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11頁2022-2023學年陜西省漢中市洋縣重點中學七年級(下)期末歷史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2小題,共24.0分)1.玄奘回國后不僅譯出佛典75部,還把中國道家代表著作《老子》翻譯成梵文,并由此傳至印度。這表明玄奘()A.增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B.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
C.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繁榮 D.開辟了中印之間的聯系2.從歷史上看,不同的社會時期,因為其不同的經濟水平和社會發展狀況,支付工具也有著很大的差異。圖中的支付工具最早出現于()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3.我國歷朝統治者都非常重視對邊疆的管轄。下列屬于元朝時期管理邊疆地區的機構有()
①安西都護府
②澎湖巡檢司
③北庭都元帥府
④北庭都護府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4.北宋中后期的東京,蕩秋千已十分普及,還出現了“水秋千”,即把跳水和蕩秋千結合起來,相當于現在的“花樣跳水”。由此反映出北宋()A.市民階層不斷壯大 B.宋詞元曲空前發達 C.商業貿易繁榮發展 D.都市生活豐富多彩5.李清照的作品在北宋滅亡以后充滿了血和淚,通過對個人流離不定生活的描寫,反映當時戰亂帶來的災難;辛棄疾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優慮,全部寄重于詞作之中。這都反映了宋詞()A.風格千變萬化 B.形式便于歌唱 C.藝術價值較高 D.反映社會現實6.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象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用膠泥活字排版印刷。這項是技術的發明者是()A.畢昇 B.華佗 C.沈括 D.宋應星7.宋代時與中國有貿易關系的國家和地區有五六十個,元代時達到140多個。形成這一局面的客觀因素有()
①火藥開始應用于軍事
②造船和航海技術進步
③疆域版圖的大幅拓展
④陸路海路交通的暢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明朝前期國力強盛,對外交往頻繁,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下列屬于明朝時期經濟發展的表現是()A.我國經濟重心開始南移 B.馬鈴薯等高產作物的傳入
C.城市經商時間受到限制 D.曲轅犁等農具發明并推廣9.民族英雄戚繼光率領戚家軍與沿海人民一道,浴血奮戰、保家衛國,戰功卓著。他的“戰功”是()A.取得了澶州之戰的勝利 B.解除了我國東南沿海的倭患
C.在郾城大敗金軍的主力 D.收回被葡萄牙人攫取的澳門居住權10.明朝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的科技專著是()A.《農政全書》 B.《資治通鑒》 C.《天工開物》 D.《牡丹亭》11.“(它)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家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筑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薄八笔侵福ǎ〢.都江堰 B.長城 C.白塔寺 D.紫禁城12.明朝時期,通俗文學形式的小說蓬勃發展,涌現出了一批優秀長篇小說。下列屬于這一時期的小說作品()
①《水滸傳》
②《本草綱目》
③《三國志通俗演義》
④《西游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36.0分)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科舉制從創立之初就采用自由報考的辦法,與以往士子被動的等待舉薦入選有本質區別。而考試成績是取舍的主要依據,且是競爭性的差額考試,之前是非競爭性的差額考試,之前是非競爭性的等額錄取。從選人標準上將具體且有標準化衡量尺度的文化知識作為考試內容,相比之前以名望等模糊標準定義是進步?!