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校協作高二政治上學期12月聯考試題_第1頁
福建省三校協作高二政治上學期12月聯考試題_第2頁
福建省三校協作高二政治上學期12月聯考試題_第3頁
福建省三校協作高二政治上學期12月聯考試題_第4頁
福建省三校協作高二政治上學期12月聯考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三校協作2020-2021學年高二政治上學期12月聯考試題(考試時間:90分鐘總分:100分)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針灸萌發于新石器時代,當人們發生某些病痛或不適時,用尖銳的石器按壓疼痛不適的部位,使原有的癥狀減輕或消失。最早的針具是砭石,繼而用各種樹枝作為施灸工具,逐漸發展到針灸。針灸屬于文化中的()①非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 ②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③自然科學和技術 ④語言和文字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我國古代的生產力發展水平遠遠落后于現代,卻出現了許多至今罕有其匹的大作家、大詩人、大書畫家。這說明()3.京味,有一種獨特的意味:在一條條曲徑幽深的小胡同兒里,或是一個個或精致或大氣的四合院里,隱藏著的是老北京最耐人尋味的魂。“天棚、魚缸、石榴樹、老爺、肥狗、胖丫頭”短短幾個詞,卻勾繪出了一個最樸實最生活的北京。從材料中我們能夠體會出()①精神產品凝結在一定的物質載體之中②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③各地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征④文化具有非常豐富的表現形式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2020年4月23日,武漢洪山區啟動200年全民閱讀活動,并同步開展書香戰“疫”手抄書摘征集活動,迎接第25個“世界讀書日”該活動圍繞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統籌推進,旨在講好武漢、洪山抗疫故事,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營造良好氛圍,凝聚強大力量。舉辦全民閱讀活動是基于()①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和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②文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③全民閱讀活動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④文化決定人們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為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5.牙牙學語時,我們被父母教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上小學時,我們背著手,昂著頭,搖晃著腦袋朗誦“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現在,當我在心中吟誦“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時,仍能感覺到詩詞所帶來的美好體驗。古典詩詞()①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②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被人們稱為凝固的藝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依靠口授和行為傳承的文化遺產正在不斷消失,許多傳統技藝瀕臨消亡。因此,保護各國各民族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和自覺行動。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是因為()①文化遺產是維系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②文化遺產對研究人類文明演進具有重要意義③保護文化遺產,有利于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④保護文化遺產,有利于實現人類文明的趨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2020年正值中意兩國建交50周年,兩國導演聯手打造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透過多樣化的視角對比了中華文明和羅馬文明。從書寫用的文字,到國家歷法;從文明圖騰,到融匯中西文化的藝術品;從戲臺上的歌劇和秦腔,到長安詩和羅馬畫講述了不同文明兼收并蓄、交流互鑒的故事。這部紀錄片蘊含的文化價值體現在()①為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提供新的視角,促進文化傳播與民心相通②跨越時空展示了中西文明的交融,有助于絲路文化的發展和繁榮③是中國故事的國際表達,是中國價值在全球范圍內的繼承與發展④引起不同國家的人們對歷史悠久的長安和羅馬文化的尊重與認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文化影響一方人。方言承載著我國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方言是剪不斷的根,方言承載著那一片鄉愁。然而方言在時代的沖擊下踉踉蹌蹌地前行,很難想象方言漸行漸遠的后果。方言是剪不斷的根,主要是因為()①受歷史、地理等因素的決定而魅力獨特是群體認同的一種精神紐帶②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是人文和歷史的載體③寄居著文化,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④傳統文化的相對穩定性,具體內涵從未改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近年,博物館數字化成了熱門話題。虛擬技術給館藏文物的保護和利用帶來了更多可能,一些衍生的文化創意產品更是拉近了觀眾之間的距離。比如,借助8K技術,《清明上河圖》被打造成可傳播分享的新興藝術展演,游客變為“畫中人”一覽汴京風光。由此可見()①科技的發展改變了文物的采集、存儲和傳播方式②現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傳播傳統文化的主要途徑③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可以更好地展現傳統文化的魅力④科學技術和思想運動是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有人認為,中國古代教育思想中有許多精華,如“化民成俗,其必由學”的重教化思想,“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求實態度,“誨人不倦”的育人風范,“教學相長”的教學方法……所以,發展教育必須回歸古代教育思想。上述觀點()①主張要全面繼承中國古代教育思想②對中國古代教育思想進行了辯證性批判③忽視了發展教育應立足于“面向世界,博采眾長”④沒有正確把握“批判繼承,古為今用”的精神實質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我們時常察覺和嘆息:一些原本屬于我們自己的珍貴東西,不知什么時候被丟掉了。