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信息檢索第一章科技信息檢索概述課件_第1頁
文獻信息檢索第一章科技信息檢索概述課件_第2頁
文獻信息檢索第一章科技信息檢索概述課件_第3頁
文獻信息檢索第一章科技信息檢索概述課件_第4頁
文獻信息檢索第一章科技信息檢索概述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科技信息檢索青島科技大學圖書館科技信息檢索青島科技大學圖書館1科技信息檢索青島科技大學圖書館林艷鳳Tel:88959220Email:accalyf@科技信息檢索青島科技大學圖書館2信息時代與信息素養教育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信息無處不在,無處不需。信息已經成為人們學習、生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適應時代發展步伐,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成功,信息素養的培養是至關重要。信息時代與信息素養教育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飛速發展的信息時3信息素養也可以叫信息文化。最早是由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在1974年給美國政府的報告中提出來的。他認為信息素養是人們在工作中運用信息、學習信息技術、利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強調信息的理論知識素養、信息的實踐能力以及信息意識,即在學習、工作中具有正確的治學能力和應用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素養也可以叫信息文化。最早是由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在194信息素養作為一種高級的認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起,構成了學生進行知識創新和學會如何學習的基礎。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主席埃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一書中說:“未來的文盲不在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我們說掌握信息素養對大學生十分重要,是因為以下原因:1)掌握信息素養是信息時代發展的要求。高科技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在各個方面的普遍應用,使信息素養成立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所要求的人才規格之一,也成為人們立足信息社會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信息素養作為一種高級的認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52)掌握信息素養是當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目前,許多工作需要懂得計算機并具備信息素養的勞動者,他們在工作中或多或少要用到網絡資源。同時,為了適應日益變化的環境,人們不僅需要多種知識,更需要掌握探究知識的技能,并能把不同的知識融會貫通、實際運用,因此,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已成為教育的首要課題。3)掌握信息素養是個人自身發展的需要。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普遍應用,在信息社會要成為出色的終身學習者與未來勞動者,并能在工作中不斷創新,做出超越前人的成就,就必須具備超越前人的信息素養。2)掌握信息素養是當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目前,許多工作需要6信息素養培養的主要內容1)信息意識教育。當代大學生在培養自己的其他社會意識的同時,更應該重視信息意識的培養。通過長期的信息教育,使自己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快速的發掘力,提高信息意識認知基礎,能從龐雜散亂的信息中捕捉有價值的信息。2)信息道德教育。信息道德是指整個信息活動中的道德,它是指整個信息活動信息加工者、傳遞者、使用者相互之間各種行為規范的總和。對大學生進行信息道德教育,培養大學生掌握正確的道德判斷好選擇能力,養成良好的信息道德品質,規范自己的信息行為活動,成為具有廣博知識與專深技能的人。3)信息能力教育。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質教育的主要方面,它包括信息獲取、加工處理和利用能力等。大學生應該進行信息能力的教育,增強其自身的信息能力,使自己能在紛繁無序的信息中篩選、鑒別出所需類型的信息,并能熟練應用有關信息技術和信息工具,充分加工利用這些信息。信息素養培養的主要內容7信息檢索的意義和作用文獻信息檢索是獲取知識的捷徑文獻信息檢索是科學研究的向導文獻信息檢索是終身教育的基礎信息檢索的意義和作用文獻信息檢索是獲取知識的捷徑8教學目的加強信息意識,提高信息檢索能力Ifyougiveamanafish,hewillhaveasinglemeal.Ifyouteachhimhowtofish,hewilleatallhislife.教學目的加強信息意識,提高信息檢索能力9教學方法和考試成績講授與實習相結合總課時:28學時課時分配:課堂講授10學時實習16學時考試2學時教學方法和考試成績10開設本課程的意義1、高校培養人才的職能要求2、信息時代對人才的客觀需要:有利于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知識面的拓寬,能夠捕捉信息,立足于社會。3、學生本身的現實需要:

(1)、課程設計(2)、畢業設計開設本課程的意義11課程介紹1、科技信息檢索概述2、中文科技信息檢索工具與圖書館利用3、計算機信息檢索4、網絡科技信息資源檢索5、專科信息檢索工具6、專利文獻檢索課程介紹1、科技信息檢索概述121、科技信息檢索1.1基本概念1.2科技信息的類型1.3信息資源的組織管理1.4信息檢索原理與技術1.5科技信息檢索的地位、作用與策略1.6信息檢索效果評價1.7科技信息的應用1、科技信息檢索1.1基本概念131.1基本概念1.1.1信息1.1.2情報1.1.3知識1.1.4文獻1.1基本概念1.1.1信息14信息信息是一個即古老,又現代的概念,在古代文獻中“信息”泛指一切音信和消息。現代社會對什么是信息沒有一個統一結論。有人把信息表述為我們用于適應外部世界,同外部世界進行交換的內容的名稱。有人認為信息能夠消除不確定性的東西。有人認為信息是被反映的事物的屬性。還有人認為信息是事物運動的狀態和方式。我們認為,信息是事物屬性的再現。信息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由事物發出的消息、指令、數據等所包含的內容。因此作為日常用語,信息是指音信、消息。廣義上的信息是指事物屬性的表現,而狹義的信息是指系統傳輸和處理的對象。例如:生物信息、天體信息是自然界發出的信息;社會信息是人際間傳播的信息,是人類活動的產物。“網站上有什么信息?”詢問網站發布了什么新消息。總之,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會產生信息。我們把信息綜合概述為:信息信息是一個即古老,又現代的概念,在古代文獻中“信息”泛指15信息(information)信息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各種事物運動變化及其存在狀態的本質屬性和客觀反映。信息無時無處不在,信息永遠存在。簡而言之,信息就是客觀世界一切事物存在和運動所發出的各種信號和消息。特點:傳遞性、加工性、存儲性、時效性。信息(information)信息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各種事物16情報情報這一概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含義與表述。在20世紀之前,人們把情報定義為“關于戰時敵情之報告”;20世紀初至20世紀50年代,情報概念被用于科技知識的傳遞領域;20世紀60年代,情報又被表述為“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狀態下,對特定的人提供有用知識;20世紀70年代以后,情報強調多種服務方式的特定概念發展為決策服務的分析研究概念,認為情報是判斷、意志、決心、行動所需要的能指引方向的知識和智慧。情報情報這一概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含義與表述。在2017情報(intelligence)情報是知識或信息經傳遞并起作用的部分,即運用一定的形式,傳遞給特定用戶,并產生效用的知識或信息。三種基本要素:知識、傳遞和效益。知識是情報的實體,傳遞是情報的表現形式,效益是情報的結果。特點:傳遞性、加工性、存儲性、實用性。情報(intelligence)情報是知識或信息經傳遞并起作18知識信息給出了一些有意義的東西,但它往往和人們承接的任務沒有什么直接的關聯,還不能作為判斷決策和行動的依據。對信息進行分類,進行深入研究,才能獲得可資利用的信息,這種可資利用的信息就是知識。可見,知識是人類對信息加工后的結果。是信息中的精華。知識信息給出了一些有意義的東西,但它往往和人們承接的任務沒有19知識(knowledge)知識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獲得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是對客觀世界物質形態和運動規律的認識。知識來源于信息,是信息的一部分。簡而言之,知識是理性化、優化和系統化了的信息。特點:傳遞性、加工性、存儲性、時效性。知識(knowledge)知識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獲得20知識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不斷接受客觀事物發出的信息,經過大腦的思維加工,獲得了對事物本質及其運動規律的認識,這就是將信息轉化為知識的過程。人類獲得知識后,再將這些知識用來指導實踐,又能創造新信息,獲得新知識。如此反復循環,使得信息越來越多,知識越來越豐富。認識也不斷提高和深化。知識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不斷接受客觀事物發出的21文獻信息本身是看不見的,它只能附著在載體上,與載體分離的信息是不存在的。這種載體是語言、文字、圖像、符號、電子信號等,是表現知識內容的形態。磁帶、紙張、膠片、計算機存儲材料和器件,是承載知識的物質形式。文獻信息本身是看不見的,它只能附著在載體上,與載體分離的信息22文獻(Document)文獻是指用文字、圖像、符號、聲頻、視頻等技術手段記錄在一切載體材料上的人類知識。知識、載體和記錄是構成文獻的三個要素。特點:傳遞性、加工性、存儲性、時效性、借鑒性。文獻(Document)文獻是指用文字、圖像、符號、聲頻、23范疇關系信息是事物本質屬性的反映;知識來源于信息,是理性化、優化、系統化了的信息;情報是解決特定問題所需要的特定的知識;文獻是信息、知識、情報的載體。范疇關系信息是事物本質屬性的反映;24范疇關系理解:信息包含知識,知識是信息的一部分,情報包含信息和知識的特征,是活化的知識,能為人們所利用。范疇關系理解:25范疇關系理解:事物發生發出信息;信息經人腦加工變為知識;信息被記錄在載體上形成文獻;文獻經過傳遞、應用于理論與實踐產生新的信息。范疇關系理解:261.2信息檢索及文獻檢索檢索是查找出某物的行動。人們在進行科技知識與信息的交流時,其主要方式是充分利用各種載體的文獻資料,并實施有效的檢索。科技信息檢索就是應用現代信息檢索理論并借助各種檢索工具和技術,從浩如煙海的科技信息源中獲取所需信息的過程。1.2信息檢索及文獻檢索檢索是查找出某物的行動。人們在進行27信息檢索的幾種類型1.按檢索對象劃分(1)文獻檢索(2)數據檢索(3)事實檢索2.按檢索手段劃分(1)手工文獻檢索(2)計算機文獻檢索

