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義市扶投霖生倉更單板旋切扶貧車間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1頁
興義市扶投霖生倉更單板旋切扶貧車間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2頁
興義市扶投霖生倉更單板旋切扶貧車間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3頁
興義市扶投霖生倉更單板旋切扶貧車間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4頁
興義市扶投霖生倉更單板旋切扶貧車間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編號: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送審本)項目名稱:興義市扶投霖生倉更單板旋切扶貧車間項目建設單位:興義市精準扶貧開發投資有限公司貴州鼎科環??萍加邢薰揪幹迫掌冢憾柖隳甓隆督ㄔO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說明、風景名勝區、水源地和生態敏感點等,應盡可能和距廠界距離等。效性,說明本項目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給出同時提出減少環境影響的其他建議。1建設項目基本情況 (表一)項目名稱興義市扶投霖生倉更單板旋切扶貧車間項目建設單位興義市精準扶貧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聯系人通訊地址貴州省興義市倉更鎮老王坡村平岸組聯系電話傳真郵政編碼562400建設地點貴州省興義市倉更鎮老王坡村平岸組立項審批部門批準文號/項目編碼建設性質新建√改擴建技改行業類別及代碼C2012木片加工(m2)綠化面積(m2)-總投資(萬元)300其中:環保投資(萬元)2.2環保投資占總0.7評價經費(萬元)預期投產日期年4月一、項目背景鋸材加工,指以原木為原料,利用鋸木機械或手工工具將原木縱向鋸成具有一定斷面尺寸(寬、厚度)的木材加工生產活動。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材行業快速發展,木材的市場需求日益增長,近年來我國木材工業呈現出投資主體多樣、產業規模擴大、產業聚集度提高的良好趨勢,已初步實現3個戰略性轉變:由利用天然林為主向利用人工林為主的轉變;由擴大生產規模的單一發展模式向擴大規模與節約使用并舉的復合發展模式的轉變;由利用一個市場、一種資源向利用國內、2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轉變?;诹己玫氖袌銮熬?,建設單位在貴州省興義市倉更鎮老王坡村平岸組投資建設興義市扶投霖生倉更單板旋切扶貧車間項目。項目總投資300萬元,總占地面積為1100㎡,建成年生產旋切板和面板共5000m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的有關規定,本項目需做環境影響報告表。接受委托后,興義市精準扶貧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委托貴州鼎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環評工作,我單位立即組織工作人員對項目場址進行了現場踏勘,詳細了解了工程建設內容,收集了當地區域自然環境資料。在此基礎上,對本項目進行環境影響分析,提出污染防治措施,編制完成了該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表。二、編制依據);8年1月1日);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訂版);1日施行);9)《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HJ2.1-2016;10)《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表水環境》HJ2.3-2018;11)《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12)《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13)《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2.4-2009;1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令第44號《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17年9月1日實施);15)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保部令第1號《關于修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4月28日);16)《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2>2號);317)《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國發[2005]40號);18)《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黔府發[2012]19號);19)《環境噪聲與振動控制工程技術導則》(HJ2034-2013);;DBT5-2011);24)興義市精準扶貧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提供的資料。三、工程內容及規模1、項目名稱、地點、建設單位及性質項目名稱:興義市扶投霖生倉更單板旋切扶貧車間項目建設地點:貴州省興義市倉更鎮老王坡村平岸組建設單位:興義市精準扶貧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建設性質:新建2、建設規模與投資項目占地:項目總占地面積約1100㎡。投資規模:300萬元,其中250萬元為縣級扶貧資金,50萬元為企業自籌。生產規模:年生產旋切板與面板共5000m3。3、項目建設地及周邊環境關系本項目位于貴州省興義市倉更鎮老王坡村平岸組。項目西北側約510m為489鄉道附近居民,東北側約380m為附近居民。項目外環境關系詳見附圖。本項目位于貴州省興義市倉更鎮,項目總用地面積約1100m2,建設內容有加工車間、辦公室及配套設施。項目建成后,年生產旋切板與面板共5000m3。項目組成及主表1-1項目組成及主要環境問題序號工程類別工程名稱工程內容主要環境問題施工期運營期1主體工程斷料區機2臺體廢物揚塵、噪固體廢物旋切區旋切機2臺、面板機1臺4公用工程供電系統由市政電網供給—給水系統由當地自來水供給3環保工程廢水治理措施生活污水利用廠區化糞池進行處理后用于周邊農肥廢水、聲、固廢、水土流失、生活廢水、生活垃圾廢水廢氣治理工程加強通風粉塵噪聲治理措施設施設備采用減震處理,選用噪聲低的設備,加強管理。聲固廢收集及系統生活垃圾在廠區內進行集中收集后由環保部門統一收集處理固體廢物斷料及木屑集中收集后交由霖生木業敬南廠區作為機制炭原料進行處理根據建設單位提供資料,項目營運期主要設備詳見表1-2。表1-2項目主要生產設備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1旋切機MX1100WH臺2.002面板機(舊)臺3打圓機(舊)臺4打圓機臺5鋸臺(斷料機)臺6磨刀機(舊)2米(數控1.8噸)臺7配件批8越野叉車(舊)臺9合力叉車K30臺裝載機臺曬架MX1100WH個4,600.00地磅1(1)給水5項目用水主要為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來自當地自來水管網,水源有保證,水質達到城鎮居民生活用水要求。(2)排水因項目員工均為當地居民,廠區不對員工提供食宿,所以只產生少量生活污水,產生的生活污水利用廠區化糞池進行處理后用與周邊農田農肥。(3)供電項目用電由市政供電所提供,電源接于當地電網。四、勞動定員及工作制度勞動定員:職工定員12人,廠區不對職工提供食宿,職工為當地居民,均回家食工作制度:每天1班,每班工作8小時,年工作300天。五、本項目產業政策及規劃的符合性分析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國家發改委2011年第9號令)及《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修改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有關條款的決定》 (國家發改委2013年第21號令),本項目不屬于其中鼓勵類、限值類和淘汰類,為允許類項目。同時,根據《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本項目屬于允許類,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綜上所述,本項目的建設符合國家現行的產業政策、符合當地發展規劃。