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年新高考語文考前預測卷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潘伯鷹的“筆法”觀,涵蓋了執筆、運腕和“用筆”的起落、提按等多方面認識的歸納和總結。執筆
上,他認為“撅、押、鉤、格、抵”概括的五指執筆法最為合理,手指的任務僅是執筆,書寫中不能出現
轉筆的現象,因為被絞轉的鋒毫是無法鋪開寫字的。運腕上,他強調懸起手臂書寫的基礎練習的重要性,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筆畫線條端正有力,且靈活多變。用筆上,他認同古人''有往必收”"無垂不縮''的觀
點,做到“橫畫豎下,豎畫橫下”,因為此種用筆方式能使筆毫鋪開,中鋒行筆。此外,潘伯鷹還認為書
學史上按照“永字八法”將筆法分為“側、勒、弩、超、策、掠、啄、磔”等八類有其合理性。同時他也
批判性地指出,若是嚴格細分,“永字八法”也有不完備性。如所謂“越”的鉤,是向左鉤的,但有一種
鉤卻是向右鉤的,例如“戈”鉤,故學書者必須對“永字八法”變通靈活地去體會。
潘伯鷹主張學習書法必須從臨習古代經典碑帖入手,認為臨摹是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他將臨摹的方
法具體分為“鉤、摹、臨”三種,指出“這三套功夫同時并進,是保證寫字成功的有效方法”。他還認為
初學書法應該“正草并進”,這樣有利于領會“楷書是草書的收縮,而草書是楷書的延擴”的筆法精髓。
(摘編自《走近潘伯鷹的書學世界》《光明日報》2019年12月14日)
材料二:
中國書法的基本法則是“立象以盡意“。“象”與“意”的追求,在“制器尚象”和“格物致知”這
兩個古老概念中就有充分體現?!爸破魃邢蟆背鲎浴吨芤住?,它的意思是,制造的器物要體現人的思想觀念
和審美情趣,要在具體的器物中寄托一種思想理論。比如,“天圓地方”就在器物中反復體現,我們從琴
棋書畫里面即可以找到很多例證。“格物致知”出自《禮記?大學》。格物指的是接觸事物,了解認識事物;
致知是通過分析事物而獲得知識、見解,形成一種理論認識。儒家傳統的看法認為:所有的事物都蘊含著
“天理”“道",人類推究、窮盡事物之理,就能對人生的道理豁然貫通。
初唐書法家、書法理論家虞世南的《筆髓論》贊揚毛筆的筆管“虛心納物,守節藏鋒”,是根據竹子
的自然特征而作出的格物比德。具體到書法文化的語境中,“守節”“藏鋒”這兩個詞的含義應該有所延
伸?!笆毓潯币笪展P、運筆必須符合規矩,“藏鋒”要求行筆時保持筆頭的正確位置,鋒藏畫中,以確
保所寫出筆畫的形態、質感。他的論述就是在“格物致知”。
我們的文化傳統極其重視理論思維,書法領域也是如此。傳統書法理論中的“書道”一詞就體現出這
一點。社會上曾經有一種說法:日本人講''書道",中國人講“書法”。這其實是一種誤解。上海書畫出
版社《歷代書法論文選》中大約有45個“書道”,此外還有一些實際隱含了“書道”的“道”。所謂“書
道”,是說書法之中有規律、途徑、事理、道義、學問、思想理論體系。“書法”則比“書道”更寬泛。
我們更多的時候談“書法”而不是“書道”,體現出一種對于“書道”的敬畏。如果書法創作時有一種“制
器尚象”的意識,欣賞書法時懷著一種“格物致知”的心態,這就是“書道”意識。沒有理論,就沒有“書
道”;沒有書道,“書法”就只是寫字。
“立象以盡意”,盡的是什么“意”呢?是“圣人之意”,是天人合一的“天地宇宙之心”,這就是
書法蘊含的最高層次的“道”。“中庸”“中和”思想是“圣人之意”的重要內容,是指導書法的重要理
論原則。其實每個學習書法的人都必然有思考,有思考也就有理論。只不過很多時候理論思考往往局限于
用筆或結體的具體某一方面,或者從神、氣、骨、肉、血某個范疇的單一角度,或者側重于陽剛一陰柔、
壯美一秀美之類某個偏好的標準。這些思考可能比較零碎,需要圍繞一個核心加以系統化,而“中庸之
道”“中和之美”則是一種基準的、綱領性的審美主張。
(摘編自《光明日報》2019年8月30)
材料三:
書法審美價值的體現,來自那些知曉書法欣賞技能的人,這些人使欣賞產生了效應,因為他們同時也
具備了或多或少的書寫經驗、能力,能夠從用筆、結構、章法等渠道去看待一件作品,這也就能夠使欣賞
過程圍繞書法作品自身,不致離本太遠。中國書法史上對于技能的提出、評說、運用十分注重,只有閱讀
了大量的書法作品,有了對諸家諸體的研究,才能發現某一件作品運用了哪一種手法,而一件優秀的書法
作品,又為后人提供了什么獨特的表現方式。欣賞技能運用的作用除了區別作品彼此之間的差異,同時也
給欣賞者本人啟發。譬如書法作品的裝飾,改變了既往白紙黑字的書寫,裝飾技能映襯了書法,使一幅書
法作品的色調增加了,或堂皇艷麗,或古色陳舊。這種延伸出了書寫之外的技能,也使欣賞者分外留意——
書寫技能總是大致固定的,不至于大起大落。但外在形式的裝飾,卻可以變動無窮,也就提供了一個相互
效仿的可能,一時間展廳里充滿了色調相似的作品。普遍的認識是,書法創作是靠技能來實現的,誰掌握
了獨特的技能,也就能勝出一籌,因此一件書法作品之美就都在技能上了。每一幅作品都是作者盡其力而
為,技能貫穿始終。尤其是那些在競賽中奪得金銀獎的作品,本身就是一個秘境,技能隱于其中,發揮巨
大的力量。
(摘編自朱以撒《書法欣賞中的審美價值》)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潘伯鷹的“書法”觀,主要指的是他的筆法觀,此外還涵蓋了對“永字八法”的看法以及學習書法的方
