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花花卉-其它切花栽培_第1頁
切花花卉-其它切花栽培_第2頁
切花花卉-其它切花栽培_第3頁
切花花卉-其它切花栽培_第4頁
切花花卉-其它切花栽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項目七切花栽培

任務四切花栽培

——新興切花一、非洲菊

【學名】GerberajamesoniiBolus

【別名】扶郎花、燈盞花

【科屬】菊科;大丁草屬.

形態特征非洲菊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同屬植物約45種。喜冬暖夏涼、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寒,忌炎熱。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忌粘重土壤,宜微酸性土壤,生長最適pH為6.0~7.0。生長適溫20~25℃,冬季適溫12~15℃,低于10℃時則停止生長,屬半耐寒性花卉,可忍受短期的0℃低溫。株高30~45cm,葉基生,葉柄長,葉片長圓狀匙形,羽狀淺裂或深裂。頭狀花序單生,高出葉面20~40cm,花徑10~12cm,總苞盤狀,鐘形,舌狀花瓣l~2或多輪呈重瓣狀,花色有大紅、橙紅、淡紅、黃色等。通常四季有花,以春秋兩季最盛。

品種類型

非洲菊的品種可分為三個類別:窄花瓣型、寬花瓣型和重瓣型。常見的有瑪林:黃花重瓣;黛爾非:白花寬瓣;海力斯:朱紅花寬瓣;卡門:深玫紅花寬瓣;吉蒂:玫紅花瓣、黑心。目前尤以黑心品種深受人們喜愛。www.islide.cc6生態習性原產南非,性喜冬季溫暖,夏季涼爽,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的環境,最適生長溫度為20~25℃,夜溫16℃,白天不超過26℃可常年開花;冬季在7~8℃以上可以安全越冬。對日照周期無明顯反映,在強光下發育最好,略有耐陰性,非洲菊生長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pH6~6.5為好。繁殖方法

非洲菊多采用組織培養快繁,也可采用分株法繁殖,每個母株可分5~6小株;播種繁殖用于矮生盆栽型品種或育種;可用單芽或發生于頸基部的短側芽分切扦插。對光周期的反應不敏感,自然日照的長短對花數和花朵質量無影響。非洲菊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土層深厚、微酸性的沙質壤土。

栽培管理整土作畦定植肥水管理疏葉采收保鮮二、絲石竹【學名】GypsophilaelegansBieb.

【拉丁名】Sphagnumteres(Schimp.)Angstr.

【分類】石竹科,絲石竹屬。

【別名】滿天星、六月雪、霞草

【相關藥材】天胡荽、中花天胡荽、普渡天胡荽

【原產地】歐洲、亞洲、非洲北部

形態特征

絲石竹,原產地中海沿岸。屬石竹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為常綠矮生小灌木,其株高約為65-70厘米,莖細皮滑,分枝甚多,葉片窄長,無柄,對生,葉色粉綠。每當初夏無數的花蕾集結于枝頭,花細如豆,每朵5瓣,潔白如云,略有微香,有如萬星閃耀,滿掛天邊。如果遠眺一瞥,又仿佛清晨云霧,傍晚霞煙,故又別名“霞草”。品種類型

1、“仙女”:花白色,該品種適應性很強,在夏季的高溫下也能生長發育,冬季低溫下亦能開花,不易產生蓮座狀叢生。栽培較容易,在促成栽培的條件下可以做到周年開花,是南京地區周年生產的理想品

2、“完美”:花比“仙女”的花大,屬大花品種,切花挺拔,花白色,適宜作花束和胸花。該品種因低溫時開花停止,故僅適宜在有加溫條件的溫室內栽培3、“鉆石”:是從“仙女”中選育出來的中花品種。花白色,植株較“仙女”矮,節間距離亦短,在莖上部節上多產生二個側枝。低溫時開花推遲。該品種兼具“仙女”、“完美”的優點,切花形態優美。目前周年生產比較困難,也許將來會成為重瓣絲石竹中的主流。4、“火烈鳥”:花淡粉紅色,很容易褪色,特別是在高溫季節。花小,莖細長,分枝不多。春季開花,自然開花期要比“仙女”推遲數天,開花習性近似“仙女”。5、“紅海洋”:花色要比“火烈鳥”濃,呈深桃紅色,花亦大,莖硬。在高寒地區春季栽植,秋季出售,花色十分鮮艷,不易褪色;在暖地,從秋到春都能開花。該品種在國際市場上初露頭角,倍受人們的青睞。生態習性

