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區柳家壩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環評報告_第1頁
通川區柳家壩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環評報告_第2頁
通川區柳家壩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環評報告_第3頁
通川區柳家壩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環評報告_第4頁
通川區柳家壩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環評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生態影響類)(送審稿)項目名稱:通川區柳家壩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建設單位(蓋章):達州電力集團有限公司編制日期:2022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制—PAGE33—一、建設項目基本情況建設項目名稱通川區柳家壩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項目代碼/建設單位聯系人建設地點四川省(自治區)達州市通川縣(區)地理坐標(1)新建柳家壩變電站位于通川區羅江鎮太河村二組,坐標為(E107度32分48.775秒,N31度17分54.460秒)(2)110kV羅韓線位于通川區,跨越恩廣高速,主要節點坐標如下:羅韓線π接起點:(E107度33分3.762秒,N31度17分59.881秒)羅韓線π接終點:(E107度32分50.125秒,N31度17分55.107秒)跨越恩廣高速處:(E107度32分54.766秒,N31度17分58.398秒)(3)110kV江七線位于通川區,跨越恩廣高速,主要節點坐標如下:江七線π接江口側起點:(E107度33分34.916秒,N31度18分18.871秒)江七線π接七里溝側起點:(E107度33分14.436秒,N31度17分47.033秒)江七線π接終點:(E107度32分50.125秒,N31度17分55.107秒)跨越恩廣高速處:(E107度32分54.785秒,N31度17分57.948秒)建設項目行業類別五十五、核與輻射,161輸變電工程,其他用地(用海)面積(m2)/長度(km)變電站占地面積為3171m2;塔基占地480m2羅韓線:架空0.22km,電纜0.15km江七線:110kV架空2.2km,電纜0.19km;35kV架空0.5km建設性質新建(遷建)□改建□擴建□技術改造建設項目申報情形首次申報項目□不予批準后再次申報項目□超五年重新審核項目□重大變動重新報批項目項目審批(核準/備案)部門(選填)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項目審批(核準/備案)文號(選填)川發改能源﹝2021﹞245號總投資(萬元)4585環保投資(萬元)57環保投資占比(%)1.24%施工工期3個月是否開工建設否□是:專項評價設置情況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輸變電》(HJ24-2020),應設電磁環境影響專題評價,其評價等級、評價內容與格式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輸變電》(HJ24-2020)要求進行,編制《通川區柳家壩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電磁環境影響專項評價》。規劃情況無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情況無規劃及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符合性分析無其他符合性分析一、產業政策符合性本項目屬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9年第29號令)中“第一類鼓勵類四、電力10、電網改造與建設,增量配電網建設”類建設項目,符合國家現行的產業政策。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出具了“關于四川省水電投資經營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農網鞏固提升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川發改能源﹝2021﹞245號)。二、規劃符合性分析柳家壩110kV變電站位于羅江鎮太河村二組,總用地面積3171m2。達州市通川區自然資源局出具了本項目變電站選址范圍蓋章文件。同時,達州市通川區城鄉規劃編制中心對本項目110kV江七線、110kV羅韓線π接線路進行了規劃復核,達州市通川區自然資源局確認了本項目線路路徑圖。故本項目選址合理,符合當地規劃要求。三、項目建設“三線一單”符合性1、與達州市《關于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制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通知》符合性分析根據達州市人民政府《關于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制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通知》(達市府發﹝2021﹞17號),項目位于達州市通川區,據四川政務服務網四川省“三線一單”數據層分析系統,項目管控分區以及涉及的管控單元見表1-1。圖1-1達州市環境管控單元圖表1-1本線路涉及的達州市生態環境管控分區環境管控單元編碼環境管控單元名稱所屬市(州)所屬區縣準入清單類型管控類型ZH51170220001通川區中心城區達州市通川區環境管控單元環境綜合管控單元城鎮重點管控單元YS5117022220001州河通川區車家河控制單元達州市通川區水環境管控分區水環境城鎮生活污染重點管控區YS5117022340005通川區中心城區達州市通川區大氣環境管控分區大氣環境受體敏感重點管控區ZH51170220004通川區要素重點管控單元達州市通川區環境管控單元環境綜合管控單元要素重點管控單元YS5117022230001州河通川區車家河控制單元達州市通川區水環境管控分區水環境農業污染重點管控區YS5117022320005通川區大氣環境布局敏感重點管控區達州市通川區大氣環境管控分區大氣環境布局敏感重點管控區表1-2與通川區要素重點管控單元達州普適性清單符合性分析維度清單編制要求普適性管控要求本項目符合性空間布局約束禁止開發建設活動的要求(1)禁止在法律法規規定的禁采區內新建礦山;禁止土法采、選、冶嚴重污染環境的礦產資源。(2)涉及永久基本農田的區域,除法律規定的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確實無法避讓外,其他任何建設不得占用。(3)禁止在長江流域河湖管理范圍內傾倒、填埋、堆放、棄置、處理固體廢物。本項目為輸變電項目,不屬于禁止、限制以及不符合空間布局要求活動退出要求的項目。項目不涉及占用基本農田,運營期不涉及廢水、廢氣排放。符合限制開發建設活動的要求(1)水環境城鎮污染、工業污染、農業污染重點管控區內,應嚴格限制布設以電力、鋼鐵、造紙、石化、化工、印染、化纖等高耗水行業為主導產業的園區;嚴格項目引入政策,嚴控新建造紙、屠宰、用排水量大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等以水污染為主的企業。(2)大氣環境布局敏感區應嚴格限制布設以鋼鐵、建材、石化、化工、有色等高污染行業為主導產業的園區,大氣環境弱擴散區謹慎布局垃圾發電、危廢焚燒等以大氣污染為主的企業;嚴格項目引入政策,嚴控新建水泥廠、危廢焚燒、磚瓦廠、陶瓷廠、混凝土及制品等以大氣污染為主的企業。(3)按照相關要求嚴控水泥新增產能。(4)嚴控在長江及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新建石油化工、煤化工、涉磷、造紙、印染、制革等項目。(5)現有工業企業不得新增污染物排放。(6)禁止在長江干流岸線三公里范圍內和重要支流岸線一公里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尾礦庫;但是以提升安全、生態環境保護水平為目的的改建除外。不符合空間布局要求活動的退出要求(1)全面取締禁養區內規模化畜禽養殖場。(2)現有工業企業限期有序退城入園。(3)對違反資源環境法律法規、規劃,污染環境、破壞生態、亂采爛挖的露天礦山,依法予以關閉;對污染治理不規范的露天礦山,依法責令停產整治。對責任主體滅失的露天礦山,加強修復綠化、減塵抑塵。