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爾斯正義論_第1頁
羅爾斯正義論_第2頁
羅爾斯正義論_第3頁
羅爾斯正義論_第4頁
羅爾斯正義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社會公平與教育公平的理想羅爾斯的《正義論》及其教育公平觀正義的烏托邦羅爾斯《正義論》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正像真理是思想體系的首要價值一樣。正義是分配公民基本權(quán)利和義務(wù)、劃分由社會合作產(chǎn)生的利益和負(fù)擔(dān)的主要制度。理論是理想性質(zhì)的,不涉及任何現(xiàn)實的制度和政策,主要探討“法律被嚴(yán)格服從”“組織良好的社會”的正義理論,建構(gòu)正義的烏托邦。一,羅爾斯的生平約翰·羅爾斯,JohnBordleyRawls(February21,1921–November24,2002)1,1921年出生于馬里蘭的巴爾的摩。JohnRawlswasborninBaltimore,Maryland.1939年,進入普林斯頓大學(xué),期間,對神學(xué)產(chǎn)生濃厚興趣,一度想成為一名圣公會牧師。Upongraduationin1939,RawlsattendedPrincetonUniversity,andwaselectedtotheTheIvyClub.DuringhislasttwoyearsatPrincetonhe“becamedeeplyconcernedwiththeologyanditsdoctrines”.1943年,大學(xué)畢業(yè),進入美國軍隊,曾在南太平洋參加二戰(zhàn)。1946年退役,回到普林斯頓攻讀道德哲學(xué)的博士學(xué)位。In1943,hecompletedhisBachelorofArtsdegreeandjoinedtheArmy.DuringWorldWarII,RawlsservedasaninfantrymaninthePacific.1950年獲得博士學(xué)位后,留校任教,然后到英國牛津訪學(xué)兩年,期間結(jié)識伯林與哈特。AfterearninghisPh.D.fromPrincetonin1950,Rawlstaughtthereuntil1952,whenhereceivedaFulbrightFellowshiptoOxfordUniversity(ChristChurch),wherehewasinfluencedbytheliberalpoliticaltheoristandhistorianIsaiahBerlinandthelegaltheoristH.L.A.Hart.回到美國后,先后任教于康奈爾大學(xué)與麻省理工,1962年進入哈佛大學(xué),并一直在該校任教40年。AfterreturningtotheUnitedStates,heservedfirstasanassistantandthenassociateprofessoratCornellUniversity.In1962,hebecameafullprofessorofphilosophyatCornell,andsoonachievedatenuredpositionatMIT.In1962hemovedtoHarvardUniversity.7,1995年,患中風(fēng),堅持完成《萬民法》,2002年去世。Rawlssufferedthefirstofseveralstrokesin1995,whichseverelyimpededhisabilitytocontinueworking.Nevertheless,hewasstillabletocompleteaworkentitledTheLawofPeoples,whichcontainsthemostcompletestatementofhisviewsoninternationaljustice,beforehisdeathinNovember2002.二,羅爾斯的主要思想正義是原初狀態(tài)下人們在契約的基礎(chǔ)上自愿的選擇正義的客觀環(huán)境各方的主觀動機和理性知識的限制——無知之幕無知之幕+相互冷淡勝過仁愛+知識的假設(shè)1,原初狀態(tài)與無知之幕(theveilofignorance)(1)原初狀態(tài)的提出,如同霍布斯提出的自然狀態(tài),是一種假設(shè)狀態(tài)。TheoriginalpositionisahypotheticalsituationdevelopedbyAmericanphilosopher

