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學基礎知識_第1頁
博物館學基礎知識_第2頁
博物館學基礎知識_第3頁
博物館學基礎知識_第4頁
博物館學基礎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 一 章 博 物 館 學 基 礎一、博物館的定義:也包括動物園和植物園,但圖書館如無常設陳設者除外。二、國際博物館協會狀況〔時間、倡建人、主要任務、地位〕國際館協會會長C.J.哈姆林建議創立。總部設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194611由美國博物現國教科文組織中活潑的組織之一。三、博物館學的爭論內容:的關系。四、博物館學的分支學科:五、博物館學的趨勢為重要任務,參與社會,效勞社會。博物館信息化的進展與信息博物館學形成問世日常工具,并且構成一個以藏品信息數據庫為核心的網絡平臺。生態博物館和博物館學運動連續索在探中前行排他性六、生態博物館的定義:態的博物館。它強調保護和保存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生性。七、生態博物館與傳統博物館的區分:八、博物館學運動的思想內容:擴大博物館功能,協調人類與自然環境的生態關系。深入社會為社區和特定的群體效勞,社區居民是博物館的仆人。九、博物館學的爭論理論與方法:宏觀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十、博物館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收集保藏文物、標本和其它實物資料;傳播科學文化學問,公民科學文化素十一、中國博物館的分類方法:(1)依據博物館的性質和陳設內容劃分(2)依據隸屬關系劃分關政府部門主管的博物館。十二、中西方最早的博物館、北京三大博物館〔Muses〕神廟——西方最早的博物館作為孔子廟堂——中國最早的博物館,也是世界最早的博物館北京三大博物館:中國人命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其次章博物館根底學問一、藏品的定義:或藝術價值的代表性、典型性文物和標本,才能成為博物館的藏品〕二、藏品的形態:具有三維的實物;具有二維空間的實物,如照片;無形的實物=非物質文化然界、宇宙學問和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三、藏品征集的原則:四、藏品征集的途徑:與調撥;承受移交五、藏品鑒定的概念:級。六、歷史文物藏品的定名內容:七、藏品定名需要留意的問題:有殘缺的藏品,應注明“殘”字。個集體名稱;失群者應在單個名稱前標上集體名稱凡文物無銘文、款識,又無特別紋飾者,器名前標質地凡文物的附件,不標在名稱內,只在注中說明。八、藏品保管計算機化的主要內容:藏品檢索與統計;九、藏品保護的定義:

藏品安全與防盜藏品現狀與測量護藏品質量,對藏品劣化和質變進展綜合防治。十、藏品保護的根本內容:分析藏品的成分構造探究藏品的質變機理。查明藏品的地下埋藏環境。十一、藏品保護的根本原則:保持原狀消退隱患

藏品保養。藏品修復技術。測定藏品年月。藏品復制技術。預防為主區分對待十二、陳設的定義:展品群體。十三、英國博物館學者帕特里克·波依蘭對博物館陳設類型的分類:審美性陳設:繪畫、雕塑十四、陳設的工作程序:總體爭論與設計;內容爭論與設計;藝術形式爭論與設計;十五、陳設的關心材料:

體系性陳設:自然科學類開放庫房式陳設:我國無;總結科學性的關心材料:包括地圖、圖表、照片、拓片、模型、沙盤等。藝術性的關心材料:主要是依據陳設內容的需要而創作的造型藝術、思有科學依據,并且與陳設風格相調和,所以說它是科學和藝術的綜合體。等制作的背景資料。)幻影成像:將所拍攝的影像〔人、物〕投射到布景箱中的主體模型景觀中,演示故事的進展〔應用幻影成像膜作為成像介質流水線、大型產品等的逼真呈現。十六、文字說明的類型:(1)大小標題(單元標題、組標題、有時還需要有小組標題等);(3)展品說明。展品說明大體上也有三類:源。②學問性說明,展品的有關學問。源。②學問性說明,展品的有關學問。十七、博物館陳設形式設計的類型及其內容:形式包括“硬件”設計、“軟件”設計及中性設計。設計十八、陳設室平面布局設計形式類型1、陳設室的平面布局形式十八、陳設室平面布局設計形式類型1、陳設室的平面布局形式型。十九、陳設布置形式的類型博物館的展品分為平面展品與立體展品兩大類。大類。展品陳設布置的形式關系著參觀路線的合理組織。A、周邊式陳設——1〕2〕雙線陳設二十、陳設設備類型1、陳設柜:A.構造:考慮承重力氣,構造簡潔化,使用便利,密封防塵;B.柜門:隱蔽、安全、開啟便利。照明設備的安裝:一般于頂部;留意安全,便于修理,留意厚度。2、假墻〔展壁〕:B.分類:固定式——固定陳設;活動式——臨時展覽。〔0.8~2.4m〕。0.9×1.2m21.2×1.8m2。C.材料:多層板、木工板、PVC材料、合金板等等。A.種類:標題牌和說明牌B.材料與書寫工藝C.規格與協調D.文字要求:準確性、簡明性、趣味性。A.以某種材料為框,有襯板與玻璃為屏。B.直接的,只有框,無玻璃,有襯板。直接加邊框,無襯板。6、臺座:座。a.系列化,可通用、互換;b.協調化;c.承重、防滑。C.多種材料D.多種構造方式7、采光與照明設計:①電光源的選擇:光源的顏色、色溫。②不同類型燈具。③照度:A.照度適宜:光害與明晰度;B.照度均勻;C.照度穩定D.展品與背景照度的比照:突出文物暗;C.背光〔逆光〕:勾畫輪廓線條;D.底光與底側光:渲染氣氛。⑤避開眩光:A.避開放窗口;B.將陳設品置于光明局部,觀眾于暗部。C.削減消光面;D.縮小陳設品與玻璃間的距離。⑥避開光害二十一、組合陳設法的類型〔復原陳設法和景觀陳設法的區分〕①系統分類陳設法一目了然。②復原陳設法〔場景復原陳設〕實感。③景觀陳設法于陳設室中。一般都有較強的感染力。景觀陳設法和復原陳設法不同之處在于,形象的多媒體表現,更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④比照陳設法真與假之間的比照,以比較、比照的方式,使觀眾產生猛烈的印象。⑤集中陳設法對某些成套的物品或體積較小的物品聚攏陳設,以形成整體印象。⑥中心陳設法要展品和主要內容。⑦連續式陳設法不斷,一氣呵成,整體感很強。二十二、現代傳媒裝置與展品陳設的組合形式類型:1.自成單元,與文物標本等實物資料陳設并列。現代多媒體呈現有:投影、等離子〔液晶〕播放屏、觸摸屏、幻影成像、電子圖書等等。2.2.多媒體呈現與實物、沙盤、模型等組合陳設。3.3.音響效果設計,博物館中的音響資料可分為講解聲響、自然聲響和人工〔比方說我們國內現在很多吃、攻擊、摩擦等動作所產生的,以及風、雨、浪、噴火、雷鳴、樹斷、火焰燃燒等自然現象的聲音。人工聲響,包括語言、歌謠等聲音和用樂器發出的聲音,〔打、切、吃、刮削等〕所發出的聲音,火車、電車、汽車、飛機、工廠、大炮、戰車等機器發出的聲音。第三章陶器鑒賞一、陶器的分類及其主要特點釉陶、紫砂陶等系列。1、紅陶化、磁山文化及以后的仰韶文化、馬家濱文化、大溪文化等都以紅陶為主。