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推拿基本知識_第1頁
第二章-推拿基本知識_第2頁
第二章-推拿基本知識_第3頁
第二章-推拿基本知識_第4頁
第二章-推拿基本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按摩推拿基礎知識總論·概述對傷筋的治療是推拿臨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凡人體各個關節、筋脈、肌肉遭受外來撞擊、牽拉、扭轉、擠壓或因年邁體虛、操勞過度所致的疾患,未見骨折、皮肉破損者,皆屬傷筋范疇。

1.舒筋通絡

受損害的軟組織,在疼痛的刺激下,通過神經的反射作用,處于緊張、痙攣狀態,以減少肢體活動,避免對損傷部位的牽拉刺激,從而減輕疼痛。如治療失當,痙攣的受損組織可形成粘連,進一步影響患肢的功能。推拿是解除肌肉緊張、痙攣的有效方法,因為推拿不但可直接放松肌肉,并能解除引起肌肉緊張的內在原因,做到標本兼“松”。推拿的作用機理——推拿對傷筋的治療原理

總論·概述推拿直接放松肌肉的機理是:促進循環、減輕疼痛、恢復功能。首先通過手法治療使局部組織溫度升高加強血液循環;二是在適當的刺激下,提高局部組織的痛閾,減輕疼痛刺激;三是將緊張或痙攣的肌肉充分拉長,恢復其功能從而解除其緊張痙攣,消除疼痛。

推拿消除導致肌肉緊張的病因,其機理有三個方面:一是通過加強損傷組織的循環,加快局部腫脹的吸收,促進受傷組織的修復;二是通過提高局部組織的痛閾,減少受損組織疼痛刺激的保護反應;三是軟組織有粘連者,通過手法可幫助松解粘連,恢復原有機能。推拿的作用機理——推拿對傷筋的治療原理

總論·概述2.理筋整復

凡筋傷患者,其損傷多伴有骨錯之癥、筋走之情,《醫宗金鑒》手法總論中就有筋歪、筋斷、筋翻、筋轉、筋走的記載。醫者于損傷部位,通過細心觸摸,了解病損部位的形態、位置變化等,確定損傷的性質。

肌肉、肌腱、韌帶完全斷裂者,須手術縫合才能重建。部分斷裂者則使用適當的手法理筋順筋,使斷裂的組織撫順理直,并加以固定,以減輕疼痛和有利于斷端生長吻合。而肌腱滑脫、關節內軟骨板損傷、椎間盤突出、脊柱小關節紊亂、關節半脫位伴滑膜嵌頓均須以適當手法理筋整復,使筋順而骨正。“順”則通,通則不痛,以達氣血流暢,痛楚立減,功能改善之目的。推拿的作用機理——推拿對傷筋的治療原理

總論·概述3.活血祛瘀

氣血為生命之本。血行脈中,陰陽相貫,如環無端。氣隨血行,濡養周身。若脈絡不通或筋骨粘連而致血不能行,則必生災患。因此施術之時必推以“動”之,使臟腑升降有常,氣血循行順暢,骨節靈活有力。“動”亦為推拿療法之特點。在治療過程中,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促進機體的功能活動;二是促進氣血的流動;三是肢體關節的被動活動。

推拿的作用機理——推拿對傷筋的治療原理

總論·概述

推拿手法對臟器有直接促進和調整其功能活動的作用,亦可加速軟組織損傷的恢復。適當的手法可調節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使組織間壓力得到調節,以促進損傷組織周圍的血液循環,增加組織灌流量,從而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不僅如此,適當的手法還可使肌肉間的力學平衡得到調節,使肌肉間不協調的力學關系得到改善或恢復,從而使疼痛減輕或消失。推拿的作用機理——推拿對傷筋的治療原理

總論·概述被動運動是推拿手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關節粘連僵硬者,適當的被動活動則有助于松解粘連,滑利關節;對局部軟組織變性者,則可改善局部營養供應,促進新陳代謝,增大肌肉的延展性,從而使變性的組織功能逐漸得到改善。

總之,推拿在對傷筋的治療過程中始終貫穿著祖國醫學“痛則不通,不通則痛”的理論原則,將“松”、“順”、“動”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拘者舒,斜者正,瘀者通,取得了“通則不痛”的滿意療效。推拿的作用機理——推拿對傷筋的治療原理