加強矸石山治理。關閉不合理開發的小礦山。(4)在全市范圍深入開展集中整治“散亂污”工業企業,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和規劃布局的,一律責令停產、限期搬遷或關停;污染物排放管控其他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1)上一年度水環境質量未完成目標的,新建排放水污染的建設項目按照總量管控要求進行倍量削減替代。(2)上一年度空氣質量年平均濃度不達標的城市,建設項目新增相關污染物按照總量管控要求進行倍量削減替代。加快城市天然氣利用,增加天然氣對煤炭和石油的替代,提高天然氣民用、交通、發電、工業領域天然氣消費比重。(3)大氣環境重點管控區內加強“高架源”污染治理,深化施工揚塵監管,嚴格落實“六必須、六不準”管控要求,強化道路施工管控,提高道路清掃機械化和精細化作業水平。-到2023年底,力爭全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比達60%以上,各縣(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保持95%以上,鄉鎮及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基本實現全覆蓋。-到2025年,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達80%;糧油綠色高質高效示范區、茶葉主產區和現代農業園區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100(4)至2022年底,基本實現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配套建設污水收集管網,鄉鎮污水處理率達到65%。本項目為變電站及輸電線路建設,運營期不涉及廢水、廢氣排放。符合環境風險防控聯防聯控要求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嚴格落實《關于建立跨省流域上下游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的指導意見》;定期召開區域大氣環境形式分析會,強化信息共享和聯動合作,實行環境規劃,標準,環評,執法,信息公開“六統一”,協力推進大氣污染源頭防控,加強川東北區域大氣污染防止合作/其他環境風險防控要求(1)企業環境風險防控要求:工業企業退出用地,須經評估、修復滿足相應用地功能后,方可改變用途。(2)加強“散亂污”企業環境風險防控。對工業循環用水大戶和涉磷企業進行全面排查,建立總磷污染源數據庫,實施循環水非磷配方藥品替代改造,強化工業循環用水監管和總磷排放控制;從嚴控制新、改、擴建涉磷項目建設。落實涉磷堆場防滲、防風、防洪措施。資源利用效率水資源利用效率要求到2025年,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7以上。/能源利用效率要求(1)推進清潔能源的推廣使用,全面推進散煤清潔化整治;禁止新建每小時10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及其他燃煤設施。(2)禁止焚燒秸稈和垃圾,到2025年底,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6%以上。(3)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嚴格控制新建、改建、擴建耗煤項目,新增耗煤項目實行煤炭消耗減量倍量替代。效脫硫設施;對循環流化床鍋爐以外的燃煤發電機組一律安裝脫硫設施,對燃煤鍋爐和工業鍋爐現有除塵設施實施升級改造,確保達到新的排放標準和特別排放限值。本項目生產過程不涉及燃煤、燃氣能源消耗。符合表1-3與通川區中心城區管控單元達州普適性清單符合性分析維度清單編制要求普適性管控要求本項目符合性空間布局約束禁止開發建設活動的要求(1)禁止在長江干支流岸線一公里范圍內新建、擴建化工園區和化工項目。(2)禁止在長江干流岸線三公里范圍內和重要支流岸線一公里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尾礦庫;但是以提升安全、生態環境保護水平為目的的改建除外。(3)原則上禁止新建工業企業(新建工業企業原則上都應在工業園區內建設)。(4)禁止在居民區、學校、醫療和養老機構等周邊新建有色金屬冶煉、焦化、化工、鉛蓄電池制造等行業企業,有序搬遷或依法關閉對土壤造成嚴重污染的現有企業。(5)禁止在長江流域河湖管理范圍內傾倒、填埋、堆放、棄置、處理固體廢物。本項目為輸變電項目,不屬于禁止、限制以及不符合空間布局要求活動退出要求的項目。項目不涉及占用基本農田,運營期不涉及廢水、廢氣排放。符合限制開發建設活動的要求(1)現有工業企業不得新增污染物排放。(2)允許企業以提升安全、生態環境保護水平為目的的改建,引導企業結合推進新型城鎮化、產業結構調整和化解過剩產能等,退城入園,有序搬遷。(3)嚴格控制在城鎮空間范圍內新布設工業園區。若新布局工業園區,應符合達州市國土空間規劃,并結合區域環境特點、三線成果、園區產業類別,充分論證選址的環境合理性。(4)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法定城鄉規劃除外不符合空間布局要求活動的退出要求(1)現有工業企業適時進行有序退出。(2)按照相關規劃和要求,清理整頓非法采砂、非法碼頭,全面清除不合規碼頭。(3)在全市范圍深入開展集中整治“散亂污”工業企業,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和規劃布局的,一律責令停產、限期搬遷或關停;(4)序搬遷或依法關閉對土壤造成嚴重污染的現有企業。(5)到2025年,城鎮人口密集區現有不符合安全和衛生防護距離要求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進入規范化工園區或關閉退出。(6)不斷優化長江經濟帶化工行業空間布局,有效控制化工污染。推進化工企業搬遷入園,加強化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污染物排放管控現有源提標升級改造(1)到2025年,水環境敏感地區污水處理基本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2)燃氣鍋爐升級改造,達到特別排放限值。(3)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生化需氧量(BOD)濃度低于100mgL的,要圍繞服務片區管網,系統排查進水濃度偏低的原因,科學確定水質提升目標,制定并實施“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穩步提升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效能。本項目變電站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用于農田施肥,不外排。符合其他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1)上一年度水環境質量未完成目標的,新建排放水污染的建設項目按照總量管控要求進行倍量削減替代。(2)上一年度空氣質量年平均濃度不達標的城市,建設項目新增相關污染物按照總量管控要求進行倍量削減替代。加快城市天然氣利用,增加天然氣對煤炭和石油的替代,提高天然氣民用、交通、發電、工業領域天然氣消費比重。本項目為變電站及輸電線路建設,運營期不涉及廢氣、廢水排放。符合污染物排放績效水平準入要求(1)嚴格落實建設工地管理要求,做好揚塵污染管控工作。(2)2030年,渠江流域用水總量控制在31.61億m3以內,渠江干流COD排放總量限制在4.89萬t/a內、NH3-N排放總量限制在0.54萬t/a內。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加強河湖(庫)水域岸線保護及管理,加強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加強工業污染、農業農村污染、船舶港口污染防治。對流域內飲用水源地進行有效保護及規范化建設。到2025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處理率設施空白區,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爭達到70%以上;城市和縣城水處理能力基本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縣城污水處理達到95%以上;本次評價對項目施工期揚塵提出了治理措施,采取措施后,揚塵污染影響較小。