六、項目選址符合性分析項目建設地位于貴州省興義市倉更鎮,符合貴州省、黔西南州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及其他相關規劃。根據興義市倉更鎮總體規劃,項目所在地占地類型為生產設施建設用地。在通信、供電、供水等方面具備良好的條件,項目生產用水來自當地自來水管網,用電來自當地電網,能源有保障,項目北側緊鄰489鄉道,交通便利。且本項目生產工藝簡單、無重大污染物產生,故本項目建設后也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較大的影響。經勘測,項目區不在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不涉及基本農田。項目選址于該區域,將一定程度的促進倉更鎮的發展。項目建設注重環境保護,以人為本,節約用地,減少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綜上,本項目的規劃選址是合理的。七、總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6八、“三線一單”符合性分析生態保護紅線:本項目位于貴州省興義市倉更鎮,周邊無自然保護區、水源保護區等生態保護目標,不在《貴州省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也不在《貴州省生態保護紅線暫行辦法》規定的禁止建設保護區內。環境質量底線:本性項目附近的大氣環境、聲環境均能滿足相應的標準要求;本項目無生產廢水產生,生活污水利用廠區化糞池進行處理后用與周邊農田農肥,不外排,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噪聲經過降噪處理能夠達到廠界噪聲標準;項目營運時,旋切所用木材為生木,所產生的粉塵較小,旋切產生的粉塵因能夠達標排放,不會突破環境質量底線,不會明顯降低該區域環境空氣質量。資源利用上線:項目生產過程中會消耗一定的電能、水資源等,這部分消耗量相對區域資源利用總量較少,因此符合資源利用率上限要求。負面清單符合性分析:本項目為興義市扶投霖生倉更單板旋切扶貧車間項目,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及其修改條款》(2016修訂),本項目屬于國家允許類建設項目。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本項目為新建項目,因此不存在原有污染情況。區內主要環境問題為:項目北側公路車輛經過時產生少量粉塵和噪聲,對區內的環境空氣和聲環境有一定影響,目前未對當地環境空氣和聲環境造成明顯影響。7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簡況(表二)自然環境簡況(地形、地貌、地質、氣候、氣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樣性等):一、地理位置及交通條件北緯24°38'-25°23',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和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距貴州貴陽357公里,距云南昆明362公里,距廣西南寧525公里,位于南(寧)貴(陽)昆(明)經濟圈的中心,地理區位優越,素有“三省通衢”之稱。G324國道自東向西縱貫全市,S214及S218省道分別穿過本市的東北部和西北部,州內縣、鄉(鎮)村之間的道路網已基本形成,村級道路通車率95%。南(寧)昆(明)鐵路自東向西從興義市通過,過境長123km,興義市境內設有鄭屯貨場、頂效貨場、清水河東站、清水河西站等七個貨運站,鐵路運輸方便。二、地形地貌興義市地處云貴高原向廣西低山丘陵過渡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全市范圍山嶺縱橫,地型起伏較大,地型切割深,形成“V”字型槽谷,東側有馬嶺河(清水河),西側有黃泥河,谷深300-400米,市區地勢呈階梯狀傾斜。市區內地貌形態主要受構造、巖性、水文地質的控制,以可溶性碳酸巖發育為主,瑣碎巖分布較少,巖溶發育較好,形成不同特征的地貌形態,主要為臺地。項目區為中低山地形地貌。興義的地震烈度為六度,區域出露地層為三迭系,依次為下統飛仙關組、永寧鎮組、中統關嶺組、法郎組及第四堆積組。區域位于普安旋扭構造區的黔西南渦輪構造帶,構造以西北南東為主,局部有北東南西及東西向構造,市區內為強烈的緊密皺褶帶,爭褶形態是弧型短軸狀構造,在皺褶翼部常產生高度的斷層。三.氣象、水文(1)氣象興義市氣溫受海拔高度和地形影響較大,全市四季比較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6.3℃。極端最低氣溫為-4.9℃;春季平均氣溫為17.4℃;夏季平均氣溫為22.1℃,最熱月為7月份,月平均氣溫為22.4℃,日平均最高氣溫為26.9℃,極端最高氣溫為34.9℃;秋季平均氣溫為16.5℃。分布特點是:地勢高則氣溫低,地勢低則氣溫高。境內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均溫則下降0.53℃。由于太陽射角在季節上的變化以及季風環流的影響,市8內一年之中以冬季1月份氣溫最低,夏季7月份氣溫最高。興義市降水的分布特點是:高山對于丘陵,山區多于盆地,盆壩多于谷地,迎風坡多于背風坡。全年降水量雖然豐富,但隨季節變化大,具有春旱夏雨的氣候特色,雨季與旱季分明。年降水日數200天左右,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1300—1600毫米之間。日照時數為1390小時。興義市常年主導風向為南風,其次為東南偏南風,主導風向明顯,靜風頻率為13%。(2)水文興義市的水資源主要有南盤江區,馬別河區和黃泥河區:南盤江區的流域面積為1128.4平方千米,平均水資源量為965002萬平方米;馬別河區的流域面積為1233.6平方千米,平均水資源量為201153萬平方米;黃泥河區的流域面積549.1平方千米,平均水資源量為268292萬平方米。地表水多年平均徑流總量17.41億立方米,人均2703立方米,與全國平均2392立方米相比,高出311立方米。此外,還有13個豐水塊段貯藏可供開發的地下水量8562萬立方米。除南盤江外,共計有大小河流76條,均屬珠江流域南盤江水系。南盤江由西向東經市南部邊緣,經興義市段為85.1公里。以及支流馬別河下游段由北向南縱貫全境,經興義段為74.8公里。另一級支流黃泥河下游段自西向南匯入南盤江,經興義段為77.3公里。馬嶺河發源于盤縣民主鎮冷風埡口和老廠鎮談定梁子(流向北東在普安縣地瓜南轉向南至南西流)的雨源性河流,在盤縣五嘎沖南總體向南流(分別稱馬別河、樓下河),在安龍縣岜皓南匯入南盤江。馬別河(清水河)在興義市境段73.3km,落差420m,坡降5%,枯水期流量11.5m'/s,豐水區流量137.15m'/s,年平均流量51.25m'/s。根據黔府發《貴州省地面水域水環境功能劃類規定》(1994)22號和《興義市地面水域水環境功能劃類規定》興府通(1996)92號,馬嶺河水質保護目標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規定的Ⅲ類。生物多樣性多樣的地貌和良好的氣候,形成了興義獨特的生物資源。這里亞熱帶及溫帶植物都能生長,農作物品種達530余類。主要的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和多種雜糧;主要的經濟作物有油菜、花生、大豆、生姜、馬鈴薯、甘蔗和芭蕉芋;有干鮮果種類30余種,產量比較大的有柑橘、梨、桃、楊梅、草莓等,另有很多具有開發價值的野生水果品種,如刺梨、雞素子、野地瓜、山葡萄、野芭蕉、番石榴等。市內蔬菜的產12量也很可觀,尤其是坪東輕工業園區所在的坪東街道辦事處是市內蔬菜的主產區之一。此9外,興義市的中草藥品種也十分豐富,有竹蓀、杜仲、黃草等藥用植物1000余種。野生動物有飛虎、黑猴、穿山甲、娃娃魚等國家保護動物。根據現場勘查,項目所在區域內未發現野生及珍稀動植物。社會環境簡況(社會經濟結構、教育、文化、文物保護等)社會環境簡況(社會經濟結構、教育、文化、文物保護等):興義市(原名興義縣,1987年10月國務院批準撤縣建市),是貴州省黔西南州府所在地,興義在全州的龍頭地位舉足輕重,是貴州省經濟十強縣(市),中國西部經濟五十強縣(市),興義在中國西部的經濟地位日漸凸顯。從區位上看,興義地處黔滇桂三省(區)結合部,位于南貴昆經濟圈的中心地帶,在以興義為中心200公里半徑地域內,是一個沒有中等城市和中心城市的“空白地帶”,擬把興義建設成為黔滇桂結合部的現代化的中心城市。興義市是黔西南州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現轄8個街道辦事處(黃草街道辦事處、興泰街道辦事處、桔山街道辦事處、豐都街道辦事處、坪東街道辦事處、木賈街道辦事處、下五屯街道辦事處、萬峰林街道辦事處)、13個鎮(烏沙鎮、馬嶺鎮、清水河鎮、威舍鎮、白碗窯鎮、三江口鎮、魯布格鎮、捧乍鎮、七舍鎮、敬南鎮、泥凼鎮、倉更鎮、南盤江鎮)、5個鄉(雄武鄉、洛萬鄉、滄江鄉、則戎鄉、豬場坪鄉)、188個村委會、37個社區居委會。2016年興義市全市生產總值366.90億元,比2015年同期增長14.1%。全市財政總收入75.78億元,同比增長0.88%。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298635.7萬元,增長23.4%。