JohnRawlsasathoughtexperimenttoreplacetheimageryofasavagestateofnatureofpriorpoliticalphilosopherslikeThomasHobbes.(2)在這種假設(shè)狀態(tài)中,公民之間有自由而公平的合作。Asathoughtexperiment,theoriginalpositionisahypotheticaldesignedtoaccuratelyreflectwhatprinciplesofjusticewouldbemanifestinasocietypremisedonfreeandfaircooperationbetweencitizens,includingrespectforliberty,andaninterestinreciprocity.(3)無知之幕,TheveilofignoranceLetushypotheticallyimaginethatthedeliberatinginthisoriginalpositionaresurroundedbyaveilofignorance.Thatis,theyareignorantofanyspecifictraitstheymayhaveasindividuals.(無知之幕)意思就是在人們商量給予一個社會或一個組織里的不同角色的成員的正當(dāng)對待時,最理想的方式是把大家聚集到一個幕布下,約定好每一個人都不知道自己將會在走出這個幕布后將在社會/組織里處于什么樣的角色,然后大家討論針對某一個角色大家應(yīng)該如何對待他,無論是他是什么人。(4)無知之幕(續(xù))TheywouldnotbeliketheproverbialcreaturefromMars:theywouldbefullyfamiliarwiththegeneralpsychological,sociological,andhistoricalbackgroundknowledgethateverymatureandsanehumanbeingpossesses.(并非白癡)所有的參加者都處在無知之幕背后,他們對他們的特性、能力、宗教信仰及個人的歷史一無所知。他們不知道他們所處社會的經(jīng)濟條件和政治狀況,不知道他們的社會身份或階級地位。他們有對社會的一般的理論知識,但知道他們是理性的,并且不管他們的環(huán)境和生活計劃如何都將追求基本的善。無知之幕(續(xù))不管他處在什么時候,每個人都不能不為所有人選擇。選擇的目的是避免最壞的結(jié)果無知之幕既然是不可能存在假設(shè)或神話,為什么還要提出來?2,羅爾斯思想的出發(fā)點:兩個小孩如何公平地來分配同一塊蛋糕?Imaginetwochildrenwithapieceofchocolatecakeinfrontofthem.Theywishtodivideitfairly.Neitherofthemistohaveanymorethantheother.Whatprocedureshouldtheyusetoinsureafairdivision?那么,是否能夠在社會成員中公開地分配社會資源呢?Isthereanywayoffairlyapportioningsocialresourcesamongmembersofsociety?(yesforRawls.)程序正義與結(jié)果正義完全的形式正義(程序正義):在這樣的程序場合,首先,對什么是公平的分配有一個獨立的標(biāo)準(zhǔn),一個脫離隨后要進行的程序來確定并先于它的實體標(biāo)準(zhǔn);其次,設(shè)計一種保證達到預(yù)期結(jié)果的程序是可能的。不完全的程序正義審判程序正是為探求和確定這方面的真實情況而設(shè)計的,但看來不可能把法規(guī)設(shè)計得使它們總是能達到正確的結(jié)果。即便法律被仔細地遵循,過程被公正恰當(dāng)?shù)匾龑?dǎo),還是有可能達到錯誤的結(jié)果。一個無罪的人可能被判作有罪,一個有罪的人則可能逍遙法外。在這樣的程序場合,不正義并非來自人的過錯,而是因為某些情況的偶然結(jié)合挫敗了法律規(guī)范的目的。它的基本標(biāo)志是:當(dāng)有一種判斷正確結(jié)果的獨立標(biāo)準(zhǔn)時,卻沒有可以保證達到它的程序。假設(shè)公平的賭博是那些沒有得利期望的賭博,賭博活動自愿進行,沒有人欺騙;賭博的程序是公平的,在公平的條件下自由地進入。這樣,這些背景的假設(shè)就確定了一種公平的程序。在這樣一種公平程序中進行的賭博,不論最后一次賭博后的現(xiàn)金分配怎樣,其結(jié)果總是正當(dāng)?shù)摹Q言之,在這樣的程序場合,不存在對正當(dāng)結(jié)果的獨立實體標(biāo)準(zhǔn),而只存在一種正確的或公平的程序,這種程序若被人們恰當(dāng)?shù)淖袷兀浣Y(jié)果也總會是正確的或公平的,無論它們可能會是一些什么樣的后果。(對于三種程序正義的分析,詳參[美]約翰·羅爾斯:《正義論》,何懷宏等譯,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88年版,第85頁以下)3,羅爾斯對人的三個基本預(yù)判(人是什么動物?)(1)人是有理性的盡管人沒有假定的高尚與自我犧牲動機,但是每一個人仍然是整體世界中的一個微觀世界。