符合環境風險防控聯防聯控要求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嚴格落實《關于建立跨省流域上下游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的指導意見》;定期召開區域大氣環境形式分析會,強化信息共享和聯動合作,實行環境規劃,標準,環評,執法,信息公開“六統一”,協力推進大氣污染源頭防控,加強川東北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合作/其他環境風險防控要求企業環境風險防控要求:現有涉及五類重金屬的企業,不得新增污染物排放,限期退城入園或關停。用地環境風險防控要求:工業企業退出用地,須經評估、修復滿足相應用地功能后,方可改變用途。/資源利用效率水資源利用效率要求到2025年,全國污水收集效能顯著提升,縣城及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基本滿足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水環境敏感地區污水處理基本實現提標升級;全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本項目變電站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用于農田施肥,不外排。符合能源利用效率要求(1)嚴控使用燃煤等高污染燃料,禁止焚燒垃圾。(2)全面淘汰每小時10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在供氣管網覆蓋不到的其他地區,改用電、新能源或潔凈煤。(3)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禁止新建每小時2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對20蒸噸及以上燃煤鍋爐實施脫硫改造,建設高效脫硫設施;對循環流化床鍋爐以外的燃煤發電機組一律安裝脫硫設施,對燃煤鍋爐和工業鍋爐現有除塵設施實施升級改造,確保達到新的排放標準和特別排放限值。本項目生產過程不涉及燃煤、燃氣能源消耗。符合綜上,本項目符合各類管控單元管控要求。2、與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四川省生態保護紅線方案的通知》(川府發﹝2018﹞24號)符合性分析(1)生態紅線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四川省生態保護紅線方案的通知》(川府發﹝2018﹞24號)中(二)生態保護紅線類型分布中13.盆中城市飲用水源—水土保持生態保護紅線重要保護地為區域內分布有32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6個省級自然保護區、3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0個省級風景名勝區、1個世界地質公園、5個國家地質公園、1個省級地質公園、2個國家濕地公園、4個省級濕地公園、14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1個省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1處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的部分或全部區域。保護重點是嚴格按照現有相關法律法規對禁止開發區域的管理要求,對生態保護紅線實施嚴格保護,嚴格控制人為因素對區內自然生態的干擾。另外,根據四川省環境保護廳《關于發布生態保護紅線市縣級行政區匯總表和等級表的函》(川環函﹝2018﹞1201號),達州市通川區主導生態系統功能為水土保持,經核實本項目不涉及生態紅線。(2)與環境質量底線符合性分析“環境質量底線”是國家和地方設置的大氣、水和土壤環境質量目標,也是改善環境質量的基準線。本項目建成運行后產生的主要環境影響為電磁影響、噪聲,現狀無大型電磁輻射設施,電磁環境質量屬正常水平。根據《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項目所在區域屬于2類聲環境功能區,結合環境質量現狀監測,本項目所在區域的聲環境質量現狀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類標準限值。經預測,變電建成后、線路運行中產生的工頻電場強度、工頻磁感應強度和噪聲可滿足相關標準限值要求。因此,項目實施符合環境質量底線要求。(3)與資源利用上線符合性分析資源是環境的載體,“資源利用上線”地區能源、水、土地等資源消耗不得突破的“天花板”。本項目為輸變電建設項目,變電站占用土地資源較少,施工期原料在周邊就近購買,不存在資源過度利用現象,故符合資源利用上限要求。(4)與生態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符合性分析項目變電站及新建線路不涉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特殊生態敏感區,同時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影響小。結合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7年發布的《四川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準入負面清單(第一批)》和2018年發布的《四川省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準入負面清單(第二批)》(試行),項目不在上述清單名錄內,不按環境準入負面清單行業管理。四、與《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指南》符合性項目與《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指南(試行)》(2022版)相關條款要求符合性見下表。表1-4本項目與《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指南》相關條款要求符合性分析表指南相關要求本項目情況結論禁止建設不符合全國和省級港口布局規劃以及港口總體規劃的碼頭項目,禁止建設不符合《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的過長江通道項目。本項目不屬于碼頭、長江通道項目符合禁止在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的岸線和河段范圍內投資建設旅游和生產經營項目。禁止在風景名勝區核心景區的岸線和河段范圍內投資建設與風景名勝資源保護無關的項目。本項目不涉及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的岸線和河段符合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的岸線和河段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項目,以及網箱養殖、畜禽養殖,旅游等可能污染飲用水水體的投資建設項目。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的岸線和河段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投資建設項目。本項目不涉及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符合禁止在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岸線和河段苑圍內新建圍湖造田、圍海造地或圍填海等投資建設項目。禁止在國家濕地公園的岸線和河段范圍內挖沙、采礦,以及任何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投資建設項目。本項目不涉及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不涉及國家濕地公園符合禁止違法利用、占用長江流域河潮岸線。禁止在《長江岸線保護和開發利用總體規劃》劃定的岸線保護區和保留區內投資建設除事關公共安全及公眾利益的防洪護岸、河道治理、供水、生態環境保護、航道整治、國家重要基礎設施以外的項目。禁止在《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劃》劃定的河段及湖泊保護區、保留區內投資建設不利于水資源及自然生態保護的項目。本項目不涉及長江流域河潮岸線,不涉及重要江河湖泊保護區等符合禁止未經許可在長江干支流及湖泊新設、改設或擴大排污口本項目不涉及新設、改設或擴大排污口符合禁止在“一江一口兩湖七河”和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開展生產性捕撈。