2016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60.87億元,同比增長6.7%。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362.55億元,增長14.9%。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0.44億億元,同比增長18.5%;住宿業營業額6.21億元,同比增長18.5%;餐飲業營業額6.78億元,同比增長23.3%,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102.1,同比增長2.1%。2016年全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64元,同比增長10.2%,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45元,同比增長8.5%。全市經濟總量在全省88個縣(市)排第8位,全國縣域經濟競爭力西部百強縣(市)中增速排第2名。2、教育、文化、醫療衛生教育事業上,到2016年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共503所,其中:幼兒園237所,小學179所,初中60所,高中23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中等職業學校學校3所。在校學生189438人,其中:幼兒園29765人,小學75001人,初中47621人,高中30132人,特殊教育學校153人,中等職業學校6766人。專任教師10652人,其中:幼兒園專任教師1018人,小學專任教師3918人,中學專任教師5498人(含初中和高中),特殊教育學校專任教師32人,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186人。小學學齡兒童毛入學率108.38%;初中階段毛入學率108.0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8.14%。其中,高等院校:興義民族師范學院、黔西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黔西南州廣播電視大學。示范性高中(重點中學):興義一中、興義五中、興義八中、興義十中、賽文中學、義龍一中。興義在文化領域先后被授予“全國文化先進縣(市)”、“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全國文化市場先進集體”、“國家級文保單位”等榮譽,提升了興義市的文化軟實力。民族文化產業布依八音、勒尤、高臺獅燈、圍鼓舞、查白歌節等被評為四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因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民族建筑風格,劉氏莊園、魯屯石牌坊、萬屯漢墓群、茶馬古道興義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文保單位。1978年,州府所在地興義僅有地區醫院和興義縣醫院兩家醫療機構。截至到2016年,全市衛生機構數574個,其中:綜合醫院19個、??漆t院10個、鄉(鎮、街道辦)衛生院26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個,婦幼保健院2個,門診部、診所、醫務室、社區衛生服務站、村級服務室515個。衛生機構床位數4592張,衛生技術人員5304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830人(執業醫師1586)、注冊護士2228人。3、周圍環境情況根據現場踏勘,該建設項目位于貴州省興義市倉更鎮,總占地面積約1100m2。不涉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法定環境敏感區,也不存在名木古樹和文物單位,也無社會關注的具有歷史、科學、民族、文化意義的保護地。環境質量狀況 (表三)建設項目所在地區域環境質量現狀及主要環境問題(環境空氣、地面水、地下水、聲環境、生態環境等):1、環境空氣質量本項目位于貴州省興義市倉更鎮老王坡村平岸組,根據“2020年1月度黔西南州環同比上升0.9個百分點;綜合指數為2.09,同比下降39.2%,空氣質量有所好轉。冊亨綜合指數為1.65~2.53,排名依次為冊亨縣、望謨縣、普安縣、安龍縣、貞豐縣、興義市、興仁市、晴隆縣。項目所在地環境空氣質量為二級。目前環境空氣質量較好,項目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的要求。本項目附近地表水體為項目西南側20m處的季節性水溝,季節性水溝水質能夠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體要求。項目區域無地下水出露點,區域地下水可滿足《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GB/T14848-2017)Ⅲ類標準。本項目位于貴州省興義市倉更鎮老王坡村平岸組,根據《聲環境質量標準》 (GB3096-2008)分類屬于二類功能區,目前,區域內主要噪聲來源北側車輛經過的交通噪聲。交通噪聲為偶發性噪聲,因此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項目區域聲環境可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4、生態環境現狀本項目位于貴州省興義市倉更鎮老王坡村平岸組,區域內已出現大量人工開發痕跡,形成了以人工建筑及植被為主的生態現狀,區內零星分布有自然山體及植被。經現場踏勘,項目區及周邊未發現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及珍稀瀕危危動、植物,亦未發現各級政府發文保護的古樹名木等。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列出名單及保護級別):本項目內無風景名勝點,沒有征占基本農田,周圍無需要特別保護的文物古跡、風景名勝地,未發現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和古樹名木。但有省級保護動物蛙和蛇。主要環境保護目標詳見表3-1。表3-1主要環境敏感保護目標環境要素保護目標名稱方位/距離性質規模保護級(類)別大氣環境489鄉道附近居民西北側約510m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附近居民東北側約380m聲環境489鄉道附近居民西北側約510m《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類附近居民東北側約380m地表水環境季節性水溝《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類標準地下水環境淺層地下水項目廠界周圍外擴500m《地下水質量標準》Ⅲ類(GB/T14848-2017)標準生態環境廠界周邊500m土地原有的使用功能及性質不下降評價適用標準 (表四)環境質量標準1、空氣環境質量環境空氣質量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標表4-1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執行標準級別污染物名稱24小時均值1小時平均濃度單位GB3095-2012二級SO2500μg/m3NO2200CO4mg/m3PM10-μg/m3PM2.575-TSP300-O3小時)200μg/m32、地下水質量項目區域地下水執行《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中Ⅲ類水質標準,詳見表4-2。地下水質量標準(mg/L,pH值除外)標準級(類)別項目標準值(mg/L)標準來源地下水Ⅲ類標準pH6.5~8.5GB/T14848-2017色(度)嗅和味無渾濁度(度)≤3肉眼可見物無總大腸菌群(MPNh/100mL)≤3.0菌落總數(CFU/mL)溶解性總固體氯化物≤250氨氮≤0.50硝酸鹽≤20亞硝酸鹽3、地表水環境質量項目區域地表水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類水質標準,詳見表4-3。表4-3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mg/L,pH值除外)標準級(類)別項目標準值(mg/L)標準來源地表水Ⅲ類標準pH6~9GB3838-2002COD20BOD54NH3-NTP0.2石油類0.054、聲環境質量聲環境質量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相關標準執行3類標準限值,標準值見表4-4所示:表4-4環境噪聲標準值表等效聲級LAeq:dB(A)標準級(類別)標準限值標準來源晝間夜間2類6050GB3096-20085545GB3096-2008境(1)以不減少區域內瀕危珍稀動植物和不破壞生態系統完整性為標準;(2)水土流失以不改變土壤侵蝕類型為標準,具體指標見表4-5;(3)地質災害以不產生和誘發新的地質災害為準則。