(3)網絡文獻信息檢索信息檢索的幾種類型1.按檢索對象劃分28信息檢索的幾種類型3.按檢索方式劃分(1)分散性檢索(2)系統性檢索信息檢索的幾種類型3.按檢索方式劃分29文獻檢索(DocumentRetrieval)指從各種載體的文獻群中查找出與特定的檢索課題匹配或相關的文獻線索或文獻全文的過程。查找某一課題、某一著者、某一地域、某一機構、某一事物的有關文獻。檢索工具:書目、索引、文摘等。檢索結果:與課題有關的數篇文獻線索,或原文。如:題錄、文摘或全文及出處等文獻資料。文獻檢索(DocumentRetrieval)指從各種載體30數據檢索(DataRetrieval)是以數值或圖表形式表示的數據為檢索對象的信息檢索,又稱“數值檢索”。既檢索系統中存儲的是大量的數據,它包括物質的各種參數、電話號碼、銀行帳號、觀測數據、統計數據等數字數據,也包括圖表、市場行情、化學分子式等、物質的各種特性等非數字數據。檢索結果:數據。例如某種金屬的熔點,某種材料的電阻。另外,有關計算公式、數據圖表、化學分子式等都屬于數據檢索范疇。數據檢索(DataRetrieval)是以數值或圖表形式31事實檢索(FactRetrieval)事實檢索是以從文獻中抽取的事項為檢索內容的信息檢索,又稱“事項檢索”,其檢索對象既包括事實、概念等非數值信息,也包括一些數據信息。事實檢索是一種確定性的檢索。檢索結果:用戶獲得的是有關某一事物的具體答案。事實檢索(FactRetrieval)事實檢索是以從文獻中32由于信息檢索的對象主要是文獻,因此,在三種信息檢索類型中,文獻檢索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形式,是信息檢索中最重要的部分。由于信息檢索的對象主要是文獻,因此,在三種信息檢索類型中,文33分散性檢索方法在分散的文獻載體(各專業學科核心文獻)直接檢索所需文獻資料的方法。特點:

①直接接觸一次文獻,便于判斷內容取舍;②時效性、檢準率高;③系統性差,檢全率低。分散性檢索方法在分散的文獻載體(各專業學科核心文獻)直接檢索34系統性檢索方法利用檢索工具(檢索系統)全面系統檢索文獻資料的方法。追溯法、常用法(工具法)和循環法(綜合法)。系統性檢索方法利用檢索工具(檢索系統)全面系統檢索文獻資料的35追溯法追溯法是從已有的文獻后面所附的參考文獻入手,逐一查原文,再從這些原文后面所列的參考文獻逐一追查,不斷擴大檢索的線索,從而獲得一批相關文獻信息的查找方法。如:美國的《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簡稱SSCI)就是按照這一原理而編制的一種專門的檢索工具。追溯法追溯法是從已有的文獻后面所附的參考文獻入手,逐一查原文36常用法它是利用目錄、題錄、文摘或數據庫等各種檢索工具而來查找文獻的方法,也稱工具法。由于這種方法是目前查找文獻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所以叫常用法。常用法(工具法)又分順查法(由遠到近的查找法)、倒查法(由近到遠)和抽查法(對學科發展高潮進行抽查)。常用法它是利用目錄、題錄、文摘或數據庫等各種檢索工具而來查找37綜合法綜合使用追溯法和常用法兩種方法而得名。具體方法是:先利用檢索工具查出一定時期內的一批有用文獻。然后利用這些文獻后面所列的參考文獻,再以追溯法查出前一時期內的文獻,如此循環交替使用上述兩種查找方法,直到滿足要求為止。綜合法綜合使用追溯法和常用法兩種方法而得名。具體方法是:先利381.3科技信息的類型1.3.1按載體形式劃分1.3.2按加工層次劃分1.3.3按出版形式劃分1.3科技信息的類型1.3.1按載體形式劃分391.3.1按載體形式劃分印刷型:紙張;手寫、印刷;閱讀方便。占用體積大,不便于管理和長期保存。縮微型:感光材料;縮微照相;閱讀不便、占用體積小,存儲密度大,便于保存和傳遞,須專用設備。機讀型:磁性材料;激光、編碼、程序設計;存儲密度極高、存取速度快,須計算機。聲像型:感光材料、磁性介質;感光、電磁轉換;形象,直觀性強。網絡型:網絡平臺;鏈接;檢索方便。1.3.1按載體形式劃分印刷型:紙張;手寫、印刷;閱讀方便。401.3.2按加工層次劃分一次文獻是作者以生產與科研工作成果為依據,而創作、撰寫形成的文獻。如:期刊論文、科技報告、會議論文、專利說明等。特點:新穎性,創造性,系統性,參考價值高。二次文獻是指對一次文獻信息進行加工、提煉、濃縮,而形成的工具性文獻。它反映一次文獻的外部特征和內容特征及其查找線索,將分散、無序的文獻信息有序化、系統化、是文獻檢索的工具,也稱檢索工具。如:目錄、題錄、文摘、索引、各種數目數據庫等。特點:濃縮性,匯集性,有序性。1.3.2按加工層次劃分一次文獻是作者以生產與科研工作成果411.3.2按加工層次劃分三次文獻是指對一次文獻和二次文獻的內容進行綜合分析、系統整理、高度濃縮、評述等深加工,而形成的文獻。如:綜述、述評、詞典、百科全書、年鑒、指南數據庫、書目之書目等。三次文獻的內容綜合性強、信息量大、它既是檢索的對象,也是檢索的工具。特點:源于一次高于一次,再創性,參考價值高。1.3.2按加工層次劃分三次文獻是指對一次文獻和二次文獻的內421.3.2按加工層次劃分補充:零次文獻是未經出版發行的或未進入社會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獻。特點:內容新穎,具有原始性,不成熟,分散,難于檢索。1.3.2按加工層次劃分補充:43各級文獻產生狀況生產者生產工藝產品形態一次文獻二次文獻三次文獻科研人員科研實驗科研論文、報告文獻工作人員加工整理文摘、目錄專家學者濃縮重組手冊年鑒各級文獻產生狀況生產者生產工藝產品形態一次文獻二次文441.3.3按出版形式劃分圖書(Book)期刊(Periodical、Journal、Serial)科技報告(Sci-TechReport)會議文獻(ConferenceLiterature)專利文獻(PatentLiterature)標準文獻(StandardLiterature)1.3.3按出版形式劃分圖書(Book)451.3.3按出版形式劃分學位論文(Thesis,Dissertation)政府出版物(GovernmentPublication)產品資料(ProductLiterature)科技檔案(TechnicalRecords)報紙(Newspaper)1.3.3按出版形式劃分學位論文(Thesis,Disser46圖書(Book)指對某一領域的知識進行系統闡述或對已有研究成果、技術、經驗等進行歸納、概括的出版物。特點:內容比較系統、全面、成熟、可靠,但傳統印刷業圖書的出版周期較長,傳遞信息速度慢,電子圖書的出版發行可彌補這一缺陷。按功用性質分類:閱讀性圖書和工具書。圖書識別依據:書名、著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總頁數、國際標準書號(ISBN)等。圖書(Book)指對某一領域的知識進行系統闡述或對已有研究成47圖書(Book)ISBN-國際標準圖書編號(InternationalStandardBookNumber)。2007年以前10位數,分四段。地區或語種號+出版商代號+書名號+校驗號。如:7-5064-2595-5