法。
B.中國書法也要追求“制器尚象”和“格物致知”這兩個古老的概念,它們都是儒家思想中所蘊含的“天
理”。
C.書法理論也要講求思維,即書法之中的規律、途徑、事理、道義、學問、思想等的一系列理論體系。
D.書法的審美價值,不僅包含對書法本身技能的欣賞,也包含著對書法作品的裝飾的欣賞,但重點在于技
能。
2.根據以上三則材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永字八法”在剛被提出時很受歡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顯示出不合理性,我們在用時要懂得靈
活變通。
B.潘伯鷹所提出的“用筆”的起落、提按觀點,與材料二中虞世南所論述的“守節”“藏鋒”的意思極為
相近。
C.書法蘊含的最高層次,體現了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和“中和之美”,是指導書法的重要理論原則。
D.長期欣賞書法作品,不僅可以提高自己對于書法技能的鑒別能力,還可以從中得到啟發,提高審美能力。
3.下列說法中,可以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字劃承接處,第一要輕捷,不著筆墨痕跡,如羚羊掛角。學者功夫精熟,自能心靈手敏。
B.古人論用筆,不外“疾”“澀”二字。澀非遲也,疾非速也。以遲速為疾澀,而能疾速者無之。
C.惟管定而鋒轉,則逆入平出,而畫之八面無非毫力所達,乃后積畫成字,聚字成篇。
D.初學不外臨摹。臨書得其筆意,摹書得其間架。臨摹既久,則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變通。
4.材料二在論證方法上有哪些特點?請結合文本簡要說明。
5.結合材料和自己的生活實際,談一談我們如何才能更好地去欣賞書法作品。
【答案】1.B2.A3.C
4.①舉例論證。在論述《周易》中的“制器尚象”時,以生活中常見的“天圓地方”器物、琴棋書畫為例,
化抽象為具象,使讀者更易理解;②引用論證。引用了虞世南的相關理論闡述“格物致知”,使文章的論
證更加豐富,文章更富文學性。
5.示例:①了解書法的各種“筆法”,掌握學習書法的技巧,提筆的起承轉合,并有所行動,只有通過自
身實踐的積累,才有可能談得上去鑒別、欣賞好的書法作品,②欣賞書法的技能,思考其是如何成字、成
篇、成章的,用一定的思維去探索書法中的規律、奧妙,且和書法的裝飾有機結合,欣賞其渾然天成的美;
③閱讀大量的書法作品,體悟書法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以及作者的情操情感等,這是欣賞書法作品的最
高境界。
【解析】
【分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曲解文意,原文只提到“象”與“意”的追求在“制器尚象”和“格物致知”中有充分體現,沒有提
到中國書法要追求“制器尚象”和“格物致知”。另外,從材料二第一段話可知,“格物致知”出自《禮
記》,屬于儒家傳統思想,而“制器尚象”來自于《周易》,不屬于儒家思想。
故選B。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顯示出不合理性”斷章取義,原文是“同時他也批判性地指出,若是嚴格細
分,‘永字八法’也有不完備性”,“永字八法”的不合理性是潘伯鷹提出來的,并不是在自身的發展過
程中顯示出來的。
故選Ao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通讀材料二內容,可以看出,材料二所論述的觀點是:中國書法講求“立象以盡意“?!跋蟆奔赐ㄟ^技能
所展現出來的書法,“意”即書法所展現出的美和人生之道。
A.強調的是學者熟能生巧。
B.強調的是筆法的運用。
D.強調的是初學者要注重的方法。
只有C項最正確,強調的是運用各種方法展現出書法字體。
故選Co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通讀材料二,可以看出在第一段中列舉了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天圓地方'就在器物中反復體現,我
們從琴棋書畫里面即可以找到很多例證”,這是舉例論證,化抽象為具象,使讀者更易理解;
在第二段引用了虞世南在《筆髓論》中的論述,“初唐書法家、書法理論家虞世南的《筆髓論》贊揚毛筆
的筆管‘虛心納物,守節藏鋒'”這是引用論證,引用了虞世南的相關理論闡述“格物致知”,使文章的
論證更加豐富,文章更富文學性。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及個性化解讀的能力。
這是一道開放性探究題,解答此題時,要明確每則材料所表現的關于“書法”的觀點,第一則闡述的是
學習書法的方法,第二則談論的是書法的基本法則“立象以盡意”,第三則談論的是審美鑒別書法作品的
方法。把三個觀點與欣賞方法聯系起來,分條總結即可。
比如材料一是關于書法的“技法”的,其中有“潘伯鷹的‘筆法’觀,涵蓋了執筆、運腕和‘用筆’的起
落、提按等多方面認識的歸納和總結”“此外,潘伯鷹還認為書學史上按照‘永字八法’將筆法分為‘側、