表4-5水力侵蝕類型劃分標準類型級別侵蝕模數(t/km2·a)Ⅰ微度侵蝕(無明顯侵蝕)<500Ⅱ輕度侵蝕500~2500Ⅲ中度侵蝕2500~5000Ⅳ強度侵蝕5000~8000Ⅴ極強度侵蝕8000~15000Ⅵ劇烈侵蝕>15000污染物排放標準本項目施工期廢氣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無組織排放標準限值,標準值見下表所示。表4-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值表(GB16297-1996)中單位:mg/m3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mg/m3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mg/m3顆粒物1.0(監控點設于周界外最高點)運營期《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無組織排放標準限值,標準值見下表所示。表4-7大氣綜合污染物排放標準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mg/m3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mg/m3顆粒物1.0(監控點設于周界外最高點)本項目為旋切板制造,原料為生木,生木中含有水份較重,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噴淋對原料進行加濕,由于生木本身含水分較重,在旋切過程中所產生的粉塵自重較大,會發生沉降,根據對同類項目的考察,旋切所使用的原料為生木時,在旋切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粉塵基本發生自然沉降,不會懸浮于空氣之中,故不再生產過程中對原料進行加濕處理,鋸末沉降便于打掃收集。故在生產過程中無生產廢水產生;生活污水利用廠區化糞池收集中處理,后用于周邊農田農肥。施工期噪聲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標表4-11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單位:Leq[dB(A)]晝間夜間70營運期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表4-12噪聲排放標準限值等效連續A聲級Leq:dB(A)類別標準值晝間夜間2類6050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定的總量控制污染物種類,即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綜合考慮本項目的排污特點、所在區域的環境質量現狀等因素,本項目的總量控制指標分析如下:(1)本項目大氣污染物排放主要是無組織排放的粉塵,故本評價無大氣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建議。(2)生活污水利用廠區化糞池收集中處理,后用于周邊農田農肥,無生產廢水產生。故本評價無水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建議。建設項目工程分析 (表五)工藝流程簡述(圖示):一、施工期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圖5-1施工期生產流程及產污節點二、運營期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圖5-2營運期生產流程及產污節點運營期工藝說明1、原木運輸:外購原木運送至場內;2、切割:將原木按要求切割成一定規格的段料,經加工的成品堆放于場內自然風干后外售。注:項目不涉及烘干工藝。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1)廢水施工期廢水主要為施工人員生活污水及生產廢水。施工廢水:本項目的施工廢水量類比同行業、同規模大約0.5m3/d,廢水中SS值高達3000~4000mg/L。生活污水:施工人員不在工地食宿,施工工人用水標準采用10L/人·d,施工人員10人,生活用水量為0.1m3/d,排放量以80%計,生活污水排放量為0.08m3/d,施工期2個月,每個月以20d計,則施工期排放量為3.2m3。(2)廢氣施工期產生的廢氣主要為地基開挖、土地平整、建筑材料運輸、露天堆放、裝卸、施工機械及汽車燃油廢氣、房屋裝修等過程產生揚塵以及裝修過程廢氣。施工期間的揚塵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階段,按照起塵的原因分為風力起塵和動力起塵,其中風力起塵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筑材料及裸露的施工區表層附土,由于天氣干燥及大風產生風力揚塵;動力揚塵主要是建筑材料的裝卸、攪拌過程,由于外力產生塵粒再懸浮而造成,其中施工及裝卸車輛造成的揚塵最為嚴重。由于施工需要,一些建材需露天堆放,一些施工點表層土壤需人工開挖、堆放,在氣候干燥又有風的情況下,會產生揚塵。施工期間的機械設備和車輛燃油燃燒會產生少量的SO2、NO2和CO等污染物,對大氣造成一定影響。(3)噪聲施工過程產生的噪聲主要是:施工機械及物料運輸車輛產生的噪聲及廠房搭建、裝修時物件碰撞、敲打、鉆孔等產生的施工噪聲,上述聲源源強為80~105dB(A)。(4)固廢施工期主要固體廢物為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施工階段及裝修階段固體廢物。施工過程中基礎開挖、土地平整有土石方產生。根據現場踏勘,該項目已完成場地平整工程,根據業主提供資料,該地塊較為平整,地基開挖產生的土方全部回填,土石方基本達到平衡。根據《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城鎮生活源產排污系數手冊》數據,垃圾產生量以0.5kg/人·d計,本項目施工人員10人,生活垃圾產生量為5kg/d,施工期以2個月,每個月以20天計,則施工期生活垃圾總產生量為0.2t。施工建筑垃圾:項目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建筑垃圾,紙品、各種砂石、磚頭碎料、鋼筋頭、廢裝修材料等,項目建設以鋼結構廠房為主,本項目建筑及裝修垃圾產生系數取5kg/m2,現本項目施工期總建筑面積為300m2,則建筑及裝修垃圾產生量為1.5t。(5)生態環境施工過程需對該項目場地植被等進行鏟除,原有植物群落結構被破壞,從而使綠化面積有所減少。建議施工期間,項目應盡量減少對原有地貌的改造和破壞,但是仍有部分植被會消失。建成后通過充分利用當地生長的鄉土植物對其進行改造,做好綠化恢復工作。營運期生活污水本項目廠區內不負責職工食宿,廠區員工均為當地居民,均回家食宿,項目內只產生少量生活污水,本次評價不進行具體核算,所產生的生活污水由廠區化糞池進行處理后用于周邊農田農肥。生產廢水本項目為旋切板制造,原料為生木,生木中含有水份較重,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噴淋對原料進行加濕,由于生木本身含水分較重,在旋切過程中所產生的粉塵自重較大,會發生沉降,根據對同類項目的考察,旋切所使用的原料為生木時,在旋切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粉塵基本發生自然沉降,不會懸浮于空氣之中,故不再生產過程中對原料進行加濕處理,鋸末沉降便于打掃收集。故在生產過程中無生產廢水產生。廢氣(一)生產廢氣本項目營運后原木切割時產生的粉塵,本項目為木材鋸片及面板加工,在生產過程中,原木切割工序會有一定的粉塵產生,粉塵產污系數參考2019年全國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產排污系數手冊中201木材加工行業系數手冊(初稿)鋸材加工產污系數進行本項目污染源核算。鋸材加工產排污系數見表5-1。0表5-1鋸材加工產排污系數表產品名稱原料名稱污染物指標單位產污系數末端治理技術治理效率鋸材、木片、單板原木顆粒物千克/立方米-產品0.243袋式除塵法90粉塵千克/立方米-產品0.243袋式除塵法0(二)汽車尾氣項目進出車輛較少,會排放一定量的汽車尾氣,主要污染物為CO、NOx、SO2、THC,因為車輛在廠內行程較短,排放量較小,對環境影響不大。聲本項目噪聲來源于機械設備運轉噪聲,主要為圓盤鋸、帶鋸等機械噪聲,其噪聲源類型為固定噪聲源。根據參考《環境噪聲與振動控制工程技術導則》(HJ2034-2013)附錄A中電鋸噪聲源強,設備噪聲強度在90-100dB(A),項目噪聲源情況詳見表5-3:表5-3主要生產設備噪聲貢獻值單位:dB(A)序號設備名稱所在位置噪聲貢獻值1圓盤鋸生產車間2旋切機生產車間90固體廢物本項目產生的固廢主要有廢木料;編織袋收集的粉塵及職工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本項目職工共12人,生活垃圾產生量以0.5kg/人·d計,則生活垃圾產生量為6kg/d,項目年運行時間為300天,則生活垃圾產生量為1.8t/a。鋸木面、廢木料:原木使用量5500m3(2090t),成品產量為5000m3(1900t),則項目廢木料產量為190t。