;7——地區或語種號,中國大陸。5064——出版商代號,國防工業出版社。2595——書名號,流水號。5——校驗碼,可辨真偽。圖書(Book)ISBN-國際標準圖書編號(Internat48圖書(Book)從2007年1月1日ISBN號全面升級為13位數字。13位數的ISBN分為5部分,即在10位數前加上3位EAN(歐洲商品編號)圖書產品代碼“978”,這樣書號標識與物品標識就完整結合在一起了。上面的ISBN

編號顯示為:ISBN

978-7-5064-2595-5。圖書(Book)從2007年1月1日ISBN號全面升級為1349圖書(Book)13位數的系統與10位數的系統是兼容的。為了使系統資源供給充足并且能連續不間斷地運行下去,同時為使更多的組織和個人進入出版界成為可能,在“978”用完后,可以用“979”“980”或者……。這樣,EAN產品代碼成為了ISBN的一部分,13位數的ISBN系統就與國際供應鏈上的EAN-UCC系統完全吻合了,出版物從此不再作為另類產品有獨立的渠道發售,而是作為產品的一個分支存在,在貿易上的運做更容易進行,同時也可以預防任何可能的混淆、重復和錯誤的問題。圖書(Book)13位數的系統與10位數的系統是兼容的。為了50圖書(Book)我國于1991年加入國際物品編碼協會(EAN),1993年開始在出版物上使用條碼,預計新標準的實施將不會給出版業的各個環節帶來障礙。修訂ISBN標準是ISBN系統管理方式改革的一個契機,ISBN系統的發展如同生命一樣有成長周期,ISBN系統在經歷了30余年的發展后,應該有更科學、更規范、更標準化的管理方式以維持它的可持續性發展。圖書(Book)我國于1991年加入國際物品編碼協會(EAN51期刊(Periodical、Journal、Serial)指有固定名稱、版式和連續的編號,定期或不定期長期出版的連續性出版物。特點:內容新穎、信息量大、出版周期短、傳遞信息快、傳播面廣、時效性強.按學科范圍:綜合性期刊和專業性期刊;按內容和性質:學術性期刊、快報性期刊、檢索性期刊、科普性期刊等。期刊(Periodical、Journal、Serial)指52期刊(Periodical、Journal、Serial)期刊識別依據:期刊名稱,期刊出版的年、卷、期,國際標準刊號(ISSN)等。ISSN-國際標準期刊編號(InternationalStandardSerialNumber),8位數,分兩段.期刊代號+校驗號,如1000-0135.1000-013是期刊代號,5是校驗號.期刊(Periodical、Journal、Serial)期53期刊(Periodical、Journal、Serial)我國正式出版的期刊都有國內統一刊號.地區號+報刊登記號+《中圖法》分類號.地區號依《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編碼表GB2260-82》取前兩位。如CN11-2257/G311—北京2257—報刊登記號G3—中圖法分類號期刊(Periodical、Journal、Serial)我54科技報告(Sci-TechReport)也稱技術報告、研究報告,是科學研究工作和開發調查工作成果的記錄或正式報告,這是一種典型的機關團體出版物。特點:內容新穎、詳細、專業性強、出版及時、傳遞信息快,每份報告自成一冊,有專門的編號,發行范圍控制嚴格,不易獲取原文。科技報告(Sci-TechReport)也稱技術報告、研究55科技報告(Sci-TechReport)科技報告識別依據:報告名稱、報告號、研究機構、完成時間等。按時間劃分有初期報告、進展報告、中間報告、終結報告;按流通范圍劃分有絕密報告、機密報告、秘密報告、非密限制發行報告、公開報告、解密報告等。科技報告(Sci-TechReport)科技報告識別依據:56科技報告(Sci-TechReport)報告號——報告單位縮寫代碼+流水號+年代號美國政府四大報告:(PB、AD、NASA、DOE)PB(PublicationBoard)

——美國國家技術信息服務處出版;內容涉及廣泛,包括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所有學科領域,主要側重民用工程,如土木建筑、城市規劃、環境保護、生物醫學等方面。PB報告的編號為“PB+年代+順序號”。科技報告(Sci-TechReport)報告號——報告單位57科技報告(Sci-TechReport)AD(AccessionDocument)——美國國防技術信息中心出版;主要報道美國國防部所屬的軍事機構與合同單位完成的研究成果,主要來源于陸海空三軍的科研部門、企業、高等院校、國際組織及國外研究機構。AD報告的內容涉及與國防有關的各個領域,如空間技術、海洋技術、核科學、自然科學、醫學、通信、農業、商業、環境等38類。科技報告(Sci-TechReport)AD(Access58科技報告(Sci-TechReport)NASA(NationalAeronauticsandSpaceAdministration)

——美國國家航空宇航局;內容側重于航空和空間科學技術領域,廣泛涉及空氣動力學、飛行器、生物技術、化工、冶金、氣象學、天體物理、通信技術、激光、材料等方面。

科技報告(Sci-TechReport)NASA(Nati59科技報告(Sci-TechReport)DOE(DepartmentOfEnergy)

——美國能源部。主要報道能源部所屬的研究中心、實驗室以及合同戶的研究成果,也有國外能源機構的文獻。內容包括能源保護、礦物燃料、化學化工、風能、核能、太陽能與地熱、環境與安全、地球科學等。DOE報告沒有統一的編號,它的報告號是由研究機構名稱代號+順序號組成。科技報告(Sci-TechReport)DOE(Depar60會議文獻(ConferenceLiterature)指在各種學術會議上交流的學術論文。特點:內容新穎、專業性和針對性強,傳遞信息迅速,能及時反映科學技術中的新發現、新成果、新成就以及學科發展趨向。按出版時間分為:會前文獻和會后文獻。會前文獻主要有會議論文預印本和會議論文摘要。會后文獻是會后經整理出版的文獻,如會議錄(Proceedings)、會議論文集(Symposium)、會議論文匯編(Transactions)、會議叢刊、叢書等。會議文獻(ConferenceLiterature)指在各61會議文獻(ConferenceLiterature)按會議的范圍可分為:國際性會議、全國性會議、地區性會議等。