勒、弩、趟、策、掠、啄、磔'等八類有其合理性”,要想欣賞書法,就要了解書法的各種“筆法”,掌
握學習書法的技巧,提筆的起承轉合,并有所行動,只有通過自身實踐的積累,才有可能談得上去鑒別、
欣賞好的書法作品;
材料二中談到中國書法的基本法則是“立象以盡意“,“象”與“意”的追求,體現在“制器尚象”和“格
物致知”中,“制器尚象”就是“制造的器物要體現人的思想觀念和審美情趣,要在具體的器物中寄托一
種思想理論”,“格物致知”就是“了解認識事物……通過分析事物而獲得知識、見解,形成一種理論認
識”,“如果書法創作時有一種‘制器尚象’的意識,欣賞書法時懷著一種‘格物致知’的心態,這就是
'書道’意識。沒有理論,就沒有‘書道’;沒有書道,‘書法’就只是寫字”“每個學習書法的人都必
然有思考,有思考也就有理論”,可見應欣賞書法的技能,思考其是如何成字、成篇、成章的,用一定的
思維去探索書法中的規律、奧妙,且和書法的裝飾有機結合,欣賞其渾然天成的美;
材料三是關于書法審美的,“只有閱讀了大量的書法作品,有了對諸家諸體的研究,才能發現某一件作品
運用了哪一種手法,而一件優秀的書法作品,又為后人提供了什么獨特的表現方式。欣賞技能運用的作用
除了區別作品彼此之間的差異,同時也給欣賞者本人啟發",可見應閱讀大量的書法作品,體悟書法中所
蘊含的人生哲理,以及作者的情操情感等,這是欣賞書法作品的最高境界。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彈道無痕(節選)
徐貴祥
推算起來,該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最后一個雪天。載著新兵的悶罐子列車由東向西,經鄭州再向北,
過了黃河,便見窗外有幾道紡線般的雪絮兒劃下來,先是一團一團地在風中旋轉,漸漸地有了鋪天蓋地的
氣勢,很快就在曠野結起一層半透明的雪殼。及至到達終點,已是滿世界銀白。
半個月的基礎訓練后,新兵分配。新兵石平陽的頂頭上司是李四虎。李四虎是全營著名的老兵油子,
稀拉、尤其愛捉弄人,但他有技術,炮兵業務堪稱行家里手,關鍵時候總少不了他為連隊掙面旗子。
石平陽下到班里不久,李四虎曾經非常真實地踢了他一腳。那天訓練傳誦炮兵口令,正忙亂間一陣冷
峭的干風刮來,將石平陽手中的口令紙掀得稀里嘩啦。石平陽本來就很緊張,又聽又算又記又傳,忙得顧
頭不顧朧。情急中,他把剛剛接受的一組口令寫在炮架上,自然沒有想到這一行為產生的嚴重后果。鉛筆
又細又尖,在炮架上劃出了極刺耳的聲音。盡管這個動作只在瞬間就完成了,但還是被正在組織訓練的李
四虎一眼瞅見了。李四虎立即下達暫??诹?,把小紅旗往后腰一戳,神色匆匆地跑過來,往指尖上蘸了口
唾沫,摸了摸鉛筆劃過的地方,結果發現有幾道曲里拐彎的鉛筆線無論如何也抹不掉了。李四虎心疼得倒
吸一口冷氣,仍不死心地反復抹,抹著抹著就突然轉過身來,兩只狼一般的眼珠子放了道綠光,死盯著石
平陽,腮幫子又鼓了鼓,那充滿激情的一腳便照準石平陽的屁股踹過來。
然后召開班務會。
李四虎首先發言,說:“咱們當炮手的,靠炮吃飯,靠炮做人??赡闶紫鹊脨巯?。你別以為它沒長
腦袋,我覺得它是有靈性的,它懂得人情世故。知道咱們最老的班長吧?就是連部榮譽室靠門左邊掛著的
那位。黃風巖戰斗中他繳獲了一門小鋼炮,是打不響的。連長下命令讓他扔,他沒扔,硬是從山西長治扛
到東北錦州,扛了幾個月幾千里地,閑了就擦,就拆開倒騰。后來怎么樣?在錦西馬家堡戰斗中,半個連
的步兵被人家地堡火力點壓在洼子里,抬不起頭,急得營長搶過炸藥包要去拼命。這時候咱老班長就把炮
架上了。老班長說:伙計,你就是啞巴也該哼一聲了,我背你背了這么遠,過鐵路要輕裝行軍,我把干糧
都扔了也沒舍得撇下你,今兒個你可得還我這個情。結果呢,它還真響了,而且響了六次,硬是把敵人的
火力點掀掉了。老班長相牲后,這炮任誰也弄不響,報廢了。你說邪門不邪門?所以呀,我說……”
石平陽不吭氣。那一腳踢過來的時候,他愣了一下井暗中攥緊了拳頭,但他終于沒有打出去……隨著
班務會的不斷深入,他越來越發現在這個老兵的身上有一種十分親切的東西。“班長,我對你沒意見!”
他很崇敬很真誠地看著李四虎,又補充一句,“真的,我不會撒謊,這是心里話。我明白了?!?/p>
李四虎半張著嘴看了他好幾秒鐘,突然咧嘴笑了:“響鼓不用重槌敲,明白就好……當然不能有意見。
能看出來,你石平陽是條血性漢子,只要你舍下身子跟我干,我保你能成為咱連的高級炮手!”又把腦袋
轉向耿其明,“老耿你說是不是?”
耿其明忙說:“那是那是。石平陽你剛來,有些情況不了解。你去問問,搞訓練,搞內務評比,咱們
班啥事落后過?”
石平陽生在皖西,家鄉雖說不上四季如春,卻也有多半日子風和日麗,遠山近水清秀宜人,野花翠竹
很能滋潤人的骨骼。乍一到這荒涼的北方山區,又遇上個滴水成冰的季節,身體頗有些吃不消。先流鼻血,
后爛手,凍瘡專揀指關節處長,奇怪的是爛了肉還不覺得疼,只是睡覺焙暖了才奇癢難忍。偏碰上個認炮
不認人的李四虎,一上炮場就發狠,兇得山搖地動,細得放屁都管。一旦發現士兵的動作失誤,就跳起來
罵,特別是石平陽。臟話丑話如擰開的水龍頭,罵得滿炮場臭烘烘的。有時候罵急了石平陽也發恨,鳥班
長也太輕賤人了,再有本事你不也就是班首長嘛,干嗎耍那么大的威風?不過,他漸漸能理解李四虎的行
為了。
石平陽的逆來順受不屈不撓終于感動了上帝。一次休息的時候,李四虎把石平陽的手拽過去,著實看
了一陣子,看相般地數了數那上面結了疤或沒結疤的爛處,又摳了摳手心繭花的厚度,然后說:“石平陽
啊,有人說我專門針對你,聽說了嗎?”