本項目不涉及捕撈符合禁止在長江干支流、重要湖泊岸線一公里范圍內新建、擴建化工園區和化工項目。禁止在長江干流岸線三公里范圍內和重要支流岸線一公里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尾礦庫、冶煉渣庫和磷石膏庫.以提升安全、生態環境保護水平為目的的改建除外。本項目為輸變電項目,不屬于化工園區、化工等該條款禁止的項目符合禁止在合規園區外新建、擴建鋼鐵、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制漿造紙等高污染項目。本項目為輸變電項目,不屬于該條款內的禁止類項目符合禁止新建、擴建不符合國家石化、現代煤化工等產業布局規劃的項目。本項目不屬于石化、現代煤化工等項目符合禁止新建、擴建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明令禁止的落后產能項目。禁止新建、擴建不符合國家產能置換要求的嚴重過剩產能行業的項目。禁止新建、擴建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項目本項目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本》中的鼓勵類,不屬于嚴重過剩產能行業的項目,不屬于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符合二、建設內容地理位置一、項目地理位置通川區柳家壩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位于達州市通川區,主要包含:新建柳家壩110千伏變電站、110kV羅韓線π接進柳家壩110kV變電站、110kV江七線π接進柳家壩110kV變電站。1、柳家壩110kV變電站新建變電站位于達州市通川區羅江鎮太河村二組,坐標為:E107度32分48.775秒,N31度17分54.460秒。2、110kV羅韓線110kV羅韓線π接線路位于通川區羅江鎮,沿線跨越恩廣高速,主要節點坐標如下:羅韓線π接起點:(E107度33分3.762秒,N31度17分59.881秒)羅韓線π接終點:(E107度32分50.125秒,N31度17分55.107秒)跨越恩廣高速處:(E107度32分54.766秒,N31度17分58.398秒)3、110kV江七線110kV江七線π接線路位于通川區羅江鎮,跨越恩廣高速,主要節點坐標如下:江七線π接江口側起點:(E107度33分34.916秒,N31度18分18.871秒)江七線π接七里溝側起點:(E107度33分14.436秒,N31度17分47.033秒)江七線π接終點:(E107度32分50.125秒,N31度17分55.107秒)跨越恩廣高速處:(E107度32分54.785秒,N31度17分57.948秒)項目組成及規模一、建設內容及組成1.建設性質及建設地點(1)項目名稱:通川區柳家壩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2)建設單位:達州電力集團有限公司(3)建設地點: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境內(4)建設性質:新建本項目具體地理位置圖及外環境關系示意圖見附圖1、附圖2。2.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及規模(1)新建柳家壩110kV變電站柳家壩110kV變電站位于羅江鎮太河村二組,總用地面積3171m2。本次新建變電站采用戶外布置,設置主變2臺,采用戶外三相雙繞組油浸自冷有載調壓變壓器,容量本期為2×50MVA,終期2×50MVA。配電裝置采用戶外GIS形式,110kV出線本期4回,終期4回。10kV出線本期24回,終期24回。10kV無功補償本期2×(4008+6012)kvar,終期2×(4008+6012)kvar。(2)110kV羅韓線(雙回單邊掛線)π接入柳家壩變電站線路擬在110kV羅韓線5#雙回分支塔西側約23m處新建一基雙回終端塔G2,原線路在羅韓線5#雙回分支塔處將跳線斷開,并將小號側導線調整至西側橫擔掛線,再分別接入新建雙回終端塔G2,然后采用雙回架空方式向西架設,分別跨越恩廣高速和鉆越國網110kV盤魏線后至新建雙回電纜終端塔G1,然后采用電纜方式敷設至擬建柳家壩110kV變電站,新建雙回架空線路長約0.22km,導線型號為JL/GIA-240/30,新建電纜線路長約0.15km。該段新建桿塔2基,含1基電纜終端。同時,因調羅韓線5#雙回分支塔小號側的導線掛線,原導線長度不足,需更換4#-5#檔內導線約0.26km。(3)110kV江七線π接入柳家壩變電站線路本工程開π點在不同位置,其中江口側擬在江七線49#轉角塔大號側約210m處新建一基單回改接塔N5,原線路由新建改接塔右轉經梨兒樹埡和尖坡咀后至新建雙回分支塔N3;七里溝側擬在原35kV羅韓線4#小號側新建一基雙回分支塔N6,由原江七線53#雙回分支塔接入(拆除35kV羅韓線4#塔,左側掛35kV羅韓線),然后右轉至新建雙回分支塔N3,再采用雙回架空方式向西架設,分別跨越35kV羅韓線和110kV羅韓線,至袁家灣附近,線路左轉向西南方向走線,再跨越恩廣高速公路和鉆越國網110kV盤魏線后至新建雙回電纜終端塔N1,然后采用電纜方式敷設至擬建柳家壩110kV變電站。該段新建雙回架空線路長約0.5km,新建單回線路長約1.7km,新建35kV架空線路長約0.5km,導線型號為JL/GIA-240/30。新建電纜線路長約0.19km。新建桿塔6基,含1基電纜終端。重新展放導地線長約0.61km,拆除線路長約0.65km,拆除鐵塔3基,雙桿1基。附圖2-1項目線路示意圖新建架空線路項目架空線路具體情況見下表。表2-1項目架空段情況表分類起止點形式及回數長度塔基數線路情況備注110kV羅韓線π接原羅韓線5#-G1架空、雙回段、單分裂、垂直排列0.22km2基G1、G2110kV羅韓線開π線路/110kV江七線π接N1-N3架空、雙回段、單分裂、垂直排列0.5km2基N1-N3110kV江七線開π線路/N3-N5架空、單回段、單分裂、三角排列0.9km3基N3-N5110kV江七線開π線路江口側/原江七線53#-N3架空段、單回、單分裂、三角排列0.8km1基N6110kV江七線開π線路七里溝側與35kV羅韓線同塔新建電纜線路項目110kV羅韓線π接入柳家壩變電站,新建電纜線路長約0.15km。其中0.03km采用排管方式敷設,為雙回;0.09km采用拉管方式敷設為雙回,與110kV江七線π接線路并行;0.03km采用電纜溝敷設,位于站內,與110kV江七線π接線路共溝。項目110kV江七線π接入柳家壩變電站,新建電纜線路長約0.19km。其中0.07km采用排管方式敷設,為雙回;0.09km采用拉管方式敷設,為雙回,與110kV羅韓線π接線路并行;0.03km采用電纜溝敷設,位于站內,與110kV羅韓線π接線路共溝。項目排管敷設、電纜溝埋深大于0.7m,穿越規劃道路采用拉管進行敷設埋深2m。電纜型號為ZC-YJLW03-64/110-1×500mm2。(4)光纜通信工程:110kV羅韓線1#-4#段新建一根24芯的ADSS光纜,光纜沿線路桿塔進行架設,并在π接點與新建光纜接續,新建ADSS光纜線路長度約1.6km。3.評價內容(1)變電站柳家壩110kV變電站本期及終期規模一致,按主變容量2×50MVA,110kV出線4回進行評價。(2)架空工程110kV單回路(N3-N5):110kV江七線π接線路江口側于江七線49#轉角塔大號側約210m處新建一基單回改接塔N5,原線路由新建改接塔右轉經梨兒樹埡和尖坡咀后至新建雙回分支塔N3,長度為0.9km,導線型號為JL/GIA-240/30,電流333A,為單回路、三角排列、單分裂。110kV單回路(原江七線53#-N3):110kV江七線π接線路七里溝側于原35kV羅韓線4#小號側新建一基雙回分支塔N6,由原江七線53#雙回分支塔接入,然后右轉至新建雙回分支塔N3,長度為0.8km,導線型號為JL/GIA-240/30,電流333A,為單回路(雙回塔單邊掛線)、單分裂。該段與35kV羅韓線(左側)同塔架。因35kV線路環境影響較小,故該段線路本次評價按單回路、三角排列(雙回單邊掛線)、單分裂評價。雙回路(N1-N3、原羅韓線5#-G1):110kV江七線π接線路雙回路起于新建N3雙回分支塔,再采用雙回架空方式向西架設,至新建雙回電纜終端塔N1,長度為0.5km,導線型號為JL/GIA-240/30,電流333A,為雙回路、垂直排列、單分裂。110kV羅韓線π接線路于原羅韓線5#雙回分支塔西側約23m處新建一基雙回終端塔G2,原線路在羅韓線5#雙回分支塔處將跳線斷開,并將小號側導線調整至西側橫擔掛線,再分別接入新建雙回終端塔G2,然后采用雙回架空方式向西架設至新建雙回電纜終端塔G1,長度為0.22km,導線型號為JL/GIA-240/30,電流333A,為雙回路、垂直排列、單分裂。因兩條雙回路電壓等級、電流、最不利塔型、導線型號、預測高度等均一致,故本次統一按雙回路、垂直排列、單分裂預測。因本項目為新建項目,故本次架空線路預測按其通過非居民區導線對地高度6m,通過居民區導線對地高度7m預測。