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免疫組織化學免疫組織化學1掌握內容免疫組化的基本原理免疫組化的基本過程免疫組化的染色技術分類常用的免疫組化的染色原理和方法注意事項掌握內容免疫組化的基本原理2免疫組織化學的基本概念Immunohistochemistry又稱免疫細胞化學。它是組織化學的分支,它是用免疫學原理(特異的抗原抗體反應)來對組織內抗原(或抗體)的分布進行原位檢測技術。免疫組織化學的基本概念31.發展簡史1941年Coons首先用熒光素標記抗體—檢測肺組織內的肺炎雙球菌獲得成功60年代Nakane建立酶標抗體技術70年代Stemberger改良上述技術,建立過氧化物酶—抗過氧化物酶(PAP)技術,使免疫細胞化學得到廣泛應用。1.發展簡史480年代Hsu等建立了抗生物素的(ABC)法之后,免疫金—銀染色法、半抗原標記法、免疫電鏡技術相繼問世。90年代分子雜交技術、原位雜交技術、免疫細胞化學分類方法迅速發展2000年各種免疫組化技術更加成熟,使免疫組化技術成為當今生物醫學中形態、功能代謝綜合研究的一項有力工具。80年代Hsu等建立了抗生物素的(ABC)法之后,免疫5免疫組織化學的優點1、特異性強——免疫組化從理論上講也是“一對一”的組織細胞中抗原的特定顯示2、敏感性高——抗體稀釋到幾千分之一、上萬分之一,甚至幾億分之一時仍可在組織細胞中與抗原結合3、定位準確,形態與功能相結合4.方法步驟統一——若掌握一種技術操作方法步驟,則一通百通。免疫組織化學的優點1、特異性強——免疫組化從理論上講也是“一6免疫組織化學的基本原理應用免疫學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原理,通過化學反應使標記抗體的顯色劑(熒光素、酶、金屬離子、同位素)顯色來確定組織細胞內抗原,對其進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免疫組織化學的基本原理應用免疫學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原理,7基本過程抗原提取制備抗體抗體標記制備樣品免疫前樣品處理免疫反應顯色反應觀察分析基本過程抗原提取8一、提取抗原(antigen,Ag)生物化學各種方法提取抗原一類能刺激機體免疫系統使之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并能與相應免疫應答產物(抗體或抗原受體)在體內外發生特異性結合的物質。基本特性:一是誘導免疫應答的能力,也就是免疫原性,二是與免疫應答的產物發生反應,也就是反應原性一、提取抗原(antigen,Ag)9抗原(antigen,Ag)表位,抗原結合位點,抗原決定簇(epitope)Ag1234抗原(antigen,Ag)表位,抗原結合位點,抗原決定簇10表位A表位B表位C抗原克隆A克隆B克隆C多克隆抗體單克隆抗體表位A表位B表位C抗原克隆A克隆B克隆C多克隆抗體單克隆抗體11抗體蛋白分為V區和C區,V區高度可變,是識別抗原的區域,C區是很保守的抗體蛋白分為V區和C區,12二、制備抗體即多克隆抗體(PcAb)單克隆抗體(McAb)和基因工程抗體二、制備抗體13整體水平抗體生成技術細胞工程抗體生成技術基因工程抗體生成技術多克隆抗體(抗血清)單克隆抗體嵌合抗體、改形抗體“小型化抗體”(單鏈抗體)組合抗體庫技術噬菌體抗體庫技術Ig基因轉基因小鼠抗體真核表達技術抗體的制備和選擇原則:種屬差異越大越好整體水平抗體生成技術細胞工程抗體生成技術基因工程抗體生成技14抗體的儲存新制備或購進的是原液或凍干品,抗血清為全血清,單克隆抗體是培養上清液或腹水。1、4℃保存(6個月)2、低溫保存(-70℃~-20℃,5年)3、真空干燥保存(5~10年)4、稀釋的抗體不能長時間保存,在4℃可存放1~3天,超過7天效價顯著降低。抗體的儲存新制備或購進的是原液或凍干品,抗血清為15抗體的儲存注意:1、保存前需經除菌2、保存液含防腐劑(濃度低時,應加0.1%-1.5%的牛血清白蛋白作保護劑;必要時需要加0.01-0.15%NaN3防腐劑以延長保存時間;酶標記抗體不能用NaN3,會抑制酶的活性)3、避免反復凍融,分裝(10ul或100ul/支)抗體的儲存注意:1、保存前需經除菌16抗體稀釋的配制:
常用0.01mol/LpH7.4PBS或TBS緩沖液作抗體稀釋液。
抗體稀釋的配制:17
抗體的最佳稀度倍數:由于各種抗體的效價不同,組織中抗原強弱不一,應根據不同情況作適當的調整,以取得中等陽性稀釋度為佳,因其既適合于抗原性強和含量多的標本,也可用于抗原性弱的標本。抗體的最佳稀度倍數:由于各種抗體的效價不同,組織中抗原強18三、抗體的標記物熒光素——異硫氰酸熒光素(FITC)、異硫氰酸羅達明(TRITC);德克薩斯紅;藻紅素等酶——堿性磷酸酶、辣根過氧化物酶、葡萄糖氧化酶、半乳糖苷酶等金屬:膠體金、膠體鐵、鐵蛋白等親和素、生物素、放射性同位素等三、抗體的標記物19四、樣品的制備組織材料處理是獲得良好免疫細胞組織化學分析的保障,必須保證要檢測的細胞或組織取材新鮮、固定即使及時、形態保存良好、抗原物質的抗原性不被破壞。
標本的主要來源:活體組織、各種體液、穿刺液、培養細胞四、樣品的制備組織材料處理是獲得良好免疫細胞組織化20標本的固定與保存好的固定劑除能滿足一般組織學固定目的外,還需要:(1)能快速固定抗原(2)防止抗原物質擴散(3)固定后的抗原能被抗體識別,不影響抗原抗體反應標本的固定與保存好的固定劑除能滿足一般組織學固定目的21常用:10%福爾馬林(酸性)、乙醇、丙酮、甲醛、中性緩沖多聚甲醛、戊二醛混合固定液:Bouin液,Zamboni液、過碘酸-賴氨酸-多聚甲醛(PLP)固定液常用:10%福爾馬林(酸性)、乙醇、丙酮、甲醛、中性緩沖多聚22固定方法細胞表面抗原——新鮮冰凍切片,后固定于丙酮單層細胞、病毒、細菌——冷丙酮、冷乙醇細胞懸液——先固定,然后離心制成標本可溶性抗原——甲醛蒸氣一般組織——新鮮取材、浸泡固定固定方法細胞表面抗原——新鮮冰凍切片,后固定于丙酮23切片方法冰凍切片石蠟切片:乙醇脫水時間要短;浸蠟要快,溫度低于60℃;玻片上要用黏附劑蠟塊盡快切片,密封保存在4℃;染色前徹底脫蠟一般為5μm蓋玻片、載玻片清洗干凈,載玻片要涂黏附劑:明膠硫酸鉻鉀法、多聚賴氨酸等切片方法冰凍切片24五、免疫反應前的處理
1、抗原修復福爾馬林固定時,組織中的許多氨基酸殘基在分子內或分子間形成了醛鍵,使得不少抗原決定簇被封閉。同時,由于甲醛的聚合作用,使蛋白質分子間相互交聯形成大分子網絡,也導致了抗原決定簇被掩蓋。因此,抗原修復是影響免疫組化染色結果的基本因素
五、免疫反應前的處理
1、抗原修復福爾馬林固定時,組織中的許25抗原修復(Antigenretrieval,AR)技術抗原修復是指切片免疫組織化學(IHC)前用胰蛋白酶、尿素、表面活性劑、微波緩沖液和金屬鹽等,使被掩蓋的抗原決定簇或變性的抗原重新暴露或抗原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過程。抗原修復(Antigenretrieval,AR)技術抗26AR非加熱技術:蛋白酶消化或酸水解加熱技術:微波、水浴、高壓鍋AR非加熱技術:蛋白酶消化或酸水解27酶消化
(1)原理:
1)去除覆蓋于抗原決定簇表面的雜蛋白
2)斷交聯酶消化
(1)原理:
1)去除覆蓋于抗原決28胰蛋白酶:0.05%~0.1%胰蛋白酶加入等量的氯化鈣,用0.1NNaOH調pH至7.8。消化時間37℃30min。
主要用于細胞內抗原的修復胰蛋白酶:0.05%~0.1%胰蛋白酶加入等量的氯化鈣,用029胃蛋白酶
0.4%胃蛋白酶,用0.1NHCI稀釋,消化時間37℃30~180min。主要用于細胞間抗原的消化。
此外還有蛋白酶K、鏈酶蛋白酶、無花果蛋白酶、菠蘿蛋白酶等(細胞內抗原修復)
工作中要認真參照抗體說明書指示進行消化酶的選擇胃蛋白酶0.4%胃蛋白酶,用0.1NHCI稀釋,消化時30修復方式:
①微波96℃±10min×2;
②直接加溫100℃,15min;
③水浴鍋100℃,15min;