Withoutassumingnobleorself-sacrificingmotive,eachindividualhas,nevertheless,becomeamicrocosmofthewhole.(2)盡管沒有集體利益或公意,但是,我們?nèi)阅軌蛘f每一個人擁有一般的或普遍的人類愿景。Althoughtherearenocollectiveinterestsorgeneralwill,wecanstillsaythateachpersonpossessesagenericoruniversalhumanperspective.各方被假定具有一種能建立正義感的能力(3)人們是相互冷淡的每一個人看待社會的一些方式目的,也會被其他觀察者所接受。

Eachparticipantlooksoutontothesocietythatisbeingformedwithconcernsandobjectivesthatwouldbeacceptedbyeveryotherobserver.反對功利主義者對人性理性加仁愛的假設(shè)。小結(jié):在原初狀態(tài)與無知之幕后,選擇一種社會。羅爾斯進一步概括以洛克、盧梭、康德為代表的契約論,在此,契約的目標(biāo)并非是選擇建立某一特殊的制度或進入某一特定的社會,而是選擇確立一種指導(dǎo)社會基本結(jié)構(gòu)設(shè)計的根本道德原則(正義原則)。羅爾斯的契約論是完全與社會歷史分開的。他認(rèn)為,訂立契約的“原初狀態(tài)”純粹是一假設(shè)的狀態(tài),我們可以合理地設(shè)置原初狀態(tài)的條件,使一個人任何時候都能進入這種假設(shè)狀態(tài),模擬各方進行合理的推理而作出對正義原則的選擇。這些選擇是在無知之幕后進行的。原初狀態(tài)中相互冷淡的各方除了有關(guān)社會理論的一般知識,不知道任何有關(guān)個人和所處社會的特殊信息。4,在原初狀態(tài)與無知之幕后,應(yīng)該選擇什么樣的社會?討論:如果是你做這樣的選擇,你會選擇什么樣的社會?為什么?自由討論時間:3分鐘(1)你會選擇一種純粹的資本主義社會嗎?Capitalismrejected—becauseunrestrainedcapitalistcompetitioncausesasharplyunequaldistributionofwealth,eachofus,havingnoclueastoournaturalabilitiesorplaceinsociety,wouldfearendingupatthebottomoftheheap.追求最大傷害的最小可能性。(2)你會選擇一種所謂的公平競爭嗎?Faircompetitionrejected—(1)所有的補嘗計劃都不可能完全做到機會平等;(2)補嘗計劃雖然能使我們站在相同的起跑線上,但結(jié)果仍然有輸有贏。(3)你會選擇一種嚴(yán)格意義上的平等嗎?Strictequalityrejected—theideaofmediocrephysiciansreceivingstrictlyequalrewardsfortheirserviceswouldbeunattractiveeventosociety’sweakestcitizens.Higherqualitymedicalcarewouldbeworthhighersalariesforitsproviders.絕對平等對誰的最終利益都沒有好處。結(jié)論1Proposalsfortheapportionmentofresourceswouldhavetobescrutinizedfromtheperspectiveofallmembersofsociety,includingitsleastfavored.關(guān)于分配資源的計劃應(yīng)該從所有社會成員的角度來細察,包括最小受惠者。結(jié)論2Wewouldneveracceptasocietyrealityinwhichsomeindividualspossessedvastricheswhileotherswereforcedtoscroungeforscrapsamidtherefuse.我們不會接受一種社會現(xiàn)實——其中,一些個人擁有大量財富,而其他人則被迫從垃圾中尋找殘渣冷汁。結(jié)論3Wewouldrejectanarrangementthatallowedsometoenjoyfinancialgoodfortuneifthatgoodfortunedidnotservethebenefitofusall.