篇目錄總論·概述治療原則即治療疾病的法則,是在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基本理論指導下,對臨床病癥制訂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治療法則,和具體的治療方法不同。任何具體的治療方法,總是由治療原則所規定,并從屬于一定的治療原則。由于疾病的證候表現多種多樣,病理變化極為復雜,且病情又有輕重緩急的差別,不同的時間、地點,不同的個體,其病理變化和病情轉化不盡相同。因此,只有善于從復雜多變的疾病現象中,抓住病變本質,治病求本;根據邪正斗爭的虛實變化,采取相應的措施扶正祛邪;按照失調的臟腑功能,調整陰陽;并針對病變輕重緩急以及病變個體和時間、地點的不同,因人、因時、因地制宜。

推拿治療原則與治法——推拿治療原則

總論·概述1.治病求本

“治病必求其本”是中醫推拿辨證施治的基本原則之一。求本,是指治病要了解疾病的本質,了解疾病的主要矛盾,針對其最根本的病因病理進行治療。任何疾病的發生,發展,總是通過若干癥狀顯示出來,但有些癥狀只是疾病的現象,并不都反應疾病的本質,有的甚至是假象,只有在充分地了解疾病的各個方面,包括癥狀在內的全部情況,才能取得滿意的療效,這就是“治病必求于本”的意義所在。推拿治療原則與治法——推拿治療原則

總論·概述2.扶正與袪邪

疾病的過程,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正氣與邪氣矛盾雙方相互斗爭的過程,邪勝于正則病進,正勝于邪則病退。因而治療疾病,就是要扶正氣,祛除邪氣,改變雙方的力量對比,使之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轉化,所以扶正祛邪也是指導臨床的一條基本原則。

3.調整陰陽

疾病的發生,從根本上說是陰陽的相對平衡遭到破壞,即陰陽的偏盛偏衰代替了正常的陰陽消長。所以調整陰陽,恢復陰陽的相對平衡,也是臨床治療的基本原則之一。

推拿治療原則與治法——推拿治療原則

總論·概述4.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是指治療疾病要根據季節、地區以及人體的體質、年齡等不同而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法。在推拿臨床中,更須注意因人制宜。如患者體質強,操作部位在腰臀四肢,病變部位在深層等,手法刺激量大;患者體質弱,小兒患者,操作部位在頭面胸腹,病變部位在淺層等,手法刺激量宜小。推拿治療原則與治法——推拿治療原則

總論·概述推拿是用手法作用于患者體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來治病的一種療法。手法的治療作用取決于:一是手法作用的性質;二是手法的刺激量;三是施術部位或穴位的特異性。因此,不能單純地用手法的性質和刺激量來概括推拿的治療作用;同樣,也不能單純地用被刺激部位或穴位的特異性來說明推拿的治療作用。對推拿治療作用的研究必須把手法的性質和刺激量以及施術部位(或穴位)三者結合起來。根據手法的性質和作用量,結合治療的部位,推拿治療有溫、通、補、瀉、汗、和、散、清八法。推拿治療原則與治法——推拿基本治法

篇目錄總論·概述

推拿常用診斷法

推拿療法的適應范圍廣泛,傷、外、內、婦、兒各科疾病無不涵蓋其中,因此臨床上要求必須以中醫基礎理論為指導,通過四診合參,運用八綱辨證,氣血津液辨證,衛氣營血辨證,六經辨證,結合現代醫學的基本理論及必要的物理檢查、實驗室檢查等手段,全面了解患者的全身情況和局部癥狀,并結合解剖、組胚、生化等方面的知識,并與推拿臨床診斷所特有的望、觸、叩、聽相結合,對疾病進行綜合分析,得出正確的診斷。在此基礎上,以辨證施治和辨病施治相結合的原則為指導,選擇相應的部位和手法進行治療。總論·概述望診在診斷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謂“望而知之謂之神”。望診的主要內容是觀察人體的神、色、形、態,以推斷體內的變化。祖國醫學的長期實踐證明:人體外部和五臟六腑有著密切的關系,特別是面部、舌部和臟腑的關系更為密切。因此通過對外部的觀察,可以了解整體的病變,誠如《靈樞·本臟篇》所說:“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藏,則知所病矣。”推拿常用診斷法