會議文獻識別依據:會議名稱、會址、會期、主辦單位、會議錄的出版單位等。會議文獻(ConferenceLiterature)按會議62專利文獻(PatentLiterature)實行專利制度的國家,在接受申請和審批發明過程中形成的有關出版物的總稱。專利說明書、專利公報、專利分類表、專利檢索工具以及與之相關的法律性文件。專利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專利權在法律規定有效期內,對其發明享有專有的權利。二是取得專利權發明的本身。專利文獻(PatentLiterature)實行專利制度63專利文獻(PatentLiterature)專利文獻分三部分:標識(位于說明書首頁,共8項,即文件標志項、國內登記項、國際優先項、披露日期、技術項、法律有關的文件項、人事項、國際專利項)、正文(對發明技術背景、發明內容以及發明實施方式的說明、通常還附有插圖。它的行文有統一模式,依次描述發明所屬的技術領域、現有技術、發明目的、內容、優點、效果、發明的最佳實施方案)、專利權項(闡述發明的獨創部分、明確劃定要求保護的專利權范圍。它是判斷侵權依據的法律性條文)。專利文獻(PatentLiterature)專利文獻分三64專利文獻(PatentLiterature)按專利權種類分:發明專利(InventionPatent)、實用新型專利(UtilityModelPatent)和外觀設計專利(DesignPatent)。按法律狀態分:申請說明書(提交申請的說明書)、公開說明書(未經實質性審查而現行公開的說明書)、審定說明書(審查批準但尚為授予專利權)、公告說明書(審查批準且授予專利權的說明書)。專利文獻(PatentLiterature)按專利權種類65專利文獻(PatentLiterature)特點:(1)內容新穎、出版迅速。(2)涉及技術領域廣泛、實用性強。(3)具有法律效力。(4)技術上具有單一性和保守性。(5)重復量大。

專利文獻(PatentLiterature)特點:(1)66標準文獻(StandardLiterature)標準:是指對產品和工程質量、規格、技術要求、生產過程、工藝規范、檢驗方法等方面所做的技術規定,是從事生產建設所必須遵循的技術規范。標準文獻:經過公認的權威機構批準的以特定的文件形式出現的標準化工作成果。是組織現代化生產、進行科學管理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重要文獻。包括標準名稱、內容、使用范圍、頒布時間、頒布機構等。標準文獻(StandardLiterature)標準:是指67標準文獻(StandardLiterature)特點:描述詳細、完整、內容可靠、實用,有法律約束力,其時效性強,適用范圍明確,是從事生產、設計、管理、產品檢驗、商品流通、科學研究的共同依據,也是執行技術政策所必需的工具。標準文獻(StandardLiterature)特點:描述68標準文獻的分類按內容分:基礎標準產品標準方法標準安全衛生標準等;按成熟程度分:法定標準推薦標準試行標準;按使用范圍分:有國際標準、區域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等。標準文獻的分類按內容分:基礎標準產品標準方法標準安全衛69標準文獻(StandardLiterature)標準文獻識別的依據:標準級別、標準名稱、標準號、審批機構、頒布時間、實施時間等。標準號=國別(組織)代碼+順序號+年代。國家標準分為強制性的國標(GB)和推薦性的國標(GB/T);標準文獻(StandardLiterature)標準文獻識70標準文獻(StandardLiterature)行業標準代碼以主管部門名稱的漢語拼音聲母表示,如JT表示交通行業標準;企業標準編號:Q/省、市簡稱+企業名代碼+年份。ISO3297-1986;GB18187-2000;GB/T2662-1999.標準文獻(StandardLiterature)行業標準代71標準文獻(StandardLiterature)中國標準文獻中心:中國標準化綜合研究所標準館。國際標準化機構中最重要、影響最大的兩個組織: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標準文獻(StandardLiterature)中國標準文72學位論文(Thesis,Dissertation)指高等學校或研究機構的學生為取得某種學位,在導師的指導下撰寫并提交的學術論文,它是伴隨著學位制度的實施而產生的。識別學位論文的主要依據有:學位名稱、導師姓名、學位授予機構等。國家法定學位論文收藏單位——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學位論文(Thesis,Dissertation)指高等學校73政府出版物(GovernmentPublication)指各國政府部門及其所屬機構出版的文獻,又稱官方出版物。行政性文獻(立法、司法文獻):政府法令、方針政策、規章制度、決議、指示、統計資料等,主要涉及政治、法律、經濟等方面;科技文獻:政府部門的研究報告、標準、專利文獻、科技政策文件、公開后的科技檔案等。政府出版物(GovernmentPublication)指74政府出版物(GovernmentPublication)政府出版物對了解各國的方針政策、經濟狀況及科技水平,有較高的參考價值,一般不公開出售。美國政府出版局:GPO是世界上最大的出版機構。英國皇家出版局:HMSO政府出版物(GovernmentPublication)政75產品資料(ProductLiterature)廠商為推銷產品而印發的介紹產品情況的文獻,包括產品樣本、產品說明書、產品目錄、產品介紹等。內容:產品的規格、性能、特點、構造、用途、使用方法等的介紹和說明。特點:反映的技術比較成熟,數據較為可靠,內容具體、通俗易懂,常附較多的外觀照片和結構簡圖,形象、直觀。技術人員設計、制造新產品的有價值的參考資料,也是計劃、開發、采購、銷售、外貿等專業人員了解各廠商出廠產品現狀、掌握產品市場情況及發展動向的重要信息源。產品資料(ProductLiterature)廠商為推銷產76科技檔案(TechnicalRecords)指在自然科學研究、生產技術、基本建設等活動中所形成的應當歸檔保存的科技文件。課題任務書、計劃、大綱、合同、施工圖紙,試驗記錄、研究總結、工藝規程、工程設計圖紙、施工記錄、交接驗收文件等。特點:內容真實、詳盡、具體、準確可靠,保密性強,保存期長久,是科研和生產建設工作的重要依據,具有很大參考價值,它通常保存在各類檔案部門。科技檔案(TechnicalRecords)指在自然科學研77報紙(Newspaper)以新聞、消息報道為主要內容的連續出版物。特點:品種多,數量大,報道速度快,時效性強的特點。按出版周期可分為日報、周報、旬報等;按內容特點可分為綜合性、文摘性及專業性報紙等。報紙是科技工作者了解新成果、研究趨勢和有關科技政策的一種重要文獻。此外,還有新聞稿、工作札記等。報紙(Newspaper)以新聞、消息報道為主要內容的連續出781.4信息資源的組織管理1.4.1信息資源的含義與特點1.4.2信息資源的整理1.4信息資源的組織管理1.4.1信息資源的含義與特點791.4.1信息資源的含義與特點含義:人類經濟社會活動中積累起來的以信息為核心的各類信息活動要素(信息生產者、信息技術等)的集合。信息資源同物質資源、能源資源、一起構成現代社會經濟與技術發展的三大支柱性資源。物質資源向人類提供材料,能源資源向人類提供動力,信息資源則向人類提供知識和智慧。1.4.1信息資源的含義與特點含義:人類經濟社會活動中積累起801.4.1信息資源的含義與特點構成信息資源的基本要素是:信息、人、符號、載體。信息是組成信息資源的原料人是信息資源的生產者和利用者符號是生產信息資源的媒介和手段載體是存儲和利用信息資源的物質形式。1.4.1信息資源的含義與特點構成信息資源的基本要素是:信息811.4.1信息資源的含義與特點特點:可再生性,可共享性。可再生性:指它不同于一次性消耗資源,它可以反復利用而不失去其價值,對它的開發利用愈深入,它不僅不會枯竭,反而還會更加的豐富和充實。可共享性:指它能為全人類所分享而不失去其信息量。1.4.1信息資源的含義與特點特點:可再生性,可共享性。82信息資源分類第一層次信息資源,即原始信息資源。其特征是未經加工的直接的信息資源。屬于0次信息。包括宇宙、自然界、人類社會、個人在自身運動和從事社會活動中所發出的所有信息。第二層次信息資源,是對處于自然狀態的信息進行整理加工、控制轉化、使其固化、量化、社會化,然后再進行傳遞的信息資源,如政府文件、商務資料、圖書期刊、音像產品等。這些信息多以文獻形式出現。包括一次信息和二次信息。信息資源分類第一層次信息資源,即原始信息資源。其特征是未經加83信息資源分類第三層次信息資源,包括報社、電視臺、廣播電臺、郵局、書店、互聯網等傳播信息的機構和設施,這些機構和設施使信息的交流成為可能,也是一類重要的信息資源。第四層次信息資源,是存貯信息的信息庫和資料庫。如圖書館、情報所、檔案館、博物館等。這些機構的特點是集聚著大量的經過人工加工的信息和以數字化形式存貯的數據庫,可供人按需索取、利用。信息資源分類第三層次信息資源,包括報社、電視臺、廣播電臺、郵841.4.2傳統介質信息資源的整理信息資源根據其載體形式和傳遞方式分為文獻信息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兩大類型.文獻信息資源是指用傳統介質(紙張)和現代介質(磁盤、光盤等)記錄和存儲的知識信息;網絡信息資源是指通過計算機網絡可以利用的各種信息資源的總和。傳統介質信息資源的整理包括形式整理內容整理1.4.2傳統介質信息資源的整理信息資源根據其載體形式和傳遞85形式整理首先,將收集的信息按題名、編著者、信息來源出處、內容提要順序進行著錄;其次,按各條信息涉及的學科或主題進行歸類,并著錄分類號和主題詞;第三,將著錄和歸類后的信息,按分類或主題進行編號、排序,使之系統化、有序化。形式整理首先,將收集的信息按題名、編著者、信息來源出處、內容86內容整理通讀經過形式整理后的信息,從信息來源、發表時間、理論技術水平及適用價值等方面進行評價鑒別,剔除實際意義不高和參考價值不大的部分。對選擇出的各條信息中涉及到與研究課題有關的觀點(論點、論據、結論等)和圖表數據提取出來,對相同的觀點進行合并,相近的觀點進行歸納,各種圖表數據進行匯總,編號,排序供下一步分析、利用。內容整理通讀經過形式整理后的信息,從信息來源、發表時間、理論87信息資源組織的主要方法分類法主題法信息資源組織的主要方法分類法88分類法概念及作用