我們應(yīng)該拒絕一種安排:它允許一些人享有財政補貼,而這種補貼并不能服務(wù)于我們所有人的利益。結(jié)論4Thiswouldrepresenttheoptionalpointthatsocialpolicyoughttostrivefor:creatingthelevelofrewardforindividualswhocontributetothegeneralwelfaresothat(1)thecontributionscouldbeexpectedtocontinueand(2)therewardswouldbeacceptedasjustifiedandworthwhilebysociety’sweakestmembers.社會政策應(yīng)該為貢獻一般福祉的個人創(chuàng)造一種獎勵機制。這種獎勵機制(1)能夠使這種個人貢獻得以延續(xù)。(2)也能夠使這個社會的最小受惠者接受。羅爾斯的兩個正義原則第一個正義原則:每個人對與所有人所擁有的最廣泛平等的基本自由體系相容的類似自由體系都應(yīng)有一種平等的權(quán)利(平等自由原則)。主要涉及權(quán)利和義務(wù)的分配羅爾斯的兩個正義原則第二個正義原則:社會的和經(jīng)濟的不平等應(yīng)這樣安排,使它們:(1)在與正義的儲存原則一致的情況下,適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差別原則);(2)依系于在機會公平平等的條件下職務(wù)和地位向所有人開放(機會的公正平等原則)。這個原則涉及到地位、收入、財富包括權(quán)力的分配。羅爾斯的兩個優(yōu)先規(guī)則第一個優(yōu)先原則(自由的優(yōu)先性):兩個正義原則應(yīng)以詞典式次序排列,因此,自由只能為了自由的緣故而被限制。這有兩種情形(1)一種不夠廣泛的自由必須加強由所有人分享的完整自由體系;(2)一種不夠平等的自由必須可以為那些擁有較少自由的公民所接受。羅爾斯的兩個優(yōu)先規(guī)則第二個優(yōu)先規(guī)則(正義對效率和福利的優(yōu)先):第二個正義原則以一種詞典式次序優(yōu)先于效率原則和最大限度地追求利益總額的原則,公平機會又優(yōu)先于差別原則,這也有兩種情形(1)一種機會的不平等必須擴展那些機會較少者的機會;(2)一種過高的儲存率必須最終減少承受這一重負(fù)的人們的負(fù)擔(dān)。總的觀點所有社會價值——自由和機會、收入和財富、自尊的基礎(chǔ)——都要平等地分配,除非對其中的一種價值或所有價值的一種不平等分配合乎每一個人的利益。(正義論,62)三,關(guān)于羅爾斯思想的總結(jié)Summary(1/9)Humanbeingsarerational,enlightened,self-interestedindividuals.Theirrightsandwelfareoughttobethecentralfocusofsocialpolicy.Althoughtheyareboundtoeachotherincommerce,community,andmorallife,theinterestsofoneindividualshouldnotbesacrificedfortheinterestsofanother.(1)人類是理性的、文明的、自利的個人集合體。他們的權(quán)利與福利應(yīng)該成為社會政策的核心關(guān)注對象。盡管人類必須在一起過商業(yè)、共同體和道德生活,但是,一個人不必為另一個人的利益犧牲他/她自己的利益。Summary(2/9)Privateenterpriseandprivatepropertyarebasicandnecessary.Notonlydotheyholdoutthepromiseofconsiderablesocialwealth,theyarealsoindispensableforindividualfreedomandself-determination.(2)私人企業(yè)與私人財產(chǎn)是基本的,必要的。不僅他們持有相當(dāng)可觀的社會財富,而且他們對個人自由與自主也是不可或缺的。Summary(3/9)Nevertheless,themarketmechanism,whateveritspalpableadvantages,isinitselfaninsufficientguidetothedistributionofsocialresources.Itoftenfailstotakefairness,moraldesert,andhumandignityintoaccount.