——望診總論·概述1.全身望診

首先望面部的精神氣色、舌苔和舌質,然后望全身與局部損傷后所出現的各種形態。

⑴望神色精神鎮靜自然,面色滋潤者傷勢較輕;精神萎頓,面容憔悴,表情痛苦,面色不華,傷勢較重。五色對損傷主病為:白色主失血、虛證;青色主瘀血氣閉,氣血運行受阻;赤色主損傷發熱;黃色主脾虛濕重,濕熱阻滯;黑色主腎虛,或經脈失于溫養。推拿常用診斷法

——望診總論·概述⑵望體態《靈樞·寒熱病》云:“身有所傷血出多,及中風寒,若有所墮墜,四肢懈惰不收,名曰體惰。”指出肢體損傷及受風寒均可導致肢體活動不利,稱之為體惰。注意觀察體態,可為診斷提供重要依據。骨骼及筋脈損傷,或因感受風寒致痹、致痿,可出現肢體活動喪失及各種保護性體態。如小兒橈骨小頭半脫位呈前臂旋前,肘半屈曲狀態;腰椎間盤突出癥可使脊柱代償性側彎。望體態是骨傷科診斷疾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內容,應予重視。推拿常用診斷法

——望診總論·概述2.局部望診

⑴望膚色

主要是視皮膚的色澤與外型變化。新傷出血者,膚色青紫,腫脹范圍比較集中;陳舊損傷出血時間較長,膚色變黃,腫脹范圍比較廣泛;損傷后膚色青紫不斷加深加大,為內部滲血不止的現象,應注意進一步檢查或采取措施。青紫而紅應防止繼發感染,膚色失去紅潤而變白者,為血虛或血循受阻;損傷部位膚色紫黑,應防組織壞死。推拿常用診斷法

——望診總論·概述⑵望畸形

嚴重的骨折、脫位及其他損傷,肢體或軀干可呈現出各種畸形。如肩關節脫位的方肩畸形;髖關節脫位的下肢外展或內收畸形;類風濕脊柱炎的后突強直畸形;腰椎間盤突出的脊柱側彎畸形等。

⑶望腫脹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癰疽總論歌》云:“人之氣血,周流不息,稍有壅滯,即作腫矣。”損傷后經脈壅滯即出現腫脹。腫脹嚴重,明顯可見青紫者,可能有骨折或筋斷存在;腫脹較輕,稍有青紫或無青紫者多屬輕傷。推拿常用診斷法

——望診總論·概述觸診又稱摸診,在骨傷科臨床上屬于重要的檢查方法,清代《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手法總論》云:“以手捫之,自悉其情。”淺表病變在摸查時不要過于用力,肌肉深層必須用中等以上的力量才能找到痛點,骨骼損傷往往用力較重才能發現。

推拿常用診斷法

——觸診總論·概述1.觸痛點

觸疼痛點和壓痛部位。患者主訴某一部位疼痛,很難反映出其病變部位的具體情況,必須依靠觸診,并要反復觸摸,才能了解清楚。在觸診時應分清主要痛點和次要痛點,在治療過程中主要痛點和次要痛點會相互轉化,應反復觸摸,及時把握關鍵所在,才能正確地指導臨床的治療。

壓痛的范圍、部位、程度如何,可用來鑒別是傷筋還是傷骨。壓痛明顯而尖銳者,多為骨折;壓痛較輕,范圍廣泛者,多為傷筋。

推拿常用診斷法

——觸診總論·概述

2.摸腫脹

腫脹較硬,膚色青紫者,為新鮮損傷;損傷日久,瘀血凝滯不化,亦可腫脹而硬。腫脹較軟,青紫帶黃者,為陳舊損傷;新鮮損傷溢于脈外之血,瘀于皮下或由里及表,亦可腫脹而軟。需根據病史結合損傷的深淺、演化,進行診斷。

3.摸畸形

觸摸患部出現的高凸、凹陷等畸形,可以判斷骨折和脫位的性質、位置、移位情況,以及骨折復位是否平整。

推拿常用診斷法

——觸診總論·概述

4.摸異常活動

四肢長管狀骨損傷,不能活動的部位而有異常活動,表示有骨折存在。已經確定的骨折患者,斷端仍有異常活動,表示骨折尚未連接。各關節出現的異常活動,多表示相應韌帶的完全斷裂。