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較耐陰,耐寒,在排水良好、肥沃和疏松的壤土中生長最好。栽培土質以微堿性的石灰質壤土為佳,排水、日照需良好。植株高度已有20厘米以上,灌水量酌量減少,稍干旱能促進開花,尤其開花后排水不良或長期淋雨,根部易腐爛。性喜溫暖,忌高溫多濕,生育適溫10-25℃。

繁殖方法扦插繁殖為主。春季進行硬枝扦插,剪取上年的成熟枝條10-15厘米長,插入沙床,一般30天左右生根。在梅雨季節可采用嫩枝扦插,選取當年頂端嫩枝扦插,插后2-3周生根。每年春季換盆時,增加新鮮肥沃土壤,生長期保持盆土濕潤,每2周施肥1次,促使多發枝葉,開花繁茂。秋天注意整株修剪,保持優良株形。滿天星病蟲害主要有葉斑病危害,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蟲害有蚜蟲和紅蜘蛛危害,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栽培管理

1、定植:栽培時每畝定植2000~2500株,采用雙行即每33平方米種植10-14株。2、摘心抹芽,定植后一月摘心。當苗長到8節左右時,需摘掉頂芽,留下部4~5節,以促使側芽生長。出口切花每株保留3~4個分枝,可使切花品質優良;內銷切花每株可保留5~7個分枝。摘心后植株生長較快,兩周后當側芽長10厘米時,要抹掉下枝上的弱芽,保留健壯芽,以每33平方米保留30~50支切花為宜。

栽培管理

3、肥水管理:絲石竹原產地中海沿岸的石灰質土壤上,要求地勢高爽,PH7、0-7、2的砂質土。絲石竹喜肥,定植后要分施幾次營養液,前期以氮肥為主,后期以磷鉀肥為主,但開花前半月應停止施肥以防莖桿變軟。此外,絲石竹忌水,過濕長勢變弱,積水會引起根腐死亡。苗期應充分灌水,當植株長到30厘米時要控制澆水,特別是現蕾期更要小心,花期則要干一些。

4、遮光和激素處理

5、絲石竹是喜光性植物,需要充足的陽光。但是在夏季,受高溫和直射強光的影響,絲石竹會蓮座狀叢生,所以在夏日需用黑色遮光網遮三、勿忘我學名:Myosotissylvatica

中文名:勿忘我或勿忘草

英文名:Forget-me-not或Don‘t-forget-me

分類:紫草科、勿忘草屬

別名:星辰花、補血草、不凋花、匙葉花、匙葉草、三角花、斯太菊、磯松

形態特征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莖高10~50m,特別在野生狀態中,尤為細小纖弱,花雜藍色。有變種白花勿忘我與紅花勿忘我。青年男女互贈勿忘我,以表達深切情意。生態習性原產歐亞大陸。多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狹倒披針形或條狀倒披針形。喜陽,能耐陰,易自播繁殖。勿忘我花小巧秀麗,藍色花朵中央有一圈黃色心蕊,色彩搭配和諧醒目,尤其是卷傘花序隨著花朵的開放逐漸伸長,半含半露,惹人喜愛,令人難忘。

繁殖方法

勿忘我有播種繁殖和組織培養育苗兩種方式。播種一般在9月一翌年1月,在20℃適溫條件下,經5~10天發芽。播種要注意溫度不要超過25℃,萌芽出土后需通風,小苗具5片以上真葉時定植。采用組培技術培育的組培苗,4~6片葉時定植。