粉塵(鋸木面):本項目為木材鋸片加工,在生產過程中,原木切割及加工工序會有一定量的粉塵產生,粉塵產污系數參考2019年全國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產排污系數手冊中201木材加工行業系數手冊(初稿)鋸材加工產污系數進行本項目污染源核算,本項目污染源核算因木材切割產生的粉塵(鋸木面)產生量為1.21t/a。鋸木面、廢木料、粉塵(鋸木面)通過廠區統一收集,暫存于場內,定期外售給敬1南機制炭加工廠用作原料使用。本項目設備維修及保養委托修理商,產生的廢機油有商家自行帶回外委有資質單位處置。2項目主要污染物產生及預計排放情況(表六)類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稱處理前產生濃度及產生量(單位)處理后排放濃度及排放量(單位)大氣污染物施工期施工場地揚塵少量無組織排放汽車運輸尾氣、揚塵少量無組織排放運營期汽車尾氣THC少量無組織排放原料裝卸粉塵少量無組織排放木材加工粉塵/a外售機制炭工廠用作原料。水污染物施工期施工廢水砂石料沖洗水噴灑用水0.5t/d經沉淀后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NH3-N3.2m3依托附近居民旱廁,定期清掏送給周邊農戶用作農家肥運營期生活污水NH3-N少量生活廢水依托廠區化糞池處理后用于周邊農田農肥固體廢物施工期施工區建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生活垃圾0.2t集中收集后運至垃圾暫存點,由環衛統一處理。運營期職工生活垃圾a集中收集后運至垃圾暫生產區鋸木面、廢料t/a外售機制炭加工廠用作原外售機制炭加工廠用作原料。噪聲施工期施工期噪聲源主要是固定源噪聲(電焊機、電鉆等施工機械),以及施工運輸車輛的流動聲源噪聲,通過合理布置設備位置,嚴格按《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3要求控制施工機械噪聲,將施工期噪聲影響控制在最低水平。運營期本項目噪聲主要為生產設備及車輛噪聲等,噪聲源強為80-90dB(A)。機械設備盡量選用低噪聲設備、進行基礎減震、進出車輛減速行駛禁止鳴笛等措施減少噪聲的排放。其他無主要生態影響:一、施工期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的建設將進行土地平整、開挖,隨著施工期的結束,對地表環境影響已基本消除。二、營運期生態環境影響分析項目建成后,建議加強項目周圍環境綠化,綠化以樹、灌、草相結合的形式起到降低噪聲、吸附塵粒、凈化空氣的作用,同時防止水土流失。在生產營運期本項目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的因素主要是粉塵及固體廢物等。但這些污染源只要采取防治措施進行控制,均可達到相應的標準要求??傮w而言,本項目營運期不會對周圍生態環境產生明顯影響。4環境影響分析 (表七)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廢水施工期產生的廢水包括施工人員的生活廢水和施工本身產生的廢水。由于本項目采用商品砼,不在現場攪拌混凝土,項目只有結構階段混凝土養護水、混凝土輸送泵沖洗水及各種車輛沖洗水及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施工廢水:本項目的施工廢水量類比同行業、同規模大約0.5t/d,廢水中SS值高達3000~4000mg/L,廢水經隔油池和沉淀池處理后全部回用于混凝土養護、汽車降塵、道路灑水降塵過程,不外排,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生活污水:施工人員不在工地食宿,施工期排放量為3.2m3,依托附近居民旱廁,定期清掏送給周邊農戶用作農家肥,對周圍水環境影響較小。施工現場場地雨水修建臨時排水溝排出,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廢氣施工期產生的廢氣主要為地基開挖、建筑材料運輸、露天堆放、裝卸、施工機械、燃油廢氣、汽車尾氣等過程產生揚塵以及裝修過程廢氣。1、施工期揚塵的影響分析施工期間的揚塵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階段,按照起塵的原因分為風力起塵和動力起塵,其中風力起塵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筑材料及裸露的施工區表層附土,由于天氣干燥及大風產生風力揚塵;動力揚塵主要是建筑材料的裝卸、攪拌過程,由于外力產生塵粒再懸浮而造成,其中施工及裝卸車輛造成的揚塵最為嚴重。在施工期間對車輛行駛的路面實施灑水抑塵,每天灑水4~5次,可使揚塵減少約70%。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揚塵,可將TSP污染距離縮小到20~50m范圍。表7-1施工場地灑水抑塵試驗結果距離(m)5TSP小時平均濃度(mg/m3)不灑水142.890.86灑水2.010.670.60因此,通過限速行駛、定時清掃道路、保持路面清潔,同時對車輛輪胎進行清掃,車輛加蓋篷布,并適當灑水是減少汽車揚塵的有效手段。本項目最近的保護目標為廠界北側100m處住戶,經過上述措施后,本項目的施工揚塵對其無影響。2、施工期場地風力揚塵的影響分析5由于施工需要,一些建材需露天堆放,一些施工點表層土壤需人工開挖、堆放,在氣候干燥又有風的情況下,會產生揚塵,其揚塵量可按堆場起塵的經驗公式計算:Q=2.1(V50–V0)3e-1.023W式中:Q——起塵量,kg/t·a;V50——距地面50m處風速,m/s;V0——起塵風速,m/s;V0與粒徑和含水率有關;W——塵粒含水率,%。塵粒在空氣中的傳播擴散情況與風速等氣象條件有關,也與塵粒本身的沉降速度有關。施工揚塵的影響范圍最遠可達下風向150m處,施工及運輸車輛引起的揚塵對路邊30m范圍內影響較大,路邊顆粒物濃度可達10mg/m3以上。本項目的施工,揚塵會對廠界北側100m處住戶造成一定的影響。項目施工期針對敏感點擬采取下列措施:1)必須硬化道路。主要運輸道路進行硬化,并使用草簾覆蓋,防止揚塵。所有臨時道路均需清潔、濕潤,并加強管理,使運輸車輛盡可能減緩行駛速度;選擇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的運輸路線,定時對運輸路線進行清掃;2)施工車輛及運輸車輛在駛出施工區之前,需作清泥除塵處理,在施工場地出口放置防塵墊,對運輸車輛現場需設置洗車場,用水清洗車體和輪胎,不得將泥土塵土帶出工地;3)必須濕法作業,定時對施工現場進行灑水處理;4)必須配齊保潔人員,定時清掃現場;5)開挖出的土石方應加強圍欄,且表面用氈布覆蓋,同時應當及時處理場地積水;6)不準露天攪拌混凝土,使用商品混凝土,避免攪拌機進料產生揚塵污染;7)不準運渣車輛超載、冒載。運輸沙、石、水泥、垃圾的車輛裝載高度應低于車箱上沿,不得超高超載;實行封閉運輸,以免車輛顛簸撒漏。堅持文明裝卸,避免袋裝水泥散包;運輸車輛裝卸完貨后應清洗車廂;運輸車輛出場時必須使用氈布覆蓋,避免在運輸過程中的拋灑現象;8)所有垃圾分類存放,統一清運,不得在現場焚燒。項目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統一運輸到政府指定的垃圾堆放場地;9)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環保教育,提高全體施工人員的環保意識,堅持文明施工、科學施工。63、車輛尾氣產生的影響分析施工車輛在廠內行程較短,排放量較小,對環境影響不大。聲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2.4-2009)中工業噪聲預測模式,預測施工場噪聲源對附近聲敏感點的影響,同時考慮遮擋衰減、空氣吸收衰減、地面附加衰減,對某些難以定量的參數查相關資料進行估算。本項目施工期噪聲源主要為室外聲源。本項目按照A聲功能級做近似計算:LA(r)=LAW-Dc-A。施工設備的運轉影響施工場地周圍區域聲環境質量,由于施工階段設備交互使用,使用頻率也隨之變化,根據預測模式計算各施工階段主要噪聲源在不同距離處的等效聲表7-2多臺機械設備同時運轉的噪聲預測值單位:dB(A)距離(m)50噪聲預測值81.676.570.963.060.157.053.5本項目擬采取如下措施進行控制:(1)選用低噪聲設備,進行基礎減震,可使場界噪聲降低5dB(A)。(2)通過合理布局,將施工產噪設備距施工場5m以上,通過距離衰減,可使場界噪聲降低至76.6dB(A),項目優先搭建封閉鋼結構廠房,(隔聲量≥10dB(A))阻擋,可使場界噪聲再降低15dB(A),此時場界噪聲為61.6dB(A)。(3)加強管理,按施工操作規程施工,特控制運輸車輛車速、設置禁鳴等措施。(4)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在中午12:00至14:00及夜間禁止施工。經上述措施控制后,施工場地場界施工噪聲為61.6dB(A),項目夜間不施工,故項目施工噪聲滿足GB12523-2011《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要求(晝間:70dB,夜間:55dB)。為防止項目施工對周圍聲環境產生的影響,本項目施工期噪聲必須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施工設備盡量采用先進低噪聲設備,定期保養、維護,保持機械潤滑,避免由于性能差而增大機械噪聲,減少對環境敏感點的影響程度。