所謂分類法,就是按照文獻信息的內容、形式、體裁和讀者用途等,在一定的哲學思想指導下,根據科學學科之間的邏輯歸屬關系,采用層次型或樹杈型結構,列舉人類所有的知識類別,并對每一知識分別標以相對固定的類碼,從而形成的類表。對文獻進行分類整序的目的是便于管理和利用它們,例如編制分類目錄和索引,組織文獻的分類排架,進行文獻的分類統計等等。分類法概念及作用

所謂分類法,就是按照文獻信息的內容、形式、89分類法的作用文獻分類在文獻檢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分類目錄可以向用戶展示一個科學分類系統,用戶能夠通過這個系統去選擇和閱讀自己所需要的文獻。文獻的分類排列是編制檢索工具的基本方法,而文獻的分類查找則是文獻檢索的一個重要途徑。分類法的作用文獻分類在文獻檢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分類目錄90分類法的作用分類法是一種從主題內容角度組織和揭示信息資源的方法,信息資源的分類是分類方法在信息資源組織中的應用。信息資源分類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用于信息資源組織和揭示,包括文獻分類排架和編制分類檢索工具兩個方面。分類檢索語言:以分類號做為文獻主題概念標識的語言。分類法的作用分類法是一種從主題內容角度組織和揭示信息資源的方91分類法的特征信息資源分類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其一,按照信息資源內容特征的相互關系加以組織。其二,一般是從一定的角度出發組織信息資源的。主題內容之間的聯系是多方面的、多維的。分類法作為一種從內容角度揭示信息資源的方法,一般只能有選擇地揭示其主要聯系。其三,以一定標記符號作為排序工具其四,一般通過類目索引提供從字順角度查找類目的途徑。分類法的特征信息資源分類一般具有以下特征:92《中圖法》分類表例:《中圖法》分類表基本大類:A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B哲學、宗教C社會科學總論D政治、法律E軍事F經濟《中圖法》分類表例:《中圖法》分類表基本大類:93《中圖法》分類表G文化、科學、教育、體育H語言、文字I文學J藝術K歷史、地理N自然科學總論O數理科學和化學P天文學、地球科學《中圖法》分類表G文化、科學、教育、體育94分類法Q生物科學R醫藥、衛生S農業科學T工業技術U交通運輸V航天、航空X環境科學Z綜合性圖書分類法Q生物科學95主題法的概念及作用所謂主題法,就是以自然語言中的詞語或規范化的詞語作為揭示文獻主題的標識,并以此標識編排組織和查找文獻的排檢方法。主題指文獻所具體論述的對象和研究的問題;表達主題概念的詞語就叫主題詞。主題詞有自然語言中的詞語,也有從自然語言中優選出的規范化詞語。優選出的詞語必須詞義明確,避免其多義性,并受特定的詞表控制。主題法的概念及作用96主題法主題法:直接以表達主題內容的詞語作檢索標識、以字順為主要檢索途徑、并通過參照系統等方法揭示詞間關系的標引和檢索信息資源的方法。主題法是分類法以外另一種從內容角度標引和檢索信息資源的方法。主題法在信息資源組織中的作用,主要是用來處理信息資源、編制各種檢索工具及檢索系統。主題法主題法:直接以表達主題內容的詞語作檢索標識、以字順為主97主題法的特征目前國內外采用的主題法的類型很多,一般都具有下述特征:其一,直接以語詞作為檢索標識,主題法不像分類法那樣、以一種抽象的號碼系統作檢索標識,而是直接選用自然語言中的語詞進行標引和檢索。其二,以字順作為主要檢索途徑。我國的主題檢索系統通常是根據漢字特點,按照拼音或筆畫筆順進行排檢的;因此在使用主題法檢索時,只要知道檢索對象的名稱。就可以按相應的排檢方式進行查找。在采用機檢系統的情況中,一般可以直接輸入語詞,由計算機進行查找,不必如使用分類法那樣,必須預先了解主題詞之間關系,通用性好。主題法的特征目前國內外采用的主題法的類型很多,一般都具有下述98主題法的特點其三,以特定的事物、問題、現象,即主題為中心集中信息資源。分類法由于受學科體系的限制,從不同學科角度研究同一對象的信息資源是分散在各知識門類中的。主題法則沒有這一限制,而是直接從主題對象的角度揭示圖書資料。以論述茶的文獻為例,在分類法中,關于茶的種植、茶的炮制、茶的貿易等主題,一般應按學科分別歸入農業科學、工業技術、經濟等不同科學部門,而在主題法中,通過語詞標識和字順排列,可以直接在“茶”這一主題下集中予以揭示。主題法的特點其三,以特定的事物、問題、現象,即主題為中心集中99主題法的類型按照主題法的選詞方式,可以分為標題法、敘詞法、關鍵詞法;按照其使用時組配的先后,可以分為先組式主題法(在檢索前,檢索詞已被預先組配好的一種檢索語言。檢索時,只能直接用預先給定的固定好的組配去檢索文獻)和后組式主題法(是檢索詞在檢索系統中并未預先組配好,而以單元詞或概念因子的形式出現,直到檢索時才將其中某些檢索詞組配起來使用的一種檢索語言);主題法的類型按照主題法的選詞方式,可以分為標題法、敘詞法、關100主題法的類型主題詞:能夠充分表達文獻的檢索需求主題概念的名詞或詞組。主題詞表:匯集所有主題詞的系統化詞表。主題詞語言可分為標題詞語言、關鍵詞語言、敘詞語言。主題法的類型主題詞:能夠充分表達文獻的檢索需求主題概念的名詞101標題法標題法是一種以標題詞作為主題標識,以詞表預先確定的組配方式標引和檢索的主題法。標題詞,亦稱標題,是指從自然語言中選取并經過規范化處理,表示事物概念的詞、詞組或短語。標題詞是從文章的中心思想出發,以文章的主題概念作為標目,它的劃分標記是規范化的詞(包括單詞、詞組和短語),將這些詞按字母順序排列。標題詞是主題語言系統中最早的一種類型,它通過主標題詞和副標題詞固定組配來構成檢索標識,只能選用“定型”標題詞進行標引和檢索,反映文獻主題概念必然受到限制,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目前已較少使用。如“圖書”、“信息資源”、“信息組織”、“信息存儲和檢索”等都可以作為標題詞。標題法標題法是一種以標題詞作為主題標識,以詞表預先確定的組配102敘詞法敘詞法,是以從自然語言中精選出來的、經過嚴格處理的語詞作為文獻主題標識,通過概念組配方式表達文獻主題的主題法類型。敘詞,國內亦稱主題詞,是從文獻內容中抽出來,能概括表達文獻內容基本概念的并經過規范化處理的名詞或術語,其特點是具有組配性,通過概念組配來表達主題。敘詞語言是受控主題語言的主流。是規范化的檢索語言,屬于后組式檢索語言。到目前為止,國外的敘詞表數量不少于千種,我國的敘詞表也已超過130種。我國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敘詞表為《漢語主題詞表》。敘詞法敘詞法,是以從自然語言中精選出來的、經過嚴格處理的語詞103關鍵詞法關鍵詞是指出現在文獻標題、文摘、正文中,對表征文獻主題內容具有實質意義的詞語,對揭示和描述文獻主題內容是重要的、關鍵性的詞語。是一種未經優選和規范化處理的自然語言。關鍵詞法關鍵詞是指出現在文獻標題、文摘、正文中,對表征文獻主104關鍵詞法優點不受詞表控制,能及時檢索到最新概念的各類文獻。可任意選取專指性強的語詞,提高查準率。非受控詞具有數量大的特點,一般比敘詞表詞數大2-3個數量級。避免在標引人員和用戶之間造成不必要的交流障礙。關鍵詞法優點不受詞表控制,能及時檢索到最新概念的各類文獻。105關鍵詞法缺點不規范,存在大量同義詞、多義詞現象和含義模糊現象。例如:plane、airplane、aeroplane、aircraft都是“飛機”這一概念的同義詞,如果這幾個詞都用來標引,要想查全查準這方面的文獻就要記住“飛機”這一概念的每一個詞(包括單數、復數)否則就會漏檢。又如:cell是多義詞,表示電池或細胞,若用cell一詞檢索,就可能把兩方面的文獻全檢出來,其中就有一部分誤檢文獻。沒有顯示語詞之間的關系。關鍵詞法缺點不規范,存在大量同義詞、多義詞現象和含義模糊現象106關鍵詞法關鍵詞法的特點:①基本屬自然語言,在標引階段只進行少量控制或不控制。②通常使用禁用詞表(stop-list),來淘汰題名中的非關鍵詞,亦即不具有檢索意義的詞。使用時,只允許用不出現在詞表上的那些詞用作標引詞。禁用詞表通常收入介詞、連詞、冠詞等,也可以將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詞包括在內。③一般不建立關鍵詞表,即使建立關鍵詞表,也比標題表、敘詞表簡單得多,通常不設置任何參照或詞間關系,因而篇幅較小,處理方便。關鍵詞法關鍵詞法的特點:107主題法和分類法的主要區別是什么呢?