“聽說了,班長?!笔疥柕椭^回答。
“你信嗎?”
“我父親打菜刀,專揀好鋼,在爐膛里淬幾次火,菜刀刃口又韌又利,方圓幾十里都用我們家的菜
刀....”
“哦?”李四虎似乎有些意外,“石平陽,我還真沒把你看錯哇!”
李四虎從褲兜里摸出一個臟乎乎的小本子:“石平陽哇,我這個人,就看重友情,你對我真心實意,
我就對你負責到底。這炮,說簡單也簡單,明眼的技術你都掌握了??梢f學問也真有學問,這些都是我
自個兒揣摩出來的小道道。教程上沒有。用上新鮮詞兒,就叫感覺。有些是炮上的,有些是班上的。這個,
送給你了!”最后這句話,語氣很重,像是宣布一項重要決定。
(節選自《彈道無痕》,有刪改)
【注】①稀拉:散漫。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段的“七十年代”“悶罐子列車”等為我們展示出極強的年代感,把讀者迅速地拉到那個過去的時
代。
B.小說如話家常一般娓娓道來,語言質樸自然,其中多處運用方言和俗語,使作品具有濃濃的生活氣息。
C.文章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作者敘事時運用補敘等多種敘述方式,也為文章增色許多。
D.李四虎認為石平陽有潛力,期望越高,責之愈切,才會有對石平陽的種種“刁難”,對此,石平陽是理
解的。
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交代故事發生的年代、地點與季節,渲染了寒冷的氛圍,也為下文寫石平陽身體不適做鋪墊。
B.文中耿其明話從側面表現了炮兵業務精湛的李四虎還是一個治班有方、令戰士佩服的優秀領導者。
C.小說插敘老班長的故事,既為了體現老班長與小鋼炮的深厚感情,也為了表現老班長的技術無人能及。
D.小說擅長用通俗的語言敘述故事情節,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和平年代軍人的軍營生活和豐富的內在情感。
8.小說刻畫了李四虎“既粗獷又溫情”的軍人形象,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9.小說中的畫線句是石平陽對李四虎詢問的回答,這樣寫有怎樣的效果?請結合作品進行分析。
【答案】6.C7.C
8.粗獷:①踹石平陽一腳以示懲罰,行為粗野;②在炮場上臟話丑話連篇,語言粗魯。溫情:①反復抹炮
架上的鉛筆線,愛惜大炮(內心細膩);②給士兵們講述老班長的故事,以情動人;③查看石平陽手上的爛
處與老繭,關心戰友;④將自己掌握的技術全部送給石平陽,幫助戰士(熱心待人、提攜后進)。
9.①運用類比的手法,巧妙地回答了李四虎的問題,令人回味;形象地表現了石平陽對于李四虎良苦用心
的理解。②更好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凸顯石平陽愿意接受磨煉的堅毅和充滿血性的軍人品質,側面表現李
四虎表面粗魯卻一心為戰士成長付出的品質。③結構上照應前文,與“他越來越發現在這個老兵的身上有
一種十分親切的東西”“他漸漸能理解李四虎的行為了”相呼應,使情節更加嚴謹。④深化了小說的主題,
突出了軍人在和平年代不怕困難、艱苦磨煉、敢于擔當的精神。
【解析】
【分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
C.“補敘”錯,作品中沒有“補敘”。文章按照石陽平到部隊接受訓練的順序寫,寫李四虎踢了他一腳,
開內務會講老班長的故事,訓練中嚴格要求石陽平,最后把自己的“摩出來的小道道”送給石陽平。文中
沒有補敘。
故選C。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小說插敘老班長的故事”錯誤,老班長的故事不屬于插敘;“為了表現老班長的技術無人能及"錯誤。
通讀文章可知,在石平陽弄花了炮架后,李四虎才在會上講了老班長的故事,老班長的故事順應情節的自
然發展,是通過李四虎講出來的,故不屬于插敘;另外,李四虎講這個故事,不是“為了表現老班長的技
術無人能及”,而是為了讓班里的士兵們明白一個道理,即老班長的成功原因除了技術,更多的是熱愛、
執著和專注的精神。
故選C。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題目要求結合作品簡要分析小說刻畫了李四虎“既粗獷又溫情”的軍人形象。作答時需要仔細閱讀文章,
在文中找出李四虎的言行來分別佐證“粗獷”和“溫情”。
表現“粗獷”的地方有:動作行為粗野,“抹著抹著就突然轉過身來,兩只狼一般的眼珠子放了道綠光,
死盯著石平陽,腮幫子又鼓了鼓,那充滿激情的一腳便照準石平陽的屁股踹過來”;語言粗魯,“偏碰上
個認炮不認人的李四虎,一上炮場就發狠,兇得山搖地動,細得放屁都管。一旦發現士兵的動作失誤,就
跳起來罵,特別是石平陽。臟話丑話如擰開的水龍頭,罵得滿炮場臭烘烘的”。
表現“溫情”的地方有:“李四虎立即下達暫停口令,把小紅旗往后腰一戳,神色匆匆地跑過來,往指尖
上蘸了口唾沫,摸了摸鉛筆劃過的地方,結果發現有幾道曲里拐彎的鉛筆線無論如何也抹不掉了。李四虎