振動大的機械設備使用減振機座,閑置不用的設備應立即關閉。(2)施工前制定嚴格的操作規程和注意事項,工人應持證上崗。工人按照操作規程操作,在擋板、支架拆卸過程中,應遵守作業規定,禁止高空拋物,嚴禁野蠻拋扔7鋼筋等,減少碰撞噪聲。使施工廠界達到《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標準要求。(3)設置臨時隔聲屏障,隔聲屏障建議采用鋁隔聲板,隔聲板高度要求不低于2米,隔聲效果要求達到5dB(A)。通過上述措施,可使降噪效果達到20dB(A)左右,采取噪聲防治措施后的噪聲預測值如表7-3所示:表7-3采取噪聲防治措施后的噪聲預測值單位:dB(A)距離(m)50噪聲預測值61.656.550.943.040.137.033.5由表7-4可知,通過采取相應噪聲防治措施,距離項目噪聲源10m處的噪聲可降低到56.5dB(A),滿足《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標準晝間≤70dB(A)的要求,夜間和午間不施工,對周圍聲環境無影響。采取措施后,項目最近敏感點為項目廠界北側100m處住戶,噪聲值為40.1dB(A),疊加本底值45.0dB(A)后,為46.2dB(A),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2類標準限值,晝間≤60dB(A)要求和《聲環境質量標準》1類,晝間≤55dB(A)。綜上所述,采取相應防治措施后,項目施工期產生的噪聲,對周圍聲環境的影響較施工期主要固體廢物為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施工階段及裝修階段固體廢物。施工過程中基礎開挖、土地平整有土石方產生。根據現場踏勘,該項目已完成場地平整工程,根據業主提供資料,該地塊較為平整,地基開挖產生的土方全部回填,土石方基本達到平衡。施工建筑垃圾:項目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建筑垃圾,紙品、各種砂石、磚頭碎料、鋼筋頭、廢裝修材料等,項目建設以鋼結構廠房為主,本項目建筑及裝修垃圾產生產生量為1.5t,集中收集處理,分類回收再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應及時清理出施工現場。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項目施工人員生活垃圾產生量約為0.2t。生活垃圾經收集后運至垃圾暫存點,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理。經上述措施后固體廢物不會成為該地區的新污染源。生態環境影響分析8施工過程需對該項目場地植被以及樹木等進行鏟除,原有植物群落結構被破壞,從而使綠化面積有所減少。建議施工期間,項目應盡量減少對原有地貌的改造和破壞,但是仍有部分植被與樹木會消失。建成后通過充分利用當地生長的鄉土植物對其進行改造,做好綠化恢復工作。施工期還可能引起水土流失,導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降雨、地表開挖和棄土堆放等。在施工過程中,土壤暴露在雨、風和其它的干擾之下,另外,大量的土方挖填和棄土的堆放,都會使土壤暴露情況加劇。施工過程中,泥土轉運裝卸作業過程中和堆放時,都可能出現散落和水土流失。施工過程中嚴重的水土流失,不但會影響到工程的進度和工程質量,而且還產生泥沙作為一種廢棄物或污染物往外排放,會對項目周圍環境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故施工期的水土流失問題值得注意,應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控制。為減少施工期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建議采取下述生態保護措施:a.施工期間,項目應盡量減少對原有地貌的改造和破壞,但是仍有部分植被會消失。建成后通過充分利用當地生長的鄉土植物對其進行改造,可減少生態中別的物種入侵及綠地與當地景觀不協調的問題。b.施工期間的水土流失將首先對工程的順利進行會構成一定的威脅,同時也會影響水體中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為減少水土流失量,在工程進行期間項目應結合實際采取以下必要的措施:①在堆挖填土工程完成后,工地往往還要裸露一段時間才能完成建設或重新綠化,這就要及時在地面的徑流匯集線上設置緩流泥砂阻隔帶。阻隔帶可以采用透水的高強PVC編織帶,用角鐵或木樁將紡織袋固置于匯流線相切的方向上,帶高一般為50cm就已足夠,帶長可以視地形決定,一般為數米至數十米不等,可以有效地阻止泥沙隨徑流地初始流動,控制住施工期工地水土流失。②在施工中,要合理安排施工計劃、施工程序,協調好各個施工步驟,并爭取土料隨挖、隨填、減少堆土裸土的暴露時間,以避免受降雨的直接沖刷。③對于已完成的推土區,應加強綠化工程,盡快規劃綠地和各種裸露地面綠化工作;一些備用的工程建設用地,在工程項目無法馬上上馬的情況下,也應進行臨時性的覆蓋,降低水土流失的可能性。總體而言,項目施工期環境影響是暫時的,只要施工單位文明施工,并采取適當治理措施,使污染物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則施工期對環境的影響并9不明顯。營運期環境影響分析:1、地表水環境影響分析生活廢水利用廠區化糞池進行收集處理后用作周邊農肥。本項目原料為生木,自身含有較重水份,無需設置噴淋裝置對生產設備進行噴淋降塵,自身所含水份使所產生粉塵發生沉降。項目無廢水排放。項目無生產廢水及生活污水產生,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2、地下水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無生產廢水及生活廢水產生,本項目生產過程中不會對周圍地下水水質造成不良影響。3、營運期大氣環境影響分析(一)生產廢氣本項目營運后原木切割時產生的粉塵,本項目為木材鋸片加工,在生產過程中,原木切割工序會有一定的粉塵產生,粉塵產污系數參考2019年全國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產排污系數手冊中201木材加工行業系數手冊(初稿)鋸材加工產污系數進行本項目污染源核算。項目在原木切鋸過程中粉塵產生量為0.243kg/m3,項目產品為0m3,則項目生產時產生的粉塵量為1.21t/a。由于原料為生木,所含水份較重,在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粉塵也含有較重的水份,使得所產生的粉塵自重較大,發生沉降,不會懸浮于空氣之中。為減少粉塵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建設單位應做到以下幾點:1、項目采取合理布置生產車間,加工車間布置在使其遠離居民一側,且有辦公室建筑物相隔,項目生產車間進行半封閉圍擋。2、定期對車間內沉降的粉塵進行清掃,并采用簡易布袋或編織袋對鋸木面進行收集臨時儲存,保持生產車間清潔衛生,及時清掃鋸木面。3、原材料及成品運輸過程應減速慢行,較少揚塵對周圍居民的影響。4、由于木材切割產生的粉塵顆粒較大,易沉降于地面,業主每天必須對車間內沉降的粉塵進行清掃。5、無組織粉塵廠界濃度預測根據分析,本項目粉塵產生總量為1.21t/a(0.11g/s)。根據粉塵的無組織排放量,以項目廠區為無組織廢氣產生面源,采用《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中AERSCREEN估算模式計算廠界濃度,分析廠界濃度達標情況。307-4無組織廢氣排放源強參數污染物(g/s)源的釋放高度矩形面源的長度矩形面源的寬度粉塵0.115圖7-1AERSCREEN軟件計算結果截圖310.74mg/m3,廠界能夠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無組織排放標準中粉塵1.0mg/m3限值。項目最大地面空氣質量濃度為0.74mg/m3,能夠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周界外濃度最高值1.0mg/m3限值要求,距無組織排放面源43m,計算結果表明本項目無組織排放的粉塵無超標點存在,本項目無需設置大氣環境防護距離。根據AERSCREEN估算模式計算,本項目無組織排放的粉塵在該處的最大地面空氣質量濃度約為0.74mg/m3,能夠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排放標準中粉塵度限值1.0mg/m3要求。通過上述措施,無組織粉塵均自然沉降在車間內部。項目所在區域大氣環境容量較大,項目通過采取以上措施,并經自然通風稀釋擴散,可有效控制粉塵產生量,粉塵排放濃度能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無組織排放標準1.0mg/m3的要求,項目產生的粉塵對周圍居民影響較小。運輸車輛直接進入車間原料堆放區卸下,原木及木方、木條裝卸時,會產生少量揚塵,裝卸時降低高度,小心輕放,能較大程度減少揚塵產生量,影響僅局限于廠區內,對外環境無影響。(二)運輸揚塵本項目物料裝卸過程中運輸車輛在廠區內行駛、運輸車輛行駛過程中車輛的車輪夾帶泥土污染路面產生揚塵。對運輸過程產生的無組織排放粉塵,應定期對運輸道路進行定期清掃、灑水;對成品運輸車輛提出要求,嚴禁裝車物料超出箱板,限制車速,減少無組織排放量。