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養(yǎng)成教育的活動課程實施方案3篇_第1頁
學校養(yǎng)成教育的活動課程實施方案3篇_第2頁
學校養(yǎng)成教育的活動課程實施方案3篇_第3頁
學校養(yǎng)成教育的活動課程實施方案3篇_第4頁
學校養(yǎng)成教育的活動課程實施方案3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學校養(yǎng)成教育的活動課程實施方案3篇.docx 免費下載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學校養(yǎng)成教育的活動課程實施方案3篇學校養(yǎng)成教育的活動課程實施方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lǐng)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導(dǎo)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yè)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學生出示收集的柳葉)

2.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yè)嗎?因為,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3詠柳)

3.全班齊讀課題。

4.我們以前還學過一首古詩,叫詠……(學生答:詠鵝)

5.詠鵝就是贊美鵝的意思。那么詠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7.這首詩的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五個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從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dǎo)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dǎo)第一、二句。

(1)(放遠看柳樹的圖片或錄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課件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dǎo):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綠”字也可讀重點。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1)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4)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5)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dǎo)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chuàng)造力”。

3.全班齊讀。

4.能背的站起來背。

四、指導(dǎo)說句,寫句

1.詩人用古詩贊美了柳樹。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贊美柳樹嗎?大家下去和小伙伴們互相說說柳樹的樣子。

2.指名說。

3.和同桌說。

4.把你說的寫下來,只要求兩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業(yè)

1.回家修改自己寫的句子。謄寫工整。

2.背熟古詩。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背誦

1.開火車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講評

講評學生寫的關(guān)于柳樹的.句子(課前收好,批改)

1.選出優(yōu)秀的到臺上讀。

2.指出不足之處。(注意字要寫正確,句子要通順)

三、指導(dǎo)寫生字

1.出示要寫的五個字。學生觀察討論:哪些字好記好寫。

2.學生提出難寫難記的字。老師指導(dǎo)。

“垂”的筆順要多次書空,讓學生記牢、寫的時候四橫的長度不一樣。

“裁”字注意筆順。下面的部件與“衣”字要區(qū)別:一捺改成了一點。

“剪”字下面是個“刀”不要寫成了“力”。

3.學生自己練習,老師指導(dǎo)。

學校養(yǎng)成教育的活動課程實施方案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得段落。

3、解對時間流逝得傷感以及珍惜時間得感受,喚起學生得生活體驗,體會時間得稍縱即逝。

4、感受語文得語言美,領(lǐng)悟細致描寫,多用比喻得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感受語言美,領(lǐng)悟表達方法。

2、積累語言,學習得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dǎo)入,整體感知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dǎo)入新課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故事,很美,很有意境。同學們想聽嗎?(講述故事《虛度得日子》)同學們,你傾聽出什么?誰能告訴我?

(浪費時間,不再回來)

你說得真好。是啊,時間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劉慶不會也不能讓時間倒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由偉大得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散文家朱自清寫得一篇關(guān)于時間得優(yōu)美散文:匆匆(板書課題)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課前同學們進行預(yù)習,你來告訴我,讀幾遍課文?你呢?

很好,下面有請三位同學讀一遍課文,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看他們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讀完,誰能評價一下他們讀得怎么樣?()

你說得真好,你能讀讀這句話嗎?

3、讀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獲?誰能說一下?

4、小結(jié):

同學們做得非常好,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得出自己得體會。收獲真不少。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好,同學們,再讀課文,你會有更多得發(fā)現(xiàn)。

二、精讀課文,感受情感

1、選擇自己喜歡得讀書方式(如輪讀,小組讀,默讀等)來讀課文。

師范讀(配樂朗誦)

2、劃分層次,再讀課文

我們得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fù)返呢?

是有人偷走他們罷:

那是誰?

又藏在何處呢?

是他們自己逃走罷:

現(xiàn)在又到哪里呢?

3、生再讀課文(配樂)

非常好,能體會散文得意境,詩一樣得語言。

你體會到什么?有什么發(fā)現(xiàn)?

A、句子

B、詞

C、段落

讀第三段,你覺得哪些句子能體現(xiàn)匆匆呢?(交流討論)

洗手得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

吃飯得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

默默時,便又從凝然得雙眼前過去

4、小結(jié):

同學們做得真好,能做到邊積累邊運用,全體訓(xùn)練,從而感悟時間得匆匆。又發(fā)出怎樣得感慨和嘆息呢?(徘徊、嘆息)是啊,不能只是徘徊和嘆息,他決定不能白走這一遭。我們呢?我們能嗎?

對,不能。

三、拓展延伸,情感傾訴

1、同學們,有一篇文章也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今天我推薦給大家!

(補充《時間布》)

2、老師寄語:

時間得寶貴就在于它得一去不復(fù)返,請珍惜生命中得每一段時光吧!

3、同學們,課下還可以搜集一些關(guān)于珍惜時間得名言警句,上課時我們再交流。謝謝大家。

學校養(yǎng)成教育的活動課程實施方案3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雨前、雨中、雨后的自然景象,培養(yǎng)按順序觀察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2、練習用“漸漸”、“越,越”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dǎo)入

上課之前老師請大家聽一組聲音,(課件播放雷雨中的聲音)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呀?(雷雨)對,這節(jié)課我們要繼續(xù)學習第15

課:雷雨(板書課題)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qū)懙?(生答,師板書:雨前雨中雨后)那這節(jié)課我們的學習任務(wù)是什么呢?誰來幫老師說說?

二、聽聲音判斷,指導(dǎo)看圖

想不想聽聽雷雨前和雷雨后的聲音呀?