栽培管理整地作畦定植摘心肥水管理調光調溫采收保鮮四、大葉花燭

【學名】Anthuriumandraeanum

【別名】花燭、安祖花、火鶴花

【科屬】天南星科,花燭屬

形態特征大葉花燭為多年生常綠草本花卉。性喜溫熱多濕而又排水良好的環境,怕干旱和強光暴曬。其適宜生長晝溫為26~32℃,夜溫為21~32℃。所能忍受的最高溫為35℃,可忍受的低溫為14℃。光強以16000~20000lx為宜,空氣相對濕度(RH)以70%~80%為佳。其株高一般為50~80cm,因品種而異。具肉質根,無莖,葉從根莖抽出,具長柄,單生、心形,鮮綠色,葉脈凹陷。花腋生,佛焰苞蠟質,正圓形至卵圓形,鮮紅色、橙紅肉色、白色,肉穗花序,圓柱狀,直立。四季開花。

品種類型

大葉花燭常見有8個變種,園藝栽培上百個,有切花栽培與盆栽兩大栽培類型,通常按花色區分,如紅色品種熱帶紅、英格里特、俱樂部等;粉紅品種半月、里底亞等;白色品種雅典、幻想曲等;綠色品種米唐里;以及復色品種千里過等。生態習性

大葉花燭原產于哥斯達黎加、哥倫比亞等熱帶雨林區,常附生在樹上,有時附生在巖石上或直接生長在地上,性喜溫暖、潮濕、半陰的環境,忌陽光直射。

繁殖方法

可以用種子、分株、扦插和組培方法繁殖,生產中多采用組培苗。栽培管理作畦調溫調光采收保鮮五、洋桔梗

品種全稱:洋桔梗

品種又稱:Eustomagrandiflorum

形態特征

別名草原龍膽。龍膽科。株高30~100厘米。葉互生,闊橢圓形至披針形,幾無柄,葉基略抱莖;葉表藍綠色。雌雄蕊明顯,苞片狹窄披針形,花瓣覆瓦狀排列。花色豐富,有單色及復色,花瓣單瓣與雙瓣之分。

生態習性

喜溫暖、光線充足的環境,生長適溫為15~25℃,較耐高溫。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鈣質土壤。

繁殖方法

以播種、組織培養法繁殖為主。苗期生長極為緩慢。洋桔梗可在露地栽培,也可在溫室栽培。栽培溫度不應低于15℃,雖然洋桔梗對高溫有一定忍耐能力,但夏季高溫季節應將溫度控制在低于25℃,否則影響切花質量,尤其花蕾形成后切忌大水和高溫,否則易發生病害。在高溫、強光照下,洋桔梗需水量增加,此時要保證基質濕潤,干旱影響花莖伸長。栽培基質應為加入草炭土、稻糠及少量石灰等的改良的園土,栽植前加入廄肥、骨粉等作基肥,因其需肥量較大,生長過程及時追肥,資料表明硝酸鈣是很好的肥料,即提供了氮素,又補充了鈣質。

栽培管理整地作畦采收保鮮六、馬蹄蓮

拉丁名:

ZantedeschiaaethiopicaSpreng.

英文名:LilyoftheNile,Callalily

別名:慈菇花、水芋馬,觀音蓮

界: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單子葉葉植物綱

目:

天南星目或澤瀉目

科:

天南星科

屬:

馬蹄蓮屬

子科:馬蹄蓮子科

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具肥大肉質塊莖,株高約1-2.50米。葉莖生,具長柄,葉柄一般為葉長的2倍,上部具棱,下部呈鞘狀折疊抱莖;葉卵狀箭形,全緣,鮮綠色。花梗著生葉旁,高出葉叢,肉穗花序包藏于佛焰苞內,佛焰包形大、開張呈馬蹄形;肉穗花序圓柱形,鮮黃色,花序上部生雄蕊,下部生雌蕊。果實肉質,包在佛焰包內;自然花期從11月直到翌年6月,整個花期達6個-7個月,而且正處于用花旺季,在氣候條件適合的地方可以收到種子,一般很少有成熟的果實。品種類型

