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考作文:《論語》微寫作_第1頁
2021屆高考作文:《論語》微寫作_第2頁
2021屆高考作文:《論語》微寫作_第3頁
2021屆高考作文:《論語》微寫作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屆高考作文:《論語》微寫作

[《論語》微作文題】

“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對今世仍有重要的啟發和指導意義。在《論語》中有許多

警醒后人的名句,可以作為論點,可以作為論據,也可以作為引子,寫一段不少于300字的議論文。

里仁篇第四?三年無改于父之道

一一《論語》微寫作十八

子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翻譯】

子曰:“父親去世后,如果能長期不改父親在世時的為人處世準則,可以算是盡孝了。”

【微寫作】

中國家庭的至親之間一直在“錯愛”,并且沒有找到合適的方式去表達愛。《二十四孝》

中“老萊娛親”的故事流傳至今。不少人認為老萊子穿著彩衣、滿地打滾,做著與自己年紀、

身份不相符的事,是一種愚孝。而我覺得,老萊子沖破羞恥心,直接地、勇敢地向父母表達

愛的行為正是我們要學習的。或許,愛放在心底,等到情濃時也會發酵成酒,飄出芳香,但

等待之苦又有多少人能承受?

總有很多人對家人缺乏耐心,失去基本的道義和教養,對外人卻關愛有加,充滿各種善

意。我們為什么會對越親近的人越沒耐心,越容易生氣發火?心理研究發現,因為我們完全

沒有意識到對家人的期望值過高了。我們對別人充滿耐心,是因為我們已經假設了別人不太

了解我們,要取得了解和配合是需要充分溝通的;但對親密的家人,我們局限地認為他們該

理解和支持我們,不應在我們心煩意亂的時候打擾我們,我們想要做的任何事他們都應該無

條件地支持,這是多么自私的苛求啊!誰也不是誰肚子里的蛔蟲,受過的教育、經歷過的時

代完全不同,互有局限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會意識到外人只是你生命中

短暫的過客,家人才是你最大的依靠和最寶貴的財富。對家人好,你有的不只是孝和善,更

是你立世為人的品格。

魯迅曾經說過:“只要思想未遭錮蔽的人,誰也喜歡子女比自己更強、更健康、更聰明

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過去。超越便須改變,所以子孫對于祖先的事,應

該改變,'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當然是曲說,是退嬰的病根。”(《墳?我們現

在怎樣做父親》)歷史在發展,社會在前進,人們的思想觀念,言行舉止都不能總停留在

過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后代超過前代,這是歷史的必然。

(朱倩)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翻譯】

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可以不惦記。一是因此高興,一是因此擔心。

【微寫作】

為人子女者,大家捫心自問一下,父母的生日在哪一天,他們今年有多大了?對于這一

問題,恐怕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回答上的。

當今社會,由于多數人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對父母的關心也日漸淡漠,除了不記得父

母的生日之外,就連節假日也不主動問候一聲,這樣的行為是有違孝道的。“孝”是中華民

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做一個學會感恩,懂得知恩圖報的人。

孔子的弟子子路,起先家里窮,子路常常到百里之外,背米回來奉養雙親。后來子路做

了大官,有很多仆人,吃佳肴,穿美服,子路卻很難過,為什么?因為父母已經不在,再好

的生活他們也無法受用了,還不如當年能夠為父母背米的時候呢。

不僅中國人重孝道,據說比爾?蓋茨有一次在飛機上被兩個記者問及“人世間最不能等

的是什么”這個問題時,比爾?蓋茨回答的不是機會,不是商機,也不是其他一些事情,而

是“世界上最不能等的,莫過于孝敬父母”。

一個真正孝順的人,會因為父母長壽而高興,也會為父母年長而擔憂,他們會用足夠的

時間去陪伴父母,與父母共享天倫之樂。

(王雨君)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翻譯】

古人輕易不說話,是因為有恥辱感,怕自己說了做不到。

【微寫作】

古語有云:“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句話告誡人們,說話要慎重,說到必須做到。

言而有為是一個人誠信度的重要考量標準,正如孔子所說的“敏于事而慎于言”。陳陸

就是這樣一位言出必行的英雄人物。他是一名消防隊員,在一次洪水救援活動中壯烈犧牲。

出發前,他對父親承諾會保護好廬江縣,他用生命履行了對父親和百姓的承諾。他是滾滾浪

濤中的逆行者,滔滔洪水為他歌詠生命的贊歌。

現在,也有許多人忘記了古人好的做法,經常吹牛皮、說大話、信口開河,許下的愿望、

作出的承諾一大堆,就是不見實際行動。這種輕諾寡信的行為,是為人處世時的大忌.我們

應該做到言出必行,言行一致,做有責有為的踐行者,重建社會的誠信。

(丁欣怡)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翻譯】

孔子說:“因為約束自己而犯過失的,少啊。”

【微寫作】

孔子要求弟子和后學提高道德修養,嚴以律己。顏淵問仁時,孔子答道:“克己復禮為

仁”。可見孔子對約束自我的修身之道的重視。

春秋時代,禮崩樂壞,諸侯爭霸,人們思想、信仰和傳統觀念出現了危機,所以孔子有

感于世風日下,提出這種''約己內求”的辦法,要求我們約束自我,改正言行上的錯誤,開

展自我批評,逐步提高個人修養。

這種律己的儒家基本精神在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中也十分重要,法律的目的

不是禁止,而是教人向善。由此可見,孔子的智慧確實是“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

(吳鴻李)

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翻譯】

孔子說:“君子說話要遲鈍,行動要敏捷。”

【微寫作】

孔子曾經說過:“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

學也。”“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是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想成為君子,這一點

是必不可少的。

行事敏捷,言語謹慎才能成功,如果只是行事敏捷而不注重言語,會怎樣呢?有關淮陰

侯韓信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韓信打仗英勇無畏,說話卻不注意,言語不當,招來高祖

的猜忌,最終慘死于呂后之手。

如果只是注重言語,而不敏捷行事,那又會怎樣?宋朝重文輕武,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