④高壓鍋/消毒鍋120℃,5min;
⑤真空加熱10min;
修復方式:
①微波96℃±10min×2;
②直接加溫131修復介質:
①0.01MpH6.0檸檬酸緩沖液(CB);
②0.05mTris-HCL(pH1-12系列);
③0.01MpH7.0PBS;
④2%硫酸鋁;⑤2%硝酸鋁;⑥生理鹽水;⑦蒸餾水。
修復介質種類和溶液的摩爾濃度對修復效果影響較小,而pH值則影響較大。緩沖液以CB和Tris-HCL較常見。修復介質:
①0.01MpH6.0檸檬酸緩沖液(CB);32形態學結構的改變:一般經高溫修復后胞漿無明顯的破壞,而對細胞核內影響較大,會出現核破裂,蘇木素淡染等現象。
熱處理后自然冷卻形態學結構的改變:一般經高溫修復后胞漿無明顯的破壞,而對細胞332、冰凍切片或細胞涂片的處理一般不需抗原修復一般脂質細胞膜保存完整(除非用丙酮、乙醇固定)為了使抗體等大分子透過,需在膜上打缺口2、冰凍切片或細胞涂片的處理一般不需抗原修復34冰凍切片或細胞涂片的處理1、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TritonX-100等0.1%-0.5%,加入漂洗液或抗體稀釋液中使用2、將固定并粘附的載玻片通過上升乙醇到二甲苯,再下降乙醇到水3、反復凍融:蔗糖防凍處理,低溫-70℃速凍,室溫融化,反復2-3次。冰凍切片或細胞涂片的處理1、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Triton35免疫反應前處理——3減少非特異性著色1、內源性酶或生物素:用其特異性底物或親和物將其封閉;2、離子和電荷吸附:用特異性抗體來源的同種動物滅活非免疫血清,預處理。結合弱,不沖洗3、一抗的稀釋程度:預實驗4、沖洗程度:除了封閉血清不需要沖洗之外,其余每一步都需液沖洗3次~5次。常用PBS免疫反應前處理——3減少非特異性著色1、內源性酶或生物素:用36六、免疫組織化學的主要方法根據Ag—Ab結合方式分成:①直接法②間接法③多層法六、免疫組織化學的主要方法37直接法熒光素或酶等直接標記特異性抗體(一抗)上,標記抗體與抗原結合(在切片上)優點:簡單,時間短,特異性強。
缺點:靈敏度低,所需抗體量大(不經濟),每一種抗原都需制備其標記抗體應用:基本不用了!(免疫熒光染色法除外)直接法38間接法
標記物標記在二抗上。顯色后鏡檢
特點:較直接法靈敏(一抗上至少可以結合兩個二抗);帶標記的二抗,可定位多種抗原常用與免疫熒光、免疫金技術間接法
標記物標記在二抗上。顯色后鏡檢
特點:較39多層法多層法40按標記物的性質分成①免疫熒光技術②免疫酶技術(酶標抗體法、橋法、PAD法、ABC法)③免疫金屬技術(免疫鐵蛋白法、免疫金染色法、蛋白A金法)六、免疫組織化學的主要方法按標記物的性質分成六、免疫組織化學的主要方法41
1.異硫氰酸熒光素FITC2.四乙基羅達明3.四甲基異硫氰酸羅達明4.藻紅蛋白
▲呈現不同的熒光:綠色熒光(FITC)
橙色熒光
橙紅色熒光
紅色熒光等
免疫熒光技術1.異硫氰酸熒光素FITC免疫熒光技術42免疫熒光組織化學染色方法
1.直接法:簡便、快速,用已知特異性標記熒光的一抗與組織細胞內抗原結合。
操作流程:(1)冰凍切片經固定,涼干PBS洗;石蠟切片脫蠟至水,消化30min,PBS洗。免疫熒光組織化學染色方法
1.直接法:簡便、快速,用已知43(2)適當稀釋熒光抗體滴加在組織切片上,濕盒內37℃溫育1h,PBS洗3×3min。
(3)0.01%伊文氏藍襯染1~3min,PBS洗3×3min,蒸餾水洗2次,除去NaCl結晶。
(4)pH9.0甘油緩沖液(磷酸鹽)封片。(必須無自發熒光,無色透明)
(5)鏡檢(2)適當稀釋熒光抗體滴加在組織切片上,濕盒內37℃溫育1h44海馬細胞
微管蛋白綠色(胞體、樹突)
軸突終末蛋白紅色(突觸)海馬細胞45