(3)然而,市場機制不論具有何種明顯優(yōu)勢,其本質(zhì)上對于社會資源的分配不是一個充分的向?qū)АK诜峙滟Y源時經(jīng)常不考慮公平、道德沙漠與人的尊嚴(yán)。Summary(4/9)Privateproperty,forallitsimportance,isnotanabsoluteentitlement.Itisheldinthecontextofacommonsociallifeand,hence,maybeadjustedandlimitedtofosterimportantsocialobjectives.(4)私人財產(chǎn)盡管重要,但它不是絕對的權(quán)利。它是在一種共同的社會生活背景下被擁有的,因此,為了達到重要的社會目標(biāo),它可以被調(diào)整和限制。Summary(5/9)Ourresponsibilityforsociety’sweakermemberisbasicandunshirkable.Beyondtheshrewdcounselcontainedintheadage“unitedwestand,dividedwefall,”societyasawholeismorallyboundtoitslessfortunatefellows—andnotonlyasamatterofpersonalcharity.(5)我們對于社會中弱勢成員的責(zé)任是基本而不可避免的。作為一個整體的社會,對于其弱勢成員的幫助與關(guān)心是一種道德必然——并不僅僅是一種個人慈善行為。Summary(6/9)(6)出生和天賦的優(yōu)異并不是應(yīng)得的,它們不是通過個人努力后獲得的。Summary(7/9)Privatebusinessesareprofit-makingorganizations;theydonotnecessarilyseekthegeneralgood.Privatebusinessesmustbemonitoredand,ifneedbe,restrainedsoastoprotectthepublicfromtheirpotentialrapaciousnessandgreed.(7)私人商業(yè)是逐利的組織,他們不一定追求公共福祉。私人商業(yè)必須被監(jiān)管,而且必要的話,應(yīng)該受到限制,以保護公眾免受其貪婪的傷害。Summary(8/9)Theonlyinstitutionthattranscendssectarianinterestsandpossessesatotalsocialperspectiveisgovernment.Governmentisnottheenemy!

(8)能夠跨越黨派利益、并且擁有整體社會視角的唯一機構(gòu)是政府。政府不是敵人。Summary(9/9)Aseriesoflarge-scalesocialprograms(9)失業(yè)保險;養(yǎng)老金;對殘疾人、老年人的醫(yī)療計劃;對生活不能自理者的救濟;對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者的教育支持;公平雇傭;為低收入者提供低價住房;商品的衛(wèi)生、安全和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勞動時間、條件、爭議、最低工資的標(biāo)準(zhǔn);環(huán)境保護法;累進所得稅制。五,對羅爾斯的批評1,社群主義者的批評;2,自由主義者的批評1社群主義者對羅爾斯的批評

MichaelSandel,LiberalismandtheLimitsofJustice(1982)第一,關(guān)于人的概念,羅爾斯的理論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重新表述了自由主義政治理論關(guān)于人的基本概念,即抽象的、不帶任何價值觀與善惡觀的個人。個人先于社會,先于道德,是自由選擇的主體。附錄:社群主義者對羅爾斯的批評

MichaelSandel,LiberalismandtheLimitsofJustice(1982)第二,非社會的個人,羅爾斯關(guān)于個人與社會關(guān)系的討論忽略了人是社會的動物,忽略了社會對個人價值觀的影響,而以非社會的個人作為構(gòu)建理論的出發(fā)點,在很大程度上承繼了社會契約論的傳統(tǒng)。附錄:社群主義者對羅爾斯的批評

MichaelSandel,LiberalismandtheLimitsofJustice(1982)第三,普遍主義,羅爾斯的理論反應(yīng)了自由主義一貫的普遍主義傳統(tǒng),即認(rèn)為自由主義的結(jié)論具有普世意義,可以適用于不同文化與地域。而在社群主義看來,自由主義這種普遍主義立場忽略了文化的特殊性,忽略了不同的文化代表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社會形式與制度,這些不同文化與制度都有其自身的價值。附錄:社群主義者對羅爾斯的批評

MichaelSandel,LiberalismandtheLimitsofJustice(1982)第四,主觀主義,羅爾斯的理論繼承了自由主義的一貫傳統(tǒng),強調(diào)個人追求自己所選擇的善。在這種信念背后是一種道德主觀主義與懷疑主義的哲學(xué)立場。這種立場否認(rèn)客觀的善惡標(biāo)準(zhǔn),將善惡的評價變成為完全主觀的事。附錄:社群主義者對羅爾斯的批評