著色作用。嚴格把握氣氛,而致使陶器消滅紅褐色等雜色。陶常被用作炊具。紅陶在石器時代晚期已不占主要地位,進入夏商時代后,已漸漸衰落了。2、灰陶灰陶比紅陶耐用。日常使用始終連續至今。3、彩陶彩陶是石器時代文化遺存中最精巧的陶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堪稱其代表和吸水器。如缽、碗、盆、盤、杯、罐、瓶等。還有一種彩陶是在陶器燒成后進展彩繪的,稱“燒后彩繪陶“,彩色易剝落。秦始皇陵兵馬俑即為彩繪陶4、白陶〔高嶺土〕中氧化鐵含量少,排解了一些色素的干擾便呈現白色了。白1000℃左右。迄今為止的考古資料說明,在中國使用的生活器皿,至西周已漸消逝。石、角閃石、綠泥石或滑石的風化產物,含鎂高達15%—24%。羅家角文化的白使用瓷土的國家。5、黑陶翳,使煙中的碳微粒滲入,充填陶器的空隙,便能呈現黑色。黑陶有細泥、泥質、夾砂三類,其中以細泥薄胎的“蛋殼陶”最為著名。它0.51毫米厚,承受精細黏土制成,燒成前先經過打磨,在燒的灰陶相比,技術上有更高的要求。藝在商代以后日趨衰落。6、釉陶些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銅、氧化鈷等,焙燒后就會消滅綠、藍等色澤,常見的漢代鉛釉陶和唐三彩就是釉陶。看。7、紫砂陶贊美的好茶具。紫砂壺及其他紫砂產品漸漸成為中國傳統工藝的名品,久譽不衰。二、陶器成型技術1、手制成形:捏塑法,一般小型陶器多用捏塑成各種器形,器壁上常常留有指紋,器形也不大規整。2、模制法:某些特別的器形往往承受局部模制的方法。3、泥條盤筑法:把泥搓成長條,再圈積成型。4、泥板成形:利用陶土碾成、拍成或切割成板狀,來鑲把握作器物的方法傳統的紫砂器就是用泥板成型來制作的。5、慢輪制成形:更先進的一種制陶工藝,是將泥料放在陶輪上,借其快速轉動的力氣,用提拉的方式使之成形。三、古代陶器按用途分類石器時代常見的陶器,在用途上可分作以下幾類:1、飲食器和貯存器2、汲水器1、橙色鑒賞

3、炊器4、酒器陶器。2、土黃色鑒賞泥沙接觸,所以做成了這種顏色。3、白色鑒賞〔高嶺土〕進展的鼎盛時期。4、紅色鑒賞陶土選料講究,燒制溫度高,陶器外表光滑勻凈,沒有任何的氣孔和雜質;陶器壁較厚,很結實,出土的很多陶器都是完好無損的。5、灰色鑒賞很純。〔二〕鑒賞要點與辨偽17000-5000年——辨偽重要依據。2、顏色鑒賞:早期陶器大多是紅陶。灰陶一般發黑灰暗,與真正的灰色有確定距離。3、時代測定:對早期陶器進展時代測定主要用的是碳十四測定法。其年月誤差100年。4、燒造的溫度:溫度較低〔1000度以下〕,胎質疏松,吸水率較高,易碎。5、胎質鑒定:石器早期的陶器胎質細膩致密的比較少,大多為雜質較多的夾高,砂礫狀的物質也不是很多。6、造型鑒賞的重要依據。杜撰造型——是否有用改造已有器形——轉變局部是否有有用性特別之處7、紋飾鑒賞早期紋飾很少。壓印弦紋等。偽時要留意。五、彩陶鑒賞與辨偽方法〔一〕彩陶鑒賞1、手感鑒賞就不會給人這種感覺。是密密麻麻的,但是沒有斑點的地方照舊是很光滑的。2、顏色鑒賞少數相反——要從顏色上區分不簡潔;還有的彩陶通體淺黃——要從顏色上區分不簡潔;彩。有的黑彩能透出下面紅陶的紅色。彩陶標本上的顏色的耐磨性很強,不會褪色。3、紋飾鑒賞其圖案越是寫實的時間就越早,反之,越是抽象的就越晚。技巧,仿制難度大。器形比較簡潔,以碗、缽、瓶等日用品為主,平底。沒有炊煮具。〔二〕辨偽要點:1、圓點紋和弧線共存,一般在弧線紋下方,反之則多為偽器。2、精巧,件件都是精巧絕倫之作,沒有敷衍粗制濫造的,假設有則是偽器。