幾在w家翼等《中國教育通史(隋唐卷)》材料二:北宋前期科舉次數與錄取進士人數統計表時期科舉次數(次)錄取進士總數(人)平均每榜錄取進士數(人)宋太宗81487186宋真宗121760147宋仁宗134561351——摘編自李兵《科舉:不只是考試》材料三:明代科舉考試的題材與考生們在學堂上進行準備的題材相同——四書五經和中國歷史,這些都是按照宋代新儒學大師朱熹解釋的文本……所有的應試者都被指望去寫稱之為“八股文”的講究辭藻的文章。由于文章形式總是比內容容易打分,考官們于是就過于著重對辭藻形式的考慮,這樣就不可避免地會使考生們照此行事。——摘編自《劍橋中國明代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科舉制與前代選官制度相比有何進步之處?(2)根據材料二,指出宋朝科舉制發展的表現。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宋朝發展科舉制的歷史意義。(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朝科舉制的變革。簡述這些變革對教育造成什么樣的負面影響?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唐太宗作為一個開明的政治家,他基本上把少數民族和漢族看作一家,他從以德治為主,即以靜為主的治國思想出發,對少數民族采取安撫、和親政策……他反對華夏民族對其他少數民族的歧視和奴役,主張一視同仁,堅持“朕獨愛之如一”政策……一律尊重他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幾岳顨J《論唐朝民族政策的特點》材料二:就在宋遼和議達成不久,雄州知州何承矩奏請宋真宗開設榷場……宋朝在雄州等地開設了榷場,作為雙方經貿文化交流的主渠道。遼國對宋朝的出口,有牲畜、礦物等特產。遼國從宋朝進口了大量物資,民眾的吃穿用住等越來越依賴宋朝的供應,甚至遼國干脆放棄了鑄幣權,境內全部流通宋幣。與此同時,大量中原書籍經由榷場流入遼國,潛移默化地改變著遼國人的閱讀習慣和思維方式,使其更接近中原漢族士民。——摘編自唐博《千年雄安——宋遼時代的榷場邊貿》材料三:蒙古族橫掃歐亞的同時自草原入住中原,跟隨蒙古族而來的還有來自西域和中亞、西亞的眾多民族,他們涌入內地與漢族交錯雜居,漢族也遷居到周邊民族地區……新民族的雛形在元代形成,民族風貌顯得更加多姿多彩?!幾浴逗喢髦袊鴼v史讀本》(1)根據材料一,指出唐太宗推行開明的民族政策的表現。結合所學知識,他被周邊各族尊稱為什么?(2)材料二中宋真宗時期宋遼達成的和議是什么?根據材料二,概括宋朝開設榷場產生的影響。(3)指出材料三中元代出現的“新民族”。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就如何正確處理民族關系談談你的認識。1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
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下令廢除行中書省,分設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行政(包括財政)、軍事和司法。三司長官地位平等,共商一省政務,最后均歸皇帝領導,彼此不相統轄。原先中央的大部分權力掌握在丞相手中,他既是皇帝的助手,又起著限制君權的作用。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罷除丞相,取消了中書省。由六部分理中央政務。
材料二:明朝前期的中國,是一個綜合實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強國。但中國人沒有恃強凌弱,鄭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認的和平之旅。28年間,鄭和船隊始終奉行“共享太平之?!钡膶ν庹?,發展與各國的友好關系,在中國與亞非國家之間架起了友誼的橋梁,進一步樹立了中國的和平友好形象?!幾浴多嵑拖挛餮?00周年紀念講話》材料三:明末農民大起義首先在陜北爆發,絕非偶然。這里地瘠民貧,生產落后,加上苛捐雜稅,農民無力承擔,紛紛逃亡……萬歷以來,陜北連年遭災。崇禎元年,延安府更是“一年無雨,草木枯焦”。在這民不聊生的災荒歲月,地方官吏仍然催租索賦,急如星火,終于把廣大饑民逼上梁山。——摘編自《中國古代史》等(1)指出材料一圖中①處的地名。根據材料一文字,概括明太祖為加強中央集權采取的措施。(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鄭和下西洋的特點。簡述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3)根據材料三,概括明末農民大起義首先爆發于陜北的原因。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明朝統治的興衰中,你得到什么啟示?