心疼得倒吸一口冷氣,仍不死心地反復抹”,體現他內心的細膩;“知道咱們最老的班長吧?就是連部榮
譽室靠門左邊掛著的那位……老班長犧牲后,這炮任誰也弄不響,報廢了。你說邪門不邪門?”給士兵們
講述老班長的故事,以情動人;“一次休息的時候,李四虎把石平陽的手拽過去,著實看了一陣子,看相
般地數了數那上面結了疤或沒結疤的爛處,又摳了摳手心繭花的厚度”,查看石平陽手上的爛處與老繭,
關心戰友;“這些都是我自個兒揣摩出來的小道道。教程上沒有。用上新鮮詞兒,就叫感覺。有些是炮上
的,有些是班上的。這個,送給你了!”將自己掌握的技術全部送給石平陽,幫助戰士,體現出熱心待人、
提攜后進。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
從手法角度看,“我父親打菜刀,專揀好鋼,在爐膛里淬幾次火,菜刀刃又韌又利,方圓幾十里都用我們
家的菜刀”,這話是石平陽對李四虎“有人說我專門針對你,聽說了嗎”的回答,句子用到了類比的手法,
將好鋼需要反復鍛造與李四虎對石平陽的嚴格要求進行類比,這樣既能表現石平陽對李四虎良苦用心的理
解,又使回答不至于過于直白,富含哲理的話給人以啟迪和回味;
從故事情節角度看,這句話與前文“他越來越發現在這個老兵的身上有一種他十分親切的東西”“他漸漸
能理解李四虎的行為了”相呼應,使情節更加緊湊;
從人物形象的角度看,這句話作為人物語言描寫,能夠更好的塑造石平陽的形象,突出了石平陽原意接受
磨練的堅毅和充滿血性的軍人品質,也側面表現李四虎表面粗魯卻一心為戰士成長的品質;
從思想主題角度看,這句話同時也體現出了以石平陽為代表的中國軍人在和平年代不怕困難、艱苦磨練、
敢于擔當的精神,深化了小說的主旨。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李文忠,手思本,盯胎人,太祖姊子也。年十二而母死,父貞攜之轉側亂軍中,瀕死者數矣。逾二年
乃謁太祖于滁陽。太祖見之喜甚,撫以為子,令從己姓。年十九,以舍人將親軍,從援池州,破天完軍,
驍勇冠諸將。張士誠寇嚴州,御之東門,使別將出小北門,間道襲其后,夾擊大破之。逾月,復來攻,又
破之大浪灘,乘勝克分水。士誠遣將據三溪,復擊敗之,斬陸元師,焚其壘。士誠自是不敢就嚴州。明年,
諸全守將謝再興叛降于吳,以吳軍犯東陽。文忠與胡深迎戰于義烏,將千騎橫突其陣,大敗之。士誠遣司
徒李伯升以二十萬眾攻新城。文忠帥軍馳救,去新城十里而軍。詰朝會戰,天大霧晦冥,文忠集諸將仰天
誓曰:“國家之事在此一舉,文忠不敢愛死以后三軍!”乃使元師徐大興等將左軍,嚴德等將右軍,而自
以中軍當敵沖,奮前搏擊。霧稍開文忠橫槊引鐵騎教上乘高馳下沖其中堅敵遂大潰捷聞太祖大喜明年秋,
大軍伐吳,令攻杭州以牽制之。守將謝五,再興弟也,諭之降,許以不死。五與再興子五人出降。諸將請
修?之,文忠不可。營于麗譙,下令日:“擅入民居者死。”師還,命軍中收養道上棄兒,所全活無算。文
忠器量沉宏,人莫測其際。臨陣渾厲風發,遇大敵益壯。頗好學問,通曉經義,為詩歌雄駿可觀。初,太
祖定縣木,以軍興不給,增民田租,文忠請之,得減額。其釋兵家居,恂恂若儒者,帝雅愛重之。家故多
客,嘗以客言,勸帝少誅修,又諫帝征日本,及言宦者過盛,以是積忤旨,不免譴責。十六年冬遂得疾。
帝親臨視。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
(節選自《陽’?李文忠傳》,有刪改)
【注】①修:同“戮”。
10.下列對文中畫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霧稍開/文忠橫槊引鐵騎/數十乘高馳下/沖其中堅/敵遂大潰捷/聞太祖大喜/
B.霧稍開/文忠橫槊引鐵騎數十/乘高馳下/沖其中堅/敵遂大潰/捷聞/太祖大喜/
C.霧稍開文忠/橫槊引鐵騎數十/乘高馳下/沖其中堅/敵遂大潰捷/聞太祖大喜/
D.霧稍開文忠/橫槊引鐵騎/數十乘高馳下/沖其中堅/敵遂大潰/捷聞/太祖大喜/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字,又稱“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稱謂而取的與本名含義相關的別名。
B.應天,南京古稱,指應天府。是南京在明朝時期的名稱,是明朝前期首都,永樂時期遷都后為留都。
C.宦者,即宦官,是君主時代宮廷內侍奉帝王及其家屬的人員,由閹割后的男子充任。也叫太監。
D.《明史》和司馬遷的《史記》、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等二十四部史書,被統稱為“二十四史”。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文忠自小顛沛,不忘刻苦讀書。李文忠幼年喪母,跟著父親在亂軍中輾轉不定,后來才投奔了朱元璋。
他勤奮好學、通曉經書,詩也寫得很好。
B.李文忠英勇善戰,一生功勛卓著。李文忠善于用兵,作戰方法靈活,常常身先士卒。他率軍大破天完軍、
屢勝張士誠、大敗謝再興,屢建奇功.