(3)電纜線路項目110kV羅韓線π接電纜線路及110kV江七線π接電纜線路拉管段并行,長度為0.09km,在站內電纜溝共溝0.03km。故本次評價按110kV雙回電纜、四回電纜進行評價。電纜埋深0.7m~2m,電纜型號為ZC-YJLW03-64/110-1×500mm2。(4)光纜通信工程110kV羅韓線1#-5#段新建一根24芯的ADSS光纜,光纜沿線路桿塔進行架設,并在π接點與新建光纜接續,新建ADSS光纜線路長度約1.6km。鑒于光纖通信工程對環境的影響較小,本次環境影響評價對其不再進行專門評價。綜上所述,本項目電磁環境影響評價內容及規模如下:①變電站柳家壩110kV變電站按主變容量2×50MVA,110kV出線4回進行評價。②架空線路單回路(N3-N5):110kV江七線π接線路江口側,長度為0.9km,為單回路、三角排列、單分裂。單回路(原江七線53#-N3):110kV江七線π接線路七里溝側,長度為0.8km,為單回路(雙回單邊掛線)、三角排列、單分裂。雙回路(N1-N3、原羅韓線5#-G1):110kV江七線π接線路雙回路段、110kV羅韓線π接線路雙回段,長度為0.72km,為垂直排列、單分裂。③電纜線路本次電纜線路按110kV雙回、四回預測。4.項目組成及可能產生的環境問題本項目主體工程、輔助工程、公用工程見表2-2。表2-2項目組成表名稱建設內容及規模可能產生的環境問題施工期營運期110kV羅韓線π接線路主體工程1、架空線路雙回段(原羅韓線5#-G1):起于原110kV羅韓線5#雙回分支塔,采用雙回架空方式向西架設,止于新建雙回電纜終端塔G1。新建雙回架空線路長約0.22km,為雙回路、垂直排列、單分裂、垂直同相序,導線型號為JL/GIA-240/30,電流333A。該段新建桿塔2基,含1基電纜終端。2、電纜線路新建電纜線路長約0.15km,為雙回路及四回路,電纜型號為ZC-YJLW03-64/110-1×500mm2。施工期影響主要為塔基開挖、架線等過程中產生的揚塵、施工噪聲、回填余方、水土流失,以及施工人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運行噪聲工頻電場工頻磁場輔助工程110kV羅韓線1#-5#段新建一根24芯的ADSS光纜,長度約1.6km。臨時工程人抬便道:設置人抬便道約100m,寬度為2.5m,占地面積約250m2。塔基施工占地:塔基施工臨時占地約160m2;牽張場:共設2個牽張場,臨時占地約800m2。跨越場:設跨越場2個,占地400m2。公用工程-環保工程施工期固廢架空線路土石方堆放在鐵塔下方夯實;電纜敷設產生土石方堆于變電站圍墻外。施工期廢氣設置施工圍擋,臨時堆土進行防塵遮蓋施工期廢水少量施工經沉淀后回用;生活污水依托沿線既有設施處理施工期噪聲采用低噪聲設備,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合理布局。施工期生態恢復措施施工結束后進行跡地恢復,播撒草籽進行植被恢復或復耕;辦公生活設施-倉儲及其他-110kV江七線線π接線路主體工程1、架空線路單回路(N3-N5):110kV江七線π接線路七里溝側于江七線49#轉角塔大號側約210m處新建一基單回改接塔N5,原線路由新建改接塔右轉經梨兒樹埡和尖坡咀后至新建雙回分支塔N3,長度為0.9km,為單回路、三角排列、單分裂。單回路(原江七線53#-N3):110kV江七線π接線路江口側于原35kV羅韓線4#小號側新建一基雙回分支塔N6,由原江七線53#雙回分支塔接入,然后右轉至新建雙回分支塔N3,長度為0.8km,為單回路(雙回單邊掛線)、三角排列、單分裂。雙回路(N1-N3):110kV江七線π接線路雙回路起于新建N3雙回分支塔,再采用雙回架空方式向西架設,至新建雙回電纜終端塔N1,長度為0.5km,為雙回路、垂直排列、單分裂、垂直同相序。架空新路新建鐵塔6基,含1基電纜終端。導線型號為JL/GIA-240/30,電流333A。2、電纜線路新建電纜線路長約0.19km,為雙回路及四回段。電纜型號為ZC-YJLW03-64/110-1×500mm2。拆除工程拆除線路長度0.65km,拆除塔基3基,雙桿1基輔助工程--臨時工程人抬便道:設置人抬便道約500m,寬度為2.5m,占地面積約1250m2。塔基施工占地:塔基施工臨時占地約480m2;牽張場:共設4個牽張場,臨時占地約1600m2。跨越場:設跨越場2個,占地400m2。-公用工程--環保工程施工期固廢架空線路土石方堆放在鐵塔下方夯實;電纜敷設產生土石方堆于變電站圍墻外。-施工期廢氣設置施工圍擋,臨時堆土進行防塵遮蓋施工期廢水少量施工經沉淀后回用;生活污水依托沿線既有設施處理施工期噪聲采用低噪聲設備,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合理布局。施工期生態恢復措施施工結束后進行跡地恢復,播撒草籽進行植被恢復或復耕;辦公生活設施--倉儲或其他--新建柳家壩110kV變電站主體工程新建變電站采用戶外布置,占地約3171m2,采用戶外三相雙繞組油浸自冷有載調壓變壓器,配電裝置為室外GIS布置。施工揚塵施工噪聲生活污水固體廢物工頻電場工頻磁場建設內容本期規模終期規模評價規模主變容量2×50MVA2×50MVA2×50MVA110kV出線4回4回4回10kV出線24回24回24回10kV無功補償2×(4008+6012)kvar2×(4008+6012)kvar2×(4008+6012)kvar輔助工程給、排水系統-共用工程站內道路寬4m,長130m;站外道路長10m,寬4m四周設置圍墻,高2.5m辦公及生活設施設置綜合配電裝置室1處,位于站區北側,建筑面積為256.5m2生活污水、垃圾設置警衛室1處,面積18m2環保工程事故油池1座,位于站區北側,容積32m3危廢、風險主變油坑2座,規模8m×9.5m化糞池1座,位于站區北側,容積2m3污水5.主要設備選型表2-3變電站主要設備選型名稱設備規格柳家壩110kV變電站主變壓器1#、2#主變型號:三相雙繞組油浸自冷有載調壓變壓器。額定容量:50MVA容量比:50/50MVA電壓比:110±8×1.25%/10.5kV接線組別:YNd11阻抗電壓:Uk%=17冷卻方式:ONAN散熱器布置方式:與變壓器本體一體布置110kV設備選用戶外六氟化硫GIS設備,按照短路電流水平,110kV設備額定開斷電流40kA,動穩定電流100kA,架空出線,主變進線采用架空線與GIS裝置連接方式。10kV配電裝置10kV配電裝置選用金屬鎧裝移開式高壓開關柜,主變進線柜、分段隔離柜額定電流為4000A(大電流柜),其余開關柜額定電流為1250A(小電流柜),采用真空斷路器,配一體化彈簧操作機構。額定電壓:12kV;額定電流:4000A(大電流柜),1250A(小電流柜);額定開斷電流:40kA(大電流柜),31.5kA(小電流柜)﹔動穩定電流:100kA(大電流柜),80kA(小電流柜)﹔10kV并聯電容器選用戶外框架式電容器成套裝置,單組容量4Mvar或6Mvar,采用單星形接線;串聯電抗器采用干式空心電抗器,考慮選用電抗率為5%的串聯電抗器用以抑制5次及以上的諧波。型號:TBB10-4008(6012)/334-AK(C)w;額定電壓:10kV;額定容量:4008(6012)kVar;串聯電抗器(單相空心),前置:CKDK-66.7(100)/10-5%。10kV消弧線圈自動跟蹤消弧補償裝置消弧線圈選型時,按每回10kV出線由3km架空及2km電纜進行計算。消弧裝置需補償的最大電容電流I=69.1A,即Q=565.5kvar.根據目前國網標準化物料,選擇容量為630kvar消弧裝置滿足要求。表2-4輸電線路主要設備選型名稱設備型號柳家壩110kV輸電線路導線導線型號為JL/G1A-240/30地線OPGW-24B1-90絕緣子U70BP玻璃絕緣子防振節能型防振錘基礎挖孔樁基礎等鐵塔型式自立式角鋼鐵塔單回塔型呼高基數1B10-JC2261110JC4361雙回1D2-SDJC115/26/3041D2-SDJC227/3026、主要經濟指標表表2-5變電站主要經濟指標序號項目技術方案和經濟指標1主變壓器規模,終期/本期,型式終期:2×50MVA本期:2×50MVA戶外三相雙繞組油浸自冷有載調壓變壓器2110kV電壓出線規模,終期/本期110kV出線,終期:4回,本期:4回310kV電壓出線規模,終期/本期10kV出線,終期:24回,本期:24回410kV側電容器規模,終期/本期終期2×(4008+6012)kvar本期2×(4008+6012)kvar5110kV電氣主接線,終期/本期終期:單母線分段接線本期:單母線分段接線610kV電氣主接線,終期/本期終期:單母線分段接線本期:單母線分段接線7110kV配電裝置型式,斷路器型式、數量戶外GIS,六氟化硫斷路器、4臺810kV配電裝置型式,斷路器型式、數量戶內開關柜雙列三通道布置,24面9地區污穢等級/設備選擇的污穢等級d級10運行管理模式無人值守,定期巡視,具備遠方控制功能11智能變電站(是/否)是12變電站系統通信方式光纖通信13變電站總用地面積m23171表2-6輸電線路主要經濟指標線路名稱通川區柳家壩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線路部分電壓等級110kV線路長度①110kV羅韓線π接進柳家壩110kV變電站新建雙回架空線路0.22km。