MichaelSandel,LiberalismandtheLimitsofJustice(1982)第五,反完美主義與國家中立的觀念。它不尋求以某種理想引導(dǎo)人們的個人生活,引導(dǎo)人們追求善的目標(biāo),而主張國家有意識地忽略這些理想。在最極端的意義上說,國家在公民所持的各種不同的善的觀念中持一種中立的態(tài)度。國家不對公民應(yīng)該過何種生活作出判斷,相反,它僅僅試圖提供一個中立的框架,個人可以在其中作出自己的選擇。羅爾斯對社群主義者的回應(yīng)對社群主義的批評,羅爾斯在《政治自由主義》中作了回應(yīng)。《政治自由主義》在很大程度上從《正義論》的立場后退了。他調(diào)整原則的順序把機會平等原則置于補償原則之前。在《正義論》中,羅爾斯的正義概念是全面的、涉及道德哲學(xué)與政治哲學(xué)的概念。在《政治自由主義》中,羅爾斯則強調(diào),他所提出的作為公正的正義概念僅僅是一個政治概念,而不是全面的道德或宗教概念。羅爾斯自己的表述最清楚地表達了他的新觀點:“作為政治概念的正義僅僅適用于社會的基本結(jié)構(gòu),適用于作為一個統(tǒng)一的社會合作框架的政治、社會與經(jīng)濟制度;這一概念的提出并不依賴于任何寬泛的、全面的宗教與哲學(xué)教義;它可以被解釋為在一個民主社會的公共政治文化根本中隱合的若干基本觀念。”諾齊克與羅爾斯之爭

如果要防止國家成為某一種人中飽的私囊,卻采取強化國家、擴大其功能范圍的做法,只會給腐敗造成更多的機會,使國家成為官吏們撈取各種好處的更有價值、更為誘人的目標(biāo),因此,就是溫和地說,這種強化國家的辦法也是糟糕的辦法。諾齊克:《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91年版。個人權(quán)利不可侵犯—立論基礎(chǔ)個人擁有權(quán)利。有些事情是任何他人或團體都不能對他人做的,做了就要侵犯到他們的權(quán)利。這些權(quán)利如此強有力和廣泛,以致引出了國家及其官員能做些什么事情的問題(如果能做些事情的話)。個人權(quán)利為國家留下了多大活動余地,國家的性質(zhì),它的合法功能及其證明(如果有這種功能的話),就構(gòu)成本書的中心內(nèi)容,而一系列廣不同的論題亦將在這種探討中涉及。

最弱意義國家我們有關(guān)國家的主要結(jié)論是:可以得到證明的是一種最弱意義上的國家,即一種僅限于防止暴力、偷竊和強制履行契約等較為有限功能的國家;而任何功能更多的國家都將因其侵犯到個人不能被強迫做某些事的權(quán)利而得不到證明;最弱意義上的國家是正確的,同樣也是有吸引力和鼓舞人的。由此引出兩個值得注意的結(jié)論:國家不可用它的強制手段來迫使一些公民幫助另一些公民;也不能用強制手段來禁止人們從事推進他們自己利益或自我保護的活動。

反對分配模式,堅持持有正義如果世界是完全公正的,下列的歸納定義就將完全包括持有正義的領(lǐng)域:1一個符合獲取的正義原則獲得一個持有的人,對那個持有是有權(quán)利的。2一個符合轉(zhuǎn)讓的正義原則,從別的對持有擁有權(quán)利的人那里獲得一個持有的人,對這個持有是有權(quán)利的。3除非是通過上述1與2的(重復(fù))應(yīng)用,無人對一個持有擁有權(quán)利。任何模式(分配模式)要么是不穩(wěn)固的,要么是被權(quán)利體系滿足的。

如何看待貧富懸殊和社會差異?按照持有正義的權(quán)利觀念,一個人不能僅僅根據(jù)一種分配的外觀或諸如此類的事實,就決定國家是否必須做些什么以改變這種狀況。改造與否的問題依賴于分配是怎么來的。有些產(chǎn)生這種貧富懸殊結(jié)果的過程是合法的,各方對他們各自的持有是擁有權(quán)利的。如果這些分配事實確實是由合法過程產(chǎn)生的,那么它們本身就是合法的。這當(dāng)然不是說它們就不可以改變,而是要在不侵犯人們權(quán)利的條件下才能做這種事。