培養的成纖維細胞微管呈綠色核呈藍色培養的成纖維細胞462.間接法是直接的重要改進,先用特異性一抗與組織細胞內抗原結合,隨后用熒光標記二抗與一抗特異性結合。2.間接法是直接的重要改進,先用特異性一抗與組織細胞內抗47熒光雙標記技術應用免疫熒光技術在同一張組織切片上同時或先后顯示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原成分,即謂雙重或多重免疫標記。此理論同時也可應用到其他免疫技術。如:免疫酶雙重標記;免疫膠體金標記。顯示的水平可以是光鏡,也可以是電鏡熒光雙標記技術應用免疫熒光技術在同一張組織切片上同時或先后顯48
常用的熒光素配伍主要為:異硫氰酸熒光素(FITC)呈綠色與羅丹明(RB200)或異硫氰酸四甲基羅丹明(TRITC)呈紅色。技術方法敏感、特異,需選用各自特定的激發濾光片分別觀察或二次曝光顯影,樣本不能長期保存。細胞結構不清晰常用的熒光素配伍主要為:異硫氰酸熒光素(FITC)呈綠色與49免疫酶組化免疫學(抗原抗體反應)
酶細胞化學(底物顯色反應)+特異性敏感性定位性可視性免疫酶組化免疫學酶細胞化學+特異性敏感性50免疫酶技術基本原理:抗原+[一抗]+酶標記抗體或扛酶抗體通過酶與底物作用生成有色反應物,定位組織或細胞內抗原的一門技術。免疫酶技術基本原理:511、酶標抗體:酶分子與抗體分子共價結合,要求此種結合既不改變抗體的免疫反應活性,也不影響酶的生物化學活性2、扛酶抗體:抗體與酶的結合為抗原抗體反應,避免了共價結合,保護了酶和抗體的活性。1、酶標抗體:酶分子與抗體分子共價結合,要求此種結合既不改變52標記酶選擇標準:★該酶用細胞化學易于被檢出,能被光鏡或電鏡觀察。★酶反應產物須穩定,不擴散,具有良好定位。標記酶選擇標準:53
★酶易于純化,獲得純制品。★酶與免疫球蛋白結合后,不喪失其活性。★酶在PH中性液內較穩定。★組織中不應存在與底物作用的內源性酶。
★酶易于純化,獲得純制品。54常用的標記酶辣根過氧化物酶堿性磷酸酶葡萄糖氧化酶常用的標記酶辣根過氧化物酶55(一)辣根過氧化物酶(HRP)★分子量(40000),不會遮蓋抗原的結合部位,易穿過細胞膜★穩定,耐受63℃加熱15min,易獲得較高純度酶★具有較高活性及特異性★可溶性佳,生成的產物不擴散★組織中內源性酶較少★可作用于多種底物,產生不同顏色(一)辣根過氧化物酶(HRP)56HRP的底物:
HRP的底物為低濃度的H2O2顯色:DAB(二氨基聯苯胺)HRP的底物:57內源性過氧化物酶的消除方法:
1.0.3%~3%H2O2甲醇液20min
2.1%H2O220min
3.3%苯肼溶液37℃1h
4.0.075%鹽酸甲醇液30min內源性過氧化物酶的消除方法:
1.0.3%58(二)堿性磷酸酶(AKP)
從小牛腸粘膜或大腸桿菌中提取
●組織穿透能力較弱
●內源性AKP較高
●左旋咪唑具有抑制作用
(二)堿性磷酸酶(AKP)59AKP底物:
AKP常用的底物為α-萘酚AS-B1磷酸鹽偶聯試劑:固蘭BB~藍色固紅TR~紅色
AKP底物:60內源性堿性磷酸酶的消除方法
1.10%醋酸10min
2.0.5mol/L碳酸氫鈉(pH9.0)20min
3.1mol/L左旋咪唑20min內源性堿性磷酸酶的消除方法
1.10%醋酸1061(三)葡萄糖氧化酶(GOD)
底物為葡萄糖,終產物穩定●體內無內源性GOD●分子量大,穿透力較弱●分子具有較多的氨基,標記時容易形成廣泛的聚合,影響酶的活性。多用于雙標實驗(三)葡萄糖氧化酶(GOD)62酶標記抗體法
酶標記抗體法(EnzaymeLabelledantibody)是將酶通過共價鍵結合在抗體分子上,制備成酶標記抗體,通過抗體去尋找相應抗原。
酶標記抗體法63一、直接法原理:HRP標記在特異性抗體(第一抗體)上抗原---抗體●HRP復合物一、直接法64組織抗原第一抗體過氧化物酶直接法組織抗原第一抗體過氧化物酶直接法65步驟:一步完成特點:方法簡便、省時,專一性強,非特異染色輕,但敏感性差,一種標記抗體只能檢測一種抗原。步驟:一步完成66二、間接法原理:HRP標記在第二抗體上,抗原---特異性抗體---第二抗體●