(想!)那好,請大家閉上眼睛,老師要考考你們的聽力,看看你們能不能聽出來老師先播放什么聲音再播放什么聲音?(先播放雨后部分,再播放雨前部分)

想看看這三幅美麗的圖嗎?(分別出示雨前、雨中和雨后的畫面)大自然真神奇啊!雷雨前和雷雨后的變化真大你最喜歡哪個畫面的景象呢?請你說一說(說喜歡的畫面)

三、理解課文內(nèi)容(根據(jù)大部分學生的喜好來決定先學哪一部分,引導(dǎo)一個部分,放手另兩個部分的內(nèi)容)

方案一:(先學雷雨后部分)

(一)、學習雷雨后部分

過渡語:(指名說喜歡的畫面)這么多人喜歡雷雨后的景象,那我們趕快去感受一下雨后的景象吧!(放雨后景象)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看到的景象?

生1:太陽露出了大紅臉。

生2:小鳥在樹枝上唱歌跳舞。

生3:天空出現(xiàn)了一座彎彎的彩虹。

師:雨后的景物真是太美了,課文是怎樣寫的呢?趕快去讀一讀課文吧,并用筆圈出雨后的景物。

(生讀課文,圈畫詞語,教師指導(dǎo))(課件雨后課文)

1、學完了嗎?雨后寫了哪些景物了?你最喜歡的是什么景物呢?

2、交流自讀自悟情況,教師隨學生的回答相機點撥。

回答到蟬叫了,青蛙也叫起來了時,問:蟬在叫什么?青蛙在叫什么?回答到喜歡“一條彩虹掛在天空”時,問:有關(guān)“彩虹”你還知道哪些知識?你是怎么知道的?

雨后的景色寫得多好啊!喜歡讀嗎?帶著你們的喜愛只情自己練習把這部分讀一讀吧,呆會老師請你們來讀。(自由讀,指名讀,評議,再讀)

3、師、:同學們,假如你就是一只蜘蛛,蟬或者其他小動物,雨過天晴后是怎樣出來活動的?誰想演一演?

生1:我是一只蟬,雨停了,我跳上樹頭歡快地歌唱。

生2:我是一只小青蛙,雨停了,我—“撲通”一聲跳到荷葉上邊唱歌邊跳舞。

生3:我是一只蜘蛛,雨停了,我——爬到網(wǎng)上玩蹦蹦床。

同學們,雨停后,還有哪些動物也出來活動了呢?請大家站起來,選好你要表演的動物,表演出它的動作和聲音。(全班表演)

小結(jié):剛才我們學習了雷雨后這一部分課文內(nèi)容,是怎么學習的?先看圖,讀一讀課文;再畫一畫;接著說一說;最后再演一演。

出示課件:學習方法(見上)

(二)、學習雷雨前和雨中部分

過渡:下面我們就按剛才的學習方法在小組里合作學習雷雨前和雷雨中部分

1、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指導(dǎo)。

2、匯報交流:你讀懂了哪一部分的內(nèi)容了?你能通過讀的方式來表現(xiàn)你對課文的理解嗎?

3、交流要點:

A、雨前部分:當匯報到“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時,相機指導(dǎo)學生比較句子:

(1)樹上的葉子不動,蟬不叫。

(2)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問:

哪個句子寫得好?好在哪里?

(第二句說明了一絲風也沒有,天氣悶熱。)

一只蜘蛛從網(wǎng)上垂下來,逃走了;(追問:這句話你覺得哪個字寫得特別好?“垂”字。

和哪個字意思相近,掉、落。為什么要用“垂”?因為蜘蛛是順著一根絲逃走的,所以用垂。“逃”字可以看出蜘蛛是很快跑掉了。)

匯報到:“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追問:“越來越”說明什么?說明一次比一次強烈,那應(yīng)該怎樣讀才能讀出天氣的變化?指名讀。

相機指導(dǎo)比較句子:(點課件)

(1)、閃電亮,雷聲響。

(2)、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這兩個句子哪個寫得好?為什么?

(第二句好,第2句寫出了閃電、雷聲的變化,說明了電閃、雷鳴在不斷加劇。)

你會用“越,越”來說一個句子嗎?指導(dǎo)造句。

3、指導(dǎo)朗讀

快要下雷雨了,空氣悶得不得了,老師想聽聽你們的朗讀,看你們能不能把這中悶熱的感覺讀出來?誰愿意來讀一讀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你們想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讀一讀這一部分課文?好,我們現(xiàn)在就采用打擂的方式來比一比。同學們還可以配上自己喜歡的動作。指讀,評價,再讀。

B、雷雨中部分

能通過提問題的方式來考考大家嗎?

問題:(如)

A、為什么第4小節(jié)連用了三個“嘩,嘩,嘩”?該怎么讀這三個“嘩”?(雨下得大而且急)(讀的語氣要重一點,停頓得短一點。)

B、為什么往窗外望去,樹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雨太大了,隔著雨簾,樹和房子都看不清了)

C、為什么連用了兩個“漸漸地”?(雨和雷聲是慢慢地變小的)

看課件: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屏幕,雨是怎樣變化的?

相機指導(dǎo)用“漸漸”進行說話練習。師:板書“漸”字,邊講述:“漸”字古時候是“浸染”的意思,跟水有關(guān),所以用三點水,這里的“漸漸地”可以換成什么詞?(慢慢地)請大家讀一讀課文里的這句話,(課件出示)漸漸地,漸漸地,雷聲小了,雨也小了。誰能給這個句子中的“漸漸地”換個位置,但是意思不能變。出示:雷聲漸漸地小了,雨聲也漸漸地小了

從剛才從大家提的問題和回答的情況可以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