1.揭示對象方面:主題法揭示文獻論述的具體事物或主題概念,一般不涉及學科類別的判斷;而分類法揭示的是文獻內容的學科屬性,處理和檢索文獻都必須對文獻內容的學科屬性作出判斷。主題法和分類法的主要區別是什么呢?

1.揭示對象方面:主題法1082.使用標識方面:主題法直接用詞語表示文獻主題,即用事物名稱或概念詞語做描述文獻主題的標識和檢索標識;分類法則以抽象化的類目代號——分類號作為文獻內容標識和檢索標識。前者直觀易懂,后者較簡潔,但也較費解。2.使用標識方面:主題法直接用詞語表示文獻主題,即用事物名稱1093.排列方式上:主題法按詞語字順排列,如同詞典,易學易查;分類法按分類號(學科或專業門類的代號)排列,系統性較強,但不熟悉有關分類表則難以有效地利用它。3.排列方式上:主題法按詞語字順排列,如同詞典,易學易查;分1104.用途上:主題法較適合于期刊論文、研究報告、會議論文等單篇文獻的組織和檢索,且更適于計算機組織和檢索,而分類法則比較適合于圖書或文集的組織和檢索。4.用途上:主題法較適合于期刊論文、研究報告、會議論文等單篇1111.5信息檢索原理與技術1.5.1信息檢索的原理1.5.2信息檢索的技術1.5信息檢索原理與技術1.5.1信息檢索的原理1121.5.1信息檢索的原理指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其存貯與檢索兩個過程所采用的特征標識達到一致,以便有效地獲得和利用文獻。也就是將特定的信息需求與檢索體系中的信息線索進行有無、異同及大小的比較與匹配,選取兩者相符或部分相符的信息予以輸出。無論手工檢索還是計算機檢索其基本原理都是一樣的。1.5.1信息檢索的原理指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其存貯與檢索113文獻檢索過程文獻檢索過程是根據讀者需求,確定檢索概念及其范圍,然后選擇一定的檢索語言,并將此檢索概念轉換成檢索特征標識,按此到檢索系統中查找文獻線索,最后對其進行逐篇篩選,以確定需要閱讀的文獻。即提供一定的檢索手段,按照一定的檢索方法,根據讀者需要,迅速全面地查出文獻線索。由于不重視檢索,我國科研課題重復國外的約占40%。文獻檢索過程文獻檢索過程是根據讀者需求,確定檢索概念及其范圍114文獻存貯過程存貯,主要是對文獻進行標引,形成文獻的外表特征標識和內容特征標識,為文獻信息檢索提供有章可循的途徑的過程。外表特征指標題、編著者、來源、卷期、頁碼、出版年月、文種等項目;內容特征指文獻的學科分類、主題內容等。文獻存貯過程存貯,主要是對文獻進行標引,形成文獻的外表特征標115文獻存貯過程文獻存貯前首先要對文獻內容進行主題分析,把握文獻所論述的中心內容,形成主題概念,然后選用特定的文獻檢索語言表達主題概念,將主題概念轉換成對文獻的特征的標識,最后將這種標識按其內容和出處按一定規則及次序進行編排,產生了各種類型的索引(文獻檢索系統)。存貯是檢索的基礎,檢索是存貯的目的。文獻存貯過程文獻存貯前首先要對文獻內容進行主題分析,把握文獻116檢索步驟:

1)分析研究課題,明確檢索要求

2)選擇檢索工具或檢索系統

3)確定檢索策略(途徑):分類檢索途徑、主題檢索途徑、著者檢索途徑、序號檢索途徑

(專利號索引、標準號索引)