3、早期紋飾寫實,晚期寫意,假設挨次倒置,則必定為偽器。4、線條流暢,無束縛,假設有歪斜和綿軟無力的則多為偽器。5、構圖合理,講究對稱,但又不拘泥于對稱,一切自然而成,假設構圖拘謹和不合常理者則為偽器。6、彩陶彩繪能洗掉的則多為偽器。第四章玉器鑒賞一、和田玉依據產地環境的分類及其特點依據軟玉產出的環境,可將其分為山料、山流水、仔玉和戈壁玉四類。山料:山料又名山玉,指產于山上的原生礦。特點:開產下來的玉石呈棱角狀,塊度大小不同,質地良莠混雜不齊。玉石。特點:是距原生礦近,塊度較大,棱角稍有磨圓,外表較光滑。選沉積下來的優質局部,仔料呈卵狀,大小全有,但小塊多,大塊少。特點:這種玉質地好,水頭足,色澤干凈,上好羊脂白玉就產其中。成。特點:戈壁玉的潤澤度和質地明顯比山料好。二、翡翠地質的種類:玻璃地?:白色或其它顏色,透亮,光明如玻璃般的地子。?冰?地?:?透亮度比玻璃地稍差,但清亮如冰一樣的地子。藕粉地??豆青地?:不透亮,一種淡黃綠色的地子。一般晶體顆粒較粗,質地也較粗。瓷?地?:不透亮,白色,如瓷器般的地子,質地較差。油?地?:半透亮至透亮,顏色帶灰藍的綠色,質地雖細,但顏色發悶也是較差的地子。A、B、C貨第五章瓷器的鑒賞1、原料不同。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幾乎隨處可取;瓷器則需要選擇特定的材料,以高嶺土作坯。2、質地的差異。瓷器比陶細膩,而陶特別的粗糙.有雜色,微帶點褐色的斑點。3、燒制的溫度不同。陶器燒成溫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到達800℃以下,11001200℃以上,甚至有1400℃左右。4、釉料不同。陶器有不掛釉和掛釉的兩種,掛釉的陶器釉料在較低的燒成溫度燒胎上再掛低溫釉,其次次低溫燒成。5、胎質不同。陶器胎質粗疏,斷面吸水率高。瓷器經過高溫焙燒,胎質結實致3%以3%以下。6、堅硬程度不同。陶器胎體硬度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鋼刀劃出溝痕。瓷器的燒成溫度高,胎體根本燒結胎體外表用一般鋼刀很難劃出溝痕。二、宋代五大名窯類型及其特點1、汝官瓷〔含鐵和微量銅之故〕古樸3、5、6(5)裝飾:汝窯制品素身多,極少以花紋作裝飾。2、官窯(1)造型、裝飾、釉色等按宮廷式樣設計生產,直接表達了統治者的審美追求。(3)非商品性生產,產品少。精者選進宮,次者掩埋等處理,不許流入民間。3、哥窯(2)釉色:均為失透的乳濁釉,釉色以灰青為主,有粉青、月白、米黃數種,釉面光澤如膚之微汗,是為上品。其最顯著的特征是釉色沉厚細膩,光澤瑩潤,如同魚子的叫“魚子紋小紋片紋理呈金黃色,大紋片的紋理呈鐵黑色,故有“金絲鐵線”之說。式樣,與民窯瓷器大相徑庭。4、鈞窯釉:乳光釉〔釉中含有氧化亞錫、五氧化二磷鐵元素,有冰裂紋。器物:尊、爐、瓶、洗、花盆、盆托等陳設用瓷,底部刻有數字。鈞瓷胎重釉厚:鈞瓷二次施釉,釉層很厚,在枯燥或焙燒初期發生干裂,在蚓走泥紋”之稱。燒成:復原氣氛,二次燒成.銅紅釉對溫度和燒成時窯內氣氛格外敏感,稍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之說。???5、定窯白瓷胎釉色:泛黃,氧化氣氛燒成常見器型:碗、盤、瓶、罐、爐、枕、壺等三、元青花瓷、明〔永樂、宣德〕、清青花瓷的特點〔一〕元青花瓷1、胎:胎厚,質硬,體重,瓷胎主要是用瓷石和高嶺士配方。當時景德鎮使用的高嶺土主要是麻倉士。瓷胎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