5.摸彈性固定感

陳舊性脫位突出的骨頭,在牽拉時有彈性移動,一般能夠得到復位,關節損傷后發生粘連,牽拉時有彈性活動感者,可用手法使粘連得到松懈。

6.叩遠端

以拳叩體表來測知患者疼痛部位的深淺和疼痛程度。或者于肢體遠端縱向叩擊以測知是否骨折及愈合的程度。

推拿常用診斷法

——觸診推拿常用的介質可分為下述常用的五種.(一)粉劑常用的有爽身粉和滑石粉,前者有吸水,清涼,增加皮膚潤滑的作用,并可防止手法造成皮膚損傷,宜在皮膚出汗時使用;后者主要起潤滑和防止皮膚受損的作用.(二)油劑即芝麻油,菜油或浸有藥物的油劑.臨床治療一般選用一些有治療作用,無刺激性的油類,摻入適當的藥末,成為油液或藥膏,可起到滋潤及輔助治療的作用.常用的有冬青油,松節油,紅花油,麻油等.(三)酒劑即白酒或浸泡過藥物的酒劑.將辨證配方中藥浸泡于白酒中而制成的藥酒,按摩時涂擦于施治部位,可幫助提高療效.不同成分的酒劑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推拿時根據不同傷病辨證選用相關藥酒,如舒活酒,三七酒,跌打酒,風濕酒等.(四)酊劑把生物堿或化學藥物溶解在高濃度酒精中而成的藥劑.在推拿中常使用的酊劑有樟腦酊,薄荷酊等.(五)水劑按摩常用的水劑有以下幾種.蔥姜水:具有發散溫熱,驅散外邪等作用,小兒推拿以此治療虛寒證.刨花水:質地潤滑,無刺激性,小兒與成人均可使用軟堅藥水:將軟堅散結之中藥組方研磨成粉,浸泡于酒精中數日,在其濾液中加入適量蒸餾水即成.此藥水比較潤滑,對皮膚無刺激,有軟堅散結之效.多用于傷后局部有包塊,硬結以及關節僵硬等癥.小兒與成人均可使用.三推拿的適應癥和禁忌癥(一)適應證臨床實踐證明,推拿治療對傷科,外科,內科,婦科,兒科等各科多種疾病有著明顯的療效,在體育保健,疲勞恢復等方面也有顯著作用.推拿的適應證很多,如慢性勞損,損傷后遺證和一些常見病.急慢性腰扭傷,胸脅震傷,椎間盤突出癥,梨狀肌綜合征,扭傷,挫傷,落枕,頸椎病,肌肉痙攣,腱鞘炎及腱鞘囊腫,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腰腿痛,腦震蕩,小兒麻痹后遺癥,面神經麻痹,骨傷后遺關節功能障礙,前臂缺血性肌攣縮,神經衰弱癥(失眠,頭昏脹),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二)禁忌證推拿的禁忌證是指經推拿治療后產生不良反應或后果嚴重的某些疾病和癥狀,主要有以下幾類:1、惡性或良性腫瘤的病灶區.2、急性炎癥及任何部位的膿腫.3、各種潰瘍性或傳染性皮膚病.4、開放性損傷,新傷骨折脫位,急性軟組織損傷初期和風濕性關節炎的急性期.5、各種傳染疾病.6、婦女月經期腰骶部,腹部,妊娠期或產后未恢復健康者.7、嚴重內臟疾病患者.8、過饑過飽過勞或酒醉者.9、嚴重的精神病患者.推拿的注意事項一、概述1、推拿的注意事項的重要性⑴推拿實踐中安全的重要性⑵推拿實踐中療效的增效2、推拿注意事項的組成內容⑴推拿主體⑵推拿客體⑶推拿主客體的互動

推拿主體⑴按摩前要修整指甲、熱水洗手,同時,將有礙操作的物品,預先摘掉。⑵雙手在推拿前要先摩擦以適應病人。⑶選擇適當場所,主客體位和姿勢要適當。應囑患者肌肉要放松。⑷要全神貫注,集中思想。即神至。⑸秋季皮膚干燥時可用些潤滑劑。⑹按摩手法要輕重合適,并隨時觀察病人表情,使患者有舒服感。⑺按摩時間,每次以20-30分鐘為宜。⑻遵循先輕后重、先慢后快,特別是踩蹺療法,應遵循先單腳后雙腳,慎胸廓的原則。技術上的注意事項(一)施力的方式1、力的直接施與