HRP復合物步驟:二步法二、間接法67組織抗原第一抗原第二抗體過氧化物酶間接法一抗和二抗必須是不同種屬的動物制備的,二抗是用第一種動物的IgG所制備的組織抗原第一抗原第二抗體過氧化物酶間接法一抗和二抗必須是不同68特點:敏感性較直接法高,一種標記抗體能用于相應動物制備的多種特異性抗體,檢測多種抗原。但較直接法費時,非特異染色稍重。特點:敏感性較直接法高,一種標記抗體能用于相應動物制備的多種69非標記抗體酶法(酶抗酶法)
酶不是作為標記物,而是作為抗原,用來制備抗這種酶的抗體酶橋法、PAP法
非標記抗體酶法(酶抗酶法)70酶橋法組織抗原第一抗體第二抗體(橋抗體)第三抗體(抗酶抗體)HRP一抗和三抗需用同一種屬動物制備二抗為抗上述動物IgG的抗體酶橋法組織抗原第一抗體第二抗體(橋抗體)第三抗體(抗酶抗體)71酶橋法的優缺點優點:酶未標記在任何抗體上,而是通過免疫學原理與抗體結合的,避免了共價結合對之的影響;靈敏度高缺點:1、抗酶抗體中有高、低親和力的兩類抗體。低親和力的抗體結合較弱,漂洗易丟失,降低敏感性2、抗酶抗體中,有非特異性抗體,其抗原性與抗酶抗體相同,也可與橋抗體結合,但不能與酶結合,影響抗原的顯示酶橋法的優缺點優點:酶未標記在任何抗體上,而是通過免疫學原理72PAP法原理:抗原---第一抗體---第二抗體(橋抗體)---PAP復合物步驟:三步法PAP法73PAP復合物酶(HRP)和抗酶抗體的復合物3個酶分子+2個抗酶抗體優點:結構穩定,沖洗時不會脫落;靈敏度大為提高;不易引起非特異性染色缺點:PAP復合物制備較復雜,分子較大,穿透力不強,不適合于電鏡標本PAP復合物酶(HRP)和抗酶抗體的復合物74組織抗原第一抗原第二抗體PAP復合物PAP法HRP一抗與PAP必須為同一種屬動物
二抗必須過量組織抗原第一抗原第二抗體PAP復合物PAP法HRP一抗與PA75雙PAP法:原理:在PAP的基礎上再重復第二抗體和PAP復合物抗原---特異性抗體---第二抗體(橋抗體)---PAP---第二抗體---PAP復合物
雙PAP法:76組織抗原第一抗原第二抗體PAP復合物雙PAP法HRP組織抗原第一抗原第二抗體PAP復合物雙PAP法HRP77雙PAP法組織抗原第一抗原第二抗體PAP復合物HRP雙PAP法組織抗原第一抗原第二抗體PAP復合物HRP78步驟:五步法特點:敏感性較高缺點:但步驟多,費時步驟:五步法79免疫親合技術原理:利用抗生物素(avidin)和生物素(biotin)的高親和力。1個抗生物素分子可結合4個生物素生物素可結合標記大分子如抗體、酶等抗生物素可用酶、膠體金、熒光色素等標記與免疫酶法沒有原則區別免疫親合技術80一、ABC法Avidin-Biotin-peroxidaseComplextechnique抗生物素-生物素-過氧化物酶復合物技術一、ABC法81酶+Biotin+Avidin---ABC復合物生物素化二抗抗原---特異抗體---Biotin標記的二抗---Avidin
●Biotin●HRP酶+Biotin+Avidin---ABC復合物82組織抗原第一抗體第二抗體HRP生物素抗生物素ABC法組織抗原第一抗體第二抗體HRP生物素抗生物素ABC法83步驟:三步法特點:敏感性較高(比PAP高20-40倍);特異性強;應用范圍廣步驟:三步法84
●某些臟器存在內源性生物素干擾(肝、腎、白細胞等)可預先用0.01%抗生物素和0.01%生物素溶液分別作用20min以消除,PBA沖洗干凈●抗生物素與核酸及細胞膜中磷脂有非特異反應●某些臟器存在內源性生物素干擾(肝、腎、白細胞85免疫組化染色步驟1.切片脫蠟入水,入PBS洗三次/15分鐘。抗原修復2.封閉內源性過氧化物酶。用新配置的0.3%H2O2(在PBS或0.05Tris—HCL緩沖液pH7.6中或甲醇中)室溫,30分鐘。3.水洗,入PBS,洗三次,每次5分鐘。4.減少非特異性著色:用稀釋5-20倍的正常血清(產生二次抗體動物血清!),室溫,30分鐘。免疫組化染色步驟86
5.滴加第一抗體,4℃過夜或室溫30′-3h。6.0.1MPBS,洗三次,每次5分鐘。7.滴加第二抗體,室溫15′-60′。8.0.1MPBS洗凈,洗三次,每次5分鐘。9.滴加ABC復合物,室溫15-60分鐘。10.0.1MPBS洗三次,每次5分鐘。
