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_第1頁
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_第2頁
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_第3頁
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_第4頁
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秋節里話中秋制作人:張玲宜豐中學中秋節里話中秋制作人:張玲宜豐中學1中秋節的別稱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中秋節的別稱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2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

中秋溯源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3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4中秋傳說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玉兔入宮玄宗漫游月宮月餅的傳說中秋傳說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玉兔入宮玄宗漫游月宮月餅的傳5

相傳,遠古的時候,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下去。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遠足神力,拉開神弓,一口氣下了九個多余的太陽,解救百姓于水火這中

6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的妻子,叫嫦娥。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將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的妻子,叫嫦娥。7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門客蓬蒙看見,蓬蒙等后羿外出后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當機立斷,取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后,身體立刻飛離地面,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門客蓬蒙看見,蓬蒙等后羿外出后便威逼嫦娥交8后羿回來后,侍女們哭訴了一切。悲痛欲絕的后異,仰望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別圓,特別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忙命人擺上香案,放上嫦娥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肖息后,紛紛在月下擺上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后羿回來后,侍女們哭訴了一切。悲痛欲絕的后異,仰望夜空呼喚愛9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10

后來兔子說:“你們吃我的肉吧!”就躍入烈火中,將自己燒熟,神仙大受感動,把兔子送到月宮內,成了玉兔。相傳有三位神仙變成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貍、猴子、兔子求食,狐貍與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濟助,唯有兔子束手無策。后來兔子說:“你們吃我的肉吧!”就躍入烈火中,將自己燒熟,11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們有四個可愛的女兒.一天,雄兔上天宮,看見太白金星帶領天將押著嫦娥從身邊走去,覺得她很可憐,于是回家讓自己的小女兒去和嫦娥做伴.小玉兔告別父母和姊姊們,到月宮陪伴嫦娥住了!玉兔入月宮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們有四12吳剛伐桂

吳剛伐桂

13傳說月中桂樹高達五百丈,這株桂樹不僅高大,而且有一種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吳名剛,本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終不肯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并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愈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愿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而他也不斷的砍下去。傳說月中桂樹高達五百丈,這株桂樹不僅高大,而且有一種神奇的自14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于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于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日后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棠羽衣曲”。玄宗漫游月宮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15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于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呼喚眾人依時起義。

后來,朱元璋終于把元朝推翻,成為明朝的第一個皇帝,雖然其后滿清人入主中國,但是人們仍舊慶祝這個象征推翻異族統治的節日,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于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16中秋習俗中秋習俗17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征,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中秋吃月餅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18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制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月餅,在我國19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太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太宗嫌“20月餅的制作從唐代以后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月餅的制作從唐代以后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21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22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23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24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25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26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27玩花燈

中秋節,有許多的游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玩花燈中秋節,有許多的游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28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29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30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31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32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33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舞火龍很早以前,大坑區在一次風災襲擊后,出現了一條蟒蛇,四處作惡,村民們四出搜捕,終于把它擊斃。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飛。數天后,大坑便發生瘟疫。這時,村中父老忽獲菩薩托夢,說是只要在中秋佳節舞動火龍,便可將瘟疫驅除。事有巧合,此舉竟然奏效。從此,舞火龍就流傳至今。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舞火龍很早以前,大34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35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36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37玩兔兒爺

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玩兔兒爺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后在38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39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40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41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42前門五牌樓、后門鼓樓前、西單、東四等處,到處都是兔兒爺攤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擺的極為熱鬧。在幾十年前的北京街頭,大約六十多歲以上老北京都還能記得。一過七月十五,兔兒爺攤子就擺出來了。前門五牌樓、后門鼓樓前、西單、東四等處,到處都是兔兒爺攤子,43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44祭月源于遠古初民對月的崇拜,后來作為天體的月被人格化,成為月神。歷代皇家稱月神為夜明之神,道教興起后稱月神為太陰星君。而民間則多認為月神是女性,是嫦娥,稱她為月姑或月姐。祭月祭月源于遠古初民對月的崇拜,后來作為天體的月被人格化,成為月45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46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47閉月圖閉月圖48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49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50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51文人賞月文人賞月52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53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54月是故鄉明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露從今夜白55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56明月何時照我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春風又綠江南岸57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58中秋對聯趣談中秋對聯趣談59

下聯嵌入“南月”之名,異曲同工,回味無窮。清代,有李北水和張南月于中秋登樓賞月。李北水眼望北斗出上聯:“北斗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上聯巧妙嵌入“北水”之名。張南月忽見樓頂孤雁飛過,對出下聯:

“南樓一雁,月中帶影一雙飛。”清代,有李北水和張南月于中秋登樓賞月。李北水眼望北斗出上聯:60

最妙的是把蘇小妹倒映在水中的窈窕身影描寫出來了。據說,有一年中秋夜,蘇小妹隨兄東坡及佛印和尚泛舟賞月。小妹出上聯:

“五百羅漢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佛印和尚望望圓月后對道:“一個美人映月,人間天上兩嬋娟。”據說,有一年中秋夜,蘇小妹隨兄東坡及佛印和尚泛舟賞月。小妹出61