(1)根據力和壓強的原理,一定的力作用于一定的部位,作用面積越大,單位面積所受壓力越小。力壓強=———————作用面積

功=力*位移(2)應用:即在醫者施加的外力是相對恒定的基礎上,接觸部位的面積不同,力度也就不同。通過不斷變換接觸面積以調節刺激量是推拿的基本功之一。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面操作手法垂直面操作手法(3)臨床:臨床應用時,既可用雙手整個掌面、大小魚際、腳、雙后跟、雙拇趾,也可只用單腳全腳、單腳掌、甚至單腳拇趾等部位。通過不斷變換接觸面積以調節刺激量是推拿的基本功之一。通過這種變換可使推拿顯得更有效。(各種手法的適用部位)醫者應當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疾病的性質靈活運用,以確保有效和安全。2、力的“間接”施與

(1)當本身力量不足時,可以考慮“外界”力的來源推拿工具推拿操作部位的變換

(2)臨床

(二)操作部位支撐(1)出于安全性考慮;操作者手法持久的保證(2)應用:推拿操作一般不支撐操作部位;而踩蹺腳法由于應用雙腳。臨床最常用的支撐部位是骶部、臀部或大腳后部。(3)臨床:同時在患者身上,通過重心變化來調節力度也是踩蹺的基本功。練功:上肢的力量。(三)手法參數

1.時間:揉、摩、搓、壓等放松手法操作時間可長些,如每式3-10分鐘;點、振、擊打,及整復關節類腳法操作時間則應短些,有些只做一次即可。2.療程:推拿的一個療程以10-15次為宜,療程間宜休息2-3日。3.頻率:各個手法所要求頻率各自不同,靈活掌握。

4.方向:方向的選擇涉及到推拿手法的補瀉。

參考標準:大凡患者出現或發熱、或汗出、或面紅、或呃氣與矢氣,或頭昏等表現時,說明推拿的總刺激量足矣;在具體運用某一手法時,由于力的作用,由于深透和局部的活血化瘀,將在局部產生熱感或柔軟之感,這可作為判定某一具體手法是是否已達到刺激量的參考標準。(四)手法的選擇根據病情選擇手法根據部位選擇手法(五)推拿的辨證和辨病指導:中醫基礎理論治則:治法:臨床應用:(六)治療要有序頭面胸腹肩背腰骶上肢下肢自上而下,先左后右,從前到后,由淺入深推拿客體患者在大怒、大喜、大恐、大悲等情緒激動的情況下,不要立即按摩。患者在劇烈運動或極度疲勞、大熱、大汗后也不要推拿。飽食之后,不要急于按摩,一般應在飯后二小時左右為宜。房間內應暖和、舒適、溫馨。以免患者感冒。高級按摩場所推拿治療部門主客體互動患者與醫生的位置要安排合適;特別是患者坐臥等姿式,要舒適而又便于操作。全面、認真、仔細地了解與診查病情,作好記錄,確定推拿方案。并將治療方案,以及可能出現的情況告之患者,以求得其良好的配合。尤其告之患者,在不能忍受或極度不舒適時,不要強忍,應立即以語言或手勢加以提示。推拿之初,特別是前5分鐘內要觀察與詢問患者的感受,以隨時調整力度。按摩時,有些患者容易入睡,應取毛巾蓋好,以防著涼,注意室溫。當風之處,不要按摩。學會些基本的顧客心理學。(一)患者呼吸

(1)臨床應用:某些推拿手法及踩蹺更要求這一點,要求患者作深呼吸,醫生應隨患者呼氣而踩踏,于吸氣時跳起。但臨床卻常常做不到。(2)注意要點:踩蹺或胸背部按壓法時一定囑患者張口,以使任何時候體內胸腹的內壓都與外界氣壓相通,并配合患者的呼吸進行手法操作。(二)推拿介質作用機理①輔助治療:通過推拿,將藥效通過皮膚的毛孔、毛細血管吸收。②潤滑:避免皮膚擦傷,起到一個保護作用。臨床應用

(三)體位

醫患雙方各自選擇一個恰當的體位與姿勢,一方面,使患者肌肉充分放松以能保持較長時間接受治療;另一方面,有利于推拿醫生發力和持久操作,以使手法的治療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①操作者的體位:②被操作者的體位:診斷要明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