目前常見栽培的有三個品種。(1)白梗馬蹄蓮塊莖較小,生長較慢。但開花早,著花多,花梗白色,佛焰苞大而圓。(2)紅梗馬蹄蓮花梗基部稍帶紅暈,開花稍晚于白梗馬蹄蓮,佛焰苞較圓。(3)青梗馬蹄蓮塊莖粗大,生長旺盛,開花遲。花梗粗壯,略呈三角形。佛焰苞端尖且向后翻卷,黃白色,體積較上兩種小。除此之外,同屬還有常見的栽培種,如黃花馬蹄蓮:深黃,花期7月-8月份,冬季休眠;紅花馬蹄蓮:矮生,花期6月份;銀星馬蹄蓮:葉具白色斑塊,佛焰苞白色或淡黃色,基部具紫紅色斑,花期7月-8月份,冬季休眠;黑心馬蹄蓮:深黃色,喉部有黑色斑點。

生態習性

原產非洲南部,常生于河流旁或沼澤地中。性喜溫暖氣候,不耐寒,不耐高溫,生長適溫為20℃左右,0℃時根莖就會受凍死亡。冬季需要充足的日照,光線不足著花少,稍耐陰。夏季陽光過于強烈灼熱時適當進行遮蔭。喜潮濕,稍有積水也不太影響生長,但不耐干旱。喜疏松肥沃、腐殖質豐富的粘壤土。其休眠期隨地區不同而異。在我國長江流域及北方栽培,冬季宜移入溫室,冬春開花,夏季因高溫干旱而休眠;而在冬季不冷、夏季不干熱的亞熱帶地區全年不休眠。

繁殖方法

繁殖以分球繁殖為主。植株進入休眠期后,剝下塊莖四周的小球,另行栽植。也可播種繁殖,種子成熟后即行盆播。發芽適溫20℃左右。

栽培管理整地作畦肥水管理調節溫濕度疏芽疏葉采收保鮮七、香雪蘭

【學名】Freesiahybridahort.【其他標準名稱】拉丁名Freesiarefracta,英文名FreesiarefractaKlatt.,中文名香雪蘭。

【別名】小蒼蘭、洋晚香玉、小菖蘭、小葛蘭、小蕾蘭、素香蘭

【花名來源】香雪蘭花色純自如雪,花香清幽似蘭,故得名香雪蘭。

【科屬】鳶尾科,香雪蘭屬

形態特征

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地下球莖鱗莖狀,有鱗皮,卵圓或圓錐形,直徑1厘米至5厘米,一般成熟球莖具4個節,每節各有1個腋芽;莖細弱,高約40厘米,有分枝;具數枚小葉,葉基生6片至10片,呈線狀劍形排列;花莖通常單一或分枝直立,細長而稍有扭曲,頂生穗狀花序,花多數偏生在花序軸的上側或傾斜,每個花序一般著花5朵至7朵,少至2朵,多至9朵到10朵,循序開放。花狹漏斗形,有細長花筒,直立向上,具芳香,花瓣不相等,花色有乳白、鮮黃、黃綠、紅、粉、藍、紫、紫紅以及復色等,自然花期2月至5月,花后結蒴果,果熟期6月至7月。品種類型

香雪蘭屬約有5種。普通的香雪蘭在中國各地早已普遍栽培。但它的花朵小,花莖短,花色綠黃至鮮黃,品種單調,目前中國栽培的香雪蘭,大多數是經過人工改良的。它們的花朵比原來大,花色更加豐富,花莖上著生花的數量也有所增加,而且花瓣厚,香氣濃郁。

生態習性

香雪蘭性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適生溫度15℃至25℃,宜于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中生長。家庭種植,通常多用2/3草炭土加入1/3細沙配制的人工培養土栽種。短日照條件有利香雪蘭的花芽分化,長日照可以提早開花。生長期內要求肥水充足,每兩周施用一次有機液肥,亦可適量施用復合化肥。盆土要求見干見濕,不可積水或過于干燥。