C.李文忠軍紀嚴明,擁有恢弘氣量。李文忠嚴禁軍隊擅入民居打擾百姓,他不殺投降官兵,還讓士兵收養
路上的棄兒,為民請求減少田租,愛護生命。
D.李文忠忠心耿耿,深受太祖器重。李文忠曾勸太祖少殺戮,并建議他東征日本,還批評宮中宦官太多。
太祖雖然不高興,卻并沒有責備他。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御之東門,使別將出小北門,間道襲其后,夾擊大破之。
(2)其釋兵家居,恂恂若儒者,帝雅愛重之。
14.文中哪些事件表現出李文忠的驍勇善戰?請結合文本分析概括。
【答案】1O.B11.D12.D
13.(1)(李文忠)在東門抵御他,(他)讓偏師將領出小北門,從小道偷襲張士誠軍隊的后部,兩面夾擊,
大敗張士誠。
(2)李文忠解甲歸田,恭謹得像讀書人,皇帝非常厚愛、看重他
14.①十九歲時跟隨太祖在支援池州的戰役中大破天完軍,驍勇善戰超過其他將領;②兩次擊敗張士誠的軍
隊,攻占分水,又在三溪大敗張士誠的將領,斬殺陸元帥,燒毀了敵軍的營寨,從此張士誠不敢覬覦嚴州;
③在義烏大戰中,大敗吳軍;④在與李伯升會戰中,奮勇殺敵,最終取得了戰役的勝利。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本題句意為:霧漸漸消散,李文忠橫執長矛帶領數十鐵甲騎兵,從高處飛奔而下,沖擊敵人中堅力量。敵
軍于是大潰。捷報傳來,太祖非賞高興。
“文忠橫槊引鐵騎數十”是主謂結構,“文思”是主語,所以此句不能斷開,排除CD兩項。
“鐵騎數十”是定語后置句,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
故選B,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
D.“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等二十四部史書”錯誤,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不是“二十四史”中的書。
故選D。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D.“太祖雖然不高興,卻并沒有責備他”分析錯誤,依據原文“家故多客,嘗以客言,勸帝少誅繆,又諫
帝征日本,及言宦者過盛,以是積忤旨,不免譴責”可知是受到了譴責;另外“還批評宮中宦官太多”分
析也不正確,“宦者過盛”的意思是“宦官勢力太大”。
故選D。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
得分點:(1)御,抵御;間道,從小道;破,打?。槐揪涫÷粤酥髡Z“李文忠”。
(2)釋,解除;兵,兵權;恂恂,溫和恭敬的樣子;雅,極、甚、更。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概括文章內容,把握人物形象特點的能力。
“年十九,以舍人將親軍,從援池州,破天完軍,驍勇冠諸將”的意思是:十九歲時,以舍人身份率領親
軍,跟隨太祖援救池州,擊破天完的軍隊,驍勇蓋過諸將。
“張士誠寇嚴州,御之東門,使別將出小北門,間道襲其后,夾擊大破之。逾月,復來攻,又破之大浪灘,
乘勝克分水。士誠遣將據三溪,復擊敗之,斬陸元帥,焚其壘。士誠自是不敢窺嚴州”可概括為:兩次擊
敗張士誠的軍隊,攻占分水,又在三溪大敗張士誠的將領,斬殺陸元帥,燒毀了敵軍的營寨,從此張士誠
不敢覬覦嚴州。
“文忠與胡深迎戰于義烏,將千騎橫突其陣,大敗之”的意思是:李文忠與胡深在義烏迎戰,帶領一千騎
兵在吳軍陣中橫沖直撞,大敗吳軍.
“士誠遣司徒李伯升以二十萬眾攻新城。文忠帥軍馳救,去新城十里而軍0詰朝會戰……敵遂大潰捷”是
寫在與李伯升會戰中,文忠奮勇殺敵,最終取得了戰役的勝利。
以上內容均可表現出李文忠的驍勇善戰。
參考譯文:
李文忠,字思本,目于胎人,是太祖姐姐的兒子。十二歲時母親去世,父親李貞帶著他在亂軍中顛沛流
離,多次瀕臨死亡。過了兩年才在滁陽拜見太祖。太祖見到文忠,非常喜愛他,把他當作兒子撫養,讓他
隨自己的姓。十九歲時,以舍人身份率領親軍,跟隨太祖援救池州,擊破天完的軍隊,驍勇蓋過諸將。張
士誠進擾嚴州,(李文忠)在東門抵御他,他讓偏師將領出小北門,從小道偷襲張士誠軍隊的后面,兩面夾
擊,大敗張士誠。一個月后,張士誠又來進攻,李文忠在大浪灘再次打敗他,并乘勝攻下分水。張士誠派
遣將領駐守三溪,李文忠又打敗了他們,斬殺了陸元師,并燒毀了敵軍的營寨。張士誠從此不敢纏:視嚴州。
第二年,諸全守將謝再興叛變投降吳,率領吳軍進擾東陽。李文忠與胡深在義烏迎戰,帶領一千騎兵在吳
軍陣中橫沖直撞,大敗吳軍。張士誠派遣司徒李伯升率二十萬眾進攻新城。李文忠率軍快速救援,在距離新
城十里之地駐扎下來。第二天早晨會戰,天大霧而昏暗,李文忠召集諸將對天發誓說:“國家大事在此一
舉,文忠不敢怕死而落在三軍后面!”于是派元帥徐大興等率領左軍,嚴德等率領右軍,而自己率領中軍正
對敵軍主力,奮勇向前搏殺沖擊。霧漸漸消散,李文忠橫執長矛帶領數十鐵甲騎兵,從高處飛奔而下,沖
擊敵人中堅力量。敵軍于是大潰。捷報傳來,太祖非賞高興。第二年秋天,大軍征伐吳,命他攻打杭州來
牽制吳軍。守將謝五是謝再興的弟弟,告諭他投降,并許諾他不死。謝五與謝再興的兒子五人出來投降。
眾將請求殺了他們,李文忠不答應。在麗譙扎營,下令說:“擅自進入民居的處死。”大軍返回,命令軍中
收養路上的棄兒,所保全救活的不計其數。李文忠器量深沉宏大,沒有人能測知他的邊際。臨陣精神振奮
意氣風發,遭遇強敵更加威壯。特別愛好學習,通曉經書義理,寫詩作歌雄渾豪放值得欣賞。當初,太祖平
定應天,因為軍需供給不足,增收百姓的田租,李文忠為此請求,得以減少租額。李文忠解甲歸田,恭謹
得像讀書人,皇帝更加厚愛他。家中素來多賓客,曾用客人的話,勸說皇帝少殺戮,又勸諫皇帝征討日本,
以及諫說宦官勢力太大,因此長期違逆旨意,不免受到譴責。十六年冬就生病了?;实塾H臨探視。第二年
三月去世,時年四十六歲。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柳州恫氓
柳宗元
郡城南下接通津,異服殊音不可親。
青磐裹鹽歸叫客,綠荷包飯趁虛人。
鵝毛御臘縫山崩,雞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問重譯,欲投章甫作文身。
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異服殊音不可親”中的“異服殊音”屬于借代手法,以恫民的服飾和語言特色指代恫民,形象而又簡
練。
B.頷聯描寫了響民趕集的情景,既展現了帽民的生活習俗,又暗含了炯民往返集市買鹽往返甚是辛苦。