誦讀傳統文化中的經典,是“回溯源頭、傳承命脈”的需要,是繼承傳統的必要方式。從文化發展的角度看,強調要“誦讀經典”是因為()12.大型民族歌舞劇《扶貧路上》通過對黃文秀事跡的再現,挖掘廣西扶貧的主戰場百色這片土地上的先進典型和可歌可泣的故事,以文藝作品謳歌時代、致敬英雄,贏得了觀眾掌聲和熱淚。這表明()①文化創新能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②文化創新是一個改造傳統文化的過程③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④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紅瓷又稱釉里紅,自誕生之日起,便以“聲如磬、白如玉”,瓷質通透,器型典雅,彩面光亮,花面多姿多彩的特點著稱于世。精美絕倫的紅瓷藝術從一個側面體現了中華文化()①源遠流長,綿延不絕 ②獨樹一幟,獨領風騷③博大精深,魅力無窮 ④求同存異,兼收并蓄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14.在湖潮鄉各村寨中,總能發現既有漢族也有少數民族雜居在一起的情況,形成獨特的民族文化交融特色。幾百年來,各族人民和睦共處,團結一心,在歷史文化和生活習俗相互融合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湖潮鄉獨特的民族文化歷史。這說明()①中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②中華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③各民族文化呈現著中華文化的豐富色彩④中華文化與各民族文化是個性與共性的關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5.北斗、天問、嫦娥、悟空、蛟龍,它們從來不只是名字,而是歷史、是傳承、是向上的仰望。這些上天入地的大國重器與極具中國傳統文化意義的名字的結合,生動體現了()①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 ②中國人民偉大的團結精神③中華民族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④中國人民偉大的夢想精神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6.《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指出,要著力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使愛國主義成為全體中國人民的堅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覺行動;不斷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這告訴我們()①愛國主義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②愛國主義既有共同要求,也有不同的內涵③實現國家富強是新時代愛國主義的主題④要堅持愛國、愛黨和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在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進程中,中國航天人牢記使命,滿懷為國爭光的雄心壯志,自強不息、頑強拼搏、團結協作、開拓創新,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果,也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由此可見,載人航天精神()①是新民主主義時期民族精神的突出體現②在載人航天不斷推進過程中產生、發展③為載人航天工程的進步提供了方向保證④為中華民族精增添了新內容、新特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顏色革命”是指20世紀末以來,在中亞、蘇聯、東歐國家發生的、以意識形態和非暴力方式進行政權變更的運動。抵御“顏色革命”需要我們()①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中華民族強基固本②堅持“以我為主”,抵制西方文化在我國境內傳播③發揮“主心骨”作用,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④加強中華文化對外輸出,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9.《激情的歲月》致敬“兩彈一星”元勛等默默奉獻的新中國建設者,《偉大的轉折》《外交風云》講述老一輩領導人的光輝故事,《在遠方》《奔騰年代》等平凡人的逐夢之旅演繹我國快遞業和電力機車業的巨變…播出這些題材的影視作品的積極意義是()①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 ②以榜樣的作用規范人③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 ④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5月17日,故宮博物院以“重啟的故宮·夏日的幽靜”為主題進行網絡直播,帶領感受故宮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豐富內涵。這也是故宮繼清明節直播首秀后再次以600年積淀,通過互聯網方式與公眾互動溝通。直播吸引了眾多觀眾參與。這表明()①中華傳統文化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②創新呈現方式有利于增強故宮文化生命力③網絡直播創新了故宮文化的形式與內涵④網絡直播能夠增強故宮文化的影響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有人說,經典文化就如同一壇老酒,拍拍塵封的泥土,香濃醇厚;有人說,流行文化就如同一杯白開水,放在手邊,饑渴難耐,抓起透明的水杯,清爽宜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流行文化比經典文化更容易讓人們接受②經典文化因歷史悠久而具有更高的價值③經典文化與流行文化可相得益彰④經典文化與流行文化都能充實人們的精神生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辭源》對于公正的解釋是“不偏私”。公正就是公平正義,公平包括機會、過程和結果公平,正義包括社會、政治和法律正義等公平正義是現代社會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標。從文化生活角度看()①公平是我國公民理想信念的核心內容②公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③公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④公正思想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承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3.某省教育系統始終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堅持建設與管理并重,正面引領與負面防范并舉,抓思想引領,抓防控體系,抓陣地管理,抓責任落實,有力維護全省高校和諧穩定,堅決守好意識形態安全的大門。