繁殖方法

繁殖采用播種或分植球莖。播種多在秋季室內盆插,2周左右發芽,實生苗約需3年至4年才能開花。

栽培管理

要求排水良好,疏松和肥沃的土壤或者培養土加20%~50%的腐殖土更佳。8月中旬至10月上旬播種,以9月中旬為宜。盆播覆土2厘米左右。地栽宜考慮如何便于冬季覆蓋玻璃或塑料薄膜及安裝加溫設備等,再翻耕土地,施足基肥。播后天氣還較熱,應遮蔭,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后,氣溫轉涼,應盡量多地接受陽光直射,并經常松土、除草、追肥,可每10天施一次全元素復合化肥。一般0℃以上不會受寒害,但霜凍來臨前,應把溫室或塑料棚建好,免受凍害。出現花芽時,可增施磷酸二氫鉀灌根或施葉面肥。八、金魚草拉丁名/學名:Antirrhinum

英語名字:snapdragons

別名:

龍頭花、獅子花、

龍口花、洋彩雀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唇形目

科:車前科

/玄參科

屬:金魚草屬

形態特征

金魚草為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花卉栽培。株高20~70厘米,葉片長圓狀披針形。總狀花序,花冠筒狀唇形,基部膨大成囊狀,上唇直立,2裂,下唇3裂,開展外曲,有白、淡紅、深紅、肉色、深黃、淺黃、黃橙等色。

生態習性

較耐寒,不耐熱,喜陽光,也耐半陰。生長適溫,9月至翌年3月為7~10℃,3~9月為13~16℃,幼苗在5℃條件下通過春化階段。高溫對金魚草生長發育不利,開花適溫為15~16℃,有些品種溫度超過15℃,不出現分枝,影響株態。金魚草對水分比較敏感,盆土必須保持濕潤,盆栽苗必須充分澆水。但盆土排水性要好,不能積水,否則根系腐爛,莖葉枯黃凋萎。土壤宜用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繁殖方法主要用播種和組培繁殖。

播種繁殖:長江以南地區可秋播,以9~10月為好。播種土壤用泥炭土或腐葉土、培養土和細沙的混合土壤,通過高溫消毒后,裝入播種盤。金魚草每克種子6300~7000粒,播后不覆蓋,將種子輕壓一下即行,發芽適溫為21℃,澆水后蓋上塑料薄膜,放半陰處,約7天可發芽,切忌陽光暴曬。發芽后幼苗生長溫度為10℃,出苗后6周可移栽。

組培繁殖:1984年美國菲斯特(Pfister)用幼莖作外植體,經滅菌消毒的外植體切成5毫米一段,接種于MS培養基加6-芐氨基腺嘌呤1毫克/1升和吲哚乙酸0.2毫克/升,培養叢生芽。將叢生芽切割繼代1~2次后,轉接到1/2MS培養基加KT0.2毫克/升和吲哚乙酸2毫克/升。才能得到完整的金魚草植株。

栽培方法

①品種選擇。盆栽的金魚草宜選擇植株低矮,花繁的品種,以提高盆栽的觀賞價值。

②盆與盆土選擇。盆栽的容器宜用盆徑為15厘米左右的泥盆或塑料盆,但透氣性要好。栽培基質應選擇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培養土或用腐葉土、泥炭、食糧草木灰均勻混和。種植前施些干畜糞或餅肥末,稍加骨粉或過磷酸鈣作為基肥。

③澆水與施肥。種植后澆透水,之后盆土見干即澆。在生長期間每10天施1次以氮、鉀肥為主的稀薄液肥,孕蕾期噴施0.1%磷酸二氫鉀,使花色艷麗。平時要防止盆土積水與注意經常松土。

④修剪。開花后,可齊土剪去地上部分,澆1次透水,約經一周后便可萌發新枝,然后每隔10天左右施1次稀薄液肥至花蕾形成。平時需注意適量澆水,夏天要適當遮蔭降溫,這樣秋天又可開花。九、香豌豆

學名:Lathyrusodoratus

別名:花豌豆、腐香豌豆

科屬:豆科,香豌豆屬。

形態特征

香豌豆為一、二年生蔓性攀援草木植物,全株被白色毛,莖棱狀有翼,羽狀復葉,僅莖部兩片小葉,先端小葉變態形成卷須,花具總梗,長20cm,腋生,著花1一4朵,花大蝶形,旗瓣色深艷麗,有紫、紅、藍、粉、自籌色,并具斑點、斑紋,具芳香。花尊呈鐘狀,莢果長圓形,內5一6粒種子,種子球形、褐色。香豌豆屬約130種,世界各地廣泛栽種,如矮性變種(Var·nanel-lus)莖直立,矮生,植株茂密適盆栽。根據花型可分出平瓣、卷瓣、皺瓣、重瓣四種,根據花期開放可分成夏花、冬花、春花三類,并隨著育種工作的進展,栽培品種不斷增加。生態習性