通過這些措施,可以有效的減少運輸揚塵的產生量。(三)汽車尾氣項目進出車輛較少,會排放一定量的汽車尾氣,主要污染物為CO、NOx、SO2、THC,因為車輛在廠內行程較短,排放量較小,通過自然空氣稀釋凈化,對環境影響不大。綜上所述,在采取措施后,項目運行時廢氣對周圍環境及保護目標影響較小。4、營運期聲環境影響分析項目噪聲來源于貨場機械設備的運轉,本項目主要生產設備及運輸貨車,根據《環境噪聲與振動控制工程技術導則》(HJ2034-2013),其運行噪聲值可達80~90dB(A),本項目噪聲評價采用點聲源的衰減公式及噪聲疊加公式和進行計算。1)、點源噪聲衰減公式如下:32△L=20lg(r2/r1)式中:r1、r2——分別為距聲源的距離;2)、噪聲疊加公式為:根據噪聲衰減公式,本項目不同距離的噪聲貢獻值,詳見表7-3。表7-3不同距離噪聲貢獻值單位:dB(A)距離(m)5200300400500貢獻值76.0263.9756.0243.9740.4537.9531.02從預測結果來看,項目距離衰減后,可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GB12348-2008)2類標準限值(晝間60dB(A)、夜間50dB(A))要求。本項目最近敏感目標為項目項目西北側約510m為489鄉道附近居民,東北側約380m為附近居民,采取有效的減振降噪措施及距離衰減后,到達最近附近居民的噪聲貢獻值約為38dB(A),到達489鄉道附近居民的噪聲貢獻值約為30.5dB(A),可以滿足附近居民2類聲環境功能區標準(60dB(A))。該項目通過距離衰減后,噪聲對周邊聲環境的影響較小。綜上,項目運行產生的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較小。5、營運期固體廢棄物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產生的固廢主要有廢木料;編織袋收集的粉塵;職工生活垃圾。職工生活垃圾設置垃圾箱垃圾收集,定期由環衛部門進行統一回收處理。鋸木面、廢木料、粉塵(鋸木面)外售機制炭加工廠用作原料。本項目設備維修及保養委托修理商,產生的廢機油由維修商家自行帶回外委有資質單位處置。6、營運期生態影響分析建設單位在廠區周圍的空地進行有效的綠化,根據不同地段的要求,合理搭配各種植物,充分發揮植物凈化、防塵、隔噪的作用。具體的措施可以在廢氣污染源與辦公區之間設置高大闊葉喬木林帶,選擇降塵、吸收效果好的樹種;在污染源周圍應種植降噪效果好的樹種,設置防護林帶。建議多種植對有害氣體吸收能力較強的樹木,如洋槐、榆樹、垂柳等。建筑場地內除主體建筑外,可布置為草坪、綠樹等,營造出美麗整潔的33環境。同時,建議在各建筑與其相鄰的道路之間,設置綠化隔離帶,種植一定的樹木及草坪,既起到阻擋灰塵的作用,又可以降低交通及周圍廠房噪聲對項目廠區的影響。并在廠區內通過硬地與軟地花臺構成綠化設計,引導進出廠區的交通流向。7、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環境管理總體要求(1)環境管理人員本項目配置專職管理人員1名,負責營運期的各項環保管理工作。(2)環境管理職責和環境監控職責1)環境管理職責①貫徹、宣傳國家的環保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②建立各種環境管理制度,并經常檢查監督;③編制項目環境保護規劃并組織實施;④領導并組織實施項目的環境監測工作,建立監控擋案;⑤建立項目有關污染物排放和環保設施運轉的規章制度;⑥負責日常環境管理工作,并配合環保管理部門做好與其它社會各界有關環保問題的協調工作;⑦制定突發性事故的應急處理方案并參與突發性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⑧定期檢查監督環保法規執行情況,及時和有關部門聯系落實各方面的環保措施。2)環境監控職責①制定環境監測年度計劃和實施方案,并建立環保規章制度加以落實;②按時完成項目的環境監控計劃規定的各項監控任務,并按有關規定編制報告表,負責做好呈報工作;③在項目出現突發性污染事故時,積極參與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工作;④組織并監督環境監測計劃的實施;⑤在環境監測基礎上,建立項目的污染源檔案,了解項目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源強、排放規律及相關的污染治理情況。監測計劃制定環境監測計劃的目的是為了監督各項環保措施的落實執行情況,根據監測結果適時調整環境保護計劃,為環保措施的實施時間和周期提供依據,為項目的后評估提供依據。本項目營運期監測項目主要為廢氣、廢水、噪聲,按照《排污單位自行監測34技術指南總則》(HJ819-2017)要求制定以下環境監測計劃,監測計劃可參照表7-4,監測工作按照相關標準規定及黔西南州生態環境局興義分局要求具體執行。表7-4環境監測計劃一覽表監測內容監測地點監測項目監測頻次實施機構廢氣廠界四周粉塵1次/每季度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監測單8、總量控制分析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定的總量控制污染物種類,即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綜合考慮本項目的排污特點、所在區域的環境質量現狀等因素,本項目的總量控制指標分析如下:(1)本項目大氣污染物排放主要是無組織排放的粉塵,故本評價無大氣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建議。(2)本項目生活污水利用廠區化糞池進行處理后用于周邊農肥,無生產廢水產生。故本評價無水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建議。9、環境風險分析環境風險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和預測本項目存在的潛在危險、有害因素,項目運行期間可能發生的突發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為破壞及自然災害),所造成的人身安全與環境影響和損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應急與減緩措施,保護項目周圍生態環境、居民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以使建設項目事故率、損失和環境影響達到可接受水平。根據項目的工藝,本項目物質危險性識別范圍包括:木材等易燃燒物品。(1)環境風險識別及處理措施本項目最大可信事故主要為火災事故。a.火災事故風險分析:火災將對建設單位、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危害,本項目產品為旋切板,發生火災時必將會迅速蔓延,如果撲救不及時,可能導致廠區著火,危害職工的生命安全。環評要求建設單位應建立合理的應急預案,對員工定期進行防火演練,廠區內設置消防設施,禁止在生產區內進行吸煙等可能造成火苗的活動。由于燃燒產生的有害氣體釋放量難以定量,本次評價主要定性分析火災發生時產生的有害氣體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在正常情況下,空氣的組成主要有氮氣、氧氣、氬氣、35二氧化碳及氫、氖、臭氧、氪、氙和塵等,而火災所產生煙霧的成分主要為二氧化碳和水蒸汽,這兩種物質約占所有煙霧的90%~95%;另外還有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及微粒物質等,約占5%~l0%,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較大危害是CO、煙塵等有害物質。一氧化碳產生量相對較大,危害也較大,一氧化碳的濃度過高或持續時間過長都會使人窒息或死亡。一般情況下,火場附近的一氧化碳的濃度較高(濃度可達0.02%),而距火場30m處,一氧化碳的濃度逐漸降低(0.001%)。因此,近距離靠近火場會有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險。據以往報道,在火災而造成的人員死亡中,3/4的人死于有害氣體,而且有害氣體中一氧化碳是主要的有毒物質??諝庵泻写罅康牡獨?,無論對植物還是對人類均沒有危害作用。當空氣中的氮被轉化成氮氧化物和氮氫化物(如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氨氣等)時,其危害作用顯著增加。二氧化氮具有強烈的刺激性,能引起哮喘、支氣管炎、肺水腫等多種疾病。當空氣中二氧化氮濃度達0.05%時,就會使人致死。在火場之外的開闊的空間內,由于煙霧擴散,二氧化氮的濃度被迅速稀釋,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煙塵是燃燒的主要排放物,煙塵對空氣污染的影響主要取決于顆粒的大小,顆粒越小危害越大。煙塵對人體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吸入效應上。煙塵微??晌接泻怏w,引起人的呼吸疾病。在火場之外的空間內,由于新鮮空氣與煙霧之間的對流,煙的濃度被稀釋,對人體的傷害較小。