打破社會統(tǒng)一評價,建立烏托邦一個社會要避免懸殊的自尊差別,最有希望的途徑是在這個社會中沒有對諸方面的同意權(quán)衡,相反,那里有許多不同的方面,不同的人對各個方面有不同的權(quán)衡。……這種對統(tǒng)一的社會評價的打破,將不可能通過消除某些重要的方面的集中努力來達到。而且,這種努力越是得到集中和廣泛的支持,就越是使某一個方面引人注目地成為普遍同意的奠定人們自尊的基礎(chǔ)。多種自由選擇、加入和退出的共同體四、教育公平的理念與實踐(一)探尋教育公平的理念教育公平不可能獨立于社會公平。沒有社會公平的保障,教育不可能公平,或者不可能有根本的公平。(二)落實教育公平的原則平等原則差異原則機會均衡原則教育公平是公共基礎(chǔ)教育領(lǐng)域中的主導(dǎo)價值機會平等原則——英才統(tǒng)治機會的平等僅意味著一種使較不利者在個人對實力和社會地位的追求中落伍的平等機會。處理好公平和自由之間的關(guān)系大體看來,基礎(chǔ)教育尤其是義務(wù)教育領(lǐng)域,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質(zhì)為目的,公平和自由兩價值是統(tǒng)一的,沒有根本沖突。但是,具體看來仍有很多問題。如家長都希望孩子在學(xué)校中享受更好的教育,他們希望孩子讀小班,更多地學(xué)習(xí)英語課和藝術(shù)課,有更好的老師和更長的學(xué)習(xí)時間在基礎(chǔ)教育公立學(xué)校中,在物質(zhì)資源分配、師資配置、課程設(shè)置等方面,公平是最重要的價值導(dǎo)向。即便是為了滿足學(xué)生個性發(fā)展需求而開設(shè)多種課程,這些課程的開設(shè)也必須嚴(yán)格地滿足下列條件:課程必須向每一個有興趣、有能力的學(xué)生開放;課程開設(shè)不影響或削減其他學(xué)生的學(xué)習(xí)機會;課程的開設(shè)不會影響其他學(xué)生的自尊,不會使沒有接受課程的學(xué)生在心理上處于明顯劣勢;課程不以盈利為目的。當(dāng)對其他兒童平等的受教育權(quán)不會產(chǎn)生直接或明顯的影響或剝奪時,自由原則或滿足個體需要原則才是最重要的。(三)向弱勢群體傾斜的補償教育對教育資源的分配就不僅僅或不一定主要根據(jù)它們將產(chǎn)生的在培養(yǎng)能力方面的效果來估價,而且也根據(jù)它們在豐富公民(在此包括較不利者)的個人和社會生活方面的價值來估價。隨著一個社會的進步,后一種考慮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四)培養(yǎng)具有正義感的人正義是一種信念,是一種作為公民的信念。(五)推進教育公平的歷史性和階段性對教育公平認(rèn)識的第一個層次是,有能力者受教育,不能者止,只有有才能的人才可以享有優(yōu)先受教育的權(quán)利。它是一種最基本的和最為人們所熟知并接受的公平觀,是一種機會的均等,“機會向才能開放”,簡單地說考試面前,人人平等,按照統(tǒng)一的標(biāo)準(zhǔn)選拔人才,廢除了出身因素與等級觀念,無疑具有進步意義。教育公平的第二步,所有的兒童都有受教育的權(quán)利。這種教育公平觀,將受教育權(quán)看作是基本的人權(quán),將教育看作是免于無知與愚昧,提升人類尊嚴(yán)的最重要的工具。其背后的支撐是平等的人權(quán)觀念和普遍的啟蒙觀——每個人都是應(yīng)該受到尊重的;無知和愚昧是違反人性的。推進教育公平的第三步,所有的兒童事實上都能進入學(xué)校享受教育權(quán),無論貧富。為了確保兒童能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