②110kV江七線π接進柳家壩110kV變電站新建雙回架空線路0.5km,新建單回架空線路1.7km,新建單回35kV線路0.5km。沿線地形丘陵=100%沿線地質普通土:松砂石:巖石:=20%:30%:50%沿線海拔高度350m~500m屬地達州市通川區電纜部分電纜型號ZC-YJLW03-Z64/110-1×500電纜路徑長度110kV羅韓線π接進柳家壩110kV變電站新建電纜線路0.15km110kV江七線π接進柳家壩110kV變電站新建電纜線路0.19km主要氣象條件最高溫40℃敷設方式非開挖拉管、排管、電纜溝電纜附件及數量電纜戶外終端:24只,避雷器:12只電纜分段情況電纜分12段土壤熱阻土壤最大熱阻系數取為1.4km/W架空部分技術特性導線型號JL/G1A-240/30地線型號OPGW-24B1-90絕緣子型號U70BP玻璃絕緣子防振措施節能型防振錘主要氣象條件最大風速:23.5m/s;最大覆冰:5mm污穢等級d級地震烈度6度年平均雷電日40接地型式普通圓鋼接地實際桿塔總數8基平均檔距217m桿塔型式自立式角鋼鐵塔基礎型式挖孔樁基礎7.主要原輔材料及能耗表2-7本項目原輔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覽表名稱消耗量來源主(輔)料導線JL/G1A-240/306.14t市場購買電纜ZC-YJLW03-Z64/1101×500mm22.45t市場購買光纜ADSS光纜1.2t市場購買桿塔總數8基市場購買桿塔鋼材151.3t市場購買基礎鋼材36.85t市場購買接地鋼材1.64t市場購買金具3.58t市場購買盤形絕緣子2020片市場購買基礎混凝土420m3市場購買水量施工期用水(t/d)1.0市政用水營運期用水(t/d)--總平面及現場布置一、變電站平面布置根據項目設計資料,柳家壩110kV變電站整體成正方形,2臺主變設置在站址中央。主變西側為綜合配電裝置室、10kV配電裝置區;主變南側為電容組;主變東側為110kV配電裝置區;主變北側設置事故油池1座,并設有門衛室。站內主運輸通道寬4.0m,貫穿于站區中部,轉彎半徑為9m,入口位于站區北側,進站道路從站址北側引接至站外公路,引接長度為10米。站內道路采用公路型混凝土道路,站內道路十分通暢,滿足消防車通道要求。平面布置詳見變電站平面布置圖附圖3。項目事故油池位于站內北側,容積為32m3,采取重點防滲措施,可滿足項目主變事故情況下使用。項目選用主變均為低噪聲設備,經預測,四周廠界噪聲均可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標準限值要求。項目為無人值守站,僅由人員定期巡視,站內設有化糞池1座,容積2m3,位于站內北側,項目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用于農田施肥,不外排。二、線路概況本項目線路工程主要包含110kV江七線π接進入柳家壩變電站、110kV羅韓線π接進入柳家壩變電站。(1)110kV羅韓線(雙回單邊掛線)π接入柳家壩變電站線路擬在110kV羅韓線5#雙回分支塔西側約23m處新建一基雙回終端塔G2,原線路在羅韓線5#雙回分支塔處將跳線斷開,并將小號側導線調整至西側橫擔掛線,再分別接入新建雙回終端塔G2,然后采用雙回架空方式向西架設,分別跨越恩廣高速和鉆越國網110kV盤魏線后至新建雙回電纜終端塔G1,然后采用電纜方式敷設至擬建柳家壩110kV變電站。(2)110kV江七線π接入柳家壩變電站線路本工程開π點在不同位置,其中江口側擬在江七線49#轉角塔大號側約210m處新建一基單回改接塔N5,原線路由新建改接塔右轉經梨兒樹埡和尖坡咀后至新建雙回分支塔N3;七里溝側擬在原35kV羅韓線4#小號側新建一基雙回分支塔N6,由原江七線53#雙回分支塔接入(拆除35kV羅韓線4#塔,左側掛35kV羅韓線),然后右轉至新建雙回分支塔N3,再采用雙回架空方式向西架設,分別跨越35kV羅韓線和110kV羅韓線,至袁家灣附近,線路左轉向西南方向走線,再跨越恩廣高速公路和鉆越國網110kV盤魏線后至新建雙回電纜終端塔N1,然后采用電纜方式敷設至擬建柳家壩110kV變電站。線路詳細情況見附圖2-1。1、擬建線路交叉跨越及并行情況(1)交叉跨越導線對地高度及交叉跨越物近距要求按《110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設計規范》(GB50545-2010)要求考慮,見下表。表2-8110kV輸電線路導線對地面及交叉跨越物之間的最小距離一覽表序號被跨越物名稱間距(m)備注1居民區7.0輸電線路評價范圍內存在居民敏感目標的區域(含工業園區)2非居民區6.0輸電線路評價范圍內不存在居民敏感目標的區域(包括工程拆遷后無居民的區域)3公路路面7.0至路面4220kV電力線4.0/5110kV電力線3.0/6弱電線路4.0交叉角應滿足要求:I級≥45°,II級≥30°,III級不限制7通信線3.0/8不通航河流至百年一遇洪水位3.0/9至最大自然生長高度樹木頂部4.0/10至果樹、經濟作物或城市灌木以及街道行道樹頂部3.0/此外,線路還應滿足在最大計算風偏情況下,邊導線與建筑物之間的最小凈空距離滿足4.0m,在無風情況下,邊導線與建筑物之間的水平距離滿足2.0m的要求。本項目架空線路段與110kV及以上線路等其他設施交叉跨越情況見下表。表2-9架空段主要交叉跨越一覽表線路名稱被跨越物跨越數(次)規定最小垂直凈距備注柳家壩110kV輸電線路跨越110kV羅韓線13.0m本項目110kV江七線π接線路雙回段跨越110kV羅韓線(雙回單邊掛線、垂直排列、單分裂),位置為N2-N3塔間。本項目導線最大弧垂下對110kV羅韓線地線6.2m,能滿足規程規定的凈距(3.0m)要求。鉆越110kV盤魏線13.0m本項目110kV江七線π接線路雙回段鉆越110kV盤魏線(單回三角,單分裂),位置為N1-N2塔間。110kV盤魏線最低導線與本項目地線距離為6.3m,能滿足規程規定的凈距(3.0m)要求。鉆越110kV盤魏線13.0m本項目110kV羅韓線π接線路雙回段鉆越110kV盤魏線(單回三角,單分裂),位置為G1-G2塔間。110kV盤魏線最低導線與本項目地線距離為5.7m,能滿足規程規定的凈距(3.0m)要求。35kV及以下1-/房屋07.0m不涉及跨越房屋恩廣高速27.0m本項目110kV江七線π接線路雙回段采取一檔跨越,跨越處導線與高速垂直距離18.9m,滿足GB50545-2010中7.0m凈空要求,以及《架空輸電線路“三跨”重大反事故措施(試行)》中相關要求本項目110kV羅韓線π接線路雙回段采取一檔跨越,跨越處導線與高速垂直距離15m,滿足GB50545-2010中7.0m凈空要求,以及《架空輸電線路“三跨”重大反事故措施(試行)》中相關要求河流96.0m項目沿線不涉及河流跨越。項目變電站距羅江鎮州河山柳社區一級保護區陸域最近距離約420m;輸電線路與二級保護區陸域最近距離為180m。項目不涉及飲用水源保護區項目交叉跨越段距離見項目重要交叉跨越平斷面圖(附圖2-3)。(2)并行走線本項目110kV江七線π接線路七里溝側與既有110kV羅韓線并行。110kV羅韓線為雙回線路單邊掛線(右側)、單分裂。并行段邊導線最近距離為19m,并行長度為0.3km。并行段共同評價范圍內無敏感點。2、房屋拆遷及樹木砍伐項目110kV羅韓線π接線路新建架空線路長度0.22km,新建電纜線路長度0.15km;該段新建桿塔2基,含1基電纜終端。110kV江七線π接線路新建雙回架空線路長約0.5km,新建單回線路長約1.7km,新建35kV架空線路長約0.5km;該段新建電纜線路長約0.19km。新建桿塔6基,含1基電纜終端。項目選線避開了集中居民區,不涉及房屋跨越,不涉及環保拆遷。途徑區域屬于丘陵地形,林木分布較廣,在丘頂、丘坡上及溝谷的樹木較多而且密集,主要植被松雜林、竹林、作物。同時也是主要的農業耕作區,其耕地面積亦相對較多。根據林木砍伐線路設計規程要求,線路通過林地時,宜采用加高桿塔跨越不砍通道的方案。當跨越時,導線與樹木(考慮自然生長高度)之間的最小垂直距離不小于4m;當砍伐通道時,通道凈寬度不應小于線路寬度加通道附近主要樹種自然生長高度的2倍,通道附近超過主要樹種自然生長高度的非主要樹木應砍伐。本線路植被主要為松雜樹、竹林、作物,其自然生長高度取值為20m。根據建設單位提供資料,全線砍伐雜木300棵,松樹400棵。3、線路路徑方案及外環境關系110kV羅韓線π接線路擬在110kV羅韓線5#雙回分支塔西側約23m處新建一基雙回終端塔G2,原線路在羅韓線5#雙回分支塔處將跳線斷開,并將小號側導線調整至西側橫擔掛線,再分別接入新建雙回終端塔G2,然后采用雙回架空方式向西架設,分別跨越恩廣高速和鉆越國網110kV盤魏線后至新建雙回電纜終端塔G1,然后采用電纜方式敷設至擬建柳家壩110kV變電站,新建雙回架空線路長約0.22km,新建電纜線路長約0.15km。110kV江七線π接線路開π點在不同位置,其中江口側擬在江七線49#轉角塔大號側約210m處新建一基單回改接塔N5,原線路由新建改接塔右轉經梨兒樹埡和尖坡咀后至新建雙回分支塔N3;七里溝側擬在原35kV羅韓線4#小號側新建一基雙回分支塔N6,由原江七線53#雙回分支塔接入(拆除35kV羅韓線4#塔,另外一側掛35kV羅韓線),然后右轉至新建雙回分支塔N3,再采用雙回架空方式向西架設,分別跨越35kV羅韓線和110kV羅韓線,至袁家灣附近,線路左轉向西南方向走線,再跨越恩廣高速公路和鉆越國網110kV盤魏線后至新建雙回電纜終端塔N1,然后采用電纜方式敷設至擬建柳家壩110kV變電站。