8711.0.05MTris–HCL5-10分鐘,此步可省略。12.DAB—H2O2顯色:用0.01%H2O2的DAB溶液,室溫5-30分鐘,隨時鏡檢(DAB用時新配)13.自來水洗凈。14.用Mayer蘇木精或0.5%甲基綠,復染胞核(可不染)。15.常規脫水、透明、封固、鏡檢。結果:棕褐色反應產物代表抗原X的定位。11.0.05MTris–HCL5-10分鐘,此步可省88二、SABC法
StreptavidinbiotinPeroxidaseComplex(標記鏈霉抗生物素-生物素法)步驟相似,SABC法已代替ABC法二、SABC法89鏈霉親合素(鏈霉抗生物素)——從鏈霉菌分離出來的一種蛋白質,與生物素也能特異性結合(4個結合位點)可以排除親合素(抗生物素)與一些組織的內源性物質非特異性結合鏈霉親合素(鏈霉抗生物素)——從鏈霉菌分離出來的一種蛋白質,90多聚合物酶法原理:采用一種具有惰性的多聚化合物作為骨架,將特異性抗體和HRP,同時標記在多聚合物分子上,形成HRP---多聚合物---特異性抗體。
多聚合物酶法91組織抗原一抗HRP多聚骨架EPOS方法組織抗原一抗HRP多聚骨架EPOS方法92步驟:一步法特點:快速,簡便,特異性強,敏感性高但商品化種類不全,價格昂貴步驟:一步法93免疫組化染色基本技術注意事項1.Ab滴片技術所滴的抗體應與切片上的組織剛好吻合。[注意]滴抗體前需把切片上的水甩干免疫組化染色基本技術注意事項942.Ab孵育技術(1)必須在濕盒內進行,以防抗體的蒸發和干片。(2)溫度與時間4℃:過夜,>1637℃:1hor參考說明書3、整個染色過程不能干片免疫組織化學課件95▲染色失敗的幾種原因:(1)所染的全部切片均為陰性結果,包括陽性對照在內。全部(-)原因可能:①染色未完全嚴格按照操作步驟進行;②漏加一種抗體,或抗體失效;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竹醋潤膚皂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焊割槍管子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汽車保養化學品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電介質絕緣特性(高電壓技術課件)
- 交、直流耐壓試驗-交流耐壓試驗接線及試驗步驟(高電壓技術)
- 2025至2030年全脂乳粉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成衣輔料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寬框玻移門柜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PE印刷袋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年美式單筒夜視鏡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隧道全斷面開挖施工方案
- 衛星科普知識
- 檔案管理實務與技能試題及答案2024
- 北京市朝陽區2025屆高三一模質量檢測一 語文試題(含答案)
- 新教材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課件:1 2 種群數量的變化(人教版)
- 車輛租賃服務保障計劃
- 《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全套教學課件
- 《敖丙》幼兒園小學少兒美術教育繪畫課件創意教程教案
- 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
- 2025年建筑施工企業安管人員(C類)安全生產考核試題(附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