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排除C項。]10.C[太行山腳下的西柏坡是最后一個中國革命農村指揮所,1949年3月,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召開,毛澤東在會上指出黨的工作重心必須由鄉村轉移到城市,提出了革命勝利后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繪制了新中國的發展藍圖,C項正確。]11.D[王若飛、博古等人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主要是討論和平建國問題,因此社會各界認為“他們的事業,就是中國人民大眾的事業,就是全人類的事業”,這體現了當時社會各界希望國家實現和平民主,D項正確;這一時期抗日戰爭已經結束,排除A項;悼念活動包括國民黨要員,因此B項與材料內容不符,排除;國民黨要員并不希望建立無產階級政權,排除C項。]12.A[依據材料可知,在全面內戰爆發之際,中共中央清醒地估計國際國內形勢,向解放區軍民發出了“武裝自衛”的號召,以期粉碎國民黨軍隊的進攻,恢復國內和平,A項正確。]13.A14.D[王府百貨就是現在的王府井大街,是北京的一景,因此確定是平津戰役,本題選擇D選項。]15.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土地政策同:抗日戰爭時期暫時保留了地主土地所有制,減輕農民地租。解放戰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