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玄奘回國后不僅譯出佛典75部,還把中國道家代表著作《老子》翻譯成梵文,并由此傳至印度。這表明玄奘增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不僅引進印度文化,還傳播我國優秀傳統文化。BCD說法不全面,排除。
故選:A。
本題考查玄奘西行,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玄奘西行,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2.【答案】C【解析】根據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于金屬貨幣攜帶不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的出現,有利于商業活動,促進了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紙幣的產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紙幣的出現有進一步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C符合題意,排除ABD。
故選:C。
本題主要考查了宋朝南方解決的發展,重點掌握交子的相關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了宋朝南方解決的發展,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3.【答案】D【解析】了對遼闊的疆域進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統治者根據各地區的情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東北、西北、東南、西南等地區設置相應的管理機構,加強中央對這些地區的統治。例如在東南地區,元朝在澎湖島設置了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這是歷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在西北地區,元朝設置北庭都元帥府等機構管理西域的軍政事務,加強對西域的管轄。②③屬于元朝時期管理邊疆地區的機構,D項正確;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是唐朝時期設立的管轄西域的機構,排除包含①或④的ABC項。
故選:D。
本題主要考查于元朝時期管理邊疆地區的機構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元朝鞏固統一的措施。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于元朝時期管理邊疆地區的機構的相關史實。
4.【答案】D【解析】根據題干中“北宋中后期的東京,蕩秋千已十分普及,還出現了‘水秋千’,即把跳水和蕩秋千結合起來,相當于現在的‘花樣跳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體現了宋朝的娛樂活動蕩秋千以及進一步發展創新,說明宋朝時期的社會生活豐富多彩,D項正確;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宋詞元曲空前發達、商業貿易繁榮發展,題干未體現,排除ABC項。
故選:D。
本題主要考查了宋朝豐富多彩的都市生活等知識,注意題干文字的解讀。
本題主要考查了宋朝豐富多彩的都市生活等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5.【答案】D【解析】李清照生活在兩宋之交,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人。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被譽為“詞家一大宗”。她的詞風委婉、細膩、清秀。作品以北宋滅亡為界限,此前主要描寫真摯的夫婦感情,此后作品充滿了血和淚,反映了當時戰亂帶來的災難。南宋的辛棄疾,繼承了蘇軾以來的豪放詞風和報國情懷,使詞境變得更為雄奇闊大,抒情、寫景、敘事、議論,氣勢磅礴,震撼人心,進一步提高了詞的社會功能和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辛棄疾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優慮,全部寄重于詞作之中。這都反映了宋詞反映社會現實。選項D符合題意。
故選:D。
本題主要考查李清照的作品、宋詞的特點的相關史實。詞是一種新體詩歌,句子有長有短,也稱長短句,便于歌唱。詞在唐朝時已經出現,經五代到兩宋,得到很大發展,成為宋代主要的文學形式之一。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李清照的作品、宋詞的特點的相關史實。
6.【答案】A【解析】題干材料反映的是活字印刷術。北宋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促進了文化的傳播。BCD與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無關,排除。
故選:A。
本題考查活字印刷術,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活字印刷術,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7.【答案】D【解析】宋元時期造船和航海技術有了較大的發展。中國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針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風、氣象的規律。當時,海上交通發達,海外貿易繁榮。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條航線,可通往日本、高麗、東南亞、印度、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遠至波斯灣及東非海岸,②正確;元朝時,疆域空前遼闊,海上交通范圍有更大的拓展,海上絲綢之路進入鼎盛時期,③正確;陸路和海路交通的暢通,使中外經濟、文化和科技的交流進一步發展起來。中國的創造發明,如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紙幣和驛站制度等輸往西方,天文、歷法、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傳入亞洲各國,對歐亞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④正確。綜上,D項正確;火藥開始應用于軍事是在唐末,不符合題意,①錯誤,排除ABC項。
故選:D。
本題主要考查宋元時期的對外貿易和中外交通的發展,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宋元時期的對外貿易和中外交通的發展,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遷移與運用能力。
8.【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明朝時,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在前代基礎上繼續發展。明代引進了原產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馬鈴薯、花生和向日葵等,B項正確;我國經濟重心開始南移是在唐朝中期,排除A項;C項不是明朝經濟發展的表現,排除C項;曲轅犁發明于唐朝,排除D項。
故選:B。
本題主要考查明朝經濟的發展,需要考生掌握明朝社會經濟發展的表現。
本題主要考查明朝經濟的發展,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遷移與運用能力。