該段新建雙回架空線路長約0.5km,新建單回線路長約1.7km,新建35kV架空線路長約0.5km,新建電纜線路長約0.19km。根據項目資料及現場調查,線路經過的區域地形主要為丘陵,沿線跨越110kV羅韓線1次,鉆越國網110kV盤魏線2次,與110kV羅韓線并行0.3km,跨越恩廣高速2次,線路與既有線路交叉、高速公路等交叉跨越時,導線與被跨越物之間的垂直凈距按照《110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設計規范》(GB50545-2010)進行設計,滿足其要求。項目沿線分布有零散農戶,與邊導線最近距離為13m。4、占地情況(1)變電站柳家壩110kV變電站位于羅江鎮太河村二組,總用地面積3171m2。根據現場調查,該占地目前為空地。同時,達州市通川區自然資源局出具了本項目變電站選址范圍蓋章文件。(2)線路線路沿線主要以丘陵為主,沿線海拔高程在350~500m,相對高差150m。項目全線新建鐵塔共8基,含電纜終端塔2基,永久占地480m2,占地類型主要為耕地及林地。臨時占地為包括:共設6個牽張場,主要占用耕地、林地及荒草地,臨時占地約2400m2;塔基施工臨時占地約640m2,占地類型主要為耕地和林地;設置人抬便道約600m,寬度為2.5m,占地面積約1500m2,主要占用林地和荒草地。線路交叉跨越處共設置4個跨越場,臨時占地面積約800m2,主要用于線路跨越恩廣高速處施工,主要占用荒草地、耕地。項目不占用基本農田、不占用公益林。線路施工期占地情況匯總見下表。表2-10占地情況統計表單位m2項目分類面積(m2)合計耕地林地荒草地/永久占地塔基1203600480變電站0031713171臨時占地塔基施工1604800640人抬便道011004001500牽張場60012006002400跨越場2000600800合計-1080314047718991三、線路施工布置情況1、施工組織方式(1)施工材料部為便于調度和保管施工材料,特別是妥善保管好導線、地線等主材,以防丟失和損壞。根據施工單位提供,施工時項目部和材料部設置距項目較近的羅江鎮。(2)砂、石、水來源所在地砂石資源豐富,線路施工所需砂石均外購,采購和運輸均很方便,施工用水均就近解決。(3)施工場地①塔基施工臨時占地用于施工機械及塔基基礎施工和鐵塔組立,兼做材料堆放場地。因施工工藝需要,每個塔位處需設置塔基施工臨時占地,鐵塔施工臨時場地(具有物料堆放功能)布置在塔基附近,場地選擇需緊鄰塔基處,盡量選擇塔基四周平坦、植被稀疏一側,盡量利用草地或植被稀疏的灌木林地,以減少土地平整導致的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壞。②牽張場臨時占地主要用作導線、地線張緊和架線,也兼作材料使用前的臨時堆放、轉運以及工程臨時指揮蓬房。牽張場設置主要原則是:位于塔基附近,便于放緊線施工;臨近既有道路,便于材料運輸;場址場地寬敞平坦,便于操作,利于減少場地平整的地面擾動和水土流失;選址應盡量避讓植被密集區,以占用植被較低矮、稀疏的灌叢、草叢為主,以減少對當地植被和農作物的破壞。根據施工單位提供及現場調查,項目線路施工時共設6個牽張場,占地面積約2400m2,占地類型主要為耕地、荒草地、林地。③人抬便道本項目線路沿線有鄉村道路,不需新建施工運輸道路,原輔材料通過既有道路車輛運送至塔基附近,對車輛無法直接到達的塔位,人抬便道占地呈線狀,分布于塔基附近。人抬便道利用既有鄉間小道進行修整,無鄉間小道可利用時,新建便道占地盡量避讓植被密集區域,以減少植被破壞,本項目需建設人抬便道約600m,寬度為2.5m,占地面積約1500m2,主要為荒草地及林地。④跨越場:線路沿線跨越恩廣高速,共設置4個跨越場,臨時占地面積約800m2。四、變電站平面布置本次新建柳家壩110kV變電站施工范圍為站內圍墻,項目施工過程主要包含設基礎施工以及設備安裝。施工過程采用人工與機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施工機械主要有挖掘機、裝載機等,項目于站區南側設置施工場地1處,施工場地內設置機械、原料停(堆)放區。項目臨時占地均位于站內,不涉及新增臨時占地。施工方案一、變電站間新建圖2-2變電站施工期產污工序土建施工進場后,首先進行場地和控制網點的交接,然后進行復核控制網點的標高和坐標;并移交相關的測量資料。施工放線依據給定的原始基準點、基準線和基準標高,對工程進行精確定位。對工程施工的基準線、標高控制點定位均使用全站儀測定,并在復核無誤后采取防撞、防壓等保護措施。站內110kV配電裝置、綜合配電裝置室、10kV配電裝置、主變壓器的軸線控制點均采取全站儀定位,在復核無誤后仍采取防撞、防壓等措施進行保護。站內其它放線定位采用經緯儀、水平儀、鋼卷尺等測定。工程所用的所有測量、計量儀器及器具都必須在檢定的有效期內。施工工序總體安排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主體,后裝飾;先建筑,后安裝”的施工順序,充分利用平面空間,組織流水作業,在基礎施工的同時,排水系統的施工同步進行,建筑工作是為電氣設備安裝服務的,因此建筑工作要與電氣預埋工作充分協作,另一方面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電氣預埋及接地網施工應同步進行。二、輸電線路建設1、交通運輸本項目線路沿線有鄉村道路,能夠滿足車輛運輸要求。原輔材料通過既有道路經車輛運送至塔基附近,再經當地人行小路或修整施工人抬便道經人力運送至塔基處。2、施工方案圖2-3架空線路施工期產污工序架空線路工藝簡述:1)線路工程施工步驟線路施工采用先建鐵塔后架線的方式進行,工程施工為三個階段:施工準備、基礎施工、鐵塔組立及架線。2)施工準備施工準備階段主要是施工備料及臨時道路的施工,本工程線路交通比較方便,材料運輸盡量利用已有公路,施工時僅需對一些道路進行整修以適應施工需要。3)塔基施工線路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盡量減小開挖的范圍,避免不必要的開挖和過多的破壞原狀土,以利于水土保持要求和塔基邊坡的穩定。巖石和地質比較穩定的塔位,在設計允許的前提下,基礎底板盡量采用以土代模的施工方法,減少土石方的開挖量。基坑開挖盡量保持坑壁成型完好,并做好棄土的處理,避免坑內積水以及影響周圍環境和破壞植被,基礎坑開挖好后應盡快澆筑混凝土。為減少砂石含泥量,保證混凝土強度,采取砂石與地面隔離的堆放(砂石堆放在纖維布上面)。基礎拆模后,經監理驗收合格進行回填,回填土按要求進行分層夯實,并清除摻雜的草、樹根等雜物。另外,在鐵塔基礎基面土方開挖時,根據鐵塔不等高腿的配置情況,結合現場實際地形慎重進行挖方作業;挖方時,上坡邊坡一次按規定放足,避免立塔完成后進行二次放坡;基礎高差超過3m時,注意內邊坡保護,盡量少挖土方,當內邊坡放坡不足時,砌擋土墻;在坡腳修筑排水溝,在坡頂修筑截水溝,有效地疏導坡上的水流,防止雨水對已開挖坡面和基面的沖刷;施工中保護邊坡穩定和盡量不破壞自然植被,對開挖產生的土石方進行妥善處理。基礎施工時,盡量縮短基坑暴露時間,做到隨挖隨澆制基礎,同時做好基面及基坑的排水工作;基坑開挖大時,盡量減少對基底土層的擾動。4)鐵塔組立及架線施工鐵塔在組立及架線施工時,無須砍伐線路沿線的林木。①鐵塔組立:可采用內拉線懸浮抱桿分段分片吊裝;外拉線懸浮抱桿分解組裝方法。鐵塔組立:可采用分段分片吊裝的方法,將吊端在地面分片組裝,吊至塔上合攏,地線支架與最上段塔身同時吊裝。吊裝或大件吊裝時,吊點位置要有可靠的保護措施,防治塔材出線硬彎變形。抱桿提升:用鋼絲繩將其一端固定在已組塔頂端,另一端通過抱桿底部的朝地滑車、已組塔頂端對角側的轉向滑車及塔底的轉向滑車,到機動絞磨后提升,提升時要緩慢同步送出上拉線,抱桿升到位后調整好上下拉線及抱桿傾角,即可繼續吊裝。5)架線及附件安裝:架線及附件安裝時,根據地形地貌情況及林地分布情況,分別采用張力防線和無人機架線兩種工藝。②牽張力放線施工方法線路在經過地形相對平緩及林木稀疏處采用牽張力放線施工方法。施工單位根據自身條件選擇一牽四或一牽二兩種放線方法。當導線采用一牽四方式張力放線時,每極四根子導線應基本同時緊線,同時觀測弧垂,并及時安裝附件;當導線按一牽二方式張力放線時,先將四根子導線展放完畢,再將四根子導線同時緊線或分兩次緊線;導、地線在放線過程中應防治導、地線落地拖拉及相互摩擦。緊線按地線→導線順序進行,緊線布置與常規放線相同,導、地線采用直線塔緊線,耐張塔高空斷線、高空壓接、平衡對外拉線方式。③交叉跨越施工方法在跨越公路施工時應搭設臨時跨越架,以免阻礙交通或損壞導線。④無人機架線工藝線路在經過地形相對復雜、跨度遠、高度大及密林處、跨河流等情況下采用無人機架線。不僅能使沿線農作物、樹木免受砍伐之苦,使施工人員不再徒步跨越障礙,同時大大縮短了工期、節約了成本,還能減少導線表面損傷。施工期拆除線路長度0.65km,拆除塔基4基。主要金屬、電線等,分類后外售或回收利用。