C.“雞骨占年拜水神”一句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雞骨占年”和“拜水神”的風俗令詩人感到十分驚
奇。
D.此詩語言樸實無華,真切而又形象地描繪了柳州少數民族的生活,隱含著詩人作為地方官人鄉隨俗的思
想。
16.此詩包含著詩人到柳州任職后面對“恫氓”的心理變化過程,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答案】15.C16.詩人到柳州任職后對“耐氓”的心理變化過程先后經歷了“不可親”的距離感(或失
落感)、“愁問重譯”的束縛感(或不便感)和“欲作文身”的渴望融入之心。詩人初到此地任職,因衣著
不同、語言不通而感到似乎被排斥在耐民之外;辦理案件時,因語言不通只能仰仗翻譯而產生了工作不便感;
了解當地風俗習慣后,渴望自己能夠入鄉隨俗,融入當地百姓中。
【解析】
【15題詳解】
此題考查考生對詩歌理解鑒賞能力。這是一道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題目,
每個選項都是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
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
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
C項,“令詩人感到十分驚奇”分析錯誤,“雞骨占年”,是耐氓迷信風俗,以為占卜可以知道年景的好
壞。“拜水神”,即向水神禮拜。帽氓們用雞骨去占卜,問水神祈禱一年的好收成。表現出了作者入鄉隨
俗的思想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考生理解詩句內容鑒賞詩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鑒賞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題,
即看標題、看作者、看注釋;抓詩眼(或詞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組織答案時,要用能夠準確表現作
者情感特點和情感基調的詞語來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時要積累一些常見的詩歌情感規范用語。本詩首
聯“不可親”一詞表達了詩人到柳州任職后對“恫氓”的的距離感,從尾聯的“愁問重譯”可知詩人的的
束縛感,從“欲作文身”可知詩人渴望融入當地百姓之心。這首詩用樸素的語言,如實地描寫出詩人和柳
州少數民族人民生活接近的情況。起初雖然感到“異服殊音不可親”。最后卻“欲投章甫作文身?!北磉_
了詩人在了解當地風俗習慣后,渴望自己能夠入鄉隨俗,融入當地百姓中的心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兩句描寫了詩人飽經滄桑、年華已老、因病
戒酒的境況
(2)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詞人憑吊英雄人物,抒發自己壯志難酬的苦悶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
月的兩句是“,
(3)《歸園田居(其一)》用鳥和魚來表達自己對田園和自由的向往,這兩句詩是“,
【答案】(1).艱難苦恨繁霜鬢(2).潦倒新停濁酒杯(3).人生如夢(4).一尊還酹江月(5)
羈鳥戀舊林(6).池魚思故淵
【解析】
【詳解】名句背誦默寫難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滿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來,二是寫了錯別字,后
者是主要原因。課內的句子當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內容記憶,這樣不會背錯填錯句子,同時關注其中易
錯的字。這些字主要是形聲字,考生很容易寫成同音異形字,如繁、尊、酹、羈等詞,都要格外留意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盆景是中國的傳統藝術,始于唐,行于宋,而大盛于明清。中國盆景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由于受到
不同的自然條件、文化傳統、風土人情、欣賞習慣的影響,出現了()的造型形式和各具特色的加工技
藝。不同創作者由于生活閱歷、思想方法、藝術修養各不相同,在長期創作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
風格。①,很容易受到人們的認可和欣賞,通過耳聞目睹,師傳口授,在一定地域流傳下來
就形成了地方流派。這種由形式和內容表現出來的地方風格,一旦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仿效,就會在更大
范圍內得到流傳,從而形成藝術流派。經過一代又一代盆景藝人的傳承和發揚,中國盆景藝術最終形成了
五個藝術流派。
中國傳統的盆景流派分為南北兩大派,其中嶺南派是南派的代表。和其他流派相比,嶺南盆景的歷史
較短,但嶺南盆景藝人在不斷吸收和效仿其他流派的基礎上,沖破傳統模式的束縛,使得嶺南盆景異軍突
起,獨樹一幟。嶺南盆景深受本土文化的影響,()了嶺南積極進取的文化精神,追求野趣自然,具有
蒼勁向上、清新明快的藝術風格。這種風格具體體現在樹種選擇、技法特點等方面。選樹種是盆景創作中
的一個重要階段,創作者要()地選取適當的材種,這是創作優秀盆景藝術作品的首要條件。嶺南盆景
材種豐富,②,但更多的是選取嶺南獨有的樹種,比如九里香、雀梅等。嶺南盆景在技巧上
獨具一格,強調蓄枝截干、渾然天成,擅長處理主脈和次脈之間的關系,主要通過修剪和拉枝處理枝條,
表現作品的疏與密,簡與繁。
18.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詞語,全部恰當的一項是()
A.美妙絕倫融入苦心經營
B.異彩紛呈融入煞費苦心
C.異彩紛呈融合苦心經營
D.美妙絕倫融合煞費苦心
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改寫成:“嶺南盆景的歷史較短,但嶺南盆景藝人在不斷吸收和效仿其他流派
的基礎上,獨創出新的模式,使得嶺南盆景異軍突起,獨樹一幟?!睆恼Z意上看兩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
達效果更好,為什么?