9.【答案】B【解析】明朝中期,中國沿海倭患日益嚴重,危害極大。1561年,戚繼光率領戚家軍在臺州地區九戰九捷,迅速蕩平浙江境內的倭寇;此后又率軍開赴福建和廣東,到1565年,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B符合題意;北宋軍隊取得了澶州之戰的勝利,排除A;在郾城大敗金軍的主力是岳飛,排除C;收回被葡萄牙人攫取的澳門居住權是1999年,排除D。
故選:B。
本題考查戚繼光的相關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注意掌握和理解戚繼光抗倭的歷史作用。
10.【答案】C【解析】明朝杰出的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總結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涉及到農業和手工業等三十多個生產部門,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這部書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C項符合題意;《農政全書》是一部農學著作,作者是徐光啟,排除A項;《資治通鑒》是北宋司馬光編寫的史學著作,排除B項;《牡丹亭》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劇本,排除D項。
故選:C。
本題考查明代《天工開物》的相關知識,關鍵信息是“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明代《天工開物》的內容和地位。
11.【答案】D【解析】“(它)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家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筑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它”是指紫禁城。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宮城。宮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軸線上,舊稱紫禁城,現在稱為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帝居住的地方。
故選:D。
本題考查了紫禁城。整個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條中軸線縱貫南北。
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的皇帝居住的地方。
12.【答案】C【解析】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朝時期,通俗文學形式的小說蓬勃發展,涌現出了一批優秀長篇小說。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中,《三國志通俗演義》《水滸傳》《西游記》是明朝時期著名的小說,清朝時期的《紅樓夢》藝術成就最高、影響最深遠。①③④是明朝時期的小說,C項正確;《本草綱目》是明朝時期著名的藥物學著作,排除包含②的ABD項。
故選:C。
本題主要考查明朝時期的小說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四大名著的相關史實。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明朝時期的小說的相關史實。
13.【答案】【小題1】進步之處:士子可以自由報考: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考試內容主要是文化知識等。(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小題2】表現:大幅度增加科舉取士名額。意義:在全國范圍營造了濃厚的讀書風氣;促進整個社會文化素養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發達、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答出任意一點即可)【小題3】變革:考試的題目必須來自“四書”“五經”和中國歷史;考生對題目的解釋,必須是以朱熹的《四書集注》為標準,不得自己隨意發揮:答卷文體形式過于強調采用“八股文”。(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影響:明朝改革科舉考試,導致教學內容單一,考試形式刻板,從而扼殺了創造性,不利于教育的發展?!窘馕觥勘绢}以三則文字材料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科舉制與前代選官制度相比的進步之處、宋朝科舉制發展的表現、宋朝發展科舉制的歷史意義、明朝科舉制的變革以及這些變革對教育造成的負面影響等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科舉制與前代選官制度相比的進步之處、宋朝科舉制發展的表現、宋朝發展科舉制的歷史意義、明朝科舉制的變革以及這些變革對教育造成的負面影響等知識。
14.【答案】【小題1】表現:對少數民族采取安撫、和親政策;對各少數民族一視同仁;尊重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答出任意一點即可)尊稱:“天可汗”?!拘☆}2】名稱:“澶淵之盟”。影響:促進了雙方經貿文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千分表式比較儀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組合干燥設備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成套刀具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冷飲機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電氣模塊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腈綸(濕法二步紡)原液制取設備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原生鎵(礦產鎵)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冶煉電爐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可充電池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塑料錐齒輪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年審計審查重點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真題試題及答案
- 防水工程施工方案屋面防水施工的施工工藝
- 國家民政部所屬單位招聘筆試真題2024
- 2025年濟源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9-2024歷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石油政工師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5年二建-水利-簡答200問
- 專題03 古今中外科技成就(測試)(解析版)
- 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內容
- 2025天津市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設計服務費用合同(2025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