香豌豆喜冬暖夏無酷暑的氣候條件,宜作二年生花卉栽培。南方可露地越冬,可耐一5℃的低溫,北方需入室越冬,低于5℃生長不良,發芽適溫2O℃,生長適溫l5℃左右,盛夏到來之前完成結實階段而死亡。喜日照充足,也能耐半蔭,過度庇蔭造成植株生長良,生長季陰雨天多的地區觀賞效果不好。要求通風良好,不良者易患蟲、病害。屬于深根性花卉,要求疏松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干燥、瘩薄的土壤上生長不良,不耐積水。

十、香豌豆繁殖方法

香豌豆采用播種繁殖,可于春、秋進行,華北地區多于8~9月進行秋播。種子有硬粒,播前用40。C溫水浸種一晝夜,發芽整齊,后定植于溫室中,也可9~10月份直接播種于溫室的盆中。盆徑10~13cm,點播3~5粒。出苗后間苗,留一株壯苗,香豌豆不耐移植,多直播育苗,或盆播育苗,待長成小苗時,脫盆移植,避免傷根,發芽適宜溫度在2OC左右。除播種外,香豌豆也可用莖扦插繁殖。

栽培管理

香豌豆盆土用腐葉土、泥炭、河沙加部分有機肥配成,開花前每10天追施一次稀釋液肥,花蕾形成初期追施磷酸二氫鉀,澆水以間干間濕為原則。栽培溫度不宜過高,開花前,白天溫度9一13。C,夜間5~8C為宜,溫度過高,植株未發育完全即現蕾,影響植株生長。開花時室溫增高到15~2OC,有利于成花。溫室或住房養護,需將盆花置于窗前接受光照,要注意通風,防止徒長或落蕾。主蔓長到2Ocm左右即摘心促進側蔓生長、增加花朵數量。攀援型品種可設立支架造型,確定開花期可利用溫度調節控制,12月至次年2~3月開花的植株可在中溫溫室養護,來年5月開花的植株可置于冷室越冬。開花期為保證開花數量,隨時摘去開謝的花朵,延長植株開花期。花后結實,各部位莢果成熱期不同,需隨熟隨采。溫室栽培或干燥環境下易發生紅蜘蛛為害,可懸掛粘有敵敵畏原液棉球熏殺。

十、紫羅蘭

拉丁學名:Matthiolaincana

英文名:Violet

別名:草桂花、四桃克

科屬:十字花科、紫羅蘭屬

形態特征

紫羅蘭原產地中海沿岸。目前我國南部地區廣泛栽培。2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花卉,一般在頭年秋季播種,翌年春季開花,株高30-60厘米,全株被灰色星狀柔,莖直立,基部稍木質化。葉面寬大,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先端圓鈍。總狀花序頂生和腋生,花梗粗壯,花有紫紅、淡紅、淡黃、白等顏色,單瓣花能結籽,重瓣花不結籽,果實為長角果圓柱形,種子有翅。花期3-5月,果熟期6-7月。

生態習性

紫羅蘭喜冷涼氣候,冬季能耐-5℃低溫,忌燥熱;要求肥沃濕潤及深厚之壤土;喜陽光充足,但也稍耐半陰;施肥不宜過多,否則對開花不利;光照和通風如果不充分,易罹病蟲害。繁殖方法

繁殖主要是播種繁殖。播種適期因各系統開花的時期、生產方式和栽培形式差異不同。紫羅蘭不同系統、不同生產形式的:

主要播種適期系統生產形式播種適期

分枝性系(早開花)無加溫塑料大棚栽培8月5日~15日

分枝性系(早開花)玻璃溫室栽培8月1日~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