4)使用檢索工具書,記錄和閱讀文獻線索。

5)獲取原文檢索步驟:1171.5.2信息檢索技術布爾邏輯檢索截詞檢索位置檢索1.5.2信息檢索技術布爾邏輯檢索118信息檢索技術-布爾邏輯布爾邏輯檢索(BooleanLogical)是用布爾邏輯運算符將檢索詞、短語或代碼進行邏輯組配,指定文獻的命中條件和組配次序,凡符合邏輯組配所規定條件的為命中文獻,否則為非命中文獻。它是機檢系統中最常用的一種檢索方法。邏輯算符主要有:And/與、Or/或、Not/非,分述如下:信息檢索技術-布爾邏輯布爾邏輯檢索(BooleanLogi119信息檢索技術-布爾邏輯邏輯“與”:運算符為And或*。檢索詞A和檢索詞B用“與”組配,檢索式為:AAndB或者A*B它表示檢出同時含有A、B兩個檢索詞的記錄。邏輯“與”檢索能增強檢索的專指性,使檢索范圍縮小。此算符適于連接有限定關系或交叉關系的詞。信息檢索技術-布爾邏輯邏輯“與”:120信息檢索技術-布爾邏輯邏輯“或”:運算符為Or或+。檢索詞A和檢索詞B用“或”組配,檢索式為:AOrB或者A+B它表示檢出所有含有A詞或者B詞的記錄。邏輯或檢索擴大了檢索范圍。此算符適于連接有同義關系或相關關系的詞。信息檢索技術-布爾邏輯邏輯“或”:121信息檢索技術-布爾邏輯邏輯“非”:運算符為Not或-。檢索詞A和檢索詞B用“非”組配,檢索式為:ANotB或者A-B它表示檢出含有A詞,但同時不含B詞的記錄。邏輯非和邏輯與運算的作用類似,可以縮小檢索范圍,增強檢索的準確性。此運算適于排除那些含有某個指定檢索詞的記錄。但如果使用不當,將會排除有用文獻,從而導致漏檢。信息檢索技術-布爾邏輯邏輯“非”:122信息檢索技術-截詞檢索截詞檢索(Truncation)所謂截詞是指在檢索詞的某個局部截斷,利用某些檢索詞的詞干或不完整詞形加上截詞符進行檢索,其目的是查找某一詞干的不同變化形式,防止漏檢,提高查全率。對于外文來講,檢索時,若遇到名詞的單復數形式,詞的不同拼寫法,詞的前綴或后綴變化時,均可采用此方法。信息檢索技術-截詞檢索截詞檢索(Truncation)123信息檢索技術-截詞檢索按截斷部位可分為右截斷、左截斷、中間截斷、復合截斷等;按截斷長度分為有限截斷和無限截斷。截詞符一般包括“?”、“*”、“$”和“%”等幾種。具體采用什么形式,各系統都有明確的規定。以下的均以DIALOG系統為準。信息檢索技術-截詞檢索按截斷部位可分為右截斷、左截斷、中間截124信息檢索技術-截詞檢索1)右截斷(后截斷):截去某個詞的尾部,是詞的前方一致比較,也稱前方一致檢索。例如:輸入histor?(?為截斷符號),將會把含有history、histories、historical、history-related等詞的記錄檢索出來。若輸入PY=199?,會把出版年月為90年代的記錄全部查出來。2)左截斷(前截斷):截去某個詞的前部,是詞的后方一致比較,也稱后方一致檢索。例如:輸入?magnetic能夠檢出含有magnetic、electromagnetic、paramagnetic、thermo-magnetic等詞的記錄。信息檢索技術-截詞檢索1)右截斷(后截斷):截去某個詞的尾125信息檢索技術-截詞檢索3)中間截斷(中間屏蔽):截去某個詞的中間部分,是詞的兩邊一致比較,也稱兩邊一致檢索。例如:輸入organi?ation可以檢出organization、organisation;輸入f??t可查出foot、feet。4)復合截斷:是指同時采用兩種以上的截斷方式。例如?chemi?可以檢出chemical、chemist、chemistry、electrochemistry、electrochemical、physicochemical、thermochemistry等。信息檢索技術-截詞檢索3)中間截斷(中間屏蔽):截去某個詞126信息檢索技術-截詞檢索5)有限截斷:是指允許截去有限個字符。例如comput????可檢出compute、computer、computers、computing等詞,不能檢出computable、computation、computerize等詞。注意:詞干后面連續的數個問號是截斷符,表示允許截去字符的個數,最后一個問號是終止符,它與截斷符之間要有一個空格,輸入時一定要注意。6)無限截斷:是指允許截去的字符數量不限,也稱開放式截斷。上面右截斷、左截斷所舉的例子均屬此類型。信息檢索技術-截詞檢索5)有限截斷:是指允許截去有限個字符127信息檢索技術-位置檢索位置檢索(Proximate)是在檢索詞之間使用位置算符(也稱鄰近算符AdjacentOperators),來規定算符兩邊的檢索詞出現在記錄中的位置,從而獲得不僅包含有指定檢索詞而且這些詞在記錄中的位置也符合特定要求的記錄。能夠提高檢索的準確性,當檢索的概念要用詞組表達,或者要求兩個詞在記錄中位置相鄰/相連時,可使用位置算符。信息檢索技術-位置檢索位置檢索(Proximate)是在檢索128信息檢索技術-位置檢索機檢系統中常用的位置算符(按限制強度遞增順序排列)如下:(1)(f)算符Field:要求被連接的檢索詞出現在同一字段中,如:標題詞字段、敘詞字段、文摘字段等,但它們在該字段中的相對次序和相對位置的距離不限。且夾在其間的其他詞數量也不限。例如:Pollution(F)control檢中一篇標題為:“controlandmanagementofindustrialpullution”的文獻記錄為命中文獻,因為算符兩側的檢索詞在同一標題字段中。信息檢索技術-位置檢索機檢系統中常用的位置算符(按限制強度遞129信息檢索技術-位置檢索(2)(n)算符near:(n)表示該算符兩側的檢索詞相鄰,但兩者的相對位置可以顛倒。例如:computer(n)network可檢出含有computernetwork、networkcomputer形式的文獻記錄。要求被連接的檢索詞必須緊密相連,詞之間除允許有空格、標點、連字符外,不得夾單詞或字母,詞序不限;(Nn)表示兩個檢索詞之間最多可以夾N個詞(N為自然數1、2、3…),且詞序任意。例如:computer(2N)system可檢出含有computersystem,computercodesystem,computeraideddesignsystem,systemusingmoderncomputer等形式的文獻記錄。例如:information(n)retrieval可以檢出informationretrieval和retrievalinformation,信息檢索技術-位置檢索(2)(n)算符near:(n)表示該130信息檢索技術-位置檢索(3)(w)算符With也可以用()表示:(w)表示算符兩側的檢索詞相鄰,且兩者之間只允許有一個空格或標點符號,不允許有任何字母或詞,順序不能顛倒。例如:Aircraft()design可檢索出含有Aircraftdesign的文獻記錄。Computer()aided()design可檢索出含有Computeraideddesign的文獻記錄。要求檢索詞必須按指定順序緊密相連,詞序不可變,詞之間除允許有空格、標點、連字符外,不得夾單詞或字母;(Nw)表示連接的兩個詞之間最多可夾入N個詞(N為自然數),詞序不得顛倒。例如input(w)output可檢出inputoutput而wear(1w)materials可檢出wearmaterials、wearofmaterials信息檢索技術-位置檢索(3)(w)算符With也可以用()表131信息檢索技術-位置檢索主要位置算符按照檢索精確度逐漸減弱排序為:W-nW-N-nN-F檢索式中同時出現位置算符和邏輯算符及括號中檢索詞時,檢索執行的先后順序是:(W),(N),(F)-NOT-AND-OR采用位置算符檢索時,通常最嚴謹的算符放在最左面,例如:european(w)economic(w)community(f)patio,注意:不同的機檢系統,位置檢索的功能及算符不同,應參看機檢系統的說明,上述為DIALOG系統的位置算符。信息檢索技術-位置檢索主要位置算符按照檢索精確度逐漸減弱排序1321.6科技信息檢索的地位、