20.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謹,每處不超過15字。
【答案】18.B19.原句講嶺南盆景的歷史較短時加上“和其他流派相比”的參照,使表述更準確直觀;
原句用“沖破傳統模式的束縛”,形象再現了嶺南派藝人勇于探索、革新的勇氣和精神,修改后的句子則
過于直接,沒有了原句的韻味。
20.①出類拔萃的個人藝術風格;②有些與其他流派選取的材種相同
【解析】
分析】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
異彩紛呈:奇異的光彩紛紛呈現。也形容新奇的事物紛紛涌現。美妙絕倫:美妙,美好、奇妙;絕倫,獨
一無二,沒有可以相比的。此處指的是不同的優秀造型形式,應選“異彩紛呈”。
融入:融合;混入,混合。融合:幾種不同的事物合成一體。文中不是幾種不同物質合為一體,而是指嶺
南文化對嶺南盆景的創作產生了影響,融入盆景藝術的創作中,應選“融入”。
苦心經營:指費盡心思地籌劃、安排。煞費苦心:費盡心思。句中指的是創作者花費心思尋找材種,應選
“煞費苦心”。
故選B。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
修改后的句子與原句的差別主要有兩處:首先,原文說“和其他流派相比,嶺南盆景的歷史較短”,改文
去掉了“和其他流派相比”的限定,缺少了前置條件,從而使得對嶺南盆景歷史時間長短的表述不夠準確;
其次,原文說“沖破傳統模式的束縛”,這樣的語言現象,讓受眾眼前一亮,造成強烈的聽覺沖擊,形象
再現了嶺南派藝人勇于探索、革新的勇氣和精神,而修改后的句子“獨創出新的模式”則過于直接,沒有
了原句的韻味,表述過于直白。
【2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
根據“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受到人們的認可和欣賞”可知,第①處說的是形成獨特風格的優秀
者,因此應填“出類拔萃的個人藝術風格”之意的句子。根據“材種豐富”“但更多的是……”可知,第
②處說的是嶺南派在材種上與其他流派的相同之處,應填“有些與其他流派選取的材種相同”之意的句子。
21.下面文段有四處語言表達的問題,請指出有問題句子的序號并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
①近日,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國范圍部署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②“一盔一帶”對人們并不
陌生,③其安全意義不言而喻。④是否系安全帶、戴安全頭盔,能明顯減少傷亡事故。⑤根據調查數據顯
示:在一次可能導致死亡的車禍中,安全帶的使用可使車內人員生還的幾率提高60%。⑥要讓公眾認識到“一
盔一帶”的重要性。⑦增強群眾佩戴安全頭盔、使用安全帶:⑧組織快遞、外賣、出租車等重點行業示范
引領,⑨切實配齊、用好安全頭盔和安全帶。
【答案】②改為“人們對‘一盔一帶‘并不陌生”;④刪去“是否”;⑤刪去“根據”;⑦在“使用安全
帶”后加“的意識”。
【解析】
【分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主客顛倒,應改為“人們對‘一盔一帶’并不陌生”。
④兩面對一面,“是否”與“能明顯減少”不能對應,應刪去“是否”。
⑤結構混亂,“根據……顯示”句式雜糅,應刪去“根據”。
⑦成分殘缺,“增強”缺少賓語中心語,應在“使用安全帶”后加“的意識”。
22.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65個字。
10月26日,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委派,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急診科主任齊文升作為中醫專家,
由北京出發,赴新疆執行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任務。他隨身攜帶的特色中藥制劑,被臨床實踐證明是戰勝新
冠病毒的“利器”。此次疫情以無癥狀感染者居多,主要服用以增強免疫力、抵抗力為主的湯劑。輕型、
普通型確診患者主要服用以益氣健脾、清熱解毒為主的清肺排毒湯。近期,一些地方新增的新冠肺炎病例
全部得到有效控制,中醫藥全過程參與、全方位發揮作用。
【答案】10月26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派中醫專家齊文升,赴新疆執行新冠患者救治任務,中藥是戰勝新
冠“利器”,有效控制新增病例,中醫藥全程發揮作用。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語言表達之壓縮語段和語言表達簡明的能力。
對新聞報道進行壓縮時,要理清層次,抓住時間、地點、人物、主要事件及意義等主要信息。語段共由5
句組成。由第一句可以提煉出“10月26日”(時間)、“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委派的中醫專家齊文升”(人
物)、“赴新疆執行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任務”(主要事件)等信息;由第二句可以提煉出“他攜帶中藥是戰
勝新冠病毒的‘利器’"(主要信息)等信息;第三、四兩句主要講對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普通型確診
患者的救治方法,是次要信息,可以舍去;由第五句可以提煉“新冠肺炎病例得到有效控制,中醫藥全過
程參與、全方位發揮作用”(影響)等信息。綜合以上分析概括即可,注意字數限制。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一路走來
先是栽下了幼苗,
后來長成了森林,
當記憶邂逅滿城燈火,
誰會想起最初拓荒的艱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防護網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鐵路蓄電池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金融云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運動保護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輕型汽車前端模塊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多媒體年終工作總結范文
- 2025-2030中國豪華椅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認證檢驗檢測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西式快餐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與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蛋白酪氨酸激酶SYK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廣東中山市殯儀館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事業單位考試計算機基礎知識試題
- 古法拓印(非遺課程)
- 2025年民航華北空管局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倉庫辣椒管理制度內容
- 足浴店衛生管理規章制度模版(3篇)
- 衡重式及重力式擋土墻自動計算表
- 廣告制作投訴處理規則
- 針刺傷護理文獻分享
- 《名片設計教程》課件
- 社區工作職業道德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