電纜線路施工工藝簡述:圖2-4本項目電纜線路施工期產污工序本項目電纜主要采用電纜溝、拉管、排管方式敷設。1)非開挖拉管因柳家壩110kV變電站外規劃道路尚未實施,規劃部門要求電纜敷設深度須在道路設計路面標高2m以下,又因現場地形起伏較大,為避免大面積土方開挖和對后期道路施工造成不利影響,綜合考慮此段電纜通道采用非開挖拉管。本工程非開挖拉管采用7孔斷面的Φ200/10高強PE管,PE管連接采用熱熔接。地面始鉆式,入出土角一般為6°~20°;坑內始鉆式,入出土角一般為0°。入土段和出土段鉆孔應是直線的,不應有垂直彎曲和水平彎曲,這兩段直線鉆孔的長度不宜小于10m。2)電纜排管電纜排管型式為2×3Φ200/10+2×Φ100高強PE管。電纜排管做C25混凝土包封處理,排管結構下方做0.1m厚C15混凝土墊層,混凝土抗滲等級P6。電纜排管位于綠化帶下方時,覆蓋層厚度H≥700mm;位于行車道下方時,H≥1000mm。當埋深達不到要求或埋設于車行道下時,須在排管頂部及底部處增設鋼筋網,以增加結構強度。電纜排管通道采用明開挖方式,電纜排管施工完成后,地面(路面)恢復與原地面(路面)做法一致。沿電纜路徑的直線間隔50m左右、轉彎處和接頭部位,應豎立明顯的方位標志或標樁。3)電纜溝施工電纜線路采用明挖施工方式,施工工序為測量放線—淺溝土方開挖—基礎墊層鋪設—墊層混凝土澆筑—止水帶安裝—側壁內立模安裝—頂板模板安裝—通風孔安全施工——淺溝內部抹灰及支架安裝—電纜敷設—土方回填—蓋板安裝。三、施工時序及建設周期項目預計2022年6月開工建設,施工周期3個月,預計2022年8月建成。施工進度表如下。表2-11本項目施工進度表分類分項名稱6月7月8月柳家壩110kV變電站基礎開挖建筑修筑設備安裝輸電線路施工準備基礎施工桿塔組立電纜施工新建導線架設驗收運行四、施工人員配置施工期變電站每天約5人,線路約10人。五、土石方平衡分析表2-12本項目土石方平衡表單位m3項目110kV柳家壩變電站架空線路電纜段合計挖方量2045386050521818填方量33665403574263棄方量1708722014817455本項目變電站施工產生棄方,運往達州市指定市政建筑渣土堆放場。架空線路土石方主要來源于塔基開挖,由于施工位置分散,每個塔基挖方回填后余方較少,位于平坦地形的塔基,回填后剩余棄土堆放在鐵塔下方夯實;位于邊坡的塔基,回填后剩余棄土采用漿砌石擋土墻攔擋后進行植被恢復。通過采取上述措施后,架空線路無棄土產生。電纜敷設施工產生的少量多余土方,堆放于變電站圍墻外。本項目施工期不設置棄土場。其他一、方案比選1、方案介紹方案一(見圖2-4):(1)柳家壩110kV變電站柳家壩110kV變電站位于羅江鎮太河村二組。新建主變2臺,采用戶外三相雙繞組油浸自冷有載調壓變壓器,容量本期為2×50MVA,終期2×50MVA。配電裝置采用戶外GIS形式,110kV出線本期4回,終期4回。10kV出線本期24回,終期24回。(2)110kV羅韓線π接入柳家壩變電站擬在110kV羅韓線5#雙回分支塔西側約23m處新建一基雙回終端塔G2,原線路在羅韓線5#雙回分支塔處將跳線斷開,并將小號側導線調整至西側橫擔掛線,再分別接入新建雙回終端塔G2,然后采用雙回架空方式向西架設,分別跨越恩廣高速和鉆越國網110kV盤魏線后至新建雙回電纜終端塔G1,然后采用電纜方式敷設至擬建柳家壩110kV變電站,新建雙回架空線路長約0.22km,導線型號為JL/GIA-240/30,新建電纜線路長約0.15km。該段新建桿塔2基,含1基電纜終端。(3)110kV江七線π接入柳家壩變電站本工程開π點在不同位置,其中江口側擬在江七線49#轉角塔大號側約210m處新建一基單回改接塔N5,原線路由新建改接塔右轉經梨兒樹埡和尖坡咀后至新建雙回分支塔N3;七里溝側擬在原35kV羅韓線4#小號側新建一基雙回分支塔N6,由原江七線53#雙回分支塔接入(拆除35kV羅韓線4#塔,左側掛35kV羅韓線),然后右轉至新建雙回分支塔N3,再采用雙回架空方式向西架設,分別跨越35kV羅韓線和110kV羅韓線,至袁家灣附近,線路左轉向西南方向走線,再跨越恩廣高速公路和鉆越國網110kV盤魏線后至新建雙回電纜終端塔N1,然后采用電纜方式敷設至擬建柳家壩110kV變電站。該段新建雙回架空線路長約0.5km,新建單回線路長約1.7km,新建35kV架空線路長約0.5km,導線型號為JL/GIA-240/30。新建電纜線路長約0.19km。新建桿塔6基,含1基電纜終端。重新展放導地線長約0.61km,拆除線路長約0.65km,拆除鐵塔3基,雙桿1基。方案二(見圖2-5):(1)柳家壩110kV變電站進柳家壩110kV變電站柳家壩110kV變電站位于羅江鎮太河村二組(方案一向北偏移約40m)。新建主變2臺,采用戶外三相雙繞組油浸自冷有載調壓變壓器,容量本期為2×50MVA,終期2×50MVA。配電裝置采用戶外GIS形式,110kV出線本期4回,終期4回。10kV出線本期24回,終期24回。(2)110kV羅韓線π接進柳家壩110kV變電站將110kV羅韓線π接進柳家壩110kV變電站,線路起于110kV羅韓線5#塔大號側π接點,止于柳家壩110kV變電站,新建雙回架空線路0.3km,雙回電纜線路0.17km,導線采用JL/G1A-240/30,電纜采用YJLW03-64/110-1*500,地線采用兩根OPGW-24B1-80型光纜。(3)110kV江七線π接將110kV江七線π接進柳家壩110kV變電站,線路起于110kV江七線51#塔小號側π接點,止于柳家壩110kV變電站,新建雙回架空線路1.5km,雙回電纜線路0.18km,導線采用JL/G1A-240/30,電纜采用YJLW03-64/110-1*500,地線采用兩根OPGW-24B1-80型光纜。圖2-4方案一站址及線路選線圖2-5方案二站址及線路選線2、方案比選表2-13本項目方案比選情況類別項目名稱方案一方案二評價變電站變電站選址柳家壩110kV變電站位于羅江鎮太河村二組,符合當地規劃柳家壩110kV變電站位于羅江鎮太河村二組,方案一向北約40m,占用規劃道路用地,不符合規劃站址一符合規劃輸電線路占地性質耕地、林地、荒草地,非基本農田耕地、林地、荒草地,非基本農田相當線路長度架空線路2.74km,電纜線路0.34km,新建鐵塔8基架空線路1.8km,電纜線路0.34km,建鐵塔7基方案二優生態環境條件區域內生態環境以農村生態環境為主要特征,由于人類活動頻繁,已不存在原生植被,區域內植被以農作物為主區域內生態環境以農村生態環境為主要特征,由于人類活動頻繁,已不存在原生植被,區域內植被以農作物為主相當周邊敏感點分布沿線涉及3處敏感點,邊導線外最近敏感點13m沿線涉及4處敏感點,邊導線外最近敏感點8m方案一優限制因素符合當地規劃要求受當地規劃限制方案一優結論綜合兩個方案環保、技術、經濟各方面條件進行比較,推薦方案一為本變電站站址。綜上,項目方案選取考慮了規劃、占地性質、環保等因素,方案一為推薦方案。

三、生態環境現狀、保護目標及評價標準生態環境現狀一、主體功能區規劃和生態功能區規劃情況1.主體功能區規劃根據《四川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川府發〔2013〕16號),將四川省國土空間分為以下主體功能區:按開發方式分為重點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本項目位于達州市通川區,屬于川東北地區,為省級層面的重點開發區域,不屬于禁止開發區范圍。該規劃區域的要求為:全省重點開發區域的主體功能定位:支撐全省經濟增長的重支撐區,實施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的主要承載區,是省經濟和人口密集區。重點開發區域應在保護生態環境、降低能源資源消耗、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產業競爭能力,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壯大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推動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堅持走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完善城鎮體系,優化空間布局,增強城鎮集聚產業、承載人口、輻射帶動區域發展的能力,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大力發展區域性中心城市,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本項目變電站及輸電線路建設工程,為其配套電力設施,與《四川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川府發〔2013〕16號)相關要求是相符的。本項目所在位置本項目所在位置圖3-1四川主體功能區劃2.生態功能區劃根據《四川省生態功能區劃》,本項目所處達州市為“1-3-2大巴山水源涵養與土壤保持生態功能區”,區域內主要為中山地貌,并有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