作用與策略1.6.1科技信息檢索地位1.6.2科技信息檢索作用1.6.3科技信息檢索策略1.6科技信息檢索的地位、

作用與策略1.6.1科技信息檢索1331.6.1科技信息檢索的地位信息檢索是傳遞信息的一條重要渠道,是聯系信息生產者和信息用戶的一個主要中間人,是人類為了合理地分發信息充分利用信息和提高勞動效率而采取的一種重要交流方式。文獻檢索的出現和不斷發展,使科學交流從非正式的、無組織的狀態逐漸變為正式的、有組織的狀態。它使原來的信息流程大大簡單化了,通道的容量也大擴充了,科學交流也顯得更加便利和完善了。科學交流方式的這種演變是社會發展進步的一種表現。1.6.1科技信息檢索的地位信息檢索是傳遞信息的一條重要渠道1341.6.2科技信息檢索的作用⑴促進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⑵協助管理者做出正確的決策⑶便于繼承和借鑒前人成果,避免重復研究走彎路⑷節省查找文獻的時間⑸促進專業學習1.6.2科技信息檢索的作用⑴促進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1351.6.3科技信息檢索的策略檢索策略(InformationRetrievalStrategy)是指為實現檢索目標而制定的全盤計劃或方案,是對整個檢索過程的謀劃與指導。具體包括:1.確定查找范圍:根據第一步對檢索的時間、地域、語種以及文獻類型等的分析,確定一個合理的檢索范圍。1.6.3科技信息檢索的策略檢索策略(Information1361.6.3科技信息檢索的策略2.選擇檢索手段:一般來說利用光盤檢索系統,結合檢索相應的網絡數據庫能滿足多數檢索要求;沒有機檢條件時則選用手工檢索。如果光盤檢索能滿足要求,則不必選用其它檢索手段。1.6.3科技信息檢索的策略2.選擇檢索手段:一般來說利用光1371.6.3科技信息檢索的策略3.選擇檢索系統:選擇合適的檢索系統主要是選擇檢索工具/數據庫,要根據檢索課題的內容范圍和要求來決定。要了解檢索工具/數據庫的學科專業范圍及各種性能參數,其內容主要包括:1.6.3科技信息檢索的策略3.選擇檢索系統:選擇合適的檢索1381.6.3科技信息檢索的策略(1)檢索工具的類型是否滿足檢索需要。(2)檢索工具的學科專業范圍是否與檢索課題的學科專業相吻合。(3)檢索工具收錄的文獻類型、文獻存貯年限、更新周期是否符合檢索需求。(4)檢索工具描述文獻的質量。原文的表達程度、標引深度、專指度如何等,是否按標準化著錄。(5)檢索工具提供的檢索入口是否與檢索課題的已知線索相對應。1.6.3科技信息檢索的策略(1)檢索工具的類型是否滿足檢索1391.6.3科技信息檢索的策略6)檢索費用。對于聯機檢索,費用包括機時費、聯機(脫機)打印費、通訊費、字符費等。而且即使是同一種數據庫在不同的檢索系統中,檢索費用、文檔結構,可檢字段、檢索功能等都不完全相同。選擇檢索工具/數據庫時,可以利用檢索工具指南、聯機數據庫目錄、光盤數據庫目錄、數據庫指南等。聯機檢索也可以利用系統提供的數據庫總索引文檔來選擇檢索文檔,如DIALOG系統的411文檔(免費索引文檔)。1.6.3科技信息檢索的策略6)檢索費用。對于聯機檢索,費用1401.6.3科技信息檢索的策略4.確定檢索途徑和檢索詞:檢索途徑主要根據分析課題時確定的已知條件,以及所選定的檢索工具能夠提供的檢索途徑來決定。常用的檢索途徑有著者、分類、主題、文獻題名、文獻號、代碼(如分子式、產品型號)、引文等,還有文獻類型、出版時間、語種等。每種途徑都必須根據已知的特定信息進行查找。1.6.3科技信息檢索的策略4.確定檢索途徑和檢索詞:1411.6.3科技信息檢索的策略檢索詞也稱檢索點,與檢索途徑相對應,是檢索途徑的具體化。確定檢索詞就是將檢索課題中包含的各個要素及檢索要求轉換成檢索工具/數據庫中允許使用的檢索標識。即用所選定的檢索工具/數據庫的詞表(如主題詞表、分類表)把檢索提問的主題概念表達出來,形成主題詞或分類號等,也可以是關鍵詞(視檢索系統而定)、人物姓名、地名、文獻名等。1.6.3科技信息檢索的策略檢索詞也稱檢索點,與檢索途徑相對1421.6.3科技信息檢索的策略5.構造檢索式:檢索式是機檢中用來表達檢索提問的一種邏輯運算式,又稱檢索表達式或檢索提問式。它由檢索詞和檢索系統允許使用的各種運算符組合而成,是檢索策略的具體體現。構造檢索式就是把已經確定的檢索詞和分析檢索課題時確定的檢索要求用檢索系統所支持的各種運算符聯接起來,形成檢索式。1.6.3科技信息檢索的策略5.構造檢索式:檢索式是機檢中用1431.7信息檢索效果評價1.7.1評價的目的、范圍1.7.2評價標準1.7.3影響檢索效果的因素1.7信息檢索效果評價1.7.1評價的目的、范圍144信息檢索效果評價檢索效果是指利用檢索系統(檢索數據庫和檢索軟件)開展檢索服務時所產生的有效結果。計算機網絡信息檢索效果如何,直接反映檢索系統的性能,影響系統在信息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和用戶的利益。信息檢索效果評價檢索效果是指利用檢索系統(檢索數據庫和檢索軟1451.7.1評價的目的、范圍目的是為了準確地掌握系統的各種性能和水平,找出影響檢索效果的各種因素,以便有的放矢,改進系統的性能,提高系統的服務質量,保持并加強系統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檢索效果包括技術效果和社會經濟效果兩個方面。1.7.1評價的目的、范圍目的是為了準確地掌握系統的各種性能1461.7.1評價的目的、范圍技術效果主要是指系統的性能和服務質量,系統在滿足用戶的信息需要時所達到的程度。社會經濟效果是指系統如何經濟有效地滿足用戶需要,使用戶或系統本身獲得一定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技術效果評價又稱為性能評價.社會經濟效果評價則屬于效益評價,而且要與費用成本聯系起來,比較復雜。1.7.1評價的目的、范圍技術效果主要是指系統的性能和服務質1471.7.2評價標準判定一個檢索系統的優劣,主要從質量、費用和時間三方面來衡量。質量標準主要通過查全率與查準率進行評價。查全率和查準率是判定檢索效果的主要標準。查全率是指系統在進行某一檢索時,檢出的相關文獻量與系統文獻庫中相關文獻總量的比率,它反映該系統文獻庫中實有的相關文獻量在多大程度上被檢索出來。查全率=[檢出相關文獻量/文獻庫內相關文獻總量]×100%1.7.2評價標準判定一個檢索系統的優劣,主要從質量、費用和1481.7.2評價標準查準率是指系統在進行某一檢索時,檢出的相關文獻量與檢出文獻總量的比率,它反映每次從該系統文獻庫中實際檢出的全部文獻中有多少是相關的。查準率=[檢出相關文獻量/檢出文獻總量]×100%查準率和查全率結合起來,描述了系統的檢索成功率。查全率與查準率是呈互逆關系的。應當根據具體課題的要求,合理調節查全率和查準率,保證檢索效果。兩者相互制約,一般查全率為60%-70%,查準率為40%-50%。1.7.2評價標準查準率是指系統在進行某一檢索時,檢出的相關1491.7.3影響檢索效果的因素查全率與查準率是評價檢索效果的兩項重要指標。查全率和查準率與文獻的存儲與信息檢索兩個方面是直接相關的,也就是說,與系統的收錄范圍、索引語言、標引工作和檢索工作等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1.7.3影響檢索效果的因素查全率與查準率是評價檢索效果的兩150影響查全率的因素影響查全率的因素從文獻存儲來看,主要有:文獻庫收錄文獻不全;索引詞匯缺乏控制和專指性;詞表結構不完整;詞間關系模糊或不正確;標引不詳;標引前后不一致;標引人員遺漏了原文的重要概念或用詞不當等。影響查全率的因素影響查全率的因素從文獻存儲來看,主要有:151影響查全率的因素從情報檢索來看,主要有:檢索策略過于簡單;選詞和進行邏輯組配不當;檢索途徑和方法太少;檢索人員業務不熟練和缺乏耐心;檢索系統不具備截詞功能和反饋功能,檢索時不能全面地描述檢索要求等。影響查全率的因素從情報檢索來看,主要有:152影響查準率的因素影響查準率的因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