因此,火災發生時將不可避免的對廠區內人員安全與周邊大氣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同時,風險事故發生后,其撲滅過程中將產生消防廢水,若不妥善收集處理將會對區域水環境產生一定影響。為此,本評價提出以下措施以防范本項目火災風險事故,并將其事故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1)在設計、施工、生產等各方面必須嚴格執行有關的法律、法規。具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等。2)建立安全生產制度,完善廠區內禁火、禁煙標志的設置,對職工人員應當加強防火意識的教育和培訓。3)為滿足意外著火事故能夠及時搶險的需要,消防系統設計嚴格遵守國家和各部的有關規定,采取嚴密措施確保安全生產。廠區設置火災防范應急預案,在發生火災時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及時疏散周邊居民、人員,并向相關部門聯系。室內外設有水消防、水源以及相應管線,負責全廠的常規消防,各消防系統時刻處于戒備狀態,一旦出現火災事故可以自救,在自救的同時,應聯系周邊村莊等社會力量共同救險。4)項目建成投產后,在日常運行管理中,須加強相關人員的培訓與管理工作,提36高人員素質,強化安全意識,盡量避免人為因素引起事故;加強設備的日常維護和保養。5)場區內應設置消防設備,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可及時使用消防設備對火災區域進行救援。(2)環境風險分析結論由上分析,本項目建設主要事故風險為火災風險,要加強風險管理,在建設過程中認真落實各種風險防范措施,通過相應的技術手段降低風險發生概率,并在風險事故發生后,及時采取風險防范措施及應急預案,可以使風險事故對環境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將事故風險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因此,本項目風險水平是可以接受的。37建設項目擬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預期治理效果(表八)類型排放源(編號)防治措施預期治理效果大氣污染物施工期施工場地粉塵工地現場周邊圍擋;施工場地的出入口道路硬化;使用商品混凝土;建筑垃圾及時清運。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汽車運輸尾氣、揚塵排放量較小,通過自然空氣稀釋凈化,對環境影響不大。運營期運輸車輛揚塵、尾氣排放量較小,經大氣稀釋擴散。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組織排放濃度標準原料裝卸粉塵產生量較少,裝卸時降低高度,小心輕放。木材加工粉塵本項目原料為生木,產生粉塵自重較大,會發生自然沉降,對周圍環境影響不大水污染物施工期施工廢水施工廢水回用于工地噴灑用水,不外排。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生活污水COD、氨氮依托附近居民旱廁,定期清掏送給周邊農戶用作農家肥運營期生活廢水COD、氨氮生活廢水利用廠區化糞池進行收集處理后用作周邊農肥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生產廢水本項目原料為生木,自身含有較重水份,無需設置噴淋裝置對生產設備進行噴淋降塵,自身所含水份使所產生粉塵發生沉降。項目無廢水排放固體廢物施工期施工區廢棄土石方開挖的土石方量較少,作場地低洼處填方用。減量化無害化建筑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及時清理出施工現場。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運至垃圾暫存點,由環衛統一處理。運營職工生活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運至垃圾暫存點,由環衛統一處理。項目固體廢物經38期加工車間鋸木面、廢木料外售生物質顆粒加工廠用作原料。分類收集、分類處置后,能得以妥善處置,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機修過程廢機油置本項目設備維修及保養委托修理商,產生的廢機油由維修商家自行帶回外委有資質單位處置。噪聲施工期本項目在施工中會產生一定的噪聲。由于項目設備簡單、輕便,容易安裝,設備安裝完后,施工噪聲隨之消失。環境噪聲排放標運營期產噪聲設備車間放置合理,設置減震幾點,夜間不生產;加強車輛管理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GB12348-2008)2類標準和1類標準其他無生態保護措施及預期效果:通過增加綠化面積等措施進行生態環境保護,加強廠區及其廠界周圍環境綠化,綠化以樹、灌、草等相結合的形式,起到降低噪聲、吸附塵粒、凈化空氣的作用,同時也可防止水土流失。因此本項目生產運行對周圍生態影響較小。39結論與建議 (表九)一、結論本項目位于貴州省興義市倉更鎮老王坡村平岸組,項目總占地面積為1100㎡?,F建設旋切板生產線。項目建成后,年產旋切板及面板共5000m3。項目總投資為300萬元,其中250萬元為縣級扶貧資金,50萬元為企業自籌。2、產業政策及規劃的符合性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國家發改委2011年第9號令)及《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修改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有關條款的決定》 (國家發改委2013年第21號令),本項目不屬于其中鼓勵類、限值類和淘汰類,為允許類項目。同時,根據《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本項目屬于允許類,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3、項目選址符合性分析項目建設地位于貴州省興義市倉更鎮,符合貴州省、黔西南州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及其他相關規劃。根據興義市倉更鎮總體規劃,項目所在地占地類型為生產設施建設用地。在通信、供電、供水等方面具備良好的條件,項目生產用水來自當地自來水管網,用電來自當地電網,能源有保障,項目北側緊鄰489鄉道路,交通便利。且本項目生產工藝簡單、無重大污染物產生,故本項目建設后也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較大的影響。經勘測,項目區不在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不涉及基本農田。項目選址于該區域,將一定程度的促進倉更鎮的發展。項目建設注重環境保護,以人為本,節約用地,減少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綜上,本項目的規劃選址是合理的。4、項目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5、“三線一單”符合性分析生態保護紅線:本項目位于貴州省興義市倉更鎮,周邊無自然保護區、水源保護區40等生態保護目標,不在《貴州省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也不在《貴州省生態保護紅線暫行辦法》規定的禁止建設保護區內。環境質量底線:本性項目附近的大氣環境、聲環境均能滿足相應的標準要求;本項目無生產廢水產生,生活污水利用廠區化糞池進行處理后用于周邊農田農肥,不外排,對周邊環境影響較?。辉肼暯涍^降噪處理能夠達到廠界噪聲標準;項目營運時,旋切所用木材為生木,所產生的粉塵較小,旋切產生的粉塵因能夠達標排放,不會突破環境質量底線,不會明顯降低該區域環境空氣質量。資源利用上線:項目生產過程中會消耗一定的電能、水資源等,這部分消耗量相對區域資源利用總量較少,因此符合資源利用率上限要求。負面清單符合性分析:本項目為興義市扶投霖生倉更單板旋切扶貧車間項目,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及其修改條款》(2016修訂),本項目屬于國家允許類建設項目。6、環境質量現狀結論環境空氣質量本項目位于貴州省興義市倉更鎮老王坡村平岸組,根據“2020年1月度黔西南州環境空氣質量通報”可知,2020年1月,全州環境空氣質量等級為二級;AQI優良率2%,空氣質量有所好轉。冊亨縣、望謨縣環境空氣質量等級為一級,其余縣市均為二級;各縣市AQI優良率均為100%;綜合指數為1.65~2.53,排名依次為冊亨縣、望謨縣、普安縣、安龍縣、貞豐縣、興義市、興仁市、晴隆縣。項目所在地環境空氣質量為二級。目前環境空氣質量較好,項目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的要求。水環境本項目附近地表水體為項目西南側80m處的季節性水溝,季節性水溝水質能夠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體要求。項目區域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