月夜漫步石徑松路上,隱約可見月光透過松影,點點灑落小徑,如雪似霜,若銀賽玉,微風拂過,松林輕吟,宛如悅耳音樂,令人幽情頓生

廬山月照松林

月夜漫步石徑松路上,隱約可見月光透過松影,點點灑落小62象山夜月

中秋之夜,乘小舟駛入象鼻山的水月洞,便見“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的絕妙景觀。

象山夜月

中秋之夜,乘小舟駛入象鼻山的水月洞,便見“水63二泉映月

二泉池畔古木參天,并有“二泉亭”、“猗瀾堂”、“景徽堂”等古建筑物。每逢中秋之夜,觀賞那汩汩清泉之中映出一輪皎皎明月,宛如身臨廣寒宮中。

二泉映月

二泉池畔古木參天,并有“二泉亭”、“猗瀾堂”、“64二十四橋夜月

月明之夜,駐足橋頭,抬頭望月,俯身看水,會使人油然想起唐朝詩人杜牧“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名句。耳邊仿佛傳來似有似無的玉人簫聲。

二十四橋夜月

月明之夜,駐足橋頭,抬頭望月,俯身看水,65黃山邀月黃山邀月66平湖秋月

中秋之夜,坐在深入湖面的平臺上,但見湖平如鏡,清風拂面,桂子飄香,正是“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日好最宜秋”。

平湖秋月

中秋之夜,坐在深入湖面的平臺上,但見湖平如鏡67月亮的別稱因初月如鉤,月亮又稱:銀鉤、玉鉤。

因弦月如弓,月亮又稱:玉弓、弓月。

因滿月如輪如盤如鏡,月亮又稱:金輪、玉輪、銀盤、玉盤、金鏡、玉鏡。

傳說月中有兔和蟾蜍,月亮又稱:玉兔、金蟾、銀蟾、蟾宮。

傳說月中有桂樹,月亮又稱:桂月、桂輪、桂宮、桂魄月亮的別稱因初月如鉤,月亮又稱:銀鉤、玉鉤。

因弦月如弓,月68傳說月中有廣寒、清虛兩座宮殿,月亮故稱:廣寒宮、清虛宮。

因傳說為月亮駕車之神名叫望舒,故稱月亮為望舒。

因為人們常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又稱月亮為嬋娟傳說有嫦娥奔月的故事,故月亮還被稱為嫦娥月亮還有彎鐮、銀鐮、素魄、凝霜、冰鏡、明鏡、冰輪、夜光、素娥等等許多別稱。

傳說月中有廣寒、清虛兩座宮殿,月亮故稱:廣寒宮、清虛宮。

因69中秋節里話中秋課件70詩詞中詠“月”的佳句順手拈來,細細品味起來,作者眼中的“月”早已不能用一兩個詞來概括說明了,“月”早已隨著詩人那真摯豐富的情感而蘊蓄了多重含義,成了一個立體的情感寄托物:失意人眼中的“冷月”,正氣者心中的“日月”,別離者淚中的“殘月”,歡娛者笑中的“明月”。如果按月的蘊含不同而分類,“月”意象可分為以下幾種:詩詞中詠“月”的佳句順手拈來,細細品味起來,作者眼中的“月”71(一)“月”的時間意象月有陰晴圓缺,又有規律的循環.人事的興衰,朝代的更迭,與那亙古不變依舊東升西落的月相比如白駒過隙,千百年來,有多少人發出時光飛馳、人生苦短的感嘆!“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唐·張若虛)“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唐·李白)面對宇宙的浩瀚,明月的無窮,人生的有限,多少傷時、惜時、嘆時之作流傳千古,月早已由“白玉盤”意化為如流水一般東去不回的時間意象“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這是曹操問怎么有為,但生活中更多的卻是無數的人成為“雞聲茅店月”下的匆匆早行人。(一)“月”的時間意象月有陰晴圓缺,又有規律的循環.人事的72(二)月的空間意象月,憑借那月光的普照,往往形成一種廣闊的境界,給人以恢弘雄壯的美感。杜甫有“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的空闊,李白有“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的遼遠,王維守著“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謝靈運味著“明月照積雪,北風勁且哀”的冰寒。就在這一瀉千里的月明中,多少故事在演繹著多味的人生。“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宋·歐陽修),那月下是有情男女的相視相戀;“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宋·蘇軾)是失意之士的對月感嘆;“月黑雁高飛,單于夜遁逃”(唐·盧綸),是失利時的倉皇保命;“今夜鹿州月,閨中只獨看”(唐·杜甫)是明月中的思婦望歸……(二)月的空間意象月,憑借那月光的普照,往往形成一種廣闊的境73(三)月的情感意象

月以其輕柔如紗而編織了一個令人臆想無窮的境界,古人早有“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清麗,“梨花院落溶溶月”的朦朧,“云破月來花弄影”的變幻。因而以月來代良辰美景,典型而盡意.(1)良辰美景的象征

(三)月的情感意象月以其輕柔如紗而編織了一個令人臆想無窮的74(2)望遠思歸的象征正因月到中秋這個團聚的日子分外明,月必然要擔起望遠思歸的職責。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千古絕唱寫盡了思鄉。千里共嬋娟時,更是“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唐·白居易)。因為在思鄉者的眼里,月是故鄉明!離家千里,天各一方,共對明月,不是“不知秋思落誰家”,而是“今夜月明人盡望”啊!(2)望遠思歸的象征正因月到中秋這個團聚的日子分外明,月必75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76(3)離愁別恨的象征

月圓喻團圓,月缺自然就是離別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