守好意識形態安全的大門是基于()①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事業成敗和國家的前途命運②守好意識形態安全的大門,有助于避免歷史性錯誤③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根本④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和話語權是教育的使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4.在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意見》指出:要把勞動教育納人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各學段,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并與德育、體育、美育相結合,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這表明,加強勞動教育旨在()①促使學生具備基本勞動技能,形成良好的勞動品質②發揮文化的能動作用,引領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方向③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拓展實施勞動教育的實踐場所④發揮勞動在樹德、增智強體、育美上的育人價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II卷(非選擇題共52分)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打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T縣是遠近聞名的貧困縣,群眾思想觀念落后,精神貧困增加了脫貧難度。T縣人民意識到,要想真脫貧,思想上要首先擺脫貧困。在縣委的領導下,全縣逐漸形成勤勞致富光榮、懶惰貧困可恥的思想共識,選樹典型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用致富經歷發揮引領作用,激發貧困群眾脫貧信心;用好基層文化陣地,幫助農民群眾提高脫貧致富技術能力……經過艱苦不懈的努力,T縣終于成功脫貧摘帽。結合材料,從文化與經濟關系的角度,分析T縣是如何成功脫貧摘帽的。(10分)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人們對疾病的很多方面,包括發病機制等都不清楚。為加強對病例的早期發現、治療,提高救治能力國家衛健委迅速組織專家開展研究,于2020年1月16日發布新冠肺炎診療方案。隨著臨床經驗的積累和科研的深入,診療方案不斷更新。3月4日發布的第七版診療方案是一個相對比較完善的診療方案,對疾病的臨床表現、病例定義不斷細化,對診斷流程不斷優化和簡化,使病例的臨床管理更加科學。在這個過程中,中醫藥得到了廣泛而及時的應用。診療方案第三版中提出濕邪郁肺等4個中醫辨證論治方案,到第七版增加至0個。各地在救治工作中采取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案,積極發揮中醫藥作用。截至3月3日在全國確診病例中,中醫藥治療病例達到92.58%。其中,武漢市隔離點服用中藥比例為96%,方艙醫院累計服用中藥人數占比達到99.9%。中西醫結合是我國疫情防控戰取得成功的重要經驗,但在西方部分國家仍然禁止中成藥。有些人認為,不同文化在交往過程中必然會出現沖突。請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的相關知識對此觀點進行評析。(12分)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過去8個多月時間里,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重大戰略成果。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創造了人類同疾病斗爭史上又一個英勇壯舉!抗疫斗爭偉大實踐再次證明,中國共產黨具有無比堅強的領導力,中國人民具有萬眾一心、同甘共苦的團結偉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顯著優勢……從“我們的民族精神”角度,說明“抗疫精神”的時代價值。(12分)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五四青年節,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寄語,高度贊譽當代中國青年的擔當精神,希望青年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奮勇搏擊。大時代提供大際遇,大舞臺成就大夢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新時代的浩浩大勢,吹響了為建設強國偉業再立新功的新號角。身處強國時代的中國青年,將親眼見證、親身經歷、親手成就這個人類發展奇跡、這個世界大勢變局、這個民族復興偉業,何其幸哉!這是一場更持久更艱巨更偉大的復興之戰民族之戰和英雄之戰,前進的道路必將布滿荊棘和挑戰,就像習近平總書記生動比喻的那樣,這是新時代的長征路。需要青年人和革命前輩們一樣,去擺脫圍追堵截、去克服重重封鎖,去攀登絕頂雪山、去走過泥淖草地,去傳承起流淌于中華民族血脈之中的自強基因,去擔當起屬于這一代青年人的責任使命。(1)結合材料,運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知識,分析中國青年怎樣才能擔當新時代使命,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14分)(2)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需要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思想道德建設的制高點。請你圍繞“有夢圓夢”寫兩條宣傳標語,宣傳培育崇高的理想信念。(4分)要求:積極向上、朗朗上口,每條標語不超過15字)“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協作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聯考高二政治答案123456789101112ADCCABACBCAD131415161718192021222324CADBCADCDDAB25.(10分)①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文化反作用于經濟。(2分)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2分)該縣通過形成勤勞致富光榮、懶惰貧困可恥的思想共識,用好基層文化陣地,文化惠民活動等改變了大家的思路,實現脫貧摘帽。(2分)②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培養各種高素質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對推動經濟建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2分)(只答出“文化經濟相互交融”只給1分,如果只答出“培養…重要”,可以得2分)T縣用好基層文化陣地,提高了農民群眾的脫貧致富技術能力,從而實現脫貧摘帽。(2分)26.(12分)①文化是民族的,不同民族因經濟、政治、歷史、地理等多種因素不同,文化之間存在差異,人們在交往中出現誤解、產生矛盾是正常現象。(4分)②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其共性和普遍規律,不同民族的文化也有共性。(3分)③在文化交往中要尊重文化多樣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對于文化差異,人們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